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性体育新闻的特点论文

2022-04-25

[摘要]近年来,我国单科性院校出现集体向综合化发展并导致专业设置趋同化的现象。本文以体育类单科性院校为例,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从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及社会规范机制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预测性体育新闻的特点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预测性体育新闻的特点论文 篇1:

赛事类体育新闻深度报道的预测及误区

所谓赛事类预测型体育新闻深度报道,重在分析比赛的一般规律与各种背景,预测比赛的动向和结果,揭示参赛者可能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换言之,即对比赛赛前情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透视和剖析,提炼更深层次的体育理念和精神,对读者进行更为专业的指导,使其产生心灵的感动和震撼。因此,这是一种独具魅力、颇受广大受众喜爱的新闻报道形式。它大量进行赛前的设置,吸引受众的关注,提高受众观看赛事的热情,从而拓展了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的发展空间,同时扩大了体育赛事的影响力,促进了体育竞技事业的发展。

一 三个特性

概括起来,赛事类预测型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一)前瞻性一般意义的体育报道着眼于现在。解释性体育报道着眼于过去。预测性体育报道则着眼于未来,高屋建瓴地审视未来,对即将发生的体育事件走向或体育人物变化进行全方位扫描,“预言”其前景或后果。

(二)科学性预测性报道就其写作过程来说,一定要强调科学性,力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科学性是建立在对现在和过去的与赛事相关的体育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的,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背景材料细致审视的结果。

(三)风险性事物的发展是复杂的,有些情况很难预料,变数很多。因此,预测性报道所承担的不准确风险是很大的。但从传播学的角度讲,预测性报道的风险性正是顺应了受众的好奇心理,从另一方面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

二 两大类别

从报道对象上看,赛事类预测型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可划分为两大类别。

(一)单个赛事胜负预测

赛前动态、赛前预报、赛前预测构成了体育新闻的赛前报道。“与赛后报道相比,赛前报道的特点是突出新闻的释疑功能和解惑功能。”单个赛事胜负预测的深度,依赖于言之有理、分析深入、自圆其说,而最终主要表现为其预测的准确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媒体的专业水准。但也不能唯准确性,不能认为胜负预测不准的都是没有深度的。这类报道要求记者对所报体育专项要有足够的了解,对宏观的体育史料等背景资料要求不高,重在掌握参赛各方的总体情况以及比赛赛制、规则变化、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个人观点等背景资料。

(二)赛事总体走向预测

赛事总体格局走向的预测报道,是对整个运动会(既包括综合运动会,也包括单项运动会)、整个项目(既包括大项如田径,也包括小项如男子100米)在发展中所呈现的格局特点和走向趋势等进行分析预测的报道。不同于单个赛事的胜负预测报道,这种报道除了要充分掌握比赛本身的微观背景资料外,还需要报道者具有丰富的体育史、体育文化等宏观知识背景,其中包括运动会、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还有蕴涵其中的文化元素和总体赛制、规则的变革及其原因等。策划实施这类报道时,需要介入广阔的体育专项学科领域。

比如,新华社2005年11月22日刊发的《体操世锦赛明日开战“乱战”墨尔本之四大看点》,就是一篇关于当时体操运动新老规则交替之际体操世锦赛的赛事总体格局走向的预测报道。作者通过对体操运动发展的历史钩沉,对各国运动员应对新老规则的状态分析,分“中国队能否重整旗鼓”“最后的10分”“还有多少招牌动作”“大腕绝唱新人登台”四个章节,对墨尔本体操世锦赛上的世界强队,尤其是兵败雅典的中国队以及重点运动员的表现进行了分析预测,得出了几点比较有信服力的结论:规则交替的“混乱”使金牌归属的偶然性增大;新奥运周期的风向标难以校准;肖钦最有希望获得旧规则下的最后一个10分;墨尔本将成为不少大腕告别演出的舞台。

三 相关认识问题

关于赛事类预测型体育新闻深度报道,除了了解它的性质与类别,还有几个相关认识问题需要解决,这也是制作和发展此类报道所不可少的。

(一)走出概念界定的误区

虽然成功的赛事类预测型体育新闻深度报道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效应,各类媒体都认定它的价值,但此类报道的数量并不多,媒体大多回避采用这种报道方式,甚至专业的体育报纸也如此。这主要是因为,媒介从业人员对预测性体育报道算不算新闻,历来有争议。很多人认为,由于其不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谈不上是新闻报道。的确,预测性体育报道不是等事实发生后再报道,而是在体育事实发生前作预测,揭示体育赛事、体育人物的发展走向,与传统规范的定义似乎有所冲突。但我们应当看到,预测型体育报道是对体育事实的内蕴作了深层透视并着眼于未来,对广大受众来说是更新更深的内容,扩展了新闻报道的领域,是符合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的。

(二)辩证对待预测成功率低与预测的必要性

预测性新闻报道成功率低,预料不到的情况时有发生,预测失败,这是难以避免的。美国杂志《未来学家》创刊号曾刊出34项对未来几十年科学技术发展的预测,尽管每一项预测都是建立在对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技术趋势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但至30年后的1997年,说中了23项,失误11项,准确度为68%。科学技术如此,新闻报道亦如此。尽管采编预测性报道的记者和编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把预测的情况弄准确,但事物的发展是复杂的,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有些情况或突发事件很难预料。总之,由于不确定因素多和突发事件的出现,使预测性报道充满了困难和风险。

但是,预测成功率低并不能否定预测的必要性。首先,从预测本身来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要根据过去和现在的数据资料,对未来作出各种假设、猜想,根据预测来科学地探索未来。其次,从受众的需求的角度出发。例如,体育新闻的读者已经不满足于动态消息报道比赛结果等表层的信息。不满足于“发生了什么”,而要知道“将发生什么”“为什么发生”。特别是随着“体彩”“足彩”的发行,媒体预测更是引起受众的关注,也大大提高了受众观赛的热情。

(三)用模糊的预测表述防止泄露体育重要信息

实际撰写体育预测新闻,还存在无意泄密问题。随着体育竞争的加剧,各国体育界及传媒都十分重视体育信息的保密工作。一般而言,新闻报道用语应当准确,以确保其真实性。然而,“准确”并非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唯一形式。王希杰先生的《模糊理论和修辞》一文指出:“在准确和模糊这一对矛盾中,我们还应当看到下面几点:第一,绝对的准确是没有的;第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本身是相对的……”这就是说,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准确和模糊的关系。有时正是模糊的语言比准确性的表述更客观,使得新闻信息的表达无懈可击。因此,为了避免泄露体育重要信息,对胜负以外的预测,我们应注意多采用模糊手法,使用模糊的语言表述。

作者:陈 远

预测性体育新闻的特点论文 篇2:

我国单科性院校综合化及专业设置趋同的新制度主义解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单科性院校出现集体向综合化发展并导致专业设置趋同化的现象。本文以体育类单科性院校为例,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从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及社会规范机制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单科性院校 体育院校 综合化 趋同化 新制度主义

[作者简介]李斌琴,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卢志成,嘉应学院体育学院讲师(广东梅州 54015)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又引发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这其中,单科性院校不约而同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出现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虽然目前对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后果还不能作出最终判断,但作为一种已经出现并在不断强化着的现象,则需要从理论上作出解释。威尔斯曼认为科学的理论应该符合省力原则,即能够以最简单的形式陈述并充分解释现象,其作用不外以下几点:能提供一个框架,作为问题研究的起点;将个别观点和经验信息整合为一套思维框架;具有解释和预测功能,提供可检验的普遍性判断。为此,本文以办学时间较长的14所单科性体育院校为例,试图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诠释我国单科性院校综合化及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为我国单科性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设性理念与建议。之所以选择体育院校,主要在于其在八类单科性院校中具有专业特色和代表性,且数量最少,便于较完整地收集研究所需的实证材料,能较全面地说明问题。

新制度主义学派由美国社会学家迈耶(John Meyer)和罗恩(Rowan)创立,其标志是他们于1977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制度化的组织:作为象征符号和礼仪的正式结构》一文。1983年,迪玛奇奥(DiMaggio)与鲍威尔(Powell)在《美国社会学评论》杂志发表的另一篇文章——《铁的牢笼新探讨:组织领域的制度趋同性和集体理性》,将新制度主义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此后,新制度主义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在教育界,国内外学者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对教育进行制度分析,打破了传统教育理论的抽象演绎,提高了教育理论的现实感和解释力:不仅可用于诠释和解决高等教育制度问题,对其他高等教育现象也能做出合理而有效的解释。

二、单科性院校综合化的源起——合法性危机

建国初期,在全面“学苏”及大规模经济建设社会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急切需求的背景下,我国通过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将各类综合大学中的工、农、医等学科分离出去,或单独组成学院,或同类学科合并组成新的工科、农林、医学、师范等院校,最后形成理工、农林、财经、政法、语言、医药、艺术、体育等八大类单科性院校140所,占当时大学、学院总数的91.5%,为建国初期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单科性院校由于存在“行业性过强,培养的人才知识面偏窄,科类单一的意识强,更难谈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等局限性已难以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为此,一些单科院校,特别是理工院校率先突破单一学科发展的模式,开始拓展学科门类,设置新专业,走上了综合化发展的道路。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仍存在681所单科性院校(本科),占全部本科院校的62.5%。但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大部分的单科性院校除保留1952年院系调整遗留的能体现其单科性院校类型的名称外,学科设置覆盖面已大为拓宽,综合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设置也日益增多,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综合性院校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单科性院校综合化进程的推进,其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显现出惊人的相似,使原本特色鲜明的各单科性院校,几乎已是“千校一面”。

近年来,单科性院校的综合化,并不是个别院校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集体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此类现象?新制度主义合法性机制对此可以提供一种解释。所谓合法性机制,是指那些诱使或迫使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它不仅约束组织的行为,而且可以帮助组织提高社会地位,得到社会承认,从而促进组织的资源交往。新制度主义的基本命题是,制度变迁始于合法性危机,任何组织的存在都必须取得合法性,适应制度环境——即组织所处的法律规章、社会规范和文化期待等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才能得以生存。0相应地,在教育界,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政府提出要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热潮,尤其是教育部启动“211”和“985”工程之后,与国外的一流大学多数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并被公众所认同的。我国进入“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主要由政府选拔。由于政府确定的“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极少有本科学科门类少于6科的单科性院校,多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由此,规模大、学科门类齐全被认为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综合性大学也被视为学校有无竞争力、能否获得评估高分的重要标志,而且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的院校能获得量多且质高的教育资源。这就促使单科性院校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存在的空间和合法性到底在哪里,否则,将有可能游离于中心体制之外。最终,单科性院校为它们合法地生存于高等教育系统选择了一条道路——向研究型大学看齐,走综合化道路。

三、单科性院校综合化的显现结果——专业设置趋同化

从教育的外部规律来看,单科类院校的快速发展是高等教育适应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建国伊始,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紧缺,体育领域亦如此。1949年全国体育专业在校生仅282人。在全面“学苏”的浪潮中,为解决体育干部和教师急缺问题以及提高训练水平,为竞技体育服务,1952~1954年我国陆续建立了6所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即为现在的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此后,又建有天津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等8所体育院校,至20世纪末,我国单科性体育院校已发展至14所。另外,还有本世纪初成立的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2所独立学院。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各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一直是单一的体育类专业。然而,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经济大环境及体育事业自身发展的变化,体育院校亦如理工、农业、林学、财经、语言、医药等其他单科院校一样纷纷通过学校内部的调整和规模扩张,增设非原属学科领域类

(下文简称非类专业)但与体育相关的专业。首先是成都体育学院在1982年设置运动医学专业,其后是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设置体育管理专业,上海体育学院设置体育新闻专业。至1998年,即扩招的前一年,在14所体育院校中,设置非类专业的院校已达4所,其学科门类也开始从单一教育学类扩展到文学、理学、管理学及医学类(见表1),并显现向综合化发展的迹象。虽然此时设置非类专业的体育院校不多,只占14所单科性体育院校的28,6%,但由于这4所院校为我国较早建立的体育院校,学科综合实力在国内体育院校中处于前列,因而其发展动态对于其他体育院校而言具有风向标的作用。随着1999年各院校规模的扩张,不仅这4所体育院校,其他体育院校亦纷纷设置非类专业,朝综合化方向发展。至2004年,14所体育院校中学科门类为3科以上的已有7所,设有非类专业的院校也已有7所,且非类专业达到50%以上的院校有4所,较2002年明显增多。至2010年,各体育院校的综合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在所有14所体育院校中有4个及以上学科门类的院校达10所,成都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甚至多达6个学科门类,就学科门类数而言已达到了“大学”的标准。另一方面,非类专业继续增加。在14所体育院校中,非体育类专业设置超过体育类专业设置的院校已达8所,占57.1%,体育院校的综合化趋势不断加强的直接后果则是专业设置出现较大的趋同性。从表2可以看出,各院校增设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主要是文、经、管、理四类,一些院校的学科设置存在积极向“大学”靠拢的现象,甚至将申办“体育大学”提到了日程上,如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在14所体育院校增设的16种非类专业中,公共事业管理、新闻学、英语、表演、运动康复与健康、舞蹈学、应用心理学等共7个专业在14所体育院校的布点率达到或超过了50%。

四、单科性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的新制度主义诠

新制度主义学者迪玛奇奥和鲍威尔认为,导致组织趋同的机制有三个:一是强迫性机制,即组织必须遵守政府等相关权力部门制定的法律规章,没有商量的余地,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二是模仿机制,即组织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尤其当组织所面临的环境表现出不确定性的时候。三是社会规范机制,即社会规范的长期积累,在某领域形成某种共享观念和共享的思维方式,进而导致组织趋同。

(一)强迫性机制

单科性院校趋同化的强迫性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制定的专业目录。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的体现,因此,历来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法律上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如日本的“学科设置基准”,俄罗斯的“国家教育标准”、美国各州的教育法和我国的高等教育法等,都对学科专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权力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权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编制的“专业目录”实现的。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依据目录上已有的专业开设。1954年新中国第一份专业目录《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设有215种专业,其后经过4次调整,分别为1963年373种、1987年644种、1993年504种、1998年249种。经过4次专业目录的调整,尤其是1998年的调整,政府的指令刚性程度在弱化,

“专业突出了少、宽、柔的特点:减少了专业种数、拓宽了专业基础、柔性设计专业方向”,但本质没有改变,高校仍必须根据专业目录设置专业,设置目录中的“控制专业”和目录外专业要严格审批。对违反规定擅自设置和调整专业者,教育主管部门可视具体情况,令其限期整顿、调整甚至撤销该专业。最终,在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刚性指令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高校只能在现有的专业目录中选择设置专业。但由于当下高校的办学经费仍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办学经费并不充裕,这就进一步迫使高校在扩张规模时更愿意在办学成本较低、新办条件相对简单的文、经、管等学科门类选择设置专业。

二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政策。为保障高等教育教学质量,21世纪初,教育部启动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于2004年颁布了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适用于全国普通高校。其后虽然又颁布了《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医药类院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部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及体育类、艺术类高等学校评估指标调整的说明》,对部分重点建设院校和体育、艺术、医药类院校的部分评估指标做出少量调整和完善,但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无论是综合院校还是单科院校,实际上仍基本上使用同一种指标体系与标准。这种单一的评估主体、统一的评估方案、划一的评估指标,以及内容详尽等级分明的评价标准,使得评估对高校行为形成了强有力的约束。为求得合法性,避免“犯规”而被淘汰出局,高校必须对评估方案规定的方方面面做出反应。这在无形中使单科性院校的办学逐渐放弃了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其在专业设置上的反映就是趋同化。

(二)模仿机制

模仿机制主要是向综合性院校模仿及单科性院校间相互模仿。

其一,模仿综合性院校。综合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日本、英国从20世纪50~60年代都在大力发展综合性大学。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高校的综合化发展趋势也日趋明显。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一些大学通过院校合并、新建学科等方式由多科性大学转向综合性大学或综合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使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整体水平及国内外影响力均得到提升。如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扬州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及新吉林大学等。他们的成功无疑成为其他试图走向综合化发展的院校提供了一幅蓝本。特别是对由于行业办学、部门办学而“长期局限于狭小的专业或行业圈子里,对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有关信息了解甚少,对社会和教育变迁的速度与程度认识不足”,办学规模较小、专业单一的单科类院校更是如此。因此,当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促使其扩大规模、拓展学科门类、设置非类专业之时,由于既无相关学科支撑,也无相关专业发展的经验可借鉴,单科类院校只能模仿甚至照搬综合性院校或已走向综合化的同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内容,并选择进入壁垒不是太高、其配套条件比较成熟、社会需求偏好基本稳定的专业设置。

其二,单科性院校间相互模仿。单科性院校间由于类型相同,相互间模仿不足为奇。尤其是其中一些院校通过综合化发展获得跨越式发展后,其必然会成为同类院校模仿、学习的对象。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自1993年由体育学院更名为体育大学,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行列后,其发展速度、规模已大幅领先于同时期兴办的原国

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不仅确立了其在体育院校中的“领头羊”,而且如其校长杨桦所言“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在更高层面上得到国家的扶持”。这就使其他体育院校意识到:单科性院校要取得跨越式发展,必须拓宽学科门类,更多地设置专业,争取成为“大学”,甚至综合性大学,否则,不仅可能会被其他综合性院校边缘化,甚至也会被同类型单科院校边缘化。当下,很多体育学院在其英文名称中用了spoft University,即已隐晦地体现出其向综合大学方向发展的“野心”。而2010年5月21日,武汉体育学院网站刊出《我校启动新一轮“申大”工作》的新闻,则是显现了其申请成为“体育大学”的决心。事实上,类似的行为绝不止武汉体育学院。而要尽快地实现“大学”目标,模仿同类院校的成功经验无疑是捷径。

(三)社会规范机制

两种现象可以说明社会规范机制对专业趋同化的影响。

一是大学排名。大学排名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近年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尽管其饱受批评和质疑,但是它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当下,它对大学的影响可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区分的三类资本予以说明:经济资本,可以直接兑换成货币;社会资本,个人或组织可以凭借其持久性关系网络获得所需的社会资源;文化资本,可以借助不同的教育行为传递并转化成其他资本。也正因为如此,众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均把“打造几所世界级一流大学”作为发展目标,而又把攀升国际排名榜作为建设“世界级一流大学”的标杆。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机构,如中国校友会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网大公司也不断发布一些“中国大学排行榜”,其虽非政府行为,但却影响较大,广受关注。高校希望以此提高声誉,普通民众希望以此了解大学发展状况,家长与考生则希望以此确定报考的院校与专业。当“大学排行榜”的前列几乎被综合性院校占据之时,在社会规范机制的作用下,增设学科门类、拓宽专业领域也就成为单科性院校无奈之举。

二是公众的认知。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在公众眼中,综合性院校,尤其是一些综合性重点院校被认为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大学。学生进入这类大学学习,不仅是家长培养子女获得阶段性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将来可能获得比进入一般院校的学生有更好的出路。这种被家长和学生广为接受的“水平高的大学就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社会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单科性院校去思考和探索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五、单科性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化的利弊:一个亟待深入探究的话题

当下,专业设置趋同化是我国单科性院校向综合化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表象之一。由于现在并非单科性院校综合化进程中的终点,因此,我们对其所带来的后果还不能作出最终判断。如同硬币有其正反两面一样,单科性院校趋同化现象亦有其利弊。我国有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院校间出现办学趋同实为正常,即便是在个性化最为鲜明的美国也有此现象,遁论他国。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显示,院校趋同在某种意义上能促进优胜劣汰,使部分院校和学科、专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为在竞争中获胜,各单科性院校必然会调动各方积极因素,挖潜增效,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即使通过竞争以后可能有一部分院校实现不了最初的定位,甚至被淘汰出局,造成既有资源的浪费,但更多的院校会因此得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但另一方面,对于单科性院校出现的“‘千校一面’,争奔综合性大学”的趋同现象可能带来的弊端也应正视。

(责任编辑:向欣)

作者:李斌琴 卢志成

预测性体育新闻的特点论文 篇3:

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在海量、冗杂的信息环境下,用户对于信息的精准性、匹配性要求更高,在此环境下可视化新闻应运而生。可视化新闻属于数据新闻的一种,利用新兴技术,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果。但同时可视化新闻发展也遭遇一连串问题,例如新闻同质化严重、过度依赖数据、缺乏人文关怀等等。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地图运用数据可视化设计,对疫情数据进行实时抓取,直观地展现了各地的疫情情况。本文以疫情地图为例,简要分析可视化新闻兴起的原因、特点和当前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的现状,继而提出大数据时代实现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为我国可视化新闻传播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创新路径

一、可视化新闻的兴起原因

(一)可視化新闻定义和特点

可视化新闻是数据新闻的一个分支,可视化新闻是指利用诸如图形、图标、词云等信息呈现形式对数据、文字、知识或其他抽象信息进行跨媒体融合报道的一种报道模式,其类型包括数据可视化型、文字可视化型、多媒体融合型或者交互型。2020年初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地图就是主要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一种可视化新闻呈现。可视化新闻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对当下新闻产品的视觉化需求,成为新闻生产和呈现不可缺少的方式,也是新闻传播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如今,互联网作为媒介的底层逻辑重塑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数据新闻应运而生。可视化新闻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新闻传播的快速发展与信息的覆盖。与传统的文字报道相比,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极大地提高了受众获取新闻的便捷度,深化了受众对新闻的理解,用一种直观式和沉浸式的报道,在扩大用户范围的同时也提高了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可视化新闻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直观化。可视化新闻作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报道形式,其内容经过筛选和过滤并加工成新闻,复杂冗长的文字被加工成简洁直观的图片,烦琐的文字推断被数据化的图片替代。可视化新闻的制作是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是一个让人们从烦冗的信息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便于受众进一步理解信息。

第二,数据化。可视化新闻是数据新闻的一种,数据新闻就是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和统计。可视化新闻离不开数据的支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可视化新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三,高效化。可视化新闻将部分信息从文字转化为图片,直观清晰的图片比文字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且人们分析处理图片的速度远远大于文字。可视化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的有趣性和直观性,提高了传播效率,使得可视化新闻传播高效化。

但可视化新闻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1],例如技术的偏向性带来了隐蔽控制、数据泄露等隐私问题、假新闻和谣言频发等,对新闻业和社会都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现阶段必须对可视化新闻进行制度上和手段上的创新。

(二)可视化新闻兴起的原因

1.互联网技术作为媒介的底层逻辑变革了新闻的生产形式。互联网作为当下社会最基础的连接方式,以技术逻辑改写了整个社会,并塑造了全新的社会景观。当下的新闻生产形式主要以技术为基础,这推动了数据新闻及可视化新闻的诞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呈现,展示宏大的新闻事件,深层展示新闻的各个方面,以便迎合当下的媒介化趋势。

2.媒体融合趋势塑造了全媒体新闻景观。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媒体积极探索最佳的新闻传播方式,以获取最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媒体融合不仅要求媒体之间在内容和技术上互相配合,还要求不同传播渠道、媒介和平台的融合,塑造了全新的全媒体新闻景观。新闻可以以可视化的形式,通过新闻网站、客户端、平台等向用户传播,使得用户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

3.视觉化和碎片化时代导致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互联网时代具有齐格蒙特笔下“流动的现代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无时间之时间”和“流动的在场”。移动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第一是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渐让位于视觉观看;第二是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时间不断被切割,呈现碎片化趋势,因此阅读的时间更短;第三是视觉化的表征使得新闻的泛娱乐化特征明显,传统的严肃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用户的需求,于是可视化新闻以其独特的视觉化和趣味性的呈现,迎合了当前用户的阅读习惯[2]。

4.网络用户的话语权使新闻的交互性增强。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断对用户进行技术赋权,用户话语权得到增强,使得用户不再满足于以往的单向传播和被动接收模式,增强了新闻的交互性。可视化新闻利用许多新兴技术如VR/AR等,拓宽了新闻报道的边界,改变了以往的新闻传受关系,给予用户沉浸式和参与式的新闻体验,大大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二、可视化新闻的现状

(一)数据堆砌、缺乏深度

可视化新闻是数据新闻的一种。数据新闻主要是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新闻报道。与传统的文字报道相比,可视化新闻大多数是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迎合当下用户对于视觉的体验,缺乏在报道基础上的深度思考与见解,并没有深入探究数据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很难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报道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力

在可视化新闻的发展阶段,可视化新闻的类型大多停留在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医疗新闻和媒介事件中,导致新闻报道同质化严重。对比文字报道的体裁丰富和内容多元,可视化新闻报道的类型和形式较为狭窄,大多是在数据基础上的加工和图表的呈现,缺乏创新力和吸引力,容易引发读者的“视觉疲劳”,降低新闻传播的影响力[3]。

(三)易出现主观偏向问题,违背新闻专业主义

可视化新聞相较于文字报道,其数据的应用更表现为一种隐蔽的控制。在可视化新闻的报道中,由于数据的采集、分析、挖掘等过程有潜在的算法控制,在此基础上,存在着在新闻中不易被发现的主观叙述的偏向性。丰富的可视化的视觉呈现隐蔽了这一主观偏向性,导致了新闻的客观性被一定程度地损害,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

(四)与群众生活关联度不高,缺乏人文关怀

可视化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多停留在财经、体育、医疗等专业领域,与大众的生活关联度并不高,并没有深入到群众的生活,群众没有享受到可视化新闻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正是因为远离群众日常生活,导致可视化新闻内容缺乏人文关怀,难以引起读者共鸣。

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可视化新闻的创新——新冠肺炎疫情地图

(一)信息图的运用

信息图,主要是指对事件中的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并利用图片或者图表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出来,以便读者对信息进行更好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运用信息图来展示新闻报道的内容,比单纯的文字描写更为直观和易懂。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疫情地图主要展现的信息有某地区的确诊人数分布图、疑似确诊人数分布图、确诊人员的行动路径、高中低风险地区的划分等等,信息图的表现形式有图表、折线图、地图形式等等,不同等级的信息还要用不同的颜色区分,给予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见图1)。

(二)动态图的运用

信息图是一种静态图,只能实现静态的信息传递。动态图相较于信息图来说,具备传播信息动态变化规律的特点,且动态图穿插VR/AR 等技术,使得可视化新闻更加直观。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人口流动是人们最关心且对疫情影响最大的方面[4]。动态图实现了人口流动的动态化呈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使信息呈现更加客观、有效。读者可以根据动态图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有自己的了解和评估。动态图的可视化效果更加完备,信息表达更加完善。澎湃美术课的报道《2个月,13753例,新冠肺炎如何蔓延全球》着重描述了新冠病毒的全球化传播过程及重点传播案例,报道截取不同的时间点,展示了从中国发现第一例新冠病毒患者到全世界76个国家出现新冠病毒(见图2)。报道《从首例到封城,这763份确诊详情还原了新冠病毒向全国扩散的路径》则聚焦每个确诊案例的传播路径,以武汉为中心,描述了多个后期确诊患者的移动路线。

(三)实时化的信息呈现

为了应对疫情期间突发的风险和人们渴望了解疫情信息的迫切需求,进而做好防疫工作,疫情地图实现了实时更新数据,展现人口流动变化,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弥补了以往可视化新闻时效低的缺点,保证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保证了社会稳定。2020年,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于1月21日率先上线了对于疫情地图以及人数变化情况的实时播报,做到对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以及变化信息、新增人数的实时播报、及时辟谣等,是疫情期间一份优秀的可视化新闻报道。

(四)利用数据进行合理预测

可视化新闻除了应用于信息的直观和动态呈现之外,还可以利用数据进行合理的预测。新冠肺炎时期的疫情地图除了展现与疫情相关的实时信息,还用于预测新冠肺炎风险地区、易感染地区等,这些预测为人们深入理解、有效利用信息提供了帮助。

四、可视化新闻的创新路径

(一)体现报道深度,展现人文关怀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可视化新闻的应用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闻主题的贴近性。可视化新闻在新冠肺炎疫情相关问题的报道贴近了人们的生活,迎合了人们对于信息的迫切需求,帮助大众快速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状况,使人们对于可视化新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二是新闻内容的交互性。在新冠肺炎疫情地图的报道分类中,出现了很多与用户交互性强的新闻产品,例如财新新闻设计的《了解你附近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以及人民日报客户端与腾讯联合制作的《新冠肺炎确诊小区图》等,都体现了此次数据新闻的交互性。通过这种交互式页面,使读者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增强用户体验[5]。三是新闻报道的通俗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地图的可视化报道,放弃了以往可视化新闻报道的复杂和专业化,无论是对于信息的呈现还是未来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和风险地区的预测,都努力做到语言表达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二)主题报道多元,充分应对风险

以往的可视化新闻只应用于专门且数据化特点明显的领域,如财经、医疗、体育、媒介事件等,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的可视化报道体现了数据新闻主题报道的多元性。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可视化新闻逐渐分布于教育、餐饮、物流等贴近人们生活的领域,更好地与用户进行互动,增强了可视化新闻的创新性,提高了新闻本身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比以往更加强烈,数据新闻媒体人通过这些新鲜的数据和主题呈现出多元化的信息,有助于人们充分应对后疫情时代的突发风险,保障了人们生活的稳定与安宁。

(三)科学预测,拓宽可视化新闻新领域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可视化新闻对于疫情状况的预测,表现了新闻人对于可视化新领域的思考。在未来的可视化新闻以及数据新闻的实践中,可视化新闻应该利用好其展现数据的优势,逐步涉及预测型的新闻报道,而不是单一地追求新闻时效性,使可视化新闻以其独特的报道方式在新闻领域出圈,提升其新闻影响力。

(四)利用VR/AR技术,加强用户沉浸式体验

VR与AR技术重塑了新闻报道的边界,大大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新冠肺炎疫情地图的一些动态图、VR与AR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新闻报道的呈现形式和呈现方式,使用户以沉浸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有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接收新闻内容,延伸了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感知阀”。可视化新闻运用AR/VR技术,在有限的新闻报道的场域与无限的赛博空间中搭建了一座桥梁,加强了用户的沉浸式体验。

(五)加大对开放性数据的应用力度,充分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是可视化新闻的制作基础,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改进,精确的数据赋予了可视化新闻更为深远的价值。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不侵犯数据隐私的前提下,积极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处理,充分利用开放性数据,拓宽数据来源的通道,不断增强自身对热点事件的敏感度,充分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丰富可视化新闻的制作内容和报道方向。

(六)媒体人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保证新闻客观性

在未来可视化新闻的报道中,新闻媒体人可以积极应用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处理等技术,完善对于数据的应用。媒体人应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充分扮演好自己把关人的角色,在面对一些技术带来的偏向性和隐蔽控制时,及时发现并修正,减少新闻实践中主观偏向问题的发生,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坚守新闻人的新闻专业主义理想[6]。

五、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影响了全球新闻事业的发展,在未来的新闻事业中,新闻可视化是最有效的信息呈现和辅助手段。结合当下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特点,以及用户的需求状况,不断探索新闻可视化生产的创新路径,灵活运用信息图、动态图、VR/AR技术,提高数据新闻报道的深度,结合数据合理地预测信息,增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坚守新闻客观性,有力地推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可视化新闻的发展与变革。

参考文献:

[1] 彭兰.泛传播时代的传媒业及传媒生态[J].新闻论坛,2017(03):33.

[2] 武大金.数据新闻:浅谈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东西南北,2020(07):22.

[3] 吳璇.大数据背景下新闻可视化传播改革思考[J].传播力研究,2020(13):11.

[4] 兰洁.从图解新闻看可视化新闻创新——以人民网为例[J].新闻战线,2018(01):05.

[5] 刘紫霖.浅析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8(20):33.

[6] 李璐扬.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6(08):44.

作者简介:穆楚涵(2000—),女,江苏淮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作者:穆楚涵

上一篇:精准营销企业网站推广论文下一篇:教师为主体的风险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