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业研究生核心竞争力论文

2022-04-30

[摘要]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能为社会提供面向智能制造的专业技术人才团,但现有培养模式存在一些不足。文章剖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项目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此模式能充分利用共享平台,进行实践教学;整合社会资源,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实现联合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设计专业研究生核心竞争力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专业研究生核心竞争力论文 篇1:

培养轮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分析了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因素,针对我校轮机工程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面临的问题,研究分析认为可重点从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踏实的工作态度,训练学生系统的思维方式等上面下功夫。培养模式上可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关键词:学科;核心竞争力;轮机工程;研究生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扩招及学校培养规格与招聘单位的用人理念的差异,出现了研究生就业困难及就业质量下降的现象,研究生核心竞争力遂渐弱化乃至缺失,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针对不同学科研究生,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要素及培养措施。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队伍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学历优势不再显著,研究生就业同样面临困境,开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研究生的学历优势已经不再是开启就业大门的钥匙。“唯文凭论”逐渐被社会抛弃,用人单位的招聘原则更加理性和务实,能力成为选拔人才的首要准则。除了少数国企、央企比较喜欢研究生外,大多数企业都不会看重学历因素,甚至还有的企业不愿意招收研究生。

杨勐认为研究生核心竞争力是指以其拥有的知识、经验等必要能力为基础,以个人的核心能力(专业)为核心,在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整合各类资源,使自身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综合素质统一体。研究认为研究生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具体的实践能力或者是能够在一定平台上迅速转化实践能力的潜力。研究生要想发挥其核心竞争力必须先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及心理素质[1]。韩丹认为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独特的科研创新能力、迅速的实践转化能力及思想道德修养[2]。武会忠与白俊认为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先进的核心竞争力理念、高水平的学术创新能力、超强的学习能力及学以致用的能力[3]。曾昭琴认为应提倡学术自由,开展创造性阅读,培养研究生理性批判思维能力,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尤其是学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研究生核心竞争力[4]。赵越等认为应着力于研究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5]。殷朝晖认为研究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为:创新精神、领先的技术或服务理念、组建创业团队的能力及筹措创业资金的能力。应从导师支持及学校创业教育环境的营造上做文章[6]。

轮机工程学科是我国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学科是以机械、工程热物理、控制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分析和试验技术对动力装置性能、重要部件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研究与发展开拓的学科。国内轮机工程专业开设院校大约有十几所,可以划分面向航运及面向船舶制造两大类。

近年我校轮机工程研究生生源中跨专业跨学科调剂考生较多,相近专业考生如热能动力类尚有一定热工基础,对于学科跨度较大的学生,则完全没有轮机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读研期间课时有限,不可能选修本专业全部本科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虽然最后也大都拿到硕士学位毕业了,但其专业程度很容易被质疑。有必要对轮机工程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一、在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上突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1.培养目标。轮机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转化与洁净利用、动力装置与系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方面专业知识,能从事船舶动力装置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安装检验、运行管理、研究开发及教学培训等工作,具备从事本领域新技术、新工艺的设计研究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实践型创新人才。

2.培养规格。轮机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应具备下列表1规格要求:

二、在培养核心竞争力过程中的着力点

1.着力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轮机工程专业涉及热、机、电、控制等多个学科,开设有相关课程。研究生仅仅通过一年多的学习,要想成为这些涉及学科的专家是比较困难的,但在学科交叉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成果。因而,轮机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目标定位是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能利用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针对轮机系统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从这个角度看,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生源,也有利于进行交叉学科培养。

为使学生掌握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学校开设了多个学科的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如高等流体力学、水下噪声原理、现代测控理论、数字信号处理、高等传热学、机械动力学、知识产权、文献检索、第二外国语、学术与职业素养、计算流体力学、数理统计、燃烧理论与技术、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节能技术与新能源开发、振动噪声仿真技术、振动噪声控制技术、振动噪声测试技术、船舶轮机自动化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装置设计、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轮机工程前沿讲座、振动理论及应用、声纳技术、水声通信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等。

为使学生在学科交叉的地方发现问题,老师在讲课和指导学生时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如指出在轮机工程学科前沿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办法,也可从不同学科的先进技术出发,到轮机工程中去寻找应用场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各种知识的深刻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各种知识,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踏实的工作态度。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会严重影响后续的学习过程。在招生面试中应着重考虑学生是否是第一志愿报考,是否对本专业有浓厚兴趣,还是一般兴趣?对毕业后从事本行业工作是否有信心?对于跨专业调剂学生应慎重考虑,特别是对本专业无兴趣,又不准备去本行业工作的考生,应特别慎重。如盲目录取,一方面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会给后续的培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甚至于出现极端情况的发生。

兴趣始终是科学研究的无穷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开设大量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及努力方向。在学习过程中,导师着力培养学生对研究领域的兴趣,鼓励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检索文献,找书、资料,博览群书、融会贯通,找老师找学长咨询,能进一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探索過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严肃对待实验及计算数据,不弄虚作假,不哗众取宠。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严谨踏实。做学术,就要肯下“笨”功夫,这是最聪明的方式,也是唯一的捷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3.培养学生养成系统的思维方式。研究生要独立承担一个课题去研究,首要问题是培养系统的思维方式。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应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善于收集资料和整合文献信息,看懂文献中研究思路及尚存在的问题,能发现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并能列出解决此问题的思路及具体方案。对取得的研究结果,应能验证其正确性,对存疑的结果,应能分析其原因,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应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写论文能力,抗打击能力。

研究生课程讲课方式注重思维的引导与问题的发现,不能采用灌输性质的讲授。在平时作业及课程训练中,注重系统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研究生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更为系统的学习方法,实现从被动地吸收到主动地去探索甚至创造的学习态度的转变。读研最重要的是要有想法,要掌握实现想法的方式方法,读研就是读思想、读想法、读方法。

研究生通过写论文使自己的思路更具有逻辑性。发文章对于研究生来说很有压力,但是有压力才有进步。为了搞明白一个小问题而看很多本书,边学习,边写论文,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最后会使自己整个心境都得到提升。

研究生有比本科生更长的学习生涯,有更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有更丰富的校园经历、人生阅历,有更成熟的观点,有更强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出色的执行力,有更强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和积淀,研究生在就业面试中具有更多优势。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去竞争,在学校里的努力是会让自己跑得更远,而不是跑得更快。

三、培养模式上的改革

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院通过几年的学科建设,建成轮机工程省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每年都选派研究生去企业实习。为了保障工作站有效运行,企业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项目任务驱动,强化项目考核;实施双导师指导,强化双导师职责;严格纪律和考勤,强化过程管理;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强化思想交流。学校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成立管理委员会,强化组织管理;健全管理条例,强化制度保障;遴选优质企业设站,强化物质保障;实施双导师指导,强化双导师职责;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强化思想交流。

研究生参与企业技术研发、职工培训、文化建设、业余活动、社会实践等。工作站设立以来研究生积极参与了企业(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专利的撰写技巧研讨会、Creo操作指南培训、商务英语培训、工业设计培训等专业技能培训。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到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和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并参与了消防演习、安全可靠生产等安全培训。

企业将技术需求凝练为相应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生工作站,委托给研究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技术研发;或组织企业自身研发队伍与研究生团队合作研发,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升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技术、推广新工艺、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效益。研究生团队在完成企业研发任务的同时,在工作站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理论性相关科研课题研究。

企业积极为研究生团队提供研究设施和实践指导等条件,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促进优秀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成长;高校研究生团队根据需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开展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

2.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办学国际化,选派研究生去国外学习,也招收外国研究生来我校学习。深化了中俄动力工程留学生双学位项目建设,招收俄方研究生来我校学习,选派我校研究生去俄罗斯莫尔多瓦等国立大学学习。新建中乌及中日轮机工程留学生双学位交换项目,互派学生学习。选派研究生去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学习。从实际效果上看,交换学习大大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了学生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这无疑对以后从事本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大有帮助。

四、结论

由于行业形势影响招生,我校轮机工程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面临多重挑战,研究分析认为可重点从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强烈的学习兴趣与踏实的工作态度的养成,及系统的思维方式的养成上下功夫。培养模式上可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勐.硕士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09:6-7.

[2]韩丹.从思想道德视角反思研究生核心竞争力[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27(7):128-131.

[3]武会忠,白俊.践行科学发展观 提升研究生核心竞争力[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8):76-78.

[4]曾昭琴.论研究生核心竞争力之学术能力[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29(6):76-79.

[5]赵越,教立营,王之琼.提升核心竞争力 破解研究生就业难题[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6):91-93.

[6]殷朝晖.提升研究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H大学研究生创业典型案例的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5):50-54.

作者:陆金铭

设计专业研究生核心竞争力论文 篇2:

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能为社会提供面向智能制造的专业技术人才团,但现有培养模式存在一些不足。文章剖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项目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此模式能充分利用共享平台,进行实践教学;整合社会资源,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实现联合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多年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符合智能制造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联合培养;共享平台

一、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概况

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是强国之根本。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高精尖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适应工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发达国家纷纷建立起能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德国探索并形成了“双元制”培养模式;英国采取了“学习—实践—学习”工读交替的产教措施。研究表明,实践在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特点在于教、学、做三者结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1]。在智能制造的新形势下,诸多高校对机械专业进行了校企联合、共享资源、加强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探索。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仅有部分高校落到实处并取得不错的效果。为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武汉科技大学进行专业整合,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机械专业为例,只有加强机械专业与计算机信息、电气专业的融合,才能达到智能制造发展的要求。

在智能制造的大好形势下,机械专业在实现制造强国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 加快培养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使用人才。

二、机械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现行模式下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工程项目开发经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智能制造发展形势下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新要求。

(一)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學生创新能力不足

研究生培养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受学术型培养模式的影响,现有培养体系设计缺乏针对性,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以服务人才需求为目标, 侧重于应用专业技术、解决工程问题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现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学术化,实践教学形式化[2]:动手实践不到位,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未来将服务于社会和企业,因此要求其上岗后能直接上手解决企业的实际工程问题。然而,现有模式培养出的研究生人才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缺乏实践创新能力。

(二)招生规模大,实践锻炼少

为填补社会上人才的缺口,我国扩大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而研究生数量的上升、质量的下降,导致导师带的学生数量增多,在培养经费不足和导师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导师在每个学生身上投入的经费和精力相应减少[3]。同时,学生进行实验的设备价格昂贵,设施购买量少,出现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全面、实验设备陈旧等难题[4]。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开展实验、动手实践。实验设备更新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学生不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难以提高先进的专业技能。企业注重利益最大化,没有让研究生在实习期间真正参与到工程项目中。实践与实习缺乏合理的监督,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差。研究生数量虽多,但能真正满足社会要求的人才少,扩大招生规模不仅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降低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人才需求日新月异,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

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快,学校不了解企业的需求,培养模式经验化,缺乏创新性,导致供需脱钩现象越来越严重。智能制造人才要求掌握的知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有培养体系不再适合制造业的发展。智能制造这个庞大的行业,对人才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又多又杂。在传统培养模式下,学习比较单一,没有因材施教,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失去了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如果培养模式改革不到位,研究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导师的工程知识比较欠缺,难以准确把握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5]。目前的研究生工程项目开发经验不足,实践训练少,无法培养出工程应用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难以满足智能制造发展的要求。

(四)考核机制缺乏有效性

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和工业化培养已严重阻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学校对研究生能力的评价往往以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评价指标单一[6]。实践教学考核体制缺乏科学性,现有考核体系是以提交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形式来实施的。考核缺乏有效的监督,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使得专业型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提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不同方向的学生考核的内容和形式也应随着方向的变化而改变。人才需求不断变化,考核体系也应与时俱进,否则考核就会失去时效性[7]。考核体系缺乏多样性,不能用统一标准进行考核,要充分考虑个人优势,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考核,才能激发出每个人的潜能。

三、优化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其培养模式应与时俱进。我国专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缺陷是在所难免的,需在改革中前进,在前进中改革,切不可操之过急。只有改革培养模式才能使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变得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有效。智能制造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创新创造能力和工程项目能力,学校应以培养强大的智能制造人才团为目标。

(一)划清培养界限,形成新培养理念

导师应准确把握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之间本质上的不同,而不只是分开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应混合培养,有助于相互促进,实现共同进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具有应用性和职业性,根据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构建面向企业应用的课程培养体系;学习掌握企业所需知识和技能,培养企业急需的专业技能。

政府或高校应组织研究生导师就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交流,互换意见,使导师能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更好地为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指明方向。学校可出资派遣一些导师和学生到国外进行交流考察学习,借鉴他国研究生培养经验。学校为更好地了解市场行情,增强导师的企业意识和工程能力,派遣导师到企业学习,同时招收企业优秀人才为导师,实施 “引进走出”两步走战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优秀的导师队伍能根据现有条件为研究生提供合理有效的培养路线。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人才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研究生教育并不是彼此独立、 互不关联的[8]。因此,要注重阶段之间的衔接。在智能制造形势下,应增加实践时间长,实施个性化教育,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培养精通某一技能的智能制造人才,发挥团队优势,建设强大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二)项目驱动,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

在研究生不断扩招、培养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校企联合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锻炼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使研究生的专业技能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确保校企联合落到实处,政府应出资补贴企业,企业应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社会重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5G时代的到来,在线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极大成功。为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的工程项目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应由以学校培养为主转向以企业培养为主,让学生扎根于企业,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例如武汉科技大学与广州多家企业建立了联合培养、多方共培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全面的“双导师”队伍,取长补短,互利共赢。校外导师侧重于指导研究生在实际项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对研究生的监督,根据学生在工程项目中的表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培养出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高水平技术人才。校内导师安排理论课程,进行理论指导,督促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为实现校内与校外导师之间的协商,共同指导学生,学校与企业、社会建立了交流合作平台。校企充分利用各自獨特的优势,进行产品联合研发,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构建起高校与企业密切合作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优化培养模式,增强创新性

培养模式应具有创新性,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新形势下,共享已成为时代潮流,应优化培养模式,发挥共享的优势。在资源分布不均、育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共享有利于解决现阶段的难题。

网络打破了地域限制,学校利用网络可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变化,这样制订出的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实现资源共享,高校之间应建立交流平台,学校和社会也应建立合作培养平台[9]。在平台上可进行学术交流、技术互鉴,预约他校的实验设备或企业的先进设备。各高校可通过平台发布学校的学术交流会议公告,学生通过网上会议平台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报告。研究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问题向平台上的专业人士提问,拓宽自己的视野和增加解决问题的思路。政府出资建立比中国大学MOOC更大的课程共享平台,实现全面课堂共享,达到同上一堂课的效果。此外,还要建立公共实验室[10],提高资源利用率,让更多的学生能进行实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为动态了解市场行情,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项目问题的能力,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技术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技术交流平台,如微信公众号、GitHub等共享平台。为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可采取报销比赛费用、奖励比赛优异者的方式来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社会上举办的各类比赛。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考核的有效性

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检验课程设计、培养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的保证,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培养的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和监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

课程设计、实验具有针对性,实训专业技能具有时代性,考核评价体系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为确保考核体系的有效性,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校外导师或企业相关人员应以学生在工程项目中的具体表现作为平时考核的依据,而不仅仅是依据实习报告;在校内学习时,课程以课程设计和实验来展开,以报告、论文、图纸和设计的产品或者模型作为考核依据,应进行实验考核,而不应把实验报告作为唯一考核指标,这样才能实现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效果,提高学生分析、思辨和动手的能力。根据时代的变化、市场的新要求,考核的形式和内容应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考核体系的有效性。知识大爆炸时代,教学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考核方式同样要具有多样性。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把比赛数量和质量纳入考核当中。

四、效果

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武汉科技大学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展现个性化,发挥团队优势,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首先,学生前往其他国家进行交流访学和企业实践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以项目为依托,利用社会资源,扎根企业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社会认可度得到提高。改革培养模式提升了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促进了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的高质量就业。其次,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不再是以理论研究为主,而是以工程项目为依托,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作为论文主体,论文的质量有所提高。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荣获一等奖10余项;获得30余项授权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导师申请国家基金和企业项目的比例有所提升,获批准项目的数量也有比较大的增长[1]。利用网络共享平台,学生能学习感兴趣的知识。通过技术共享平台,学生能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发展的方向,能掌握一些前瞻性的技能。

五、结束语

国家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攀升,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做出必要的改革优化,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存在着一些问题,应优化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应整合并利用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资源来训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项目能力;优化课程体系,调整培养目标;实行多方共培机制,建设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公共设施,利用共享平台,开阔视野,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保证考核的有效性,提高研究生的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体现个性化,发挥团队优势,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公法,朱文琼,孙瑛,等.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6-8.

[2] 吴小林,齐昌政,文永红,等.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之省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2):12-17.

[3] 陈宇强,刘文辉,宋文炜,等.新形势下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61-63.

[4] 邵光华,魏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0):29-34.

[5] 吴小林,曾溅辉,岳大力,等.以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103-109.

[6] 宋鸽,王建.工科专业學位硕士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277-279.

[7] 庞洪臣,梁永回,王贵,等.探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用一体化培养模式[J].大学教育,2019(3):77-79.

[8] 贾宇坤,罗建斌,李健.基于工程实际工科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42) :235-236.

[9] 王瑜,于重重,苏维均,等.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理工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15-116.

[10] 齐福刚,彭娟.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18(3) :31-33.

[责任编辑:刘凤华]

[收稿时间]2020-07-10

[基金项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Yjg201909); 项目驱动下地方院校“本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Yjg201901); 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改革与实践研究(Yjg201910); 国际交流合作背景下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研究(Yjg201912)。

[作者简介]宁利川(1973-),女 ,山西原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作者:宁利川 谢元敏 朱文琼 李公法 杨志文

设计专业研究生核心竞争力论文 篇3: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文献内容分析

摘 要 文章以主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中国知网进行高级检索,以查阅到的文献60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招生、就业教育上,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的认可度、入学形式简单化和就业引导等方面;在教育教学模式上,主要体现在定位问题、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在培养质量上,主要有自我定位和质量的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在培养模式上,主要有双导师制、基地学校共建和职业认同制等方面;在学制结构上,已有研究对学制结构思考不足,有待理论模型创新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 全日制 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Content Analysis of Our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Training Mode Research Literature

LIU Ganhong, ZHANG Xili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Key words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training

2009年3月11日, 《教育部关于做好 2009 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5万名,①该《通知》的下发开启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序幕,使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学位硕士两种类型,自此我国开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5年过去了,国内学界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模式等关注点集中在哪些方面?已有的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本文以CNKI上的文献为研究对象,期望对国内学者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笔者以主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中国知网进行高级检索,共有文献62篇,剔除无关文献2篇,余60篇。本文以这6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

考察文献发现,学术界主要从招考就业教育、教育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培养质量和学制结构等五个方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了相关研究。在这60篇文章中,有14篇涉及了招生方式,占23%;有40篇涉及了教学模式,占67%;有30篇涉及了培养质量,占50%;有4篇涉及了学制结构,占6%;有50篇涉及了培养模式,占83%。

1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就业教育的思考

1.1 生源数量不足,社会对专业学位的认同有待提高

从招生来源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没有得到应届生的普遍认可和肯定,招生情况均不理想,很多学校半数以上的生源是依靠调剂来完成的,②实践中具体操作是从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录取一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就是通常民众口语上的专业型分数低、更好考,先报学术型研究生,没有考上再调剂等。生源调剂的现实,隐含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尴尬: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有着较低的认可度。

1.2 招考形式简单模仿学术学位,没有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重“应用”特点

当前研究生入学招生考试,分为国家统考和学校自主命题两种形式。应用型的实践操作能力依旧无法考量。现行命题方式在理论与技能基础知识考核方面占据优势,但团队合作精神、动手实践能力、非智力因素、创新潜能与应用能力等方面实难量化。因此有学者提出,可以通过增加入学推荐表、考察大学入学成绩表等方式筛选,同时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以期相对准确地测试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在发展能力。

1.3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引导不足,缺乏职业规划引领

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教育教学机构、培养单位等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正在不断摸索与规范的过程中。相对于教学培养上的探索,尤显不足的是在就业引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滞后。大部分培养单位在入学时并未切实开设职业、行业介绍类的引导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本专业及相应职业领域的认知程度。至于职业成长规划与个体专业发展规划等更是未列入议事日程。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更多认为,在报考条件方面,可考虑试行推荐制度;考试内容方面,应该增加专业基础知识,和个人能力的全面考查;同时可以考虑扩大招生地域范围,试招收专业学位留学生;考试时间安排方面,增加灵活性,甚至可以尝试每年增加一次考试机会;在生源选择上,不能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从而降低录取标准。大部分培养单位在入学时应切实开设职业、行业介绍类的引导课,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本专业及相应职业领域的认知程度。

2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

2.1 专业定位不明,教材匮乏

由于不少培养单位面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有研究发现专业型仅占硕士学位的10%,③从而在实践中考虑到规模效益、办学成本等现实困境,导致实际培养中的专业型学术化的现状,在一些评优评选等工作中,采用一刀切的标准进行评选,造成了实际上的学术型与专业型的同一化。或者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制定虽然有应用性和实践性指向,但实践中往往是把专业学位当作学术学位的补充。④另外,不少专业学位教学大纲目前还不清晰,实际操作性强的教材更是匮乏。有的办学单位甚至是学术型、专业型开设一样的课程,或者是课程题目不一样,教学内容几乎一致等。

2.2 课程设置未凸显应用型

教育部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师资现状、教学习惯等导致现实的课堂依旧是讲授、专题等方式,有一些专业的课程设置长时间没有更新,课程的内容已经过时,且严重缺乏实践课程的设置。必修课所占比重过大,选修课比重过小,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未能有机结合以及教学案例陈旧,影响教学效果。有学者发现,由于缺乏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一些与工程实践相关的课程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2.3 师资力量准备不足

高校教师多以从事基础科研为主,我国高校教师选拔时也更多看重其学历与科研成就,而不是职业经历,不少专业事实上是导师既带学术型研究生,又带专业型研究生,更有甚者部分导师可能跨多学科乃至跨一类学科带研究生,且带研究生数量较多,其日常教学、业务甚至是行政工作非常繁忙,应用指导的考核相对又比较有弹性,出现了应用能力教学落实难的现状;校外导师大多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他们可以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但是此类实践的重复性较高、技术类别相对可能单一,不能提供较为全面的实践指导。更由于相应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不完善,在激励导师提供专业型研究生的应用能力方面的导向不足。

2.4 实践环节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专业型研究生在培养计划中设立了一定的时间段为行业(专业)实践时间,事实上,研究生一般会将其作为提前就业的缓冲期。虽然培养单位与高企事业单位建立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但流于程序化、表面化,且研究生从事的较多为事务性工作,全面的实践锻炼机会较少。同时由于专业技能操作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未能形成统一标准,因而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评定科学性有待提升。

2.5 评价方式学术化

在规定时间内修满学分、实践时间达标,再通过论文答辩,一位专业型研究生即可获得学位证书,顺利毕业。当然专业型研究生其毕业论文形式可多样化,如调查分析报告、项目评价书、模型等,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是必备的毕业条件,但是论文怎样更多地体现应用实践能力?缺乏考量标准。

综上所述,课程设置方面既要重视理论性的学习和研究,也要强调应用特色。因此有必要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和种类,同时建议增加选修课的逻辑一贯性,设置课程模块群,在应用深度上与职业(行业)前景规划结合起来,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教学方式宜灵活多样。毕业论文形式可多样化,部分专业可采取调查分析报告、图纸设计、创意设计、规划设计、产品开发、工程案例、项目管理、项目评价书、模型等形式替代以往学术性学位论文。

3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3.1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自我定位偏低

人们对于专业学位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们自己不清楚,同时社会对专业硕士的认可度不高。许多学生选择攻读专业学位的原因是因为入学门槛低。⑤甚至明确表示如果不是调剂,自己不会选择专业学位,就读过程中,研究生普遍看不起专业学位,甚至连培养单位也不太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3.2 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有待社会认可

一方面,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相当部分考生首选报考学术型硕士,未能录取方选择调剂到专业学位, 录取后也在相对长时间存在不甘心、对专业认可度不高等情况,导致专业型硕士适应期较长,心理落差较大,导致培养质量也相对较低。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和考生认为专业硕士入学门槛低,是无奈之选,甚至部分用人单位认为专业型研究生含金量不高,招聘时甚至设置门槛,不愿意聘用专业型硕士等。研究生自身、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挑战,需要培训单位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获得社会认可。

综上所述,作为培养单位遴选优质师资、在教育教学模式上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案例教学等,从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获得考生、家长、社会等的认可。

4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思考

4.1 双导师制

为了更好地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学校具体操作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培养单位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安排校内和校外的两个导师,施行双向培养、共同指导,期望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教育和实践的机会。有的培养单位则是定期派出校内导师到对口单位进行短期、中期锻炼,如挂职模式,期望通过提高导师的实践经验、实战经验,以实现提高培养质量等初衷。有的培养单位采用多学科交叉式指导,由3~5名导师组成导师组,实行研究生导师组制度。有的培养单位通过定期举办导师会、导师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校导师来院交流、明确导师职责,交流研究生带教经验,落实双导师制。有的培养单位实行校企双导师制,采取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硕士论文的方式提高培养质量。

4.2 基地学校共建

目前较多的培养单位采用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开发联合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等方式,通过教学实践基地将校内外专家、导师聚集起来,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促进交流。有的培养单位采用跨学科、跨单位、跨国度等方式,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生,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4.3 职业认同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最终培养的人才其实更多是为了职业而打造的专业人才,因此,如何帮助研究生在读期间,明确其专业属性、职业特性,从而有的放矢地培养出合乎特定社会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这直接指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有的培养单位基于职业认同,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确定培养方案,甚至直接由企业选定课程,使学生所学内容更充分地适应某一领域的需求,更贴近企业的需要。

综上所述,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目前较多集中于 “双导师”、基地学校共建制,还有一些单位在职业定位与职业认同上开拓新的培养模式, 其共同之处都是注重实践过程,探索课堂实践、科研实践和企业实践等多种类实践模式的有效应用,说明国内学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极为关注。

5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结构的探索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实行学分制。⑥实践中不同的学校对学制结构进行了一定的微调。

一种类型是将学习时间按照学期进行拆解。如有的培养单位采取 “0.5+1+0.5”培养模式,⑦突出加强化了实践环节,要求研究生参与到实践单位具体的研究项目中,解决科研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的培养单位采用“2x+y+xy”培养模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学制为一般为2年,每学期系数为1,X代表在学校学习,Y代表在企业培养,XY代表校企联合培养),⑧优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期望工作实践、技术应用和科研开发能力等得到全面、充分的锻炼,从而达到保证培养质量的目标。

另一种是实行弹性学制。招生与学制方面,扩大招生自主权,实行弹性学制;给予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多自主选择权利,凸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型学位培养的不同之处。

综上所述,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设立时间相对较短,学制结构的探索还是初步、小范围阶段,有待实践中继续积累经验。

6 结语

当前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已有的研究更多集中于招生就业、教育教学模式、培养质量、培养模式、学制探索等方面,虽然学者们做出了相当多的贡献,但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仍应不断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教学等课题,最终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注释

① 教育部.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DB/OL]. 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090303/t20090303_362148.shtml.2009-3-3/2015/2-1.

② 张杰,王滨松,梁洋,杨传平,张国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1:183-184.

③ 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④ 龚艳平,景玲,龚爱清,胡春燕.中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J].教育观察,2014.6:10-12.

⑤ 章晓莉,郁诗铭.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55-59.

⑥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493/201002 /xxgk_82629.html2009-3-19/2015-2-1.

⑦ 张海军,王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3.3:76-78.

⑧ 余曼.基于校企联合的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青岛大学,2013.

作者:刘赣洪 张希丽

上一篇:高校校园环境公共艺术设计论文下一篇: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