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论文

2022-04-17

摘要:近年来,通过流转、合作、联营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初步成果。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得力措施,了解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论文 篇1:

几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效益对比及申义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河南省济源市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越来越大。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济源市这一比重还会有所增加和调整。随之产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越来越多,但数量庞大,质量不一。这些主体经营的好坏、效益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土地流转的质量和发展趋势。

具有代表性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

大包直营型。以沁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流转土地面积较大,均在5000亩以上。这些主体采取集中经营、直接管理的模式,只在种植、浇水、收获等农忙时,临时雇用周边村群众,农闲时基本无雇工。

大包分营型。以丰园家庭农场、富富康新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流转土地面积较大。这些经营主体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提供机械、统一收获销售,采取划片经营模式,类似于“种植生产车间”,每片在200~300亩,各片在享受基本工资外,按超产量获得奖励。

大包分包型。以瑞丰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将全村土地进行全部流转,统一规划,划定不同的种植区,做到“一方一品”。粮食种植以200~300亩、经济作物以30~50亩为一个经营单位,分包给有愿望、有技能、自愿接受合作社统一安排的农户,统一品种、统一服务、统一销售、自主生产。

小包直营型。以小型家庭农场、小型种植大户为代表,采取互换、流转等形式,经营土地面积较小,规模在30~100亩,自主经营。该种类型在济源市最多,达2300余家。

四类规模经营模式效益对比

经济效益对比。通过近3年来的单产水平分析,大包直营型小麦玉米一年两季为870.7公斤/亩,大包分营型为917.2公斤/亩,大包分包型、小包直营型产量基本相同,为961.0公斤/亩。综合分析,大包转包型在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模式下,劳动力成本、农资成本相对要比小包直营型低。

社会效益对比。从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比较,大包直营型、大包分营型、大包分包型水平一致,小包直营型基本上还属于单打独斗状态;从组织化程度比较,大包分包型通过有组织的规模化经营,带动和容纳农村劳动力更多,社会效益最佳。

四类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对比的申义

要突出农民经营的主体地位。表现在承包和经营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另一个方面,不鼓励工商企业大量流转农村土地,剥夺农业红利,工商企业入驻农业的方向应该是加工和流通等领域,是农业上的二产和三产,而不是生产领域,种植生产领域仍要属于职业化的农民。因此,不论土地由谁经营,必须突出农民经营的主体地位,要确保未转移农民在农业上的就业,并通过扩大规模、完善装备、利用科技等途径,实现农民在土地上的赢利,促进农民增收。

要确保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这涉及一个单位土地承载劳动力的问题,承载过多,则造成劳动力成本浪费,农民收益过低;承载太少,则造成粗放型管理,土地产出下降。单位土地承载劳动力主要由种植品种、装备情况、地理條件等因素确定。结合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指标解释》,在装备完善、地理条件较好、种植粮食作物的情况下,一个农户按2个劳动力计,单个经营面积粮食作物为200~300亩、经济作物为50亩较为适宜。该测算也是根据当地农民外出打工收入来计算的,这也是中央提出适度规模经营的要义。大包直营型、大包分营型产量较低的原因就在于此,这些经营主体虽然拥有完备的机械,但由于承包面积过大,用人较少,造成生产管理粗放,产量下降。总体来说,适度规模经营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确保经营土地的农民收入等于或超过当地外出务工收入;二是要确保所经营的土地得到精细化管理、发挥最大效益。

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土地流转的目的并不是不让农民种地,而是要通过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资源进行再分配,通过职业分工,让农民更好地种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土地经营权流转要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随着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支撑更加有力,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原来农户经营几亩,现在可以经营几十亩甚至几百亩,原有的土地规模承载不了更多农民,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必须将土地承包权进行流转,实现转移就业,从而实现双赢。但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要适度,过多则造成农业从业人员不足,过少则造成劳动力浪费。

要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就单个经营单位来说,规模有所扩大,但从组织化程度来讲,与市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改变不了单打独斗的状况,仍然需要这些经营主体强化合作与联合,以产业为纽带组建合作社或联合体,进一步扩大规模,共同打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些经营主体还存在着机械装备、科学技术等很多方面的困难,亟须配套专业化的农业服务公司,提供社会化的服务。因此,土地流转经营的好坏,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大包分包型不但解决了土地承载能力与土地最佳产出效率很好结合的问题,而且还通过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有效促进了农业效率提高和农民增收。所以说,大包分包型是立体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一种积极探索。

作者:冯亮

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论文 篇2: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探索

摘要:近年来,通过流转、合作、联营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初步成果。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得力措施,了解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探索不同方式的土地流转模式,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既可提高农业生产的能力,又可改变农民弱势的地位,同时,可以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稳固农业中坚力量。

关键词:土地流转模式;存在问题;建议;风险防范

1土地流转的几种模式

1.1土地托管模式

目前,以托管和半托管方式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大部分农机都集中在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手中,除一些务工户短期把土地流转出去外,其他农户基本把耕作环节托管给农机大户和农民合作组织。全托管方式农户不参与耕、种、收等全部生产环节。生产周期结束后,合作社或农机大户将粮食送到农户手中。半托管方式农户参与部分生产环节,主要是收获环节。通过对农户的合理引导和政策扶持,不仅仅带来土地的规模经营,而且细化了合作社内部的分工与协作,推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

1.2合作组织模式

近年来,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组织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事园艺特产和经济作物种植的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合作组织多依托农业能人、经济人及科技人员为中心建立,有自己的章程和组织原则,责任和利益共享,能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经常性地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指导、专人负责信息采集及市场营销,其他人可以专心从事土地耕作。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基本实现统一耕翻、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喷药、统一收获和分户收储的“五统一”联合经营模式。

1.3企业运营模式

大力推行“公司+订单+农户”的运营模式,对推进规模经营及农业的现代化和标准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公司+中介组织+农民”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中介组织可以是农民直接组成的合作社或农业协会,也可以是保险企业或农业专项服务组织,通过“反租倒包”及订单形式,有效组织农民生产,同时也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1.4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其房屋产权置换城镇社区住房试点

以建新型社区为依托,以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其房屋产权置换城镇社区住房试点,促进农村规模经营发展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农民迁入新区,可腾出宅基地,村集体统一经营土地,年终按股分红。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2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对流转规模经营主体扶持、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财政、金融扶持方面;对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够;长期流转土地农民有顾虑,担心政策、粮食价格出现较大变动。

3建议及对策

加速确权登记,摸清底数,为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打下基础,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对规模经营主体扶持、支持力度,在财政、金融方面提供支持,解决规模經营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加大对流转部门的投入力度,达到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集体土地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实现农民“持股进城”,让外出务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利益获得长久保障;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理赔额度,减少经营风险;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措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4做好风险防范及保障工作

4.1严格坚持“三不得”原则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确保稳定。

4.2业务主管部门严格把关

对流转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对大规模流转土地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和指导,确保不出现问题和纰漏。

4.3建立工商企业进入审查制度

建立工商企业进入审查制度,防止非农化和非粮化,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不受侵害,避免土地流转风险。

4.4争取金融信贷支持

开展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县级成立了物权融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物权融资公司”),本着平等协商、利民便民、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原则,农民将其一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该公司,公司再将土地转包给该农民,并向金融机构出具愿意与农民共同偿还借款的承诺,金融机构按照统一的贷款利率,向农民提供贷款的模式。现在这项业务正式运作,开局良好,解决了农民融资难题;银信部门将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中,积极给予信贷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土地规模经营,形成多方面融资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具备条件的规模经营主体利用其他方式直接融资。

4.5努力完善社会保障

人社部门探索建立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扩大参保的覆盖范围。对于将土地长期转让出去进城务工的农民,可以自行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农合,进入城镇的农民被企业录用后,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在就业、子女教育与市民有同等待遇。对迁入城镇定居,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农民,开展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其房屋产权置换城镇社区住房试点,促进农村规模经营发展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作者简介:乔国娟,大专学历,公主岭市苇子沟街道农村经济管理站,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

作者:乔国娟

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论文 篇3:

现代高效农业科学发展之路的探索

【摘 要】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法宝。本文作者从安阳县实际出发,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均耕地少、农民工资性收入低等,阐明了开展土地规模经营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户弱小、土地细碎、经营分散等问题,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根本之路。详细阐述了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近几年来安阳县开展土地规模经营的主要做法、成效及启示,对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对现代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 农业 科学 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法宝。近几年来,安阳县委、县政府为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路子和市委、市政府“农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战略构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通过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高效农业发展等手段,积极探索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新机制,促进了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农村生产要素向农业聚集,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初步走出了一条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上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截至2007年底,安阳县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已达1.3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6%,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87亿平方米、占总耕地面积的9%。其中规模经营面积在6.7万平方米以上的有5.54亿平方米,种植粮食作物的有4400多万平方米,占总流转面积的65%。同时,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效农业“百亩园”、“千亩方”、“万亩区”和产业带,形成了吕村绿康无公害高效农业示范园、天康食用菌示范基地和北郭洋凡、白壁邢牛、永和苏奇村、崔家桥赵马房等高效农业蔬菜大棚,以及安丰胡萝卜、洪河屯、安丰优质棉花和裕禾公司野菜、日本甜柿等基地。其中吕村蔬菜大棚达133.4万平方米,安丰胡萝卜面积突破667万平方米,崔家桥瓜菜867.1万平方米,裕禾公司特色农业基地333.5万平方米、日本甜柿333.5万平方米。现代高效农业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迅速在我县铺开,极大地推进了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布局调整,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还对周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当前我县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人均耕地少,农民增收方式单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发达是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众多因素中的“瓶颈”问题。尤其是人均耕地少,农民工资性收入低是众多问题中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是首先解决人均耕地少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户弱小、土地细碎、经营分散的制度性障碍,调整生产关系,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这对于我县发展现代农业,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已刻不容缓。

(一)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内在要求。农业现代化要求要用现代化科学管理办法组织管理农业,在不改变家庭经营的前提下,由贸工农一体化的规模经营方式,取代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使农业经营逐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只有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社会化程度,才能容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运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土地向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流动;有利于以有限的土地资源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投入农业开发,有效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经营效益;有利于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密集型且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效农业生产,是当前形势下实现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举措。

(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必然选择。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农产品竞争,而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国际竞争力低。我国农业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高成本的经营方式,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形势,农村土地规模化、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三)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土地经营体制的局限性逐渐表现出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三个突出矛盾:一是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的要求相矛盾;二是农民因土地承包而产生的恋土情结与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客观需要相矛盾;三是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社会大生产的要求相矛盾。只有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才是解决以上矛盾的根本出路。

(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需要。据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人口发生大规模的分化,从事非农业劳动的农村人口达到2亿。一方面这些农民的就业、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土地的关系逐渐淡化,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抛荒现象;另一方面那些已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多数处在不稳定的就业状态,视土地为最后的退路。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可使那些无力或无心经营土地的农民自主、自由地转出土地使用权,在愿意种地时又能自由地转入土地,促进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盘活了存量资源,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五)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目前,家家户户粮、菜、果等作物都种一点,鸡、鸭、猪、牛、羊都养一点,这种分散经营不仅种子、种畜、饲料、农艺、施肥、灌溉、农药、农机等技术进步慢,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增加了生产、管理的成本,不利于农业效益的提高。因此,一户或一个企业只有从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六)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作为比较效益低的弱质产业,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尽快建立一套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既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又贯彻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国家大政方针,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高效农业发展,是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让农民通过农业结构调整、降低生产成本、农产品深加工增收,让农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转移就业,让农民从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和劳动报酬中增收。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强化中增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多轮驱动”、良性互动。大力推进高效农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这是农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战略。

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

近几年来,安阳县积极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截至目前,已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6600余万平方米。涌现出一大批种植大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也推动了高效农业,全县高效农业面积达到3200万平方米,建成了吕村绿康、天康,北郭洋凡,永和苏奇,白璧邢牛,曲沟武旺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效农业示范区,特别是吕村镇绿康高效农业示范区,规模经营土地29万平方米,建成日光温室49栋(折合标准棚147个),塑料大棚50座(折合标准棚150个),种植红黄绿樱桃西红柿、彩椒、苦瓜、大棚桃等,667平方米均效益达到3万元,并与山东蔬菜经贸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产品成功打入日本市场,成为我县乃至我市高效农业发展的典范。土地规模经营形式主要有:(1)转包。主要是一些外出打工或务工经商,因家庭劳力不足,暂时无力经营但又不愿放弃土地的承包农户,将承包的土地部分或全部委托亲朋好友代耕,由农户自行协商流转,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确定流转期限及土地的流转金额。(2)出租。主要是承包户将承包地租赁给农业大户经营,发展规模经营,搞开发性农业,实行区域化种植,并签有书面合同,时间以3~5年居多,其条件和利益关系由双方自行协商,实行租赁方一次性或分期付给承包方租赁金。租金多以每年每667平方米一定数量的小麦按当年某一时季的市场价折合人民币兑付给出租承包地的农户。吕村镇绿康高效农业示范园租赁冯宿村的耕地,均以每667平方米每年500 千克小麦按市场价计算兑付给农户。(3)村委会作流转媒介。由村委会和农户协商租金和租赁年限,签订流转合同,将土地集中起来,然后让种田大户规模经营。村委会不收取任何费用。(4)公开招标拍卖村集体机动地及“四荒”的经营权,签订长期合同,让种田大户经营。

三、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具体做法

安阳县是个农业大县,现有人口92.6万,其中农业人口80.2万,耕地7.8亿平方米,人均耕地867.1平方米。2005年,该县针对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少土地粗放管理的状况,适应一些种田大户和个体经营者投资发展高效农业的需求,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态,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农村生产要素向农业聚集,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以合理流转为基础,维护农民利益。土地流转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在推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过程中,安阳县坚持四条原则,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一是群众自愿的原则。该县规定,土地是否流转、以何种形式流转,都由农户自己作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更不准强迫或阻挠,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二是有偿流转的原则。农民承包地流转的租金,由农户与承接方根据地力和当地经济条件商定,一般在年初用现金直接支付或根据小麦产量和当年市场价格年底折合现金支付,每667平方米最低为400元,最高为900元。三是依法有序的原则。该县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要求承接方不准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也不准超过土地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四是规范管理的原则。该县统一印制内容规范、格式统一、权责明确的《土地流转租赁合同》,明确了流转形式、期限及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农户承包土地的面积、种植品种、承包费用、涉及农户、地块名称等列表公示;双方签订合同后到县、乡农经部门登记备案,由村委会和县、乡农经部门监督合同实施。一些乡镇探索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大厅,统一发布土地流转租赁信息,提供流转办理手续的一条龙服务,并设立土地矛盾纠纷调解室,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在规范管理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二)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实现稳定经营。土地规模经营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土地流转双方都能得到更多实惠,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来,实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持续稳定进行。为此,安阳县在具体操作中坚持严把“三关”。一是严把规模和时间关。要求土地规模经营必须集中连片发展,经营年限在5年以上,从而使经营户树立长期经营的思想,防止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现象的发生。二是严把经营关。要求规模经营户必须采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开发生产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的农产品,努力打造“百亩园”、“千亩方”、“万亩区”等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三是严把审查关。对申报的土地规模经营面积逐一进行丈量核查,并将经营的高效农业项目列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土地规模经营切实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

(三)以培育主体为重点,激发生产活力。该县坚持把改革农业组织方式、经营方式作为推进土地流转、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环节,着力培育各类规模经营主体,不断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是积极扶持土地规模经营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将散户经营的地块互换集中,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带动农民自愿转租承包耕地,引导零星散户逐步发展成为种养大户,发展特色农业。绿康蔬菜示范园的迅速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周边相邻各村农户种植蔬菜的热情,目前吕村镇大棚蔬菜已达133.4万平方米。二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有效解决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规模经营户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投资5000万元、占地33公顷的天康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集食用菌制棒(袋)、培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的龙头企业,采取“公司+科研所+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每年可带动5000~10000户菇农种植食用菌。三是组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思路,发展合作社、产业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充分发挥棉花协会、瓜菜协会、林果协会、畜牧协会等的作用,开展技术培训、信息交流、技术指导等服务。李河干村的种菜农户成立蔬菜协会,由协会统一聘请技术员,有关费用分担,生产的蔬菜由协会根据行情统一定价、统一对外销售。目前全县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46个,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组织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

(四)以政策激励为导向,推动规模生产。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大力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高效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给予各种政策鼓励。一是资金奖励。凡经过核查,单户土地规模经营面积33350~66700平方米,县政府每667平方米年奖补70元,达到6.67万平方米以上的,每667平方米年奖补100元。西部丘陵山区乡镇以33350平方米为起点,凡新建一个33350平方米的高效农业园奖补1万元,一个“百亩园”奖补2万元,一个“千亩方”奖补10万元;农业基础较好的东部乡镇以6.67万平方米为起点,凡新建一个“百亩园”奖补2万元,一个 “千亩方”奖补10万元,一个“万亩区”奖补30万元:2006年全县共兑现奖励资金300万元,2007年奖励资金达到1000万元。二是协助贷款。政府搭建平台,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支持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及时解决规模经营中的资金困难,极大地鼓舞了大家踊跃参与的决心与信心。三是参加保险。采取县政府、土地规模经营户和保险公司三方结合、共同负担保险费的办法,每667平方米土地的保险付费170元,按照政府、个人7∶3的比例(即政府120元,个人出资50元),保险金额4400元。这一措施在全省开了先河。四是项目扶持。凡上级安排的农机补贴、水利设施改造、农业新技术推广等项目,优先向土地规模经营户倾斜。绿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2006、2007两年得到市县扶持资金158万元,现已发展成为集蔬菜生产、农业高新技术展示、加工储运、养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高效示范园区,成为安阳市最大的农业综合示范基地。

(五)以强化服务为依托,营造良好环境。一是搞好技术服务。县政府成立了瓜菜、食用菌等技术专家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技干部包乡镇、包基地、包大户责任制,加强技术指导,及时为农民解疑释惑。二是搞好信息服务。通过电视、远程教育、电子政务、印发宣传册等,及时公布市场供求、农产品价格、新技术、新项目信息,指导农户科学安排生产:各种农业专业协会也为农户交流信息、相互学习提供了平台。三是搞好销售服务。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帮助农户特别是规模经营户加入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供销体系,拓宽销售渠道,发展网上销售、超市销售。经县、乡两级积极引导,绿康示范园与山东蔬菜经贸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借船出海”,成功将产品打入日本市场。四是优化经营环境。县里大力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切实保障土地规模经营大户特别是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水、电、路“三通”,严厉打击妨碍农户经营的各种违法行为,依法保护规模经营户的正常生产经营。

四、取得的主要成效

安阳县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现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组织形态。随着土地流转的逐步推进,土地适度集中到有资金、会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户手中,使得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农村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适应了当前农业生产条件变化,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二是推动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随着土地规模经营工作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以契约的形式,把自己承包的土地交给他人经营,全县土地规模经营的面积不断扩大,涌现出1000多个种植大户和200个养殖大户,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效农业“百亩园”、“千亩方”、“万亩区”和产业带。

三是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土地规模经营户凭借规模经营的优势,通过选用优良品种、机械化耕作、科学管理,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的产出效益得到极大提高。据抽样调查,规模经营的土地一般每667平方米年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有的高达1万元,相当于分散经营收入的3~10倍。县人大干部在吕村寨子村承包的300150平方米土地,规模经营后每667平方米土地在购种、犁地、农药、化肥、人工等方面节支165元(其中购种节省10元,犁地、播种省20元,农药省5元,收获省10元,化肥省20元,人工省100元),同时,由于先进的农业科技的大面积应用,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第一年667平方米均单产就达495千克,较单户经营667平方米均增收51千克,合现金41元,每667平方米地共增收节支206元。300150平方米地增收节支92700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崔家桥乡农民梁素霞,2006年秋天投资30万元,在租赁的20010平方米耕地上建了26个蔬菜大棚,高薪聘请3名技术员作指导,种植黄瓜、西红柿、茄子、黄金瓜等特色蔬菜,收入较过去种经济林木时增加6~8倍,去年收回成本并有赢利,今年秋天计划再增包133400平方米土地,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土地流转前,农民辛苦劳动一年,每667平方米地的净收入最多也就是六七百元。土地流转后,对转让土地的农民来说,提高了农民的“三金”收入。一是租金,农民将土地流转后,不稼不穑,每年每667平方米地可以得到固定的保底收入;二是股金,农户可以将土地入股,享受分红收入;三是薪金,土地规模流转后,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既可以在基地成为产业工人,也可以就近或到外地务工取得务工收入。这极大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家庭年收入较过去明显增加,真正做到了“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在绿康示范园打工的谢君凤,出让3801.9平方米土地经营权,去年得到保底租金4060元,在示范园工资每月660元,全年工资收入近8000元,年底奖金1200元,家庭全年仅来自示范园的收入就达到15000元。

四是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城镇化进程。土地规模经营改变了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状态,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使许多农民能够安心外出务工,改变了“候鸟”式的外出务工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到城镇创业,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2007年,安阳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7万人,较上年增长19%。

五是增加了农业投入,加速了现代农业发展。凡从事规模经营的大户,对农业的投入较一般性经营增加十倍到数十倍。像“绿康”科技园占地266800平方米,投资达到1600万元,每667平方米投资将近4万元。在科技利用上,这些庄园基本上都采用了国内(起码是省内)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了最先进的农业新品种。绝大多数农业庄园从耕作到收获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再加上集中连片,便于灌溉、施肥和防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规模效益。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庄园主一般都在科技上舍得花钱,有的自己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有的高薪聘请高级科技人才做顾问,有的选派年轻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深造,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三是产品质量高,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县不少庄园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如“绿康”、“天康”、“红旺”等品牌都在全市叫响。

五、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后的几点启示

实践证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明确了土地所有权,稳定了土地承包权,搞活了土地使用权,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推进了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提高了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

第一,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农民群众才能拥护改革、支持改革,自愿地把土地流转出去,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必须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增加农民实际收益作为基本准则,坚持党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

第二,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河南是第一粮食大省,粮食生产是否稳定,对河南和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和国家粮食安全利益攸关。安阳县在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通过加大荒沟、荒滩、荒坡开发治理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扩大优质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今年全县小麦收获面积5.67亿平方米,平均667平方米产437千克,较去年增加14千克,增产3.3%,总产达到37.14万吨。

第三,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劳动力素质以及土地条件和土地用途不同,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也不可能一致。安阳县实行农户自行协商流转、村委会协商监督流转、同质互换流转、公开招标流转等灵活形式,较好地解决了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障碍和制约。各地在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选择形式,探索实行农地储备、反租倒包、股份投包及农户自发流转等制度,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健康进行。

第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因地制宜。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能搞“一刀切\,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土地状况走特色发展的路子,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宜林则林。安阳县通过土地流转,既涌现出许多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还涌现出许多种菜、造林大户。

第五,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有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才有多余的土地用于扩大经营规模,并且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必然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释放出来。所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要积极引进和培育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第三产业、畜牧业和庭院经济发展,加强就业容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争取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第六,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积极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是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规模经营户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使龙头企业与规模经营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七,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服务作用。土地规模经营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仅靠市场的自发运行和配置,会使土地规模经营陷入耗时长、成本高的境地,还可能诱发土地兼并,损害农民的利益,危及社会稳定,所以,政府必须主动加强引导、监督和服务。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规范管理,推进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要严厉打击各种坑农行为,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加快科技、信息、土地流转、市场等服务体系建设,围绕规模经营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快捷优质服务。

第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保证政策措施的长效性。安阳县之所以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关键就在于上述做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立足长远,建立长效机制。要确保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要确保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的政策制度化、规范化,不因人因事而改变。要真抓实干,持之以恒,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

作者:张彦锋

上一篇:学具操作问题管理论文下一篇:工程招标问题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