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模式高中政治论文

2022-04-19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中怎样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探究模式高中政治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探究模式高中政治论文 篇1:

情境与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尝试

摘要:本文基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以突出其生活性、时代性、探究性等教学特征,对情境——探究式教学的开展策略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情境创设;问题探究

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在倡导政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理念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通过真实情境完成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究,在讨论与交流中解决真正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逐渐获得发展,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力。

一、情境创设原则

1、針对性

任何教学情境的创设都必须要具有针对性,即立足于教材和教学内容,回归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上。那么为了确保能够符合教学目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需要围绕具体教学内容来提炼相对应的主题,抓住教学内容中的主线与核心,设计出相应的情境,通过情境来表现出教学内容中的主题,引导学生在现象与本质之中进行探究,最终完成对其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培养。

2、趣味性

学习兴趣牵引着后续的一切,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那么获得知识和技能也自然水到渠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主要以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为主,以哲学与生活部分为例,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常识,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多都来自于社会生活和实践,教师如果能从社会生活出发,挖掘有趣生活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借助情境来构建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在串联情境的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并有所启发,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自然生成。

3、科学性

趣味性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但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情境并不只是图新鲜,更要讲究科学性。在呈现概念原理时的表述要精准,对于有关观点要科学解读;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层次充分名合理,进而使所创设的探究情境符合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逻辑思路和知识体系。此外,还要注重对具体教学内容中重、难点的突破。

二、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探究

生活情境指的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为背景,从周围和身边的生活实例中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情境来作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载体。生活情境以其真实性为突出特点,是学生体验知识生成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调动自身的生活认知经验,由认知到实践,再指导实践,逐渐地完成对抽象概念和一些基本观点的认识,完成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只有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创设并优化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使其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

例如,在“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中,有一些概念和理论性观点较为抽象,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再现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比如“夏天的西瓜一斤只需要1元左右,而冬天的西瓜会卖到十几块,甚至几十块,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到了西瓜的价格呢?”学生自然地会联想到季节,进而推导出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了西瓜的价格;此外,由于受冬天的季节影响,生产西瓜所需要耗费的价值量要比夏天多,进而把握商品价格是由其价值所决定的。教师由此在引导学生思考商品的价值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这时如果直接向学生出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所以仍需要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比如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有甲乙丙丁四个人生产同样的产品,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限制,甲生产所需时间为6小时,乙所需时间为4小时,丙需要2小时,丁则只需要1小时。”由此便可以指出四个人所需要的时间都属于个别劳动时间,那么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受个别劳动时间所影响呢?学生通过比较四个人生产所耗费的时间不难发现,耗费时间越多的生产者反而生产出的商品价值量越大,这样便难以促进其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因此无法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三、在热点情境中引导探究

社会生活热点以及时政热点等始终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由其所具有的鲜明时代特色所决定的。不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下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离不开快速发展和变化中的社会,而国际与国内中的重大事件也关系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加上考试内容中频频出现的时事内容,也决定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选择时事热点,通过问题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其展开探究。

例如,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中,教师可以选择人民群众时刻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央视对某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披露;某市公安对有毒蔬菜加工窝点的查获;某市某区内生产的染色馒头等等。诸如此类的食品安全问题都与市场经济相关考点知识有着密切联系,涉及到市场规则、市场配置资源弊端、市场秩序的规范等等,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对考点知识的整合,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综上,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优化情境,增强探究的实效性,促进了知识内容的生成和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这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玥.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8(17):205+204.

[2]宋雅喜.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践行探研[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5):3+25.

作者:肖艳芳

探究模式高中政治论文 篇2:

浅析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中怎样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

新課程标准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在新课标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培养个性、表现个性、发展个性的过程。

一、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教材

预习是学生在课堂教学前的一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学科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技能。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预习决不是亳无目的地阅读教材,学生的预习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好比司机没有了方向盘。因此,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教材。预习目标的设计在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展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对预习目标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制定出合理的,便于操作的预习目标。预习目标的设计应尽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归纳能力的目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至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政治课探究性教学的首要环节。

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一是要注意科学性、目的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设置的问题应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做到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二是要注意层次性,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三是要注意多角度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地进行分析领会教材,选择最佳切入点,使设置的问题既新颖又富有启发性。例如讲《政治与生活》“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这一框题时,针对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这一难点,我联系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提出了几个问题: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为什么各方在一系列问题上会发生矛盾,甚至责备、争吵?为什么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重视,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哥本哈根协议》?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这三个问题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富有启发性。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帮助学生认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并展示交流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应该设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期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的学习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始终伴随着情意活动的复杂认知过程,学习兴趣作为情意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认知活动起着始动、调节、催化等重要功能。因此,作为政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创造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高潮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认知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也就是教学情景的创设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时代。设计教学情景问题的梯度和坡度要合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教材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与内在动力。例如,在《政治与生活》学习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知识点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情景:某镇政府,为了发展房地产,要征用大批优质农田,这与国家保护耕地政策有矛盾。如果你是人大代表,谈谈就解决这一问题将如何履行职责,并说明履行职责的依据。问题情景的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总之,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生成的东西,同学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激情的火花,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形成知识的对抗。这个过程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参考文献:

[1]李新婷.高中思想政治“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J].中国培训,2015年18期

[2]苟志军.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年07期

作者:康德才

探究模式高中政治论文 篇3:

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公布教学目标、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巩固和迁移等,探索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合作探究模式 高中政治教学 运用

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而由于政治课程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强,导致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不高。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寻找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方法是高中政治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取得了理想效果。合作探究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精心自主学习、思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投放教学目标、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巩固和迁移等,探索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教学情景

创设教学情景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活动的有定向作用。托尔斯泰说过,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不是强制。所以在课堂教学起始阶段,教师能否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否将学生的思绪引入教学情景中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高水平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探索,进而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在高中政治课合作探究模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导入法、取材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置悬念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思绪引入一定情境中,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知识提供条件。

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讲述“美国老太太与中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来分析不同的消费观,以一个扣人心弦、富有哲理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联系现实情况,创设教学情境,进而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有的东西便宜,而有的东西昂贵?为什么呼吸空气中氧气不要钱,而医院输氧要收费?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多印些钞票让人们都富裕起来……”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思考、探究,可以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经济生活,生活处处都体现了经济生活。在《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的因素”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的实例引入教学,“西瓜在刚上市时价格为2块,之后逐渐下降到1块5、1块,甚至最后降到6毛,为什么西瓜在不同时期的价格都不同?”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探索。另外,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设置悬念让激发学生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

二、公布教学目标

教师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后的下一个教学环境就是公布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教学要求,清楚本节课将要学习哪些知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有目的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学目标需要分解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学目标的公布与整个教学同步进行,不论是基础目标还是发展性目标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公布教学目标是高中政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教师公布学目标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进而带着学习兴趣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相对于被动、机械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学习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学习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公布以下教学目标:第一,影响价格变动的常见因素有哪些?第二,各种因素是如何对价格进行影响作用的?第三,供求关系与哪些因素有关?第四,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进行思考、探究,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向着学习方向迈进。教学目标的公布避免了教学和学习的盲目性,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三、合作探究

学生在教师公布的教学目标指引下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辅助、支持、指导作用,通过信息采集发现问题,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反映的典型问题放在课堂上进行组织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发现、探究是每天学生心灵深处的心理需求,而高中政治合作探究模式教学恰恰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将学生推向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会对遇到的难题进行主动探究,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后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鼓励平时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发言,避免极个别成绩优秀学生一贯成为合作探究活动的主导角色,而较差的学生却一言不发。因此,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活动时要经常进行角色互换,每个学生每次尝试不同的任务,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机会,都能够全面发展。合作探究环节是高中政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需要做到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三个要求。

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合作探究设计:(1)课前准备。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分析常用电子用品的消费情况。(2)课堂探究。学生分组对校园的消费风气和消费行为进行讨论,经过讨论最终形成两种观点:一是对追求个性、标新立异的消费风气表示肯定,认为这种消费行为很帅、很酷;二是认同随大流的求实消费心理,认为特立独行、攀比的消费行为是不可取的。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中,学生都不存在心理顾虑,大胆、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经过激烈的争论,大多数学生倾向于物美价廉的、求实的消费行为。

四、师生互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通过探讨、交流,并自觉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情况下建立起来的知识才能为学生所认可。虽然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要求教师避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教授方式,因为课程标准最终还是需要教师去转化和实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点拨、精讲,以及对知识的总结归纳是解决学生疑惑、启迪学生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方式。高中思想政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课堂讲解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解决学生的疑问,还需要恰到好处地进行诱导,这需要教师具有更丰富的知识和高水平的教学技能。

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借助已掌握的知识结构构建新的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两个环节:一是分析、讨论各种不同的消费心理,对求实消费行为以及求异消费行为进行客观评价;二是如何才能进行进行理智消费,理智消费需要做到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勤俭节约。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可以将教学内容变得鲜活起来,小组的讨论避免了教学只停留在说教层面,而教师的引导、讲评可以让教学内容更深刻,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五、巩固和迁移

知识的巩固和迁移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该结合高中政治的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知识巩固和迁移训练题目。训练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对教学行为的调控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如下题目:手机20多年前的价格超过2万元,2万元是当时普通工薪者20年的收入,而现在200元就可以购买一部手机,200元还不到当前普通工薪者一个月工资的1/10,那么手机从开始到现在价格的变化原因是什么?这一训练题目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实现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总之,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对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责编 江月阳)

作者:李谷

上一篇:认识论的女性主义论文下一篇: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