生物学实验室环境问题论文

2022-04-26

【摘要】为了提高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该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实验和考核评价方法优化等措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学实验室环境问题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生物学实验室环境问题论文 篇1: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剪影

编者按: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从2003年设立至今,该奖项已经成为祖国关爱自费留学生的知名品牌,受到国内外权威媒体和有关人士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赞誉。

广大自费留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为了进一步加强他们与祖国的联系,弘扬优秀自费留学人员奋发拼搏的精神,本刊从2006年开始,向广大读者介绍部分获奖者。此后我们又开辟了“我的留学经历”专栏,真诚欢迎更多的自费留学生将你们留学中的酸甜苦辣与心得写给我们。

本栏目联系电话:010-62257722转231 传真:010-62252501 电子信箱:fenghuaduan@yahoo.com.cn.duanfenghua@hotm&il.com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是一项很高的荣誉:得到这项荣誉表明国家对我们在外3年来攻读博士学位学习的肯定;也是对自己今后工作的巨大鼓动。

——季文俊

李文俊,2007年获奖者,留学法国。

1972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1996~1998年任河南平顶山江河医院住院医生,1998~2001年在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病理学系攻读硕士学位,2002~2003年在法国巴黎H6tel-Dieu医院病理科作访问学者,2003~2005年先后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担任助教、讲师。2005年至今在法国马赛地中海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曾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毕业生(1996年),同济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2000年),并获第二届上海科技节生物科技知识电视竞赛二等奖等。

曾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Journal ofClinical Microblology、Microblology.《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中华病理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余慧峰,2007年获奖者,留学法国。

1974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1996~1999年任河南平顶山江河医院住院医生,1999~2002年在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2002~2004年任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住院医生。2004~2008年在巴黎第六大学Cochin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在Cell Calcium、Mol Biol Cell、Worid J Gastroenterol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作为近年最有影响的奖学金之一、“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体现了国家对自费留学生的关怀:奖励优秀自费留学人员在学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留学生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作为一名海外学子,找深深感到国家的关怀。“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是对自己过去战绩的肯定、同时可以激励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争取创造更大的成绩,早日学到国外先进的技术,然后回到祖国,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去。

——王岩

王岩,2007年获奖者,留学加拿大。

1978年出生,2001年获天津大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天津大学硕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加拿大温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国际和国内杂志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多篇。美国电化学协会成员,Intemational J0umal of Hydrogen Energy的审稿人

非常荣幸获得2007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并且有此机会使我能衷心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支持和关怀:由衷地感谢国家关于鼓励和帮助品学兼优的自费留学人员的政策。

以前我获得的都是英国方面的奖学金、而这次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是祖国对自己在英国4年努力学习的莫大鼓动与肯定: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祖国对f我们的重视与厚望。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一定不會辜负祖国的期望、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份工作;心系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健康奉献自己的力量!

——王斌辉

王斌辉,2007年获奖者,留学英国。

1978年出生,1996~2001年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2002年取得国家卫生部医生资格证书。2004~2007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知名糖尿病学教授,英国、澳大利亚注册内分泌主任医师理查德·唐纳利(Richard Donnelly)。

曾获英国诺丁汉大学血管医学系优秀国际学生博士奖学金,英国Henrt Lester Trust奖学金、中国第二届“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英中协会教育奖学金GBCET、英国糖尿病协会国际年会2008优秀摘要奖等。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奖学金”是国家对我们海外学子刻苦学习;掌握好本领域专业知识的极大支持与鼓励,长期以来在祖国对留学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自己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留学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在专业知识领域不断进取,以优异的成绩,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工作研究之余:我还积极参与留英中国学者,学生的活动:2008年4月6日;奥运圣火传递伦敦:中国学生学者齐力为祖国的盛事呐喊助威,展我中华之风采。今后,我将一如既往以更高的要求鞭策自己:更上层楼,为祖国服务。

——李泽霖

李泽霖,2007年获奖者,留学英国。

1982年出生,2004年获广东省韶关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2006年获英国威尔士大学计算与软件技术硕士学位,2006年10月至今在伦敦金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理查德·恩纳尔斯(Richard Ennals)教授是伦敦金斯顿大学工作质量研究中心创始人,参与欧洲多个的项目并指导所在国项目合作学校的博士后,博士生。

担任《剑桥大学研究》(Joumal of CambridgeStudies)学术期刊编辑,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

非常荣幸能够或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她体现了国家对留学生在学业i取得的成绩的认可;也是国家给予留学生的最高荣誉和褒奖。我要感谢我的两位博士导师3年来的指导和帮助,我更要感谢我的妻子;谢谢她在这3年间无私的照顾,理解和支持;陪我一起走过海外留学生活的风风雨雨,最后,我要感谢远在国内的家人;谢谢他们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我的每一步前进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单彩峰

单彩峰,2007年获奖者,留学英国。

1977年出生,200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口头报告。在国际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15篇学术论文,另有多篇论文在审稿阶段;参与开发的智能机器人控制软件在中国版权

保护中心申请软件著作权。英国机器视觉协会(BMVA)会员,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多个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等)和国际学术会议的审稿人。

我非常感谢祖国对我的关心与鼓励,我也非常想念祖国。我将尽力为祖国戏剧事业的繁荣及祖国与世界的戏剧交流做贡献。

——车骁

车骁,2007年获奖者,留学美国。

1972年出生,2003年获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英美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至今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戏剧艺术与舞蹈系攻读博士学位,获2003~2008年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研究生院人文特别奖学金。2006年任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2007春节晚会总导演,担任独幕剧《爱情变奏曲》导演并在其中扮演角色,2007年在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一剧中饰演Ariel&Juno。

能在规定时间的3年之内圆满完成博士课程并获得学位感到非常高兴。这个学位来之不易啊!然而;让我觉得更加高兴的是;能获得2007年枣“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这是国家重视我们自费留学生并给予肯定的一个标志。现在我已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哈尔滨、就职于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代相信能在这里最大限度地发挥我的能力:实现我的价值;希望能为故乡科研水平的提高尽一份微薄之力。

——李立新

李立新,2007年获奖者,留学日本。

1969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2003年考入日本京都大学,2005年3月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升入同专业博士课程,指导教官西村行于教授。

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硕士和博士期間的研究题目为《植物种子储藏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机制的阐明》。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会议。博士期间,共发表论文两篇。作为第一著者的论文发表于植物学研究领域最高级杂志The PlantCell,影响因子约为11。此项研究成果被称为是第一个揭示种子储存蛋白质的细胞内运输机制的划时代的研究。

能够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我感觉非常荣幸,这让我们留学生在异国他乡也感受到祖国的关怀,这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目前我所进行的研究是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这也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所以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希望以后能回国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真切希望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能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潘鹏举

潘鹏举,2007年获奖者,留学日本。

1980年出生,200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工程专业,2005年获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4月进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课程学习,研究方向为生物高分子材料,指导教师为井上羲夫教授。

博士期间已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博士阶段的研究课题是“生物可降解及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物性表征和性能改进”。

生物学实验室环境问题论文 篇2:

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为了提高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该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实验和考核评价方法优化等措施。

【关键词】环境生物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实验考核

环境生物学是在人类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当代环境问题,人类及地球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综合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普通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内容。主要探讨生物与受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理[1]。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和训练,系统掌握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对生物体的危害,生物在净化、修复、检测、监测环境污染中的作用等环境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结构,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院校,十分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环境与生物学相关专业开设了《环境生物学》这门基础课程。为了激发学生在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科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创新能力,有必要认真分析课程现状,积极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不同专业《环境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对当前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科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优化和合理配置理论教学内容

环境生物学作为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涉及面比较广。但目前各个高校选用的教材和教学大纲都不尽相同。我们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选用了孔繁翔主编的《环境生物学》,同时由于授课时数有限,讲授中要突出特色、突出重点。该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篇, 第一篇着重讲解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第二篇主要讲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就其内容在教学上有两个比较突出问题,一是课时少内容多, 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的教学时数上, 把内容很好的精炼, 二是教学内容与很多学科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涉及到环境毒理学、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为了使本学科与其它课程的知识紧密衔接而又进免不必要的重复, 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侧重学生所需要的必备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二是简化与其它学科重复的内容。如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既是环境生物学的内容, 同时也是环境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过的知识我们只做简单的复习, 减少相近学科间内容的重复,我们在注重传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充实了反映本学科研究的新进展, 一方面增补了有关新概念, 新知识, 以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 让学生了解一些本课程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 针对开设该课程的不同专业,其课程内容的讲授也作了适当调整,比如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较薄弱,而在学习环境与生物互作过程和机理中,涉及较多生物学方面知识,比如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生物学基础知识,为便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增设一章“生命的化学基础与细胞组成”,介绍主要的生物大分子以及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强调生物各级水平形态结构,同时讲授重点放在生物方面;生物学专业学生缺乏环境相关知识,在讲授内容上重点放在环境方面。环境问题产生影响对不同生物和生物不同层次的表现不同,便于学生对这部分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增设了生物分类一章,主要介绍生物分类发法和生物主要类别。另外, 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了解部分, 就不讲或少讲,把重点放在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在环境问题应用上。现代环境生物学新技术和新成果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及时搜索环境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和热点,补充到讲授内容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适当引入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成果、公众关注的现实问题、以及教师科研案例等,加深环境生物互作这条环境生物学主线认识。如利用公共卫生学院的农药残留检测和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平台,学生通过参观和参与了解生物净化,生物检测等知识。实地参观南通地区沿海滩涂和矿山废弃地的生物修复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学习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每堂课中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对重点难点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做到“以点带面”。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教学方法适当与否?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教学的成败。在《环境生物学》的教学中采用课堂提问、教师学生互动、多媒体演示,教学信息反馈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

2.1 注重课堂互动和启发式教学

课堂互动是教与学之间沟通的有效方式,更是师生之间思维碰撞、教学相长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预先设计好一些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总结出相应的观点和结论,教师再对这些观点加以评价和引导,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营造出生动活泼、充满生机的课堂气氛。另外,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主动参与,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注意创造间题情境, 巧妙设疑, 并及时地引导学生质疑、设疑、释疑, 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倾听学生反馈, 随时调整教学方法。知识的讲授着重思路的引导,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2]。启发式教学中关键在于如何给学生创设思考的契机,让学生积极、自主地钻研。比如在讲授生物入侵对环境的问题影响时,笔者首先介绍了生物入侵的概念以及一些具体生物入侵的示例,列举学生熟知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引进以及造成的环境危害,让学生对生物入侵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抛出问题:生物入侵在环境中为何存在安全隐患?生物入侵到底是有害还是有利的?人们在引进物种时应该如何注意?这些问题的提出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不断完善,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声图并茂的信息传播方式,将各种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信息自由表达,不仅能扩大教学内容的信息量,而且能极大地克服书本知识的教条与乏味,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并对过于抽象的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实践证明,通过单一渠道吸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而同时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的信息最容易被人接受且容易记忆[3]。如对一些受污染的环境、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生物的形态结构等如能用图片或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无法开设的实践课程,比如对于在讲解原油泄露污染的处理工艺时,如果能够带领学生到处理点进行实地参观,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太现实,笔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处理工艺的视频,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不能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的缺陷。同时又能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2.3注重分类归纳,教学信息的反馈

环境生物学教学重点难点多,在备课时注重分类归纳,从教材分散庞杂的内容中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讲课时注重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如讲授污染物对生物影响时,要求学生先对生物的不同层次,各个层次特点,污染物作用生物层次顺序等几个方面掌握课程内容。注重课前回顾和课后小结,讲课前先对上次内容作简单回顾,突出重点、承上启下,单元内容结束时,以图表或简练的语句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把握知识的全局框架,便于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听取学生反馈, 随时调整教学方法, 便于提高教学质量。随时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是非常必要的教学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首先, 学生普遍反映需要记忆的内容多, 知识容易遗忘,重点把握不好, 因此每次课前对上一次课重点进行小结, 在讲课时注重知识前后的连贯性, 每一章结束时安排习题练习。

3.注重改进实验实践教学

环境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应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在环境生物学基本理论中的作用,也应充分发挥环境生物学基本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优化作用。但开设环境生物学实验课存在一定的难度。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现成的环境生物学实验课教材。我们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组织编写了《环境生物学》实验手册,精心设计实验,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在实验中很好的运用,实验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机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录像观摩和开放性实验及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实验和研究条件初步凝练实验项目,加大实验学时,在保留了原先4个实验项目不变的情况下,增开了“植物叶片中含氯的定性定量分析”、“ 不同环境条件对小麦种子下萌发率的影响”、“藻类的急性毒性实验” 、“污水中微生物总数测定和检测”等实验。同时大胆的将一些具有科研性质的实验引入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实验具有一定的科研性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尽早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又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开展实验能力。如“污水中微生物总数测定和检测” 这个实验,一则实验材料污水易于取材, 二则本实验和《环境生物学》的内容结合非常紧密,对水体监测和评价内容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减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乏味与枯燥。此外,增加教学实践学时,通过带领学生前往南通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沿海滩涂生物修复基地参观实习,培养学生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改进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期末闭卷的考试形式,是一种应试教育,高分低能一直是它的弊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 不能光会考试。为了改变此种状况, 我们对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改变以往那种一次考试定全局的考核方式,如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我们在考核方式上降低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注重考察课程读书报告以及实验报告。其中,读书报告要求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就某一环境生物学目前的研究热点问题为主题,查阅国内外文献,撰写课程读书报告,并进行交流汇报,课程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出席、课堂讨论等占10%,读书报告占10%,实验报告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这样实验考查、课程论文撰写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全面督促学生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是一门综合成绩, 试卷不再是成绩的最终判决书。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们经过几年环境生物学的教学摸索与实践, 对教学手段的改良和应用的一些体会。这些方法应用, 教学效果得到大大加强。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环境生物学也发展迅速。为了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师应不断吸收环境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自身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以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孔繁翔, 尹大强, 严国安. 环境生物学[ M ]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 顾云.教学的互动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7,(2):86~87.

[3] 曾尘.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探讨[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4) : 100~ 102.

资助项目:南通大学课程教改项目(2012B023)

作者:李德全 谈蓉 周鸣鸣

生物学实验室环境问题论文 篇3:

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摘要:根据约近10年来环境生态学领域出现的热点问题、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和我国广大脆弱生态环境区保护的需要,并考虑到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应当更新的具体内容。本文认为,在新的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中应当增加生态环境建设、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生态影响评价和生态经济规划四章的内容,应该适当减少生态学基础内容、精简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的水污染的微生物治理内容。本文还提出了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类型各2个。更新后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能力和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改革;更新内容;增强实践能力;满足国家需要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较为广泛的课程。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环境类专业都开设该课程。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该课程对环境科学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有直接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农牧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教学内容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不少,但偏重于生态学理论介绍的内容较多,联系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内容较少。过去对环境生态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较多,而对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研究较少。即使对教学内容改革有所涉及,主要是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而对主要内容的改革与更新研究较少。过去的环境生态学包括约10章左右的内容(表1),课程学时一般为50~60学时,包括8~10个学时的实验。分析过去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方面的内容偏多,如过去的教材包括了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三章共14个学时的内容(表1)。环境生态学的重点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监测、评价与防治,因此需要对与生态环境问题关系不够密切的基础内容进行压缩和精简。过去讲授的环境生态学内容中另一个不足是有些内容与其他课程有重复,而且这些重复的内容是其他相关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如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内容就与环境生物学等重复,如废水处理的生物学方法、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这些内容是环境工程学和水污染控制工程学讲授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需要精简。第3个不足是结合我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容和当前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内容讲授不足,这是需要加强的教学内容。

二、更新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的出发点

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更新的出发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设置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把环境生态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用于环境问题的研究、评价和治理,所以根据环境科学的专业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是很必要的。当然,为了用环境生态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研究、评价和治理环境问题,相关的生态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必要的。二是增加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很需要的密切联系实际的内容。这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没有包括在内,讲授这些内容能够满足国家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增加这些内容有重要现实意义。三是增加社会需要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内容,目前这方面的任务较多,很需要加强。四是精简与环境科学专业其他课程重复的教学内容。五是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需要精简压缩的教学内容

过去的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中的基础性教学内容偏多,实用性内容与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容明显不足。如原来的生态因子、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各自成为一章(表1),虽然这些内容是必要的,但讲得过多过细,有许多内容是不必要的,需要精简和压缩。精简与压缩后的内容是将这三章合并为生态学基本原理这一章,由14学时变为8学时(表1)。在过去的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中,有一部分明显与环境科学专业其他课程重复,这是需要精简的内容。如过去环境生态学教材中和讲授内容中的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一章中包括水污染与微生物处理方法、水体富营养化与生物防治、土壤污染与微生物净化、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的微生物技术、大气污染及防治,在这些内容中,除了大气污染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高等植物学方法应当保留和加强讲授之外,其他内容在环境工程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学和环境生物学课程中都有详细的介绍,而且是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建议不讲该章的内容,这样可以节省8个学时(表1)用于其他重要内容的讲授。

四、环境生态学应当增加的教学内容

根据我国存在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需要长期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增加新的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是很必要的。我国北方环境退化严重,南方也存在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全球许多国家都存在荒漠化问题。从2000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开展持续50年的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针对这一宏伟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增加生态环境建设与调控一章的内容(表1)是很必要的。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北方的荒漠化与防治和南方的土地退化及石漠化都是需要经过长期治理才能得到控制的问题,有丰富的内容需要讲授,需要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知识、措施和技术,需要该专业的人才投入这一宏伟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我国西北生态环境脆弱,西南石灰岩地区生态环境也很脆弱,石漠化严重,生态系统极不稳定,加上人类活动的干扰,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为促进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应当增加我国脆弱生态环境与保护一章的教学内容(表1)。在程胜高等编写的教材中,就有一章专门讲述我国西北脆弱生态环境与保护的内容。

五、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

不同的学校环境生态学实验内容有所差别,但过去实验内容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创新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内容缺乏。根据当前教育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增加创新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对提高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质量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认为应当加强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过去的实验主要有植被密度的测定,植被覆盖度的估计,生物多样性测定,叶细胞渗透势的测定,生物污染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高等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对于创新实验也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创新实验应该是具有研究性质的实验,通过实验不但使学生掌握实验技术和方法,还能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获得的资料完成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计算,得出新认识或新结论,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任课教师要根据自己掌握的生态环境问题或根据具体某一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确定创新实验题目和具体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完成创新实验所需要的学时较多,所以这样的实验不宜多开设,只要能够按要求认真做好,一般进行1-2个创新实验就可以了。综合性实验一般是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课程内容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实验可以与创新实验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单独开设。综合性实验可以是创新性试验,也可以不是创新性实验。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实验,可以利用生物学和化学、物理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另外,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问题的能力,所以即使在同一课程范围内,也可以设计综合性实验,如研究植被发育条件的实验,要研究气候条件、土壤水分和土壤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地形条件。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增加这一类实验有重要作用。根据广泛调研,提出以下设计性、创新性与综合性实验各2个(表2),供教学中参考。

表2 环境生态学设计性、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

参考文献:

[1]金岚,王振堂,朱秀丽,等.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盛连喜,冯江,王娓.环境生态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程胜高,罗泽娇,曾克峰.环境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卢升高,吕军主.环境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5]张合平,刘云国.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6]陈海燕,祖艳群,李元.环境生态学教学方法研究[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7,(1):13-15.

[7]王红新.《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池州学院学报[J],2009,23(6):135-136.

[8]何永美,李元,湛方栋,等.环境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业教育研究,2010,(1):21-23.

[9]秦伟超,蕴铮,袁星.环境科学、生态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14-16.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赵景波,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环境科学教学与研究。

作者:赵景波,陈宝群,岳应利,李胜利

上一篇: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论文下一篇:西方哲学古典理性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