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控制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药物经济学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本文对药物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作用进行了介绍。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口控制的经济学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口控制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篇1:

城市公交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 公交低碳化改革作为一种政府管制手段,在公交车尾气污染总量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政府的管制与治理促进公交产业效益最大化,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目前公交低碳化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管制和处罚力度不够。因此,本文认为未来的公交低碳化改革应采用以政府管制为主导,市场调节配合,实现“出行公交化”和“绿色出行”。

关键词 公交低碳化 发展路径 政府管制

根据《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版)》显示,2009年,全国1.7亿辆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排放物5143.3吨,机动车污染排放量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贡献源”。虽然公交低碳化改革已经在逐步进行了,但整体收效甚微。而政府对公交产业的管制力度不够,降低了改革的效率和有效性。公共交通产业低碳化改革能够充分借用政府管制,同时有效协调各市场主体的利益,是实现公交低碳化的重要手段。

一、公共交通低碳化的经济学分析

(一)低碳公交的内涵。

低碳(low carbon),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公交作为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公共交通产业,既包括对公交车进行改革,又包括对民众进行低碳意识的普及。

(二)公共交通低碳化的经济学分析。

公交低碳化改革是一种基于政府管制的经济手段,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相比,政府管制能更好的调动公交低碳化改革所需的一切资源,使之更有效的开展起来。

1、公共交通低碳化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假定社会福利函数取决于每个人的效用水平,并且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地位是相同的,在社会其他成员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人的效用增加,社会福利就会增加。如果这个社会只有两个人B和C,则福利函数的一般形式简化为W=F(U1,U2)。如图1所示,当B的效用不变时,C的效用增加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福利增加,如果要维持社会福利水平不变,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B的效用。所以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交低碳化改革可以同时增加B和C的效用,包括生态、环境、经济等效益,图中的社会福利函数就会上移,即从W1上移到W2,从而社会总福利就会提高。

图 1社会福利函数的一般形式

2、实施公交低碳化改革的成本-收益比率。

我们通常使用成本-收益比率来衡量项目是否经济合理,计算公式如下:收益-成本比率=社会群众的受益收入/政府支付的成本。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公交低碳化改革的政府管制成本,以2010年为例,萧山公交总公司投入5700万元购入140辆新能源公交车,更新公交车250辆,首批投放1000辆公共自行车,并且在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进行公交优先的公益宣传,这些构成了公交改革成本的大部分,而社会公众获得的是出行的方便、快捷,城区环境得到改善。低碳交通将对整个社会环境带来正外部性,最终必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3、从社会贴现率的角度分析。

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低碳化改革项目支出的贴现率是政府为了整个社会效益而放弃现有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萧山区政府着眼于整个客运市场的未来发展和居民所能获得的效益,通过低于市场水平的贴现率,来纠正这种外部性,促进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公交低碳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公交低碳化的发展现状。

1、发达国家的低碳公交。

在许多发达国家,私家车拥有量接近或超过100%的一些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巴黎等,多数市民仍依靠公共交通出行,这已经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东京为例,全市密布着包括12条地铁线路在内的50多条各种电力机车线路,公交车站大都设置在大型建筑物中,并与轻轨、地铁、电车相连,换乘十分方便,可以保证市民在离站三五分钟内坐上公交车。因此,86%的市民选择公共交通上下班,因为任何车辆都不如地铁快和准时。

2、我国低碳公交产业的发展现状。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指出,目前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大气研究专家专家吴兑提出:“治碳才是治污根本”,可见公共交通产业的低碳改革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公交线路设置不合理、公交乘坐舒适度不高、公交配套设施差、公交卡充值困难等问题,中国市民选择公交出行的比率还不到40%。“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概念并没有很好地投入实践。

3、典型城市的低碳公交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杭州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20%的年增长速度递增,加上车辆达标率低,流动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市空气质量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根据已有调查数据显示,到2009年,主城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将增加,一氧化碳排放量为41.438万吨/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6.504万吨/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为4.272万吨/年,颗粒物排放量为0.145万吨/年。这些流动源的造成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日益普及,作为机动车辆拥有大户的萧山公交公司,从2009年开始,积极实施了公交车辆减排和尾气排放的整治工作,全年一共更新低排放车辆180辆,整治“黑烟车”160辆次,整治高油耗车俩个126辆次。2010年底,萧山区政府投入5700万元购买了100辆天然气公交车。一辆天然气公交车,平均每100公里可减少颗粒物质排放9.97g,平均一年能减少常规排放污染和二氧化碳超过15吨。同时,能有效降低公交运行成本,根据现在的液化天然气价格和每辆公交车年均行驶80000公里测算,100辆250马力的LNG公交车每年可比同数量柴油公交车节约燃料成本约380万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节约型社会建设。但是这仅仅局限于公交车自身的整改,没有推广到整个公共交通产业。由此可见,萧山的公共交通与低碳化的目标还相距甚远,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公共交通低碳化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应的立法为管制提供依据。

从目前来看,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立法一直没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大量的管制政策主要由政府以文件、通知和规定的形式下发,对各部门的约束力不一,从而造成了政府管制缺乏依据,城市公交改革缺乏纲领性的指导,政府对城市客运市场的干预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2、现行补贴制度缺乏激励机制。

公交财政补贴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竞争力。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目前政府对于公交企业的财政补贴,主要是弥补公司的运营亏损,很少主动提供一笔款项用于公司对公交车进行改革和提升。因此,这种补贴方式激励效果不明显,使企业不思进取,缺乏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的动力。

3、政府管制责任方不明确。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比较复杂,它包括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交通工具的拥有与控制,公共服务的提供,财政、投资、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城市用地布局、土地开发、环保,交通安全等相关方面,必须高度协调统一。目前城市公交管制体制的一大弊端是多头管制、职责不清,导致政府管制的低效率、高成本。

4、公交调度机制不完善。

公交总公司的高集中度,专营模式和普遍使用性使得处于信息不对称和弱势地位的零散大众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如在萧山所有的公交线路中,夜班车很少,绝大部分线路晚上6点以后就结束运行,给选择公交出行的市民带来不便。此外,在一些新建道路、小区和商业圈,公交没有及时延伸或运力不足,例如萧山第三高级中学搬迁后,长青路公交需求量增大,三中附近相关配套设施也新建不少,但公交线路比较少,学生上下学不便。

5、居民缺乏低碳环保出行意识。

由于现在的居民私家车的保有量增加,而现在公交的发达程度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加上公交车在城市中的站点设置不能完全达到居民的出行要求,因此,大部分居民更愿意使用私家车出行,公共交通工具受到冷落比较多。

三、萧山区进行公共交通低碳化改革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

(一)基于政府管制的公共交通低碳化发展路径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我国已经尝试公交改革的地区案例进行比较与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的改革都是公交公司主导着公交的经营与改革,由此产生的公共交通改革责任不明确问题成为该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一大障碍。

有效实行公交通低碳化改革,解决改革责任不明确的问题,离不开政府的管制。政府要处理好管制的目标、角色及功能的合理定位问题。通过分析城市公共交通管制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要通过完善立法、建立统一的管制机构和有效的治理机制,以保证城市公共交通低碳化后城市公共交通市场供给充足、竞争有序、健康和谐的发展。

1、政府管制的内涵。

所谓政府管制,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一种特殊公共产品。其实质是将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投资转化为根据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确定的财政补贴,并且通过市场机制更好地整合政府的财政补贴和企业的运营机制,更好地实现社会总体福利。

2、政府管制和企业运营结合。

实行城市公共交通低碳化的同时要把政府管制和企业运营相结合,同时借助市场化操作,建立以政府管制为基础的、与企业运营相结合的公共交通低碳化发展模式,具有显著优势,该模式有利于:

(1)明确城市公交低碳化改革责任方。

城市公共交通低碳化涉及各方面的利益,由政府主导,才能权衡各方面利弊。公交企业应当在政府的领导下有效执行公司的职责,有助于政府决策更好的实施,同时有利于明确各方责任,提高低碳化改革道路的高效性和有序性。

(2)防止政府管制缺位和错位。

缺位主要是指政府管制机构和政府管制制度的缺位。萧山区城市公交体制多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但职责划分不清、职能交叉重叠,导致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统一、有序的公交市场难以形成。而政府错位表现管制目标错位和管制行为错位上。由于萧山政府部门与萧山公交总公司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管制部门无法保持政策制定与监管的权威性和中立性。

(3)提高公交企业积极性。

2008年,杭州市萧山区进行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成立了国有控股的杭州萧山城市公共交通公司与杭州萧山长途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公交企业有了国有资本的大力支持,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司汽车的改进和更新,使之符合低碳化的环保排放标准。

(4)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公共交通作为公共产品,其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管制。由政府出面对公交产业进行调控,有助于促进公交公司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政府鼓励低碳公共交通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使得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城市公交产业低碳化改革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城市公交产业低碳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三方面的力量,我们从这三方面主体入手,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如图2所示。

图 2 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交通低碳化改革项目政策建议图

1、城市公交产业低碳化改革过程中政府管制的对策建议。

(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府管制。

随着我国城市客运市场的日益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产业急需一个统一的相关法规来明确城市客运的责任、义务、监督以及相互间的协调及违约处罚等,规范公共交通行业的政府管制行为。

对一个城市来讲,需要一部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明确公交的统一排放标准,实行公交优先策略,发展低碳公交,实现高效能、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目标。

(2)根据公交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提供运营单位财政补贴。

要达到低碳环保低排放,不仅要对大部分公交车进行改进,也要淘汰部分老旧车辆。这就需要政府对公交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缓解公交公司因大量投入公交低碳化建设而产生的资金问题,促进公交低碳化目标的实现。

(3)加强对不达标车辆的监督管理,提升车辆档次。

萧山区环保局、交通局、公安分局等应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备案制度、准入制度和机动车报废制度,提高车辆档次特别是柴油车档次。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机动车污染管理的执法力度,强化对市区车辆的定期检测和道路抽检工作,缓解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和尾气排放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4)合理调整公交市场结构,促进公交市场竞争有效化。

萧山区政府应根据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人口及流动人口数量、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城市道路供给情况等因素,合理统筹交通网络的规划,加快公交站场及停靠站建设,科学规划建设综合公交运输体系,实现公交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提高公交旅客运输保障能力。同时,把绿色GDP列入考核范围,建立和强化环境行政管理综合决策目标责任制,实现量化考核,促进有效竞争。

2、城市公交产业低碳化改革过程中公交企业的政策建议。

(1)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实行技术创新。

公交企业应该实行绿色管理,严格落实T/M制度(即定期、定程保养、维修制度,定期检测制度),加大对公交车更新换代的投入,积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加快落后公交车的淘汰步伐。同时还应积极进行技术革新,来减少公交运营耗能。

(2)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实现高效低碳。

一是推广新型能源公交车,加快推进高效能、低消耗、低污染及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公共交通建设,降低公交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二是加快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在城区建成网点布局合理、服务质量优良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三是推进出租汽车节能低碳工作,完善出租汽车GPS系统,减少出租汽车空驶率。

(3)明确企业责任,推广低碳理念。

公交企业应响应政府进行公交低碳化的号召,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的力量,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应对公交低碳化的科普教育和宣传,进一步加大公众参与和信息披露力度,定期向社会通报公交车低碳改革工作工作的情况,接受公众监督,营造全社会支持、关心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3、城市公交低碳化改革过程中社会公众的注意点。

社会公众要从树立环保和低碳意识,在行动上支持政府决策,为低碳化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同时,各类媒体可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于一些不合格的车辆以及不安全因素进行曝光,以配合公交低碳化改革的进行。□

本文为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新苗计划”立项课题,项目序号:2011R413003

(作者:戚潇屹, 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管制经济学;李婷, 陈梦琳, 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总局.中国环境公报,2007 – 2009.

[2]环境保护部.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版.

[3]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版.

[4]王俊豪.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目标、模式与政策实践.中国工业经济, 2004 年第1 期.

[5]萧山区交通局,萧山交通.2008、2009、2010年合刊.

[6]芦俊.杭州城区公共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城市公共交通,2008,(5).

[7]万永和,张小华.对我国城市公交行业政府规制的思考.企业管理,2005年第2期.

作者:戚潇屹 李婷 陈梦琳

人口控制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篇2:

药品费用控制中药物经济学的重要作用

【摘要】 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药物经济学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本文对药物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作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药品费用 控制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大家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影响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因而医疗费用的控制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

控制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关键是弄清楚药品费用上涨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造成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因素即不可控因素,如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慢性病增加、居民保健意识增加、药品成本提高等;二是不合理因素,如价格管理存在漏洞,医疗补偿机制不完善,以药养医、用药管理松懈,现行的医疗制度存在弊端和不合理用药等。

药品费用控制要从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即医院,付费方、需求方即病人等方面着手,重点是在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控制费用上涨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核心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特需性。

目前国内外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药物利用评价,药品价格控制,风险共担合同,制定基本医疗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改革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即费用共担,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这些方法对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一是它更多地考虑药品的价格,而忽视了药品的成本效果,因而其在控制药品费用短期上涨的同时,可能带来药品费用的长期上涨;二是它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的控制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可弥补这一缺陷,它从药物的成本和治疗效果两个角度出发,综合评价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

一、药物经济学

1、定义。药物经济学(pharmaco economics)是指药物治疗对卫生保健系统和人类社会所付出的成本和产生效果的描述和分析。具体地说,药物经济学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包括医疗保健体系的所有参与者: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提供单位、医疗保险公司、医生以及病人。药物经济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2、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4种:最小成本分析(Cost Minimization Analysis,CMA),成本效果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成本效用分析(Cost Utility Analysis,CUA)和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CBA)。

(1)最小成本分析。最小成本分析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他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应用范围较局限。

(2)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其一,成本与效果比值法:成本与效果比值,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其二,额外成本与额外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给予一额外成本,是否能产生额外效果。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3)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效果的发展,与成本效果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均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也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指标,如延长寿命时间、增加体重、降低的血压数等。相反,成本效用分析中的结果却与质量密切相关,注意到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效用函数变化,即常用单位是生活质量调整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QALY),而非健康结果变化。可以进行不同疾病药物治疗措施的比较,是近年来受到推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然而,不同疾病影响病人生活的不同方面,通用的生活质量指标不能反映疾病的特殊性,因此,药物经济学研究界对于成本效用分析的合理性尚有争议。

(4)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成本和结果均以货币单位测量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与成本效果分析所不同的是结果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它不仅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还具有普遍性,既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效益,还可以进行不同疾病治疗措施间的比较,甚至疾病治疗与其他公共投资项目,例如公共教育投资的比较,适用于全面的卫生以及公共投资决策。然而,许多中、短期临床效果变化,例如患病率、死亡率、残疾状态难以用货币单位衡量,有关长期效果的数据资料很少或者很不全面,而且经济学家以外的临床医疗人员和公众很难接受以货币单位衡量的生命、健康的货币价值。所以,成本效益分析在卫生经济学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上的应用远远少于成本效果分析。

3、实施步骤。药物经济学分析的实施需要10个步骤来完成:明确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确立研究的观点;治疗方案和结果的确立;选择恰当的药物经济学方法;结果的货币价值;资源的区分;确立结果事件的概率;决策分析;进行成本兑现或敏感性或增量成本分析;结果表示。

首先,必须明确药物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观点。药物经济学的观点可来自于社会、付费方、机构、部门、病人、任何或所有这些方的一个结合。其次,必须区分治疗方案和与它们相关的积极或消积的后果。选择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其治疗结果用货币价值来表示。药物获得成本与医疗成本包含在与临床效果直接相关的成本之中,也可来源于文献或者历史记载,也可以将其建立在合理的假设基础之上。

二、药物经济学研究在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方面的作用

药物经济学不仅注重药物治疗的成本,同时也关注药物治疗的结果,因而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药物经济学的作用主要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体现。

1、指导新药的研制生产。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质量。药品虽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但其仍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其需求同样取决于药品的价值和质量(效果)。药品的成本效果(效益)越大,其需求量也越大。因此,对研制生产药品的厂商来说,必须尽可能研制生产出成本—效果好的药品,从而获取所需的利润。药品生产厂商可根据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作出是否生产某种药品或在遵循药品价格制定原则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药品的价格以提高药品的成本效果。

2、用于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医疗用药报销范围。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是根据临床医疗需要来考虑的,即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济因素、价格因素考虑较少。该药物名录适用于全民,主要是指导和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基本医保医疗用药核销范围的药物遴选是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基础形成的。用药核销范围既考虑临床需要,又考虑经济等综合因素。其经济因素主要指药物的疗程价格,它没有考虑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其他费用,如检查化验费、住院费等;它也不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或成本效益比,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目前国外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确定药品报销范围时,除了要求厂商提供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外,还要求厂商提供该药与国内治疗同样疾病的最常用药物或以适当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作为对照比较物的药物经济学结果,国家指导委员会将参考药物经济学的结果来作出是否给予报销的决定。

3、帮助医院制订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生用药。目前我国许多省市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开始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其基本思想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降低医院的药品收入,使药品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一政策的推行,对医院的药品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医院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即成本效果好的药物,将成本效果好的药物纳入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以便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医院将那些成本效果好的药物选进医院用药目录中。同时,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可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阻止不合理用药。

4、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任何药物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患某种疾病的某一人群有效的药物对另一人群不一定有效,其成本效果也是低的。例如,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高胆固醇血症病人,是公认成本效果好的治疗措施,而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则成本效果不佳。若将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许多没有危险因素的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则不但不能降低医疗费用,相反将引起医疗费用的上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是特定人群特定疾病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因而其针对性较强,目的比较明确。

5、帮助病人正确选择药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将逐步增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也将因此有所改变,不会纯粹是医疗服务的供方市场,尤其是药品服务,越来越多的病人将会自己到医药商店选择和购买药品。因此,病人对有关药品信息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是药品的价格、效果和成本效果。

药物经济学可从多方面来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上涨,在我国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给药物经济学在控制药品费用中的作用以一席之地。目前,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还刚刚起步,许多人对其还不了解,知之甚少,国家在制订《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没有完全考虑药品的药物经济学特性。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大力开展药物经济学的宣传和研究工作,并像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国家一样将药物经济学研究纳入有关的规定中,充分发挥药物经济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查仲玲:药物利用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2).

[2] 郑淑鹏:美国受控医疗计划的药品政策[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4(14).

[3] 史宇广: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情况介绍[J].中国药房,1997(1).

作者:赵守明

人口控制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篇3:

中国烟草零售终端网络优化与控制的路径安排

摘要:由于WTO规则和外国烟草产业要求中国放开烟草专卖体制的压力,中国烟草业的垄断地位存在逐步削弱的趋势。零售终端是与消费者直接见面场所的,必将成为企业争夺、控制的焦点,加强对终端的管理控制正成为目前的大势所趋。文章运用交易成本费用和零售连锁理论,分析了中国烟草零售网络终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优化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中国烟草公司;零售;网络终端;交易费用

一、引言

中国在烟草行业实行国家专卖制度和单一分销渠道的经营方式已有二十余年,因为专卖制度,烟草公司可以轻松获得丰厚回报。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特别是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签署及实施,国内卷烟市场将进一步放开,中国烟草行业必将受到激烈的国际竞争冲击。为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中国烟草业在流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零售终端作为卷烟商品供应链的最后一环,是与消费者直接见面场所,必将成为企业争夺、控制的焦点。建设并掌控好零售终端、培育零售客户的忠诚度是烟草销售网络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国内外学术界对如何建立烟草零售终端网络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

Wilkinson(2001)针对学者们在营销网络研究中所关注重点的差异,将营销网络管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网络的结构研究阶段,主要是探讨网络是怎样构成的以及寻求网络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的优化途径:二是研究网络管理行为阶段,揭示了网络管理中出现的权力与冲突现象:三是网络管理关系阶段,通过探讨网络成员之间的相互承诺和信任,以减少或者消除网络管理成员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后两个领域里,网络成员如何建立和利用权力,如何处理冲突。如何通过合作获取竞争优势,是西方行为理论研究的重点。

销售网络的管理与控制是管理控制理论在网络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但是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控制却有很大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跨组织控制。在专卖制度下,网络分销商处于优势地位。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由于WTO规则和外国烟草行业要求放开专卖体制的压力下,中国烟草商的垄断地位已呈逐步削弱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烟草公司对零售网络终端的掌控。中国学者对网络终端进行管理控制的研究正逐步展开,出现了决胜终端、深度分销、终端为王等相关研究,但关于专卖产品终端网络的建设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很少。国家烟草专卖局虽也一直把“网建工程”当作最重要的战略工程在全行业大力开展,但重点还只局限于内部批发网点的培育和配送能力的提高上,较少涉及零售终端网络的建设,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何按照现代零售经营理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卷烟零售连锁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专卖制度加紧对网络终端的控制,已经是摆在中国烟草行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而展开的研究,试图运用制度经济学和管理控制的有关理论,针对烟草零售网络的优化和控制问题作出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二、中国烟草零售终端网络建设现状与问题

根据《烟草专卖法》的规定,卷烟生产企业的产品必须通过烟草公司进行销售,烟草公司再将卷烟销售给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零售商,最后由零售商传递给消费者。这样,卷烟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再经过分销网络而到达消费者手中,形成一条专卖专营体制下的垄断供应链。在此链条中,卷烟零售终端是卷烟商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场所,是卷烟商品与消费者发生买卖关系、产生交易的地方。中国烟草行业要做大做强,既需要有强大的产品制造能力,又需要有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这就需要有占相当比重的现代卷烟零售网络。虽然烟草行业对其供应链进行了改革,其目标是通过“工商分离”试图把分散的制造能力逐步集中起来,但是烟草供应链目前还不是一个为争取最终顾客而构建的协调的供应链整体。烟草公司虽然依靠烟草专卖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营销网络体系,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为这些具有最大商业价值的烟草零售网络,大多数是烟草公司无法直接掌控的市场化的、分散的、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零售商,它们在数量上占80%以上,以传统的杂货店、路边小店为主的,经营层次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时常还有假货充斥市场。

此外,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和卖方市场造成中国烟草公司的坐商习气,烟草公司对零售终端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主要依赖于专卖体制下的行政垄断,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还过于强硬和武断,管理的链条还比较脆弱。

如何按照现代经营理论在卷烟零售终端开展售点网络建设,以形成有效的“眼球效应”,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卷烟零售商的赢利水平,对于巩固新型工商关系,促进优势品牌做大做强,推动烟草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三、烟草公司对零售网络终端控制的经济学分析

终端零售商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其上连中间商、下接消费者。通过控制零售终端,烟草公司可以零距离接触消费者,从而获得最真实的市场信息,这对卷烟销售公司掌控市场而言显得异常重要。

网络终端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某些方法或机制,或者尽量减少网络合作伙伴针对自己的投机行为,或者将网络投机行为可能带来的损害控制在可以忍受的限度内。然而烟草营销网络有多种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控制。比如,对于直销网络的控制,实际上就是组织的内部控制:对于非直销网络的控制。由于控制的对象不是组织内成员,而是其它组织或其它组织的成员,所以基于企业层级系统的各种控制方法或手段就不一定有效,需要采取有别于组织内部的控制方式。到底采用组织内部的控制方式还是通过市场来实现有效控制,这由交易费用的商低决定。

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交易费用作为一种成本发生并客观存在,要求在经济活动中采取一系列方式使其尽可能降低。当一系列交易行为由企业内部完成的交易成本比市场调节低,这部分行为将被内部化到企业中去,反之则由市场调节,交易成本是否节省是企业与市场能否替代的根本原因。

威廉姆森将科斯工作作了推进,他把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前的交易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的交易费用。他认为,在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假设下,人与人之间要达成能够预测未来一切事件发生、详细制定在这些不确定事件发生时各方应该采取行动的契约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够达成契约,也会由于费用太高而没有效率。威廉姆森认为,由于个体的有限理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因此缔约双方必须经常重新签订合同。然而,有些交易资产是关系专用性资产,即它是一个企业针对一个特定的交易伙伴所进行的在设备、程序、培训或关系方面的投资,它们不能够毫无转移成本的用于与另一个交易伙伴的合作。资产的专用程度越高、投入越大,企业对交易伙伴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因为交易伙伴的投机行为而受

到伤害。为了防止交易伙伴的投机行为伤害自己,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关系专用资产的专用程度越高、投入越大,企业就越倾向于使用垂直一体化的方式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垂直一体化可以节省市场上机会主义带来的交易费用,但与此同时被一体化的一方失去对原来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也就损失了激励,会带来效率损失,这是一体化带来的合并费用。垂直一体化到底是否发生,取决于一体化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和带来的合并费用之间的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垂直一体化就会发生;反之,企业就越倾向于较少地控制销售网络,交易活动更多地交由市场来完成。

烟草公司到底采用何种营销网络形式,是通过纵向一体化方式还是市场化的方式对其终端进行有效控制,这与其交易费用有关。在现代零售经营中,连锁经营作为烟草零售网络的一种典型形式,具有快捷、低成本的信息搜寻特征。连锁这种高效率也源于产权的科学安排对连锁经营行为主体的激励。不同的产权形式决定控制企业的方式不同,监督成本存在差异,因而产生的激励也不同。直营连锁产权归属同一所有者,集中管理程度高,分店经营者为代理人,他们要对总部负责。采取这种方式,通过分散经营单位,将成功经验进行复制,可以实现空间上的最大扩展,按照这一模式增加新店远比单店规模扩大更有潜力,烟草公司通过垂直一体化的方式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体现了它们对自己关系专用性资产的保护,目前这种网络形式得到了较快发展。以上海为例。上海有近700余户直营连锁网点,其业态主要以名烟名酒店、烟草专卖店、中小型超市为主,虽然其网点比重在上海市352000户卷烟网络中只占2%左右,但其卷烟销售比重达到15%。直营连锁面临的问题是委托一代理问题,有赖于通过对信息流的管理,使监督成本不断降低,在一定程度化解委托一代理问题。另一类重要形式是特许加盟连锁,特许加盟连锁的加盟店是由被特许人自己控制和所有的,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剩余索取权。因此他是自己的老板而不是职业的经理人员,总分店之间也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既防止了道德风险,避免了代理成本,也产生了有效的激励。还有一种连锁形式为自由连锁,是指分散的众多零售商,既维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又缔结永久性的连锁关系,使商品的进货及其他业务共同化,以达到共享规模利益的目的。各成员要接受总部领导并交纳管理费,统一向总部进货等。自由连锁的优点是总部投资少、布点快、发展潜力大,缺点是凝聚力不强、组织关系不稳定等。在卷烟销售网络中的社会网点中,从表面上看也是一种连锁形式,批零双方也签订了入网协议,但这种连锁实际上还只停留在批零关系和商品经销关系上,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连锁。

四、优化与控制烟草零售终端网络的基本思路

1 建立终端销售信息网络,它是优化和控制烟草销售网络的前提条件。彼德·德鲁克认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经济权力正迅速从制造商向经销商和零售商转移,这种权力是信息带来的。要使这种权力落到实处,就是要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对零售终端进行管理,提升烟草公司的管理水平。目前烟草行业在零售客户基础数据采集上,主要还是依靠客户经理走访、电话呼叫中心的记录等原始方法来获得,对于动态销售数据及消费者信息是缺失的。在零售客户的货源供应管理上,实施的还是粗放的管理,还不能做到根据其销售明细进行精准营销。在专卖制度逐步放开后,要提升烟草公司对销售网络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必须强化信息流的支撑。建立EOS(电子订货系统)、POS(销售时点系统),使信息的传输简单、正确、迅捷,信息中心将各个终端电子销售系统的数据能够及时汇总,为烟草公司的决策提供了充足信息,提高对整个烟草销售环节的控制和监管水平,极大地减少资金占用,降低成本,增加客户盈利,实现供应链上的双赢。

2 适当增加卷烟零售直营店的数量。直营连锁是最基本的连锁经营的模式,也是烟草公司的主要依靠对象,从目前的运作情况来看,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不错。直营店除了对其它零售商起示范作用之外,同时对稳定市场价格、减少不确定性、收集市场信息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烟草公司应适当地增加卷烟零售直营店的数量,重点控制重点区域的零售网点。在增加卷烟零售直营店的对象选择方面,除了烟草公司自行建立烟草专卖店之外,还可以把条件较好的社会零售网店逐步进行全资控股,将它朝独资的烟草专卖店方向转变。建立直营店,事实上是对销售网络进行垂直一体化改造,必须考虑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交易成本的节约。在谁一体化谁的问题上,毫无疑问,烟草公司是一体化的主体,因此,对那些力量雄厚的大型超市,就不要采用这种方式。

3 收购、并购并举,对条件好零售商进行投资控股,建立特许连锁,增强对卷烟市场的调控力。现在烟草公司对卷烟零售户的控制还比较松散,还存在个别卷烟零售户从外渠道进货以及销售假冒低档烟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卷烟零售商做出损害烟草公司利益的事情,主要原因是卷烟零售商的利益还没有和烟草公司的利益连在一起,烟草公司还没能对卷烟零售户进行绝对有效的控制的缘故。如果烟草公司能够拥有像对“烟草专卖店”类似的控股权,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此,烟草公司可按照合理布局的要求,选取在当地卷烟销售的销量、信誉、影响力等方面有良好业绩的零售客户,在投资主体上可以以烟草公司参股或控股,组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连锁公司。这样,通过资产纽带加强了烟草公司与零售终端企业之间的经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并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运作,形成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样一方面通过引入社会的优良资本,扩大了中国烟草的资本规模和对卷烟零售终端的掌控,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烟草行业通过利用社会上的在零售终端行业具有较为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加入。使卷烟零售连锁直销企业在刚一开始就步入正规,防止摸索前进时付出的失误代价和减少时间成本,同时,社会资本的介入也有利于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使管理和经营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4 因地制宜完善农村零售终端建设。据国家权威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人口有八亿多人,我国吸烟人数约在三亿多的消费人群中,农村消费者占了2.05亿人,占全国的68.33%,如果农村消费按照人均月消费约三条计算,则年消费卷烟已经尽73.8亿条,每条平均价格30元左右,年卷烟消费就高达2214亿元。这是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在其背后我们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农村卷烟销售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给烟草公司的高端管理者们以一个极大的发掘金矿的商机。烟草企业欲占领国内烟草市场,进而实现“走出去”的跨国经营的扩张战略,就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来开发中国农村烟草市场这座宝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大量的没有加盟户的卷烟零售户遍布城乡,它们仍然是卷烟零售业的主力军,烟

草公司必须重视与这些卷烟零售户的管理,努力同他们结成批零同盟,而不要过多自建网点。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以节省交易费用。在实践中可筛选出业绩较好、守法经营的农村烟草零售户建立自由连锁,与他们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

总之,在完善信息网络集成的基础上,形成以直营连锁公司为主导、以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为主体的卷烟终端零售连锁网络体系,城乡应因地制宜。实现经营连锁化、服务个性化、合作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把卷烟商品的供应链、利益链、管理链统一锁定,通过连锁经营完善销售网络,扩充行业资本,提高市场控制力,依靠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服务品牌来树立专营的形象,真正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扩大卷烟销售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在零售终端牢牢地掌控烟草市场。

参考文献:

1 郭毅,詹志俊等,渠道治理与深化——渠道管理研究及其创新途径,管理学报,2005,(1):105-109

2 刘伟宇,营销渠道发展及其重心演变,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5):57-59

3 Weitz B A,Jap S D,Relationship Marketingand Di stribution Channel s,Journal of the Academy0f Ma rketing Science,1995,2 3(4):3 05-32 0

4 Joshi A W,Stump R L_Transaction CostAnalys i s: Integrat ion 0f Recent Refinement s andan Empirical Test,Journal 0f Busines s-to-Bus-ines s Marketing,1 999,5(4):37-71

5 科斯,企业的性质//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 威廉姆森,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市场的失灵的考察//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献,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7 Brown J R,Dev C S,Lee D J,Managingmarket ing channel opportuni sm:The efficacy 0falternatire governance mechani sms,Journal 0fMarketing,2 000,64(April):51-65

8 杨政,营销渠道成员行为的整合模型,南开管理评论,2000,(4)

9 吴平,西方营销渠道理论综述,商业经济,2005,(1)

10 杨慧,新世纪营销渠道行为理论的变革,江西社会科学,2003,(10)

11 庄贵军,席酉民,周筱莲,权力、冲突与合作——中国营销渠道中私人关系的影响作用,管理科学,2007,(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171020)资助。

作者简介:任佩瑜,博士,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姜向阳,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湖南商学院副教授;刘诗吉,湖南商学院烟草班学员;吴海红,湖南商学院烟草班学员。

收稿日期:2009—04—26。

作者:姜向阳 任佩瑜 刘诗吉 吴海红

上一篇:浅谈医院成本控制管理论文下一篇:现代我国哲学困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