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研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对中小外贸企业的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创新的必要性及意义,最后给出创新的方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研究论文 篇1:

企业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研究

摘 要:创新一词一直是国际的焦点,它页是推动世界前进的不竭动力。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创新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相关的创新层出不穷,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国际贸易的创新也是随着世界经济的走向,进行相应的机制创新,促进了国际经济繁荣和富强。对创新的元素了解以及在各经济体中起到的刺激和适应化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有效的使用创新,驾驭创新,创造出适应经济趋势和未来发展前途的的创新因素,从而使国际贸易的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保持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推动经济的进程不断加速。

关键词:国际贸易;创新方式;创新机制

一、国际贸易组织形式的创新——虚拟企业

企业传统的组织面临着很大冲击,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组织的职能部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带来了活力。传统企业中的市场部或销售部没有改变以往的与客户交流的架构,但是其他的部门受到了互联网的强大冲击,改变了以往与客户沟通交流的方式,更多的通过线上与客户频繁接触,从而使中间传输的介质发生了改变。企业组织信息传递的方式双向的“多对多式”占据了主流,并取代了单向的 “一对多式”转换。“一对多式”单向是“金字塔”式的垂直型组织结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结构。而“多对多式”是扁平化组织或是网络化的组织结构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方式,它在组织结构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终原因归咎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

虚拟企业是网络化组织结构的典型代表。它没有没有地区、产业、企业的界限,所有的资源不受任何约束,通过电子手段联系将所有的资源,将其所有有效资源为其实体组织所用,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虚拟企业的界定是模糊的,没有一个严格的概念。它是将企业与资源有效的匹配,进行不同的组合。虚拟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传统企业的刚性组织结构不再适应,恰恰相反,与刚性组织架构相反的柔性化的网络作为主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柔性化的网络把相关能力与相关资源进行相应的匹配,实现资源的配置最优化。虚拟企业专注于产品的生产、销售及供应,摆脱了以往传统企业人、财等内部事务的处理。虚拟企业适应市场的节奏很快,能快速捕捉到市场机遇,将相应的资源进行匹配,对企业进行优化提升。

二、国际贸易流通模式的创新——ECR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给消费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多,面对花样繁多的商品,其消费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对新产品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个性化需求更加凸显。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快速需求变化,在国际贸易流通中衍生了一种新的流通模式,即消费者有效反应(EfficientConsumetResponse)以下简称ECR,它的出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得到有效推广。它的快、好等特点符合消费者需求。ECR的出现使国际贸易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

ECR模式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模式是一场革命,它有如下优点: (1)重视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ECR系统对国际贸易是一场革命,它利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即自动订货系统(CAO)。该系统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很多问题,,尤其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在传统的外贸商品供应链条上,该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是各自孤立的,没有任何的紧密关联,每一次定货的随机性都很难把握。这就造成生产方与销售方很多可以共享的资源不能共享,造成了链条上的流通的出现拥堵现象。而ECR系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上述问题的发生,它使供应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之间有效衔接,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伙伴关系,摒弃了商业交易中的不光彩的一面,最终实现了一条链条上的产销同盟。(3)实现了非文书化。ECR系统摒弃了以往产供销各个环节上的文书传递,整个信息传输过程中都是无纸化。无论是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该技术。该技术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库存的压力,甚至有的时候使库存在一定时间上近似为零。这样的精准度无形中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三、国际贸易的渠道创新——电子中间商

现在国际贸易的渠道与传统贸易的流通传输的渠道是大不相同的。摒弃了传统贸易流通过程中需配专人来处理渠道的相关工作,这样一来对空间、时间的要求就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相对很死板。而随着网络技术的盛行,当无界概念提出来的时候,引起了全球贸易市场的轰动,使得商品在没有无国界,没有无区域界限的场所进行销售并获取相应的信息服务中介功能,这新型中间商随着新时代贸易流通而诞生。它的出现与传统的贸易流通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电子中间商的特点也很明显: (1)虚拟交换。电子中间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并有所创新。电子中间商作为交易的一种交易双方互认的介质,把它定位为物理属性——一个场所,该场所不仅具备储备信息的功能,而且在该交换场所为生产者提供大量信息,满足生产者、消费者的信息需求。尤其是跟购买有关的信息。因此虚拟交换营运而生,并承担着应当承担的使命。(2)提供信息中介服务。该服务是一种新生事物,是随着信息化的进程衍生出来的。现在西方国家将其称之为“信息代理人”的电子中间商,它实际上是通过网站的形式,代理消费者处理消费信息,代理私人资料作为主要的业务,并由消费者签约授权并提供帮助,并通过分析以上掌握消费者的消费风格、生活方式、购买习惯和购买时机等信息,同时提供极大化的服务内容,以供应消费者所需的消费信息。显然,新型的电子中间商将不再只是提供通路,而更多的是提供信息中介服务。(3)交易效率高。在传统的流通渠道中,传统中间商的中间作用阻碍了正常的流通渠道的发展,为了将生产者和消费者架起更容易交易的桥梁,中间转换的环节过多,从而造成在传输过程中不必要的障碍,尤其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障碍是一直无法顺利解决的,而电子中间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矛盾,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提供的信息交换可以帮助消除障碍, 使信息传递更加的顺畅,在顺畅的前提下进行具体的实体交换,在交换的过程中使信息不对称降到最低,交易成本得到了最大限度上的降低,在国际贸易的流通过程中交易效率和质量又进一步得到提升。

结束语:国际贸易创新的形成在现有的基础上发生着实质性的变革。在认识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形成的原因,这样在符合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下,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最优的政策,更加快速高效的融入全球化的潮流,无形中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中国对外经贸要深化改革,在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与世界接轨,将现有的旧的制度、措施进行更新换代,不断为我国注入新鲜的血液,为本国的贸易实力提高活力,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金光风. 企业国际贸易方式的选择与转换[J]. 对外经贸实务. 2000(09)

[2] 李艳芳. 我国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的分析[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11)

作者:陈旭

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研究论文 篇2:

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

摘 要: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对中小外贸企业的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创新的必要性及意义,最后给出创新的方向。

关键词: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创新

国际贸易融资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业务风险较低,其是将真实的国际贸易作为业务运行的基本前提,还款全部来自回款,因此对于外汇银行而言,其所要承担的风险将会大大降低;二是融资成本较低,融资过程和结算业务是相互关联的,这不仅给还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保证,还使得资金的周转期大大缩短,银行对企业设定的授信门槛和融资利率都将会随之降低;三是适应性强,将国际结算作为融资的基本前提,使得具有其周期短、流动性强等优点,更加符合企业经营的灵活性的要求。

对于中小外贸企业来说,资金短缺是束缚其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其通常规模小、实力低、知名度差,因此往往难以直接从资本市场通过债券、股票等方式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国际贸易融资由于自身的特点非常符合这类企业的需要,是他们获得发展资金的最好的途径。

一、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必要性

1.银行自身发展需要融资创新

虽然,当前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较为乐观,但是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就是其发展结构的成本仍然较高,因此,必须采用创新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创造更多利润。通过创新的方式,大大增加实际的市场需求量,研发出的各种新的融资产品更能满足顾客的各种不同的要求,从而能够让银行对顾客更具吸引力,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2.传统国际贸易融资的局限性

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表现为周期短、灵活性好、流程简单、业务种类非常单一、成本较低,因此对于融资金额需求量小、贸易双方关系稳定的企业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传统的方式同时又具有极大的局限,对于一些融资高风险的区域,尤其是那些相关体制仍然缺失或者不完善的新兴区域、发展中国家,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适用于他们之间的贸易情况。对于一些涉及贸易金额巨大的融资项目,传统方式同样无法适用。

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意义

1.对银行的意义

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每个国家的国际贸易融资规模应当达到进出口贸易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但是当前的真实情况是这个额度还远没有达到,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他们拥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当前越来越多的银行也意识到这个巨大的商机,包括我国的银行和外资银行都前后推出面向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产品,并且根据顾客的需要,不断创新产品、提高服务能力,实际情况也证明了,通过创新之路,银行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2.对中小外贸企业的意义

站在中小外贸企业的立场上看,进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可以获得发展所需的周转资金,在过去的银行服务中,综合考虑风险和成本等问题,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一般都只对那些大型的、优秀的企业开放,中小外贸企业一般是难以从银行获取贷款作为自身的发展资金。但是通过创新理念的提出,银行开始转变观念,局面就大为改观,银行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小外贸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这个巨大的市场,并提供相关创新产品,使得一部分的中小外贸企业的周转资金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第二,帮助开拓海外市场,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国际贸易的规模、范围都在持续增大,一方面这成为一种机遇,另一方面无疑给企业的国际贸易带来了更多的潜在风险,贸易双方在面对巨大风险的情况下可能无法达成合作,除此以外,这些企业还希望能够在海外市场进行投资,如果依靠贷款筹集资金的话风险会进一步增大,并会造成资金的占压,因此,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刚好符合这一切需要,对企业的海外合作和拓宽海外市场是非常有意义的。

3.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意义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的时候,通常对出口贸易都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但是出口有经常面临多方面的困境,出口的产品大多是劳动资源密集性产品,进口的大部分是工业制成品以及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这样非常可能导致进出口出现逆差问题。因此,无论是发展中还是发达国家,借助于贸易融资创新产品这个有力的工具,可以有效促进产品的出口力度,改善逆差,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三、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方向

对于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方向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构造:

第一,银行方面应当从理念、机构、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具体来讲就是:(1)创新客户定位理念,银行要端正对客户群体的认识,不能把仅把目光瞄准那些大型企业,同时应当关注中小外贸企业,对营销计划做出相应改变,调整客户结构,拓宽客户来源;(2)创新融资结构,传统的银行信用衡量的标准是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净资产等,这些往往会将这些中小外贸企业排除在外,因此,银行应当对融资结构进行创新,将贸易融资作为有效的手段,注重企业的实际交易;(3)创新贸易融资工具,将集结算、管理、担保、融资为一体的国际保理业务纳入应用的范围,深入探索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方式,积极开展结构性贸易融资的设计与应用,打破固定资产等为企业带来的壁垒,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把为中小外贸企业服务作为银行的核心理念;(4)贸易融资的进行需要技术平台的支持,比如网上银行、贸易融资系统等,因此,银行需要建立相应的可实施更新升级的贸易融资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不断优化,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第二,政府方面则需要加快推进相应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使得贸易融资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有法可依,避免法律漏洞,政府应当在贸易融资创新过程中加快自身只能的转变,最大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

第三,中小外贸企业方面则应当积极建立良好的信用评级,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下,对自身提出讲信用、守信用、重信用的要求,提高自身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为后续的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樊薇.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

[2]骞红.黑龙江省中小外贸企业贸易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作者简介:张磊(1981.10- ),男,汉族,江苏人,硕士,南京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金融学、区域经济

作者:张磊

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研究论文 篇3:

关于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 要:围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和创新能力评价,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研究进行检索,简要回顾国内外有关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相关研究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能力评价;农村金融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是2005年后在我国新兴的一种金融组织形式,从2006年至今,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在政府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关于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研究与探讨也逐步进入了各专家学者的视野。本文总结了关于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和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现状,并对当前研究做了简要述评和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关于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研究

1.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产生的理论基础研究

这些研究大致分为“机构观”和“功能观”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前者思路是在既定的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下,如何改革和完善机构的运行效率并发挥其功能,之后通过其行为绩效判断其功能实现的效应(张杰,2003)。后者认为尽管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在不同地区和时期变化多样,但其金融功能却相对稳定,组织形式源于功能。因此,农村金融改革的逻辑思路是在其金融功能给定条件下,探寻运作功能实现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熊德平,2007;李佳音等,2012)。

2.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中不同类型机构的运行状况、制度建设、风险管理和贷款定价等主题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两个明显特点:(1)文献数量众多,据检索,近几年来,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组织(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社)为题的文献共计3 177篇,这些文献大都以定性研究为主,且基本上采取现状描述→问题罗列→对策建议的研究范式,在研究深度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都还很不够。(2)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多,但对不同类型组织的比较研究较少,这不利于研究体系的形成。

3.以介绍国外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发展经验为主题的研究

主要代表有徐忠(2006)、胡光等(2009)、傅皓辉(2009)、张晶(2011)、雷曜(2013)等。他们从发展模式、管理体制、资金供给、风险定价和监管框架等角度对国外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成功做法进行总结和介绍,借鉴对象集中在孟加拉的格莱珉乡村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和印度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等。

4.从普惠金融视角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的研究

杜晓山(2006)、焦瑾璞(2006)、李明贤(2009)、何广文(2010)、马九杰(2010)和吴国华(2013)等是较早研究普惠金融的著名学者。他们认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应该重视和改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职责之一应该是如何科学地解决好贫困群体的金融需求问题。

(二)国外关于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研究

1.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有学者认为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在追求提高贫困农户的金融福利时会增加其服务成本,从而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Zeller&Meyer,2002;Cull,2006);也有学者认为提高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对农户金融需求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能获得规模效应,因此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Christen,1995;Gutiérrez-Nieto,2007)。

2.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风险控制研究

这些研究将风险分为操作风险、财务风险和外部风险等,他们认为加强其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农户的金融脆弱性(Bruett,2004;N.A.Fernando,2008)。

3.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金融普惠性研究

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是研究普惠制金融体系的“先锋”,随后许多学者分别从技术创新、公共政策和小额信贷等方面探讨满足贫困农户金融需求的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Pati,2009;Armendariz,2009)。由此可见,国外学者对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研究成果显著,富有启迪性。

然而,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并非一种“域外价值观”的强行移植,而是组织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本国的文化和制度联系紧密。近年来,国内学者不仅从学理上探讨了农村社会发展与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内在关系,还关注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给农村乃至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但是国内对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研究视野较为狭窄,成果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还未认识到协调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肩负的社会责任目标和自身经济利益目标对促进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因此,在组织创新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机构观和功能观的视域研究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创新体系,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开拓性。

二、关于创新能力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1.研究对象多元化

国内一些企业管理专家以某一类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及其提高办法(夏维力等,2005;魏末梅等,2006;张治河等,2009;廖开际等,2010;崔总和等,2012;孙永波等,2013)。另有专家学者探究高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管理创新等指标,研究高校组织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评价体系和影响因素(戚湧等,2007;邱楷,2012;陈蕾,2014)。还有专家基于语言标度与灰度相结合的评价标度对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杨道现,2012;欧光军,2013;许崴等,2014)。众多研究者借助我国近年发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报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等,致力于我国各省份各区域的创新能力水平研究(陈艳艳等,2006;赵彦云等,2007;任胜纲等,2007;李杨等,2009;王鹏等,2011;曹琼等,2013)。一些高校专家和政府研究员从国家的角度,宏观考虑国家层面的创新能力指标设计,提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张国良等,2006;田志康等,2008;陈劲等,2011)。

2.研究方法多样化

国内学者在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时,多采用层次分析法(李向波等,2007;赵树宽等,2010)、因子分析法(毕亮亮等,2008;宁连举等,2011)、主成分分析法(王章豹等,2007;陈鑫等,2009;巴吾尔江等,2012;李金叶等,2014;关兵等,2014)、BP神经网络法(夏维力等,2005;王慧等,2007;张华平,2011)、TOPSIS法(李洪文,2014)等等。

3.研究角度多面化

国内对于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角度主要有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马胜杰,2002;张义梁等,2006;刘书雷,2009)、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张国政,2002;李庆东,2005)、创新能力提升方法与路径(郑春东等,2000;王鹏,2011)等。

(二)国外关于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1.创新理论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次从经济学角度系统提出“创新理论”的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约瑟夫·熊彼特,1990)。罗森伯格(Rosenberg)和克莱恩(Kline)提出了创新的“链式连接”模型,强调:(1)创新是一个包含了许多相互作用和反馈的过程;(2)创新过程包括多种多样的投入;(3)创新并不依赖于发明过程。这种分析虽然增加了创新的路径及相互作用的要素,但其创新政策分析框架仍然是线性的(金吾仑,2003)。

2.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这一部分的研究角度与国内较为相似:(1)关于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哈佛大学的波特(M.Porter)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斯特恩(S.Stern)教授在整合关于创新来源的三种理论解释(新增长理论、基于族群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从公共的创新基础设施(包括技术变革,用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人力资本投入和财政资源,投资于教育与培训、知识产权保护、开放国际贸易、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资源与政策等)、支持创新的特定产业集群环境条件,以及公共的创新基础设施与支持创新的环境条件之间的联系质量三个方面评价国家创新能力的框架(Furman,J.L.,Porter,M.E.&Stern,S,2002)。(2)关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哈坎森(Hakansson)对网络创新模式的分析,认为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区域内各创新行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各类创新资源的丰裕度,更取决于各创新主体在相互作用中所采取的集成运作方式。(3)关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国外针对高校科研绩效和科研生产力的评价研究非常之多。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技术评论》(TechnologyReview)在借鉴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评价获得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对美国50所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三、述评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创新能力评价的高度关注是不言而喻的,无论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来说均有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创新能力研究基本没有,一方面,我们所称的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在国外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下运行良好,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关注自然较少;另一方面,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在国内属于新兴金融组织,是具有我国特色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还不太稳定,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是以国内众多专家在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方面的研究较为分散,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较少。因此,在组织创新理论的指导下,选择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为对象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对现有学术研究和农村金融改革进行一定的补充。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是适应我国特殊国情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载体,在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扶持下,将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关于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继机构观与功能观之后,其研究将逐渐与社会责任和金融生态相重叠,探究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更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而在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研究对象将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更加合理化,能够以更为客观的视角评价组织、区域的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13.

[3] 李佳音,严婧.基于“功能观”视角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2,(16):90-92.

[4] 徐忠.小额信贷: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启示[J].上海金融,2006,(8):50-53.

[5] 胡光,梁才.借鉴亚非拉国家经验,促进我国村镇银行稳健发展的思考[J].区域金融研究,2009,(9):61-62.

[6] 傅皓辉.借鉴国际经验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J].开发研究,2009,(6):92-95.

[7] 张晶,陈迅.农村小额信贷的国际借鉴与延伸[J].改革,2011,(3):126-130.

[8] 雷曜,石峰.微型金融投融资的全球趋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4):24-31.

[9] 杜晓山.小额信贷的发展与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J].中国农村经济,2006,(8):70-78.

[10] 焦瑾璞.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1] 李明贤.建立普惠制金融,为湖南经济实现“弯道超车”夯实基础[J].湖湘论坛,2009,(5):57-60.

[12] 何广文.解决农村弱势群体贷款融资难问题的逻辑思路[J].中国农村金融,2010,(1):17-19.

[13] 马九杰,沈杰.中国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与金融普惠策略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0,(5):5-10.

[14] 吴国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4):32-45.

[15] Zeller,M.,and R.L.Meyer.The Triangle of Micro-finance:Financial Sustainability,Outreach,and Impact.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Baltimore and London,2002.

[16] N.A.Fernando.Managing Micro-finance Risks Some Observations and Suggestions.As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Development,

2008,Vol.4,No.2.

[17] CGAP:Access for All:Build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s.Brigit Helms,2006.

[18] A.P.Pati.Enhancing Financial Inclusion:the Catalytic Role of Self Help Groups.The Management Accountant,2009,(5).

[19] 夏维力,吕晓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应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2):50-54.

[20] 魏末梅,陈义华.基于ANP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4):59-61.

[21] 张治河,周国华,冯永琴,等.“武汉·中国光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9,(3):12-18.

[22] 廖开际,易聪.基于TRIZ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J].软科学,2010,(10):76-80.

[23] 崔总和,杨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139-141.

[24] 孙永波,王晶.零售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4-49.

[25] 戚湧,李千目.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测度研究[J].科研管理,2007,(3):1-6.

[26] 邱楷.低碳社会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6):40-42.

[27] 陈蕾.创新系统视角下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和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1-6.

[28] 杨道现.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1-5.

[27] 欧光军,刘思云,蒋环云,等.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1-7.

[28] 许崴,林海明.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分析——兼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4):75-80.

[29] 陈艳艳.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体系评价及地域差异化研究——兼议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J].软

科学,2006,(20):92-96.

[30] 赵彦云,甄峰.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59-65.

[31] 任胜刚,彭建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比较[J].系统工程,2007,(2):87-92.

[32] 李杨,杨锦秀,傅新红.我国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9,(1):84-89.

[33] 王鹏,李健,张亮.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管理评价及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5):37-46.

[责任编辑 吴 迪]

作者:叶明欢 杨亦民

上一篇:运用信息技术电子教学论文下一篇:国内财政转移法律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