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师德论文

2022-04-18

【摘要】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进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展开合理引导,并为学生们的发展散发光热。本篇文章则主要分析如何将师德贯彻落实至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旨在为我国广大人民教师提供些许意见和帮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班主任师德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班主任师德论文 篇1:

刍议小学班主任的师德培养

摘要:俗话说一位好的教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这足以见得一位好的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除了家长对于学生的影响,另外对学生影响很大的就是学生的授课教师了。因为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见许多教师。教师对学生教育学习起着引导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性格形成及学生的为人处世。小学阶段处于教学的关键基础阶段,学生人格意识尚不完善。小学班主任的师德修养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意义深远。下面让我们对小学班主任的师德培养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师德;培养

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神圣而又平凡的职业。可以说除了父母,教师就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一位好的教师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教师为学生带来积极的作用,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思想品质高尚的人。同时不好的教师也会极大的影响学生今后的生活,甚至给学生造成阴影。小学阶段正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的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这是小学生能够形成良好道德意识的前提。

一、铸炼良好的师德需要自律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具体地说——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义、诚、达、礼等一些优秀的人格层面,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所说,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但是,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是否具备这些品质。学生对老师的信奉程度是同其受益程度成正比例的。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

二、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

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尊师爱生的佳话不胜枚举,许多事迹感人至深。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入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师生之间亲密如同父子之情。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学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理,而是采用一种平等友善的态度。《吕氏春秋》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师徒同体”、“师徒同心”。对于教师而言,要能"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对学生而言,则要尊师敬业。为什么要师徒同心呢?因为“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如果师徒相互异心,就会相互怨恨厌恶——“人之情,恶异于己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倘若师徒同心同德,学业便由此而彰明,道术由此而大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三、矢志不渝地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要从头脑想着应试题,心里盼着高升学率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与旧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質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参加目前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构筑21世纪教师素质结构,以此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其次坦诚地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对一个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处理与学生的矛盾——转化后进生。先进和后进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相比较才显示出来的,即使集中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也同样有后进生。这就迫切需要老师拥有最大的宽容与毅力。所以,把教师道德提高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宏钰.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策略浅谈[J].新课程(小学),2015(06):217.

[2]乔彩丰.浅谈如何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师风[J].才智,2016(03):12.

作者:高小平

小学班主任师德论文 篇2:

将师德落实到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各个环节

【摘要】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进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展开合理引导,并为学生们的发展散发光热。本篇文章则主要分析如何将师德贯彻落实至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旨在为我国广大人民教师提供些许意见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主任教师;师德

一、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

针对以往的教育教学来讲,教师常常身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严格依照规定形式、遵循班级规则、遵守指示以及尊重教师的教学观念。班主任教师一般都会应用极为严厉的态度来对待班级学生,这则让以往的师生关系极为紧张。针对此种情况,若是想让学生们在内心深处真正认可教师,并且可以紧跟教师的思路展开知识的学习,班主任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来的要求标准,在教育教学进程中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一个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喜爱与认可教师。

针对一些家庭而言,学生父母外出务工无法在家中陪伴孩子成长与学习,这部分学生则由隔代长辈进行照顾,针对这部分学生,班主任教师应当尽可能爱护与照顾他们,不论是在生活方面或者是学习方面,都应当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比如针对留守儿童来讲,他们的父母常年不在家中都是由爷爷奶奶进行照顾,缺乏父母爱护。在此情况下,班主任教师可以当这部分学生成绩进步时,为其买一些小礼物,通过此种当时对学生展开鼓励与表扬,并且引导班级学生学会团结、友爱的相处,让这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来自于集体家庭所有的温暖;针对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来讲,班主任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其展开认真观察,善于找出学生身上存有的闪光点,并且为他们提供更多表达观点的机会,借此来最大程度激发出他们积极参加课堂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课后时间,班主任教师也可以应用知识补充的方式,来协助学生解答在课堂学习时所遇到的难题。在班主任教师此种真诚的帮助下,学生和教师间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在教师展开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集中自身的注意力,甚至自主展开自我管理,进而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无差别对待

在一些教育的实际发展环节中,我们注意到一些教师尤为偏爱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并且特别不爱学习的学生非常反感,而且在行为上有很多的区别对待,这则会让成绩较低的学生受到诸多不公平对待。如此,则十分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非常消极心理,这则会对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而言极为不利。出现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教师严重忽略了提高学生道德品质重要性,而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下,班主任教师应当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不能出现区别差异对待,运用具有正义感和公正心态的态度,来对班级学生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唯有如此,才可以让学生在小学校园的学习中,取得健康、快乐的发展。针对小学阶段来讲,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正常的关键阶段,而且这一阶段的生活能够让学生有着深刻的记忆,是学生心理成长的火苗点燃期间。一个正确的火苗种子,才能让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而在这期间,如果因为班主任对其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就会让学生自此之后变得更加消极。由此可见,在这个阶段的班主任形象,是对学生较为深刻的影响条件之一,教师的公平公正,对学生的内心世界,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三、加强对德育的落实

在我国的教育方面尤为突出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所在。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们所占据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进程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与掌握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以及如何展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在活动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可以仅仅围绕德育教育来对学生展开讲授,通过教师对自身的一些实际生活案例讲解给学生领悟,让学生了解其班主任教师的行为目的和意义。在这方面需要班主任侧重自身的平时道德理念和行为,为学生讲述一些利于其道德理念良好建立的事实案例,要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以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格形象,通过学生对班主任的理解和认可,帮助其自身定位一个目标,向着成为一个品质高尚的人格学习发展,学生通过进行学习和模仿,逐渐促进自身的良好成长,提高自身行为意识中的道德体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教育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不单单是知识的传递,也是品德培养的重要核心人员,在学生的价值观树立阶段,班主任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生的行为习惯、,做事风格,都受到班主任教师的直接影响。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教师,必须能够以身作则,让学生以自己的行为举止、道德理念为榜样,为学生的良好身心成长,做正确的引導和传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伍女娣.将师德落实到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各个环节[J].新课程(小学),2018(05):210.

作者:尼玛央措

小学班主任师德论文 篇3:

隐喻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角色研究

【摘  要】小学班主任角色具有复杂性,隐喻创作是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进行认识和反思的重要方式。通过“小学班主任像……,因为……”的开放性引导语对天津市100名小学班主任进行的调查显示:小学班主任共创作了56种隐喻,数量较多的隐喻依次为“妈妈”“园丁”“保姆”“蜡烛”“钥匙”;从类型来看,培育者、关爱者和全能者方面的隐喻较多。这些隐喻反映出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的積极与消极认识并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主任角色;班主任隐喻;隐喻分析

【作者简介】1.梁艳,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2.高维,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班主任作为学校里负责班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和健康等全面工作的教师,承担着多种职责,其担任的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关于小学班主任角色的研究主要涉及班主任工作职责[1]及新时期对其角色的新期待[2]、班主任核心素养[3]和工作状况[4]等。这些研究主要是对小学班主任角色的理论探讨,而对小学班主任自身关于其角色认识的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尝试从隐喻的视角对其进行探讨。

20世纪80年代,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约翰逊(Mark Johnson)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本质在于认知,人类的概念系统往往是通过隐喻建构的。[5]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者运用隐喻分析法探讨教育领域的相关主题,如学校隐喻[6]、教师教学信念隐喻[7]、教师角色隐喻[8]等,但尚未关涉到小学班主任角色隐喻。

小学班主任自身的工作经历、教育经验等会对其角色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他们却没有能够对这些认知进行有意识的反思和重构。作为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隐喻可以促进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的反思和改进。本研究通过隐喻的视角,调查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了解小学班主任都使用哪些隐喻来表达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以及这些隐喻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我们期望通过引导小学班主任创作隐喻,来促进其对自身角色的反思,进而形成对班主任角色更合理的认识。

二、研究方法

虽然当前关于班主任角色的隐喻研究比较罕见,但关于教师角色的隐喻研究较多,其可以为班主任角色的研究提供方法启示。在运用隐喻分析法探讨教师角色方面,具体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引导调查对象补充完成隐喻语句[9]、撰写包含隐喻的文本[10]、创作隐喻图并给予解释[11]、小组交流和对话[12]以及问卷调查[13]、访谈[14]、分析教师的自传体叙事[15]等。其中,使用补充半结构语句方法的研究数量最多,主要是引导调查对象完成“教师像……,因为……”的语句,来表达对教师角色的认识。补充半结构语句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容易操作,同时也适合对较大规模样本进行调查。因此,本研究也采用补充半结构语句的方法,引导调查对象完成一个“小学班主任像……,因为……”的语句,来表达其对小学班主任角色的认识。

(一)研究方法实施过程

我们基于隐喻对天津市100名小学班主任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城区小学班主任42名、乡镇小学班主任58名;女性班主任89名,男性班主任11名。具体过程和方法如下:一是编制《小学班主任角色隐喻调查问卷》,对天津市100名小学班主任心中的小学班主任角色隐喻进行调查。问卷给出了关于隐喻的定义及案例,然后引导每位被调查者完成一个“小学班主任像……,因为……”的半结构语句。二是对小学班主任们创作的隐喻进行编号,并记录每位教师的性别、工作所在区域、隐喻源域和目标域。统计发现,100名小学班主任皆创作了合格的隐喻。三是基于源域和目标域,对相同或相似的隐喻进行初步的整理,统计出小学班主任们创作的各种隐喻的数量并标记出具有代表性的隐喻。四是将整理的隐喻进行归类,归纳出小学班主任们创作的隐喻的类型。五是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隐喻对于小学班主任反思自身角色的价值。

(二)信度检验

本研究由研究者L与研究者G共同担任编码员,运用迈尔斯(Matthew B. Miles)和哈伯曼(A. Michael Huberman)创作的公式进行信度检验。具体程序如下:

首先,研究者L对小学班主任创作的100个隐喻进行分析,依据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将隐喻分为培育者、关爱者、全能者、奉献者、服务者、管理者、传递(沟通)者、启发者、引领者、创造者十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有隐喻进行分类编码。

其次,研究者G按照研究者L的分类框架独立对所有隐喻进行分类编码。

最后,运用迈尔斯和哈伯曼创作的公式“可靠性=一致的编码数/(一致的编码数+分歧的编码数)”进行信度检验。本研究归类编码的可靠性=93/(93+7) =93%,可靠性大于90%,研究的信度较好。

三、研究结果

(一)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隐喻的总体情况

小学班主任共创作了100个、56种隐喻,其中“妈妈”“园丁”“保姆”“蜡烛”“钥匙”等隐喻的数量较多。这些隐喻可以被分为十种类别,具体见表1。

可以看出,不同类别的隐喻在数量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培育者、关爱者和全能者方面的隐喻,数量分别为20个、16个和15个;第二层次是奉献者和服务者方面的隐喻,数量分别为12个和11个;第三层次是管理者、传递(沟通)者、启发者方面的隐喻,数量分别为8个、6个和5个;第四层次是引领者和创造者方面的隐喻,数量分别为4个和3个。总体来看,小学班主任创作的隐喻中,培育者、关爱者和全能者方面的隐喻较多,占比达51%。

(二)小学班主任角色隐喻的具体分析

为更深入地了解小学班主任隐喻的情况,对十种隐喻类型的主要内涵、代表性隐喻及案例等进行了探讨。

1. 培育者。

属于小学班主任是培育者的隐喻共有20个,其中代表性的隐喻是“园丁”。其主要内涵是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悉心培育,遵循其成长规律,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茁壮成长。如小学班主任Y写道:

小学班主任像园丁,因为班主任教育学生如同园丁培育花朵一样,精心栽培、浇灌、修剪,这样才能种出美丽的花卉。种子不同,每种花的生长阶段不同,开放的时间也不一样。学生也是如此,其接受知识的快慢呈现出个体差异,因为每个人早期的成长环境、接受的教育方式等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位老师教,也会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取得不一样的效果。所以,班主任要因材施教,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小学班主任要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给予学生细致入微的照顾,为学生茁壮成长创设优良的环境,并且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小学班主任也要及时纠正,帮助其继续健康成长。

2. 关爱者。

属于小学班主任是关爱者的隐喻共有16个,其中代表性的隐喻是“妈妈”。其内涵是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关爱学生,并且帮助学生解决许多琐碎的问题,这是一种温情的关系。如小学班主任C写道:

小学班主任像妈妈,因为小学班主任天天陪伴在学生身边,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当学生的身体不舒服时,班主任会尽心竭力地照顾学生,提醒学生按时吃药;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班主任会心平气和地劝解和教育他们,直到他们和好如初;当学生碰到不明白的事情时,班主任会耐心地为他们解答,直到学生们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小学班主任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这种爱是除了亲人以外,无可替代的一种爱,纯洁而高尚。

虽然小学班主任面临着多重工作压力,但许多班主任仍然认同并践行关爱者的角色,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自己的第一关切。这反映出这些小学班主任的专业自觉和教育情怀。

3. 全能者。

属于小学班主任是全能者的隐喻共有15个,其中代表性的隐喻是“超人”“全能选手”。其内涵是小学班主任身兼多职,具有多方面的技能,承担着多方面的责任。如小学班主任N写道:

小学班主任像超人,因为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既要管理班级事务,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的角色很多,责任很大,所以也很劳累。

全能者方面的隐喻体现了新时代对小学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要胜任工作,需要掌握多项技能,并且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这个角色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胜任的,有责任心与能力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好这个角色。

4. 奉献者。

属于小学班主任是奉献者的隐喻共有12个,其中代表性的隐喻是“蜡烛”“春蚕”。其主要内涵是小学班主任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他们一心只为激发、唤醒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如小学班主任W写道:

小学班主任就像一根根蜡烛,用自身的火光,照耀学生。小学班主任想要不断照亮学生们,就要一直学习,用先进的理念与实践,发挥自己的光与热,用爱去付出,让孩子们前行得越来越远。

在日常生活中,“蜡烛”“春蚕”等隐喻也经常被人们提及。这些隐喻曾是特定时期社会层面对教师的道德性要求。作为奉献者,小学班主任把奉献视为一种责任和价值追求,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和教育担当。

5. 服务者。

属于小学班主任是服务者的隐喻共有11个,其中代表性的隐喻是“保姆”。其主要内涵是小学班主任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涉及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还要处理好与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繁琐的课余任务等。如小学班主任Z7写道:

我觉得小学班主任就像一个“全能保姆”。因为在班级生活中,班主任除了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外,每天还要操持班级里的大事小情。班主任既要安排学生早读、做操、吃午饭、做卫生,又要提供课后服务、帮助学生调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处理班级里的各种突发情况……细小的事情数不胜数。此外,班主任每天还要与家长和任课教师沟通,协同育人总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细碎繁琐。

服务者方面的隐喻突出反映了小学班主任身上肩负的多重职责。因承担太多责任,小学班主任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如“保姆”隐喻反映出小学班主任为学生服务的无边界性。教育管理虽然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但需要注意限度。如果凡事都需要小学班主任亲力亲为,只会给小学班主任带来过重负担。因此,学校相关部门也应给予其更多的关怀,尽量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6. 管理者。

属于小学班主任是管理者的隐喻共有8个,其中代表性的隐喻是“管家”“裁判”。其内涵是小学班主任带领学生共同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维持班集体正常运转,协调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有序进行。如小学班主任J1写道:

小学班主任像大管家,既要管学生的学习,又要管学生的生活,还要引导学生管理自己,能够做到自主生活和自主学习。

小学班主任作为管理者角色,常常要处理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并做到客观公正地解决。如小学班主任H2写道:

小学班主任像裁判,经常要评判对错,分辨是非。我们要传递给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传递给学生公平与正义。

小學班主任作为管理者,扮演着一种权威性角色。同时,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儿童,要牢记自己的教育者身份,做到以生为本,把握好管理班级和学生的方向和尺度,有序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7. 传递(沟通)者。

属于小学班主任是传递(沟通)者的隐喻共有6个,其中代表性的隐喻是“梯子”“桥”。其主要内涵是小学班主任的职责在于传达和沟通,在传递知识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还要促进家校、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如小学班主任X1写道:

小学班主任就像一架梯子。学生有学业上的困惑时,班主任要耐心解答;学生成长的过程有了烦恼,班主任要教给他们许多人生道理。

小学班主任L5写道:

小学班主任就像桥,连接着学校、家长与孩子,让孩子成长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关怀。

传递(沟通)者方面的隐喻不仅强调知识和价值传递的重要性,还强调与家长、师生等群体沟通的重要性。小学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师生等群体的沟通,注重沟通的艺术性和教育性,进而促进教育合力的生成。

8. 启发者。

小学班主任是启发者的隐喻共有5个,其中代表性的隐喻是“钥匙”。其主要内涵是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注重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引导他们找到解决方案,从而走出困惑。如小学班主任L2写道:

小学班主任像一把钥匙,启发孩子们走进知识的宝库,让孩子们从无知到有知。

总体来看,启发者方面的隐喻数量较少,反映出小学班主任对启发式管理的思考不够。小学班主任要做启发者,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会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更好地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9. 引领者。

属于小学班主任是引领者的隐喻共有4个,其中代表性的隐喻是“握着风筝线的人”。其主要内涵是小学班主任既要在学生的学习上做好引领,又要在其人生成长路上以身作则做好引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目标、做好规划;当他们误入迷途,小学班主任会及时指点迷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如小学班主任W1写道:

小学班主任就像是手中握著风筝线的人。我们期待这些风筝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当风筝飞的方向错误的时候,我们会把控方向。

引领者方面的隐喻所占比例较小,体现了小学班主任对自身作为引领者的意识不强。小学班主任也是科任教师,首先要在学习上给学生做好引领;其次,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许多方面还未形成习惯,这时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最后,随着学生的逐渐成长,班主任需要做出更多的精神引领。当然,这也对小学班主任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0. 创造者。

属于小学班主任是创造者的隐喻共有3个,其中代表性的隐喻是“油漆工”。其内涵是小学班主任有意识地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面对不同的学生,能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如小学班主任L4写道:

小学班主任就像油漆工,因为孩子们如同一面面墙,不同的墙适合不同的颜色,这就需要班主任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每一面墙都有最美的颜色。

创造者方面的隐喻反映了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但仅有的隐喻也反映出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关注不够。这需要小学班主任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四、总结与讨论

(一)小学班主任创作的培育者、关爱者和全能者方面的隐喻较多

100个小学班主任共创作了56种隐喻,数量排在前五位的隐喻分别是“妈妈”(13个小学班主任提到)“园丁”(8个小学班主任提到)“保姆”(5个小学班主任提到)“蜡烛”(4个小学班主任提到)“钥匙”(4个小学班主任提到)。

这56种隐喻可以被分为培育者、关爱者、全能者、奉献者、服务者、管理者、传递(沟通)者、启发者、引领者、创造者十种类型。其中,培育者、关爱者和全能者方面的隐喻数量较多,共占到隐喻总数的51%。这体现出小学班主任普遍认为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关心和爱护学生、悉心培育学生是小学班主任最基本的角色特征。

(二)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的认识是积极与消极并存的

从性质上看,小学班主任创作的隐喻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比较典型的积极隐喻有“妈妈”“园丁”“蜡烛”“钥匙”“春风”“春雨”“树根”“太阳”“梯子”“灯”“朋友”“泉水”“春蚕”等。比较典型的消极隐喻有“保姆”“骆驼”“受气包”“陀螺”“劳工”“打工仔”等。积极的隐喻反映出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价值的肯定与职业的满足感;消极的隐喻则反映出小学班主任对日常繁琐工作及其所带来的职业倦怠和压力的不满。

虽然小学班主任创作的隐喻以积极的为主,但消极的隐喻所反映出的问题应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层面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范围,进一步完善相关待遇保障制度。学校层面也要加强师德修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训,注重实践工作的指导;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沟通“家-师-校”之间的联系,以提升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幸福感。小学班主任个人也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师德素养,不断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

(三)隐喻分析有利于促进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的反思

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常常处于缄默的状态。缄默知识往往支配着班主任的行为,也制约着班主任的个人反思和专业发展。小学班主任创作关于自身角色的隐喻可以促进小学班主任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从而帮助小学班主任唤醒自我意识。

同时,隐喻是情感与认知的统一体[16],班主任隐喻不仅能够反映出个人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个人对职业角色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小学班主任情绪的宣泄与表达。例如“陀螺”隐喻表达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繁忙以及自身因工作感到的疲惫感,“受气包”隐喻表达了小学班主任内心的憋闷与苦楚。教育研究者通过引导小学班主任创作班主任隐喻,能够从认知和情感层面促进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从而拓展其对小学班主任角色的认识,乃至实现其职业角色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倪俊杰.停课不停学期间班主任的职责与应对举措[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0(7):10-12.

[2] 李牧川,王清筱,蔡涛.作为批判性思维教育者的班主任:必要性、可能性与实践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21(2):79-86.

[3] 江涛.班主任核心素养及专业标准体系建构——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8(12):78-87.

[4] 赵福江,刘京翠.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8(11):38-43.

[5] 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7.

[6] 郑富兴.关于学校形象若干隐喻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6(17):3-7.

[7] 于善萌,高维.教学隐喻视角下小学教师教学信念的变迁[J].上海教育科研,2020(3):83-87.

[8] 陈颖,马羽安,嵇建琴,徐薇.远程学习者视角下的英语教师角色——一项基于隐喻分析的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8):45-52.

[9] ??eri, E. T., & Akin, U. Perception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 Candidates Towards the Turkish Education System, School, Teacher, and Student: A Metaphor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19, 8(4): 239-253.

[10] Hasim, Z., Mohtar, T. M. T., Barnard, R., & Zakaria, A. R. Metaphors Used by Malaysian Teachers-in-Training: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J]. Creative Education, 2013, 4(9): 74-77.

[11] Alsup, J. Seeking Identity Through Images: Metaphors of Teacher Self [M] // Alsup, J. Millennial Teacher Identity Discourses: Balancing Self and Other. New York: Routledge, 2019: 113-128.

[12] Quinn, F., Charteris, J., Fletcher, P., Parkes, M., & Reyes, V.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andscapes in Online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An Exploration Through Metaphor[J].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8, 43(10): 60-80.

[13] Michael, K., & Katerina, M. Exploring Greek Teachers’ Beliefs Using Metaphors[J].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9, 34(2): 64-83.

[14] Nguyen, C. D. Metaphors as a Window into Identity: A Study of Teachers of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 in Vietnam[J]. System, 2016, 60: 66-78.

[15] Pinnegar, S., Mangelson, J., Reed, M., & Groves, S. Exploring Preservice Teachers’ Metaphor Plotline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1, 27(3): 639-647.

[16]高維.基于隐喻的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J].教育科学研究,2016(7):60-65.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教育学视野中的隐喻研究”(EAA1403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梁艳 高维

上一篇:财务与管理会计论文下一篇:税收标准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