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受制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价值比重高、管理部门多,更新快、变动频繁的特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存在较大的风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网固定资产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网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篇1:

ERP环境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摘 要:ERP环境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采集更加自动化与高效,加上信息的集成与实时共享,带来了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与手段的变革,使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精细、更加高效、更有成效。本文对ERP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阐明了ERP环境对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并给出了电网企业在ERP系统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ERP 固定资产 电网企业

对电网企业来说,固定资产是其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资基础,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其正常经营和安全生产过程中其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湖北省电力公司于2009年开始将ERP管理软件引入到固定资产管理,ERP系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固定资产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的同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1、ERP的概述及在电网企业的应用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

2009年起,湖北省电力公司开始实施ERP项目,通过ERP管理软件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在ERP系统中对固定资产的采购、项目转资及后续技术改造、大型修理、报废进行管理。依托ERP系统使得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得以实现,从规划、设计、采购、建设到运行、维护直至退役、报废,重视资产管理的每个环节。在ERP系统中详细记录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的运行情况、变更更改情况、各个时期费用发生等情况,以及对其运行成本进行科学分析和汇总。它是由财务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物料管理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等通过流程进行彼此联系运行,各个管理模块通过各个管理阶段进行有效管理,并互相集成构成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系统。

2、电网企业原有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ERP系统上线前,国内供电企业普遍应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IS),该系统只是单一的设备台账管理系统,虽然提高了设备运行维护水平,保证电网安全生产,但是没有上升到充分强调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控制设备运维成本、提高经营能力的高度。因为电网企业的分布面很广,资产量特别大,实行定期盘点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是两个不同部门,工作之间的配合并不能保证财务账面上的资产信息准确性。电网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是:

2.1、资产记录和资产的实物变动脱节

这是因为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电网设备也随之更新很快,新建变电站、迁移电网线路、电缆入地等工作使得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只有实物部门将其流转到财务部门时这些变化才能反映出来。但是其中必然存在滞后环节,导致一部分资产的帐、卡和物不符,进而使账目信息不准。

2.2、无法将成本费用明确归属到具体资产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设备运维费用与固定资产卡片没有挂接。设备运行维护一般以变电站或多条线路为单位定期集中进行预算和决算的编制和执行,成本费用包含了多类设备、多台设备,在管理模式上不能准确地归集至单台设备,在管理手段上也缺乏归集至单台设备的信息化技术,账上可以体现某项工程、某座变电站、某类设备、某个单位等大修、技改或运行维护成本,但无法细分到每一个资产单元(每个变压器、开关、刀闸等设备)。

2.3、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

当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与反馈机制,信息孤岛的情况依然存在。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以及生产使用维护部门三个部门。由于关于固定资产的信息在每个阶段都处于孤立,因此前期采购阶段的信息,可能不会背后面财务部门所了解,而后期资产管理的状态,财务部门也可能不知晓。固定资产技术信息以及价值信息彼此之间相互割裂,无法集成,从而不利于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

3、ERP环境下对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在ERP环境下,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路秉承ERP核心理念,重新定位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明确了资产管理目标应当是通过强调面向业务流程的资产信息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资产管理能覆盖整个资产使用寿命周期,并做到对有关资产的业务活动有效控制,包括领导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需要服务。具体到操作层面,ERP为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四个新要求:

3.1、ERP重视企业固定资产业务流程的整合

ERP认为对企业固定资产业务流程的整合,如设备增加、出租、报废等流程可以从根本上简化资产管理程序,优化资产管理流程,做到固定资产的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3.2、ERP重视各部门信息系统的统一化、协同化

在ERP环境下,通过整合企业不同部门的信息平台(如财务部门的AM管理模块与生产部门的PMS系统接口,实现财务资产卡片与实物资产的联动),优化资产信息的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各职能业务部门独立信息系统带来的信息资源分散局面,消除了企业内部因部门分割造成的各种信息隔阂与信息孤岛、实现了纤细的充分共享,充分协调了各部门资产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提升了资产利用效能。

4、ERP环境下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对策

4.1、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现有制度

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设备部门产、生计部门、基建部门、技改部门、财务部门等。必须由这些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应以制定完善的ERP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起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相关部门之间相互衔接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有的制度必须不断地完善和修改,以适应管理的需要。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购置、验收、保养的维修、折旧、盘点、报废与清理等。

4.2、搞好资产清理和清查工作,依托业务部门,重视基础数据管理

电网企业必须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业务部门在业务发生时就需在ERP系统中及时进行处理,每年年末由设备安全处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做到账务、实物和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做到账务、实物和固定资产卡片相核对一致。

ERP系统中的设备管理模块(PM)是生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物资模块集成的桥梁,将固定资产主数据与设备主数据关联起来,可以清楚地查看到该固定资产由对应哪个设备,以及设备的性能、设备的功能位置等信息。设备卡片与资产卡片联动信息如下表:

4.3、整合信息系统,做好ERP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的动态衔接工作

通过设备主数据,实现设备台账与资产卡片数据在ERP系统中对接,确保电网资产帐、卡、物一致管理。明确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间的职责,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并轨,利用其自动化资产管理功能,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如图所示:

实物管理部门相关人员根据相关单据对零星购置、基建技改等项目转资、接受捐赠的资产、非现金抵债的资产、非货币性交易转入、投资转入的资产进行实物验收;实物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判断是否为PMS系统设备;对于PMS系统管理的设备,实物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在PMS系统中创建设备台账、联动生成PM设备卡片以及资产卡片;对于非PMS系统管理的设备,实物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在PM中创建设备卡片,联动生成资产卡片。信息系统整合流程图如下:

4.4、以ERP系统为依托,加强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全面利用ERP系统,对固定资产实施动态管理,不仅能有效的保证固定资产帐、卡、物三方一致,还能令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彼此相融为一体,同时还有助于实现固定资产从进入到退出运行的全寿命管理模式,将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

5、ERP环境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

5.1、管理流程智能化

将ERP技术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结合起来,借助ERP系统获取企业资产的详细信息,并且自动生产入账凭证,使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更加智能化。不仅解放了人力,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增强了固定资产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与科学性,从源头上防止了帐卡物不符等情况。

5.2、资产信息数字化

在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运用ERP数据分析平台,通过资产设备联动,可以实现对分散的资产实体进行集中管理,使资产信息数字化、提高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益。在ERP系统中,通过智能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管理人员会对目标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存放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使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走向数字化。

综上所述,完善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ERP为载体,将ERP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经营管理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借助信息化手段,使财务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借助于ERP系统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流程配置、数据实时共享等系统优势,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和手段有了根本性的变革,使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精细、更加高效。ERP系统在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必定能够为提高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供帮助,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部.电网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汇编[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陈海涛.加强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15).

[3]赵新甫,白璐.固定资产管理在ERP中的深化应用[J].企业家天地,2012(04).

作者:王明晶

电网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篇2:

优化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摘 要:受制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价值比重高、管理部门多,更新快、变动频繁的特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存在较大的风险。以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梳理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认为控制责任意识淡薄和执行力不强是影响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以此为基础提出各个固定资产管理环节的优化措施,并提出相关的保障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优化措施;保障措施

新电改下,资产成为电网企业收益核算的重要基础,资产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许多电网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和执行力不强,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构建不够完善,导致企业资产管理的风险加大,给企业的持续经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本文以一般电网公司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优化方向,从管控源头上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解决企业资产管理低效的问题。

一、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验收环节

1.固定资产验收。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应由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设备使用保管部门、财务部门到现场开展电网实物资产清点、核对和验收。但由于验收部门人员专业背景不同,在工程项目建设多、验收发生频繁和部门人员数量不足的背景下,财务等管理部门不会参与现场验收,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执行不到位。并且在实际验收工作中注重的是工程设计的完整性的验收,而忽视了整体工程的价值验收,工程设备价值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难以保证,可能出现新增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与预算不符。

2.固定资产登记。在验收完成后,需要对固定资产建卡、信息录入和价值入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为了完成绩效考核中的工期或完工率等指标,固定资产会提前虚拟转资,导致固定资产录入系统提前,在工程建设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影响固定资产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登记入账时,涉及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同时在ERP系统和PMS系统分别建立资产卡片与设备卡片,但由于两个信息系统的部分资产编码及信息口径没有完全对应,导致同一资产信息在两个系统存在差异,对资产的查询和整合产生不利影响。

(二)日常运行管理环节

1.清查盘点。实物清查盘点工作要求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组织开展。但在实际盘点中,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实物进行现场盘点核查。只定期对固定资产卡片与设备卡片进行了核对,仅对其账面信息的数量、类型、状态等进行核对,没有对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和实际状态进行核查,影响了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固定资产清查与盘点制度形同虚设。

2.更新改造。电网公司把更新改造的内控重点放在了第一步申请审批上,但没有对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设备及资产卡片的账面信息修改进行严格的控制。报废审批制度的复杂性导致实际操作人员逃避推诿,将本应淘汰报废的设备不做处理,部分新增资产价值直接增加到原资产卡片,导致单张卡片价值虚高;且在技改完成后,没有对更新改造后资产的可使用年限进行更改,账面的资本化日期仍为第一次建设投运时的日期,从而形成了逾龄资产。

(三)资产报废处置环节

电网公司制定了严苛的报废制度,审批手续的复杂性导致资产管理人员将本应报废的资产,不予办理报废手续,资产账面价值仍然存在,形成超多逾龄资产卡片,为电网公司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和新增投入带来了不便。

二、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薄弱

1.管理层和公司内部职工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公司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高,对风险防控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遇到具体问题不按规章制度。對于员工而言,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将风险防范和公司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意识。

2.固定资产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电网公司长链条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涉及包括固定资产管理部、财务资产部、运维检修部等多个部门,在多个部门共同进行管理时,出现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管理职责重叠、管理职责难以落实等问题,部门之间缺乏较好的配合。

(二)风险评估机制执行不到位

电网公司一直执行着国家电网内部管理制度,但目前还未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的固定资产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机制,用于预防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虽然存在风险管理委员会,却没有设立固定资产专项管理部门,无法对固定资产的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同时,公司未确立可量化的风险评估指标,量化指标的缺失导致在固定资产内控流程中,相关人员无法对固定资产的风险进行精准把握。

(三)内部控制活动不规范

电网公司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但很多实物资产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和端正,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敷衍了事,执行力较差,监督管理也只是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企业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是一项较为繁杂的管理工作,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制度严格执行。然而,电网公司内部尚未建立明确的权重和考评标准,因此公司内部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太过随意。

(四)信息与沟通方面不通畅

1.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信息沟通不畅。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的各个组织机构之间缺少沟通,未建立较为顺畅的沟通路径,使用保管部门只注重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工作,财务部门只对账面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困难,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传递。

2.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未实现完全联动。此类问题主要是由于前期PMS系统设备台账建账规则不明确,前端人员建立设备台账较为随意,重要字段信息填列不规范,将不符合建卡要求的子设备单独建卡,导致ERP系统中形成的资产卡片的重要字段信息不完全或不规整。在对资产进行划拨时,实物使用部门仅在PMS系统中对归属信息进行了更新,而未及时在ERP系统中进行调拨操作。

(五)内部监督体制不完善

电网公司的内审相關部门日常工作中的内容较为固定,作为公司的职能部门,不能给公司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管理层对这类部门没有足够的重视。由于与公司运维检修部、营销部等管理部门是平级单位,难以对其他相关部门产生约束力。同时,内审部门面临的工作量较大,公司内审部门员工人员稀少,导致内部审计力量与其工作量的差距过大,使得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法面面俱到。

三、电网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的优化措施

(一)固定资产验收与登记流程的优化措施

1.完善固定资产验收制度。验收工作应由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设备使用保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审计部门共同验收,根据《工程验收现场盘点验收》及竣工设计图到现场开展电网实物资产清点、核对和签字,确保新增的资产符合事前计划要求。然后再由内审部门对《盘点清单》进行审核,审核之后才能将资产登记入账。

2.完善固定资产登记体系。固定资产登记涉及固定资产基本信息和资产价值两部分内容。价值登记部分,提出资产卡片的赋值由估价转资和调整转资两步来控制。估价转资是在内审部门审核完成后由财务部门编制竣工决算报告的一个初步赋值阶段,同时为了保障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另请外部审计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进行调整转资,保证资产的价值,堵塞赋值过程的漏洞。

(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流程的优化措施

为使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落到实处,电网公司成立固定资产清查小组,由多人共同负责,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协作,检查内容不仅仅只是设备存在的完整性,设备的使用质量和闲置情况也需要注意,在盘点设备前,项目组成员需要集中讨论,制订清查盘点计划。在盘点过程中,盘点小组还应做好问题应对机制,对遇到的瓶颈以及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分析,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有非正常报废报损的固定资产出现,应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鉴查,并开展原因筛查和责任认定,同时更新相关的资产财务信息。清查盘点结束后,应形成规范的汇报结果,由相关部门共同签字核认。

(三)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流程的优化措施

1.完善更新改造计划编制审批环节。进行更新改造工程时,业务部门应提前做好规划,根据固定资产实际使用运行情况、生产经营要求及管理的需要,提出技改申请,并合理安排工期计算转资的时间节点,预防转资发生而工程未完工。对技改申请的审批流程予以重视,选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进行审批,对技改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做出正确判断,避免出现依靠经验判断而导致的无序低效工作和资源浪费现象。

2.优化更新改造过程管理和事后管理。公司应对实物资产做好归类,建立重大资产和特殊资产设备档案,详细并定期填写资产设备使用时间和使用状态,对相关资产设备已经拆除的部分应及时进行报废清理,当更新改造工程项目发生时,应及时在系统中标注最近一次改造的时间,做好有关记录和备查账。

(四)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流程的优化措施

公司应该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审批程序,对于报废处置的相关职权划分、标准和审批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项目管理部需要组织使用保管部门对申请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技术层面的鉴定,确定是否符合报废处置标准。进行报废处置时,财务部门注销固定资产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于报废电网固定资产残值评估不合理的情况,可以从外部聘请专业的资产评估团队来协助财务部进行报废设备的估值。

四、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电网公司风险管理体系

由现有风险管理委员会牵头新设资产管理委员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固定资产专项审计工作小组,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三道防线体系。第一道防线由基层业务部门形成,主要是执行基本流程环节;第二防线由新设立的资产管理委员会和固定资产专项审计小组形成,除了在对固定资产各环节实行全过程专项控制监督外,还需要在事后或者年末进行抽样审计;第三道防线,风险管理委员会需要提前识别,并及时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积极做好事前应对工作,预防一般风险发展成为重大风险。通过三道防线实现从上至下的风险管控,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电网公司应当对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将固定资产取得验收、使用保管、调拨转移到清查盘点和报废处置等业务流程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同时定期召开交流会议,让资产管理人员能及时处理在管理环节中的各项问题,商议解决方案。其次,电网公司应制定一个系统的内控责任追究机制对固定资产管理周期进行全程跟踪,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有效处理。此外,电网公司应设立一套完整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考核与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奖惩机制与岗位执行评价标准相对应,同时并入员工评优评先等考核体系。

(三)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电网公司虽然已建立了内部稽核部门,但是在进行事后检查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督、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专项审计,监督落实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要提高固定资产内审人员业务能力,除了需要富有经验的财务人员、审计人员外,考虑电网固定资产的特点,还需要配备具有生产技术专业知识的人员,同时需要对内审人员制订定期的培训学习计划。二要开展固定资产专项审计,固定资产专项审计小组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审计计划,特别是针对实际工作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和流程中的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要加大审计力度或者是审计次数。

(四)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将PMS和ERP两个系统实现升级,解决系统字段名称和字段选项等信息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制定统一的设备卡片与资产卡片的信息填写模版。实现设备新增、异动、退运处置等与财务价值管理无缝对接,强化成熟套装软件各实物管理信息同步集成的深度,提升账卡物自动同步集成水平,当固定资产状态变化时,各部门应当按照操作流程规定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及时录入更新。同时在PM模块构建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查询中心,将与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各项日常流程操作方法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发布,方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查看相应内容。

参考文献:

[1]  丁小云.关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典型案例分析.会计之友,2007,(5):67-69.

[2]  李二军.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实务研究[J].会计之友,2015,(9):104-107.

[3]  韩锟,李有华,张俊民.国家电网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财务与会计,2018,(19):80-81.

[4]  李玲,毛嘉淳,吴昱辰.电网公司废旧物资内控管理现状及风险防范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7,(18):14-15.

[5]  李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问题思考[J].财会通讯,2015,(22):93-96.

[6]  刘芳.基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财会通讯,2012,(5):67-69.

[7]  周胤,祝维亮.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2,(23):85-87.

[8]  王玮.内部控制视角下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商业会计,2015,(24):105-106.

[9]  于国海.景电工程固定资产管理探究[J].财会研究,2011,(21):60-62.

[责任编辑 文 峰]

作者:高雄 肖常源 潘峰

电网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篇3:

论ERP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摘 要:固定资产是电网企业资产的核心,是保证正常用电的物质基础。抓好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资产安全,是智能电网的建设的着力点和目标。ERP的实施对电网企业管理资产管理有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管理变革。

关键词:ERP;固定资产;电网企业

电网是在电力系统中联系发电和用电的设施和设备的统称。电网企业主要负责我国电能的输送和分配,它有电业局、变电所、配电所和线路所等下属单位。电网企业的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比重很大,属于资产密集型行业。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变电设备、输电设备、配电设备、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电子设备、一般工具、房屋及建筑物等。

对电网企业来说,固定资产是其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其正常经营和安全生产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岳阳电业局于2010年开始将ERP管理软件引入到固定资产管理,ERP系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固定资产管理得到的进一步的加强的同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1 ERP的概述及在电网企业的应用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提出了这个概念。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ERP系统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高度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编制报表简单、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

2010年起,YY电业局开始实施ERP项目,通过ERP管理软件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在ERP系统中对固定资产的采购、项目转资及后续技术改造,大型修理、报废进行管理。实施ERP项目以后,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记账、算账、报账、查账以及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使得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会计信息更准确、更及时,提高了会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会计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职能,使财务人员从大量的算账、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 ERP环境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1)ERP环境下,要求各部门共同参与,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未实施ERP前,虽然企业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但由于技术手段不够,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偏低。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部门与价值管理部门分开,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以及所涉及的管理的意义、范围、管理责任、要求等概念模糊,因此导致固定资产各相关业务衔接无序。ERP实施后,要求依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备实物与资产价值的联动;对什么是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支出,生技部门和财务部门要求有统一的标准,要求资金支出据实在ERP系统中做账。

(2)ERP环境下,要求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前移。

实施ERP后,在基建阶段的物资管理过程中,就需确立的设备编码体系,在ERP系统中建立设备台帐信息库,设备的基本技术参数、原始采购信息应在台账信息库中进行维护,为竣工投产后的设备转固打下基础,在设备转固后的后续维护过程当中,相应的数据也需维护,通过设备与资产价值的联动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在项目竣工投产阶段、应在财务决算完成后,由局级领导牵头立即成立以财务、工程技术人员、基建工程人员为主的办理资产转固工作小组,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电厂最初的帐、卡、物相一致的固定资产台帐,继而建立固定资产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3)ERP环境下,要求在建工程、购入资产的转固、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及时准确入帐。

实施ERP后,若不能及时在系统中进行账务处理,基建项目已发生的成本则不能如实反应;成本不足的无法在ERP中办理竣工转固;账实不符将使ERP软件无用武之地。这也要求业务人员,会计人员有着责任心和相应的技术。

例如,如果属于A项目的成本被记入B项目,ERP系统的预算严格限制将使得B项目的实际成本发生无法入帐,造成业务瘫痪,又如随设备提供的专用工器具(如汽机专用检修工器具、电气热控调试专用仪器仪表等),若属于随设备赠送的,其价值已计入设备内的,应在财务竣工决算转固上没有列入而不应维护价格,确保固定资产形成时的原始资料和现场设备形成对应。

3 ERP系统下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对策

3.1 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现有制度

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设备部门、生计部门、基建部门、技改部门、财务部门等,必须由这些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应以制定完善的ERP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起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相关部门之间相互衔接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有的制度必须不断的完善和修改,以适应管理的需要。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购置、验收、保养和维修、折旧、盘点、报废与清理等。

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電网企业应根据企业完善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3.2 搞好资产清理和清查工作,依托业务部门,完善基础数据

电网企业必须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业务部门在业务发生时就需在ERP系统中及时进行处理,每年年末由设备安全处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做到账务、实物和固定资产卡片相核对一致。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帐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还需业务部门要对如实的在系统中维护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电网企业要完善三账一卡”制度,即总账、固定资产账、固定资产卡片账、设备台账。固定资产专责与设备专责之间的职责与权限要分清楚。

3.3 在ERP的基础上规范会计工作

ERP处理会计业务是在预先设计好的程序下进行的,只有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正确的固定资产信息才能在ERP系统中得以体现。

在用户管理方面,固定资产管理应配备有工作责任心,懂业务、会ERP操作,会讲肯干的专职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ERP方面的培训,使得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技能,未经操作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同时,对ERP系统的管理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对ERP系统操作人员的账号、密码和使用权限进行严格规范。

此外,应将人员的流动与资产的流动关联起来,在人员发生流动时,必须由资产交接双方、人员原所在部门、电厂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等相关方签证,才能使流动人员得以放行。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部.电网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汇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作者:林友谅 廖大华

上一篇:中职院校美育教育论文下一篇:生物教师继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