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马克思主义论文

2022-04-18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也是我国应对和解决复杂国际事务的有效方式。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国际影响力,造福沿线各地区、各国家的人民和民族,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应该抓住机遇把学科建设好,把学术研究做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民族学马克思主义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族学马克思主义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在建立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中的指导作用

摘要:当前,建立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已成为中国民族学界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本文从俄罗斯民族学的历史与现状出发,指出建立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进一步指出在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深刻内涵及建立该理论体系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关键词: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建立;马克思主义

1978年以来,中断多年的中国民族学得以在新形势下重建。“重建”既含有对历史的反思,又含有对未来的构想。李清和老师在1990年《民族学研究(第九辑)》中发表了名为《如何建立民族学理论体系》一文。在该文中,李老师指出:“民族学发展到如今,其当务之急是什么?我认为民族学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地建立起民族学的理论体系,以促进民族学更加迅速地向前发展。”龙西江老师也于1994年第3期上发表了名为《中国亟待建立自己的民族学理论》一文。在该文中,龙老师指出:“我国的民族理论一直存在着许多不符合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不符合中国自古形成的各民族相互间真实关系的重大缺陷和基本性的理论误解,”李老师指出,中国亟待建立自己的民族学理论。由此可见,建立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已成为中国民族学界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笔者认为。在建立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对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俄罗斯民族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我国民族学和民族理论基本是建立在前苏联民族学和民族理论基础上的。因此,通过对俄罗斯民族学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前苏联的民族学,我们称之为苏维埃民族学,它是在十月革命后的前苏联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民族学派。前苏联时期。民族学的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在各个研究领域都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学者并出版了一批著名的民族学著作。从而使苏维埃民族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具体表现在关于对原始社会史的研究、对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共同体历史类型的研究、对世界民族的研究以及对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等方面。总之,前苏联的民族学家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察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并以此来解释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从而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斯大林作为前苏联的民族理论专家。一生撰写了大量关于民族问题方面的论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他在领导苏联的几十年中,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斯大林也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原则,侵犯了少数民族的利益。斯大林本人作为非俄罗斯族,对于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给予少数民族的压迫和不平等,是身有感触的。他在许多场合也讲过,要同大俄罗斯主义作斗争。不过斯大林并没有一以贯之,而是发动了一场被列宁称之为彻底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运动。列宁说:“一个格鲁吉亚人对事情一方面掉以轻心,满不在乎地随便给人加上‘社会民族主义’的罪名(其实他自己不仅是真正地道的‘社会民族主义分子’,而且是粗暴的大俄罗斯的杰尔席莫尔达)。那么这个格鲁吉亚人实质上就破坏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团结的利益。”

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民族学已蜕变成新沙皇推行大俄罗斯民族同化政策的工具。它照着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旨意,大肆宣扬苏联“国民经济共同体”。社会主义“各民族进一步接近”、走向“民族融合”,形成“际族共同体”、“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甚至为其征服全人类,鼓吹要形成“统一国际人类共同体”,妄图由全苏联各民族的俄罗斯化,达到全世界的俄罗斯化。这显然已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所体现的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民族政策的实质。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苏维埃民族学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由于“没有统一的民族政策,没有科学的概念和调节社会生活各层面的种种机制”。族际冲突不断发生,民族关系日趋恶化。“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联邦政府所进行的‘资本主义试验’已走过了艰难的发展之路,然而,俄罗斯社会仍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政治危机、经济衰败、国力孱弱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自1998年以来,俄罗斯政府频频更迭,金融危机席卷全国,民族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俄罗斯民族学界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因此,俄罗斯的民族学家提出,应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倡学科的变革和参政并致力于民族学研究的全球化的主张,以挽救俄罗斯民族学的危机。可见,原苏联的民族学和民族理论已经在实践中失败了,至少是目前暂时失败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前苏联的民族学和民族理论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试图用苏联模式所产生和培植的思想意识、方针政策来取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指导地位,所以才最终导致了今天失败的结局。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俄罗斯民族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所得到的启示意义是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不背离我们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在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中国民族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已经深植到了中国民族学理论的各个方面。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人类社会民族现象、把握民族过程发展规律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前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时期人类社会的民族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阶级社会民族压迫的根源和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关系,阐释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面向全人类、开放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在吸收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就中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对于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能够更全面、更深刻、更有效地借鉴、吸收和利用各种有益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中国的理论武器,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灵活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中,提出了一整套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认识和处理中国的民族及民族问题上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世界上,马克思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也是能

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正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并结合中国的实际,中国共产党才逐步找到了一条正确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成功之路。而邓小平同志的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新时期民族问题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邓小平理论无疑要更贴近中国社会实际。更具指导意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这个当代中国民族工作最主要的、最基本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又做出了新发展、新贡献。

总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思想成就,也是我国民族学理论建设的基石。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等特征决定了我们在实现中等发达国家和现代化目标后还将面临新的民族问题。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不断推进解决民族问题健康进程的基本保证,也是我们建立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建立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立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被视为中国民族学理论的哲学方法论。在建立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时,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才能使对民族学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才能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而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既要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又要能够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必须坚持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基本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一方面强调社会形态(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结构、意识形态等)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强调民族起源问题及民族发展过程的研究;毛泽东思想中的民族理论从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关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以及关于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基本观点;邓小平理论从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况出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从基本方法上看,一方面包括《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所运用了的从现实人手追溯历史的方法、文化残余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语言学比较方法,利用民族学、考古学和历史文献学开展研究的综合方法,另一方面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来倡导的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等。对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所体现出的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建立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时,不仅要坚持和继承,而且要在新形势下,结合新情况、新问题更灵活、更有效地加以运用。

第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如果民族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只强调理论,而忽视其实践性即应用性,那么只会成为空中楼阁,只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因此,强调实践性即将其应用于中国的社会现实,为现实服务应被视为民族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出发点。

当前,为现实服务主要表现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把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也把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周恩来同志很早就提出:“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自治区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差距问题。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使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只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富了。而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人仍然贫穷落后,那就不是社会主义。总之,我党强调的是,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文明昌盛;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从当前来看,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主要表现为进一步缩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汉族聚居区及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物质载体。是物质文明的基本单元。其次,要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口素质等;最后,要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着力予以保留、继承、发展和弘扬。总之,建立中国民族学理论体系时。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即以为现实服务为出发点。如果离开了当前的社会现实,即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问题,那么该理论体系的建立就彻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清和,如何建立民族学理论体系,民族学研究,1990

[2]龙西江中国亟待建立自己的民族学理论,世界格局与民族主义,1994

[3]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V.A季什科夫,论苏联民族学的危机,民族译丛,1994

[5]任国荣,俄罗斯民族学的成就与走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3)

[6]周恩来选集(下卷)[M]

[7]郝时远,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住民族研究,2004,(3)

责任编辑 张国强

作者:庾 荣

民族学马克思主义论文 篇2: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民族学和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新思路与新任务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也是我国应对和解决复杂国际事务的有效方式。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国际影响力,造福沿线各地区、各国家的人民和民族,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应该抓住机遇把学科建设好,把学术研究做好。

关键词:一带一路;学科建设;学术研究

我国人类学民族学源于欧洲,20世纪初被引进到中国。中国乡土社会、边疆民族、边疆政治、民族识别、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社会形态都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范围之内。经过多年的本土化发展,我国人类学、民族学不单单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实践性科学。但是人类学、民族学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等原因,常常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学科定位不明确、学科规范不统一、本土化水平低等。所以,针对“一带一路”战略赋予的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学术使命,我们不仅要优化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更要通过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带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和发挥其在国家精细化治理中的作用。

一、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的新思路

(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加强学科定位

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起步晚,所以一直受到西方思潮的掣肘,很难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人类学、民族学道路。虽然,人类学、民族学学界对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展开过多次讨论,但时至今日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归属依然存在分歧。为此,我们不要过多在乎外界眼光,人类学、民族学本身在学术研究领域就有重叠,或者说相互之间互为所长。我们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在借鉴西方各学派理论的同时,融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同时,我们要坚持让别人去说吧。一方面域外学者能够从不同视角对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予以审视和批评。另一方面通过其他专家的建议我们能够不断充实和饱满我们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促进本土化的同时实现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国际化。

(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促进学科责任

“一带一路”的发展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地位更加突出。为此,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应该更加注重责任意识。广西民族大学徐杰舜教授强调过:“一带一路”不是一个民族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有关世界、有关人类的大问题。”所以,在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中要坚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围绕国家发展规划,制定出所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尤其在研究室、研究中心的构建和完善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科研成果的奖励机制方面,研究人员梯队的建设等方面制定出政策,保证制度的长久性。同时要继承先辈们的对待学术的责任精神和优良学风,加强复合型的学术人才的培养,同时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提供良好的分享和协作平台。

(三)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形成学科对比

“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全球战略发展。我国人类学、民族学要站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肩膀上,走向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的舞台。我们要明白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道理,需要形成多维的比较研究体系。以往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我们主要依据西方的概念体系和理论脉络,运用西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今后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应在深刻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从自身发展所生成的经验认知和理论观念,形成具有本土化的研究议题和学理框架。进而从多角度与国际上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进行对比,取之所长,弥己之短。

(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拓宽学科视野

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套用西方模式,注重社会结构、民族风俗、文化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更多的国家群体在政治、经济、社会层面与我们国家形成联系。为此,现有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视野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发展的需求,更多的人类学、民族学学者应该着手世界人类和民族的研究。一方面通过更宽广的视野可以认识自身学科发展的不足,同时结合国际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加强“一带一路”的战略纵深。另一方面通过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国际的交流合作,促进世界文化的协调发展。

(五)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促進学科交流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告诉我们通过文学的经常性交流,时间久了他人在你的文学中看到你的优良品行,自然而然就成了好朋友。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要想实现自己的学术使命,真正在“一带一路”中有所为,也要加强学科交流。首先要实现学术讨论机制,重点是基层学者的交流,很多基层学者,尤其是大学研究生从事人类学、民族学都是半路出家,学科功底不扎实、学科认识不深,而且基本没有机会参加学术交流和讨论,为此我们要开创机制,促进基层认识的同时扩大基层的学术交流。很多人类学、民族学大家也是不同的专业领域发展而来,相信只有百家争鸣,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飞跃。再次,要寻求多学科合作的机制。人类学、民族学本身就是派生型学科,应该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借鉴其他学科的长处,用于自身的发展研究,也只有集各家所长,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才能真正展现中国特色。

二、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的新任务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不仅要实现学术上的成果,更要结合“一带一路”中的战略构想与愿景,充分发挥人类学民族学在国家建设和社治理中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在新的战略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的新任务:

(一)扩大人类学、民族学的教学试点

当前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教学试点高校屈指可数,而且呈现边缘化的窘境。其试点范围的扩展,一方面受到人类学、民族学自身发展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到人们意识认同的制约。因此,我们要加强人类学、民族学概念的普及,促进大家对人类学、民族学的认识。同时,在全国高校进行扩大教育,从高学历进行普及,促进大家对人类学、民族学的了解。为了加强人类学、民族学的认同,还可以在高校举行相关讲座或活动进行推广,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形成大家自身对人类学、民族学的认知。只有扩大了人类学、民族学的教学试点才能更广范围、更深层度发觉人类学、民族的人才,才能真正发挥人类学、民族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二)健全人类学、民族学的师资水平

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起步晚,直到19世纪中期才渐渐从西方引入,所以师资水平相对比较薄弱。为此,我们要加大人类学、民族学专业的人才引进,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研究化。同时,在健全人类学、民族学师资发展过程中加强学风建设。学界浮躁风气是当前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人类学、民族学注重田野调查,所以要杜绝借调查之名,行不正之风,促进人类学、民族学的学者真正走进田野,走入群众中。因此,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防止学术腐败,促进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人类学、民族学国际话语权

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仍十分薄弱,能在世界上产生影响的学术成果屈指可数,对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不够深入,容易导致学术上的闭门造车。“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要求我们加强国际认识和国际合作。因此,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要打破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国际学术话语的不平衡状态,增进国际学界和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理念和政策主张的了解。将有助于借鉴国外究的有益成果,推动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和创新。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国内人类学、民族学学界的力量的整合,促进研究水平提升,形成有创建的学术成果,从而为国际学界交流提供资本。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对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以拓宽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领域和深度。只有加强了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国际话语权,才能展现自身理论优势和特色,才能在世界舞台上以主人翁的姿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交流。

(四)促进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应用

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社会现象、风俗习惯等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都来自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一带一路”战略要求人类学、民族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研究学科,更要通过研究加强实际的应用,促进人民认识的进步、促进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促进国际事务的完善等等。因此,我们要立足于“一带一路”的现实目标,关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注地区事件的内在原因、关注国家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等社会现象和问题。从而,制定相关发展战略计划和目标。以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目标、实现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应用型发展。

(五)协调人类学、民族学的就业匹配

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要以促进就业为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不能促进研究者的工作就业,那么人类学、民族学也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丢失自身意义和价值。尤其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更要实现人类学、民族学与社会发展的结合。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寻求相关部门的专业建设扶持。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公众对于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认可度,通过协助解决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的就业去向,为致力于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学者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只有实现人类学、民族学的就业匹配,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学、民族学在我国的发展。

三、总结

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和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相比,我们的路还有很长。我国作为当代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重要摇篮,势必在未来人类学、民族学发展中,肩负重要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因此,做好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不仅是促进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和人才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发展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所以,在“一带一路”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从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出发,一方面深刻认识当前发展的掣肘和困境,以中国特色为基点,吸收西方学界的研究方法和阶段成果,培养适合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能够将我国人类学、民族学推向新地标的时代人才;另一方面要警示西方思潮的侵袭,不仅从学术上防止照搬硬套,更要防止西方世界借助学科发展、学术交流进行意识形态输出,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的人类学、民族学不仅是学术上的要求,更是政治上的目标。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发展,更是突破。代表我国在世界发展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一个学步者成为一个领路人。我们将收获更多的机遇,同时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将为我们走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指导,为此,做好人类学、民族学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至关重要,不仅决定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序进行,也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关键点。所以,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首先要有宽阔的视野,从基础的学术设施和师资出发,兼顾“走出去”和“引进来”,做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引领世界的人类学、民族学,并以此为使命和决心,不畏艰难的做下去,为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学者打开更多的大门,也为“一带一路”战略打下更坚实有力的强心剂。

参考文献:

〔1〕陈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J].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2000,(5).

〔2〕王思亓,王航.“一带一路”中的学术担当与学科发展——第六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综述[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5,(04).

〔3〕树立责任意识加强学科建设[EB/OL].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平台. http://govinfo.nlc.gov.cn/gtfz/xxgk/gwyzssydw/shkxy/201111/t20111124_ 1133423.html,2011.

〔4〕“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机遇与挑战[N].经济日报,2015,(04).

〔5〕苏敏.香港人類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J].西北民族研究,2012,(03).

〔6〕杨圣敏,良警宇.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百年文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7〕白芸,梅雪松.“互联网+”时代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转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04).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作者:高成海

民族学马克思主义论文 篇3:

李绍明先生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思想

李绍明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民族学家。1950年秋,他进入华西大学社会学系民族学专 业就读,系统学习了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史前考古学与语言学等知识,并在1951年和 1952年夏季两次到羌族和彝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1952年秋,全国大学院系调整后,就读于 四川大学历史系,接受了苏联民族学、中外通史、民族史和民族志的教育,增加了史学修养 。1953年,又调入西南民族学院民族问题研究班学习,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 育,并进一步学习了民族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独特而丰富的教育背景,使他掌握了 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问题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并成为在民族学、民族史、民 族问题和民族理论上均颇有建树的学者。

从1954年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展调查研究起,他把学术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民 族学的田野调查。1956年到1963年,他先后在四川云南的彝族地区、四川的羌族和藏族地区 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对民族学深深的热爱,使他坚持着“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 东西南北风”的信念,并在1977年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得以恢复和发展时,回到自己热爱的研 究领域,全面整理过去的成果,进行理论升华。改革开放以后,他组织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田 野调查工作,其中中国西南民族学会大规模的六江流域调查、酉水流域土家族的调查、西南 丝绸之路调查、金沙江流域考古文化调查等,均在学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多年的田野调查,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他对凉山彝族奴隶制度的研究,为丰富中 国民族学的学科理论,为凉山社会改革的实践做出了应有贡献。由其总纂的《凉山彝族奴隶 社会》一书被誉为“科学大厦的奠基石”。他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点对藏族社会进行 研究并提出康区的特殊性以及“稳藏必先安康”的重新认识,受到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 。他主持羌族社会历史调查后的研究成果及合著的《羌族史》,为羌族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主编的《川东酉水土家》一书,填补了四川土家族研究的空白。他还在民族识别、民族 文化、民族法学、客家研究诸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近年来,他又成为藏彝走廊区域综合研 究的带头人。

20世纪90年代以后,李绍明先生将精力投入到中国民族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工作,秉承其在《 民族学》一书中提出的思想,全力推进民族学与人类学的中国化。对国内高等院校人类学民 族学课程的设置、研究力量配置及研究重点的确定、对人类学华西学派学术思想的总结,均 体现了这一追求。他一直主张民族学研究既需要有大的理论作指导,又要做扎实的田野,要 在继承前人求实学风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研究。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作为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四处奔走,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保 护羌族文化,合理开展文化重建。他负责的专家小组起草完成了《羌族文化生态 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四川省地震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恢复重建规划纲要》 ,得到国务院批准,成为指导灾区灾后文化重建的原则。

李绍明先生是四川社会科学界的带头人,长期担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民族学科规划组成员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职务,缔造了四川省民族学、历史学 、民俗学、文物和博物馆学界团结一心的局面。他是我国民族学界的智者,在全国性学术团 体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国史学会、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担任了许多学术 职务,在民族学研究的组织和学术活动工作上倾注了大量心血。马曜先生曾经在为《李绍明 民族学文选》所作的序言中称他为学术活动家,并说他“约己以让,故能得众多助”。李绍 明先生留给我们的诸多人文遗产,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本文由四川省民族研究所供稿)

〔责任编辑:陈家柳〕

上一篇:高职院校文秘毕业论文下一篇:林业植物检疫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