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统计分析财务论文

2022-04-16

摘要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开展财务分析,可积极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内容及统计方法的应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事业单位统计分析财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事业单位统计分析财务论文 篇1: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统计分析的作用

事业单位是不以生产经营和创利为目的,保障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公益性福利和服务性机构。它的主要特性之一就是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政府投资兴办和社会投资创立的单位,它的财务特性是耗费,社会特性是以自己的技术和人力为社会服务。事业财务管理环节中的财务统计工作非常重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通过系统性的工作生成统计报告进而为事业单位各项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所以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开展具有客观必然性。文章在多维度解析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事业单位统计质量的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也变得备受重视,科学正规的统计工作,是推动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事业单位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手段。统计工作,主要针对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日常生活资金消耗,和员工资金等情况,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整合后形成财务报表。还具有生产计划的编制职能、生产统计。通过统计工作事业单位能够有效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和整理,并及时发下生产计划中存在的問题,及时加以解决,确保相关部门能够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一、事业单位统计工作必要性分析

(一)统计工作有助于单位的监管

通常情况下,统计工作是动态的,也可以是远程的,反映了事业单位的内部情况,通过统计数据资料可以实现对单位的监督和管理。统计工作便是监督管理的方式之一。在统计数据中可以分析出事业单位在一定阶段中的运转情况,通过各组数据的变化,可以有效的找出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为科学地决策和管理提供了方向和参考。

(二)统计工作是提升事业单位员工职业素养的手段之一

根据统计工作的职责和内容,该工作涉及到事业单位的日常资金流向状况和单位内部员工的工资等,是一项具有渗透性的工作。统计工作本身专业性较强,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的人才能人职,在工作上也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提升的工作素质和效率,提高职业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统计工作是锻炼员工的洞察力,是提升员工洞察力的方式之一。总的说来,统计工作锻炼工作人员,提升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三)统计工作有利于把握事业单位内部状况

统计工作涉及到事业单位各方面的资金流动,相关管理部「丁根据统计数据资料就可以掌握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等,并且在整体上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把握。此外,统计工作还需要涉及到对市场的全面分析,可以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统计水平,有利于相关管理部门作出科学的预测和相应的调整,做好事业单位的下一步工作安排。

二、提升事业单位统计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俗话称“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对于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来讲也是如此。所以在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统计工作质量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结合本单位性质与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健全统计工作管理机制,并明确执行统计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而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实践活动提供依据,最终推动事业单位统计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做好统计工作的跨部门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其他部门实践中数据信息、文字图片信息等,利用先进的统计方法与工具进行分析与整理,构建完整的信息库,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生成精准的统计报告,所以在实践工作中,应该强化统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与交流,逐渐拓宽统计工作的覆盖范围,切实提高统计工作的精准性,为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与决策制定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二)进一步强化统计法教育力度

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影响事业单位统计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领导班子以及相关人员对于统计法的认识不够深入,所以组织领导班子以及全部职工深化学习统计法的相关规定当务之急,通过强有力的教育宣传工作使得事业单位从上而下形成统计法制意识,在开展与参与工作的过程中切实做到依法办事、秉公办事。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而快速打起高素质的统计人才队伍。另外,相关工作人员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之后一定要将其落实到位,为开展高效的统计工作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与制度基础,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朝着精准性、谨慎性的方向发展。事业单位应该整合全国范围内监管统计法执行的方法,转变理念、加深认识、深化落实、加大支持,为统计工作人员开展高效的统计工作营造有利的环境。

(三)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统计目标体系

在事业单位统计工作实践中,统计目标是指导统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其可以保证统计工作的全面性、客观性与真实性。在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统计目标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现实需要。基于此,在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统计工作质量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全面的时代背景以及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重新设置统计报告内容体系以及统计指标体系,科学权衡宏观与微观的关系,集中关注统计工作的效率性与精准性,将好综合、规范、真实、时效为指导,结合新常态的要求对统计指标进行细化与规范,从而为相关工作人员开展高效的统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统计工作质量与综合水平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是强化事业单位监督管理能力的需要,是客观反映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开展情况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相关单位认识统计工作的必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

作者:汪林英

事业单位统计分析财务论文 篇2:

浅析统计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应用

摘 要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开展财务分析,可积极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内容及统计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 统计方法;统计分析;事业单位;财务工作

1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内容

(1)核实预算执行

事业单位有责任对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加以核实,确保预算工作开展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同时,通过预算执行的核实评估其是否与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目标符合。在此基础之上,准确掌握预算执行进度,以判断预算执行是否处于健康状态。 一旦发现预算执行与预期存在较大出入,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加以深入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保证预算执行按照计划目标实施。

(2)确定负债情况

确定负债是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事业单位对负债情况的确定主要依据资产负债表确定事业单位开展日常业务活动情况,以此为基础,通过资金使用效率及资金周转率评估债务偿还能力,实现对负债情况的科学、合理判断和预测。借助资产负债表的应用对事业单位目前业务活动开展以及对活动进行经营的能力进行确定,在对两个能力确定完毕之后再通过流动资金的周转率以及使用效率对事业单位所具有的资金偿还能力进行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前、后期的对比,以此帮助我们能够对事业单位负债状况的未来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与判断。而在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单位财务部门能够对事业单位负债来源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作出良好的判断。

(3)分析财务成果及状况

财务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应统一反应财务不同收入及支出情况,为准确掌握事业单位财务构成提供依据,而且还要求对财务来源加以深入分析,实现其具体需求的预测。 为完成上述要求内容, 事业单位应对自身财务支出结构进行理性分析,验证其是否满足相关规定要求。 财务状况分析更加倾向于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所具有的完善性以及对相关管理措施目前的落实情况进行核实与调查,并通过该项工作帮助我们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落实要求。另外,还需调查和核实事业单位相关财务措施落实及制度完善情况,以此分析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

2 事业单位财务统计方法应用

事业单位部分财务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统计方法支撑,如综合指标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有着自身的优势及适用性,为保证这些方法应用的合理性,接下来对这几种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1)综合指标法的应用

在综合指标法中,相对指标法是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方法。对此,我们在下面综合指标法应用方式的介绍过程中,则会将重点放在相对指标法在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中的应用上:在相对指标法中,计划完成程度的相对指标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值,其表示的内容就是单位对于预定财务计划的完成程度,该值代表着在一特定的时间段内实际完成量与计划完成量之间的比值,而这个比值一般都是在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确定时所使用的。更为具体的讲,就是通过该比值的制定来帮助我们能够以一个较为直观的方式对单位财政预算目前的实现进度以及实现效果进行反映,并在对这个情况具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能够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以客观的角度对目标预算同实际情况之间所存在的差距进行把握,并在掌握这种差距之后进一步获取这种差距出现的原因;其次,需要对单位财政预期制定目标所具有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进行一番重新的审视,并在对两者综合考虑之后再进行最终的处理。而对于动态相对指标来说,其主要表示的就是某些财政工作在时间维度上所具有的发展变化程度,其值等于同类指标在不同时段内参数的比值。在对该指标进行实际应用时,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设置一个基准日期,将其作为对相关标准进行比对的一个参考值,不仅可以将其制定为单位上年度或者历史时期的最佳水平,也可以将其单独的制定为单位以往的某一个特殊时期。通过这种方式的制定,则能够通过鲜明指标的确立使我们以一种对比的方式对单位财务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更好的了解与掌握

(2)因素分析法的应用

因素分析法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经常应用的方法,尤其当财务报表中某一参数出现的波动较大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问题出现的原因,而且加以针对性解决。 另外,依据计算方式因素分析法有连环替代分析法与差额分析法之分, 其中应用连环替代法时一般包括四个步骤:①将上期值、 计划值等基准值代入反映影响因素及指标的算式。②将实际值依次完成基准值的替代,计算得到指标数值。③比较相邻计算结果, 对替代因素的影响程度及方向进行测算。④获得的所有因素影响程度的和,与指标实际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相等。 差额分析法由连环替代法简化而来,借助不同因素预算和实际之间的差异进行计算,衡量变动给分析对象造成的影响大小。

(3)比率分析法的应用

比率分析法中经济指标财务比率是关键指标,需通过专门计算获得。 应用该方法时需综合考虑事业单位财务各方面因素,通过理清经济指标之间的关联,获得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其中效率比率、构成比率以及相关比率较为常见。 其中效率比率是财务报表中相关费用和数据间的比率,以此判断事业单位所获利益的高低。构成比率表示指标构成部分和总体之间的关系,由此判断某指标的重要程度。

(4)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称对比分析法, 通过分析性质相同的数据,衡量不同事物单位存在的差距,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一方面,比较分析相同时期本单位一些数据和其他单位的数据,获得本单位与其他事业单位存在的差距。另一方面,对比分析本事业单位不同年限财务数据,准确获得不同时间段事业单位财务数据变化情况,为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总之,不同的财务统计方法有着其自身的适用特点,事业单位应综合分析不同财务数据特点及规律, 采取针对性分析方法,在保证财务工作质量的同时,确保财务数据分析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事业单位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准确参考。

3 结语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关系事业单位长远、稳步发展,因此,不同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明确财务工作内容,并根据不同财务数据应用针对性方法,实现财务统计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提高,确保事业单位各项财务工作顺利、高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樊秀娟.试论统计分析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0(10).

[2]王凯.浅析如何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加强企业财务分析能力[J].商情,2013(38).

作者:李沂燕

事业单位统计分析财务论文 篇3:

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各个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加。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进行高效、高质量的核算和分析。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财务管理对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对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和统计分析的应用状况作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统计分析;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19

1 统计分析概述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实用性学科,在管理、医学、经济和心理学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通过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整理等活动让数据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从而使信息使用者通过处理后的信息更加直观地对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和解决。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考虑问题。定性主要是指通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财务状况。而定量是通过数据的分析、处理得知企业的问题所在,如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又如在具体产品生产中的收入、运费、成本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支持和提供,实现对企业各部门或者企业各部分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企业信息使用者和信息决策者能够制定出相应的决策和解决方法。

统计分析的使用是将财务部门和企业其他各部门有机联系起来的纽带。在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组织、调动、使用、循环将变得更加有效和快速,同时管理系统也随之变得更加系统和便捷,因而,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在财务管理方面尤为重要。统计分析的统计方法为财务管理的实施提供了依据,而财务管理的有效进行为统计分析的作用发挥提供了空间。

2 财务管理中统计分析的方法

在企、事業单位的运行过程中,主要使用统计分析数据资料的人员一般是企业单位的决策相关者,其主要包括对债权人、债务人等进行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报表提供,同时还对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检查时所需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提供,从而使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社会、政府监督者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情况。这些数据的分析方法都使用了统计分析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2.1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中常见的比率有:相关比率、构成比率和效率比率等。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在计算中将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后,通过计算得到企业单位经济指标的财务比率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在单位经济指标财务比率计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单位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同时还要兼顾各个经济活动的联系。在计算过程中这些方面将得到综合体现。相关比率的使用是通过将经济活动中相互联系或相互依存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业务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并得出相应的财务比率,常见的如资产负债率。通过相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业务可以得知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实现适时的调整。而构成比率是通过对企业中单项经济指标和总体进行比较所得的数据,在构成比率的使用下,信息使用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单项经济业务在总体业务中所占的比重,常见的有应收账款周转率。效率比率是衡量企、事业单位利益得失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反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从而更直观地表现企业的盈利效率。比率分析法的使用方便、快捷,但仍然存在缺点,即无法将财务报表之间的關系表现出来。

2.2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主要是将数据进行两个维度的分析和比较,即横向分析比较和纵向分析比较。而比较分析法只能在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指标之间进行使用,对不同性质的数据和指标无法进行分析比对。横向比对是将同一期间的相关财务数据与其他企业单位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在相同期间下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企业信息决策者可以在对数据进行比对后得知企业的缺陷和优势,从而制订出适合企业运行方式的运营方案。纵向对比是指在本企业单位自身的不同期间,对历年得到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过不同期间的数据分析从而得知企业在这一段经营期间资产的增减情况,盈利情况以及盈利的速度等。企业信息使用者通过对企业不同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就可以得知企业盈利的能力和企业盈利的速度和周期,从而为企业制订较为合理和高效的运营方案,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2.3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将影响指标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测定分析,通过对不同的因素对该指标的影响程度确定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从而找出影响企、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关键因子。一般情况下,因素分析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定基替代法四种方法。

3 结 语

统计分析法在财务管理中的使用是有效而普遍的。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财务管理效率能够得到大幅提高,同时能有效协调资金的调度和使用,将各个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资金关系处理的更加协调,还能增强资金的流动循环效率,为企、事业单位的盈利和综合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因而,在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是基础而普遍的,同时在财务管理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利芬.统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于丽伟.统计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5(11).

[3]王凯.浅析如何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加强企业财务分析能力[J].商情,2013(38).

作者:郑博心

上一篇:内幕交易监管证券市场论文下一篇:综合性研究型实验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