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工业建筑论文

2022-04-17

【摘要】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生产需要,同时还应满足生产产品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等要求。纵向与我自己的过去比,成绩斐然;横向与发达国家比,在观念上、体制上、技术上和教育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业建筑的设计水平,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近现代工业建筑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近现代工业建筑论文 篇1:

关于齐齐哈尔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摘要]齐齐哈尔优秀近现代建筑在齐齐哈尔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齐齐哈尔市提出了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导下,从保护与开发的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齐齐哈尔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开发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齐齐哈尔;历史建筑;保护;开发

齐齐哈尔自建城以来就一直是黑龙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其作为该地区省会级城市长达255年之久。齐齐哈尔的近代建筑是中国边疆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齐齐哈尔近现代史的一个小小缩影。

由于一个时期以来齐齐哈尔相关部门对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意识的相对薄弱,许多在城市改造与建设中幸存的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更有很多优秀建筑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再加上现代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这些建筑面临严峻的现实状况。为了加强齐齐哈尔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唤起齐齐哈尔相关部门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意识,需要对齐齐哈尔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意义、现状以及保护与开发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思考。

一、保护齐齐哈尔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研究的历史范畴,原则上是按照中国通史的分期,也就是说主要是研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20世纪末的建筑艺术成就。中国近现代建筑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风雨洗礼,对先进的西方建筑方式逐渐从移植、吸收,走到了融合的境地,有关城市建设与规划、建筑类型、建筑设计方式、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设备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革命,这一革命使整个中国建筑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也深深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齐齐哈尔优秀近现代建筑代表着齐齐哈尔变化发展的历史,也是城市中最清晰可辨的历史见证。无论从城市记忆、艺术成就、保护环境和实际使用等角度看都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与开发价值。

二、齐齐哈尔主要优秀近现代建筑及保护现状

近几年来,齐齐哈尔市政府在深入挖掘并保护好历史遗存,提炼文化蕴含,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目前齐齐哈尔市规划局已经为全市265处历史建筑挂上保护牌,其中包括了齐齐哈尔主要的优秀近现代建筑,为下一步的保护与开发奠定了基础。从文物建筑的内涵来说主要包括了下列六大类建筑:

其一、与齐齐哈尔近现代政治和光荣历史密切相关的建筑。齐齐哈尔是北方重镇,一直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些建筑主要有黑龙江督军署、寿公祠、西满烈士陵园等。

黑龙江督军署位于建华区北大街齐齐哈尔博物馆北侧,建筑面积约为1214平方米,是齐齐哈尔市现存的晚清建筑的代表。督军署始建于清末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任期,周树模任黑龙江巡抚时期续建完成,督军署经历了清末、民国和解放初期三个历史时期,解放后这里曾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因此其浓厚的政治色彩是该建筑的魅力所在。目前该建筑群经修缮后,保护状况良好。

寿公祠位于龙沙公园园内,建于1926年,是为纪念清末我国著名的爱国将领寿山将军修建的。目前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保护状况良好。

西满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齐齐哈尔站前大街、火车站南1.5公里处。陵园于1947年7月开工,1948年4月落成,是齐齐哈尔人民为缅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兴建的。西满烈士陵园不仅是革命战争年代光荣历史的见证,也是国家级革命烈士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内设有管理部门,保护状况良好。

其二、与齐齐哈尔近现代文化教育密切相关的建筑。齐齐哈尔虽然地处边疆,但一直重视文化教育建设,并且创造了许多全国、全省“第一”。这些建筑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建立的第一个图书馆——清末藏书楼及黑龙江图书馆,中国第一座自建公园——龙沙公园,齐齐哈尔大学东区主楼,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主楼等。

这些建筑中除清末藏书楼没有进行修缮外,其它建筑状况良好,并且都在使用之中。

其三、与齐齐哈尔近现代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建筑。齐齐哈尔近现代城市面貌的改变就是从这些建筑开始的,这些建筑记录了齐齐哈尔城市发展的轨迹。这些建筑在齐齐哈尔分布较广、数量大,保护状况良莠不齐。代表性的建筑有齐齐哈尔火车站及老火车站、昂昂溪国际旅客候车室、原伪满称电报电话株式会社、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原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的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以及厂房、行政楼、技术楼和大门、围墙等。目前这些建筑基本上仍按原用途继续使用,但有些建筑改造痕迹明显,破坏了原有的风格面貌。

其四、齐齐哈尔近现代民居建筑。民居建筑是城市生活最直接的体现。这类建筑有原黑龙江省省长于驷兴故居的部分建筑,昂昂溪铁路地区俄式住宅,人委楼,原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职工住宅楼等。在上述建筑中除于驷兴故居部分被拆毁重建外,其它建筑基本保持原有建筑特征,并且都在使用之中。

其五、娱乐休闲建筑。这类建筑包括龙沙公园、工人文化宫、昂昂溪铁路职工俱乐部等。

龙沙公园目前是东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也是齐齐哈尔市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现已建成为“孝亲敬老”主题公园,百年古园焕发了新的活力。工人文化宫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但修缮工作进展缓慢,建筑现状较差。昂昂溪铁路职工俱乐部仍然保持原用途,建筑现状良好。

其六、与齐齐哈尔地区宗教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址。齐齐哈尔作为北方重镇,也建有一些与宗教活动息息相关的文化遗址。在这些建筑中有五教道德院、大乘寺、圣弥勒尔教堂等。

五教道德院兴建于1923年4月,它也是全国唯一的集儒、释、道、基、回五大宗教于一体的宗教场所,已经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修缮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建筑现状非常差。圣弥勒尔教堂,位于海山胡同,民国19年(1930年)动工,民国20年(1931年)末竣工启用,圣弥勒尔教堂是齐齐哈尔最大的天主教堂,1991年,国务院宗教局拨专款,对大教堂钟楼进行维修,恢复了原来形状。如今,一项旨在将其及周边规划为休闲广场的新地标规划建设正在实施中。

三、如何对齐齐哈尔优秀近现代建筑进行保护与开发

对于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齐齐哈尔市政府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强调了整体保护的理念,提出了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任务仍然严峻。在整体保护理念框架内,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在保护规模上,采取单体保护与成片保护相结合方式。对城市中个别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建筑采取单体保护方式是较容易做到的。目前齐齐哈尔的多数优秀近现代建筑都失去了原来周边环境,但这些各种风格形式的近现代单体建筑仍然可以为整个城市增添文化气氛。建华区小姐楼胡同和昂昂溪罗西亚大街成片保护区内仍能清楚地看到它的历史形态,体验到它所继承的时代文脉。为此应该重点地保护原有的道路系统和道路两旁建筑物原有的面貌。道路空间尺度可以做局部调整,但要保留原有树木和环境特征。

第二、在保护方式上,减少消极保护的做法。消极保护的做法包括博物馆式的保护、封闭保护和整新改造。针对大量的优秀近现代建筑,齐齐哈尔市规划局提出了“先抢救式挂牌保护,然后再做进一步考证”的观点。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许多优秀近现代建筑,但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建筑自身的保护,又不能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从长远意义上看,还应该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开发促进保护并不等于整新改造,要正确把握开发的方式和尺度,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于驷兴故居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过这种错误,于驷兴故居曾设想开发成为齐齐哈尔市集旅游与餐饮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景观。这种做法本身值得提倡,也符合建筑自身的特点。但在开发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尺度,室内空间装修应用大量不伦不类的现代材料,在失去了原有历史风貌的同时,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不免让人感到遗憾。

第三、拓展积极保护的渠道。可以采用转换功能和新旧建筑协调的方式进行积极保护。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近代建筑已经失去其原有的功能,如五教道德院、文化宫、老式民居等。为了避免这些有价值的近现代建筑被闲置、荒废,就要对旧建筑进行再利用,而再利用的核心问题就是功能置换。这时就需要建筑师以职业的眼光充分挖掘建筑活的价值,做到物尽其用。齐齐哈尔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到目前为止,老式民居的再利用只有于驷兴故居一例,并且还有许多败笔。五教道德院和工人文化宫只是做了初步修缮,而象一厂文化宫、二厂文化宫、群英楼商店因闲置、破损严重就难逃被毁灭的厄运,这种趋势如果继续下去,历史建筑将会被一扫而光,城市文脉将会被割断,毫无历史可言。

在新旧建筑相协调方面,可以采用新旧建筑的调和和新旧建筑的对比两种方式。新旧建筑的调和是一种保持新旧建筑协调比较稳妥,也是近年来各地常用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要以建筑所受到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风俗和习惯等因素为基础,找到建筑设计的精髓所在,将其应用到新建的建筑当中去,以取得两者之间的融合。在齐齐哈尔一些地标建筑单体的周边环境已经被破坏的情况下,为了使新建筑和历史建筑取得所谓的“协调”,有些建筑生搬硬套历史“符号”。解放门街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十字路口的三座主要建筑保持一致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都应用了大屋顶、琉璃瓦。虽然看上去很相似,但在形态、功能、做工等方面相差甚远。这种改造只追求形式而毫无内涵可言。新旧建筑的对比从设计优秀的现代建筑中可以看到,新旧建筑的协调不在于形式上的重复,而是立足于时代的文化特色,完全可以推陈出新。它们应用先进的结构、材料和技术的同时,与周围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却又具备相同的神态和气质。齐齐哈尔火车站的建筑处理方式就属于这种方式,不同建筑风格各异,但也能发现彼此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四、硬件保护与软件开发相结合。保护优秀近现代建筑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地方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现在许多革命老区相继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与做法就是将旅游业与本地历史相结合的一个范例。齐齐哈尔也应借鉴其成功的经验,积极利用齐齐哈尔地区的特色文化,发挥装备制造基地的产业优势,利用优秀工业建筑资源,发展工业旅游,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优秀建筑是一个城市浓厚文化底蕴的重要表现。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传承城市文脉。在历史与现代之间保持一种文化、价值观及文化生活的延续,从而才有可能把齐齐哈尔打造成既有历史特色,又具备现代活力的和谐城市。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刘先觉. 研究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意义与价值〔J〕.新建筑,2004,(01).

〔3〕于耀洲. 关于齐齐哈尔市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9,(02).〔责任编辑:李允光〕

作者:李岩

近现代工业建筑论文 篇2:

试论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研究

【摘要】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生产需要,同时还应满足生产产品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等要求。纵向与我自己的过去比,成绩斐然;横向与发达国家比,在观念上、体制上、技术上和教育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业建筑的设计水平,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现代建筑设计的原则,提出了现代设计创新分析,并讲述了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以及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构思。

【关键词】现代建筑 设计 创新 思路

前言

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工业建筑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建筑出现了新的面貌,无论在量还是在质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以往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只考虑满足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空间的要求,就是先生产后生活,重生产轻生活,在设计中建筑师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工业建筑几乎成为生产设备外壳的简单包装。现代工业都以电子信息工业、化学、生物、金属机械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即由劳动密集型提升为技术、咨询密集型。

因此,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生产需要,同时还应满足生产产品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等要求。纵向与我自己的过去比,成绩斐然;横向与发达国家比,在观念上、体制上、技术上和教育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业建筑的设计水平,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现代建筑设计的原则

1.全面开发的原则。

应当运用更加体现时效性的方式,运用尽可能少地材料以及资源消耗,从而得到最为理想的开发效果。在如今人类的发展与资源趋向枯竭的状况下,全民开发还是极为重要的。当然,该原则还体现为建筑在空间组织之中。这就应当妥善地对现代建筑的所有面积实施充分而有效之利用。

2.集约设计的原则。

建筑的不断建筑、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之间矛盾正在变成一个愈来愈显著的问题。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通过集约设计,拓展立体开发用地所需要的空间,从而更加深入地开发城市的地上空间以及地下空间。从而更好提升城市空间的利用率。因此,要充分结合本地实施旧城改造的大好契机,更加积极地进行拆旧和建新,从而持续提高城市所具有的实际容量。在建筑设立的空间结果上,还要更加积极稳妥地运用具有轻和薄等特点的新型材料,做到利用盡可能小的建筑空间来实施建筑设计。在如今世界都在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时候,实施建筑设计节能就成为重中之重。由此可见,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前的新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实状况,持续提升现代建筑设计的集约化程度。

3.合理设计的原则。

在如今各类技术标准长期并存的新情况下,必须让现代建筑设计和本地的社会发展状况具有同步性。因此,要紧密结合实际,让现代建筑设计真正得融入当地发展大局之中。为此,就要实施更为合理的设计,真正做到具有实效性,这就要求必须从本地实际经济条件加以考虑,和本地具体消费状况以及市民群众的切实需求一致,在此基础上,现代建筑设计还必须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状况、地形状况和地质状况等诸多因素加以联系,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建筑设计取得事半而功倍之成效。

二、现代设计创新分析

创造性的思维与解析式逻辑思维的重要区别在于创造思维的发轫、产生是一个囊括创造主体多种基本智力因素的激发过程,如逻辑判断、分析推理、记忆潜力、创新素质等一系列能力。因为建筑创作与纯科学技术范畴存在着差别,感知和理性的一个重要机制。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是提高建筑构思创意水平的重要途径。设计创作要求的典型的创造思维方式,包括动力因素、灵感与顿悟能力以及想象力。

1.创新心理动力因素

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所谓创造心理动力因素是指创作者自我意识的投入和参与。创造的动机,例如情感、求知欲及追求超越的意志品质,是构成创造活动的重要基础要素。艺术创造没有激情与真实的情感难以创造出好作品。创造动力的形成,还包括兴趣、理想、新年、恒心、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即具备开放的心里状态和用于开拓的精神素质。孟子就认为,一个人要想大有作为,就必须首先通过刻苦的训练培育优良心理品质。启动创造动机,是确保创作工程中创造思维产生的重要因素。

2.灵感与顿悟能力

设计创作是一种智力集合过程和形象思维比较突出的创造活动。富于想象的发现,常带有综合的直觉思维色彩,可称之为设计灵感。设计灵感即为一种醒悟和豁然贯通,顿悟的思想闪现与跳跃。培育设计灵感包括从生活深处经验和体验来获取感性动力资源,对各种人文知识与经验的累积及潜思维的培育,促成各知识层次的融会贯通及触类旁通;中国传统艺术所谓“师造化”,即为获得鲜活而有生气的构思设计,转向自然去探索人类创造及美的根源。直觉思维的开发有益于新事物的探索与发现。例如建筑教育就要研究如何将理性知识状态转换成直觉化的知识体系;应在基本训练过程里,加强如开发视觉智力图像与形象思维等综合性训练,以及加强对于设计问题进行直观求解等设计策略的训练。

3.想象力训练

想象是凭借潜隐的理性和直觉感知对事物进行大胆的猜测与联想,提出假说,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中的图像进行新组合形成富于创新的科技成果,是设计创造的重要核心。想象力的拓展,取决于激发想象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取决于设计者对象想在设计创造中的积极认同。想象与猜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应该排除不合理的主观臆想成分。想象力是艺术的一种直觉能力。想象力的开拓有助于创造出新艺术形象,其特征类似于捕获事物本质的设计灵感过程。培养设计创作中的想象能力,包括对问题的理解力,观察、捕捉事物本质和细部洞察力的培养和训练;各种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及对有助于想象力及构思创作能力培养的各类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与掌握。

三、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理论

1.理论创新应该广泛借鉴国外的经验

理论本身是一种用于分析推理及构思创作的方法论,一种智力性劳动。在当代建筑的发育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理论产出,其中包括各种实例分析、观念直到原则及集合了哲學思考与经验实证的系统化理论产出。提高建筑设计创作质量,应该更加广泛借鉴国际领域的理论成果,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想;应以更加开放的观念,敏锐的思维,求取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成果。在未来新世纪里,推动建筑创作追赶和超过国际的先进水平。

2.重视建筑设计创作本体规范理论的研究探索

科学理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始终为科学创造所著作倡导的一个问题,美国科学哲学家T·库恩倡导的科学范式说之处了科学范式的产生对于科技革命的重大意义。所谓范式,即为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新年、技术方法,即一门科学学科应具备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体系,建筑设计从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都应强调加强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

3.加强本土建筑理论探索

所谓“本体论”,即建筑创作中,要突出反应其个性和民族的审美趣味,民族文化传统同建筑艺术有机相互结合。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传统十分丰饶,推动创造民族丰富多彩艺术特质的现代建筑艺术精品,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建设,向世界展现民族文化艺术风采,加强民族的自豪感。在这一点上,理论和实践都富有国际意义。

四、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构思

1.提高其在塑造民族文化和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建筑设计产品是经久耐用的产品,艺术因素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建筑师的创作作品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筑设计创作的这一实质性特点,应该获得全社会的认同与反响。在很大程度上,设计师设计创作的动力激情来自于广大公众对建筑艺术活动的一种积极认可。在我国应当引进和有效组织各类建筑文化交流活动,如设计竞赛,国际间设计作品交流展示会。建筑创作理应得到和其他艺术门类相同的重视程度。

2.引进和创新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其艺术特点、风格及式样的变化均代表着对特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相应的历史继承。也就是说,设计艺术是历史的范畴,它的本质在于不断地创造和革新,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博览古今,汲取古今中外积累的建筑创作经验与科技成就,从把建筑作为艺术的高度出产具备新品质,反应新观念的设计创作,繁荣新时期设计艺术创作。

3.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相融合

众所周知,建筑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而且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没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的内在的统一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创作整体艺术形象,表现现代化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体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4.现代建筑设计应体现人文精神

建筑创作不是孤立的,使人们心理认知以及没学臆想的转换和映照。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充实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市政建筑,公司建筑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联系着一种公众精神,聚合力和新城市所承载的首创精神;是新的人文景观、心理认知与归属感的凝聚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臆想。应通过这些城市重要公共建筑予以反应。

5、数字化技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储存和处理技术,而且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国内外的研究者指出并预测了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已经造成和将要发生的变化。一些新锐的建筑师已在探索用电脑手段扩展设计能力,特别是在空间和形体的方面。如人们熟悉的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比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运用了电脑扫描将模型数据化为施工图纸,再分解为每一块工厂制作的铁合金外墙板。这在用传统技术的时代是无法想象的。数字化时代所创造的高科技生存环境,虚拟的和现实的建筑和城市的共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韦 玥 刍议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J] 科技风 2014(14)

[2]杨 甜 探讨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21)

[3]金 钢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J] 城市建设 2010(1)

作者:何震

近现代工业建筑论文 篇3:

上海文物保护立法的若干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针对上海市文物资源状况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特征,探讨上海文物保护地方立法前期研究的相关课题,通过分析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完善的制度缺陷,论述在《文物保护法》制度框架下,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条件的文物保护条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建立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机制协调驱动的文物保护条例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与法规体系的可能路径。最后,建议尽快修订《文物保护法》,以完善国家文物保护制度体系。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文物资源;文物建筑;保护立法

文献标识码:A

上海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文明史进程中,上海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以及数量众多的其他城市遗产,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特色和文化精神,是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城市走向未来所必须守护的精神家园。

自1982年《文物保护法》实施以来,上海依据国家文物保护相关法规,在文物保护管理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至今还没有制订一部文物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作为文物保护政策和保护管理主要依据的保护法规的缺位,不利于市、区县各级政府切实开展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虽说在历史文化风貌和历史建筑保护立法方面,上海率先在全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作为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主要依据的“基本法规”,需要在完善和强化城市遗产保护法制的框架下进行积极探索并开展立法前期研究工作。本文利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部分最新数据,分析上海市文物资源状况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特征,结合北京市等其他省市文物保护的立法情况,探讨建立符合相关上位法和上海实际情况的文物保护条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立法相关重点问题。

一、上海的文物资源状况及其特征

1 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各类文物从一定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活动、意识形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居环境状况等。上海地区文明的发祥地是距今约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6000年前的崧泽文化。上海在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脉络清晰可见。以散布在上海市域的27处古遗址为代表,这些古文化遗产对于寻觅城市文化源头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不仅拥有灿烂的古代文化,更拥有非常丰富的近现代文化遗产。历史上,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上海逐步成为全国的经济和制造业中心。明中叶,上海已是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在上海设立海关。十九世纪中叶,上海已是商贾云集的工商贸易港口城市。而且,近代上海还是革命的策源地,有不少重大事件发生在上海。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外国殖民主义列强辟为“通商”口岸,一度成为外国殖民主义者和官僚买办的大本营。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整个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上上海的传统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悠久的历史和近代辉煌的城市建设,在建成环境中留下了大量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这些城市遗产不仅已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象征,而且还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

2 不可移动文物的类别构成

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上海市普查登录文物点共计4422处。包括新发现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761处,复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661处。另外,登记消失不可移动文物738处。这其中,上海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为14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3处(含保护地点、纪念地点)。从文物类别上看,包括古遗址83处、古墓葬31处、古建筑985处、石窟寺及石刻4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66处、其他类11处。在上海的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遗址、古墓葬各1处、古建筑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3处。在16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遗址14处、古墓葬5处、古建筑2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17处。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革命旧址、名人故居、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比重最大,在上海的不可移动文物和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中占了70%左右的比重,这与上海辉煌的近现代历史文化密切相关。

与首都北京相比,其文物类别构成的差异就更为明显。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北京市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包括古遗址808处、古墓葬285处、古建筑1556处、石窟寺及石刻42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41处、其他类28处。古建筑等古代文物古迹,在北京不可移动文物中古建筑、古遗址等占有80%的比重,城市的文物类别构成充分反映了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见表1)。

3 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名镇

由于近现代建筑数量多、分布广,为切实保护城市的近现代建筑遗产,上海市在国内较早通过地方立法开展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工作。1989年以来,市政府分四批公布了632处(共2138幢)优秀历史建筑。其中第一批61处(140幢)近现代建筑直接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部分建筑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其他三批571处(1998幢)建、构筑物目前属依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条例》)保护管理的优秀历史建筑。

在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方面,2003年9月市政府正式批复确定了上海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范围。在中心城(浦西外环以内区域)范围以内划定了外滩、南京西路、人民广场等12处历史文化风貌区,总占地面积26.96平方公里。2005年,上海市政府批准公布郊区及浦东新区3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总占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依据已编制批准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对尚未列为保护建筑、有一定价值的历史建筑可确定为保留历史建筑,这些保留历史建筑均不得拆除,其保护要求参照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规定执行,保存状况较好的保留历史建筑将来还可以公布为新的优秀历史建筑。此外,为了切实保护城市的街道风貌和历史景观,在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内还划定了144条风貌保护道路。其中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将永不拓宽,街道两侧建筑风格、尺度保持历史原貌,行道树等空间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受到保护。目前,已有多伦路、武康路两条风貌保护道路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

在郊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方面,早在1991年3月,嘉定、松江、南翔和朱家角镇被上海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至今,已有金山区枫泾镇、张堰镇,青浦区朱家角镇、练塘镇,嘉定区嘉定镇、南翔镇,浦东新区新场镇、高桥镇等8个古镇先后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二、上海文物法制建设历程及其状况

1 遗产保护法制建设的历程

由于特定的发展机遇和历史地位,近代上海在博物馆建设和文物保护管理方面也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开埠后,上海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文化事业,19世纪60年代,由法国人创立的震旦博物院为中国最早出现的博物馆。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有自建的上海市博物馆和中国医学会医史博物馆等。上海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起步于解放前。1928年,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在上海成立,不久后迁至北平。1949年8月上海解放后,即设立了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地上、地下和流散在社会的文物。1952年10月起,由上海市文化局履行有关文物、博物馆的行政管理工作,文管会负责文物征集和管理。1988年起,改由文管会全面负责文物和博物馆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文物事业的政策管理,对区县文物博物馆事业进行业务指导。2010年9月1日,上海市文物局正式挂牌,履行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的职责。下设文物保护管理处和博物馆管理处,负责全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和博物馆建设管理工作。直属单位包括上海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等。

在历史建筑保护的地方立法方面,针对上海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特别丰富的实际情况,上海市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立法工作。1991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市政府8号令),初步形成由规划局、房地局和文管委共同负责管理优秀近代建筑的保护机制。2002年7月,上海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并于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将保护对象范围由单体建筑或建筑群,扩展到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建筑的时间标准由原规定的1949年以前,扩展至建成使用30年以上建筑。保护条例规定,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负责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认定、调整及撤销等有关事项的评审等工作。2004年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批准成立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下设在市房管局,由市房管局、市规土局和市文管委派员组成,具体落实委员会决定的各项工作。由此形成了以规划、房屋、文物三个管理部门为主,以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和优秀历史建筑为主要目标的历史风貌保护制度体系(见图1)。

2 文物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由于政府投入资金不够充足,利用社会资金和市场机制进行文物修缮的相关政策措施尚不到位,大量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缺乏修缮维护,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保存状况堪忧。近日,在上海市政协举行“积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常委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沈祖炜在发言中直言,一些优秀历史建筑虽列人保护名单,但却没有真正保护起来,年久失修残破不堪。他列举了两处在1987年就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一处是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商船会馆,一处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具有江南建筑特色的民间藏书楼书隐楼,这两幢建筑由于年久失修面貌残破不堪。

事实上,相对于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或是与周边历史文化名城相比较,这些年上海市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投入还是相当有限的。例如,邻近上海的无锡市,2008年至2011年在历史街区保护整治等方面累计投资95.22亿元,其中完成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维修修缮14.5万平方米,建成各类文化场馆23个。在文物古迹保护修缮上,先后投资20多亿元,对薛福成故居、东林书院、留根草堂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全面修缮。而上海市近年来用于文物保护修缮上的费用没有太多增加,2009年用于文物保护维修的费用仅1亿3千万元,并且主要集中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工程上。可以说上海部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存状况较好,但在保护级别较低的不可移动文物中,需要修缮和维修的建、构筑物不在少数。而且大量文物建筑为传统砖木结构,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由于保护修缮的成本较高,修缮后的建筑利用方式也缺乏相应法规的指导和规范,这就使得文物建筑所有人或使用人、以及社会投资在修缮文物方面缺乏积极性。

此外,由于大规模高强度的旧城改造对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周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相当大。19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大规模的旧区改造使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不断面临危机。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过程中,新的建设项目一再突破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相关规定,使得文物建筑成为城市环境中的孤立单体,周边环境风貌不协调等问题严重。如早在1996年已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外滩建筑群,虽然多数历史建筑质量良好,保护修缮工作也到位,但是由于周边地区的高强度开发,外滩建筑群外围出现了众多高层建筑,对于外滩原本亲切宜人的整体空间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位于市中心区的大量历史建筑,面临着类似的开发威胁。

3 遗产保护制度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上海市文物保护主要是依据《文物保护法》及其下位法规、规章进行管理,但由于缺乏上海市地方的文物保护法规,市、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管理规定。具体而言,已公布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应当依据《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条例》进行保护管理,其中第一批61处历史建筑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管理应当依据市文物保护法规,当然还应包括其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所有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与此同时,区县公布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更是缺乏相应法规作为保护管理的直接依据。

在管理执行方面,上海的文物建筑与优秀历史建筑在身份上存在某些交叉重叠的部分,需要依据地方性保护条例明确保护管理的程序和技术管理规定。一般而言,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建、构筑物,可以统称为文物建筑。依照《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条例》登录保护的建、构筑物为优秀历史建筑,这些优秀历史建筑相当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的历史建筑。目前上海的部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及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与已经公布的632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部分对象存在重叠现象。以徐汇区为例,在其3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lO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在117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中,约有58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对于这部分既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又是优秀历史建筑的建、构筑物,其适用的法律、法规既有《文物保护法》及《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又有《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条例》,造成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的管理规定不尽一致,法律适用性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且,这种保护对象身份重叠交叉的情况,往往由于文物保护与历史建筑保护的职责划分不够具体明确,影响到针对拥有双重身份的文物建筑或历史建筑的管理效率,既有可能造成行政管理的重叠,也有可能造成出现执法“真空”现象。

三、上海文物保护立法前期研究的主要课题

1 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大量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物古迹及文物资源,但至今还没有制订一部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自1982年《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特别是2002年实施新的《文物保护法》以来,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了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目前,除河北、海南、辽宁等3省已明文废止旧有法规以外,仍有效的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共有27部。这其中以“《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的形式颁布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的有四川、河南、云南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形式颁布地方性保护法规的有陕西、江苏、天津等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颁布文物保护法规外,部分省、市、自治区还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条例,近年,浙江、江苏等地还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地方性法规。

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物保护政策法规属于文化发展政策的重要分支。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89年制定的“中期发展规划”中所指出的:“作为属于全人类的共同遗存,文化遗产赋予每一个特殊的地方其可识别的特征,是人类经验的宝库。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是任何文化政策的重要基石。”

显然,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进程中,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对于未来上海的发展极其重要。为了加强上海市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强化相关的管理措施,保护和传承地域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保护和文物保护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利用文物资源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亟需制定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

另一方面,依据《文物保护法》等相关上位法,参照其他省、市的相关立法经验和现有法规文件,结合上海市行政管理体制和文物资源状况,制定一部文物保护条例也具可行性。通过地方性文物保护立法,落实国家相关上位法规的规定要求,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相关规定与上海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与此同时,还应对上海市近年来在文物保护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成熟做法,综合纳入地方性法规之中,以保障文物保护工作的持续性开展。(见表2)

2 完善地方文物保护体系的需要

自1982年《文物保护法》施行和国家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以来,北京、天津等直辖市已颁布了文物保护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及其配套管理规章,促进了城市文物保护事业的有序开展。以北京市为例,1984年即出台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1987年市人大通过了《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89年颁布《北京市文物建筑修缮工程管理办法》,2000年颁布《北京市博物馆条例》。2002年新《文物保护法》施行后,2004年出台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取代《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成为城市文物保护的主要法律依据,2005年,颁布施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形成了文物保护和名城保护“双轮驱动”的地方性保护条例体系(见图2)。

虽说上海已制定施行《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条例》,但随着文物类别的增加和保护对象范围的扩展,需要结合上海的文物类型特征和保存状况等实际情况,根据《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上位法规,制定针对本地文物构成特点的《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将保护条例作为上海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法规,统揽文物保护、名城名镇保护、博物馆建设管理和文物资源利用等相关的行政管理规章、规程。

制定《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还应充分借鉴其他省市文物保护的立法经验,综合考虑上海的文物资源状况和已有的《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条例》等实际管理机制情况。通过制定《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明确各类保护对象的管理权属,对交叉管理的部分作出明确规定,以促使相关部门提高管理效率和保护水准,有序地进行文物和名城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上海城市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的法规体系。

3 条例草案创新要点分析

《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草案)的制定,不仅要填补文物保护地方立法的空缺,而且还要发挥立法的后发优势,借鉴国内外保护立法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进行创新探索。条例草案制定应以《文物保护法》为指导,充分考虑城市文物资源和保护法制的现实条件,参考借鉴其他地方和国外保护立法的先进经验完成初稿。特别是在针对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方面,作了一些创新尝试。首先,在建立和完善保护机制和程序管理方面做了一定的制度设计。对不可移动文物和文物资源,从普查、发现到工程建设等全程序强化对其动态管理,以避免在土地批租和开发建设过程中对不可移动文物带来的破坏。条例草案规定市、区县政府应设立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同时建立文物保护专家咨询机制。具体负责不可移动文物评估、审查、鉴定、认定和保护规划审查等相关管理工作。过去的专家委员会通常为非常设议事机构,没有法定权力,在文物建筑或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执法管理过程中职责不够明确(见图3)。

其次,由于历史累积所造成的因素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出资文物修缮的资金有限,只能抢救性修缮部分重要文物建筑,对于大量的居住建筑类文物建筑无力顾及。条例草案规定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文物保护和名城名镇保护的市、区县的财政拨款应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相应增加。同时要求设立文物保护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文物建筑抢救保护、文物修缮工程等方面。

第三,如前所述,上海的文物类型比较多样,在近现代类别的文物建筑中,既有具有重要革命意义的近现代遗址、名人故居,也有许多保存较为完好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必须考虑大量具有使用功能的文物建筑其修缮工程和设施改善工程的需要,针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管理,应当采取分级、分类的保护管理措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依据《文物保护法》,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依据《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进行保护,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与优秀历史建筑身份存在重叠的,可以参照《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条例》进行保护。针对具有使用功能的近现代文物建筑,建议参照优秀历史建筑的分级保护方式考虑文物建筑的具体保护需要,适度调整后采用。例如,针对使用明显不合理甚至影响文物安全的文物建筑,其居民动迁安置的政策措施;具有居住功能的文物建筑,在文物修缮与保护上可以尽量在不改变建筑原貌的前提下对内部进行适当的改建,以满足改善居住环境条件的实际需要。

四、结语:《文物保护法》修订刍议

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立法前期研究成果,《上海市文物保护立法课题研究报告》和《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草案)得到了文物主管部门和相关保护专家的基本认可,但若干紧密结合上海实际和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创新设想,还是受到了来自市法制主管部门“是否不符合上位法”的质疑。因此,在本文的结束部分针对《文物保护法》的修订谈点看法。今年是《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30周年、修订后的文物法实施10周年的纪念日。4月初,全国人大启动首次《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在全国开展执法检查主要是考虑到文物保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围绕法律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就如何进一步修改完善文物保护法律开展调查研究。而在此之前,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已启动《文物保护法》修订的前期研究工作。

文物作为城市文化遗产最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组成内容,既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前人创造力与智慧的结晶。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工作在不断深化,对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认识也在不断扩大,从古遗址、古建筑到近现代建筑,从历史街区到名镇名村,从革命旧址、名人故居到工业遗产、乡土建筑,一直处于不断拓展的进程中。

正是为了应对文物保护对象快速扩展的情况,2009年,文化部第46号令颁布了《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中指出国家实行文物登录制度(第14条),要求文物行政部门通过文物认定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资源确认为文物(第1条)。并对《文物保护法》第二条第一款所列各项文物,以及乡土建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商业老字号、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特殊类型文物的认定办法进行了规定(第2条)。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外文物登录制度并不只是针对文物普查、评估、认定获得法定保护身份的前期管理工作,更是针对大量近现代建筑和具有使用功能的新的类型文物,实施更为灵活有效的保护策略措施的全过程管理机制。

与古建筑、古遗址不同,我们今天需要保护的大量近现代建筑、居住建筑、乡土建筑和工业建筑遗产在现代生活中需要继续使用,甚至需要在保护历史特征和传统风貌的前提下进行适应性改建或再利用,如果只是简单按照文物保护“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第21条)执行相当困难,也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因而,应考虑各地的文物资源的实际情况,通过修订《文物保护法》建立真正的文物登录保护制度,在现有文物保护制度基础上,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要求,根据文物的类别、保存状况,实行分级分类的保护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增强文物保护法规的可操作性、灵活性以及文物保护管理的有效性。

总之,作为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文物及文物资源的保护管理。与之相对应,文物建筑的保护管理,也应当充分尊重所有者、使用者的利益诉求以及尽可能协调物权关系。通过文物政策制度安排,调动一切愿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力量,积极推动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文化的全面复兴,应成为今后城市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本文的主要基础资料和部分观点取材自笔者负责完成的上海市文物局委托课题《上海市文物保护立法课题研究报告》,参与资料收集的还有顾琨、镇雪锋、付毓、辛知之等。感谢谭玉峰处长、李孔三副处长在课题研究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作者:张松

上一篇:竹资源环境艺术论文下一篇:营业税政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