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转变论文

2022-04-16

[摘要]国家的全面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为培养适合未来新世纪所需的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到积极作用。德智体美劳这五育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中小学体育教学顺应新课改的大潮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必经之路。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素质教育转变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素质教育转变论文 篇1: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下的中学体育教学之探讨

【摘要】当前, 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学体育教学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在新课标颁布的大环境下,如何推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重大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扩展了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景,启迪了人们对“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思想的认识,为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提供了极好契机。但纵观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社会发展对中学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中学体育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方法的运用、体质评价的措施等方面还存在若干问题急需解决。

一、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指导思想受应试教育束缚,难以完成育人功能。由于中学体育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学生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普遍存在。中学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中,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比较重视体能训练,而轻视对学生心理与思想的教育,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核心是高分,只要学生的运动成绩能够得到提高就行,滑向了应试教育的漩涡。

2.单一的教学内容。有些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教给学生要考试的内容,就是考试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大部分教师和学校都是围绕体育达标和中考体育加分这项政策进行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考试内容来定的,对于非考试范围内的,学生必备的体育技能则不加理会、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没有新意,一味地重复使用,没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阶段。

3.学校也存在一此问题制约着体育教学,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轻视体育课堂教学。当今学校教学虽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但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原有的应试教育为主,很多学校只追求升学率,为了其他学科或者活动有更多的时间,就随意占用体育教学时间,缩短体育课时,更有甚者,将体育课用作劳动、开会等,体育课的实践时间被剥夺,体育课长期处于如此被轻视的地位。

(2)体育方面投入资金不足,场地器材严重缺乏,对体育课的正常教学产生影响。当前,很多学校体育课面临的问题,就是场地不足,资金短缺,体育教学所需的器材以及场地每年都要进行维修,学校对这块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还有一此学校购买了体育器材,但是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缺乏专门的保管人员,也造成了学校在体育器材上的缺乏。

4.学生的体育意识没有被激发。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意志都属于体育意识方面的,学生对这几个方面还没有充分认识。

目前,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方面,对体育知识的掌握也不够还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与价值所在,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健身计划,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也没有养成。学生在体育情感方面投入不足,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等不会进行正确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会主动地参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志也比较薄弱。

二、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1.转变教学思想,突出素质教育理念。 转变教学思想,真正领悟新课标对于体育的基本要求,把突出学生综合体质放在首要位置。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良好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更需要一个健全的身心。因此,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一线的教师职工,应该通过培训,自我学习等途径,学习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要求,把握体育教改的实质,突出学生在体育课中应获得的成效。只有整体上把握体育新理念,才能在教学思想上实现“转变”把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理念放一放,强调自己要不断学习和完善体育教学新理念,新技能,突出对体育课创新教学的重视,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主要目的来重新审视当下的教学思想,做到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为学生上好体育课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2.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优化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要上好体育课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体育文化、技能水平上有所了解,选择适合本阶段学生技能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应该提供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方法。

3.提高重视,加大投入。学校领导是统领学校教学任务的关键,是体育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挥棒,体育课要想有系统的、科学的发展,学校领导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各级各类中学领导层应充分认识体育的基本功能,并转变传统的体育价值观念,把体育课融入到学生整体培养环节,突出对体育课基础物质条件的支持,同时加大对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体育教师进修提供良好平台,建立体育教师教学激励与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特别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购买必备的体育教学器材,并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所购置的器材进行管理。学校、社会和家庭要互相沟通,相互配合,加深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4.学生要转变思想。上体育课不光是为了最后的考试,也是为了增加技能,增强体魄。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而且身体健康育也是更好的发展自己、提升自身的素质。

5.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整个教学各个方面都具有指导性意义,我们要通过对评价体系的改变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代体育教学评价应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移,以”考技术、测达标”为主的评价是一种考结果”的评价,不利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现代体育考试应该是以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为中心,是考“结果”与考“过程”相结合的综合考试法。

总之,中学体育教学在实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实施途径与手段。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是关乎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发展,关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建立,各级中学应充分重视中学体育教学问题,要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合理的建议,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徐国宏、朱洪金.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J].教育视野,2010

[2]张海涛.当前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学探索,2008

作者:张艳明

素质教育转变论文 篇2:

中小学体育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策略

[摘   要]国家的全面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为培养适合未来新世纪所需的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到积极作用。德智体美劳这五育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中小学体育教学顺应新课改的大潮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必经之路。文章从充分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德育应贯穿体育教学始终、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教学过程中抓好“反客为主”、由体育活动向自我心理调控的转变五方面内容阐述了中小学体育教育如何向素质教育转变。

[关键词]体育;德育;素质教育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的教育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来提升生产以及生活技能,原始形式的教育与体育密不可分。无论是中国周朝为奴隶主子弟设立的学校中“六艺”教育中的“射”和“御”,还是西欧世俗封建主骑士教育的“七技”(击剑、投抢、骑马、游泳、打猎、下棋、吟诗),体育都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的全面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为培养适合未来新世纪所需的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人才的培养是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動活泼地发展。”可见德智体美劳这五育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中小学体育教学顺应新课改的浪潮,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必经之路。然而现实中,很多中学为了抓升学率、抓文化成绩,将音体美这些“副科”随意占用,或是“放羊”。据有关调查,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学生肥胖人数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视力不良、超重及肥胖仍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转变迫在眉睫。

一、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模式占主导地位的学校教学工作中,体育课长期被忽视或随意占用,体育教学任务得不到落实。因此,我们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毛泽东在他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可见,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为人们的智力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体健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更持久地学习。其次,体育教学既有技能动作的练习,又有教学比赛以及各种体育游戏,通过这些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记忆力、发展想象力以及体育比赛中的快速应变能力。

二、以体立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原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的决议(1966年)曾指出:“体育是形成人的道德和精神面貌的积极社会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高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其团结拼搏、勇敢顽强、乐观开朗的精神,引导学生遵法、守法、遵守道德规范。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是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不能空白无章地从教材中分离出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精心构思和巧妙安排,引导学生理解,使学生在锻炼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道德教育。

三、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措施多种多样,教学过程中对技术动作的学习、体育竞赛以及表演都可引导学生发现体育美。这能使学生受到外部美、内部美的影响,获得丰富多样的美感体验;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理念;激发对美的追求与欣赏。因此,发展创造美的能力,使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也会变得更加有自尊、有自信。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应加强体育教学中“身体美”和“运动美”的审美教育。体育教师的任务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完善其机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美感,同时,注重言传身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实现形象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必须有聪明的头脑、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言行举止、真诚友好的态度以及精湛的教学水平。

四、教学过程中抓好“反客为主”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参与体育活动不积极,个性得不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尊重,使其能更自由地发挥自我。用各种社会影响因素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内驱力,由“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让学生认识到要做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培养个性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体育环境。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后,安排一些适合学生的、有趣味性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教师可组织开展一些体育比赛,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技术能力,增加激烈性和趣味性,在比赛中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与好胜心。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又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由体育活动向自我心理调控的转变

学校体育由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早操和课间操、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这五个主要部分或要素构成。可见,体育已不仅仅是一堂课那么简单,而是贯穿学生在校生活的红线,体育教师要让广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使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学习压力得到释放,调剂身体与大脑的状态。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出现频率也会增多,这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和高层次的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给学生心理施加适当的压力,有意识地进行心理训练,提高学生身心状态,使其能够经受胜负、挫败、顺逆境等各种考验,以达到自我调控的目的,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宣泄、放松,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人生的挑战。

总之,体育教育顺应新课改的趋势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必经之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由教授动作技能向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途径传授德育、美育、智育等方面转变,让体育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凤娟,李粉.基于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教学策略[J]. 学周刊, 2019(13):47.

[2]  宋剑锋.浅析新课标下智慧教学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应用与研究[J].新课程(下), 2019(3):216.

(责任编辑 诺   依)

作者:禤丽嫦

素质教育转变论文 篇3:

略论艺术院校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的舞蹈对于舞蹈的素质教育并没有十分的重视,目前我国的舞蹈教育一直以理论教育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舞蹈的实际需求,简单的理论教育已经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了。所以,艺术院校舞蹈教育要向素质教育转变就具有了必要性。但是对于这种转变,我国的艺术院校也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舞蹈教育者来进行开拓和学习。本文就目前的我国舞蹈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现状来论述艺术院校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舞蹈教育 素质教育 可行性 必要性

舞蹈是一门重要的形体艺术,能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舞蹈的学习还有利于自身素质和审美水平的提升,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的舞蹈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高,这对艺术院校的舞蹈教育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要想使舞蹈教育能够发挥实际作用,就要使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推动艺术院校舞蹈教育逐步走向完善。

一、艺术院校舞蹈教育的现状

1.不重视舞蹈教育,教学受到限制

我国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应试教育”。很多院校都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艺术院校更是如此,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上还是没有很大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学校至今还没有成立专门的舞蹈教育中心和科研机构,这样的现状不利于提升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2.舞蹈课的内容设置不科学

一般来说,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自身都是有着舞蹈学习的基础的。正因如此,他们在艺术院校中的学习就不只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舞蹈能力和素质。但是受制于我国舞蹈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不重视,一些学生的整体舞蹈能力得不到较高的上升,与素质教育渐行渐远,这也就导致了舞蹈人才的稀缺。

3.舞蹈教育的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艺术院校的舞蹈教育内容定位不准确,形式单一。当前,舞蹈形体课、健美操课是我国很多艺术院校舞蹈教育的内容,但是很多院校都忽视了中国民族舞蹈的教育以及相关欣赏课程的设置。这也就让舞蹈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空洞,更加不利于学生舞蹈能力的提升。对于舞蹈的教育来说,舞蹈不单单只是几个肢体动作那么简单,这其中包括了舞蹈演员对于舞蹈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这是舞蹈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要将舞蹈教育与其他的教育结合起来,丰富舞蹈教育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中感受舞蹈的魅力,这样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例如,某艺术院校,有一多半的学生喜欢不同种类的舞蹈,而学校开设的舞蹈课程就只有舞蹈形体课、健美操课等一些最基本的课程,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选修课中,会出现一些街舞、民族舞、华尔兹等学生比较喜欢的舞蹈,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的限制有很多的学生无法选修这门课程,无法学习到这门舞蹈,这对于学生的舞蹈教育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艺术院校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做到内容准确,形式新颖。让课程既适合学生的素质教育,又可以提高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二、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重视人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实质,也就是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艺术的思维、人的创造力、人的想象力三者之间密切相关,而人的身体则是思想与生命的载体,只有拥有自由、和谐的身体,才能实现最和谐的生命。因此,舞蹈教育有利于艺术院校的素质教育,对于开启人的身体和灵魂,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院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舞蹈教育在这些方面能够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因此,艺术院校舞蹈教育可以加入素质教育具体实施项目的行列,构成素质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由于舞蹈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归属与被归属的关系,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艺术院校的舞蹈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同时素质教育能够使舞蹈教育得到普及,使舞蹈教育面对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利于舞蹈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三、艺术院校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要性

1.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加大舞蹈教育宣传普及力度

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为舞蹈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思想,而且有利于加强人们对舞蹈教育的认知程度,它还加强了学校社会和家庭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以加强学生与老师对于舞蹈的理解和艺术的向往,形成一个舞蹈素质教育的良性循环。因此,做好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

2.有利于构建“三位一体”的舞蹈教育驱动机制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加强了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使舞蹈素质教育逐步提升到与语文、数学、历史等核心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促进了舞蹈教育的转变,使舞蹈教育改变了原有的单一形式,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对舞蹈教育的认知,构建了一种新的舞蹈教学模式:以学校管理为前提、以培育师资队伍为核心、以培养舞蹈骨干为关键的“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这样的机制有利于转变舞蹈教育的传统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整体素养。

“三位一体”的舞蹈教育驱动机制具有很多优势,具体说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学校领导的思想重视程度。艺术院校的舞蹈教育想要落实到实处,领导的重视并且给予制度上的支持是基础。二是对于舞蹈教师的培养有着很大的推进最用。挖掘艺术院校教师的潜能,让他们运用自身丰富的舞蹈知识和较多的舞蹈实践的经验,让他们可以承担舞蹈素质教育的转化重担,从而促进舞蹈教育的全面发展。三是有利于骨干的培养。在日常的舞蹈教育当中,要多注意培养学生增强自身的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舞蹈专业骨干,从而推动整个艺术院校的素质教育发展。

3.有利于在舞蹈教育的实施上坚持“三步走”战略

艺术院校的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有利于实现舞蹈教育“三位一体”长效驱动机制的形成,实施“三步走”战略。所谓的“三步走”是指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现“请进来”战略。有利于艺术院校引进国家、省等高水平的舞蹈艺术团体,从而使舞蹈教育能够更加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除此之外,还有利于艺术院校邀请更多的专家讲解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第二,实现“深扎根”战略。一方面,有利于鼓励专业的舞蹈教师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促进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另一方面,有利于调整艺术院校的课程结构,既重视学生的舞蹈教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又加强素质教育,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第三,实现“走出去”战略。有利于鼓励师生多与社会进行文化交流,从而实现艺术院校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有利于加强舞蹈艺术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艺术院校教师的综合能力,为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供一定的条件。总而言之,“三步走”战略对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艺术院校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可行性

舞蹈教育是人类对于肢体动作进行艺术加工的产物,之后再加上音乐、灯光等效果,以及对于舞蹈艺术的情感理解来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艺术性极强的一种艺术表达。在艺术教育中,舞蹈教育的存在比较特殊。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形成比较良好的艺术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让学生的发展更加的全面。由于艺术院校舞蹈教育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决定了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也为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供一定的条件。

1.舞蹈教育对德育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舞蹈是一种艺术欣赏中最具有赏心悦目效果的一种,它不仅对于舞者本身有着很强的影响,对于观众来说也是艺术审美的体现。在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问题上,舞蹈可以作为媒介教育形式,取代空洞抽象的理论说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直观感受,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而且舞蹈还将舞者的精神转化在他的肢体动作当中,使抽象的道德内容转换成人性美的形象化展示,对于学生的同步感受和生命认知,促进身心健康,实现道德知行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2.舞蹈教育对人格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舞蹈教育最大的成果就是可以提高舞蹈的团队意识和舞蹈的理解能力。它是一种激发参与者表现诉求的密切协作的教育模式,对于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强化个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舞蹈的学习当中可以通过舞蹈来释放自己的学习压力和生活烦恼,将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舞蹈学习的动力,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于舞蹈的理解能力。

3.舞蹈教育对智育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舞蹈学生普遍认为舞蹈教育只是一种教授舞蹈技巧的教育形式,事实上,舞蹈教育并不局限于技巧的学习,它还包括许多不同知识的学习,来刺激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舞蹈艺术是通过形态、表情等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它需要经过人的大脑思维并伴随着人的情感体验来实现。从生理上讲,大脑的左右区间分别控制着人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着不同分工和相互联系。左脑对语言活动,阅读理解、计算等反应迅速,具有一定的优势:右脑对形象感知,时空概念、调动情绪等活动有一定的优势。除此之外,舞蹈对于想象力的培养还很有利,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所以,舞蹈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艺术院校舞蹈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有利于提升艺术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要正确认识舞蹈教育对艺术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舞蹈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同时,党中央提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观点,转变了中国原有的舞蹈教育观念,将中国舞蹈教育推向了进步的新起点。

作者:刘江莹

上一篇:青年自主创业论文下一篇:渔业保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