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21

【提要】农村学生的管理很难,原因很多,但是不论是什么原因,都需要我们教育者的一颗爱心。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有父母和教师的爱的陪伴,孩子们才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关键词】农村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而且是农村小学教师。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案例分析班级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案例分析班级管理论文 篇1:

中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摘要】社交软件的使用在初中生当中是一种普遍现象,社交放在网络上不可避免地带上网络的一些特性,如传播快、范围广等。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同辈、同学、朋友的议论是极奇敏感的。“敏感期”的学生在网上社交可能出现一些不好的影响,有的我行我素,有的社交焦虑,有的线上线下不一致等。因此,教师应探索有效沟通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或社交软件,从而顺利度过青春敏感期,健康、阳光地成长。

【关键词】青春期;敏感期;校园社交;网上社交;网络

一、案例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迅速发生变化,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道德与法制纪律教育尤其重要。下面,笔者以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为例,谈谈对涉及网上社交的初中生的教育。并希望能有助于我们对该阶段学生的有效沟通教育,引导初中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或社交软件,加强初中生的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网上社交观念,提高学生的自控力,丰富学习生活,合理控制网上社交使用时间等。

某天放学时,学生小李在球场感觉被小何瞥了一眼,小李回到家总觉得有点不舒服,越想越不服气,然后就发了个朋友圈,“H**,别以为自己了不起,我也看不顺你。(加上了一个头上有锤子的表情)”第二天,来向笔者报告的学生就有几个。其中,三班的小胡说:“老师,隔壁四班的小李可能要对付我,可能是之前没借作业给他抄,怎么办?”笔者问他是怎么知晓这事的,小胡向笔者提及小李发朋友圈的事。当笔者正想离开办公室,去找小李了解情况时,三班的小霍和大何一前一后走到笔者跟前,神神秘秘的,要说些事情,但他们看到彼此,欲言又止。于是,笔者分别与他们单独谈了一下,奇怪的是,他们都说到了同一条朋友圈。小胡怕小李会找他麻烦可能因为他前天在课室碰到小李的书桌,掉了几本书,但他只是说了声对不起,因为有点事比较急就离开了,没帮他捡起来,觉得小李昨天的朋友圈可能是在说自己。而大何呢,他就说前天看到小李抄作业,就开玩笑说举报,也发现了小李在朋友圈上的那段话,所以今天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当时,笔者心里愣了一下,为何三位学生都提到小李的朋友圈呢?下课时,笔者找小李了解情况。笔者才知道小李的朋友圈所指还有其他人,又让笔者感到惊讶的是,根据小李的描述,就是前一天,六班的小何在球场旁边经过,小李本想跟他打招呼的,但是看他瞥了自己一眼,头都不回就走了,当时觉得莫名其妙,又气又怪。所以,回家后就发了一条朋友圈泄愤。最后,小李补充说:“我也没什么恶意,还没去找何XX做过什么事。现在也想通了,人家不尊重我,我也没必要交这个朋友了。”

接下来,笔者找来小何了解情况,可小何有点莫名其妙,细想当时没见过小李,并且自己近视,不可能在小李所说的那个距离内认出人来。小李把视力不好的小何无意识眯眼的动作看成了对自己的不礼貌。到这时,误会终于解开了,根本没有谁看不顺谁。他们都释怀地笑了,但是他们在家使用手机方面,笔者还是教育了他们一番,然后也当面打电话给家长,让家长在家配合,想想办法监管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与内容。

二、面对这样“误会”的思考

1.疏与堵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手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用品。而手机作为现代通讯最方便、最快捷的工具,随之涌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现代中学生拥有或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标配。有人认为,带手机更有助他们的学习,日常生活也更加方便。像随时随地通过上网阅读名著、查阅学习资料;还有当心情不好时,可以上网聊天,向最好的朋友倾诉心事等。笔者认为,凡事两面看,有利亦有弊,而且大部分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弊大于利。在学生手中的手机最好只是一种通讯工具,而说成是学习工具或依赖的倾诉对象则远没有理想中的效果好。当然,手机并不是对每个人都不允许的,对于那些自制力很强的人,带手机并没有多大的坏处,因为他们知道手机的危害,除了有必要的时候与家人联系,大部分时间都是待机状态。

在现今社会中,完全封堵学生对手机的使用,不太可能。强制禁止使用也有不少弄巧成拙的例子,家庭矛盾升级严重。那么,如何才能让他们的手机发挥更好的效益呢?笔者认为重在疏导,学生手机上软件与功能应受家长监督,家长对孩子的手机使用要有管理权,家长引导孩子使用的方向,孩子使用手机的前提应是事先与家长约法三章。

2.时间与内容

初中生沉迷于手机,沉迷于网络对学习危害已经足够大了,例子可以说数不胜数了。而且手机有辐射,长时间玩手机对学生的眼睛、身体都有严重影响。近来,笔者发现不少学生交际能力下降,情绪压抑,部分行为偏激的学生有不少是手机成瘾,沉迷网络的。他们有时候长期沉醉于虚拟世界,而“三观”经常受素未谋面的网络朋友所影响导致言行怪异,甚至逃避现实世界,可见手机对一些初中生的危害有多大。这正是由于初中生身心发育要进入青春期了,对一些事情会好奇、敏感,会有逃避和冲动,而缺乏正确处理一些事情心智与经验,对一些事情法往往表达失当。因此,即使学生能掌握手机,使用的时间与内容也应该受限制。就像什么时间可用,用于什么内容,时间多久应有家长参与制定和监督。使用时间上具体也可考虑区分是否周末、是否节假日、连续使用时长、晚上时间上限等。

鉴于现在初中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对于手机或网络内容的甄别还是不够成熟的,内容上可适当用于学习、娱乐、交际等,游戏要符合年龄,手机上不允许自由使用金钱,禁止登陆不良网站,不私自接受网友邀约见面,不信谣、不传谣、不参与网络暴力等。现今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之快、传播之广、影响之大,我们无法估计。

3.沟通与监管

就像小李这件事,如果一不小心被某些有心人利用,暗中造謠抹黑,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分析,小李回家后马上删掉相关内容,以免引起更多不必要的误会,同时,也对自己对在手机使用方面,处理事情方法方面作了深刻反思,凡事三思而后行。家长也应该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与孩子多言语交流,监管孩子手机使用的时间与内容。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不是生与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如果家庭的沟通变成这样,我们祖国的花朵将难以灿烂了。笔者认为,家长陪伴孩子时应该先放下手机,以身作则,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更有利于建立家庭感情,减少孩子对手机情感需求。再者,想办法找到一些“玩手机”的有益替代物,如,有效陪伴、亲子阅读、运动锻炼等。

当然,手机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开拓了我们的见识。笔者认为,现代学生还是有必要接触手机的,但家长要事先静下心来,与孩子分析使用手机的利弊,制定使用协议,让孩子使用手机有规可循。为了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家庭商量协议时建议要涵盖使用时间、连续时长、使用内容、网站筛选、游戏指引、社交言论、交友要求、防诈措施、孩子的义务、家长的权利、奖励措施、违反代价等。协议应符合自身家庭情况,且要切合初中生心理特点,更要有积极阳光的导向。

三、结束语

现阶段,只有一部分自制力强或受家庭约束紧的初中生,能把电子产品或网络用在学习方面,大多学生还是用在游戏、网上社交等其它娱乐活动上。而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除了通过社交软件正常交友通信外,也有不少初中生在网上社交过程中有所迷失。有的学生不带审核,陌生人加了一大堆;有的寻求刺激,下载转发大家认为新鲜少见的图或视频;有的进入虚拟世界,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中活成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状态;有的多疑,担心潜在危险,带着自悲反思;有的多虑,重视朋友,担心失去朋友等。原来现实中简单清晰的关系一旦遇上网络,在虚无而又广阔、快速广泛传播的属性带动下都容易变得错综复杂。因此,在初中学生使用手机方面家长要做好约束与监管,学校做好辅导与指引,引导初中学生正确使用,以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小平,妥玉霞.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与调节[J].宁夏教育,2007(3).

[2]丁倩,张永欣,周宗奎.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站成瘾: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科学,2020(5).

[3]王水珍,马红宇.社交网站情感表露的积极性偏差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4]卢瑞雪.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1.

[5]白云霞.班级管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3.

[6]梁靜.初中生社交网络中积极自我呈现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9.

作者: 江俊华

案例分析班级管理论文 篇2:

农村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提 要】农村学生的管理很难,原因很多,但是不论是什么原因,都需要我们教育者的一颗爱心。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有父母和教师的爱的陪伴,孩子们才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农村 班级管理 案例分析

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而且是农村小学教师。由于刚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们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而我的处理大部分是粗暴处理,以暴制暴,总以为这样会压众,学生因此会怕我,班级因此会更好管理。但是,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坏。我便向教师咨询,自己暗中观察,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多么的不成熟。别人在管理班级时,注重尊重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而我在工作中,又是怎样的表现呢?所以,慢慢的我终于懂得,作为班主任只有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才能真正的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在这里我把后来工作中遇到的事例和大家做个分享,也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启示。

一、现在教育的顽疾——父母离异

这样的孩子现在太多,孩子在心理发展上不同于正常家庭的孩子。我们班的于乐就是父母离异的孩子。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就发现这个孩子一身的臭毛病: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只要有问题保证少不了他。上课乱动,注意力不集中,爱说话,影响了左邻右舍的学习;课下不是打这个就是弄那个,弄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愿意和他玩耍。面对这样的孩子究竟该怎么对待?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经过深入的了解和调查,我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通过了解,我知道他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婚,现在和父亲在一起。我就找到他和他谈心,问他为什么要经常犯错误。他告诉我,同学们都看不起他,因为他是个单亲孩子。所以为了让大家能够注意他,他就千方百计的犯错误,导致大家都不太喜欢他。“那你想成为大家都喜欢的孩子吗?”,“当然希望了。”讲到这里我看到了希望,及时跟进。“那就要从改变自己开始,父母的事我们无法选择,无法左右,但是我们要关注自己。只要你能改变你的做法,老师保证大家都会喜欢你!”从此他开始改变自己,上课认真了,成绩上来了;乐于助人了,只要同学们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都是小孩子,本就没有深仇大恨,和同学的关系几天就缓和了,而他看我的眼神里总有着深深的感激。由于前期的自暴自弃,他的成绩虽然提上了一些,但是还有那么多的知识空白。所以从找家长开始。我找家长不是打小报告,而是把孩子的变化及时地通报给家长。家长通过了解,脸上的笑容就一直都没断过,所以他的父亲积极表态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家长的工作做通了,接下来就是学生的工作了。换了个好的同桌,同时鼓励班级里学习较好的同学组成互助小组积极地为他补课。终于,他的成绩上来了,他小组的成绩也上来了,真是一箭双雕。

二、感触学生的心——人格魅力

要想管理好班级,必须是全班学生都能够“臣服”于你。所谓的臣服,就是你能够征服学生的心。怎样能够征服呢?就是要走到学生中间,和孩子們成为真正的朋友。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了解了孩子的需求,你才能够真正的成为他们的朋友。由于孩子的需求和我们的需求是有差距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知道什么是合理的需求,什么是不合理的需求,这样既教会了孩子学会选择,又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同时,老师要学会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以身作则,公平公正,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无论是谁在你心里都是公平的,这样你的人格魅力自然就树立起来了。

三、做幸福的人——学会感恩

开展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爱,学会爱。感恩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人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不会感恩的人无论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即使成功,但你也是一个失败的人。要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因为没有父母为我们无私的奉献,就不会有自己生命的存在,就不会有自己的健康成长。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会感恩的人,不配称之为人;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同伴,因为有了同伴的陪伴,你才有童年的快乐;更要学会感恩社会,社会大家庭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感受着活着的意义。心怀感恩之心的孩子才是最可爱的孩子。如果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么,不仅仅是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更看到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希望。

四、结语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我们站着比孩子高很多,孩子须仰视我们,我们高不可攀。但是,当我们放低自己的身段向孩子们说教这比多少甜言蜜语都管用!我认为一切教育方法都来源于一点,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我们如果没有爱,就可以说没有心,那还何来美好教育可言。我们的爱不同于父母的爱,父母的爱伴随他们健康成长,我们的爱就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颗颗肥料,是使他们茁壮成长的添加剂。父母的爱无私无求,我们的爱无求无私,虽有差别,但都是大爱,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会一直指引着孩子们找到正确的方向。只有能把自己的爱带送给学生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真正的教育者,真正值得尊重的人!

参考文献

李镇西2008《做最好的班主任》,漓江出版社。

(通信地址:130200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万金塔乡孟家粉房小学)

作者:李珊珊

案例分析班级管理论文 篇3: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摘要:德育工作是教育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针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以新时期德育工作中出现的两个突出问题为载体,以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的形式,论述德育的重要性并初步总结经验和方法,注重传统德育方式与新的时代特点的结合,努力为现代教育服务。

关键词:德育;班级管理案例;留守学生;早恋;家校合作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77

德育工作,是教育界的重要课题,其重要性对于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更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战场,教书育人,贯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才责任重大。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执行者,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做学生的引领者,协助者。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面对新的时代学生新的特点,如何在教书的同时做好育人工作,值得探讨。

1下面就新时期教育出现的突出的特点,选取两个角度,配合案例进行进一步分析

1.1留守孩子问题突显

班级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留守的学生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开放的市场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和压力。面对人口基数过大,就业严峻的情况,家庭的结构型4+2+1的情况较为普遍,一部分人因为工作,创业,就业等等原因,主动或被动选择在外地工作,把孩子留在家里,或留给老人,这样的情况有增无减。

农村人口中,大部分青壮年在农闲时选择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或有老人看管或交付亲属,这样的情况也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基于以上原因,使得在校学生中留守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留守学生存在很多隐患。来自社会的不安全因素,屡见报端,受不良风气影响而走上歧途的情况令人堪忧,而在学校层面更多的是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很明显。有一个这样的案例:

一个寄宿学校的高中部,一位班主任在住校学生返校的周日的晚上,接到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询问孩子在学校吗,并要求老师一定要确定。班主任老师敏感的觉得此事不简单,详细询问得知,原来,该学生的母亲在广州打工,刚刚收到学生的短信,说孩子要离家出走。班主任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马上告之家长学生现在在学校,让家长先放心。然后班主任找到该同学的好朋友侧面了解该生最近有没有反常的举动,有没有什么心事。老师在了解一些相关情况后,与该同学进行了一次平等的亲切的聊天活动,在老师的体贴温柔的关切中,学生放松了心情,敞开了自己的心胸。学生说,自己跟老师撒谎了,自己的手机不是丢了,这个短信是学生自己发的,孩了哭着说:“因为她恨妈妈,因为她一年年不回家,只知道赚钱,看着别人的妈妈又接又送的,回到家能吃上妈妈做的热乎乎的饭,她真的很羡慕,她想让她回来,可妈妈总说忙完这段,忙完这段,她觉得妈妈的心里没有她,她是个不受重视的孩子,妈妈不愿意要她,她不知道学习为了啥,也不知道什么事能让自己快乐,她真的有离家出走去一个妈妈也找不到的地方。”

该案例的结果是孩子逐渐的走出了心里的阴影。同时因为老师多次与该生母亲沟通,这位母亲增加了回家看孩子的时间,并有回乡工作的想法。该生逐渐的回归到班集体中,脸上有了这个年龄孩子该有的笑容。

该老师懂得做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表达了真实的想法,倾诉了心中的苦闷,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并循序渐进的做了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稳定下来,在理解孩子心理感受的基础上,教学生换位思考,了解父母的不容易,学会理解和谅解。

留守孩子,来自心灵的空虚,需要父母的关爱,这是钱买不来的,是任何人都给不了。如何缓解这一现象,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监管,更需要家庭的温暖。这样孩子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阳光的心态。社会对于这样的情况要多方援助。学校和老师要多关注并注重疏导,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成长。

1.2早恋问题常态化

恋爱问题,一直是初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由于心理及生理发展的特点这些内在原因,还有外在的因素。社会以多种传播方式让学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关于情感方面的各种信息,特别智能手机的多样化功能,海纳百川的信息量以及沟通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过早的接触到一些不该这个年纪碰触的问题。

早恋问题的解决是很难的。因为此问题而生出的事端也是班级纪律问题一个重要诱因,因此而引发的后果也是让人不寒而栗的。打架,自杀,跳楼,造成家长与学校与老师的纠葛,现实是残酷而沉重的。举一常态的事例进行探讨。

某高中某班有一个女同学与外班的一个男同学处朋友,两个班主任多次做思想工作,成效不大,学校要求通知家长。结果是家长的粗暴的教育方式,使母女的关系很紧张,不能很好的沟通。家长的这种处理方式,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任何的积极作用,并且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设置了障碍。

这一案例的结果是班主任把工作重心暂时放在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上,暂缓处理早恋问题,在学生情绪稳定后,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多用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个孩子自动分手,因为觉得对方身上有太多缺点。

2通过两个突出的案例分析得出要做好德育工作的一些有效的措施

2.1发挥教师学校德育工作主体的作用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要把这些懵懂的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塑造成社会有用之才栋梁之才。离不开教师的精雕细琢,耐心打磨,教师需要工匠精神,德育需要工匠精神,需要教师像工匠一样细心的揣摩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及表现,精雕细刻,打造成一件精品。

2.2要注意采用新方法

在社会日益趋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不可避免地卷入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制。现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校可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指引,做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

教师德育工作还要注意三个环节:预防、疏导、引领。

最大的魅力不是成功,而是责任;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启迪。00后的特点,普遍存在个性较强,抗挫折能力差,自私、敏感等。学校德育工作要早预防,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潜移默化的宣传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利用班团会多做相关教育。老师要多观察,多关心,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排解青春期遇到情感问题。美国管理学家w。古特雷说: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外的入口,意思为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要引领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提升自己的信心。

2.3需要家長与学校的配合

家校社会三者的配合才能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根据家庭教育是互动教育的特点,形成家校合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面对新情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努力追求,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对于应对市场经济形势下的新的时代要求,不断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打造和谐社会的新德育。

作者:侯力

上一篇:中专生态农业教学论文下一篇:采掘区队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