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博弈实体经济论文

2022-04-16

摘要: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打开大门,但随着ICT技术的发展,现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农产品电商在这一背景下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用户视角,分析了当前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影响用户使用农产品电商平台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具体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商博弈实体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商博弈实体经济论文 篇1:

梨树县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乡村数字经济’背景下梨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10183X267)

摘 要:随着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愈发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作为农村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并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大量农村企业纷纷开始发展电子商务,并逐步渗透到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实体经济活动的全过程。2020年10月,梨树县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本文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为例,探究该农村电商实体终端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农村电商服务站在主营业务、营销手段、发展模式中的创新内容,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供应链、搭建电商人才合作平台等措施来推动农村电商服务站及农村电商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农村电商;电商服务站;农产品销售;梨树县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数字经济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农村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利益主体对“数字生产力”认识不清、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数字化素养偏低等突出问题,致使农村农业低效率数字化转型。

农村电商是乡村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带动城乡消费、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给予农村电商发展大量的政策支持,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农村电商的物流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物流成本高、冷链设施不完善、电商人才缺乏等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梨树县作为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向好,电商服务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梨树县梨树镇大烟筒村率先架起蔬菜大棚。如今,梨树县的棚膜经济发展迅速,温室大棚建设标准、面积广,孕育着农村致富的希望,也给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新生机,大力推动了剩余农产品出村进城。电商入驻、菜地直播、冷链运输将梨树的农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催生了梨树县经济发展新业态。

一、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经营特点分析

梨树镇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于2018年10月正式成立,位于大烟筒村部西侧400米处,场地由政府扶持提供,总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包含办公区、生鲜云仓区、干菜加工区和库房区。

1.以农产品销售为主营业务

电商服务站主要开展农产品销售,着力解决了村里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电商服务站积极推荐“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将电商与扶贫融合、电商与壮大村集体经济融合。

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经营状况良好,发展迅猛。目前,电商服务站借助拼多多、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特别是拼多多App应用下的“多多买菜”,开展农产品销售业务。通过优质绿色的产品、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快捷的物流和完备的售后服务等,电商服务站在网络销售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开辟了较为稳定的蔬菜销售市场。除了将农产品运输到长春、沈阳等周边市场,服务站也借助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更广阔的地区。

2018年10月以来,服务站主要收购黄瓜、白菜、茄子、青椒、马铃薯、红薯、豆角、西红柿等当地种植规模大的农产品。服务站帮助了上百农户增产增收,解决了种植户卖菜难、价格低的问题。另外,电商服务站通过与农户收购农副产品,促进了当地棚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梨树镇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梨树农产品的知名度,大烟筒村也被北京、上海、云南等地的消费者所认识、熟悉和信赖,实现了由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的转变。

2.以直播带货为主要营销手段

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紧跟时代潮流和风向,运用淘宝等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农户们一边打包蔬菜一边直播,既能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也让消费者更直观地看到他们所购买的蔬菜从采摘、打包、包装到上货的工作过程。菜地直播、库房直播等让消费者对食品的来源和处理过程更加直观和了解,对农产品更加放心。另外,“直播带货”实时画面感强。让大棚、田间地头摇身变成直播间,消费者能直观看到农产品原产地种植状况,直播所展示的产品比起平面图片更加真实,实时冲击力远超静态展示和事后浏览。直播带货的主播人大多是本站的工作人员和当地的农户们。他们会一边工作一边进行直播,既能准确向消费者介绍蔬菜的品质,又能带动销量,省下了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直播的费用,有利于实现效益最大化。

3.探索“电商+扶贫”发展模式

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模式,助力精准扶贫。自成立以来,服务站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大批量蔬菜,将本地产品销往大市场,解决了卖菜难的问题,给当地农户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服务站优先雇佣贫困户劳动力和生活困难的妇女,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服务站还优先雇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服务站从事采摘、打包、搬运等工作,为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来源,人均年收入增加上万元,助力贫困户彻底脱贫。

二、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发展存在的问题

大烟筒电商服务站的运营成果显而易见,通过直播带货、线下销售等方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农产品销售难、农民收益少的问题,同时对带动城乡消费、调整梨树产业结构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烟筒电商服务站的另一亮点是积极有效地响应了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把服务站的发展战略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电商服务站负责人和收集资料分析发现,该服务站也存在一些问题,既有人才招引困难这样全国普遍性的困境,也有电商服务站自身运营的不足之处。

1.站点业务和产品单一化

农村电商服务站按建设规范来说,应该包括多种类的服务。比如向村民宣传服务站功能及电商应用方面的基本常识、帮助培育村民网购网销等习惯、为村民提供网上缴费和服务购买、帮助村民销售当地农产品、代收发快递等功能。大烟筒电商服务站在建设初期是具备这些功能的,但由于电商服务站整体规模较小、人手短缺、员工精力不足等原因,大烟筒电商服务站目前只开展农产品销售这一服务,其他业务都已经基本停止了。所以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业务单一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大烟筒电商服务站主要销售的农产品仅限于农民应季种植的蔬菜,几乎没有深加工的农产品和其他农副产品的销售,这就导致站点的进一步发展受限,盈利空间收缩。单一但专业化程度高的农产品在达到一定程度的规模时可以产生规模效应,为服务站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但大烟筒村不完全具备这两点,因此农产品的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服务站的长期发展。

2.蔬菜供应不稳定且收购标准不统一

首先,大烟筒电商服务站的收购标准模糊,对农产品的外观、大小、质量等没有统一的收购标准,而是取决于农户地里种植的情况。这就造成农产品总体优质度不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等问题。其次,服务站与农户们没有签署相关的蔬菜收购合同,收购农产品具有自发性和随机性,每天农产品收购数量、品种都是有差异的。其收购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的蔬菜收获情况,而农户的收获情况又很大程度取决于自然天气状况和季节变化,所以农产品的供给量是不稳定的。这是服务站运营的一个潜在风险。最后,受气候因素和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特征的限制,蔬菜供应存在季节和时间差异,也对服务站整体提高生产效率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3.缺乏长期发展战略,打造品牌效应的力度不够

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独特地域、独特生产方式、独特品质和独特历史文化。地理标志农产品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推动乡村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大烟筒村位于梨树县,是可以充分利用梨树的地理标志来打响农产品的品牌,产生品牌效应。但是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出售的农产品大多比较大众和常见,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而且其目前的发展战略仅停留在价格吸引层面,例如借助“拼多多”等平台的低价去吸引和留住消费者。不注重推广属于自己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忽视了打造梨树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的这条发展道路。

4.缺少专业的电商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大力扶持乡村发展计划政策的出台,虽然部分农村地区在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方面成效显著,但大部分的农村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种情况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电商服务建设也有明显体现,比如大烟筒电商服务站的主要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且年龄偏大,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普遍较弱;直播带货人的专业素养不高,相关营销技巧仍有不足,不利于服务站的运营与发展。

因市场需求不足以弥补生产成本,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放弃干菜加工,造成加工区设施闲置,这就相当于资产的损失。如何有效地解决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的干菜加工区基本闲置的问题,以目前该服务站负责人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才能来看是很难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日益推进,电商服务站经营主体不合理的现象也日益显现出来。当前,农村既懂农业,又懂电商,既能讲清农产品品质特点,又能讲好民俗故事,还能准确揣摩网友消费心理的复合型电商人才极度匮乏。人才的缺乏导致服务站整体运行缺乏专业性与效益性,服务点的经营主体不合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电商服务不能落到实处,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商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推进。

三、促进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发展的对策建议

1.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品牌力度建设

梨树县当地应规划制定系统的梨树特色品牌传播策略,结合新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特点,打造可视化农业体验模式,将农产品销售与电商、旅游、餐饮、互联网直播等联系起来,挖掘梨树农产品品牌的文化内涵,将品牌融入当地特色。

政府方面,应当加强管理,注重当地农产品品牌商标的知识产权保护;应当协调好县内乡镇园区、合作社、电商服务站以及客户等各方,使多方参与到品牌传播中去。

2.优化产销供应链,提高蔬菜供应效率

线下,电商服务站和农户达成统一协定,有序组织,利用大棚实现有规模、有计划的种植。线上集中上架产地特色精品农产品,再由服务站统一调配,产地直接负责发货。政府出台价格政策,确保市场价格的稳定与其有序的发展,从价格入手稳定蔬菜供应。农户可依据价格政策灵活调整售价以提高利润。建立蔬菜销售网络,并在县内各村户间普及,使蔬菜销售情况及价格透明化。政府按照市场供需,合理存储放出农产品,以缓解农产品供应空档期问题。

3.确立帮扶举措,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宣传梨树县政府对人才的帮扶力度,向上级政府请求争取政策倾斜,加大向东三省高校的宣传力度,与人才在补助优惠政策上立下约定。建立梨树县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平台,促进学校、产业园、政府三方交流。明确各方权责及意愿后,必须通过签订相应的协议来保证人才协同培养的持续性、长期性。建立农村电商交流平台,方便县内各生产单位人员交流及流动。打造一批电商直播师资培训队伍,发挥服务站电商培训功能,培养复合型电商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4.提升产品多样性,明确农产品收购标准

严格执行蔬菜收购相关标准及收购流程,保证买卖双方有合同依据,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及麻烦。严格遵守蔬菜品控要求,在买卖过程中安排质检员核验。在不同作物生产阶段灵活调整收购标准,实行优质优价、分仓存储,以确保轮换销售时能够创造更好的轮换效益。适当投入经费提高科技储藏能力,要提高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干菜加工区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丰富蔬菜产品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孙翠翠,林冬雪.网上销八方 财富涌进来——梨树县大烟筒村电商催生新业态启示[EB/OL].2019-12-30.http://www.moa.gov.cn/xw/qg/201912/t20191230_6334070.htm.

[2]四平农合联.梨树镇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EB/OL].2020-08-07.http://www.spsnhl.cn/h-nd-429.html#fai_12_top&_np=0_35.

[3]张道明.让农产品“直播带货”成为农民新时尚[N].河南日报,2020-07-09(006).

[4]徐荦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研究[D].西藏农牧学院,2021.

[5]丁乐坤.重地标,也要重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N].农民日报,2021-09-29(007).

[6]唐貞永,李欣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服务站多元化建设探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01):69-70.

[7]彭景美,周绪元,张洪,周楷轩,顾召帅,袁鑫.关于农产品品牌传播的文献综述[J].农业与技术,2021,41(17):151-156.

[8]王心明.蔬菜供应链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6(08):40.

[9]李小斌,禹银艳.动态博弈视角下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J].江苏商论,2021(10):25-29.

[10]刘琪,靖峰,郭方权,薛兵.粮库稻谷收购标准与加工企业差异及建议[J].中国食品工业,2021(02):85-87.

作者简介:王缘红(2000- ),女,土家族,重庆人,吉林大学2019级农林经济管理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电商;田红霜(2000- ),女,土家族,贵州人,吉林大学2019级农林经济管理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电商;赵桐(2001- ),女,汉族,天津人,吉林大学2019级财务与金融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电商

作者:王缘红 田红霜 赵桐

电商博弈实体经济论文 篇2:

大数据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现状与前景的调查报告

摘 要: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打开大门,但随着ICT技术的发展,现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农产品电商在这一背景下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用户视角,分析了当前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影响用户使用农产品电商平台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农产品;电商平台

一、引言

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有望通过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各行各业发展。随着ICT技术逐渐成熟,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信息和通信技术也被运用到脱贫减贫工作中去,在减贫困工作方面拥有巨大的推动力(Bing&Epstein,2013;Karlan&Valdivia,2010年)。

2018年年末我国乡村人口为5.64亿人,占总人口的40.2%,可见我国乡村人口比重大,这也就表明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是占我国经济发展较大比重的,而更好地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快乡村经济建设也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ICT技术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此背景下电商经济应运而生,随着电商的稳健发展,电商平台也逐渐入驻农村,这也使得整个社会的目光聚焦到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发展上,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中一直存在价格与利益之间的矛盾关系。当农产品的售价过高时,就会损害城镇消费者的利益,反之售价过低又会损害农民利益,致使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过去我国尝试使用多种方法均衡二者利益,但均未取得良好效果。而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该问题。农产品电商平台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高效地配置各项社会资源,并将闲散的社会资源集中化,这在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村生产力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实体经济与大数据下的网络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农产品电商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农产业升级、促进了特色地区农产品的培育、提高农民收入,这对于推动精准脱贫、稳定扩大内需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但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具有季节性、不易存储性等特点,急需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快平台转型。

目前国内对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研究、理论体系架构等方面的研究都较为成熟,随着平台用户的评价对平台自身参考价值的增强,和对消费者最终购买行为的影响,近几年也逐渐展开了对平台用户评价的研究,但相较而言仍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本文以平台用户为研究视角,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农产品电商平台主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的建议,为农产品电商平台的优化升级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农产品电商平台是农产品在网络交易过程中的重要载体,由于发展势头逐渐向好,近些年来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电商平台进行了研究,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较晚,使得我国的电子商务平台正逐渐融入于各个产业。随着我国电子商务逐渐应用于农产品市场,这在实现了在空间上对农产品市场进行整合的同时,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中间的流通环节,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者所得利润(Wilson,2001)。在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发展过程中,在带来益处的同时问题也逐渐显露,基于消费者需求视角,研究表明农产品电商应与大数据结合,开创新模式,即利用电商平台,根据消费者消费或者搜索、浏览的商品,广泛地收集消费者的信息,根据提供上来的数据展开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实现个性化服务(Tania Ferreima,2017)。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虽然起步稍晚,但仍于近几年得到了广泛发展。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18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达到了2013.5亿元到了2019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稳健增长至3975亿元,说明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处于稳定高增长状态。

早期研究主要从建设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培养农产品电商相关从业及经营人才,健全农产品商务信息服务和做好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四个方面的情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张胜军,2011)。而后农产品电商平台的价值逐渐引起各方重视,并提出电商平台创造的价值是由提高产品使用价值到增强客户感知(罗珉,2015),在这一价值引领下,农产品电商交易额也实现稳定增长,这也就使得市场中各个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运用博弈论对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的价格竞争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农产品电商平台价格变化幅度取决于市场预期、消费者总需求弹性等因素(夏凡,2014)。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市场竞争也发生转变,利用云计算与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的让企业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在交易中取得超额利润的一种现代商业模式(李志国,2017)。

上述研究主要从宏观角度对农产品电商平台的优势、经营与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但是用户作为影响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发展必要因素,这也就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对平台进行分析,这对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发展十分必要。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长春市为例,基于用户的角度对农产品电商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典型性。

三、基于用户视角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现状分析

1.大数据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平台主要优势在于购买产品不受时空限制

通过对农产品电商平台用户选择行为的调查发现:用户倾向选择京东与阿里巴巴两大知名电商品牌。为明确用户视角下农产品电商平台较传统线下销售渠道的优势,对搜集数据进行词云分析,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大数据背景下,用户认为农产品电商平台的首要优势在于购买方便,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其次在于农产品选择具有多样性、配送方便等。

2.大数据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平台主要劣势在于退货复杂困难

由于本次调查中共收集616份调查问卷,其中未曾在网上购买农产品的用户为163人,占比26.46%,而这部分用户不选择在网上购买农产品的原因可以侧面反映农产品电商平台相对于线下购买渠道存在的劣势。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频数统计,得到的结果表明退货的复杂困难是目前农产品电商平台的首要问题所在,其次是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未能标准化,而虚假宣传、送货时间不及时等因素次之。可见大数据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平台应制定明确的退货责任认定,此外农产品电商平台要对商家产品质量、宣传情况进行把控,合理保障用户权益。

3.大数据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平台虚假宣传等问题仍对用户产生困扰

调查发现用户在购买农产品时,将农产品电商平台作为首选的比例仅为17%,为了解当前用户为何不将农产品电商平台作为首选原因,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如图2。

由图2可知,虚假宣传是大数据下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的过程中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其次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与个人隐私与安全问题。可见,大数据技术虽然给用户带来了方便,但对于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农产品真实质量的反映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用户针对上述问题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具体如图3。

由图3可知,大部分消费者认为,要加强网络市场的监管力度,对农产品电商平台进行考核,对于不达标的平台进行问题识别和处理。其次电商平台应完善产品售后与物流配送追踪服务。从政府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宣传并投资优质电商平台,完善有关法律和食品安全认证体系。

四、基于风险感知理论用户使用农产品电商平台意愿logistic分析

1.模型建立

Logistic回归模型是一种概率型非线性回归模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组数据来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所反映的是P对X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本文所研究的模型中,因变量是消费者是否选择在网上购买农产品,其意愿为“是”或“否”,则数字来表示就是“0”或“1”。本文基于风险感知理论基础上,将风险因素划分为四个方面:产品属性因素、网络平台因素、客户反馈因素等,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加入消费者的基本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模型表达式为:

方程中的P是因变量,即表示是否愿意网购农产品的概率,其中0表示不愿意购买,1表示愿意购买;β0是回归方程的常数,βi表示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n表示回归因素的数量;Xi是自变量,表示第i种影响因素。

2.变量选取及说明

因此我们从用户个人及家庭因素,产品属性因素、网购平台因素、农产品网购态度因素四个方面划分出17个变量。其中用户个人及家庭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家庭平均月收入;产品属性因素包括:农产品价格、质量、口味、安全性、品牌、产品的详细介绍;网购平台因素包括:购买的便利性、网店的形象设计、电商平台的知名度;农产品网购态度因素包括: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购买评价及销售记录、送货价格及速度。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得出各变量的均值和方差,以此作为影响消费者网购意愿因素的回归分析。

3.Logistic的回归分析

本章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消费者参与农产品网购的相关因子进行了拟合度检验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得到的结果见下表:

根据实证结果显示:年龄、家庭平均月收入、农产品安全性、线下购买便利性、送货价格和速度在置信度为95%的情况下,对用户使用农产品电商平台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最后的模型为:

五、对策建议

1.了解消费者需求,保障消费者权益,建立品牌意识

在以往各个电商平台大多采取节假日的时候进行商家大促,这虽然能为商家带来短时的高收入,但一味的价格战没有质量保证,并不能提高消费者对商家的品牌认知,反而产生极大负面影响。而好的质量是好口碑的基础,一旦形成较好的口碑就能形成自传播,为好产品带来好的收入。但是如果不注重质量和服务,糟糕的口碑就会对产品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2.追踪溯源,建立标准化体系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绿色消费。因此,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都应该被格外重视,这样不仅可以使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宽,还可以满足消费者享受新鲜食物的欲望。政府也可以大力扶持农产品基地,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的把控,全面保障农产品生产到销售整个流程的透明化,运用大数据进行实名制追踪。相关部门可以严把农产品质量,统一的生产及网销产品标准,将产品外观、包装等实现标准化,保障产品口感及成分的营养健康,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设立标准化体系,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使消费者可以放心消费。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农产品电商平台,保障其规范化、统一化的发展。最后,推动农产品质量监测站的创建,建立农产品安全信用等级,采取技术手段,移动视频监控。也可将所生产出的农产品进行标码、标签,建立农产品“身份证”,使农产品追踪溯源、实时监控成为可能,最终形成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全程的有效、及时的把控。

3.完善物流体系建设

推动“快递下乡”工程的开展,政府应加大对物流中心和电商企业的鼓励与支持,实现快递物流配送门店全覆盖,缩短物流配送响应时间。对快递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其与各领域产业达成合作,致力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打造,实现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系统化、一体化服务。通过配送机制的不断完善、不断优化,在此基础上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网货配送效率的目的。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的方式发展物流服务业,支持并帮助贫困村建设农产品储藏和配送站点,开展集中收购,集中配送,彻底解决农村物流配送问题。

参考文献:

[1]Wilson, P.An Overview of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for e-Commerce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R].Agriculture DG,European Commission,2001.

[2]Tania FeiTeira, Isable Pedrosa. Business Intelligence for E-commerce [J].Survey and Research Directions,2017,(3):215-225.

[3]張胜军,路征,邓翔.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评价及建议[J].农村经济,2011(10)

[4]夏凡,冯华.自营式电子商务网站价格战的博弈分析与对策[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3-89.

[5]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95-107.

[6]李志国.2016年重庆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报告[R].重庆:重庆社会与科学研究院,2017

作者简介:张馨文(1990- ),女,汉族,吉林人,应用统计学硕士,讲师,博士在读,经济统计系主任,研究方向:社会经济统计;王伟力(1999- ),女,汉族,德惠人,长春财经学院经济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应用经济

作者:张馨文 王伟力

电商博弈实体经济论文 篇3:

数字化经济视角下的跨境电商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数字经济,基于新一代数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在数字经济驱动下,外贸活动趋于数字化,特别是跨境电商发展规模迅速壮大,推动着传统企业向开放式转型。在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但目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之间脱节、缺乏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等问题,跨境电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数字经济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培养多层次的跨境电商人才,构建多方协同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跨境电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

一、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广泛发展以及电子支付工具的完善,与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人类的商业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依托于互联网而产生的技术不断发展,将全球经济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贸易作为未来最为基本的活动之一,也日益数字化、电子化。在网络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不断和实体经济相融合,加速了世界经济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数字经济逐渐站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舞台,并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韦斯特曼(Westerman)等[1]指出,传统行业的大企业要保持领先地位,必须率先进行数字化战略转型,企业将从数字化转型中获得最大的商业收益。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的中国,逐步从数字经济跟跑者变为领跑者,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要注重数字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面对贸易全球化、交易电子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已成长为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作为数字经济驱动下的主要产业模式,跨境电商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传统贸易到数字贸易流通的重要模式,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发展起来的,网络空间相对于物理空间来说是一个新空间,是一个由网址和密码组成的虚拟但客观存在的世界。跨境电子商务指的是分属于不同国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网络空间独特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深刻地影响着跨境电子商务,使其不同于传统的交易方式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作为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产生的新业态,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即时性、无形性、匿名性、无纸化的特点。跨境电子商务是我国生产和贸易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将传统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数字化、电子化,最终实现产品进出口的新型贸易方式;同时,也是扩大海外营销渠道,提升我国品牌竞争力,实现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它不断从各个领域渗透到国家整体经济之中,不仅使商务冲破了国界的限制,同时也拓宽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具有多维度、开放的属性。跨境电商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扮演着企业的角色,既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也是交易主体信息沟通的媒介,在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处于重要位置。在“一带一路”“互联网+”的时代战略背景下,国际贸易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政策的有力扶持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给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作为伴随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新兴业态,跨境电商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领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趋势行业,发展态势喜人。然而,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和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跨境电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促进跨境的稳定而迅速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技能的电商人才作为支撑。高等院校是培育跨境电商人才的摇篮,但就目前人才培养现状来看,人才培养规格较低,无法适应新业态的发展,相关师资力量欠缺,高技能型人才数量和质量都亟须提高。

二、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国际贸易形式,是一种以数字化交易模式为主的跨境贸易活动,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是一种国际化的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水平、电子商务技能、国际贸易知识以及国际商务谈判等综合知识技能,熟悉境外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文化习惯,能灵活运用各类网络营销工具与技巧,在实践中从事跨境電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人才缺口巨大,企业紧缺通晓电子商务知识,熟悉电子商务的推广和运营,知晓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跨境支付、跨国文化交流等相关知识,具有良好外语沟通能力和国内外相关行业营销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相对于传统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流程更加复杂也更加系统。从事跨境电商工作环节包括跨境电商应用、跨境电商环境和跨境电商服务三个环节构成。跨境电商人才首先需要具备电子商务和外语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能够在线上与国外客户进行熟练地沟通与谈判,能够管理和维护网络店铺。其次,还要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国际结算工具,熟悉各种国际物流。了解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法律法规。学会使用各种在线交流和营销工具寻找客户,与客户交流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推荐相关产品。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2]显示中国跨境电商相对领域的人才缺口需要有450 万,在以30%的速度不断增加,这充分说明: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已无法满足互联网形势下外贸企业的发展,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现状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过程中,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占主导地位,课堂中无法为学生提供和营造电商模拟环境,学生缺乏相关的实际操练能力。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受其影响,许多院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依照学科体系以及专业目录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体系,专业方向、课程门类、教学内容等与行业发展、企业实际需求脱节[3]。.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显得供不应求,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校的要求也不仅仅教授学生书面的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4]。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国内区域合作,还要注重国际间合作。[5]

跨境电子商务已然是不可逆的一种国际贸易趋势,因此创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商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诉求。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要结合时代特色、行业特征,建立“政、行、企、校”协同培养模式。以网络为载体,实现跨地区培养,将不同国家政策、语言文化、法律法规等融入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的、个性化的和精准的培养模式。

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具体措施

(一)以创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在跨境电商课程的授课计划中,可将跨境电商设置为教师要灵活安排课程,期间教师可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真实地体验企业电商环境,了解电商运作流程。跨境电商课程可设置为纯实操课,以实际操作作为评价标准,采用实操和业绩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可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即授课教师以项目为导向,该项目基于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由企业提供生产运作过程中相关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完整的项目中解决实际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驱动,整合学习资源,在独立探索以及与小组同学沟通协作中自主学习,其项目成果将由任课教师与企业一线专家共同评审。该教学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适应跨境电商类企业在贸易运营、专业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岗位需求,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可以融入阿里巴巴、亚马逊、速卖通等常用的跨境电商平台的学习资源,使得跨境电商课程教学操作性更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作为教师,应紧跟国内外外贸发展态势,深入企业,与企业合作,掌握跨境电商业务流程,将其作为课程内容以线上短视频、动画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同时可以向跨境电商企业借鉴一些成功的电商案例作为教学资源;(2)教师在深入企业学习的同时,也要熟悉目前常用的一些电商平台的操作规范,并将其制作成在线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线上学习;(3)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实训软件,指导学生进行真实电商模拟。

(二)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全球贸易的新动力,跨境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时代一项重要内容,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势必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的要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基于岗位需求,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线,要结合企业所需,契合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中国外贸发展的培养路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和信息技术革命带来国际贸易方式转变的必然走向,也是地方高校提高外贸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校企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熟悉外贸流程,强化专业职业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外贸实操过车中的职业精神,建立学生的职业方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外贸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来选择合适的人才,宣传企业等。不过外贸企业属于营利性质的经济体,由于其特殊性,不愿接收实习生。企业担心实习生在实习期结束后带来的客户流失,商业机密外泄等风险成本,此外企业还需承担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岗位培训和管理成本等。因此地方高校需要做许多前期工作。前期到企业进行调研,商讨校企合作方案及后期管理等工作。地方高校和外贸企业之间如何实现双赢,如何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是校企合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双方找到利益的契合点,实现资源共享,利益最大化。校企联盟是指双方以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方向为基点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建立起一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长期正式的非合并的合作关系。[6]外贸企业除了看重外贸任职资格能力外,更看重外贸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校企合作当中首先必须完善实习保密制度。在学生实习前需要向学生说明实习责任,并要求实习生签订实习保密协议。第二,实行老带新。在前一批学生实习期满,可安排第二批实习生及时跟岗实习,以此方式延续,做到无缝对接。第三,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及时跟踪实习生工作进度,保持与外贸企业的沟通。

(三)教学评价机制的变革

根据跨境电商课程设置的改变,相应的课程考核体系也将随之变化。在课程考核体系中除英语能力的测试外,适当加入职场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考核。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具体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第一,任职资格,也就是胜任某种具体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其次,职业素质,也就是在步入职场后的表现;最后是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它是指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后需要具备的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管理。而创业能力是基于学生所学的创业知识,考核学生的创业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一种高层次的体现。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学评价体系中结合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以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以学生实际操作跨境电商运营为考核内容,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四、总结

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智库,数字化经济背景下,建立数字经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发展。为了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使跨境电子商务由低门槛向专业化、平台化转移,加快跨境电商行业资源整合,推动跨境电商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WESTERMAN G.,BONNET D.Revamping Your Business Through Digital Transformation[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15, 56(3):10-13.

[2]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http://dzsws.mofcom.gov.cn/article/ztxx/ndbg/201905/20190502868244.shtml.

[3]邹华胜.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4):40-42.

[4]朱振中,刘俊康.基础化学综合实验的基础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5):135- 137.

[5]QIU X, LIU Z. Probe into the collaborative path of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in university [J]. Open Access, 2018,14(3):1005-1010.

[6]李勤.從校企合作到校企联盟—以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分析工具[J].教育发展研究,2014(7):76-80.

(责任编辑: 张宏玉)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校哲社研究项目“地方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对接地方经济服务能力提升的研究”(项目编号:2019W181);长治学院教改课题项目“长治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与岗位对接的多元学习评价机制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C201810);长治学院大创项目“创建大学生外贸SOHO”创业模式(项目编号:2019DC06)。

作者:康艳楠

上一篇:农业经济结构管理论文下一篇:新设专业学生就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