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不同于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将加强政府监管和调动农民积极性有机结合,在建设全过程、各环节充分发挥政府和农民双方作用。政府要加大投入、组织发动、强化监管,要出台政策引导农民参与建设;水利等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要做好建设前期、建设实施、建后管护等各环节的工作,对项目建设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水利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水利建设管理论文 篇1:

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和应用技术的综述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也在不断的增强。农村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对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方面以及应用技术方面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对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以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造成农村水利建设管理诸多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具体对策,并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旨在为提高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应用的水平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农村水利;建设管理;问题探讨;节水灌溉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然而水利工程建设完正式投入使用,能否很好的为农业服务,关键还在与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我国农村水利工程领域对于管理以及应用技术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实际的农村水利管理中,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因此,在今后的农村水利工程领域,要加强对管理以及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并且在研究中逐渐将对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以及应用技术的研究纳入到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从而促进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1、造成农村水利建设管理诸多问题的成因

1.1 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设备落后和老化,难以实现高效运作就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大体现状来看,其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农村水利建设的一些设备相对落后,且部分出现老化的现象,因而,在水利工程运转的过程中,难以达到高效的状态。特别是农村中一些小的水利工程,其管理大部分还要依靠人工来进行,因而大大的降低了水利工程的效率。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不能进行改变,那么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农村水利工程领域的发展,进而影响农村的农业等领域的发展。

1.2 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薄弱、滞后,整体运行困难除了以上的重要原因外,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薄弱、滞后也是导致现阶段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而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相关部门对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忽视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相关的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再加之一些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精,素质水平不高,这些都是导致农村水利建设管理薄弱的原因。因此,必须针对这些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症下药,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

2、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具体对策

由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且一些问题十分严重,直接影响了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的效用。所以,为了充分的发挥农村水利建设的作用,必须给予其管理以及应用技术方面更大的重视。本文在此提出了几点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提出一些借鉴。

2.1 把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重视水利建设的发展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就笔者看来,首先就应该重视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同时将农村中的水利工程建设放在优先考虑、优先发展的位置上。由于农村水利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加强对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视是十分

重要的。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最为巨大的。因此,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要起到领导的作用,加强领导阶层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从而认真落实农村水利建设的工作。

2.2 采用多渠道筹建农村水利建设管理资金,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考虑到建设农村水利工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面对投入的经济费用,单靠某一方方面的力量是无法保证水利建设长期有效运营的。因此为了保证农业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不仅要在政策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撑外,还要加大对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在政府的财政支出时,要考虑到农村水利建设的问题。同时还要采用多种渠道从社会上筹建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资金,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2.3 明确农村水利建设的主体问题,实现责任到人的制度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要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何才能有效的完成这一项任务,是当前政府部门头等关心大事,也是加强农村水利建设重要着重解决的难点问题。为了实现高效的运作与发展,就应该明确农村水利建设的主体问题,明确各自的职责,才能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责任到人,快速解决,这样也能够加强大家的工作责任心。

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所以,以上的几点管理措施也仅仅只是几个重要的措施。然而,仅仅凭借这几点管理措施来改变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现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以及应用技术的研究还需要农村水利建设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研究。

3、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3.1 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传统的水利工程是利用水渠送水,这种方法虽然资金投入低,但水的损失很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制管新材料从价格和质量上为输送水提供了便利,近几年,更新改造、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工程,采用了管道送水,同时也利用渠道防渗抗冻胀、暗管输水等节水技术,改善了农村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

3.2 喷微灌技术和渠道防渗工程的比较

喷微灌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功能,喷微灌技术在节水、节地、增产效益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喷微灌技术投资高,同时对水质的要求又高,但渠道防渗工程技术与喷微灌技术比较,各有所长,在灌区的节水改造项目中已经应用,从节水效果看效益显著,而且渠道防渗工程技术随着在阜新市灌区的应用,技术日益成熟。

3.3 集雨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集雨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为了节约对水利工程投资和运行的成本,这种集雨水灌技术的实施,已在我国部分农村得到应用,采用集雨水灌溉技术,就是设法收集雨水,把自然降雨收集起来,在需要灌溉时,再把雨水送到村间,这是对农村进行弥补性灌溉的一种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以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对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从我国现阶段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还是较多的,同时在应用技术方面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因而不利于农村水利的发展和应用。因此,要不断的加强对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以及应用技术的重视,并且从其管理的多个方面,从应用技术的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從而研究出更有利于农村水利工程发展的管理措施和应用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兰.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2]姜子南.辽宁省农村水利建设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徐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保障措施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

作者:冯登文

水利建设管理论文 篇2:

如何有效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不同于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将加强政府监管和调动农民积极性有机结合,在建设全过程、各环节充分发挥政府和农民双方作用。政府要加大投入、组织发动、强化监管,要出台政策引导农民参与建设; 水利等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要做好建设前期、建设实施、建后管护等各环节的工作,对项目建设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前言

要引导、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让农民真正投入到建设全过程。通过政府主导、政策引导、部门实施,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多措并举,共同强化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建设目标

1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现存的问题

1.1 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大多过了工程的设计年限,设备老化,功能减退,漏水、渗水现象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随着城市建设及工业区的快速发展,农田渠道损毁及断头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灌溉难的现象。

1.2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薄弱

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产权不明,水利设施维护管理责任没有得到细化与落实,农田水利工程运行起来困难重重。在一些地区,虽然已建立起农民用水户协会,但绝大多数没有注册,人员多为兼职,无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田水利的进一步发展。

1.3 农民积极性不高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导致农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骤减。加之,农民打工的收入远比在家务农收入要高很多,农业生产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导致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有效路径

2.1 深化农田水利制度改革,加强水利建设宣传力度

进一步深化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制度改革,做好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护到位,即农户自建自用的水利工程,产权与管理归个人所有;受益户较多的水利工程,可组建合作组织,由合作组织管理,产权归合作组织所有;经营性的水利工程,可组建企业法人,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来管理或者拍卖给个人经营管理。要全面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正确划分不同性质的水管单位,实行管养分离。要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加强宣传水利建设力度,提高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做到领导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

2.2 健全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我国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比较健全, 这些规定都是从以前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施工单位按照规章制度施工能够很好地控制工程质量。 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①招标;②合同管理;③监督制度。 通过招标能够让优秀的施工单位来承建工程项目, 合同管理能够确保施工单位各项建设都必须按照合同规定进行,监督制度主要是对监督人员的素质和行为进行规范,以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在可控的情况下进行, 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地发现处理,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2.3 加强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农田水利服务建设

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灵活运用“国家为主,农民为辅”的农田水利发展机制。应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量要有明显提高,区分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投资的比例;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使财力、物力等更多地流向农业;做好各项水利建设资金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农田水利服务站建设,合理核定人员编制,尽可能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发挥农民自建、自管、自用的优势作用。

2.4 落实设计单位责职

工程建设围绕设计图纸展开, 设计单位在勘察设计的时候必须全面考虑实际问题,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程序体系,落实审核、会签、审批文件的制度。 在勘察设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理》《工程建设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等等。 确保工作细致准确, 强化设计者的责任, 准时提交准确详尽的设计图纸和文件,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2.5 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引导农民自主投资投劳

农田水利涉及广大农户,必须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参与。要大力支持发展民营水利,吸收社会资金投资水利,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对农村供水工程、荒山、荒坡、水库等进行经营性开发;要积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机制,鼓励通过“谁投资、谁受益”、拍卖工程冠名权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兴办农田水利建设。其次,完善“一事一議”政策,引导农民自主投资投劳。村内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通过“一事一议”筹劳、筹资解决,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可将“一事一议”的范围扩大到跨村的斗渠、小型水库等水利工程。

2.6 提升农田水利管理水平,加强农田水利科研管理

坚持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提升农田水利的管理水平。要进一步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严格保护农业灌溉水源和排放工程设施,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群众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责任,使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针对农村水利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建立考核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工作机制,促进农村水利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强农田水利科研工作,多学习、借鉴国外较成熟的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科研成果,多推广如喷(滴)灌法、覆膜法及循环水培法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加强新的科研成果的开发和推广.

2.7 政府和农民共同进行质量监督

目前,国家规定对于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政府质量监督,并且一般来说,应当“谁验收,谁监督”。对于重点县建设来说,三年建设方案的审批和建设任务的整体验收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如果所有项目的质量监督全部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显然是不现实的,甚至会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对于重点县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可明确由市县级水利部门及建设、农业、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的政府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实行现场监督,省级水利质量监督机构予以指导、抽检,并对各县进行巡回监督。在加强政府质量监督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可在当地聘请一些德高望重、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农民群众担任质量监督员,并签订合同,明确责任、义务和权利,给予一定的报酬。此外,在施工现场,设立告示牌,及时告示工程目标任务、建设内容、进度、质量控制等各项事宜,接受群众义务监督和社会监督。

2.8 注重建管结合,强化建后管护

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项目特点,要深化改革,分类实施不同的建后管护机制。一是对集中联片的渠系可由灌区国有水管单位延伸管理; 二是对村里的配套渠系,可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 三是一家一户的小型设施,由农户自己管理。各类工程在建设立项时就应明确建后管护机制,这样既能保证发挥工程效益,又能使建后管护单位或农民群众提前介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监督,提升工程质量。

结语

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基本情况决定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促进作用。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和管理,才能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用的发挥,促进内当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芳.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探析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17):105.

[2]夏曦 ,祁爱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初探 [J].江苏水利,2010(11):28-29.

作者:黄健

水利建设管理论文 篇3:

加强水利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摘要】农业的发展与水利建设的管理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农业不断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变革,以有效地提升我国水利建设的管理水平。因此,进一步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思路;改革措施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开始走上市场化的道路,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载体,水利建设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必须迎合市场管理体制,不断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提升水利建设管理的水平,突出水利建设管理的效益,努力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了初步的探讨。

一、水利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载体,不断提升水利建设的管理质量,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生产也开始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水利建设管理中凸显了不少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形态下,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

1、水利建设的管理理念不符合市场需求

水利建设的管理理念应该与时俱进,应该不断结合农业发展的新趋势,结合农业发展的新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但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水利建设的管理存在明显的“惯性”意识。在水利建设的管理中,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传统管理方式仍居于主导地位,这就使得水利建设的管理缺乏灵活性,缺乏创新性,在具体的水利建设管理中容易出现严重的盲目性,使得水利建设的发展与农业生产的实际发展存在严重的间隔,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还容易降低水利建设的综合效益。此外,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在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关于水利建设管理机制的调节性较弱,使水利建设的相关机制及保障措施缺乏明显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我国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

2、水利建设的管理机制缺乏明显的滞后性

在水利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建设如果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但在我国水利建设的管理过程中,关于水利建设的相关机制并不健全,如水费价格不明确容易造成水管单位的经济负担,在用水费用的计收过程中,传统的方法也存在明显的弊端。此外,水利建设的管理并非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件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如果在水利建设的管理过程中,缺乏健全的科学的管理机制,那么水利建设的管理将会出现严重的滞后性,难以适应新农村新农业的发展。

3、水利建设缺乏严格的系统的质量监管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科学的严格的质量监管是保障水利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如果水利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那么水利建设的功能将难以有效发挥。但在我国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中,明显缺乏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针对水利建设的不同环节,质量监管存在模糊,甚至失位的问题,难以优化水利建设的设计水平,难以提升水利建设的施工水平,难以保障水利建设长久稳定地作业。特别是在水利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薄弱,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针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体系缺失,施工作业中的质量监管体系缺失等,都使得水利建设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难以长久的穩定的发挥作用,不仅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还会造成水利建设资金的严重浪费。

二、加强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水利建设是促进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水利建设管理中,应该紧随时代潮流,强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提升管理的质量,有效提升管理的水平。

1、不断提升水利建设的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

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顺势而为,紧紧贴合农业发展的实际,紧紧贴合水利建设发展的现状,不断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积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全新的管理理念为指导,构建先进的水利建设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严格管理程序,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新的管理机制能够涵盖水利建设的所有方面。同时,在水利建设的管理过程中,还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将水利建设的管理当做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有效规避短期目光,从宏观的长远的角度来正确审视水利建设的管理。此外,在水利建设的管理过程中,国家或者地方政府要积极转变观念,根据新的形式及时创新管理的政策,提升政策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中,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管理模式,将水利建设的管理推向市场,明确管理的权责,有效发挥政策的宏观指导和引领作用,有效地促进水利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

2、不断规范和完善水利建设的相关管理机制

在水利建设的管理过程中,单一的管理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建管理中凸显出来的问题和弊端。鉴于此,在水利建设的管理中,应该顺应市场形势,不断健全和完善水利建设的相关管理机制,有效地提升水利建设的管理水平。通过一系列管理机制的落实,来实现水利建设的分项管理。如水价管理机制的落实,要利用价值规律,并结合市场供求关系来科学合理地制定水费的价格,确保水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同时在水费征收问题上,要减少行政力量的干预,有效地提升水费征收的科学性与精准性。

3、落实严格的质量管理机制突出质量监管

在水利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制定和完善质量监管,对于提升水利建设管理的质量,发挥水利建设管理的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水利建设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落实严格的质量管理机制,将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纳入质量监管体系中来。选择正规的设计单位进行科学的水利设施设计,不断提升招投标机制的合规性,确保招投标的准确性,加强质量监督与监管,成立相应的质量监管体系,着力提升监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确保他们在具体的质量监管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审查员的角色,有效地保障质量监管的效益。

总结:

在水利建设管理体系的改革过程中,应该顺势而为,加强管理体系的创新,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转变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质量监管机制,综合提升水利建设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岩,加强水利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的思路和措施[J],科技风,2011年24期;

[2]周建伟,论水利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1(14).

作者:陈军

上一篇:命题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企业党建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