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

2022-08-07

第一篇: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深度挖掘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深度挖掘

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创新,各类型节目纷纷亮相荧屏,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就 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它以新闻为由头和内容,以访谈为形式,灵活性、可塑性强 使之成为媒体竞相采用的节目样式。这种类型节目可深可浅,但其深度挖掘则不 外乎两条途径,这可从《新闻调查》和《名人面对面》有关陈丹青辞职的同题材 节目中窥见一斑。

深度的向度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人是事的主体,因此新闻离不开人和事。 有人将新闻简化为以下三个公式: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新闻,平凡的人+不平 凡的事=新闻,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新闻。由此可见,在人+事=新闻这个等 式中只要人、事其中任意一个因素具有显著性、不平凡性就可成为新闻,虽然这 样

事 实。《名人面对面》重笔着墨于陈丹青本人的背景,包括他上山下乡的经历,从 农民一跃成为大学生再到留学生的经历,以及他喜穿中山装的情结;而《新闻调 查》则呈现的是有关事件的背景资料,包括落榜学生的叹息,美院老师的看法, 教育部门官员的态度。

节目中,《新闻调查》和《名人面对面》都用到了简介陈丹青身份、经历的 背景资料片,真正体现节目个性,展现节目深度的背景材料是主持人在访谈现场 挖掘的事实和信息。 《名人面对面》中许戈辉不断询问陈丹青文革经历对他的影 响,对“反”的理解以及他个人对辞职的感受,这些内幕性的资料勾勒出个性鲜 明的陈丹青;《新闻调查》中柴静调查到陈丹青一连四年未招收到研究生,采访 了数位落榜学生,听取了教授对英语考试的批评意见,这些事实展现出事件发生 的深层次社会原因。

2.提问的方式

访谈是节目的主要形式,人物式访谈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景中,以有限的嘉 宾为访谈对象; 事件式访谈的场景随事件解疑的推进而异, 嘉宾也随之变化。 《名 人面对面》只有陈丹青一个访谈对象,而《新闻调查》的受访者涉及学生、老师、 官员、自由画家。

事件深度型的提问策略集中表现为不断质疑,刨根问底。《新闻调查》中柴 静追问, “很多人也都批评体制, 但是没有人因为这个辞职, 您为什么这么做?” “到底是体制不对还是您不对?”“最后是什么让您不能忍受?”质疑是《新闻 调查》的生存方式。质疑要循着问题的指向有疑而问,并且把质疑作为寻找新线 索的契机,根据回答找到其它线索拓展访谈对象继续发问。柴静在陈丹青的回答 中找到他曾经看重的几个落榜学生, 他们对英语考试弊病的痛陈给现行考试制度 有力的一击。

人物深度型则在于激问,不断制造矛盾,调动被访者的积极性,暴露他们的 情绪和情感,展现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名人面对面》中许戈辉问道,“您说是 不是搞艺术的人会经常处在这种状态下(大惊小怪,过于敏感)。”“艺术家不 都是自恋的吗,不都是希望名垂千古的吗?您例外吗?”这样的问题迅速调动陈 丹青的情绪,进入状态,陈清事实。正是在不断的激问中人物访谈克服了单一场 景的乏味,把访谈引向高潮,在现场气氛张弛有度的情况下走向内容深刻。

3.叙事结构的安排

《新闻调查》采取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强调“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 事人物化”,所以制造悬念和解开悬念构成它的叙事过程。《新闻调查》不断揭 秘未知,由浅入深、步步为营。陈丹青为何辞职――招不到合格的学生――学生

素质如何?(英语未达标)――考试制度的弊端(以文化成绩定生死)――学者 /学生/画家解读英语考试、教育体制。由此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由表及里,最终 深入新闻事件的内核。

《名人面对面》采用传记式的叙述方式,以人为着眼点,人物的经历娓娓道 来,展现“事在人为”的特殊性,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让观众感触到鲜活人 物,理解事件发生的必然性。节目从陈丹青辞职回溯到他儿时的经历,上世纪七 八十年代的教育体制下他“进步”为研究生,现今教育体制下他“退步”辞去教 授;文革记忆造就他敏感、愤怒,留美经历促成他好反思、参照;他直言敢谏, 追求人格独立,现世沉默畏惧,麻木不仁。在一对对矛盾冲突中,人物立体化, 事件明朗化。

综观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其深度开掘的两个维度各有千秋。虽然人物维度 较事件维度缺少大视野,并且常常为人所忽视,但是它却为理解新闻事件提供另 一视角。 此外人物维度并非要名人才有挖掘价值, “不平凡的人” 只是相对而言, 在“平凡人+不平凡的事=新闻”这一等式中,当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时,他也就 成了不平凡的人。

第二篇: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品质

【摘要】深度报道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深度报道是新闻工作中常见的新闻表现形式,也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2003年5月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改版,引人瞩目的是在晚间第二个黄金时段展播央视的七个精品节目。在播出的七个精品节目中,新闻类节目只有一个《新闻调查》,这就使《新闻调查》这个存在了七年的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关键词】 深度报道

新闻调查

品质

深度报道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 物发展方向的预测。深度报道是新闻工作中常见的新闻表现形式,也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深度报道是受众的需求,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必然趋势。常见的适合于深度报道的报道形式有:电视专题报道,也叫做新闻专题片或纪录片。它类似报纸的通讯、特写、长篇报道、调查报告等。一般是对比较大型、重要的新闻事实作深人、具体、详尽的报道,对发展中的重要新闻事实也可作比较全面的展示。作为央视的品牌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节目具有着相当的代表性。

一、高起点创立栏目核心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首期节目《宏志班》播出,拉开了中国电视史上一个时段最长的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序幕。创办者当初对这个栏目的期许是:“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为客观、系统、权威。”[1]事实上,从央视在寸土寸金的第一套节目拿出45分钟的时间(后来有过30分钟和40分钟的时长,现在又恢复为45分钟)来办这个栏目,而且是在周末晚间的第二个黄金时段,不能不说央视对这个新闻专题类的“航空母舰”节目抱有极高的期望值。从《新闻调查》七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基本上是秉承了深度报道的“深刻、理性、关注大命题”的精神实质。《新闻调查》在创办之初提出的口号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正在发生的历史”,其意在探寻事物背后更深层面的内容,而且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关注那些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事物。所以在《新闻调查》最初的节目中,我们发现有关香港回归祖国(《香港首任行政长官选举纪实》)、重庆直辖市(《重庆——中国第四直辖市》)、国企改革(《国企改革备忘录》)、环境保护(《淮河水》、《再访淮河》)等重大事件或问题都进入了《新闻调查》的视野,从而凸显出了一个深度报道栏目的权威和深度。

1998年,《新闻调查》又提出了三句话的理念:“重大新闻事件背景调查全面深入、国计民生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大时代背景下新闻故事一波三折”,更加突出了它关注社会大命题的宏观视野。到了2000年,《新闻调查》又从人性化的角度在人物题材的深度报道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普通人走进了《新闻调查》,报道的是普通人,但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时代性和历史感使节目具有了深层的内涵和广泛的意义。2001年,它正式宣布了“探寻事实真相”的调查理念,开始“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2]。于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新闻调查》在近两年中涌现出大量的具有调查性报道特征的优秀节目:《绛县的经验》、《厦门特大走私案》、《走进文楼村》、《南丹矿难内幕》、《揭秘“东突”恐怖势力》„„这样,《新闻调查》的面目变得更加清晰:这是一个严肃的、以调查性报道为主要目标的电视深度报道栏目。

二、形式内容突出栏目特色

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央电视台,要保持主流媒体的品质,新闻类节目必须成为其立台之本。虽然一个崭新的新闻频道已经在2003年7月1日正式播出,但是作为央视主要“面目”的第一套节目——综合频道来说,新闻类节目依然应成为其赖以存在的标志性节目形态,新闻是作为大众传媒而存在的电视台所承担的主体内容。所以,改版后的央视第一套仍然需要保留一定数量品质较高的新闻节目:原第一套中四档主要新闻节目《新闻早8点》、《新闻30分》、《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报道》,以准确及时的新闻时讯凸显央视一套的权威性。然而,只保留这四个新闻节目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不需竞标,毫无疑问地保留了下来,一个早间,一个晚间。

那么《新闻调查》的位置呢?正如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新闻调查》的出现,事实上是弥补作为只有13分钟时长的《焦点访谈》在面临重大的或较为复杂的问题或事件时开掘深度的不足,而力图比《焦点访谈》“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为客观、系统、权威”。《新闻调查》的创办者当初的设想如今看来不难理解:对于像当年香港主权回归祖国这样的重大事件来说,对于诸如国企改革、农村发展这样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来说,一期《焦点访谈》无论是在叙述的完整性和报道的深度来说都是难以达到的,而电视媒介线性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过多地采用连续报道的形式——因为报道的片段性和传播内容以及接受方式的顺序性之间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这样,创办一个容量较大,能够尽可能在一期节目中承载下复杂内容的电视栏目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所以,即使以1996年《新闻调查》创办者赋予它的使命来考虑,《新闻调查》在报道内容和形态上的不可替代性也足以使它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新闻类节目中站稳脚跟。

三、严肃理性奠定栏目传统

那么,在改版后的央视第一套节目,《新闻调查》栏目究竟应该走一种什么样的道路,呈现一种什么样的节目形态呢?笔者认为,《新闻调查》仍然需要保持它的以严肃、深刻、理性为精神气质,以做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以现场采访为主要手段的电视深度报道形态。不仅因为这些内容是《新闻调查》传承至今的光荣传统,而且也决定于目前央视新闻节目的内部环境。就央视第一套新闻节目来说,《新闻调查》有其独特的价值。再来看央视7月1日正式播出的新闻频道,它所新创办的电视专题类栏目像《央视论坛》、《新闻会客厅》是演播室访谈性节目;《社会记录》、《共同关注》在某种情况下类似于《焦点访谈》,而且更带有社会新闻的性质;《法治在线》、《每周质量报告》属于新闻杂志性节目,而且题材相对单一„„

综合这些节目可以看出,新闻频道的主要特色是:注重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注重新闻事实的平面展示、注重演播室访谈。相对来说,新闻现场的深入采访和通过新闻事实对问题探寻的深度则略显不足,而题材上则在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宏观问题以及一些深层次的可称做“冰点”的问题相对缺乏„„这样,《新闻调查》的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就更突出了。

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在于它用活生生的事实说话,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事实来挖掘事物的深度。对于《新闻调查》来说,它最大的外部特色就是“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3],其优势首先在于大量的现场采访的鲜活内容。无论是对于事件的报道也好,或者是对于问题的探讨也罢,最有说服力的内容是生动的影像语言,即现场的采访与报道。而对现场的生动报道,如果没有记者的深入采访,没有一定时长的支撑是难以实现的。对于新闻频道众多以演播室为重的新闻节目来说,究竟能不能做到对报道内容较长时间的深入调查,能不能做到在节目形态上运用像《透视运城渗灌工程》的记者那样翻入蓄水池、拔起下水管、询问当地农民、追问乡长那样的大量采访画面呢?演播室的专家采访当然能够把问题谈深谈透,但毕竟没有现场采访那样生动、有说服力而且令人印象深刻。深度报道的优势还在于它的深度,在于它现场到达的深入程度和对问题的追问程度。深度报道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得益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新闻报道内部在报道形态上的分工;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新闻事业传统的舆论和精神先导的内在追求,这使得媒体必然不会满足于仅仅对事实进行平面的报道和浅层的分析。所以,以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面目出现的深度报道就承担起了穷究事理、深挖本质的认识功能和精神引导功能。在众多栏目以快速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攻方向时,对于《新闻调查》来讲,那种对深度的追求,对新闻事业崇高职业理想的信念,是它能够保持独特个性的优势所在。

《新闻调查》不只报道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而且要审视它存在的现实环境和可操作空间(如《财权的变革》);不只把反腐败报道指向一个个“巨贪”,而且要深入到理想信念精神支柱的坍塌和机制中存在的漏洞及弊端(如《厦门特大走私案》)„„这种对事物探寻的深度,这种理性的精神,这种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可珍贵的精神品质。深度报道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的严肃和理性。严肃重在节目内容,理性重在节目的精神气质。在媒体日趋娱乐化、新闻也趋于轻松、娱乐的媒介环境中,一个新闻类的电视栏目面对着巨大的收视率诱惑和压力,保持自己的严肃和理性是必要的:既不能迫于收视率的压力追求娱乐化和刺激性的内容,又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掺入不应有的感性化内容。

《新闻调查》创办至今一直坚持节目内容的严肃性,而且曾一度把“理性”作为栏目的最高目标,这也是它能够作为央视一个品牌节目,被观众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电视深度报道今后的发展,仍然需要着眼于严肃的报道和理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央视国际《新闻调查》 P133 [2]央视国际《新闻调查》 P204 [3]央视国际《新闻调查》 P157

第三篇: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的发展和媒介融合

<<中外电视史纲要>>课论文题目: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发展和媒介融合

姓名: 刘天兴 学号: 200908020094

年级专业: 09级广播电视编导二班

指导老师:王超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的发展和媒介融合

摘要: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进行了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尝试,早期的电视新闻直播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形式,只能是以零散、随意的方式播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管制阻碍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电视新闻节目才重新恢复。20世纪60年代,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是电视新闻节目可到长足的发展。70年代是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从影片形式向磁带录相转化的时代。从此世界进入了电子新闻采集的时代。80年代卫星新闻采集方式出现了。新闻可同步向全球播放。90年代,丰富的电视频道资源和激烈的新闻竞争,电视新闻进入了新闻频道时代。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开始于美国的《60分钟》节目,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大的媒介融合。第一次是平面媒体与电视的融合,第二次是电视与网络的融合。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不仅获得了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也深刻的改变着观众看新闻、参与新闻的方式。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诞生。15年来,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经历了高收视、高关注后,也出现了弊端和不足。

关键词: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 媒介融合 网络 《60分钟》 《东方时空》 《日界线》

新闻杂志型节目是“电视屏幕上的综合性新闻性节目。它在固定栏目时间内采用杂志综合编排方式,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播出„„这类节目由主持人把内容串联为有机整体,并对重要的新闻作简要的评述,有利于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

创立与第一次融合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创立之初,就有着媒介融合的特点。中央电视台于1993年5月1日创办《东方时空》,成为全国影响特别大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是世界各大电视台的重要节目类型,它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类节目借鉴杂志的特点是它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和报道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以《60分钟》为例,《60分钟》每期节目的开头部分是本期节目介绍,用几分钟的时间把当晚将要播出的报道中的精彩段落展示出来,以声音和画面的最佳组合来吸引观众。随后《60分钟》的记者们一个个出现在黑色背景前自报家门,每位记者分别担任自己采访的节目的主持人。

节目在形式上是一本打开的杂志,以大号字标明报道的题目,中号字注明制片人,下有几行小号字,似乎是杂志中新闻故事的报道。 三则新闻报道结束后,主持人出现在黑色的背景上,以几句简洁而有趣的话引出当晚的评论。最后,主持人会出现在一张堆满信件的工作台前,介绍前几期节目播出后观众发来的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意见。

整个节目由一只滴答走动的跑表来衔接各个小段落,它的出现既告诉观众还剩下多长时间的节目,又提醒观众30秒至1分钟的广告已经结束,报道即将开始。

这样的形式具有很突出的特点,整期节目用杂志的形式串联各环节,环节编排上极具杂志的特征,而正是这种“杂志式”结构,给予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紧凑而完整的特点,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思维连贯性。可以说,杂志与电视的融合,最初的表现就在于此。

从内容上看,它不仅是播报新近发生的事件或突发性新闻,更是围绕着当前社会大众感兴趣的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较广泛深入的报道。

新闻杂志型节目于普通的报道节目的最显著区别就是其报道内容的深刻性以及话题的针对性。善于对事物本质进行挖掘,揭露表层之下的实质问题。杂志不同于报刊,不及报刊的时效性.所以可以注重多收集近期的重大国内和国际新闻,然后对事情进行大胆深入地评析,评析要有很高的水平,要能够切入重点,有自己的见解,大胆剖析实事真相。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其中《百姓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用镜头记录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关注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是《东方时空》节目中最为接近大众媒体基本属性特点的,展示了普通人的生活,表达对每一个人的尊重,那种需要以平等和真切才能体现的尊重。这样的栏目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专访,而是新闻节目的一种深入报道的方式。看似不如其他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强,但从节目对普通人的深入挖掘中,依然能展现出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展现出的问题的深度,是一般时效性新闻做不到的。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在诞生和发展初期经历的第一次媒介融合就是杂志与电视的融合,这种融合给予了电视节目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改变电视节目表现方式和内容深度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和人们看社会的视角和态度。

网络时代与第二次融合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娱乐业迅速发展,电视无疑要顺应这一潮流,因此,新闻杂志型节目在娱乐节目迅速崛起的时代面临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各电视新闻节目之间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也迫使他们不得不对节目进行重组改革,力争在媒介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许多新闻杂志节目选择了与网络的媒介融合。网络时代的到来,带来的普通人与媒体关系的巨大变革,民众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讯息,更是媒体的参与者。电视互动情景剧和真人秀节目的迅速崛起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媒体只有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才能在网络时代生存下去。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日界线》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该节目于2006年开辟了一个特别板块,其中有一叫“抓捕变态者”系列,节目播出后获得了很大成功,收视率一路飙升。该节目组和一民间监察组织合作,其节目的初衷是旨在保护青少年免遭恋童癖者的性侵害。在这一节目中,由来自该组织的志愿者“扮演”未成年少年,在网上聊天室中与那些有恋童癖倾向的成人结识,然后,引诱他们某一时间到某处的一个房屋内与这些“儿童”会面。当这些“嫌疑犯”出现时,暗藏在屋内的摄像机就把整个场景都拍摄下来了。有人指出,这种行为使得《日界线》栏目记者充当的更多是执法人员的角色,而不是中立、客观的报道者。但正是这一引起巨大争议的节目内容激起了众多观众的兴趣。

“抓捕变态者”系列专题新闻节目包含新闻节目的元素,属于新闻节目的范畴,但与此同时利用网络,让普通人能参与到节目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节目的主角,这是新闻节目对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的一次大的利用。

网络的发达,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自然越来越高。作为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如何在资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获得生存的空间,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必须保持其对新闻和社会现象观察的深度,并且把它发挥到极致,然后通过网络把节目更好、更快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成为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的必然选择。

2005年CBS新闻频道,宣布了自己的宽带网站计划。这对于试图网络化的电视频道,尤其是新闻频道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举动。而作为CBS的王牌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也是最早的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也在CBS电视台与网络的融合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该网站主要的服务,是通过提供众多的新闻报道视频选择,让浏览者有机会自己制作自己的网络新闻报道。这一举措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的编排不再是由编导说了算,普通观众在网络的一端,就能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编排自己需要的电视新闻杂志。这样的改变,不仅克服了电视节目单向传播与受众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更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提高了观众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效率。

电视节目与网络的融合,即给网络时代给电视带来的新的机遇,也给观众接收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提供了更加个性、高效的途径。

融合与影响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在诞生和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这两次大的媒介融合。不仅让电视新闻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还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看世界的方式和习惯,在媒介融合不断加强,受众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应当还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发展也很迅速,但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明星主持人”的匮乏、节目内容深度不够等等,在创办具有本国特色的新闻杂志型节目的路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

资料取材: 《中外电视史纲要》

《广播电视简明辞典》

《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美国电视新闻节目》

第四篇: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新闻要素的五个“W”,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 新闻节目分类:消息类新闻,专题类新闻,言论类新闻。

消息类新闻: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事态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

消息类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总要渠道。是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窗口。

专题类新闻节目:对新闻事实作详尽的有深度的报道

言论类新闻: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发表议论,阐述道理,鲜明地提出电视台或评论者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的看法,从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新闻策划的含义:1.新闻策划特指对于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形式,程序,时机,角度等策划。2.新闻策划也包括一些由媒体主动策划,先前未曾发生的新闻事件。 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要素:选题策划,采访策划,嘉宾策划,节目形式策划,编排与播出策划。

选题策划:不仅对于专题类新闻节目,而且对于一般消息类新闻节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视新闻选题标准的要求:新鲜性,时效性,典型性,独家性,可操作性。 新鲜性:“新”是新闻核心的价值之一,强调的是新信息,新观念

时效性:电视新闻选题策划的一个基本要求。

典型性:针对新闻的内涵而言,也可理解为开掘性,要充分认识到这个新闻是否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是否体现着事物的某种本质特征,是否包含有价值的,能够进一步开掘的信息。 独家性:对一个电视媒体新闻策划的更高要求。两层含义:1.指新闻事件的独家报道2.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解释是独家的,与众不同的。

新闻消息类节目的选题策划主要表现在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这两种节目形态 《焦点访谈》选题标准:“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

新闻现场直播节目如何报道分两种情况:1.可以预见的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报道2.不可预见的突发新闻事件的直播

采访策划:不仅是节目内容的主体,而且是节目的基本构成因素和基本形态。常常和采访技巧,采访经验,采访准备,采访程序等内容联系在一起的。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采访要求记者具备4种意识:

1. 换位意识:电视采访最大的特点是在摄像机镜头前进行的。换位意识首先要求采访记者要考虑和尊重被采访对象在镜头前的感受,使他们放松紧张情绪,进入自然的谈话状态,这是取得好的采访效果的一个前提。换位意识也要求采访记者要设身处地地从被采访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充分掌握对方的思想,心理,语言习惯,扫除双方交流中间的障碍,赢得采访的主动权。 换位意识的另一个体现在于设计采访话题时,记者要

善于运用逆向思维,从观众的角度作换位思考。

2. 无知意识:出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保持一种无知心态和求知的好奇心,有些采访即使

知道结果,也要设计采访问题时从无知开始,到获知结束。这是一种采访心态和技巧。保持谦虚心态,无知意识,就是保持一种积极的应变心理。 无知意识体现在记者面对采访对象时的问题设计。问题要有逻辑性,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

3. 怀疑意识:指在调查采访时,采访记者始终要保持一种警惕,不要轻易相信眼前看到的

场景,耳朵听到的话语,用足够的怀疑来作出冷静的判断,尽可能采访到方方面面的事实和证据。

4. 现场意识:电视的优势在于能够重现由逼真的影像和生动的话语所构成的现场场景。现

场意识是指现场记者的采访要和事件同步进行,尤其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反映事物本质的瞬间,并把它通过采访揭示出来。

嘉宾策划:

第五篇:电视新闻节目专题策划

【节目名称】

《七嘴八舌》

【节目类型】

谈话互动财经新闻评论节目

【主持人】

欧阳夏丹

【播放平台】

首播:中央二套(每周周五)21:00至21:30

重播:中央二套(每周周六)9:00至9:30

【节目时长】

60分钟

【节目策划理念】

《七嘴八舌》栏目是一档贴近普通电视观众的经济类新闻评论节目,倡导普通百姓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来,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一周之中最具代表性的经济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所有生活在当代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人,所有关心中国经济运行发展的人,所有渴望了解经济生活知识的人,都是本档节目的潜在观众。借鉴《新闻会客厅》邀请嘉宾的标准,邀请经济事件发生的当事人或者亲历者与学者,普通百姓一起探讨。

【节目策划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也会面对越来越多的经济问题。同时中国经济在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经济运行时有起伏,近期又陷入通货膨胀困局,面对这样的情况,普通百姓希望了解更多关于现在中国经济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而专家学者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也有话要说。

央视新闻频道有很多档即时新闻评论节目,比如《新闻会客厅》《新闻1+1》和《24小时》等等,但是缺少一档专门针对经济生活的评论节目。一般的谈话节目只会邀请观众和嘉宾,一般的互动节目题材多是娱乐,糅合两种节目元素的《七嘴八舌》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节目定位】每期的节目,将从最新经济政策、经济公共话题等选题中选取本周最新、最热和与百姓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经济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七嘴八舌》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 采用两位主持人引导一两位嘉宾,学者同一两位民意代表们进行互动的方式,深入解析经济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

【节目流程】

第一部分——准备阶段

关注本周内政府和主要金融机构的经济政策,股市汇市和期货市场的波动以及网络上经济话题的民意讨论,寻找热点确定选题,确认邀请的经济事件当事人和相关领域学者官员。挑选民意代表有两种方式:一是联合门户网站发出网络讨论邀请函,面向全社会针对此经济事件有兴趣的观众。根据观众填写的报名反馈,挑选出口才好,思维清晰,年龄适当,观点鲜明的两到三位民意代表(男女比例均衡)。二是在电视台播放寻求热心观众的的节目预告,提供报名电话,通过电话联系确定观众是否参与。

第二部分——拍摄阶段(以车船税改革话题为例)

【我看车船税改革】

1.播放短片:

(画外音)立法调整车船税,车船税涨价了!10月29号车船税法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一时间引发众多人的热议。根据车船税法草案的说明此次由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调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草案》,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今年理发的计划之一。根据草案,由于机动车的排气量大小和它的价值多少挂钩,为了方便征管,将乘用车的计税依据由现行的统一计征调整为按排气量大小为7档计征,并提出对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车船税,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车船可以加收车船税。那么,为什么一不公开征求意见的草案引来这么多的关注,车船税真的要涨了吗?如果《车船税法》一旦实施,对于车主的赋税影响有多大?

(随机采访2到3位在汽车交易市场购车的顾客,询问他们是否了解车船税,对于车船税普遍上调是什么态度)

(选取一个普通市民用车的排气量,计算比较车船税上涨之前和之后的数字,标明涨幅,可以让观众更直观的感受涨价幅度)

(画外音)虽然车船税草案实施后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很多人还是认为车船税普遍上调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对于此番涨价用意是调节财富分配还是征税,是按照价值征税还是按排气量征税,分档征税究竟能不能促进节能减排等几个立法焦点问题,社会各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虽然车船税在我国的税收征税中占着很小的比例,但是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的发展,汽车交易量和保有量的大幅增长,这次调整车船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更好的解读车船税法草案,到底怎样调整才合理?在今天的节目里,让我们和专家学者七嘴八舌,给车船税法草案提出合理建议。

(出节目标志,飞入拍摄片段——主持人,观众和学者进行激烈讨论时有爆点的语言) (主持人)七嘴八舌讨论身边经济小事,大家晚上好,这里是《七嘴八舌》,最近一个很热点的新闻话题:车船税要立法,要上涨了。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有很多家庭有了汽车,所以这次的车船税调整几乎和这些家庭紧密相关。今天,我们就这个热点话题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XXX和3位不同岗位的民意代表来到现场,和大家讨论。

(镜头切)人大代表从门内走出来,和主持人握手之后,就坐在主持人旁边的凳子上。

(主持人)XXX,请问您平时开车么?您的车排量是多大呢?

(xxx)我的车是3.0

(主持人)(拿出一块写着新法规排量的收费标准的黑板)如果按照新的收费标准,您现在要缴纳XXX元,而按照旧的收费标准则是OOO元,这样就增长了@@@元。

(特写)黑板

(XXX)这个涨幅还是很大的,作为人大代表,我们当时在分组审议的时候,争议就很大,因为考虑到这个税是牵扯到千家万户的。

(主持人)主要的争议在哪里?

(XXX)主要的争议在它的目的,宗旨还有社会效益上。

(主持人)因为这个草案现在仍在征求社会意见的阶段,今天将您请来也是希望您可以和我们的民意代表面对面的讨论,收集意见。

(XXX)我很高兴可以来到现场听到大家的声音。

(主持人)我们请到的第一位民意代表,从事媒体行业的A先生。

(A先生)(同时)从门里走出来

(主持人)您好,为什么您对这个问题如此关注呢?

(A先生)不论是我自己还是身边的朋友都因为生活原因买了车,车船税的改革牵动了我们以及很多像我们一样人的利益,我觉得很有必要关注。

(主持人)恩,那么您对车船税改革有哪些好的建议呢?

(A先生)首先我看到原先的车船税暂行条例已经要变为车船税法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样的立法也给了我们来这里讨论这个话题的机会。但是我觉得这个草案本身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主持人)(拿起黑板)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新的征税标准。我们看到1.0排量及其以下排量的收费是比以前减少了的。从1.0排量开始,分为7档征税,1.0以上的每一档的征税幅度都是迅速增加,您觉得这样的收费标准,普通用车族可以接受么?

(A先生)这个方案的初衷是希望可以鼓励大家多使用小排量的汽车,虽然整个征税方案看起来有升有降,但是主要受益的还是1.0以下排量的用户。然而现在一二线城市里的主打车型并不是1.0以下,而是1.6到2.0之间。而这些人通常是城市的白领,上班族等等,是中产阶级,城市的中坚力量。这个方案的调整无疑会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和负担。

(主持人)是的,现在的城市白领生活压力比较大,有房子供,有孩子养。

(A先生)而且我们知道,车船税应该是个财产税,既然是财产税,我认为应该按照它的价值来收取。

(主持人)下面进入互动环节,请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发表自己对A先生建议的意见,同意的请举绿色牌,不同意的举红色牌。

(主持人)这位朋友,你举的是红色牌,说说你的看法吧。

(观众)我认为新的方案之所以会涨价,主要是想用车船税来调节用车频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但是不一定要用一种税来调节,比如对于排量大的,污染环境的车可以用燃油税来调节。这样就可以避免车船税上涨对普通工薪族的影响了。

(主持人)恩,这个想法也很好。对于A先生的建议,其他的民意代表是不是持有相同的观点呢?来,让我们请出第二位民意代表,来自某税务机构的B先生。

(B先生)(同时)从门里走出来

(主持人)欢迎B先生加入我们的讨论之中,您听了刚才A先生说按照价格征税的方法,你同意他的看法么?

(B先生)我听了A的观点,感觉大家对税务的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车船税属于财产税,按照价格征税确实是合情合理的。车船税的征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你的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占用了公共资源,比如道路,停车位,红绿灯和其他交通设施等等。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车辆使用者,我有一个疑问,怎样准确的评估车辆的价值呢?因为车辆的价值会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减少。所以使用排量来征税是比较方便的方法。

(主持人)恩好,那么车船税最初的改革目的,从两位看来是什么呢?

(A先生)在我看来它的目的是增加税收。

(B先生)我觉得是用车船税这个杠杆来调节城市拥堵的交通。

(主持人)两位都没有提到草案里说的节能减排的作用。

(A先生)我觉得我们现在的认识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并不是排量大的车就一定污染大的。

(B先生)我同意A的观点,所以这样的政策变化有可能带来的效果和它制定的初衷是相悖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两位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达成了一致,就是说即使按照排量来征税,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也是不太可能的。

(B先生)是的,我觉得单纯利用一个税收来解决城市拥堵或者节能减排是不科学的。税收的力量没有这么大。

(A先生)我也这样认为,我们应该加大对节能减排车辆的优惠措施,而不是更多的征收非节能车的税收。

(主持人)下面让我们请出第三位民意代表,交通电台主持人C小姐,C小姐你简单介绍下你的用车情况吧。

(C小姐)好的,我开的车是1.6的排气量,当时选择这个排气量就是因为感觉比较节能环保的,没想到现在反而被征了税,而且税额还比较高,这个我是不能接受的。

(主持人)恩,那么我们谈回到草案的制定目的上来,C小姐,您认为这个草案的目的是什么呢?

(C小姐)我虽然不认同它的征收标准,但是我肯定它制定法律的导向。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税种都有制定的导向。比如说个人所得税,是为了调节社会贫富收入差距的。这个税的导向不光是为了完成我们国家在国际上节能减排的承诺,同时也是有利于我们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

(A先生)是的,但是我们不能指望一个税种,或者一个草案可以解决一个很系统很复杂的问题。而且用车船税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燃油税同样也可以达到,这就相当于重复征税,确实加重了普通车辆使用者的负担。

(主持人)好,那么B先生有什么不同意见呢?

(B先生)我觉得让一个税种承担这么多功能的确不科学,可能会淡化它本来的主要功能,这就谈到税种的一个分工问题上了。

(主持人)好,谢谢3位发表自己的观点。下面我们来看看某门户网站上网友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打开电脑,同时大屏幕上显示网页上的投票)

(主持人)XX%的网友认为车船税的调整是不能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的,有OO%的网友认为车船税的上涨增加了生活负担。这个结论和我们现场讨论的结果是很契合的。

(主持人)我们的导播随机挑选了一位参与投票的热心网友,现在请导播连线这位网友。 (连线中,拨号声)

(主持人)您好,我们这里是中央电视台《七嘴八舌》节目的现场,您对这次车船税的改革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热心网友)我觉得分7档征收是个进步的举措,以前的车船税无论车辆贵贱都是一个标准,比如QQ和奔驰要交一样的钱,这个我们看来很不公平的。现在网上争议比较大的就是用什么方式征收,虽然我不是很喜欢按照排量来征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按照排量确实是一个实际可行的办法。车辆的价值评估是比较难的,每年的价值都不同。而且要第三方来评估这个价值,这样的方式虽然合理但是不可行。

(主持人)谢谢这位网友与我们连线。各位现场的观众朋友们,现在有一个机会来表达我们对车船税征收的意见,在大家座位底下有纸张和笔,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写下来投入这个意见箱里,方便人大代表XXX收集,整理。我们也希望民间的意见可以更好的被采纳,让车船税更好的发挥它的效用。

(主持人)(上前)感谢今天参与讨论的3位嘉宾,下周同一时间请您继续关注央视二套的《七嘴八舌》节目,再见~

(背景)观众们轮流来到意见箱前投入意见书。

【策划撰写人】任琦 新闻3班 20082210415

上一篇:冬天关心女朋友的话下一篇:读书心得体会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