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技术备课管理论文

2022-04-21

电脑作为信息处理工具,在信息的存储、交流、传播等方面,是目前任何其他技术无法与之相比的,并在教育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人在工作中通过学习电脑技术,并把它和实践结合起来,应用到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电脑技术备课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脑技术备课管理论文 篇1:

浅析多媒体系统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传统视唱练耳教学的问题与不足,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的视唱练耳教学的需要,提出了将多媒体系统运用到教学中的优势、具体操作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性的目的,实现教学改革,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视唱练耳 多媒体系统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

视唱练耳是一门综合性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涉及到音乐学科中的各个方面——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音乐审美、音乐心理学等,是一门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课程。一直以来,视唱练耳课是我国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音乐基础理论课,通过对音乐听觉能力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纵观几十年的视唱练耳教学,为了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效果不明显。分析原因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与现阶段的音乐环境脱节,存在很多的问题:

课堂人数多,教学效率低。以笔者所在的沈阳音乐学院为例,每个班级的授课对象在40人左右,90分钟的授课时间内,靠钢琴和黑板来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内容。课堂中老师除了正常授课外,需要写大量的板书,占用了很多时间。为了节约时间,教师检查主要以抽查为主,学生不能与老师一对一的进行交流,教学质量无法保证。钢琴作为唯一的教具,音色单一,听觉上很容易疲劳。而且很多重奏、协奏等实际音乐作品用钢琴来代替演奏,无法再现作品的原貌,限制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直接会影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产生听辨上的错误。此外,对教师的钢琴水平要求很高。所有视唱曲的伴奏都靠教师弹奏正谱或者即兴伴奏来完成,听音训练的全部内容也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并且在每一次的弹奏中音准、力度、速度都要保持一致。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教师在弹奏复杂的节奏和旋律时会出现错误,学生的听觉思路就会受到干扰,影响技术技能的提高。

当学生与教师面前的困惑与问题越来越多的时候,它直接反映的就是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视唱练耳的教学需要。这为高校视唱练耳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近些年来,电脑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利用电脑进行工作和学习越来越便捷,现代教育将电脑技术作为核心力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逐渐引入音乐教学中,冲击着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和体制。多媒体本身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运用它来教学可以补充和完善传统教学的一些缺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其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许多院校已经开始把多媒体系统与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其中,已成为现代高校视唱练耳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方法之一,不但可以帮助教师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问题,而且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学生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教与学都得到全面提高。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课堂中钢琴的音准,教师弹奏是否准确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听音的结果,而多媒体音乐中的音高、时值、节奏等问题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干扰发生变化,表达更为准确。教师只需要在课前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好听写的内容,课堂播放时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不但帮助自己解决了技术上的困难,还可以更好的跟踪管理学生,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状态、课程的进度,利用多媒体软件可以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如在听辨节奏时,随时放慢或者加快播放的速度,进行更好的训练。解决了钢琴音色单一的问题,电脑音乐中的音色丰富多彩,课堂上可以变换各种音色,丰富学生的听觉感受,尤其在多声部旋律的听辨中,各个声部可采用不同的音色,避免听辨时声部的混淆,准确率大大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上课时,单一的听觉训练和枯燥乏味伴奏下的视唱训练让学生毫无兴趣。采用多媒体手段后,课堂上选用的听辨视唱材料内容丰富,储存在电脑中,随时应用于教学,尤其是一些实际音乐作品的听辨视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后进行听音练习的时候往往不能独立完成,而一些成熟专业,操作简单的听音视唱软件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充分的复习与练习,这样学习就有了延续性。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觉训练与视唱练习是最重要的内容。多媒体音乐环境下的视唱练耳教学固然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要做到实用有效。

一、在视唱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应用

视唱是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一项综合性内容。通过视唱练习,不但可以很好的训练听觉,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各种音乐风格作品的理解,让他们的音乐感觉、音乐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传统视唱教学中,课堂上教师采用讲解、分析视唱曲并做范唱,学生模仿并跟着钢琴伴奏来演唱该曲的方式进行练习,教师发现和纠正问题,最终唱对唱熟,这样的方式对老师的范唱要求很高,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和问题。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前将一条视唱曲和教师的范唱分别录入音轨,课堂上直接播放让学生跟唱,直到唱准为止。课后教师将作业提前录好放到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中学生自己下载、听唱。也可以学习这些软件的使用,将自己演唱的视唱曲录入到电脑中,与教师的范唱比较,及时改正问题。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录音的这种方法非常简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灵活掌握。目前,教师在课堂上大多是采用钢琴即兴伴奏的方式为视唱曲做伴奏进行教学,比较随意,和声进行的错误,音乐风格的偏差,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演唱结果。可以利用相关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和打谱软件来制作视唱曲的伴奏,不但可以制作钢琴伴奏,而且可以制作其他乐器的重奏伴奏甚至交响乐队的伴奏,大大丰富了视唱伴奏的类型。这种伴奏效果可以很快的使学生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作品,提高演唱时的艺术表现力。对于一些选自实际音乐作品中的视唱曲,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通过视频、音频的播放,图片和文字的介绍来展示其创作背景、风格手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作品,更好的把握音乐形象,演唱时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在音乐听觉训练中的具体应用

课堂中的听写内容包括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等,教师可以在课下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备课,将课堂中的听写内容用电脑、音乐制作软件、打谱软件来制作完成。课堂随时播放,节约时间,没有任何误差。节奏训练是培养学生对作品中节奏的把握能力,是音乐听觉训练的基础,传统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用口来读或钢琴上演奏同一音高的节奏型来听辨节奏,由于受到技术条件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教师很难保证每次弹奏的准确性。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把任意一个曲调输入电脑,按照需要利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组合成富有音乐艺术的节奏,不但可以解决精确度的问题,而且可以配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反复多次,放慢或加快播放速度,调整改变力度、节拍,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内容。在多声部旋律的听觉训练中,传统教学上只是用钢琴弹奏,容易产生听觉误差,特别是几个声部出现声部交错时,在钢琴上很难清晰的区分出各个声部的音响,学生在听写时感受到的是各个声部旋律线条混乱。运用多媒体技术后,教师可在课前将各声部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制作出最佳的效果,由于各声部的音色不同,不论是同音、声部交错都可以清晰的听出来,还可以关掉其中的一些声部,具体播放某一部分或特定的声部,将听辨内容简化,使学生不感觉有太大的困难,提高兴趣,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三、在课后学生复习中的具体应用

视唱练耳的进步与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如果想取得更好的成绩,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后复习,课后学生自己很难进行听力练习,需要他人的帮助,但是这样非常的不方便。学校可以组建现代化设备完善的视唱练耳教室,便于学生课后自修。教师可以提前将所要练习的内容输入电脑储存好,学生根据练习的需要反复多次播放再记写下听到的材料,再与电脑中的正确答案做比较,改正错误,这样练习听力更加方便,而且提高了自学能力。

四、关于视唱练耳考试的相关方法

视唱考试时,学生可以随机抽取一条视唱,将演唱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录音,录好后保存在电脑,教师进行检查。听音考试时,随机抽取一套预先制作好的听音试题(设置好播放的速度、间隔时间),按顺序播放,避免了钢琴以及人为演奏时出现的误差。这种考试方法解放了教师,而且更公正便捷。

多媒体系统应用于视唱练耳教学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环境,为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最终达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虽然各高校已经意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有的已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组建实用有效的视唱练耳多媒体教室

学校应组建视唱练耳听觉教室,不但要配备功能齐全的硬件,还应当选择易于教师与学生操作的,针对性强的教学软件。在教室中,教师可以进行备课与授课,学生课后也可以到视唱练耳多媒体教室练习视唱与听音。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技能

为了能把多媒体技术顺利有效的应用于教学,任课教师必须要熟悉电脑系统的操作、硬件结构和系统维护,掌握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尤其是一些视唱练耳课程软件的操作更要熟练掌握。只有教师不断学习,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掌握这些技能,才能更好的把知识传输给学生,否则多媒体技术用在视唱练耳教学就会变为空谈,无法良好的发展下去。

(三)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利用互联网便捷的网络资源,搜集大量的信息储存到一个可以资源共享的平台,可以是视唱练耳理论研究上的论文、教材、资料等,也可以是教学视频、音频等。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内容丰富,来源广泛,每个人都可以免费下载,还可以随时交流讨论。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收获都会很大,对于提高全国各高校的视唱练耳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编写多媒体教材及自主开发视唱练耳教学软件

目前,教学中的视唱练耳教材形式比较单一,基本是书本加光盘。各高校教师可以组建一个团队来编写内容丰富的网络教材,这种教材与纸质教材不同,它的内容可以不断的扩充、更新。同时可以立足教学实践,自主开发适合我国学生的视唱练耳教学软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随着日新月异的电脑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系统进入课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这种全新的音乐学习方式直接影响我国音乐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改变。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与多媒体手段运用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优势是教育工作者们有目共睹的,也是高校教师必须要掌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将这种灵活多样的、直观性与交互性强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更有利的结合,是需要广大视唱练耳教师不断思考、研究、探索的一个问题。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多媒体系统应用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会更加合理、有效,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对于深化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应用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UPRP20140330。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赵易山.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王慧

电脑技术备课管理论文 篇2:

让我们的美术课更精彩

电脑作为信息处理工具,在信息的存储、交流、传播等方面,是目前任何其他技术无法与之相比的,并在教育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人在工作中通过学习电脑技术,并把它和实践结合起来,应用到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己有教学资源的再利用和不断创新

大多数美术教师都认为,中学美术每周只有一节课,每个年级都只有一名教师授课,每年只要教材不变,讲授的内容都几乎一样,而在现行教案管理制度下,教案每年都要重新书写,为了应付常规检查,不得不将教案写得像格式文本一样规范。而用电脑做的教案具有可以随时增添、删除、修改、存储方便、容量大等很多优点。它既能保留原教案的精华,删除自己认为不满意的部分,又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借鉴和总结出更为出色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这样教师就从过去的机械性重复劳动转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创造性劳动中来,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教案、查找各类资料上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二、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网上信息资源的共享

以往教师备课相对封闭,主要依靠教参及自有资料等有限的几本书。虽然也可去有些地方查找资料,但由于工作繁忙,多数教师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而用电脑书写和管理教案,只要与神奇的因特网连接,我们就可以登陆相关的网站查看同行的教育论文等相关的信息,下载美术教学所需的图文资料,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提出的打破学科界限。

(二)网上交流和教研

虽然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应试教育”的影子还不可能完全消失。美术在中学属于“小学科”,很多学校一般只有两名左右美术教师,势单力薄,学校对非统考学科都不怎么重视,把“小三门”(音体美)简单地划分为一个教研组。学校和主管部门也很少组织和开展这方面的交流活动,美术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的机会很少。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网上交流的形式,登陆相关网站共享互联网资源,参加网络学术论坛,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业务上的交流。时空将不再是交流的障碍,美术教师交流的机会将大大增多,从而使美术教学可由封闭走向开放。

三、多媒体美术课件的制作

(一)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是美术教学中重要和常用的教学手段。美术课件在展示欣赏图片时,要注意所选图片要画面清晰、层次分明、色彩饱满、易于存储等。还有图片在课件上要讲究构图和位置,图片在背景上要醒目。

(二)图像展示

美术教学中采用动态图像展示,可以使学生从最佳角度对示范过程看得更清楚明白,有利于学生掌握技巧技法和步骤程序。要注意所选图像画面清晰、不抖动,拍摄角度和剪辑制作要合理。

(三)背景音乐

在美术课件制作中,为拓展学生想象与联想的空间,营造气氛,烘托主题,加深欣赏的深度,可选用一些适当的背景音乐,使同学们产生共鸣、引发思考、加深认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四)文字编排

美术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主要是教学中的标题、要点、步骤及理论知识等。因此应根据需要选用大小、颜色合适的字体,标题要有层次,颜色要醒目,不同内容要在字体和颜色上有区别,标题和正文字体相统一协调。

四、美术课件在教学中的目标定位及要求

1.美术课件制作的目标应定位在为教学目标服务,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否则,再美的课件也失去了意义。

2.美术课件的使用目的,应定位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件设计制作时,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多启发引导,由学生自己来寻找答案,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学习,这样掌握的知识才更加牢固和深刻。

3.美术课件要成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互动的桥梁。因此,在课件设计制作中,要体现出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作者:朱文胜

电脑技术备课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广电双向网的校园班班通建设和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开通广电双向网的情况下, 以县市为单位将投资高、专业性强的系统中心集成到广电网络分前端, 广电网络分前端设立服务器以整合本县市、卫星教育网、远程教育网、文化共享工程等所有能共享的教学资源, 以供本县市的师生使用。因简化了校园网结构减少建设投资, 增加了校园网的互动性和适用性, 使班班通能建得起, 用得来。

【关键词】双向数字网 班班通 现代教育技术

一、固有模式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经历了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计算机教室模式三种模式, 这三种模式都已经不再适应信息化的发展。教育部提出的“班班通” 是新时期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 即要求学校每个教学班都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上网阅览、收看电影电视节目、演示课件、现场直播等。目前主流的班班通方案多是以学校为单位, 基于校园模拟电视网络、计算机局域网两网共用的网络系统, 将来自于现代远程教育卫星等教学资源共享的教学电视节目以广播的形式传送到直接输送到各个教室和功能室, 也可能通过计算接收IP 机数据信号, 从而构建一个从前端到终端的小型校园网络。这种模式主要问题表现在:

功能单一。各个学校单独建设的系统是一个相对是独立的系统, 只能以卫星或是IP 数据方式接收信息, 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特别是没有实现本县市内学校之间的互联互通, 使本县市内的教学资源无法共享, 校园网中传送的模拟电视教学节目只能被动收看, 不能点播、暂停、快进、快退等操作实用价值不大。

使用不方便, 操作复杂。该系统牵涉到电视技术、电脑技术、卫星接收技术, 卫星信号和IP 数据信号也并没有整合在一起, 需要操作多种设备, 因止存在使用不便操作复杂的问题。

投资成本高。每个学校都单独建设卫星接收系统、闭路电视前端系统和IP 数据系统, 每间教室都要配备电脑。而且这些设备都需要专业的维护人员, 运行成本大大提高。

二、广电双向数字网建设

如果是基于广电双向数字网来建设班班通, 则能以城域网的模式, 集合县市内所有学校的校园网前端系统到广电双向网络的县市分送前端, 各个学校统通过广电网络接入, 因而避免了前端的重复建设, 同时前端系统有专业人员收集信息资源、维护软硬件, 使得存储信息更丰富, 运行维护更有保障, 不再需要每个学校去收集资源和维护设备, 实行了专业分工, 大大降低了建设和管理成本。广电网络具有视频传输的天然优势, 能很好地满足教学视频的要求。在各县市数字分前端设立资源服务器、网页服务器、数据库系统等服务器, 以一县市为一个城域网在接入广电双向骨干网。在本县市内采用分组和点对点传输, 本县市学校间的信息的发布和交换数据流大部分只在城域网内实现, 以保证网络速度。

教室配备投影仪或大尺寸彩色电视、双向机顶盒、音响、摄像头。所有设备以双向机顶盒为核心, 全部联接到机顶盒上。机顶盒外围接口电路提供各种外部接口: 如通用串行接口USB, 以太网口、RS232、音频视频接口、用来连接无线的键盘、鼠标以及VCR、VCD、数字摄像机等设备接口。教师只对机顶盒操作即可完成所有的功能。条件好的学校也可以配备电脑来代替双向机顶盒。

各个学校以电脑接入广电网络, 通过各种软件来实现铃声、音视频广播。电子备课、校园监控、学校管理、信息交流、资源查询等功能。

三、校园有线网的应用

点播视频教学节目。县市广电网络分前接收来自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互联网等信息资源, 结合本地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在本地服务器上。教师生即能通过双向机顶盒随时点播丰富的教学节目。通过双向机顶盒USB 接口, 采用移动存储器播放所有能在电脑上播放的语音视频课件。可以根据教育所需要的内容, 播放自制课件。开办电视图书馆, 教师生可通过机顶盒或是个人电脑访问本县市电子图书馆, 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以网站、论坛、视频表演等展示学生的才华, 积极引导学生的课外娱乐生活, 以丰富“素质教育” 的内涵。实现学校辅助管理。通过一系列的应用软件, 实现学校音视频广播、信息发布、校园监控、视频会议、电子备课等众多功能。

四、校园网的延伸

边远山区学校可采用MMDS 等无线传输, 加入本县市的校园网。

开办家长监管频道, 家长可以在家中或外地远程随时通过电视机查看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学生和教师在课外, 可通过电视机摄像关建立相互的视频会话, 以完成课外辅导和讨论交流, 不但是班班通,更形成家家通。随着“三网融合” 的推进, 广电网络得到不断的升级改造, 将不再是单一的传送电视节目, 而发展为多功能互动的交流平台。升级改造以往的学校信息化建设模式中,改善互动和交流的不便, 这将给学校信息化教育带来一个全新的模式。

作者:王勇康

上一篇:农业科技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语言文字学界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