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教学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影响着如今的整体教学水准,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目前,历史教师正逐渐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认知。与此同时,相关的历史教学根据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较大程度上的改革。但是,在这种变革体制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将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传授。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创新性教学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创新性教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1:

高中历史创新性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程逐步推进,教育各方要求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并且考虑到国家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学校及教师在推进教学进程的过程中应保证学科间的均衡发展,由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中阶段,历史科目教学的意义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还涵盖了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感受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文化教育功能,并且还可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深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发展、不断强大,才可获得独立与进步。与此同时,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此,教师应积极探索高中历史创新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阶段;历史科目;创新性教学

学生进入到高中阶段,学校及教师在对其进行培养时应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知识,不应仅停留在对知识的浅层掌握,但是目前历史教师,为了保证全面讲解知识目标的达成,将大部分课程时间分给课程讲解,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实现了一又一代的传承,与此同时世界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见证了生产力的巨大变化、政权的更迭,上述两方面内容均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只有推动学生深入学习高中历史,才可引导其从历史中学习、从历史中借鉴,因此,推进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为高考做准备,但是此阶段学习任务繁重,且各科目都需要较多的时间来推进学习以及复习进程,从而导致教师无暇分心兼顾课程的创新进程,但是目前高中阶段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过于僵化,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效率,阻碍了教学进程的稳步推进。在高中历史课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发展阻碍因素:首先,历史科目教学中涉及的知识时间跨度太大,教师强调学生对时间的记忆与背诵,长此以往,学生一方面逐渐产生知识混淆的现象,另一方面易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其后续学习;其次,教师多采取“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学生若要全面掌握知识,必须由始至终集中注意力,不然便会造成知识掌握疏漏的现象,并且此种方式是教师长期采用的教学方式,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其没有内驱力支撑其自主开展学习活动,进而学生的学习效果較差,且教学有效性较低。由此可见,在目前高中历史教学进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阻碍因素,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二、高中历史创新性教学策略

(一)巧用历史故事,构建历史时间线

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历史时间线,才可保证全面且清晰地掌握知识,但是因为历史课程中跨越的时间较长,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且目前高中历史课本的设置是按照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三大类别分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时,需帮助学生将同一时间点不同角度的知识串联起来,这无疑为教学增添了难度。为此,教师应寻找高效方式,构建历史时间线,例如,教师运用历史故事,首先在讲解“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罗列这一时期发生的政治事件以及时间,其次教师寻找这一时间段出现的经济类与文化类的事件与故事,并且按照时间将其穿插进政治事件时间线里,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时间线对课程知识进行背诵,并且在其记忆之后进行抽查,以了解学生对历史故事时间的掌握。由此可见,教师巧用历史故事,一方面引导学生将知识按照时间排序进行记忆,另一方面仍旧保持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此同时还可帮助学生构建历史时间线,推进教学成效与学习成效的同步提升。

(二)运用微课形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微课是近些年随着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型教学方式,其以时长较短的视频形式存在,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选择合适微课视频,随后将其运用至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由此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为此,教师应结合课程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微课视频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寻找展现这一时期经济现象的微课视频作为课程导入,引导学生对这一时期的经济现状形成初步印象,其次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结合选取微课视频讲解较难理解与学习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在直观观看中感悟知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课程的总结与回顾,推动其在观看过程中进行查漏补缺,由此保证学生全面且清晰地掌握课程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利用微课形式,替代部分传统讲解过程,省去繁复讲解,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并且推进了学生复习进程,从而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回顾与总结,进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首先新课程改革进程要求学校重视科目间的均衡发展,避免学生偏科现象,其次高中历史课程具有重大的文化教育功能,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最后目前高中历史课程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较多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亟待解决。为此,教师应顺应新课改要求,全面把握历史教学意义,深入分析现状,加快课程的创新步伐,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宏.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J].才智,2019(07):37-37.

[2]刘瑞芝.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587(05):143-143.

作者:马学珍

创新性教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2:

探析初中历史创新性教学方法

摘 要: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影响着如今的整体教学水准,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目前,历史教师正逐渐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认知。与此同时,相关的历史教学根据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较大程度上的改革。但是,在这种变革体制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将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传授。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性;教学方法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初中历史教学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在实际接受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偏激性。在长期以来的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占据的地位相对较弱,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如教师、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强、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率相对较低,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使教师的实际教学效率也相对较低。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将系统的知识进行深入细化的讲解,而学生也习惯于硬性记忆,不能将历史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和理解。这就使教师在进行具体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严重的偏移,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且还使教师的实际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第三,因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很难在学习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只能单纯地依靠粉笔+黑板以及口述进行课堂教学,很难促使学生形成较为直观、形象与历史性的认知,如教学设备落后,教师很难向学生进行高效的教学,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开展。

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当形成学生创新时空

新教育积极倡导者朱永新教授对理想的智育具有独到而又极为丰富的见解,他曾说过:“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过程。”从这样的角度讲,学生学习历史的创新、实践也应当是充满民主精神的,创新和实践的全过程都应当是以我们的一个个极富个性的学生为主体的。平素的历史课堂教学让我们比较有意识地看到:我们传统保守而又暴戾,把很多原本纯真活泼肯思善动的学生变得循规蹈矩,畏首畏尾,尤其不可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当把一些胆小、内向的学生引入积极奋进的创新状态时,学生将会而且也将完全有可能成为开拓型人才。

三、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当形成学生创新互动

历史教学需要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价值观念三维目标的有效统一。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角度讲,实现创新意义上的三维目标统一需要学生的积极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活跃的灵感。这些也并不完全就是我们学生所固有的,而是后天的诸多实践得来的。尤其应当让我们所看到的是: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其个人智慧是有限的,而互动所产生的集体智慧则是无穷的。还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为例,笔者就让学生去做了延伸性的合作探究,出示丝绸之路的网址,要求学生课后通过上网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风土人情,联系现实,在今天国家大力倡导西部开发的情况下,初步认识如何利用丝绸之路的人文资源开发西部地区。从具体的过程看,创新思维是人在从事创造活动、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中寻求独特而新颖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心理活动,他们必须赖于不同质个体思维的碰撞。从学生所畅谈的学习经验可得知:不少学生都是借鉴别人的经验去获取学习成果。但在历史课堂学习中,有不少学生是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也是不去很好地珍惜合作机会的。虽然是初中学生,但有时还简直就像是孩童似的,根本就不把合作学习当回事儿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调控,变消极的合作学习为积极意义上的合作学习,那么就完全可以实现积极意义上的合作效果。应当说良好的合作氛围、具体的合作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某些意义上还提高了学生个体的创新品质。

四、历史创新性教学的对策

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了解历史的情况下,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责任感与爱国情怀,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创新性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推动历史教学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笔者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如下对策:第一,历史教师要以自身魅力积极带动学生主动地学习。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魅力。第二,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育。只有具备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指导。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要以创新性理念进行教学。第三,要以创新性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创新方法让学生积极地接受历史知识,不仅如此,还要相应地构建教学环境,可依据创设性环境与多媒体等多种方法,将历史知识直接采用直观、形象且比较生动地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要真正做到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历史。第四,需要对不同学生进行创新教学。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疏通知识脉络,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的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历史教师需要针对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给予积极的创新,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振华.项目学习下初中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究[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6(9):16-17.

[2] 王者恒.讓课堂动起来: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时代,2014(08).

[3] 任娜.新媒体时代初中历史影视教学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92-96.

[4] 袁东妮.以生为本继承创新———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2):6.

(作者单位:广西蒙山县黄村中学)

作者:何仕稳

创新性教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3:

新课程中学历史创新性教学浅谈

中学历史教学是一门社会学科,它能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社会观念。教学中创新性又是学生主体性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以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全面健康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最终完成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和推广,新课程呼唤着历史的创新教学。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关键

在以往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的组织和开展都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习。在教学方法上,课堂也往往是讲授法一统天下。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有如下变化:

1.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一目的,引导学生体验历史学习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启迪、激发、指导学生的历史性思维,教给学生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阅读、记忆、思维、表达等中学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等。

2.教师必须成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历史教师应侧重于对其自身教学中的情境性等问题展开研究,注重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技艺的提炼和总结,教学研究应以探索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基本点。同时,历史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能从不同角度阐释历史,并随时注意对自己的思想认识进行补缺、深化和纠偏,更新观念,成为学生向创新性合格人才目标前进途中的领路人,当然教师还须有一定的掌控课堂局面的能力。

二、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

实施创新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营造生动、活泼、宽松的教学气氛和自由探索、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教学民主,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其创新性思维流畅,创造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教师要使学生敢于创新,就应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如,教学“戊戌变法”一课,可以设疑,想要使“戊戌变法”成功应先解决什么障碍?教师设疑的目的是让学生明了教材处处有疑,学习中若不能质疑,说明并不懂学习,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便无法培养。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问题,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互助合作,鼓励、唤醒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赞美学生的独特之处。

三、教学中注重激励竞争机制

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动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

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几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我设计的题目是:“战争与和平谁是历史的主流”,正方的观点是“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反方的观点是“战争是历史的主流”。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尽。竞争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也激励他们不倦地求知、进取、努力克服困難去取得优异的成绩。竞争力成为求知的原动力,这种力发挥出来,将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征服力。

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课应在教学中穿插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积极、愉快,获得全方位体验的过程,实践活动应该服务于课程要求。如,在讲授“改革开放”一课时,指导学生调查了解自己的家庭或家乡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让学生自己感受、总结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在社会调查中,应设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调查,让学生以自己的感受更深层地考虑问题,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课外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图片展,到图书馆借阅有关历史资料,增加知识积累。课内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外活动则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历史创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达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者有机统一。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完全转变,着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相信在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下,一定会把历史创新教育全面推向深入。

?誗编辑 张珍珍

作者:曾炜

上一篇: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论文下一篇: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