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音乐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逐渐加深,学前音乐教育逐渐成为幼儿园、早期教育机构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学前音乐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可以提升学前幼儿的学习和认知兴趣外,對于学前幼儿的综合素质提升也有明显的作用。以学前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实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幼儿成长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学前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前音乐教育论文 篇1:

“互联网+”时代推动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了“互联网+”时代推动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资源、设备以及政策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互联网+”时代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效果和速度。

关键词:互联网+;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涌现了微课、慕课等新媒体课程教学理念,云端授课实现了远程教育环境优化以及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发展,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信息化发展。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学前音乐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信息化的平台实现了信息化的教学。这样不仅集中了学前教育的资源,同时发展了信息化的服务平台,使得学前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在打破以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互联网+”时代促进了学前音乐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使音乐教育模式多元化,并通过信息化建设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了学前音乐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促进了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为学前音乐教育发挥作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互联网+”时代推动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前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总体来看是资源总量不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幼儿园的规划滞后、农村地区幼儿园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布局不合理、财政投入不足、公益性效果不佳、普遍性的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幼儿园的入园费用贵等。在幼儿园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极大地降低了信息化教学的质量。随着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滞后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学前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资源总量不足

“互联网+”时代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资源总量不足,其一,信息化教学设备不足,不能满足学前音乐教育的需要,尤其是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速度。

其二,“互联网+”时代学前音乐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具备信息化设备操作能力的教师不多,这极大地影响了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质量,不利于幼儿园开展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教学。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规划滞后

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信息化教学模式规划滞后,极大地制约了音乐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幼儿园周边交通和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开展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教学,极大地降低了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学前音乐教育的思想认知不足,音乐教育的信息化设备不足,制约了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活动的全面开展。

(三)信息化教学的政策投入不足

“互联网+”时代,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政策较少,使得学前音乐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极大地降低了学前音乐教育基础设施的应用效率,不利于幼儿园开展学前音乐信息化教学。同时,滞后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思想观念,也制约了“互联网+”时代幼儿园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的速度。因此,只有不断地提高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水平,维护幼儿园学前音乐教育的信息化设备,才能更好地贯彻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满足学前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互联网+”时代推动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一)教育设备的信息化

为进一步推动学前音乐教育的信息化发展,首先,应当重视信息化教育设备的引入。根据学前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引入信息化设备,进一步增强学前音乐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使学前音乐教育能够在信息化教育设备的助力下获得全面发展,提高学前音乐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其次,“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资源完善学前音乐教育,使学前音乐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化,满足了“互聯网+”时代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使学前音乐教育体现出了时代发展的特点。将各类丰富的资源和教学形式与学前音乐教育融为一体,突出了学前音乐教育中信息化教育设备的重要地位,从而营造了创新性的学前音乐教育环境和氛围,奠定了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格局。

再次,“互联网+”时代应当重视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使信息化技术与设备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从而促进学前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使学前音乐教育能够带给幼儿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发挥“互联网+”时代网络的重要作用,引导学前音乐教育在积极迎接新的教育挑战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教育保障,促使学前音乐教育富有针对性,开展学前音乐教育的系统化教育和多元化教育。

(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

积极构建学前音乐教育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办公系统,构建教师档案和幼儿成长电子档案,并形成电子化管理。

首先,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详细记录学前音乐教育的情况、幼儿的音乐学习状况,了解幼儿在接受学前音乐教育时的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以此发挥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促进学前音乐教育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发展,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记录档案,同时积极表扬和奖励在开展学前音乐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的教师,并及时公布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包括幼儿的学习状况等。同时注重记录幼儿积累的学前音乐教育内容,并形成综合性资料,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了解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天赋,及时了解幼儿的音乐学习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让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为幼儿制订个性化的音乐学习方案,挖掘幼儿的音乐天赋,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其次,重视学前音乐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使信息化管理模式渗入幼儿园内部,全面发挥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奠定幼儿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使学前音乐教育能在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发挥其作用,为学前音乐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发展以及音乐环境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三)家园合作交流信息化

“互联网+”时代学前音乐教育中家园交流的信息化发展,不仅能够确立网站与家校沟通信息化系统的重要地位,同时能够促进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全面应用,实现家庭和幼儿园的良好互动,增强家园交流与合作,实现学前音乐教育的系统化发展,促进幼儿音乐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其一,家园合作交流的信息化作为家长与幼儿园沟通的重要途径,实现了便利化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家长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及时了解当前幼儿的音乐学习状况以及音乐学习效果。信息化的沟通提高了交流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了家园合作交流的信息化发展,使家园合作教育模式能够更好更快地发挥其作用,综合提升了学前音乐教育的整体监督效果。让家长和幼儿园两方合作和配合,可促进幼儿音乐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奠定“互联网+”时代幼儿音乐素养全面发展的基础,增添“互联网+”时代学前音乐教育的活力,使幼儿音乐教育事业能够获得足够的重视,更利于开展与时俱进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培养音乐人才,并且对我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有利于促进我國文化艺术事业的全面进步,有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二,家园合作交流信息化,便于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的音乐学习状况,同时有助于增强家园合作模式下幼儿音乐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前音乐教育的可靠性,使学前音乐教育能够全面开展。并且,幼儿园与家长的信息化交流,有利于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使幼儿保持持续稳定的音乐学习信心和热情,启发幼儿在长期的音乐学习中培养音乐素养,提高幼儿的音乐自信,使幼儿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发展。

(四)安全管理信息化

“互联网+”时代,要想推动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必须重视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使安全管理整体的发展趋势更加和谐,能够在促进幼儿学习音乐的同时,始终保证幼儿的安全,并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奠定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积极推进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学前音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和平台,建立学前音乐教育指导网络,建设学前音乐教育电子学籍系统,实施学前音乐教育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并建立学前音乐教育特色模式,可以丰富学前音乐教育的管理模式,保证学前音乐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学前音乐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是必经之路,也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学前音乐教育中与时俱进地引入信息化教学系统和管理系统,能够增加学前音乐教育的资源和内容,使学前音乐教育内容更加多元化、教育方法更加灵活多变,从而满足学前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同时促进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信息化发展,使幼儿园与家长实现信息化的沟通交流,不仅提高了沟通交流的信息化水平,同时提高了“互联网+”时代学前音乐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为幼儿营造了更加和谐的音乐学习环境,促使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奠定幼儿长期稳定地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互联网+”时代学前音乐教育的信息化发展,需要结合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制订符合学前音乐教育发展需要的信息化教学计划,在满足学前音乐教育课程需要的基础上,增强学前音乐教育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并培养音乐教师的信息化操作素养。

参考文献:

[1]娄伊宁.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解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50.

[2]刘 娜.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J].考试周刊,2018(35):181.

作者:夏郡薇 顿艳宾

学前音乐教育论文 篇2:

学前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逐渐加深,学前音乐教育逐渐成为幼儿园、早期教育机构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学前音乐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可以提升学前幼儿的学习和认知兴趣外,對于学前幼儿的综合素质提升也有明显的作用。以学前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实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幼儿成长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幼儿;学前儿童;早期教育

学前音乐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音乐教育,它是以学前幼儿为实施对象而进行的音乐教育,除了尊重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外,还需要考虑学前幼儿对音乐的接受能力。通过学前音乐教育可以让学前幼儿对音乐的感觉、领悟有所表达,如可以通过唱歌、跳舞、音乐欣赏等活动体现出来。下述以学前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实施方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幼儿成长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1    学前音乐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19世纪中后期“乐歌”课堂在全国各地学堂疯狂传颂开始,学前音乐教育便拉开了序幕,逐步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儿童思想启蒙教育方式。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就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特别提到了“美育”的重要性,而学前音乐教育正是“美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除此以外,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提出了融合健康、劳动、科学、艺术及改造社会的“生活教育理论”概念,其中,《锄头舞歌》即是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最好的诠释。这些前期学前的音乐教育相关理论成为现在学前音乐教育的坚实理论基础,也为后续培养众多的“美育工作者”和音乐艺术人才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确立真正适合我国儿童心理特征和身心发展的音乐教育模式,大部分都是照搬国外的音乐教育模式,所以在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总是过分强调对音乐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或者简单地陷入娱乐性的歌舞活动,从而制约了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西方,关于学前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更早、更加广泛,例如,柏拉图就非常重视音乐的魅力,把它比作灵魂和性格的核心,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音乐的重视程度更为加强。卢梭将音乐教育和自然教育的观念进行了深度的融合,《爱弥儿》即是最佳的诠释。其中,奥尔夫更是创造了音乐教育的神话,提出了一种至今仍在广泛传播的奥尔夫音乐教室实施方案。总之,国外的相关研究比国内的更早,也更为成熟,值得国内的相关学者借鉴。

2    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及实施

2.1  歌唱

歌曲作为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让学前儿童感知到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还可以让他们通过思考感知熟悉的事物,所以,以歌曲为歌唱内容的教学形式实现了学前儿童内心世界的神游想象,除了让他们的见识得到增长以外,还能了解更多的世界音乐文化概念。

2.2  韵律活动

韵律活动是除了歌唱以外比较重要的音乐教育内容,通过适当的韵律活动,学前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让学前儿童的身体和心灵相互贯通,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在想象力、审美能力方面的提升。当然,这种韵律活动必须要依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单调地进行累积和盲目照搬。

2.3  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以其独特的游戏目标为教学内容,结合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前儿童在充满想象和富有情趣的音乐游戏环境中感受游戏所带的快乐,从而让学前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力、表达力以及创造力有所提升,进而让学前儿童在交际、团队合作以及自律方面得到有效的增强。

2.4  乐器演奏

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适合他们的乐器主要是打击类乐器,如各种各样的鼓、钹、锣以及木鱼等,这些打击乐器非常适合学前的适龄儿童学习,而且也非常容易让学前儿童从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和音乐的快乐。这些打击类的乐器表演更是让学前儿童得到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再配以歌唱的方式,让学前儿童掌握儿童辨析音色和韵律的能力。

2.5  音乐鉴赏

学前儿童由于其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老师需要提前将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他们,然后再让他们通过参与相关的音乐鉴赏活动感受音乐中的快乐和愉悦。从而让他们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优秀音乐作品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丰富音乐经历,进而有效地增强他们的音乐见识。

3    学前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作为艺术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也不例外。随着人们对精神财富追求的提高和转变,音乐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日益强大,进而凸显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元素之一。而作为音乐教育开始的早期教育便是学前音乐教育,学前音乐教育有着开启人类音乐教育大门的重要作用,其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2]。

3.1  促进学前幼儿的智力和身体发展

学前幼儿大脑智力的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从相关的研究结果来看,从小就喜欢音乐并研究音乐的人,其右脑的开发程度要比常人的大,爱因斯坦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他小时候的音乐爱好使得他的大脑具有超常的开发程度。学前幼儿时期的大脑对音乐的敏感度更高,如果在最佳的时间段对大脑进行整体性的音乐开发教育,智力必然会得到最大的提升空间。

学前幼儿的音乐教育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身体部位的运动,这种随着音乐而进行的动作表演或乐器演奏活动,会让学前幼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骨骼以及韧带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协调。所以经常参加各种音乐表演或乐器演奏活动的儿童,在身体和心理上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会让学前幼儿在获取大量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积极正面的情绪体验,不仅让天生好动的幼儿在音乐教育中得到满足,也让他们在音乐中适当减少体能消耗。

除此以外,音乐对学前幼儿的记忆力开发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积极向上的音乐可以让学前幼儿的记忆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开拓,同时,对于幼儿的心理、生理情況也会产生积极主动的调整作用[3]。

3.2  促进学前幼儿的语言和认知发展

学前幼儿的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语言启蒙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学习大量的音乐歌曲可以让幼儿的音乐词汇得到相应的增加,也促进了幼儿对语言方面的理解和领悟。幼儿语言的学习依赖于对听力、分辨能力以及记忆力和声音符号重现能力的掌控程度,而音乐教育正好符合这种情况。因而学前幼儿的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语言学习和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听觉器官来实现的,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以听力为前提,长期进行音乐教育的幼儿其听觉系统肯定要优于其他幼儿,而听力系统的发育对于促进幼儿的想象力、联想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目前,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音乐活动与幼儿的想象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想象力又是学前幼儿从音乐教育中获得快乐的重要方法之一。

3.3  促进学前幼儿的个性与情感发展

在幼儿个性的发展过程中,个人的意识倾向性是人类开展任何活动的本质动力,而个人意识倾向性主要体现在幼儿对事物认知和活动对象的倾向和选择上,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学前音乐教育的初衷正是培养幼儿的认识倾向、个人兴趣和爱好。所以,优秀的学前音乐教育对于学前幼儿的个性意识倾向性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众所周知,音乐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情感,而且还能影响人们的内心活动,早在《论语》中就有记录,高尔基在《人间》中也特别提到了欣赏音乐的强烈感受。学前幼儿正处于幼儿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学前幼儿的情感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让其情感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让他们对爱、温暖、同情等一些词汇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3.4  促进学前幼儿的社会交往发展

学前幼儿的音乐教育对于幼儿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推进幼儿培养纪律性和责任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音乐活动是一类秩序井然的社会活动,它要求参加者要依照一定的准则活动,与此同时,也需要参加者明确认识并且主动负担起一部分社会责任。

3.5  促进学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在音乐活动之中,生动开朗的音乐欣赏可以激发儿童的表现欲及创造冲动,使儿童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对幼儿进行早期的音乐教育,能够不断促进他们的大脑发育,使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平衡的发展,从而从小培养出良好的思维活动能力,形成深入而广阔、灵活而敏捷的思维方式,为日后的智力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4    结语

学前幼儿的音乐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启蒙教育,不管是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还是学习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学前幼儿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的音乐水平得到提升,也对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就开始培养幼儿的音乐细胞、艺术细胞,让幼儿在音乐艺术的学习中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让他们的创造力、创新力以及专注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 莹.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作用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34):362-363.

[2]习若思.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影响研究[J].科技风,2018(19):49.

[3]林  漫.论学前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原淑慧

学前音乐教育论文 篇3:

基于实践取向的高职学前音乐教育研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启蒙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当代幼儿教师正面临极为严峻的考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幼师人才的重要园地,为了顺应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高职学前音乐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基于学前教育改革背景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对当前幼师音乐综合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改革策略,以期促进高职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前音乐教育;实践;改革策略

[收稿日期]2021-01-14

[基金项目]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2020/P/131)。

[作者简介]李 晔(1969— ),女,扬州市职业大学讲师;徐光庆(1967— ),男,扬州市职业大学讲师。(高邮 225009)

出于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逐渐开始关注高职学前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对高职学前音乐教育的改革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而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当代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基于实践取向,高职学前音乐教育应做到与时俱进,设置的学前音乐课程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速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一、学前教育改革背景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接受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学前教育,更是被提上了重要日程,也因此推动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要知道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幼儿园教学质量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为了进一步推动学龄前儿童教育的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指导方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作为当前高职学前专业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纲领性文件,提出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相关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推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发展的主动力[1]。

幼儿阶段作为孩子成长中的启蒙阶段,健康向上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学前幼儿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涯做好铺垫。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可以看出,当代幼儿教育要求幼儿教师着力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涵盖了五大领域,分别是健康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以及艺术领域,其中,艺术领域对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学前教育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而音乐是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件的颁发也就意味着现代幼儿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高职院校作为输送人才的重要园地,为了迎合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需求,培养专业复合型的幼教人才是当前高职学前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而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决定着培养出来的幼教人才是否可以达到当前学前教育对人才的标准,因此,幼师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根据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幼儿教育机构已经开始注重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这对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然而与教育理念不匹配的是,大多数幼儿教师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实践能力无法达到育人要求和标准,为了让幼儿教师更好地适应教学岗位,高职学前音乐老师应对当前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紧紧围绕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纲领性文件为基准,致力于对音乐课程的探索与改革,以此促进高职学前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業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精准

当前社会及幼儿园对幼儿教师有哪些需求?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符合当前学前教育的要求与标准?这些问题是作为一名高职学前音乐教师应当每天反思的问题。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学课程的设置应当在这些纲领性文件范围之内。目前大多数高职学前音乐教师来自于音乐学院或高校音乐专业,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而幼教专业与其所学专业存在一定的差距,以至于大多数学前音乐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无从下手,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对幼教专业了解得不够全面透彻,只是一味地传授单纯的技能和知识,不能做到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同时更是缺乏对幼儿园教学模式的研究,以至于不能将教学目标进行精准的定位。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教师的要求,除了在专业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之外,还需要深知幼儿教育机构的办学理念,即“以德为先”“幼儿为本”“引领发展”等,在学前音乐教学中,如果只是沿袭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忽视社会及幼儿教育机构对幼教人才的实际需求,不利于实现专业复合型幼教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幼教人才属于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音乐课程作为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高职类学前教育专业中必不可少的,然而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学前专业音乐课程可以看出,形式虽然五花八门,但是缺少了论证类的课程设置,设置的音乐课程教学内容过于注重音乐专业的本身,忽视了音乐课程内容原本就该具有的相通性,以至于不能充分发挥出学前专业音乐课程的应用价值。基于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背景,大多数幼儿教育机构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及家长对幼儿的教育需求,不断地引进新理念和新课程体系,导致一些传统的课程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替换,因此,高职学前音乐教育应做到与时俱进,设置的学前音乐课程应立足于社会及幼儿园的发展需求,加快学前音乐课程的改革[2]。

(三)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的推进与改革,提倡在教学中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加强自身对专业的领悟。然而纵观目前高职学前音乐教育,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被动意识非常强,以至于在实际学习中缺乏高昂的热情,最终导致学前音乐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比如,声乐课程实施机械化非常明显,教学模式为:练习发声、分析作品、集体学唱、错误纠正、针对性辅导、教学示范等流程,永远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在此过程中,学生缺乏交流与思考的机会,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结束之后,甚至不明白这堂课学习的意义在哪里。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降低,课堂参与感和体验感不足,不利于对学生专业素养及综合素养的培养。

(四)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大多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着较好的文化底蕴,但是现有的音乐基础离学前音乐教育的需求相差甚远,最终造成教学理论与实际需求出现脱节的现象。如在学前专业钢琴课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偏低,其中不乏一些学生从小到大都未接触过钢琴,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大大增加了该课程的教学难度。同时老师教学手段的单一化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恶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度缺乏训练和技能拓展的机会,以至于学生毕业步入幼儿教学岗位之后,在组织开展幼儿园活动时,这一方面的缺陷日益明显,与当前学龄前的教育需求严重不符。

三、策略与思考

(一)基于实践取向,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

为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的幼教人才是高职学前教育的终极目标,当前的幼儿教育发展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弹、唱、跳、画、手工制作”等技能是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考核内容,因此,高职学前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儿童歌曲演唱技能、钢琴演奏和弹唱技能、舞蹈表演技能和儿童舞蹈创编技能。中小学的音乐老师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与之相比,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音乐综合素养,必须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在当前高职学前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中,大多数学前音乐老师来自音乐院校,对幼教专业缺乏一定的了解,缺乏对幼儿园教学模式的认知,如果在学前音乐教学中一味引用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四大技能”培养,不利于学生日后职业生涯的成长和进步。基于实践取向,高职学前音乐教育应立足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精准的教学目标,以科学可行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制定与之发展相适应的音乐教学目标,致力于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的幼教人才。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孩子家长开始重视幼儿阶段的启蒙教育,这对当代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高职学前教育需要迎合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幼教人才的需求,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设置应充分彰显学前教育的特色,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及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科学精准的定位,促使设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3]。

(二)基于实践取向,科学整合音乐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最终的音乐教学效果。一直以来,基础理论知识在高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占据的比例非常大,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是以这一任务为基准,以至于音乐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注重知识面的拓展,导致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实践取向,学前音乐教学应充分结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特点,改变以往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以此扩散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此外,在设置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体系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顺应幼儿园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当前音乐课程中的必修课进行科学系统的整合,实现与幼儿园教学同步。比如,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声乐课程,不仅需要教授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还需要注重儿童歌曲演唱技巧的传授,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钢琴课教学中,学前音乐老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讲授钢琴演奏的基本方法,而且還需要向学生传授幼儿歌曲的钢琴伴奏技巧和弹唱技巧,充分发挥钢琴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舞蹈课教学中,除了加强训练学生的基本功之外,在教学内容中还应添加幼儿舞蹈和儿童舞蹈创编内容。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重要保障,只有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才能让学生将所学到的音乐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工作实践当中[4]。

(三)基于实践取向,创新高职学前音乐教学模式

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是当前高职学前音乐教学中惯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更不利于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改革与创新当前的学前音乐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是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学前音乐教学中,学前音乐老师更加侧重于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通常以老师为教学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整节课堂缺乏互动与交流,以至于学生始终无法融入其中,教学效果一般。因此,想要实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升教学质量是关键,老师作为学前音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当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注重音乐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由以往的小组教学方式转变为集中教学和小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此凝聚学生课堂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通过采用“一对一”辅导的方式,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5]。

结 语

综上所述,纵观目前高职学前音乐教育,课程实施机械化、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是当前高职学前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严重不符。因此,高职学前音乐教育应充分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对当前高职学前音乐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优化,为幼儿教育机构培养更多专业复合型的幼教人才。

注释:

[1]

毛 静.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领域中音乐技能教学与实践研究[J].黄河之声,2020(01):118—119.

[2]李 礼.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于高职学前专业声乐课堂的研究[J].北方音乐,2020(05):119—120.

[3]刘淙雨.关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J].参花,2020(04):120.

[4]王林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J].大观(论坛),2020(10):145—146.

[5]佟红荣.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11):177—178.

(责任编辑:韩莹莹)

作者:李晔 徐光庆

上一篇:国内风险投资论文下一篇:传媒艺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