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职业危害防护管理论文

2022-04-29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士受到的职业危害并总结防护措施。方法:择取2009年3月到2015年3月这六年间于本二甲医院在岗的15名手术室护士。使用调查问卷对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这三年手术室护士受到职业危害的详细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防护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术室职业危害防护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术室职业危害防护管理论文 篇1: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自身防护

【关键词】 手术室; 职业危害; 自身防护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是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一个群体。手术室这种独特的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使其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中。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如何做好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就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加强自身防护,提高手术室护士在今后工作中的警惕性,对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1 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感染因素 感染是手术室护士常见而又严重的一种威胁[1]。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手术室护士每天都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血制品和一些污染的一次性物品。若不注意自身防护,不仅能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传播媒介。

1.2 锐器损伤 锐器伤是手术室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手术配合中常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由于传递频繁,极易误伤自己或他人。其中最常见的是针刺伤。大量研究表明,护士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2]。因此,锐器伤是职业暴露引起各种血源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1.3 职业因素 手术室护士由于长期站立、动作单一、被迫体位过久,易导致患慢性疲劳症,可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颈酸、眼累、头胀、双下肢酸胀等。

1.4 物理因素 手术室的电器设施很多,如现代的手术床、麻醉机、高频电刀、进口骨锯、电动吸引器,还有部分陈旧的电插板、小型高压锅等在使用时都存在着漏电、短路的现象。另外手术室的噪音如空调、金属门窗的开关、器械车车轮的摩擦、电锯、制冰机、呼吸机、电刀的烧灼声、监护仪器的报警声、电动吸引器、说话等声音,也可直接影响着人的听觉系统、心血管和内分泌等的生理变化。目前高科技的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率,但由此产生的辐射也会给手术室护士造成身体的损伤。

1.5 化學因素 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在空气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麻醉药的环境中,长期吸入可造成肝脏损害,免疫力下降等。此外还会接触各种挥发性的消毒剂,如甲醛、戍二醛、环氧乙烷、84消毒液、碘等,这些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道均有不良影响,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1.6 心理及生理因素 手术室护士由于长期从事繁琐的工作,要付出大量的体力。而且每日思想高度紧张,精神高度集中,再加上轮班、生活缺乏规律,以及女性特有的周期性生理变化等,给手术室护士带来的生理、心理危害相当大。因此,心理及生理性危害是非常危险的隐患。另外,由于手术过程的连续性导致长时间不能供给饮食,还可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

2 自身防护措施

2.1 感染因素的防护 规范手术患者术前生化检查项目,准确了解其肝炎和艾滋病病毒携带情况。患者有何感染,必须在手术通知单上明确标明,遇到急诊手术的患者一律按照阳性处理,做好此类手术围术期的安全防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的机率,首先应加强手术室护士对医源性传播的全面认识,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首先,手术室护士要认真洗手,保证洗手的时间,每次摘下手套也要对手进行彻底清洗。同时手术室护士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切除组织时,应戴好手套,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对污染的敷料,仔细清点后,用大单包裹,注明哪一类病毒的污染物,送至洗衣房做特殊处理。对污染的废弃物品必须装入密闭的塑料袋内,统一进行回收,集中焚烧处理。

2.2 锐器伤的防护 为了避免和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手术室护士应做到工作细心、技术熟练、传递准确,并加强术中的协调的配合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心外科手术的配合中总结出一套手术中刀、剪、针等摆放及传递规定,在新护士上岗时,严格带教,规范每名护士的基本操作。同时加强手术室护士关于预防锐器伤的特殊教育,以改变其危险的工作行为。严格管理各种锐器,在整理用物和术后刷洗过程中要谨慎小心,将刀、剪、钩等放在不锈缸内避免误伤。抽吸药液后,安全处理用过的针头,禁止用手去弄弯或弄直,并将其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容器内,消毒后焚烧处理。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毁型过程中要小心谨慎,戴好手套,注意勿让污染的针头损伤皮肤。一旦受到意外损伤,应立即尽可能的挤出血液,用流动水冲洗,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并更换无菌手套。必要时可由他人替换。损伤后建议采用相关的病毒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可注射乙肝疫苗做到早期预防,同时还可以定期复查,以消除自己的后顾之忧。

2.3 职业因素的防护 手术室护士应充分认识到负重伤的危害性,器械护士要注意站立姿势,在不违反无菌操作的前提下,可自我调解姿势,防止静脉曲张的发生。并根据自身情况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加强肌肉,韧带等组织的韧性及抗疲劳能力,增强自己的体质,以利于更好的工作和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2.4 物理因素的防护 手术室护士在安全使用电器中即是操作者,又是指导者,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这些仪器的操作性能和保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免发生电灼伤。为此,笔者所在医院定期对各类电路设施进行检修更换。在工作中还要严格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噪音,操作迅速、轻柔,禁止高声喧哗或奔跑。在使用X光机拍片定位时,要求手术室护士穿防护服或暂时回避,尽量避免身体直接照射。

2.5 化学因素的防护 手术室需要改善通风设备,保证通风良好。并及时提醒麻醉师检查麻醉机的密闭性,减少麻醉废气在手术室内蓄积。对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密闭存储,防止溅溢或外溢。手术室护士在检查和使用化学制剂时,必须戴好口罩、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消毒剂浓度要配制准确。如不慎溅到眼睛或皮肤黏膜上,应立即在流水下反复冲洗,把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2.6 心理及生理因素的防护 心理疲劳是发生各种护理差错最危险的隐患,而生理疲劳是各种职业病的主要因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手术室护士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以增强自身免疫力。手术室护士还应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吃好吃饱早餐,如牛奶、鸡蛋、点心是最佳的早餐,巡迴护士在不影响手术的前题下轮流进餐,对手术时间特别长的手术中间可以加餐牛奶,这样才能保证精神好,并配合好手术。同时,在平时的工作安排中,护士长适当调整器械护士、巡迴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次数,即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可减少无效劳动。

手术室护士除了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要求外,还要学会采用适宜的自我调解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放松情绪,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至最低限度。另外,丰富业余生活可以消除身心疲劳。所以,手术室护士除了要相应的休息和闲暇补偿外,还应该参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娱乐和文化活动,以减轻工作压力,促进对工作的承受能力,对发挥最佳的运转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手术室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的因素中,这些职业性危害因素,严重威胁着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树立安全意识非常重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危害是可以通过自身防护和自我保健来避免的。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性防护措施。这样即保证了手术室护士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又确保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美.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

[2] 谢红珍,聂军,白杨.医院间护士锐器伤分布差异的多因素研究.护理研究,2004,18(1):8.

(收稿日期:2011-03-21)

(本文编辑:王春芸)

作者:翟丽霞 孙妍

手术室职业危害防护管理论文 篇2: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士受到的职业危害并总结防护措施。方法:择取2009年3月到2015年3月这六年间于本二甲医院在岗的15名手术室护士。使用调查问卷对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这三年手术室护士受到职业危害的详细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防护方案。在实行方案的三年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比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这三年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详细情况。结果:危害类型主要包括:锐器损伤、放射损伤、肌肉损伤以及消毒剂接触损伤。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可知,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这三年职业危害的发生次数为37次,平均2.47次/人。而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这三年共发生职业危害14次,平均0.93次/人。执行防护措施的前后,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人均次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职业危害的前后人均发生次数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33.37,P=0.00<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接触着各种高危的职业危害因素,医院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以此来提高护士在护理方面的综合质量。

【关键词】职业危害;手术室护士;方法措施;护理质量

手术室护士是发生职业危害的高危性群体,整日参与手术,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再加上消毒剂、放射性光线等因素的伤害,无论心理还是生理都受到了较大的损伤。职业危害给护理人员带来了严重损失,对此,需要医院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提升手术室护士的防范意识,在最大限度消除危害的同时降低危害因素对护理人员自身造成的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这三年间于本二甲医院在岗的15名手术室护士,无男性,全部为女性。其中年龄最小者18岁,年龄最大者40岁,平均年龄为(36.14±5.18)岁。护龄少则2年,多则21年,平均(11.05±2.15)年。其中护龄在5年以下的有5例,护龄介于6-10年的1例,11-20年6例,护龄超过20年的有3例。为其发放调查问卷,参与调查问卷的手术室护士具有如下资格标准:①护龄超过1年;②拥有护士资格证书;③无慢性病或急性病。

1.2 方法

为15名手术室护士发放半开放式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如下几个项目:①基本信息;②工作状况;③健康状况及健康行为;④家庭给予的支持程度;⑤职业危害状况(如:锐器伤的发生率、肌肉损伤的发生率、接触放射线的时间长短以及对消毒剂等具有腐蚀性的气体或液体的接触程度等等)。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研究的手术室护士,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SPSS 21.0加以检验。其中,临床所得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X2加以检验;P<0.05,则表明统计学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15份问卷在两次发放中均全部回收,回收率100%。从问卷结果可知,危害类型主要包括:锐器损伤、放射损伤、肌肉损伤以及消毒剂接触损伤。

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这三年职业危害的发生次数为37次,平均2.47次/人。而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这三年共发生职业危害14次,平均0.93次/人。

可以发现,执行防护措施的前后,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人均次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职业危害的前后人均发生次数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33.37,P=0.00<0.05)。

3 讨论

3.1 危害类型

(1)化学损伤

本研究提及的消毒剂接触损伤即为化学因素损伤。在手术室中,由于手术原因,需要常备一些化学药品,如戊二醛、环氧乙烷以及含氯的消毒液,还有麻醉剂与抗肿瘤药物[1],这些药品具有挥发性,进入空气后会与手术室护士暴露于外的皮肤及其他黏膜接触,发生致癌或致畸作用。护士长期接触,会有眼部灼烧、皮肤过敏、胸闷气喘等症状。

(2)物理损伤

本研究提及的放射线照射、锐器损伤还有肌肉损伤,皆为物理损伤。

肌肉损伤多因职业行为而发生。手术室护士长时间站立,保持低头姿势,过大的劳动强度以及工作时不合理的力学姿势会导致手术室护士出现颈椎病、肌腱疲劳、腰肌劳损、下肢血栓、局部血液循环堵塞等疾病。

长期接触放射线将会导致人体的植物神经发生功能性紊乱,造血功能受到破坏,眼部晶体浑浊,男性医护人员则出现精子生成障碍问题,最严重的将诱发肿瘤[2]。还有紫外线的照射也会使人体细胞出现内部化学变化,发生对皮肤及视网膜的伤害。

锐器损伤会导致护士出现皮肤破损,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又会使护理人员密切接触患者的体液,如精液、血液、汗液、尿液等,体液中的致病菌与各种病毒有很大几率侵入人体,造成血液感染,使护理人员患上血源性传染病,如乙肝、艾滋病。

(3)其他因素

高强度的工作、不合理的排班制度、频繁接触患者的重伤及死亡带来的沉重压迫、频繁的医闹,都使得手术室护士处于非常不良的境地,不仅生理健康状况不佳,心理状况也普遍低于国内其它职业。许多护士都会出现抑郁情绪,生物钟紊乱,睡眠状况不佳。

3.2 防护措施

对于锐器,日常要穿戴手套等保护设施,在手术中要仔细使用,传递时要递给对方刀柄,刀锋向下,如此可以保护双方不受锐器损伤。

对于放射性光线,要在近距离使用时加强防护,如穿戴铅衣。其余人远离C臂X光机,减少与辐射的接触。

对于噪声,要轻拿轻放手术器械;使用设备则要尽可能调低声音,避免长时间机械轰鸣对人精神状态造成的影响。

对于化学污染及疾病感染,要勤加更换鞋帽;皮肤有破损者不得进入手术间,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术后进行消毒清洁,降低污染源对皮肤及粘膜的腐蚀。还要安装通风柜或过滤器,将消毒剂、麻醉剂处理干净[3]。

对于肌肉损伤,要使用科学的力学知识,常穿软底鞋,每4小时坐下休息一会儿,避免发生下肢血栓或腰肌劳损。

3.3 小结

本文对危害及其防护措施进行了简单的研究,通过两个阶段的对比发现职业危害是可以避免的,即三年前2.47次/人下降到三年后0.93次/人。医院应该对职业危害给予重视,采取措施来保护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

结语:

手术室护士所处的特殊环境使得她们面对着巨大的职业危害,这些职业危害威胁着她们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日常必需仔细防护,最大限度地避免职业危害对自身造成的损伤。

【参考文献】

[1]雷岩凤,周朝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消毒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2):218.

[2]倪维辉,赵小杰.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要点[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2):250.

[3]曾东玲.危害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因素及其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04):49+38.

作者:廖开菊

手术室职业危害防护管理论文 篇3:

手术室职业危害和护士的自我防护

关键词:手术室 职业危害 护士 自我防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196

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严重的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现代化医院手术室各种仪器、设备的应用,新的化学药物的不断推新使用,使护理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之中,在护理操作中若不注意个人自我防护,容易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因此充分认识各种危害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皮肤破损处导致感染

最常见针刺、刀伤、安瓿割伤致皮肤损伤等通过携带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渠道感染,属于直接接触血液感染[1]。也见于手术当中,未戴防护眼罩由于肿瘤压力增高导致破裂,使污染的液体直接喷溅到眼结膜上而发生的感染。

预防措施:①切实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术前详细访视患者情况,特别查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三阳、小三阳及艾滋病病毒携带情况,若为阳性,应告知参加手术人员做好防护并设隔离标记。术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器械护士应严谨操作,妥善放置刀、针、剪,并注意提醒医生,避免误伤自己或他人。切实做好此类手术围手术期的安全防护。对术前无法确定其情况的患者,一律按此类患者处理术中用物。术后清洗器械应戴防护面罩、穿防水衣、戴胶手套及防滑鞋,并谨慎小心,避免误伤。一旦受伤正确处理伤口及时采用持续正压方法挤压伤口,使血液挤出,禁止采用间断式挤压,防止产生负压使血液回流引起感染。根据情况抽血检验,必要时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定时复查。②合理安排手术人员:对血生化检查呈阳性的患者在安排手术人员时,有上呼吸道感染、手部外伤、皮肤病的医护人员不参加手术。

化学消毒剂的蒸发对空气的危害及防护

戊二醛:是目前我们医院使用灭菌剂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时间为10小时,它是醛类强效、速效灭菌剂,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化学消毒剂,如果不加任何防护长期大量接触这些化学剂可导致鼻炎、角膜炎、气促、头痛、哮喘、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2]。

预防措施:①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配制前先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配制消毒剂时,选择宽敞通风的地方,剂量要准确,配制动作要熟练;手术应用前应先用灭菌注射用水彻底冲洗残留药液。②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化学消毒剂对宿主都有不同的毒性,甚至有的产生全身性吸收毒性。消毒灭菌、清洁卫生时,能不用则不用,减少污染。

挥发性麻醉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异氟烷(异氟醚):使用该药物麻醉,若麻醉机呼吸回路漏气以及手术结束后拔出气管导管患者自然呼吸时,可将麻醉气体放散到手术间内,造成手术间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微量挥发性麻醉药的环境中,有引起记忆力减退、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3]。

防范措施:①提高大家对麻醉废气污染的认识,加强管理,降低污染,同时增加麻醉废气排污设备,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还应该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补休或进行工作岗位的轮换等措施,以尽量减少每一位工作人员在麻醉废气污染环境中的滞留时间。②改善手术室通风换气条件:空气流通能清除大量污染源,减少蓄积;麻醉机能增加排污管道,管道出口应加装过滤装置,减少排出气体的毒性。

电损伤的防护

为消除各种电器设备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建立手术室电器使用的安全保障制度,对所有电器设备进行班班交接,做到随用随插,不用即拔。防止雷雨天气导电引起电器设备损毁或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专业人员维修;定期检修,防患于未然。

放射线的防护

为需摄X片的骨科手术安排固定手术间,并设置铅制屏风,工作人员穿戴防护铅衣,尽量避免身体直接接触。对于人员的安排合理适当,次数均摊,避免短期内大剂量集中接受X线照射,孕期、哺乳期护士避免接触X线。对没有穿防护铅衣的人员最好撤离到3m以外的区域,才能减少或降低接触X线的风险。

做好管理工作防护

针对手术室工作性质,实行弹性工作制,合理安排孕期、哺乳期护士的工作时间;作为护士长要多关心下属,从工作和生活上给予照顾。加强手术室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与医生、麻醉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协作关系。

总之,手术室职业危害无处不在,如何避免和及时发现、有效处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已成为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手术室职业危害的识别、建立健全防范措施等方面的探讨,希望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并积极参与到职业危害的认识、预防、管理和实践中,减少和杜绝手术室职业危害的发生,确保病人手术安全。

参考文献

1 魏革,刘苏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区出版社,2006:204.

2 杨玉莲.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9):434.

3 程月娥,叶志霞.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与防护.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62.

4 夏晓红.手术室护士意外伤害的现状及对策.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71-72.

作者:刘云凤 张红秋 赵丽华 刘淑霞

上一篇: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分析论文下一篇:图书选题策划的生命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