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的教师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文章以Z学院为个案,采用调查研究法,深入分析高师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从宏观层面(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注重多元文化融合、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和微观层面(加强文化建设的规划、实施及宣传,找准文化建设的抓手和着力点)提出加强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文化自觉的教师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自觉的教师教育论文 篇1:

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

在文化生态的研究领域,将教师发展与学校文化生态相关联,探究其相互关系及因缘,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学校各种文化之间以及文化与教师发展之间的生态关系,凸显文化的内在逻辑性。梳理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能够更系统地把握学校文化生态中各文化要素对教师发展的影响过程与影响机制,可以更加明晰学校文化生态体系,增进教师发展深度和广度,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一、教师发展与学校文化生态

学校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它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而其核心是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1]。

教师专业发展意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提升专业素质而持续不断地学习与探究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本研究中的教师发展关注具体而丰富的人的整体发展,它不仅包括上述专业发展的内容,更是指向包括价值观念、思维品质、人文精神、道德情操等文化品位全方位提升的过程。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首先,教师专业发展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中,具有不同形式和模式,呈现出丰富多元的趋势[2]。其次,教师发展在横向上打破了传统的自我封闭,逐渐成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校长、家长之间开展有意义互动的合作过程。学校文化是影响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发展是与文化进程相互建构的一种“参与中转变”[3]。第三,教师发展与学校改革密切联系,它以学校作为教师发展的重要场所,使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成功的发展机会[4],从而使教师发展成为一种学校文化重新改造或建构的过程。可见,教师发展与学校文化存在莫大关系。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的解释在理性思考教师发展的可行路向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学校文化生态重要因子,教师当是学校文化生态的主导者和创生者。研究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才能重新发现学校发展中生命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其价值在于:其一,教师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实现的[5],因此学校需要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人与文化的相互建构中实现学校和教师的主动发展。其二,学校文化生态促使教师形成发展的自我意识,优化内在专业结构,逐步走上“自我更新”[6]的专业发展道路。其三,教师发展会呈现自身的文化特色,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教育资源,从而创新学校文化生态。学校文化生态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充满阐释与意义的相互交往的过程,它通过意义建构的过程对教师发展进行调控。

二、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解析

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形成是一个动态或持续发展的过程,其系统构成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于前述的分析角度,将学校文化生态系统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应是教师发展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是激励全校教师为自己的美好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的核心目标是构建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师发展文化。学校文化生态系统中制度文化层面通过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学习共同体制度促进教师发展;学校文化生态系统中环境物质文化、资源物质文化、教学活动文化、研习活动文化构成了教师发展的学校物质文化(见下图)。

图1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

1.核心目标——共同愿景的教师发展文化

教师发展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发展性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内容上包括特定范围的教师集体共享的态度、价值、信念、习惯以及行为方式等。共同愿景指教师、学生与学校发展的愿景是共同的、一致的。即在学校文化生态中教师、管理主体及学校成员具有广泛认同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观。当前,教师、学生与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应该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教师发展,追求在教育生活中的成长进步,关注师生的终身幸福等。共同愿景有利于凝聚人心,也有利于激发教师发展的动力,形成教师发展的文化自觉。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目标指向共同愿景的凝练,也就是把教师群体心灵深处的共同的意象挖掘出来,并进行凝练,形成教师发展文化。学校发展的愿景诸如价值观念与办学理念等对教师发展起着熏陶、示范和调节的作用,教师则以理解、掌握、认同等形式学习和接受这些文化的期待与规范,并付诸于教育、教学的具体行动当中。学校中每位教师都有个人的价值目标和对事物判断的价值标准,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有着差异性的认同感。在个人发展价值观的基础上凝练共同愿景,融个人的教师发展观于学校愿景中,是塑造共同愿景形成教师发展文化的有效路径。教师群体形成取向一致的价值观和共同利益,对教育观念具有广泛的认同,并分享不同的观点,这种文化气息又会激发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形成群体的合力,最终成为自我发展的动力。教师在这种文化生态中体验到完全的归属感,从而促成凝聚力,教师就会逐渐产生使命感,能够更加自发地、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当学校精神文化坚持教师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观时,发展就成为教师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通过维系和规范得以巩固并成为核心目标,学校文化生态就会生发成为因共同愿景、合作分享彼此价值观念为主的教师发展文化。教师发展文化将教师与教师群体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朝向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展。它能使教师有意识地把追求理想的专业发展成为自觉行为,并始终保持自我更新的发展方向,为真正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2.制度保障——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学习共同体制度

制度文化上承学校精神文化的本质规定,下依学校文化生态的基础——物质文化。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制度保障就是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学习共同体制度。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以一定的形式、规范的语言,阐释教师发展的涵义;它对教师发展成绩成果进行不同程度的定性与定量的规定和限制,对教师及其行为具有明确的导向甚至是强制性的作用。“任何制度都要以一定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为前提,都要以一定的伦理精神为底蕴。”[7]因此,管理主体依照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目标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它应该是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它强调在民主的环境中促进着教师发展,它也是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统一与融合的有效策略,是前文所述的共同愿景得以检视的制度范式。如,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放在是否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上,而不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价。评价中,将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及其未来的发展,在可量化的技术性标准与不可量化的发展性标准之间保持平衡。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自我评定的内在尺度。这种评价制度是作为一种外部约束力对教师发展施加影响的,因为它的意义不仅仅是约束教师的行为,而是通过教师对这些制度和评价标准以及管理体系的认可和遵循,形成他们发展性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

学习共同体制度为教师发展提供交互学习的机制和现实可能。学习共同体制度的建构能发挥教师个体的创造性,唤醒专业自觉,诱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激发教师发展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它是一个开放的和外界紧密联系的动态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一学习组织中,教师之间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自己的知识,与同伴开展沟通协商、相互依赖、研讨交流、承担责任、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动,以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教师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学校通过奖励或惩罚制度,强化了学习机制文化,使部分教师从不自觉到自觉,成为工作中学习的习惯,最终产生群体认同并形成制度文化。更重要的是建构了一个充满专业自觉且具有独特性的文化氛围,它是教师发展文化得以显现的制度保障。作为教师发展文化对人产生影响效应的一种形式,这种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内容,即让教师遵守制度的同时,养成自主自发的学习习惯。倡导教师学习共同体,就要以制度形式规定其基本形式、程序、计划、记录等,促使教师切实行动起来。笔者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尤其需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建设,避免制度虚设、有章不循的情况。

3.物质支持——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

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物质支持包括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

环境文化主要指学校文化的物质环境形态,由学校创造的直接满足教师教学与研究、生存与自我发展所需要的那些文化产品,是形成学校文化生态如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得以显现的基础条件。它是教师生活空间中的物质组成部分,包括环境物质文化和资源物质文化。

环境物质文化包括学校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如校园、校舍布局设计、校园绿化景观等所衍生的物质文化,它依托于具体的教室、校园与社区等空间环境以及当中的观念体系、文化性格与各种习俗,并与具体的地域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文化典型地体现了“人化自然”的特征。通过校园标语、雕塑设计等各种环境设置,把学校文化生态中的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突显为环境文化,营造教师发展的文化氛围,唤起教师发展的意识,并使之持久化、行为化和日常化,也为教师发展提供直感性的实施场域。

资源物质文化包括教学设施、图书馆内藏书以及各种网络电子资源等。资源物质文化为教师提供基础性的条件支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术发展提供先在性的资源路径,如图书馆内各种报刊资料的购置和拥有、信息网络的开通和使用、教学设备的更新等。学校资源物质文化的形成与学校共同愿景及制度文化相一致,脱离了学校核心发展理念的提炼,没有学校成员师生言行的切实转变,资源物质文化也仅仅是徒有其表。

活动文化是显现在外的学校主体的活动形式,包括教学活动文化和研习活动文化。它由学校文化生态的核心目标——共同愿景的教师发展文化等范生,与制度文化如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密切关联。活动文化直接关联着教师发展的具体内容和行动。

活动文化能够最逼真、最直接地体现学校文化生态范型的特征与风貌,它与教师生存方式和专业发展具有直接关联性。教师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获取,更需要相互间有情感交流的文化氛围的形成。融洽协调的活动文化能激励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自发性,促进个人自信心、责任感、事业心等影响教师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形成。

三、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特征

1.整体合目的性

植根于学校文化生态的教师以发展为共同愿景,在教育生活的真实的情境中建构自我。他们因共同的愿景调整自身的教育活动,从而使群体表现出强烈的合目的性。教师之间因为共同愿景则能够互相尊重、宽容地认同彼此存在的心智差异,不断促进彼此的合作与发展[8]。他们在相同的地方、相同的时间分享与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思想及问题,从而形成团结友爱、信任协作的文化风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整个学校师生员工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因而文化生态具有整体合目的性的特征。

2.主体互依性

主体互依性是在整体合目的性基础上,教师作为学校文化生态主体,形成的新型的基于共同愿景而结成的专业合作关系,互相依存,履行并承担专业责任。这种主体互依性既表现在教师群体的观念上,又体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例如,教师在观念上不再表现出不良的竞争情绪以及孤独情绪,而是在共同愿景下积极地相互配合,寻求群体依存合作。在具体的教育生活中,教师虽然各自都承担着的不同的教育、教学任务,但为实现共同愿景,又进行合作研究与协同实践。教师个体的努力对专业群体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位教师对学校发展愿景的实现都具有独特而不可或缺的贡献。

3.动态开放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文化生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动。各种文化因子的冲突进行量变的积累,经过合理的梳理、整合与提炼的文化因子形成良性适应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一个优秀的学校文化生态形成之后,就会显示其对外部因素以及新生文化因子强大的吸收力、包容力与消化力,形成动态开放的系统。

和谐的学校文化生态形成一种文化合力,能够持久地推动教师发展。教师只有处于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中,才能专注地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和自我发展中。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2] 朱旭东主编: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黄瑾.走向文化生态取向的教师发展研究——来自人类发展文化本质理论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9(1).

[4] 周南照,赵丽,任友群等主编.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徐书业: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 杨清荣.制度的伦理与伦理的制度——兼论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4).

[8] 茹荣芳.论文化生态取向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中国教育学刊,2011(4).

(责任编辑 付一静)

作者:茹荣芳

文化自觉的教师教育论文 篇2: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摘 要: 文章以Z学院为个案,采用调查研究法,深入分析高师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从宏观层面(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注重多元文化融合、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和微观层面(加强文化建设的规划、实施及宣传,找准文化建设的抓手和着力点)提出加强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大学文化 文化建设

一、研究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极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从当前的形势看,大学之间的竞争,直观的表现是人才的竞争、制度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文化与精神的竞争。深入研究大学文化建设问题,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的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等文化功能的内在要求[1]。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根本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高师院校的大学文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号召,又是新时期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新任务。作为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根本任务的高师院校,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不仅有利于当下教育教学主体的和谐发展,而且将带动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Z学院为个案深入研究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从时代的高度和文化的视角,探索高师院校大学文化的可能建设路径,从而更好地发挥高师院校的应有职能,另一方面可为省内乃至国内同类高校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进一步丰富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等。

二、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

调查的对象为Z学院的在校师生,涵盖文科及管理类院系、理科院系、艺术院系和行政机关,其中教师和管理人员60人,本科低年级学生150人,本科高年级学生150人。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52份,有效问卷347份。

2.调查结果

(1)对大学文化的内涵、核心及阵地和载体的认识

在调查师生对大学文化内涵的认识时,选择比例超过10%的选项有:大学精神(13.89%)、学术氛围(13.83%)、办学理念(13.60%)、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13.20%)、价值观念(11.84%)、学风校风(11.50%)等。在调查师生对大学文化核心的认识时,有37.8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27.35%的受访者认为“育人环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认为“办学理念”是大学文化的核心的受访者占19.31%。在调查师生对大学文化的阵地和载体的认识时,选择比例较高的分别是图书馆(16.12%)、学生文化活动中心(12.25%)和课堂(11.66%),其次是校史馆或博物馆和校园媒体,二者所占比例均为8.97%。这也表明在师生看来,图书馆、学生文化活动中心、课堂、校史馆或博物馆和校园媒体等是较为重要的大学文化阵地与载体。总体来看,被调查的师生对大学文化的内涵、核心及阵地和载体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但也反映出不少受访者存在理解不够深刻、把握不够全面等情况。

(2)对大学文化建设相关问题的态度和认识

下列数据分别反映了师生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大学文化建设与自身的关系和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划等问题的态度和认识。有70.60%和25.94%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文化建设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无受访者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完全没必要或者不太重要”。有62.25%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文化建设与自己有关并且全校师生都应该积极参与”,但也有36.6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文化建设与自己有关但不知道如何参与”,这也说明大学文化建设负责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组织、引领。此外,绝大多数的受访者(91.65%)认为“大学文化建设不但应该有长远规划,而且应制定实施细则和建设方案”。

(3)大学文化各要素的建设现状

在调查Z学院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时,笔者分别请受访者对大学文化8个要素的建设状况进行打分。从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受访者对各要素的评分为“较好”、“非常好”的比例之和最高的是“领导班子”(37.75%),其次分别是“师生对学校的认同”(37.18%)、“学校历史传统继承和发展”(35.16%)、“领导对具体工作的部署”(34.29%)、“校园文化景观”(31.12%)、“规章制度完善与认同”(30.26%)、“机制、体系及工作队伍”(29.97%),最低的是“公共设施与阵地建设”(29.10%)。但也有不少受访者认为(最高28.24%、最低15.85%)某些要素的现实建设状况是“较差”或“很差”。在调查Z学院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时,受访者认为在学术与文化交流氛围(占19.62%)、文化设施和阵地建设(占18.54%)、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素质(占17.38%)等方面最需改进。

(4)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评价和建议

关于Z学院文化建设做得好的方面,受访者的回答主要集中在:校训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学校文化传统;图书馆建设富有文化气息;校园媒体建设多样;学生社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校园人文环境富有文化底蕴,注重周口地域文化的融合与渗透等。针对Z学院文化建设的建议,受访者提出:大学文化建设一刻都不能放松,要制订长期规划;要搞好大学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机制,加强宣传力度;要加强宿舍、教室、图书馆和校史馆等文化阵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术与文化交流,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等。

三、加强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对策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对Z学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从事大学文化研究的学者、师生代表的访谈情况,我们试图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就加强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对策。

1.宏观层面

(1)彰显教师教育特色

教师教育特色是指举办教师教育的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院校,在促进教师发展的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持久稳定的办学模式和学校文化。教师教育特色的本质特性是举办教师教育的机构所共有的、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特殊属性,体现为培养目标的针对性、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实践的人本性、教育文化的民族性[2]。作为高校的一种特殊类型,高师院校的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建设理念,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深刻分析社会形势,综合考虑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及基础教育对于师资素养的实际需要,以培养优秀毕业生从事基础和基层教育为己任,积极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努力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充分发挥文化对育人的重要作用,着力培育学校的教师教育特色文化。同时,要注重将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师范性质相结合,充分考虑“未来教师”职业成长所需要的文化氛围和条件,围绕其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兴趣、职业信念等职业发展需要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2)注重多元文化融合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等不同维度的文化形态是共生并存的。一般说来,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是多元文化共存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总的来说,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3]。所谓文化融合,是指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在世界大舞台上展现各民族文化间的交融与碰撞,即出现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化,这是总体趋势。高师院校在大学文化建设实践中,要敢于直面多元文化共存这一现实,承认教育主导文化、社会主流文化、强势文化和优秀文化的存在,客观对待各种文化思潮和外来文化的渗透,认识到多元文化的共存与竞争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而是一个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过程。为此,高师院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眼于现实、立足于现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在继承自身特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开展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弘扬、吸收和借鉴优势文化,在不断的交往和冲突中吸取外国、外地、外校等多元文化的营养,在冲突中达到提高、达到和谐、实现融合。

(3)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根植于地域土壤中,其建立、建设、发展无不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具有深厚的融合关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地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将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不仅有利于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而且有利于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从当前大学文化的建设实践可以看出,积极利用当地优秀地域文化开展教育教学,丰富和充实大学文化的内容,已经成为培育大学文化特色的一大趋势。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任务,其培养的很多人才在大学所在的区域内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担负着继承、传播和创新地域文化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师院校必须深入研究当地的地域文化,积极吸收、融合地域文化的精髓,凝练概括出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学风等,并通过倡导和行为规范加以熏陶和内化,潜移默化地成为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进而成为其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乃至终身的操守[4]。

2.微观层面

(1)加强文化建设的规划、实施及宣传

首先,学校领导要意识到大学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对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要研究制订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短期规划,确立文化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明确文化建设的牵头负责部门,建立统揽全局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定期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学校财政预算要有专门的文化建设经费,逐步完善科学的文化建设机制。其次,学校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和教学基本建设的同时,还要抓好文化建设的阵地与载体建设,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图书馆、学生文化活动中心、课堂、校史馆或博物馆、校园媒体(包括广播、校报、新闻网和各单位自行建设的宣传橱窗、阅报栏等)等及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都是较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和载体,需要高校重点关注。最后,学校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宣传,引导师生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优良传统、办学特色等,进而主动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2)找准文化建设的抓手和着力点

高师院校开展文化建设,必须找准抓手和着力点,具体来说,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学校要根据新时期高等师范教育的办学规律、自身的办学传统及学校的发展实际等,不断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蕴涵,积极凝练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大学精神。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要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活动,强化学术责任意识和学术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学术规范和学术评价体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优化组织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摆脱行政权力的过分干预,逐步建立依法治校、民主治校、专家治校、依法行政的机制,畅通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渠道。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努力创设与学校精神文化相一致的校园环境、文化设施、文化载体、人文景观及视觉识别系统等,注重提升校园育人环境的整体水平及文化品位。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采取注重示范带动、强化育人责任、转变工作理念、加强教育引导等,着力培育大学人(管理人员、教师、服务人员和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文化,营造优良的校风。

参考文献:

[1]张兴福,满顺昌.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学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1(4):68-74.

[2]武海顺,闫建璋等.论教师教育特色[J].教师教育研究,2011(11):14-18.

[3]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1):35-40.

[4]朱俊义,汤颖.教师教育特色高校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1):15-17.

作者:马小艳

文化自觉的教师教育论文 篇3:

班级文化:放飞生命成长的诗意旋律

如何向纵深推进课程改革,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彭山二小人——一批追求新教育生活和新教育文化价值的教育人,辛勤耕耘在学校最基本的细胞单元——班级的田野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坐落在彭山县老城区的彭山二小有1688名学生、21个班。每个班人数达70~80之多,确实会对于学生生命的个性化成长形成负压。二小人清醒地认识到,要成功“减负”,促进学生生命的个性化成长,必须建构班级文化,还原“班级”的本真与原色,创设童话般美妙的和谐人文空间,使班级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希望田野,使班级生活成为学生欢乐、开心、幸福、能动、生机勃发的生命成长的元支点。彭山二小人的思考与追求一开始就锁定在“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的核心支撑点上。

【视点回放】之一:小黑板情节与学生班级生命支撑的元点

建构班级文化如何破题?校长周晓华讲述了他当小学生时的“小黑板故事”:当年,他写了一篇作文,老师鼓励他抄在教室里的小黑板上。没想到这对于他和他的同学们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小黑板成为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成了意义不凡的“奖状”,激发了同学们主动习作的热情,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作品抄上小黑板,全班同学的思想、情感竟被小黑板牵引着向积极的方向转变。周晓华说,今天,彭山二小校园里大大小小的黑板,甚至班级的墙壁,都成了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成了激励学生奋进的“奖状”,成了学生个性生命成长的天地。

所有彭山二小人都认同周晓华的理念。他们认为,班级文化就是基于班级组织教育中的班级成员在传承、积累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追求有价值的创造活动,其核心是每个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其灵魂是学生主动地建构学习和个性化生命生机勃勃地成长,其载体是班级成员的持续的文化主题活动,其物化形式是班级文化壁。正是这样的理念,激励着彭山二小人三年来持续不断地努力开展班级文化建构活动。

【采访心语】

认识的高度决定视野的开阔与价值指向;切入的角度决定观念、思想和行动的变革。开展班级文化建构活动,使班级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所憧憬的诗意栖居园地;探索实现班级管理、教育、活动、理想、激情、智慧的最大值的有效路径,确立学生学习的主动、生动、能动的主体性,以保证学生生命自由、自觉、快乐地生长。彭山二小人由小黑板情节破题,找准了学生班级生命支撑的元点。

【视点回放】之二:个体生命张扬的行动路径

1.刷新:命名新的、有品位、有追求的个性化班名

彭山二小每个班不仅有诸如“三(2)班”“四(1)班”之类的数字式班名,还同时有“蓝精灵班”“童话林班”“行知班”“奔月班”“七彩虹班”“墨香班”“彩霞满天班”“大拇指班”“小巧手班”“博士娃班”“白天鹅班”“小荷尖尖班”“雪落无声班”“跨越巅峰班”“头文字D班”“爱心天使班”等妙趣横生的班名。不同的班名具有独特的含义,不同班名的班级开展了与班名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新颖的班名人文化、生命化,贴近学生的感知经验和个性爱好、品位追求、特色强势,折射出班级群体的个性文化形象,标示了该班学生自主追求、自我活动的实践方向。“童话林班”的童话书角吸引着一大批“小书虫”和“童话故事能手”;“墨香班”的学生舞文弄墨,展出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班级真正成了学生的精神憩居园地。同时,每个班的学生还为自己写座右铭。这看起来是件小事,却反映了孩子们自我的主体生命文化价值的寻找过程、认知过程、判断过程和愿景追求过程。丰富多彩的班名、学生自己书写的座右铭和学生心语,成为每一个学生课程学习、行为取舍、德行习成、生命成长的动力。

2.活动:追求个性生命成长的诗意释放

每个月,彭山二小各班都要举行彰显独特班级文化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例如:以“现代二小”为主题,组织学生分组合作,点击键盘查找信息、录入信息,进行动漫制作;以“美丽的故乡”为主题,举办语言节,写春联,咏春天的诗,讲春天的故事,唱春天的歌等;以“魅力奥运”为主题,举办艺术节,开展声乐、舞蹈、器乐、课本剧等文艺演出活动;以“感恩伴我成长”为主题,举办感恩节……各具特色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爱校、爱国、爱党的思想情感,激励着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意识。

彭山二小每个班的主题文化活动花样繁多,每学年的每个月都各不相同。这些活动链接学生生活经验并且具有行动性、挑战性、动手动脑的实践性、活动内容的广泛性、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相关性,因而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使活动常规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陪伴着班级个体生命健康成长。

3.制作:班级文化壁,聆听生命开花的声音

走进彭山二小,在班级的教室内墙和外墙以及黑板上,都能看到一个个精美的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文化壁。文化壁包括“教师心语”“学生心语”“知识园”“百草园”“作品栏”“摘星台”“荣誉台”等栏目,一月出一期,每学年出10期,期期内容翻新。五花八门的栏目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大胆创新的机会。如“嫦娥奔月”壁报的主题便是这样形成的:周一早晨,每个同学念自己的“成长写真”时,张远鑫同学念了条“嫦娥奔月”的新闻。同学们都很好奇,决定办一期反映我国航天技术飞跃发展的主题墙报。于是,资料采集组进书店,查报纸,上互联网查找资料;习作组进行文字撰稿;编辑组在老师的协作下审稿,改稿;美工组忙着组版,美饰,绘画;张贴组负责上版;后续组还随着“嫦娥奔月”的进展,不断地剪贴后续报道;维护组上岗,提醒前来观看的学生爱护文化壁。全班同学无一没有投入文化壁的设计制作等工作,人人都可以围绕主题写感悟,撰写“知识拾贝”的短文。

令人欣慰的是,每个班的文化壁都个性鲜明,内容丰富,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且看,低年级教室后面的壁报“四会园地”——“我会画”“我会认”“我会写”“我会算”,孩子们或画或写,不仅展示自己做过的好事,还大胆地把自己曾经犯的错误告诉大家。三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彭山二小共制作了500多期文化壁,每个学生、每个教师都有二三十篇习作或者作品上文化壁。学生的心语流淌在文化壁上,学生生活故事的小花盛开在文化壁上。充满生气的文化壁启迪了学生的心智,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美化着彭山二小的校园。

4.建制:生命旋律的长效演绎

建构班级文化的灵魂人物是班主任,他们既是班级活动方方面面的组织者,也是执行者,工作量非常大。为了保证班级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开展,学校以必要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机制:

(1)班级主题文化活动、班级文化壁制度化,每月一期,全年8期;

(2)制定班主任、副班主任、所在班级科任教师的月轮换主持制度,主要责任人由班主任担任。

(3)组建班委负责制下的设计、创作、采集、组版、美饰、张贴、维护等专业小组。学生参加小组活动一段时间,可以自愿换组。

各个专业小组分工合作,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张扬了他们生机勃勃的生命;落实了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诉求,形成和谐共创、共享共进的新的班级风尚。

【采访心语】

人性化的班名折射出彭山二小人建构班级文化的创意,特色各异的主题文化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文化壁的制作全方位锻炼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学生在一期又一期文化壁的制作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体验,自主生成了自信、自立、自主、自强的心理素质和坚持不懈地完成既定计划目标的行动品格以及彼此协调、合作的人格素养。彭山二小通过班组活动让学生大面积、制度化、长效化地受益,不得不使我们赞叹,深受感动。

【视点回放】之三:价值,美的德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与生命共同生长,是班级文化生命之魂

在班级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孩子与家庭成员、班级与家庭、家庭与学校之间新的沟通、共振、整合、共享和合作,把有限的班级生活引向课堂外的无限的社会大生活、大文化的建设中。

镜头1:―位由于父母离异一直随奶奶生活的同学,曾经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孤僻、不诚实、不爱做作业。在一次班级文化壁创作的过程中,同学们鼓励她报名担任墙报文化壁维护组组长。自从她担当这个重任后,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看见墙报有破损的地方,她就马上拿来剪刀、胶布补好;看见墙报上有灰尘、脚印,她立即擦干净:看见有同学站在墙报前阅读,她还当起了义务解说员,并不忘提醒大家爱护墙报。当了两年的墙报维护组组长,她有了学习自觉性,作业水平也提高了。这个学生变化的关键是她在班级文化的丰富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班级也认同了她,亲和了她,她的生命开出了美丽的花。

镜头2:学生陈小波将一盆花少叶稀的花摆放在讲台上。老师问道:“那么多同学种植的花不挑,你怎么在讲桌上换了这样一盆花?”“廖老师,这是新同学秦梦的花。她才转来我们班,很胆小。我们选她的花放在讲桌上,意思是‘全班同学欢迎你’。”这件事被两个学生的家长知道了。家长会后,秦梦的家长激动地说:“廖老师,秦梦刚转学时不适应,天天吵着要回原校读书,现在却愉快极了。谢谢!”陈小波的家长惊喜地说:“廖老师,这主意是我们陈小波出的吗?他以前调皮,成绩又差;现在他变得这么细心,体贴同学。”

有个班级在文化壁选稿件时,老师问:“吴莅贞的作文还可以,但字太差了,给他贴不贴?”一个学生回答:“贴上吧,为了能把作文展出来,他都练了好多天字了,要不他会难过的。”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把我的习作让一让,一定要给他贴出来。”大家把对一个同学的鼓励看得比班级的“面子”更重要。

【采访心语】

这仅仅是三年来一千多个日子里班级文化壁活动中发生的心灵成长事例的两则小故事。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文化壁以其公开、公正的准媒体性质,引导着班级生活的潮流,以生动、多样的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比如,贴谁的习作、以什么理由肯定谁、如何有不同的尺子和统一的尺子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催生着美好的精神价值的萌芽。在班级群体的共同活动中,真善美的价值显现得如此生动、平实而又鲜艳,以至于使你能听到带着春雨、露珠的花开的声音。

【视点回放】之四:生命,延伸的主讲台

彭山二小的一些科任教师感言:班级文化与主课堂教学是互补的。比如: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其他学科,学习每个新单元时,同学们都能根据单元话题查资料。以语文课而言,学习《秋天》一组课文,学生主动搜集关于秋天的各种资料;学习《北京》一课,学生认真查找关于北京地貌、人文、教育和奥运会等方面的资料;学习《五十六个民族》一课,学生搜集了许多关于各少数民族服饰、民居、生活习性的图文并茂的资料。

三年来,彭山二小的班级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参观学习者:四川省第三批示范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复查市(县)检查组、眉山市教委副主任带队的参观组、眉山师范附属小学、眉山市第一小学等先后到彭山二小参观,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彭山二小的班级文化正以师生的生机勃勃发展的生命成长为动力,延伸着美妙的旋律。

【采访心语】

搜集资料的过程是学生探究式主体建构学习的过程。经历这一过程,学生扩展了视野。他们把这些资料展示于文化壁上,既使文化壁增添光彩,又使课堂学习内容得以延伸。课外活动与主课堂的自然交互的链接,超越了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空洞、贫乏,成就了学生主课堂学习的实效收获,共同支撑着学校教育发展价值诉求,支撑着每一个个性化生命主体最有效、最优化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实践。

彭山二小的班级文化活动之所以能吸引同行的关注,是因为其班级文化的建构过程,成为班级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区、教育与社会的新的平台。它所滋生的许多教育与文化的细小的、新的萌芽,链接、生成、深化了社会与学校教育的教育资源,把资源转换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具体、生动、细节化的操作过程。班级文化的建构深刻地刷新着彭山二小教师的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拓宽了教师教育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班级文化的建构是隐性的课程,是移动的课堂,是活性的教科书,是知识转化为成果的文化作业,是基于校本场域的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过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研修场域。

(赵曦、吴婷:本刊编辑部,610225)

作者:赵 曦 吴 婷

上一篇:ESI高校学科建设论文下一篇:乳腺癌患者手术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