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管理论文

2022-04-27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通市博览场馆、项目、组织等建设情况的大量调查,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客观的归纳,构造了南通城市文化与博览产业的三维拓展模型,为发展南通博览产业取得科学的理论基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管理论文 篇1:

北京市城市公共服务与人口空间分布

摘 要: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方法,采用北京市“六普”中的街道乡镇数据与产业指标相结合,对优质公共服务分布与人口密度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质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空间分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产业有关的工资和就业岗位作为控制变量的作用相结合,反映出低端产业难以吸引人口迁移。这说明,在特定地段增设和完善优质公共服务吸引人口,并为高端产业提供发展环境,使产业与公共服务配套,有助于城市多中心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城市公共服务;人口空间分布;多中心结构

人口膨胀给大城市带来的“城市病”已经成为中国很多城市的首要问题。为了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各城市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户籍制度和准入门槛控制人口规模,通过规划郊区卫星城引导城市空间格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等等。但事实上城市蔓延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应该采取哪些手段以及如何实施才能有效调控人口分布是大城市健康发展的核心任务。

一、文献述评

城市公共服务被认为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的研究主要讨论人口分布与公共服务空间配置的关系。一方面,学者们通过人口与城市空间要素分布的一致性得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如王金营在研究北京市城市-近郊人口密度梯度及其变动时发现,经济水平、城市公共交通、人均居住面积、绿地面积等因素与人口密度有比较强的相关性[1]。马清裕和张文尝通过比较北京居住区的交通网络,发现居住区空间以沿各环路圈层扩展、沿向外辐射主干道带状延伸及在现代产业集聚区周边扩展为基本特征[2]。匡文慧和杜国明在研究北京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式时发现交通环路对人口分布有显著影响[3]。在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交通和土地利用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而扩张,事实上往往是人口密度的增加引起交通和土地利用发生改变。因此,单纯比较两者的空间分布说服力不强,对于吸引人口迁移的原因还需进一步从各种因素与人口分布的相互影响关系和聚集特征上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的研究则通过比较中心与外围地区的公共服务差异,得出外围地区公共服务不足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如赖玉红等在分析了广州市卫生资源与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后发现,医疗机构与人口分布不相适应[4]。谢守红基于1982、1990和2000年广州市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人口数量、增长率和密度对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后指出,近郊生活服务设施和轨道交通发展的滞后是造成广州人口郊区化较北京、上海缓慢的原因之一[5]。高军波等刻画了广州市公共服务的空间分异,并通过对广州市公共服务综合公平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后指出,老城区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大、密度高而外围开发区供给缺乏,与人口分布不协调[6]。杨胜利和高向东主要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上海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状况,并基于上海近郊区的公共服务资源综合得分低于中心区与远郊区的现象,得出近郊区扩建中存在公共服务不配套的结论[7]。孟兆敏和吴瑞君基于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研究了人口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变动对上海市公共资源现有配置的冲击,建议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8]。尽管这些结论无可争议,但是研究显然暗含了公用设施在空间上达到均衡布局才是最优目标,如果不能为城市多中心提供支持,则必然导致“摊大饼”式的城市蔓延。

城市空间效率的本质在于空间布局的非均质性,正是非均质的空间结构使得各要素在特定地段聚集,从而在不同地区形成城市的各种功能区。通过公共服务引导人口分布的机制也在于通过在目标地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资源聚集,从而实现城市人口在空间上形成多中心结构。因此,如何选择公共资源分布的地点是合理布局城市空间要素的关键,而非简单地均等化。同时,在利用城市空间非均质特征时,不同质量的公共服务资源对人口居住选择的作用是不同的,优质资源比普通服务对人口更有吸引力,其对人口的作用更能体现聚集的城市空间特征;加之我国的公共服务能力差异较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稀缺,居民对优质公共服务的追求更是趋之若鹜,而目前的研究都忽略了这一点。尽管赵秀池对北京市优质公共资源配置和人口聚集中心进行比较后认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优质公共资源在中心城区高度聚集是导致人口在中心城区聚集的重要原因[9];但该研究仅对不同质量的公共服务资源进行了空间分布的比较,不能解释设施与人口分布的互动关系;而且作者采用的是中心城区和新城地区的对比,空间范围过于抽象,对于城市空间异质性特征描述则过于粗略。

另外,在讨论影响城市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方面,学者们经过多种途径研究发现,职居分离是中国很多大城市的突出问题[10~16],说明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在向外迁移过程中与产业存在严重的不匹配性。实践证明,“产业造就城市”,而上述研究忽略了产业因素对人口的影响,或者将产业和公共服务分开考虑,削弱了结论的可靠性。

为了准确解释在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公共服务变量与人口密度关系进行分析。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的北京市各街道乡镇(简称“街乡”)数据,较之以往基于区县级数据的结论更能准确反映城市空间的异质性特征;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和公共交通,并增加了就业岗位和工资水平两个控制变量,可以综合考虑公共服务和经济要素的共同影响。加入空间权重因素的空间计量主要是基于城市聚集效益的存在,因为“不考虑空间作用的模型将会略微高估城市公共服务的价值[17]”;而聚集效应是城市空间形成的根本动力,也是形成多中心格局的基础。

二、北京市公共服务与人口分布

自21世纪以来,北京市的人口出现了明显的扩散现象,即中心城区人口增速减缓,郊区人口迅速增加。但是,密度变化最快的在近郊区,中心城区次之,人口并没有通过隔离带向真正的郊区迁移。由于近郊区与中心城区相连,在形态上仍然表现为“摊大饼”式的空间扩张。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的321个“街乡”中,常住人口密度大于3万人/平方公里的街道有10个,占总量的3.12%,分布在原东城、原西城、海淀和朝阳。常住人口密度在1万人~3万人/平方公里的有84个,占总数的26.17%,也主要分布在中心和近郊区。常住人口不到1万人的街乡有163个,占总数的42.37%,主要分布在远郊区。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人口在中心城区高度聚集的特征。

公共服务中,教育和医疗是人生的两个重要端点,尤其是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是居民追求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由于接送小学生上下学和重病老人就医是最耗费劳动力成本的两项任务,故这里选择品牌小学

自2006年9月1日起北京市取消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但小学的教育质量客观上仍有很大差异,居民仍然偏爱曾经的重点学校,并对之有较大认同。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在原有重点小学基础上形成的2011年京城百所特色小学,这些小学其实就是以往教育部门官方承认的重点小学和示范小学。这里用这百所特色小学代替优质教育资源。重点中学也是重要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我们对北京市68所示范中学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后发现,这个变量并不显著;另外,中学生独自上学能力比小学生强,居住地选择对学校的位置依赖性小。故未将中学纳入进来。和三级甲等(简称“三甲”)医院分别代表优质教育和医疗服务;交通则是联系一切城市活动的空间纽带,鉴于北京市实行的是“公交优先”战略,这里用公共交通表示。从教育来看,北京市的品牌小学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和丰台的中心城区,而远郊的八个区县没有一所品牌小学。“三甲”医院是医疗水平和医疗设施最好的医院,大部分集中在城六区,八个郊区县没有一所。可达性是公共交通效率的具体体现,鉴于北京市仍是单中心的空间格局,

从以到达城市中心(天安门)的时间来衡量各地的交通可达性(时间越长可达性越差)来看,1小时的可达性只包括了城市中心和一部分有直达车的地区,一半以上地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至少3个小时才能到达市中心。由此可见,无论是人口还是公共服务都表现出了在城市地区高度集中的分布特征(见图1)。

2.指标与数据

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和交通三项内容,作为三个影响人口分布的自变量,分别用各“街乡”的品牌小学数量、“三甲”医院数量和交通可达性来表示。采用单位从业人员数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两个控制变量。

人口密度采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北京市308个街道和乡镇的常住人口与面积之比,用万人/平方公里表示;品牌小学数量(所)来自《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和新浪教育频道在原有重点小学基础上,在1164所小学中联合推选出的百所特色小学,通过地图搜索工具,按照其地理位置所在“街乡”计算所得;“三甲”医院来源于国家卫生部门公布的各地“三甲”医院名单,按上述同样方法计算各“街乡”“三甲”医院数量(所);交通可达性用各“街乡”办事处或镇政府所在地到天安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交或地铁)所花费的最短时间(分钟)

利用Google Map查询在周一早8点,从各街道乡镇办事处所在地到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公交、轻轨等)所要花费的最短时间,时间越长交通可达性越差。来表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人)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年)来自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截止到2008年底)中各“街乡”的法人单位统计

经济数据与公共服务数据有两年之差,但已是目前最接近的了。其结果反映了产业对人口分布滞后两年的影响。。各变量的统计描述见表1。

四、实证分析

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中进行选择时,一般通过拉格朗日乘数和稳健的拉格朗日乘数形式来检验,结果见表2。

表3显示,品牌小学数量对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系数最大,为0.3515,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优质教育资源是吸引人口居住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街乡品牌小学每增加一所,人口密度增加0.3515万人/平方公里。三甲医院数量的影响系数次之,为0.2512,也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三甲医院每增加一所,该街乡的常住人口密度增加0.2512万人/平方公里。公共交通耗时的影响系数为负并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随着到达市中心花费时间的增加,公共交通可达性降低,常住人口密度也随之降低。控制变量中的法人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影响系数为0.00003,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街乡”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越高,对应地区的常住人口密度越高,年平均工资每增加10000元,该街道或乡镇的常住人口密度增加0.3万人/平方公里,这一方面反映了地区收入对居民居住选址的作用明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密度人口与高端产业空间分布的一致性特征。而从业人员数量对人口分布影响不显著,表明就业岗位对人口分布没有影响,这与产业造就城市的观点不甚相符;但与北京市严重的职居分离结果一致。两者结合可以看出,职居分离主要发生在低端产业中。反映空间效应的系数ρ在1%显著性水平上为0.962,显著性强、系数大,说明一个街道或乡镇人口密度增加会引起周边街道或乡镇的人口增加,人口密度分布有明显的聚集效应,这正是形成城市中心的基础。

上述结果显示,优质教育、医疗以及交通作为城市基础的公共服务确实对人口分布有显著影响,其中学校比医院的影响系数大,表明居民在选择居住地时,优质小学的作用比医院更重要。而以环形结构为主要构架的交通规划体系被认为是影响人口向外分散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同时,在郊区化过程中,虽然很多学者主张产业与人口同时迁移,但“卧城”的出现加剧了职居分离,也成为低端产业与人口分布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明显的空间效应参数说明,北京市街乡空间尺度表现出了很强的空间效应,在规划公共服务设施时,这个尺度应非常适宜,过大(如区县)尺度不足以产生空间聚集效应,过小(如社区)尺度则会使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繁琐、影响关系复杂而难以区分主要因素。

五、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有显著作用;尤其是优质公共服务是引导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在两个与经济相关的控制变量中,从业人员与人口分布无显著影响,说明产业与人口迁移不一致(错位)。从企业角度来说,并不希望为了劳动者而将企业选址在人口密集地区;从劳动者角度来看,是否能找到工作与居住地无关,居民对于居住地的选址更多地受就业以外的因素影响,这正是北京市职居分离的原因。因此,在职居分离严重的条件下,通过普通产业转移对促进人口向郊区迁移没有明显效果。虽然北京市政府从10年前就采取了依业选人、以居净人的措施来减少低端人口,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一直未有明显改观。事实上,除了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外,北京在郊区化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比较大的产业集中区,即顺义制造业基地和大兴的亦庄开发区,而人口并没有在这两个地区集中,而是以城市蔓延的方式向四周扩散,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这里的公共服务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工资水平对人口分布的显著性说明,高端行业对居住选择具有吸引力。两个控制变量的作用相结合反映出低端产业难以吸引人口迁移,从“产业造就城市”来看,即使在郊区也需要发展高端产业,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口的空间分布结构。目前,北京郊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这些行业都属于高工资行业;被城区淘汰的低端服务和制造业在郊区也难以生存。因此,通过产业发展引导人口外迁仍需要高端产业支撑。

中心城区的人口是否能够外迁,是城市中心地区与外围地区相互博弈的过程,外围地区的公共服务和产业如果没有优势来吸引人口,则很难在外围地区形成居住中心;而在大范围的外围地区均匀布局优质公共服务和高端产业亦非现实之举。本文所得出的高端行业和优质公共服务对人口布局的显著影响与事实一致。佛罗里达(Florida)证明创新能力和创意活动发生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区[18]。因此,高端产业需要高密度人口,高密度人口有利于高端产业成长,世界高端商务中心同时也是创意中心和人口密集的城市繁华地段[19]就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人口分布还表现为空间聚集。这就说明在引导人口向外迁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城市空间非均质性特点,在适当的地方增设和完善优质公共服务以吸引人口,并为高端产业提供发展环境,使优质公共服务和高端产业发展相配套,从而在该地形成人口聚集中心,最终形成多中心格局。

参考文献:

[1] 王金营.北京市经济持续增长下的城市-近郊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2).

[2] 马清裕,张文尝.北京市居住郊区化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06,(1).

[3] 匡文慧,杜国明.北京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GIS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4).

[4] 赖玉红,方一波,王俊杰.广州市人口分布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J].南方人口,2002,(4).

[5] 谢守红.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兼与北京、上海的比较[J].人口与经济,2007,(1).

[6] 高军波,周春山,王义民,江海燕.转型时期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析[J].地理研究,2011,(3).

[7] 杨胜利,高向东.上海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综合评价与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3).

[8] 孟兆敏,吴瑞君.人口变动与公共服务供给的适应性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

[9] 赵秀池.北京市优质公共资源配置与人口疏解研究[J].人口研究,2011,(4).

[10] 周素红,闫小培. 广州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及对居民出行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6,(5).

[11] 宋金平,王恩儒,张文新,彭萍. 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J].地理学报,2007,(4).

[12] 孙斌栋,盘鑫,宁越敏. 上海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8, (1).

[13] 徐涛,宋金平,方琳娜,张宁.北京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错位研究[J].地理科学,2009,(4).

[14] 郑思齐,曹洋.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对北京市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的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6).

[15] 姚永玲.不同人群职居分离及通勤行为调查——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0,(7).

[16] 姚永玲.郊区化过程中职住迁移关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4).

[17] 龙奋杰,郑思齐,王轶军,郭明.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城市公共服务价值估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18] Florida,R. Density and Creativity in U.S. Regions[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7, 95.

[19] 姚永玲.创意与城市共赢[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23).

[责任编辑 武 玉,方 志]

作者:姚永玲 王帅

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管理论文 篇2:

城市文化与博览产业组合开发策略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通市博览场馆、项目、组织等建设情况的大量调查,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客观的归纳,构造了南通城市文化与博览产业的三维拓展模型,为发展南通博览产业取得科学的理论基础。针对南通市发展博览文化与产业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并提出了南通博览文化与产业组合开发策略,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整合和完善南通“近代第一城”的品牌,建立文博、会展、休闲“三位一体”互动发展的博览产业格局,从产业广度、深度和集聚度三个维度进行拓展,实施南通博览“核心文化品牌”战略。

【关键词】城市文化;博览产业;组合开发策略

一、博览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南通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博览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新经济的重要内容,各种博览馆、博览园、博览展会及其它大型会议、高端论坛和相关节庆活动作为博览产业经济的代表形式,有效地推动了世界都市群的形成和城市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博览产业经济,不仅能给南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同时也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品牌的塑造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对于促进南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南通作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博物馆文化”与“近代文化”、“江海文化”交相辉映,为南通文化立市的根本。在新时期以发展博览产业的方式可以多元地弘扬城市文化,使文化保护和传承得以良性循环。在《南通市2010~2015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中就将会展文博业作为重点发展和支持的对象,而会展文博业正是博览产业经济的核心内容和代表形式。发展博览产业不仅可以优化行业间的组成结构,增强产业聚集和经济辐射能力,还能有效地带动城市建设、旅游、餐饮、住宿、交通、金融、保险、物流、广告等诸多产业的发展,吸引客商,创造就业岗位,增加举办城市的生机与活力。这种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水平高的产业模式对加快推进南通生态城市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具有很强的意义。

二、南通发展博览产业的综合评价

(一)南通发展博览产业与文化的优势

1.南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南通处于长江入海口的北岸,三面环水,拥有203公里的海岸线,166公里的长江干堤岸线,是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也是江苏唯一拥有沿江和沿海岸线以及港口的城市。随着苏通大桥、崇启大桥通车,崇海大桥、沪通铁路大桥的立项,南通已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交通圈和经济核心圈。苏通大桥、通洋高速、通吕运河及洋口运河这一轴线将南通都市区与长江、黄海相连,形成联动发展的局面。南通正在将自己打造成作为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心,利用交通轴线联动和港口优势,来带动区域发展。近年来,随着南通交通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城市对经济的服务作用也在日益增强。

2.南通近代城市文化的优势。清末状元张誊提倡“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使南通在近代中国迅速地成长,被吴良镛院士称为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第一城”。这种近代城市文化的内涵包括了博物馆文化、近代实业文化、名人文化以及“一城三镇”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文化,这种文化形式几乎遍及今天的南通地区。如果说江海文化是南通滨江临海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的,那么由张謇先生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中国近代第一城”则使得南通在世界城市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中国近代第一城”独特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发展理念和建设风貌,是南通独有的城市品牌,是南通的特色资源和生命力之所在,具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更无法取代的巨大价值。利用南通近代文化特色,来打造博览文化品牌、发展南通的博览产业,可以走出一条带有南通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3.南通特色产业优势。目前,我市拥有船舶及海洋工程特色产业基地、家纺特色产业基地、茧丝绸特色产业基地、现代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四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南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南通已成为全国五大修造船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家纺行业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最大的销售、物流中心。而启东天汾电动工具市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除浙江永康之外的第二大电动工具市场,占了全国电动工具市场的半壁江山。此外,南通正在加快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太阳能产业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发展南通的博览经济必须依托南通的特色产业和重点市场,来开发特色会展和品牌会展,以达到增强产业聚集和经济辐射能力的作用。

(二)南通发展博览产业面临的问题

1.周边城市的竞争压力。省内外各城市在后世博时代,都在深入研究各地的博览文化,挖掘博览文化资源,力图走出自己的新路子。省内的无锡市建立了8个博览园,通过会展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重点发展博览园经济。而临近的扬州市则整体规划先行,通过打造多个文化博览项目集聚区和特色文化线,集中建设十大类文化博览项目,建成一百个左右的文化博览场所,力图将扬州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博览城。作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祥地的南通,如何在新时代从“人无我有”的大文化视角打造自己的博览文化品牌,彰显南通城市文化新形象和城市个性特色,是我们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博览产业主体产业化的落后。相对于上海等博览业发达的城市而言,一方面南通文博业的产业化程度普遍较低,注册文化衍生产品商标、有品牌意识的少;另一方面南通博览产业中的会展业缺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服务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从世界范围来看,专业公司或会展组织是博览会展运作的主体。而目前南通会展业主要是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本地有能力承接大型国际展会的会展公司少,会展专业公司规模小、运作不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且缺乏专门的行业管理和服务组织。笔者走访了南通多家博览场馆和相关企业,他们均表示行业内富有经验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人才是企业发展和行业开拓的源动力,由于南通博览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总体素质不高,这些都成为影响到整个产业主体的发展的瓶颈。

三、南通城市文化与博览产业组合开发策略

(一)建立文博、会展、休闲“三位一体”互动发展的南通博览产业格局

文博、会展和休闲作为拉动南通博览产业的三驾马车,在更深层次上互通、互动,做好边界融合,在产业格局构建上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图1)。丰厚的近代历史文化遗存和以“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为代表的文博场馆是南通宝贵的发展资源。依托南通的近代文化优势和“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品牌”可以吸引具有影响力的高层论坛、展会、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来通举办,促进会展产业化发展。以南通当地优势产业为基础,利用好南通独有的近代文化和博物馆文化特色,可以打造在全国具有知名度的南通会展品牌,能够加速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早在上世纪60年代伴随着现代会展业的出现,会展和休闲就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它们能够而且必须实现有效对接,会展为休闲度假带来数量可观的客源,并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休闲度假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并增强会议和展览会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文化博览和休闲度假的关系也日益紧密,文博场馆是休闲度假业不可或缺的可利用资源,依托南通博物馆资源打造的文博之旅、近代文化游,都是博物馆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化组合的成果。

(二)广度、深度和集聚度“三维拓展”,实施南通博览“核心文化品牌”战略

文博、会展、旅游“三位一体”互动发展的南通博览产业格局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以文化集聚度为基础核心,对相关产业要素进行横向(广度)和纵向(深度)的立体整合,为各种纷繁复杂的产业组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基本框架。在这三个维度中,“文化集聚度”起着中枢神经的作用,不仅决定着组合模型“产业广度”和“产业深度”的边界,而且是提升整个产业组合层次和内涵的关键所在,而确立聚集度的中心任务就是要确立南通博览业的核心文化品牌。南通博览业的开发以“中国近代第一城”为核心文化品牌,不仅特色明显、旗帜鲜明,而且提高了南通博览业的内涵,对产业目标人群有更强的吸引力。

1.在第一个维度——产业广度上。南通的博览文化以“中国近代第一城”为核心文化品牌,利用好“中国近代第一城”概念下的“一城三镇”资源,利用近代南通以实业立城、港口通城等文化概念,形成南通特色的近代实业博览、港口博览、城市园林景观博览和城市人文博览等四个博览主题园区,通过会展商务业与休闲度假业、文化博览产业的有机结合。

2.在第二个维度——产业深度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展开:(1)近代实业博览主题园区以“一城三镇”格局中工业区唐闸为主体。建设近代实业博览主题园区可以依托“唐闸·1895”文化发展项目、唐闸近代工业区和唐闸公园,并筹建南通近代实业博物馆,在博物馆内设会议用房。(2)港口博览主题园区则以“一城三镇”格局中港口区天生港为主体,利用天生港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与城市绿谷、开沙岛、南通港的组合开发建立港口工业文化休闲项目园区,可以使南通城的西部旅游休闲开发成为可能。可在合适位置建立“南通港口博物馆”,使得南通的港口经济和每年举办的“中国南通港口经济洽谈会”有了历史的追溯,为今后引进港口经济相关的会议、展览、节事活动等项目增加文化聚集度。(3)城市园林景观博览主题园区则以“一城三镇”格局中风景区狼山镇为主体。狼山风景区内除了秀丽的风光和灿烂悠久的佛教文化,还保留了很多张謇时期的历史遗存,此外,园艺博览园、民俗博览园、佛教文化园等博览项目也汇集在这里。在此打造能充分展示特色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和旅游休闲项目,突出民俗和工艺等非物质文化,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体博览园产业经济的发展。狼山风景区周围高级酒店林立、商业设施齐全,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与之相邻,是发展休闲度假业与会展商务业的理想地点。(4)城市人文博览主题园区以“一城三镇”格局中南通老城区为主体。在南通老城区开拓城市人文博览主题主要依托“环濠河文博馆群”构筑的人文景观,对“环濠河文博馆群”进行拓展,成立赵丹艺术馆、南通近代名人博物馆等以充实环濠河文博馆群的内容。对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整理、修补、加固,依靠此处丰富的历史遗存建设生态博物馆来保存,与身为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的“千年濠河”及两岸园林构成的自然景观,同时发展文化博览业和休闲度假业;其次,可以考虑围绕南通博物苑这个中心构建与其配套的餐饮、旅游、娱乐、影视、购物等综合服务设施,形成配套设施齐全的文化中心;再次,“环濠河文博馆群”包含的博物馆、近代历史遗存、近代公共园林遗存和历史建筑建立统一的标志系统,以宣传自己的整体形象。

3.在第三个维度——产业文化聚集度上。近代实业博览、港口博览、城市园林景观博览和城市人文博览等四个博览主题园区围绕着“中国近代第一城”这一品牌,将此作为四个博览园区的规划主题和依据。在园区选址、功能分区、景点设置等诸多方面以这一品牌为载体,内生于各博览要素资源之中,不仅是联结产业广度和深度所有博览资源的纽带,更是南通博览产业组合的核心和灵魂所在。

(三)做好博览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发南通文博场馆的文化产业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根据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和资源条件,对一定时期内南通博览业的发展方向、博览会展活动的举办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各方面作好规划,围绕自身的文化与产业优势形成会展品牌,使南通会展业在与周边城市会展业竞争中实现错位发展,突显自身特色。南通的文博场馆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可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文博场馆的产业化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文化资产进行有效运作,通过参股、合作、租赁、承包等经营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盘活资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优势,让文化最大限度地面向群众。比如利用博物馆主业配合社会热点开展社会化服务,举办专题讲座和各种临时展览,向观众提供休闲娱乐、资料查阅、纪念品销售等业务。以博物馆为主导,构建与其配套的影视、餐饮、购物、旅游、娱乐等综合服务设施进行产业化经营,以此补贴博物馆的财政。还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设立展览工程公司、文物修复与鉴定中心、旅游服务公司、文化衍生产品开发公司、文化交流公司、教育培训公司等多个综合性的市场化集团公司,提供面向全社会的市场化服务。

(四)加强博览产业的行业管理和政策扶持力度

博览产业的行业管理可以分为公益性文化组织和商业性会展组织两类,第一类组织的代表是南通市文博协会,在博物馆事业的行业规范和业务指导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第二类组织南通尚为空白,应尽快组建非营利性和非官方性质的南通市会展行业协会,制定会展业的行规,对南通市的博览产业起到市场监督、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行业自律的作用。建立由政府统一领导、行业协会统一规划和协调、各会展组织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理应为博览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的政策保障,给予品牌会展或文化性、公益性会展的承办企业和组织一定的经济支持,给予博览产业融资支持、税收减免、财政贴息和补助,并适当的引入奖励竞争机制。

(五)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合作,注重产业联动与区位联动

南通可以凭借其丰富的博览资源,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合作,打造长三角博览产业联盟、会展联盟,在南通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展览的分会展,分享其带来的相应利益,整合文化博览、会展商务、休闲度假领域的信息、人才、设施、专业技术等各种资源,共享共用。

(六)加快博览产业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行业资格认证准入制度

一方面,我们可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引进外来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同时,在地方高校采取定向对口培养、职业培养等多种灵活方式,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此外,还需建立产业所需的会展人员、文博人员的资格认证准入制度,使更多的人员符合博览行业的要求,形成人才储备库,全面提高南通从事博览产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参 考 文 献

[1]涂成林.会展:现代城市发展的杠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罗一民.打造中国近代第一城[J].群众.2002(3):32~33

[3]黄建锋.南通加快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J].江苏商论.2009(11):104~106

[4]孙亮.论旅游产品组合的拓展模型——以南通旅游产品开发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8,22(7):14~18

[5]赵翀.浅谈博物馆与文化产业[EB/OL].http://www.ntmuseum.com/

shownews.asp?id=830

基金项目: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南通博览文化与产业研究》(批准号:2012CNT0015)。

作者:徐颖婷 赵毅菲

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管理论文 篇3:

城市建设用地现状诊断、利用强度与利用效益研究

摘 要:城市因人口与产业集聚而富有活力,城市用地负载居住、商业、工业等行业的发展,而城市发展又取决于城市建设用地的科学规划与高效利用。本文在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比较分析法、描述性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芜湖市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与格局,并探究了芜湖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研究发现,城市总规确定中心城区用地面积超过土地利用总规确定的控制规模,现状建设用地占到城市规模边界面积的89.80%,开发率较高;中心城区的现状用地结构较合理,但是工业用地比例偏高,商业用地占比偏低,还需调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老城区的容积率高、居住用地比例大,城市新区的工业用地比例大而工业用地容积率普遍较低,边缘区多布局为工业用地,少部分为居民点用地;不同类型的功能区斑块综合容积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外,各功能区斑块用地综合容积率也存在显然的“中心——外围”从高到底的分布态势;中心城区评价区域单位面积GDP达到676.72万元/hm2,人口密度为52.88人/hm2,表明其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益总体水平尚好。最后,对管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调整用地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与利用效益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评价学;建设用地;用地结构;利用强度;利用效益

城市建设用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承载着居住、商业、工业、公共服务等多种产业类型。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与布局随城市化进程、产业调整与空间规划而改变,城市运转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依赖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持。在以生态文明为战略、倡导城市绿色发展、低碳生产生活等政策背景下,控制用地规模,优化用地结构,调控用地布局,对实现减量规划与城市更新具有重要意义[1]。实现减量规划与城市更新发展,必须关注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强度与利用效益,借助规划来控制建设用地强度,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近年来,有关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与利用效益的文献已有很多。在土地利用強度方面,主要从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结构与形态[2-4]、土地利用形态的驱动因子[5-7]、土地利益强度的空间差异[8-9]。在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方面,主要分析了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及其协调度[11-17]、土地利用效益的分级[18]、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耦合机理与区域差异[19-21]。本文在GIS空间分析技术下,利用比较分析法、描述性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芜湖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与布局,以及城市建设用地的基础设施支撑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论证,对建设用地利用强度与利用效益进行定量估计,揭示芜湖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与节约水平,为完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政策与用地行为的激励机制提供证据。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评价地域进行划定,并利用比较分析法、描述性分析法研究了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与布局;采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计算了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从研究方法相互关系来看,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撑了规模、结构、布局分析,对刻画建设用地的利用强度与利用效益亦有贡献。

(二)数据来源

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有三:(1)人口数据。通过收各区、各街道(建制镇、管委会)的常住人口数据,经整理加总得到;(2)经济数据。经济数据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等统计数据;社会数据包括高等学校(含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数、行政办公人员数等来源于社会调查;(3)基础设施状况与生态环境数据。其中,建成区公路网密度道路网密度、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来源于统计年鉴。

二、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与布局

(一)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

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27km2,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80hm2,后者超过前者53km2。两个规划确定的规模冲突源于两个规划分属于城乡规划和国土资源部门。2016年末,芜湖市现状建设用地占到城市规模边界面积的89.80%,土地开发率较高。若按照现有的土地开发强度,芜湖市建设用地的实际规模将很快突破到规划规模。

(二)城市建设用地的结构

芜湖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比例远高于其他用地类型,占到37.64%,面积为77.00km2;居住用地的占比略少,为29.66%,面积为60.66km2;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26.60 km2,所占比例为13.01%;其他用地,如商业用地、教育用地、机关团体用地、其他建设用地等所占的比例都在7%以下。从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结构对比来讲,现状居住用地的比例高于规划居住用地比例0.69%;商业用地的现状占比低于规划确定比例控标,低了2.60%;工业用地的现状占比远远高于规划确定的占比控标,超过了11.89%;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的现状占比规划占比少了2.88%;公园与绿地面积现状占比偏低,仅有3.11%;与规划设定的12%还有一定距离。芜湖市中心城区的现状用地结构较合理,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工业用地比例偏高,商业用地占比偏低。

(三)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

参考《芜湖市总体规划(2012—2030)》中确定的老城区,结合芜湖市城市发展和空间建设时序确定城市新城区和城市边缘区,最终确定老城区、新城区、边缘区的范围。老城区重点是指由利民路—弋江路—天门山路—长江围合的区域;城市新区主要包括鸠江区部分区域和城南科教产业组团;城市边缘区重点包括三山区,江北集中区,城东城乡结合部和城南城乡结合部等区域。通过测算,得到老城区的建设用地面积为22.78km2,城市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为110.63km2,城市边缘区的建设用地面积为71.13km2。相应地,老城区的总建筑面积为2549.97万m2,城市新区的总建筑面积为6521.71万m2,城市边缘区的总建筑面积为2727.21万m2。

从芜湖市中心城区的老城区、新城区、边缘区的功能区类型和用地占比来看,行政办公功能区仅出现城市新区,老城区和边缘区都没有分布;老城区的居住功能区的占比非常高,达到了65.16%,而城市边缘区的居住功能区的占地比例较少,只有24.77%,城市新区的居住功能区的占地比例比较适当,达到32.75%;商业功能区的占地比例在老城区、城市新区、边缘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最大的为老城区,最小的为城市新区;工业功能区的占地比例在老城区、城市新区、边缘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城市新区、边缘区的工业功能区占地比例非常高,分别为38.43%和47.72%;教育功能区的占地比例在老城区、城市新区、边缘区之间存在较小的差别,城市新区的占比最高,边缘区的占比最低,老城区的占比居中;其他功能区的占比在老城区、城市新区的差别很小,最大的占比也仅有1.43%,最小的为1.11%;未参评区在老城区、城市新区、城市边缘區都有分布,面积分别为4.35km2、20.47km2、15.56km2。对城市旧区、城市新区、城市边缘区的建设用地面积比较可发现,城市新区和城市边缘区的建设用地面积都显著大于老城区。这不仅是从整体上如此,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面积对比上,也服从这一基本态势。城市新区和城市边缘区已是城市居住、商业、工业的主要区域,而且在发展潜力和规划调整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对比芜湖市的老城区、城市新区和边缘区还可发现,三个“区”在土地利用强度或特征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以容积率、建筑密度来近似替代表述土地利用特征,显示老城区的容积率最高,建筑密度也最大;边缘区的容积率最小,建筑密度与老城区相差4.56%;城市新区的容积率也不高,仅有0.59,而建筑密度则在18%以上。芜湖市老城区的容积率高是因为老城区的居住用地比例大,大容积率的用地地块较多;城市新区的工业用地比例大,而工业用地容积率普遍较低,多数以低层建筑,占地大而建筑面积上不去;由于边缘区多布局为工业用地,少部分为居民点用地,但楼层低,致使容积率很小。

三、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

(一)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强度

按评价区域以及居住、商业、工业、行政办公、高校教育用地的地类图斑为单元,提取得到评价地域内的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等各类用途用地的总面积,评价区域内的建筑总面积、居住等各类用地建筑的总面积,得到综合容积率。计算结果显示,评价地域的综合容积率达为0.71,居住用地、商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的容积率分别为1.04、0.91、0.99,而工业用地、高校教育用地的综合容积率较低,都为0.42。

从芜湖市各类功能区用地综合容积率的分布来看,不同类型的功能区斑块综合容积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外,各功能区斑块用地综合容积率也存在显然的“中心——外围”从高到底的分布态势,容积率最高的地段或区域主要还是在老城区的商业中心部分,而外围地区的容积率相对较低,如城北和城东的工业用地区、城西南的三山工业用地区,以及城市外围的少数商业用地区。从功能区的容积率分布发现,容积率分布整体上存在一种可称为“中心—外围”衰减的特征,但对居住用地而言,这种特征不是十分的明显或确定。

(二)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

芜湖市中心城区评价区域单位面积的GDP达到676.72万元/hm2,人口密度为52.88人/hm2,表明其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益总体水平尚好。从分用途的用地效益来看,居住用地的人口密度是评价区域人口密度的3.37倍,达到178.31人/hm2;商业用地的利益效益从单位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面积从业职工数来说明,前者达到3348.32万元/hm2,后者达到232.91人/hm2;工业用地利用效益则可从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总额、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单位面积利税额三个指标来展示,在没有横向比较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958.92万元/hm2,平均产值为4180.45万元/hm2,平均利税额达到507.17万元/hm2。

行政办公用地和教育用地不能采用经济效益来衡量其利用效果,只能采取单位面积人数来表达其用地的社会效果,间接说明土地集约水平,计算结果显示行政办公用地的单位面积服务人员数(工作人员)达到107.05人/hm2,而教育用地服务人员数平均值达到365.39人/hm2。从两个数值的比较来看,行政办公用地集约水平是远低于教育用地的。相对而言,行政办公区则没有非行政之外的功能,更没有住宿等功能,所以行政办公功能区的单位面积服务人员数较低。从用地效益的空间分布来看,用地效益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收集到的工业用地功能区的数据,计算得到工业用地单位面积固定资产状况、工业用地单位面积工业产值状况,结果显示大部分功能区的工业用地单位面积工业产值处在6000万元/hm2以下,少数功能区的工业用地单位面积工业产值超过10000万元/hm2;分布上,不具有显著的空间规律性,但呈现出一定的规模面积与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正相关特征;整体看,城北工业集中区域的功能区块的单位面积固定资产稍微高于东部区域的功能区块、江北工业集中区的功能区块;城南科教产业组团的单位面积固定资产和三山区工业用地的单位面积固定资产都具有个别功能区的数值较高,多数处于第一梯度,即3000万元/hm2的分布特征。部分功能区的单位面积工业产值处在3000万元/hm2以下,少数功能区的单位面积工业产值超过5000万元/hm2;分布上,与单位面积固定资产类似,空间分异的特征不甚明显,而用地面积规模与单位面积工业产值不具正向相关性,即单位面积上的规模与收入不呈正比,更多地是与规模以上的产业(行业)类型相关。从分区域的平均水平来看,城北工业集中区的功能区块、科教产业组团的功能区块、城东工业区域的功能区块的单位面积工业产值高于江北产业集中区、城西南(三山区)工业用地的功能区块的单位面积工业产值。

四、结论

芜湖市城市总规确定中心城区用地面积超过土地利用总规确定的控制规模,现状建设用地占到城市规模边界面积的89.80%,开发率较高;无论从允许建设区面积,还是城市用地控制规模,城市发展的后续土地保障能力压力很大。

芜湖市中心城区的现状用地结构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工业用地比例偏高,商业用地占比偏低,还需进一步调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节约集约利用工业用地,合理开发商业用地。

芜湖市老城区的容积率高是因为老城区的居住用地比例大,大容积率的用地地块较多;城市新区的工业用地比例大,而工业用地容积率较低,多数以低层建筑,占地大而建筑面积小;由于边缘区多布局为工业用地,少部分为居民点用地,但楼层低,致使容积率很小。

芜湖市不同类型功能区斑块综合容积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外,各功能区斑块用地综合容积率也存在显然的“中心——外围”从高到底的分布态势,容积率最高的区域主要在老城区的商业中心部分,而外围地区的容积率相对较低。

芜湖市中心城区评价区域单位面积GDP达到676.72万元/hm2,人口密度为52.88人/hm2,表明其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益总体水平尚好;从分用途的用地效益来看,不同用途的用地效益的存在差异,体现了典型的分异特征。

根据前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要做好空间规划的融合,实现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边界的一致,减少规划之间的相互冲突,特别是城市“总规”突破土地“总规”确定的控制规模。按照自然资源部三定方案,优化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减量规划与城市更新发展;(2)须减低工业用地供应比例,提高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的供应规模,合理开发商业用地,提高产业用地的节约集约水平。积极开发城市的老城区,搞好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优化老城区的用地结构,实现人居环境优化目标;(3)科学确定城市用地容积率规划与管制规制,以打造国家园林城市为要求,适当降低容积率,特别是居住区域的容积率,增加住房用地供给,消除城市人口集聚带来的居住贫困。参考文献:

[1] 黄贤金,张敏.减量规划与城市更新发展[J].土地科学动态,2018,32(6):15-18.

[2] 闫永涛,冯长春.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37-43.

[3] 闫永涛,冯长春.市场进程中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北京市住宅用地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8):57-61,67.

[4] 杨永春,乔林凰,侯利.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分布与行业驱动力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8(9):63-68.

[5] 杨永春,李欣珏.中国城市资本密度空间变化与机制——以兰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4):933-946.

[6] 马劲松,刘晓峰,左天惠.南京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异质性研究[J].测绘科学,2010,35(4):49-51.

[7] 闫慧敏,刘芳,刘纪远,肖向明,秦元伟.中国土地利用强度及其承载力研究(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27(4):387-402.

[8] 王宏亮,郝晉珉,高艺宁.基于AHP-TOPSIS模型的建设用地利用强度评价及灰色关联分析:以内蒙古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4(3):277-283.

[9] 唐洪松,苏洋,汪晶晶.碳排放视角下我国建设用地利用强度与效率研究[J].生态经济,2018,34(9):25-30,60.

[10] 彭建,蒋依依,李正国,张小飞,李卫锋,岳隽.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3):304-309.

[11] 叶敏婷,王仰麟,彭建,吴健生.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及其区域分异[J].资源科学,2008,(3):401-408.

[12] 王棚宇,王秀兰.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武汉市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9-83.

[13] 张旺锋,林志明.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5):99-103.

[14] 武京涛,涂建军,阎晓,周艳.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8):42-45,63.

[15] 仇娟东,赵景峰,吴建树.基于耦合关系的中国区域土地利用效益水平测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03-110.

[16] 李冠英,张建新,刘培学,王小丹.南京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1):130-134.

[17] 王伟娜,宋戈,孙丽娜.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2):116-120.

[18] 史进,黄志基,贺灿飞,王伟凯.中国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2):76-81.

[19] 贾琦,运迎霞,尹泽凯.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耦合分析——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实证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4,(8):9-13.

[20] 宋成舜,谈兵,韩冰华,柯新利.基于变异系数TOPSIS法的土地利用效益测度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1):286-291.

[21] 张荣天,焦华富.泛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测度及时空格局演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6):75-81.

基金项目: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8KYR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C630138)

作者简介:何丹(1983- ),女,湖北宜城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土地经济管理研究;通讯作者:吴九兴(1980- ),男,江西宜春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

作者:何丹 吴九兴

上一篇:摄影课程教学与教育技术论文下一篇:中职数控技术情境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