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发展建议论文

2022-04-20

摘要: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军民融合是强国之策以来,我国湖北地区襄阳,咸宁,宜昌,武汉等几个重点军民融合城市不断发展自己的军民融合规模,远安县作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辐射区和全省首家县域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已跻身湖北省军民融合重点建设区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文化发展建议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企业文化发展建议论文 篇1:

新环境下关于会计信息化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对会计信息化进行概述,说明探讨会计信息化的意义;接着对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环境以及在新环境对会计信息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进行说明;最后对新环境下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途径进行探讨,希望本文能够为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新环境 会计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

一、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传统会计工作向现代化会计工作迈进的阶梯,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说会计电算化使会计工作在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方面有所创新,则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工作“网络化”的过程。通过会计工作软件和互联网,使会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以信息的模式展示出来,使会计工作参与到现代企业信息建设当中,实现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保存,使会计信息能够及时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

(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演变过程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引进现代管理思想,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模式。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会计信息化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会计信息的流通模式由单向流通转为网格式流通,在会计核算的每个节点上,信息都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完全交流,使会计工作的结果更加全面和真实;第二,会计信息化可以使企业内部业务信息和外部信息实现综合,即能够给对企业业务发展提供预测数据;第三,会计信息化使作为管理核心的会计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企业各分公司和各部门,实现会计信息对企业发展的预测性,这是企业信息化未来发展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即使会计信息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最有效信息。

(三)研究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会计信息化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水平,并且,会计信息化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实际上是企业信息建设中的一部分,同时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会计信息化的工作结果为企业经营提供可靠的依据和预测信息,会计信息化中的软件应用,也正是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发展的表现。除此之外,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会计工作进入了崭新的时期,会计工作不再是单纯的对企业财务的核算和管理,实际上对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制定和控制效果都有重要影响,对企业会计信息化进行探讨,发现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会计信息化发展对策,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发展的梳理和预测,对企业整体发展来讲至关重要。

二、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新环境

(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使会计核算内容发生改变

信息时代使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发生改变,知识经济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这不仅使生产力的形式发生变化,同时也使企业的财务发展要素产生巨变。当今知识经济的发展将大批电子产品和大批专业人才推向市场,必然会使市场经济中关于“人力”的部分发生改变。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所依靠的不再是有利的地理条件、有利的资源条件和国家政策的支持,而是是否占有足够多的高新科技、高新人才和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市场发展中各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和对信息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企业在成本核算和企业经济利润获得方面的判定,也必将以“知识人才”和“信息”为主要因素,会计核算的内容由单纯的“货币”向“拥有货币价值的知识和信息”演变。

(二)会计信息技术不断更新

在会计电算化时代,由于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的流行,使得会计工作必须依靠电脑和相应的会计工作软件,实际上,会计电算化是企业EPR的雏形。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化面临着会计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局面,电算化时期的ERP使用已经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的要求,除了依靠电脑和相应的会计计算软件进行会计统计工作之外,会计工作系统的建立和会计信息网络化成为目前的会计信息技术主要发展方向。在电算化时代,会计信息的形式仍以纸质为主,财务收据和表单还需要通过人工核对之后才能进行存档,而在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信息的产生、存储和传递都可以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完成。为了加快会计信息化进程,企业也必须在信息技术更新方面作出适当的判断和选择。

(三)企业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传统会计工作中,会计工作的结果即是会计信息,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作用是反应企业在一段时间的运营之后所取得的利润结果,即便会计工作进入电算化时代,也只是为会计工作提供给更多的便利性,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而会计信息还是在企业运营之后产生。在信息时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更重视“前瞻性”和“风险规避”,这就要求会计信息不仅能够体现出企业运营所获的利润,还必须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决策性的建议,即会计工作的结果也应具有“前瞻性”和“风险规避”的作用。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使用是目前会计信息化发展中最热门的一项,因为此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反映出一个阶段的企业运营的结果,可以对企业不同的发展策略进行效果预测,并可以帮助分析企业发展中的新的观点和见解能够带来的利润结果,这对企业控制管理成本、进行最优决策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智能型会计决策系统的使用是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根本途径。

(四)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化提出新要求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开始在各企业实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的账务处理、核算方式、报表披露的方面进行了修改,该准则的变化必然对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经济管理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带来重大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很多应用模块例如总账、报表、财务分析、预算管理等以及企业会计科目预置、会计事项处理、会计报表模板等制定都受新会计准则的制约。为了适应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在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中企业必然要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会计信息模块更加精细、系统更加完整,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丰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

三、新环境下会计信息化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使会计信息内容更符合企业发展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会计信息化发展必须解决对企业“隐形资产”进行“显性”财富分析的问题,即会计信息的内容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相符合。这对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力的知识型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以软件设计公司和文化发展公司为例,这些公司所拥有的资产多以“知识型员工”为代表,而以往的会计工作并不能将“员工”作为资产进行会计核算,直接导致了企业由于员工流动造成大量的“隐形资产”流失而企业决策者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进而影响到企业实际利益的获得,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将“员工”作为资本纳入企业的财务核算范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会计信息的内容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是新环境下会计信息化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会计信息处理效率需不断提升

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对会计软件的使用将会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会计工作的结果将参与整个企业的网络化建设,并为企业风险预测和决策制定提供相应信息。这就意味着,会计工作不再以“月”和“季度”为基本的工作节点,而是要融汇整个企业每时每刻的资源流动状况,随时分析财务情况变化,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效率是使会计信息化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必经之途。能够使会计信息处理效率提升的方法除了选用先进的会计工作软件之外,使会计信息实现企业甚至行业的全网络共享,建立会计信息数据库也是必要的手段,但新时期的会计信息化并没有完全达到信息资源全网络共享的状态。

(三)会计信息化应对企业内部控制起到相应作用

会计信息化的介入使作为内部审计“中枢”的会计审计能够与企业其他内部审计工作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信息化对会计审计工作的细化使企业其他内部控制部门的资源消耗有了明细的报表,企业其他部门的内部控制结果能够完全体现在会计核算中,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更容易被观察出来,这将加强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对内部控制策略制定的方向性更强;另外,细化的会计信息的结果也对企业员工福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产生影响,这就意味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作用不仅限于对企业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还能够对企业目标制定的提供建议,但目前的会计信息化结果还未能达到这一点。

(四)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应有所提高

会计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会计工作发展的主要趋势,无论是大型企业和机关单位还是中小型企业和社会各个机构,都能够通过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会计工作技术的引进实现基本的会计信息化,但是会计工作人员的实际职业能力与会计信息化实际工作的要求还有距离,很多单位仍沿用年龄较大、习惯于传统会计工作的职员,这些人在信息化工作中的适应能力差、职业技术也不够完善,经常出现统计方法选用失误、不能按照规则操作软件等问题,致使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即使有些单位聘用已有电算化会计上岗证的工作人员,但这些工作人员可能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显得游刃有余却不能将信息化工作完成的尽善尽美,也就是说,聘任的工作人员可能熟悉会计核算软件但是在会计信息网络建设和使用方面的能力较低,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效果仍旧难以显示出来。

四、新环境下促进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手段

(一)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审计策略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目的之一是使会计工作产生的信息能够应用到企业的决策当中去,首先一点就是使会计工作的信息能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帮助,甚至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现代企业的工作模式较为复杂,企业不同部门的资源利用方式不一致,结果也不相同,因此内部控制手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化在发展中要重视会计审计策略的使用,即会计审计必须针对不同部门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审计策略,使审计的结果作为“会计信息”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帮助。例如,针对员工建立工资信用管理制度以管理由于员工流动带来的经济风险,在会计工作中将员工流动损失与员工工资信用结合在一起进行核算,能够反映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能够使企业管理者重视到员工流动和员工工资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二)加快会计信息网络化进程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有赖于企业信息网络化的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将全球信息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同时是随着管理水平、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目前,我国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并不太多,这不仅制约了我国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而且还制约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为了加快会计信网络化进程,企业首先应做好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控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设置操作权限、内部操作制度等限制;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与能力培养,充分利用信息加密的存储功能和防火墙等,在技术上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支持,同时也是会计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其次,对授权在审批的过程中就要加强控制,落实会计信息责任制,确定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范围;最后,还应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对会计信息化的档案做好存储、安全保护工作。制定档案查阅权限与手续,不同介质的会计信息资料注意保管方法,防止磁介质资料的病毒感染与损坏。

(三)强化内部控制以促进会计信息化发展

首先,企业应当实行严格的职责划分和授权控制,使各部门、岗位、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企业还应当明确规定实物接触和保护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其次,制定各种作业程序、管理办法和工作目标,并订立明确的控制标准,定期进行考核,以便员工按照规定的标准正确处理各项业务,实现预定的目标;再次,作好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规定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制度,明确账务处理的权限,防止一个部门和人员可以操纵整个财务处理过程,并加强对有关数据文件的保护,同时还应当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体系,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行、债权债务的管理等;最后,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要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对那些违反内部控制的员工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控制规定进行惩罚,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肃性。

(四)重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要在新环境中发展会计信息化,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各企业重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首先,企业应该以会计信息化的需求为基础,设定会计部门的各个职位,重新界定岗位说明书,并且通过猎头招聘的方式网罗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其次,企业应对已上岗的人员的知识水平及知识结构层次进行全面的调查,通过实际操作考核的方式发现其中的漏洞,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再次,企业应对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会计工作岗位进行细致描述,并针对各岗位的职责,有目的的进行工作人员的调配,同时将会计岗位责任与绩效工资挂钩,以体现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最后,企业应重视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养,不仅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拥有相应的职业技术,也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能够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重视本职工作,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是建立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的新时代会计工作发展模式,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高于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在演进过程中参与到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结果。企业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信息处理的方式多样化、会计信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越来越强以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目前会计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因此,会计信息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满足由新环境引发的种种新要求。为了使会计信息化在新环境中能够蓬勃发展起来,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审计策略是必要的,同时,加快会计信息网络化进程、强化内部控制力度、引进和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也是必要的。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会计信息化必然能够担负起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现代化处理的责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丽君.新时期会计信息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4(06):112-114.

[2]李长军.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2):105-108.

[3]段楠.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度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3月:14-16.

作者:付美卉 孟依

企业文化发展建议论文 篇2:

浅析军民融合民营企业的党建文化发展

摘要: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军民融合是强国之策以来,我国湖北地区襄阳,咸宁,宜昌,武汉等几个重点军民融合城市不断发展自己的军民融合规模,远安县作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辐射区和全省首家县域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已跻身湖北省军民融合重点建设区域。文章主要分析军民融合背景下远安县民营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发展,提出建议,帮助当地民营企业的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与发展

关键词:军民融合;党建文化;企业文化;人才建设

一、远安县民营企业党建文化的现状

(一)军民融合企业响应国家号召

远安县作为湖北省内唯一整体不对外开放县级城市,但是远安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始终保持稳中求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不仅仅因为远安县具有悠久深厚的军事工业发展的文化与建设基础,更是因为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来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发展。一批又一批的“湖北造”之大国重器在国际舞台上举世瞩目、大放光彩,一次又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实力,而惊艳世界进而提出:军民深度融合,造更多“国之重器”的口号为远安县的军民融合企业发展打造了完美的契机。据湖北日报报道,湖北省军民融合办就推进国防科技建设发展和航天规划进程,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培育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和产业。远安縣通过第三产业的转型发展、国家政策的扶持、招商引资的扩张等等为经济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对远安县政府及企业的一种最为直观的肯定,但是在企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党建文化的依托,更是军民融合企业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一种体现。

(二)政府对军民融合企业的扶持

近年来,远安县在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之下,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远安发展“1234”战略体系,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以保持全县经济社会运行总体呈现平稳上升的良好态势。军民融合企业的发展也是符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制度,契合经济发展理念,政府对军民融合企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优势引进人才、减免税收扶持中小型企业融资引资、一对一对口的党建文化辅助窗口等等,都是政府在为军民融合企业所做的服务与扶持。

(三)企业自觉把党建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远安县的民营企业始终坚持把握好正确的政治定位、发展方略,加强党建文化建设,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才会取得优秀成绩与政绩。在走访远安县各大企业的过程中,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如火如荼,规模化的厂房与各式各样的大楼的迅速竣工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齐心协力办大事的精神气力。企业内部建设中对党建的配套设施也是不可或缺,无论是党员工作活动室,还是党的政策文化宣传栏,定期进行党建文化交流,在形式上为企业的党建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促进了企业党建文化发展。企业对党建文化高度重视,也认识到党建文化对一个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更能够使一个企业永葆生机。

二、远安县军民融合企业发展实例

(一)军方和民方共同助力

在协同创新方面,民营企业以军方订单为主,为相关的技术型号需求做配套工作,军工相关的高等院校提供团队给予技术支持,做到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远安县在军民融合方面目前紧抓经济效益,军民融合建设经费逐年增加,相应的在成本投入方面只增不减,但对远安县地方来讲,部分民营企业实力雄厚,研发能力较强,在技术方面获得军方企业的技术支持,且企业的技术人员在年龄结构、知识储备、思想认识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民营企业的产品军民两用,生产规模大,市场规模优势显著,同时由于军方提供技术支持,产品适当改造升级后就可以投入到军方生产,为军方生产线节约大量成本,有力凸显了民营企业的技术规模、生产规模、市场份额逐年扩大优势。

在党建文化方面,远安县军民融合民营企业始终以党建文化为引领,不断建设完善企业文化,积极学习“工匠精神”并将其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中。

(二)国家与地方政策引领

2017年军民融合众多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远安县“一乡两区”总目标形成,建设绿色发展的国内领先航天动力之乡。同年,相关的企业服务手册由远安县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共同修订完成,帮助军民融合企业完善相关制度,为实现军民融合项目有效运行,完善后期监督工作,远安县军民融合重点项目推行“一名县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的运行模式。在招商引资批审方面不断将“内循环”时间进行压缩,提高各行政部门的审批效率。

不仅如此,远安县就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研究制定了相关指导意见,明确目标、措施、发展方向,鼓励运营企业以及投资在建的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的积极性。

三、远安县军民融合民营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党建文化方式较为传统

民营企业要想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更好更快发展,就需要拥有良好的党建文化建设。远安县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的领导者对党建都有着清晰深刻的认识,致力于将党建文化建设得更好,但是科学技术与组织体系的不完备导致党建工作在企业操作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充分,从而使得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难以达到齐头并进的效果。

(二)党建方面人才储备不足、劳动力缺失

远安县作为县域地区,留不住过多的人才,所吸纳的新鲜血液不足,导致人才储备不足、劳动力缺失。高端科学技术人才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思想上,专业性人才的充分就业才能促进企业党建文化的发展。而党建文化是一种思想引领,党建工作的建设者要拥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文化底蕴,做好领头羊的引领作用,也做好为企业党建文化添砖加瓦的奉献者的角色。

四、促进远安县军民融合企业党建文化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一个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管理的方法制度、在市场的竞争力,都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在军民融合背景下以发展党建文化为基础发展企业文化,是远安县各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

(一)企业加强与政府的交流,实现政企思想融合

政府不仅做到制度上的完善,更应把制度监督落实,成立党建考察走访小组,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党建文化发展状况,及时联系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同时,企业成立联络小组,定期向政府汇报每一时期的企业党建情况。

(二)打造智能化黨建平台

利用互联网实现智能化平台。通过互联网,联系当地党建组织和企业员工,利用微信平台或小程序,设计推出党建文化趣味讲堂,贯彻党建文化学习,以打卡签到的形式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自主能动性。同时聘请高校思政教育部门教师定时开展网课教学,在职工宿舍、专家休息区等安放党建文化传播电子设施,加强企业员工思政党建学习。

(三)加强党建人才建设形成健全的组织体系

企业加强党建机关、党建组织等一系列体系的完善,与高校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定点定向培育党建人才,形成从学校到企业的一体化点对点培育。同时,鼓励企业代表走进校园进行宣讲活动,与学生接触,发现人才。定制完善的人才扶持制度和人才奖励制度,提高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如外出实习奖励和旅游基金等,给予高校毕业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多样化的提升途径,巩固人才对企业的粘性。将党建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纲领,以聚企业精神,塑造企业文化。

(四)把党建文化融入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应以党建文化作为引领,不断将党建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将党建文化作为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将党建文化传播与当地政府政策相结合,制定相关制度并与塑造企业文化相结合,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规范党建各基层的责任制度,为企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通过多样化的党建培育方式,如开展红色党建宣讲活动,并对企业党务干部进行定期考核,保持党务干部的先进性,党务干部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员工学习党建文化,打造企业独特的经营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海梅.浅谈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J].河北企业,2019(06).

[2]于贵平.培育民营企业文化与党建相结合的内生机制[J].发展,2019(03).

[3]何荣华.抓好民营企业党建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J].新长征,2019(03).

[4]高海波.困境与突破:党建引领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时代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9(01).

[5]江苏省工商联课题组,许仲梓.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发展的江苏实践[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6).

[6]杨晨露.浅谈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招标[J].中国招标,2018(24).

[7]张芳,蔡建峰.协同创新视角下参军中小民企竞争优势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8(09).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

作者:封煜宣 何千烨 周林

企业文化发展建议论文 篇3:

中部地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分析

【摘 要】中部地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在全国同类上市公司中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文章通过对中部地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分析,归纳其多元化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并对出版企业未来多元化发展提出建议。

【关 键 词】多元化战略;中部地区出版;产业链

【作者单位】张琦,湖北大学文学院,崇文书局。

根据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6年半年报数据,截至2016年8月31日,两市以出版、发行业务为主的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共有15家,分别是长江传媒、新华传媒、出版传媒、时代出版、中文传媒、中文在线、凤凰传媒、中南传媒、皖新传媒、大地传媒、天舟文化、城市传媒、读者传媒、南方传媒和新华文轩。总体来看,沪深两市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和利润稳步增长,而这其中,中部地区的出版企业表现突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地区出版企业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取得了市场竞争优势,形成出版企业的“中部崛起”之势。本文通过分析中部地區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布局,归纳了四种多元化发展模式,并对出版企业未来的多元化战略选择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出版产业的“中部崛起”

1. 中部地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传统意义上的中部六省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安徽省和山西省,其中,除了山西省,其他5省均有出版傳媒类公司在沪深两地上市。截至2016年8月31日,沪深两市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中,共有7家属于中部地区,数量上占到将近一半,它们分别是湖北省的长江传媒、江西省的中文传媒、湖南省的中南传媒和天舟文化、安徽省的皖新传媒和时代出版、河南省的大地传媒。这些中部地区的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无论是经济规模、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方面都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形成了“中部出版现象”,实现了出版产业的“中部崛起”。

(1)经营业绩与资产规模分析

截至2016年上半年,在营业收入方面,中部地区的上市公司长江传媒、中文传媒、中南传媒、皖新传媒、大地传媒、时代出版、天舟文化分别排在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第1位、第2位、第4位、第5位、第6位、第7位和第14位,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中部地区7家出版企业的营业收入达2825999.09万元,占15家总营业收入(4104173.42万元)的68.86 %(见表1)。从营业收入增长率来看,长江传媒、时代出版、中文传媒均名列前茅。

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方面看,中部地区的中南传媒、中文传媒、皖新传媒、大地传媒、长江传媒、时代出版、天舟文化分别排在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第1位、第3位、第4位、第6位、第7位、第8位和第11位。中部地区7家出版企业的净利润合计达287951.29万元,占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总净利润(439745.70万元)的65.48 %(见表2)。

从总资产方面看,中部地区的中文传媒、中南传媒、长江传媒、大地传媒、皖新传媒、时代出版、天舟文化分别排在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第1位、第3位、第4位、第6位、第7位、第9位和第13位。中部地区7家出版企业的总资产达7358748.17万元,占15家总资产(12242686.97万元)的60.11%(见表3)。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中部地区的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在全国同类公司中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主要经营指标,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2)文化影响力与精品出版分析

2008年以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连续8届发布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这是衡量中国文化企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中部地区的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江西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连续8届入选;在2016年发布的“文化企业30强”中,中部地区有江西出版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5家企业入选,入选数量占10家出版发行类企业的一半(见表4),显示了中部地区出版企业较强的品牌效应和较大的文化影响力。

另外,中南传媒在2016年“全球出版5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在入围的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一[1]。

在精品图书出版方面,中部地区出版企业在全国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以湖南的出版企业为例,中南传媒在主题出版、重大文化工程、畅销书等方面有突出表现。2016年,中南传媒共有86种选题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规划,居全国第2位;其在全国实体店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占有率为3.47%,居全国出版集团第3位;旗下多个品牌保持强势地位,在作文、科普、原创文学、古典文学、心理自助类图书品种中分别排名第一[2]。

由以上数据可知,中部地区的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全国出版传媒业打造了良好的品牌,实现了出版产业的“中部崛起”。

2. 多元化战略对中部地区出版公司的影响

中部地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在全国出版产业发展中异军突起,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部地区出版企业在出版发行主业发展受到新兴出版等诸多因素冲击影响而增长缓慢时,果断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延伸出版产业链、进军新兴业态、跨界拓展等多种方式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对中部地区出版企业的经济规模扩大和业绩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江传媒通过开展多元化业务,其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在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一,增幅同比超过100%。中文传媒通过拓展多元化产业链,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两年位列同类上市公司前三甲,其多元化收入和利润占比已近五成。

第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对于提升出版品牌起到积极影响。中部地区出版企业通过并购业内知名民营书业以及加强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其出版主业,提升了精品出版水平,强化了品牌效应。

第三,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为未来企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传统出版业面临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中部地区出版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和产业链延伸,在大文化领域积极布局,对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中部地区出版企业通过多元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多元化战略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代表性,呈现独特的发展趋势。

二、中部地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分析

多元化的概念是美国学者安索夫于195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多元化战略》一文中提出的。他将企业多元化分为四种:一是水平型多元化,指企业推出新产品,向原有市场销售;二是垂直一体化,指企业将业务按照产品价值链条进行拓展,打造从产品前端(原材料)到后端(深加工)的价值链;三是同心圆型多元化,此种类型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销售相关型、技术相关型、销售和技术相关型;四是混合型多元化,指企业为了充分利用过剩资源和降低单一行业的投资风险,增加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3]。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尋求长期发展而普遍采取的一种经营战略。从出版行业的发展状况看,传统出版业务的增长非常缓慢,新兴出版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其他行业对出版业的渗透越来越深入,出版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已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中部地区出版企业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多元化模式,从布局和发展趋势上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 业内并购与联合,拓展主业多元化

中部地区出版企业在主业经营方面不断拓展,瞄准全国出版细分领域发展较好的企业实施多元化并购。比如皖新传媒于2016年4月以1.575亿元并购蓝狮子,成功地在出版主业方面实现多元化拓展。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出版了一批在财经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精品图书,在原创财经出版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数字出版、自媒体领域也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是国内领先的财经新媒体公司。皖新传媒通过对其并购,迅速实现在财经出版领域的出版优势。这种通过并购细分领域中领先的民营企业,从而迅速占领这一出版细分领域的多元化拓展方式越来越受到国有出版企业的青睐。

除了直接并购出版民企,中部地区出版企业还主动与民企合作,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实现双赢。2016年3月,中南传媒旗下子公司博集天卷与郭敬明任董事长的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手启动IP全版权运营平台。通过与最世文化公司的战略合作,中南传媒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以IP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从内容本身延伸到影视、动漫、游戏等诸多领域,带动了其在多媒体介质上的协同和产业融合,进而逐步实现中南传媒的全版权运营。

出版业务和发行业务是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主业,通过对出版业内企业的相关资本运作,特别是对发展领先的民营书业的多元化并购、联合,有效地延伸出版产业链,迅速强化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拓展主业的发展空间,打造企业的品牌,成为中部地区出版企业经营多元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2. 融合发展,构建多元化新兴业态

中部地区出版企业在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力度较大,通过不断加大对新媒体、新兴业态的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在新兴业态的多元化方面领先全国其他地区的同类企业。从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2016年半年报看,共有中文传媒、凤凰传媒、中南传媒、时代出版、大地传媒5家公司在半年报中单独体现了新兴业态发展情况(见表5),这5家中有4家来自中部地区,表明新兴业态的多元化已成为中部地区出版企业多元化战略的一种趋势。

4家来自中部地区的上市公司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中文传媒。2015年5月,中文传媒以26.6亿元收购互联网游戏企业智明星通100%股权,是目前为止出版业最大的并购案。中文传媒并购智明星通被誉为近年来出版企业并购的最佳案例,从并购的效果看也非常理想。2015年中文传媒的净利润为10.58亿元,智明星通贡献了3.4亿元,占比达32.14%;2016年,中文传媒的净利润为12.95亿元,其中,智明星通贡献的净利润达5.93亿元,占中文传媒总体净利润的45.79%,智明星通的净利润占比进一步提升[4]。

沪深两市第一家以图书发行业务为主的湖南民营上市企业天舟文化从2015年开始转型,进军互联网新兴业态业务,相继以16.2亿元、12.54亿元收购游爱网络和神奇时代,进行多元化转型。2016年,其并购的两家互联网公司的业绩贡献约达80%。

中部地区的出版传媒集团进军新兴业态的力度远远超过全国其他地区同类企业。它们通过对新兴业态的多元化拓展,特别是延伸产业链的不断扩张,逐步实施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融合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3. “一带一路”“走出去”,海外市场多元化

中部地区出版企业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市场开拓方面采取多元化策略。2016年,中南传媒旗下致力于文化援外的中南安拓公司正式运营;天闻数媒云课堂新落户马其顿,与巴基斯坦、柬埔寨的教育项目达成全面合作意向;天闻印务获得孟加拉教材印制订单;中南会展公司成功承办“湖南文化走进法国”活动,完成赴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设计陈列布展,成为中国在境外首个拥有完整产权的永久性纪念馆。2016年中南传媒全年实现版权输出及合作出版224项,再次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江西出版集团“走出去”并购的11个項目2015年实现的利润对集团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同时,中部地区出版企业通过加强优质资源引入,与全球大型出版集团在图书版权、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进行资源共享和深度合作,通过打造“互联网+国际化”平台,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实现海外市场跨越式发展。

从版权多元化到资本多元化。并购海外书企、到海外设立分社及书店等成为中部地区出版企业实现市场多元化的新方式。2016年,皖新传媒并购法国凤凰书店;长江传媒建立非洲出版中心,在伦敦开设书店。可见,中部地区出版企业在海外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方面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取得了显著成效。

4. 跨界经营,增强实力,反哺主业多元化

中部地区出版企业在强化出版发行主业的同时,通过跨界多元化经营增强企业实力然后反哺主业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长江传媒的表现最为突出。

2014年,长江传媒的营业收入为46.87亿元,在当年可比的7家同类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六。2015年、2016年长江传媒通过多元化跨界经营大宗贸易、平行汽车等业务,连续两年取得全国出版传媒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第一的佳绩,2016年其营业收入中非出版主业的物资贸易等多元化业务对主营业务的贡献率高达74.65%[5],顺利实现营业收入和总资产的“双百亿”。在实力逐渐壮大以后,长江传媒大力扶持出版发行主业,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拨款5000万元奖励资助精品出版,扶持力度居全国领先位置;旗下出版单位全面实施“一社一品”工程;拨专款对进入长江传媒的“985”“211”应届生在工资待遇上予以资助,吸纳人才。长江传媒经过多元化经营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后,进一步强化社会效益和精品出版。2016年长江传媒旗下出版单位的图书入选国家级出版奖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的数量较往年有较大提升,实现了双效同步发展。(数据来源:长江传媒官网)

从发展战略上看,长江传媒通过跨界的多元化经营,迅速壮大企业规模,然后反哺出版发行主业,实现主业、辅业良性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启示与建议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各大出版传媒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内的增长已非常有限,规模经济效应开始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元化成为当下出版企业的必然选择,以中部地区出版企业为代表的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出版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但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存在一定风险,失败的案例在其他行业比比皆是。由于出版企业的多元化扩张多发生在近几年,成效还有待观察,笔者认为,出版企业在实施多元化发展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 多元化发展应强化出版主业的核心竞争力

出版业的主业是图书的出版和发行,这也应该是出版集团多元化的重要方向。首先,在图书出版方面,可以通过图书主业细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壮大主业实力。国有出版传媒集团可凭借庞大的规模和资金实力,加大对业内领先的民营企业的并购力度,以迅速实现其在图书出版领域的扩张;同时,出版企业之间也应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围绕出版主业的多元化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出版资源、出版人才、管理经验迅速实现融合,也可以提升出版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其次,在图书发行方面,各省的国有出版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发行集团,在省内拥有众多门店。一方面,出版企业可以通过经营多样化拓展业务空间,比如长江传媒的24小时书店九丘书馆,皖新传媒“书+咖啡”“书+文创”的新型经营模式。另一方面,也可以盘活现有的门店资产。各出版传媒集团都拥有大量位于城市中心的新书店,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盘活资产,实现发行模式的多元化。

2. 多元化发展应重点向泛娱乐产业链方向拓展

泛娱乐的概念最早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提出。2012年腾讯公司推出泛娱乐战略规划,并基于此战略规划逐步构建了一个打通游戏、文学、动漫、影视、戏剧等多种文创业务领域的互动娱乐新生态圈。网络文学、网络动漫、客户端游戏产业的开发对IP的形成、粉丝的聚集以及用户忠诚度的培养意义重大[6]。同时,随着新兴出版方式的兴起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出版与影视、游戏、体育等泛娱乐产业的融合成为未来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方向。IP的兴起更加速了泛娱乐产业的深度融合,从IP产业链整体状况看,大部分IP的源头来自传统出版,但出版企业在IP产业链中获益非常有限,这主要源于出版企业缺乏对传统出版IP的开发能力,以及在IP衍生品,如影视、游戏等IP重要利润来源中缺乏掌控力和话语权。如何“跳出出版做出版”成为出版产业在新形势下开疆拓土的重要问题。

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出版企业在文化企业中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经济规模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从出版业的发展历程看,出版与大文化领域中的其他产业本来就是相互渗透、无法割裂的,出版产业具备向泛娱乐相关领域发展的先天优势与基础。

因此,出版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应该着眼于破除出版和大文化、出版和泛娱乐产业的壁垒,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沿着大文化、泛娱乐产业链展开多元化布局,通过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实现利益最大化,取得竞争优势。

3. 多元化发展应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

在出版产业融合发展的当下,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成为趋势。从公布了数字业务的几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2016年半年报情况看,其数字出版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较小,数字业务发展突出的中南传媒仅占2.28%,大地传媒仅占0.33%(见表5)。总体来看,数字化转型对传统出版企业来讲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出版企业利用新技术、多手段发挥内容优势的思路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从长远发展看,互联网技术、大众阅读习惯的改变等给传统出版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興出版发展迅猛,传统出版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应与数字化相结合,在多元化战略定位上对数字化予以高度重视,加大资源挖掘以及要素整合力度,进而实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技术、终端、渠道、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全面结合。在具体实施策略上,一方面,应用新技术、新媒介、新渠道,创新产品形态和生产传播模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出版与教育、旅游、医疗等多领域的多元化融合,充分发掘数字出版与其他領域的结合点,从而创新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实现经营多元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

4. 多元化发展应强化资本运营

以并购、投资、联合的方式实现扩张是一种重要的多元化拓展方式。出版企业的多元化拓展离不开资本运营,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有利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南传媒提出“文化+金融”的战略,通过设立投资公司对外进行多元化战略性并购;通过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完成对技术先进、内容具有创造性的中小企业的孵化;通过设立财务公司,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服务公司产业。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财务公司形成三位一体的投融资体系以支撑集团多元化发展。

出版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要充分利用资本运营的手段,通过设立专门的投融资部门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助力多元化的发展,同时,对于并购后的企业整合要予以高度重视。每个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出版企业在完成多元化并购、重组后,要注意战略上的整合、管理团队的整合、企业资源的整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 多元化发展要以人才为本

出版业的多元化发展,人才是关键。融合发展背景下出版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懂传统出版又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多元化经营会涉及不同的业务范围,更需要专门的人才。传统出版企业基本以编辑、发行人员为主力,数字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跨界所需要的相关人才奇缺,这成为制约出版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出版行业在用人的体制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难以适应业务多元化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人才兴企的战略。

第一,加大多元化人才引进力度。从引进方向上,根据多元化业务的发展需要引进相关人才,如领军式经营管理人才、高水平的产品策划人才、复合型的数字出版开发人才、数字时代的市场推广人才、外向型的国际出版人才以及数字平台运营维护人才等。这些高水准的、具有国内甚至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将有助于带领团队快速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加大多元化人才培养与选拔力度。一是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定向培养、培训员工,丰富其知识面,培养其能力。二是安排相关人员到多元化行业、企业进行学习、培训和实习。三是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出国考察培训机会,让他们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出版业多元化经营的方法、路径,把国外先进经验带回来,缩短闭门探索的时间。

第三,加大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7年工作计划中,把深化国有出版企业改革列为工作的重点,中央已经出台文件,在上市国有出版传媒集团中开展股权激励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也在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试行[7]。国有出版企业可以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形成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氛围。首先是实施优秀出版人才獎励制度,为出版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和环境。其次是可以考虑以高于出版社平均值的薪酬吸引复合型人才。再次是探索尝试职业经理人制度和核心员工持股计划,给予出版领军人物和关键岗位人才股权、期权,为出版企业多元化业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吕迪格·魏申巴特. 2016全球出版业排名报告概述[EB/OL]. 百道网. http://www.bookdao.com/article/268260/,2016-08-26.

[2] 中南传媒:2016年半年度报告[EB/OL]. 凤凰网. http://app.finance.ifeng.com/data/stock/ggzw/601098/15967723,2016-08-26.

[3][美]H. 伊戈尔·安索夫. 战略管理[M]. 邵冲,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中文传媒2016年年度报告[EB/OL]. 新浪财经. http://vip.stock.finance.sina.com.cn/corp/view/vCB_AllBulletinDetail.php?gather=1&id=3133000,2017-03-22.

[5] 長江传媒:2016年半年度报告[EB/OL]. 凤凰网. http://app.finance.ifeng.com/data/stock/ggzw/600757/15945707,2016-08-20.

[6]于佳宁. 2017年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J]. 文化产业评论,2017(3).

[7]朱伟峰. 上市国有出版传媒企业试行股权激励[N]. 中华读书报,2017-01-25.

作者:张琦

上一篇:电视文化雅俗研究论文下一篇:我国重工业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