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医学论文

2022-04-28

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是养猪过程中的常见病,临床上以腹泻、呕吐、脱水为主要症状。为有效防治该病,需早诊断、早治疗。本文就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医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医学论文 篇1:

湖南省永顺县万坪镇猪传染性胃肠炎病诊治

摘要:通过对永顺县养猪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治疗过程,了解了永顺县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发生情况、危害程度,掌握疾病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2018年11-12月,永顺县万坪镇兴隆居委会佳和养猪场能繁母猪、育肥猪、仔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发病率分别为21.94%、16.1%、48.85%;下坪养猪场能繁母猪、育肥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发病率分别为33.33%、19.36%;二重界养猪场育肥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发病率为39.42%;兴隆居委会佳和养猪场能繁母猪、育肥猪、仔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死亡率分别为5.72%、1.73%、36.22%;下坪养猪场能繁母猪、育肥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死亡率分别为6.25%、3.28%;二重界养猪场育肥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死亡率为2.7%。

关键词:万坪镇;猪传染性胃肠炎病;诊治

0 引言

2018年11-12月,对永顺县万坪镇兴隆居委会佳和养猪场、下坪养堵场、二重界养猪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进行诊治。

1 诊断方法

可以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诊断。

(1)这种疾病大多发生在冬季,所有年龄的猪都可以感染。仔猪在10日龄内死亡率很高,而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通常在5~7d后康复。表现为小肠半透明、肠壁薄、膨大、粘膜绒毛萎缩,肠内满是半液体或液体,空、回肠绒毛长度与肠腺隐窝深度之比,病猪为1:1,而正常猪为7:1。

(2)取病猪粪便、肛拭、肠内容物等为病料,5日龄仔猪经口感染,接种后接种猪肾细胞,盲目传代,分离病毒,接种仔猪。通过标准肠胃炎病毒血清中和试验鉴定病理变化。

2 诊断结果

经诊断治疗,猪场发病情况与死亡情况见表1。

3 讨论与分析

3.1 原因

能繁母猪和育肥猪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要低于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这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特点一致。虽然能繁母猪与育肥猪有死亡率,与猪场管理水平、发病后采取的防治措施、猪体质、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有很大的关系。相比3个猪场,兴隆居委会佳和养猪场整体布局比较合理,管理水平较高,这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特点一致。而下坪养猪场、二重界养猪场在整体布局、管理水平、防治措施相对不足。

3.2 特征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只有一种毒血清,狗和貓被认为是携带传播性胃肠炎病毒的中间宿主。在猪的各器官、体液和排泄物中存在病毒,其中病猪带毒量最高的器官是空肠、十二指肠和肠系膜淋巴结,在疾病初期,呼吸道和肾脏有一定高的带毒量。50%的猪脱毒需要2周,有的持续8周,最长达104d可检测到病毒的有肠道内容物、组织匀浆、肺匀浆。有些架子猪、育肥猪感染此病后病情表现症状较轻,排毒时间也不长,但病毒保存在体内有较长时间,当饲料变质或突然变化并且有影响身体抵抗力的因素时,它会再次导致排毒,大量猪被感染。有3种形式流行病:①新建猪场容易形成疫区,当病毒流行时,猪场的猪感染普遍,并且各个年龄段的猪很快就会感染,尤其冬季显而易见。病猪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外在症状,通常为腹泻、厌食和呕吐,乳猪严重脱水,猪的死亡率是10日龄内最高。②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疫区,感染的胃肠炎病毒和易感猪存在于猪场,该猪场通常发生在猪场,猪场通常出生并增加易感猪,或哺乳仔猪具有低的被动免疫力和容易感染。③定期局部流行,在疾病流行期间,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再次侵入农场,引起猪群再感染。在猪场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母猪是免疫的,通常没有反复感染。当传播性胃肠炎病毒侵入产房时,断奶仔猪和哺乳仔猪可发病。

3.3 临床症状与病变

(1)潜伏期通常为15~18h,有的可延长2~3d。这种疾病迅速传播,并可在几天内传播到整个群体。仔猪发病突然,表现症状先呕吐,后水样腹泻频繁,大便有黄、绿、白几种颜色,其中有消化未全的凝块。病猪饮水增加,躯体脱水明显,体重减轻迅速。日龄小的病猪病程短,死亡率高。10日龄内的仔猪死亡在2~7d内尤其明显。生病的哺乳母猪乳汁减少,仔猪吃不饱母乳,情况更糟,营养严重功能障碍,仔猪死亡率增加。仔猪日龄越大死亡率越低,仔猪病愈后生长发育缓慢。

(2)母猪、架子猪、育肥猪1d到数天食欲减退或绝食,个别猪表现呕吐、腹泻喷射灰褐色水样粪便,很少死亡,5~8d后停止腹泻,恢复正常。有些哺乳母猪与患病仔猪亲密接触却没有任何症状,而有些哺乳母猪反复感染,表现症状为呕吐、腹泻、体温升高和泌乳停止。

(3)尸体明显脱水。眼睛看到的变化是胃底充血和出血,胃内满是凝乳块。肠道满是液体呈白、黄绿色,肠壁变薄而失去弹性,表现扩张、充血、肠粘膜绒毛变短萎缩、肠上皮明显变性;组织学变化是上皮细胞是未成熟细胞,呈扁平至方形不是柱状,淋巴结肿大。有些仔猪有并发性肺炎病变。

3.4 防治措施

目前尚无特殊的药物治疗这种疾病。通常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是补液、防止酸中毒和并发细菌感染。①补液和酸中毒按比例在100mL清水中加入氯化钠350mg,氯化钾150mg、碳酸氢钠25mg、葡萄糖2000mg配成溶液让病猪自由饮用,连用3~5d。②食欲不振或废绝的可先在病猪的后海穴位注射2~4mg阿托品进行封闭,重新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为防并发感染,可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药物。用中国弱毒株疫苗免疫。在分娩前1.5月和0.5月时,妊娠母猪接种1mL,接种途径是经鼻和肌肉。初生仔猪吃上免疫母猪的乳汁后可免疫。该疫苗用于给易感仔猪并受到疾病威胁的仔猪接种疫苗。仔猪出生后1~2d口服免疫,4~5d可产生免疫。

4 结束语

注意不要从感染地区或病猪场引入猪,以免引入这种疾病。猪患此病时,采取将患病猪立即隔离,并进行消毒,消毒对象是猪舍、用具、运输工具和环境等。对猪舍环境可用3%~4%氢氧化钠溶液定期喷洒,对于用具,运输工具可采用1%600倍百毒杀,强消毒王1000倍液等消毒剂喷雾。加强护理,防寒保温工作做好,勤换加厚保温垫料,做好仔猪升温措施,提高饲料中能量的含量。

参考文献

[1]申海燕.冬季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制[J].畜禽业,2013(1):17-18.

[2]张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正确诊断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10):97.

[3]李祖红.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8):144.

[4]于清平.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和防治对策[J].畜禽业,2018,29(7):79-80.

作者简介:杨琴(1975-),男,湖南永顺人,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临床医学。

作者:杨琴

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医学论文 篇2: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兽医治疗研究

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是养猪过程中的常见病,临床上以腹泻、呕吐、脱水为主要症状。为有效防治该病,需早诊断、早治疗。本文就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预防;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该病具备较强的传染性,传播速度极快,一旦发生会引发猪只高热、腹泻、呕吐以及脱水等,若缺乏及时有效治疗,常导致猪只大批量感染,使养殖户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养猪产业的发展。基于此,需深入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以保证猪群健康。

1 流行特点

1.1 传染源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猪以及带毒猪,其呼出的气体、鼻分泌物、呕吐物、粪便、尿液、乳汁等均携带有病原,上述病原还会污染周边空气、水源、饲料、用具等[1]。

1.2 易感动物

猪传染性胃肠炎仅侵染猪只,不会侵染其他动物。各个年龄猪只均易感,尤其高发于10日龄内的仔猪,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甚至可以达到100%。成年猪、育肥猪以及断奶猪患病后临床症状并不严重,多数经过几日即可自行康复。

1.3 传播途径

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健康猪多因与患病猪、潜伏期病猪直接接触而感染。猫、犬等亦可携带有该病病毒,进而导致猪只间接患病。

1.4 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具备地方季节性流行特点,在每年的12月至翌年4月发病最多,1—2月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在夏季发病率极低[2]。在新疫区,该病通常呈流行性发生,发病迅速,仅需7d即可传播至整个猪群,几乎全部猪只均可发病,10日龄内猪只死亡率可达100%,几周后该病即可终止,成年猪以及青年猪即可产生主动免疫,大约一半猪只康复后会转变为带毒猪,其排毒周期可持续2~8周,部分甚至可达到100d。在老疫区,该病则具备地方流行性特点,断奶仔猪发病率较高,常与球虫、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多数母猪具备抗体,哺乳仔猪超过10日龄后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明显降低,甚至无任何发病以及死亡现象。待仔猪断奶后,重新转变为易感猪,极容易出现二次感染。

2 临床症状

2.1 仔猪

在发病初期,仔猪的典型症状为暂时性呕吐,喷射状的频繁水样腹泻。粪便颜色为绿色、黄色或者白色,哺乳仔猪患病后粪便内夹杂有尚未消化的凝乳块,存在明显的恶臭气味。排泄物内水分以及电解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正常,无糖。猪只存在严重的口渴以及脱水现象,其体重明显减少,日龄越小病猪病死率越高,仅需2~7d多数10日龄仔猪即死亡。若母猪患病,其泌乳量明显减少,仔猪常因乳汁不足,营养失调而导致病情加重。部分仔猪在发病前,体温短暂升高,出现腹泻症状后体温明显降低。

2.2 成年猪、架子猪以及肥猪

成年猪、架子猪、肥猪患病后症状较轻,仅仅数日表现为食欲不佳甚至拒食,部分猪只存在呕吐现象,接着出现水样腹泻[3]。其粪便颜色为褐色或者灰色,体重迅速较少。成年母猪患病后,其泌乳量明显减少,甚至停止泌乳,大约7d停止腹泻症状,病猪死亡概率极低。部分泌乳母猪患病后症状较为严重,其表现为高热、厌食、呕吐、无乳等。

2.3 病理变化

病死仔猪脱水严重,其胃部夹杂有凝乳块,胃底黏膜存在出血以及充血现象,同时表现覆盖有黏液,大约一半病猪胃底黏膜存在斑状出血或者点状出血,胃内容物颜色为鲜黄色,同时夹杂有颜色为乳白色的凝乳块;病猪小肠膨大,同时存在卡他性炎症,肠管呈半透明状并胀大,肠壁厚度变小并丧失弹性。病猪肠道内液体较为稀薄,类似于泡沫,颜色为黄绿色或者白色;肠系膜存在明显的充血现象;哺乳仔猪淋巴结肿胀,肠系膜淋巴结无乳糜管;部分仔猪患病后会出现肺炎病变。若猪只较大,其淋巴结以及脾脏肿胀明显,肾包膜下存在出血现象,部分病猪膀胱存在出血点,其心肌颜色为灰白色,冠状沟存在点状出血现象。

3 治疗方法

3.1 中药治疗

将黄芩、当归、槟榔各5g,肉桂、秦皮、黄连各3g,甘草、马齿苋各2g,加清水煎煮3次,将上清液滤出后混合并为病猪灌服,每头病猪用药1付/d,连续用药4d。

4.2 西医治疗

为仔猪灌服3万~5万IU/kg·bw的链霉素或者1万~2万IU/kg·bw的庆大霉素。另外,还需结合猪只临床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若病猪呕吐较为严重,可为其肌内注射2~5mL VB1;若病豬拒食拒饮,脱水严重,需每日为其灌服5次20mL的葡萄糖、氯化钠水溶液,直至其康复。

将百草霜、粟壳各20g、砂仁12g混合后研碎,按照0.5~1.0g/kg·bw的用量供病猪服用,用药2次/d;将250g陈醋以及200mL水混合后为病猪灌服;将白术60g、生姜30g加清水煎煮后加100g红糖为病猪喂服。

5 预防措施

5.1 坚持自繁自养

首先,在日常养殖中,养殖人员需始终坚持自繁自养,采取正规渠道引入仔猪,严禁引入疫区或者发病猪场仔猪。其次,养殖人员必须明确掌握仔猪的生长特点,以及时发现病猪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降低仔猪死亡概率,同时对仔猪健康状况定期检查,以明确猪群健康状态。此外,对于外来仔猪,必须隔离饲养,保障仔猪健康,无疫病后方可混合饲养。

5.2 重视免疫接种

通过免疫接种,可帮助仔猪体内产生传染性胃肠炎免疫抗体,以降低猪群患病概率。通常情况下,在母猪分娩前2~5周,需为其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5型)三联活疫苗。在母猪分娩前30d,结合母猪体质,为其接种不同剂量的免疫疫苗。若母猪体重少于25kg,仅需为其接种1mL疫苗;若体重在25~50kg,将接种剂量控制在2mL;若体重超过50kg,接种剂量以4mL为最佳。在为母猪接种时,可在其后海穴注射疫苗,15d后母猪即可获取免疫力;仔猪通过吸食母乳可获取免疫力,这样胃肠炎发生概率可显著降低。

5.3 强化饲养管理

首先,在日常养殖中需高度重视猪群生长环境,保持圈舍内良好的卫生状况,对猪舍定期清理,强化通风及排水,以确保环境质量良好,避免因病毒滋生而导致猪群患病。其次,需定期消毒猪舍,每周消毒次数不得少于3次,同时需选择适宜消毒剂,严禁选择气味过大、刺激性过强的消毒液,通常,可采用10%~20%新鲜石灰水、3%的甲醛或1%的甲酚皂溶液。若圈舍内出现患病猪,需对猪只健康状况仔细检查,严格消毒隔离期间喂养设备以及运输工具,以避免疫情扩散。最后,需为母猪营造一个良好的分娩环境,保持其温度适宜,在昼夜温差过大时期,可避免疫病发生,保证仔猪出生后获取充足的母乳,进而提升仔猪的抵抗力。

参考文献:

[1] 贾瑞琴.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9(5):144.

[2] 邱鸿杰,蔡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方法分析[J].动物医学,2017,47(2):75-76.

[3] 陈桂花,窦蔚忠.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及防治方式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8):203.

作者:张军,刘发全

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医学论文 篇3:

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摘要:在冬春季节,猪出现一种病毒性腹泻的疾病,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还降低了产品的生产质量。因此,我们应不断的分析与研究影响猪感染腹泻病毒的因素,进而及时的找到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此来不断的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关键词: 猪病毒性腹泻;防治;措施

1 三种病毒性腹泻分析

通过对常见的三种病毒性腹泻种类进行分析,我们可更及时的找到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此来有效的避免猪感染腹泻性病毒,进而不断的提高猪肉的产品质量。下面,就针对三种病毒性腹泻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其不仅可以通过排泄物、分泌物等传播,而且还可以通过呼吸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猪的生命,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季节的影响,不同的季节其发病库也不同。其中,在天气较为寒冷时,其发病率最高且传染率也较高。而一旦猪感染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其就会出现:腹泻、呕吐以及脱水等症状。因此,我们应及时的找到防治方法,以此来有效的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感染性。

1.2 猪流行性腹泻

流行性腹泻也是猪常易感染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其中,流行性腹泻具有较强的发病率,尤其在冬季最为明显。而一旦猪感染上了流行性腹泻病毒,就会出现严重的腹泻、呕吐以及脱水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猪的死亡。此外,该病毒的传播路径主要为猪的粪便,通过其粪便再感染其他环境。因此,流行性腹泻病毒较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不同的是,其传染速度较慢,但是发病率较高。其中,不同年龄的猪感染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病发症状也不同,年龄较小的猪感染此病毒后会出现体重下降、呕吐腹泻等症状。而年龄较大的猪则会出现:厌食等症状。

1.3 猪轮状病毒感染

猪轮状病毒较其他两种病毒不同的是:其主要集中在猪的仔猪中,尤其对还在哺乳期的仔猪危害最大。而猪轮状病毒的传播路径也主要通过猪的粪便排出,进而对猪的生活以及食物造成感染,进而危害猪的健康。而较流行性感染病毒不同的是:其不易产生混合感染,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猪的患病死亡率。而一旦猪感染此种轮状病毒,就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等症状,从而导致猪体重下降,以此不断的威胁着猪的健康。

2 防治措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的不断进步,对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方法也逐渐的增多。而不断的对猪病毒性腹泻进行防治,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猪的死亡率,从而不断的提高猪肉的食用质量。下面,就针对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方法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2.1 疫苗预防

疫苗预防是一种常见的病毒防治方法。通过对此三种感染性病毒的分析与了解,我们不难发现:三种病毒性腹泻感染的群体大多都集中在仔猪,且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我们就可采取疫苗注射的方式,来不断的降低仔猪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因此,我们可在母猪身上注射一定的疫苗,进而来不断的增强仔猪的抵抗能力。而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现在的疫苗主要有三种:第一,用于妊娠母猪的疫苗。其可在母猪分娩前的一个月进行注射,以此来有效的增强仔猪的抵抗力。第二,仔猪大肠杆菌疫苗。其主要的注射对象为仔猪。第三,TCE、PED二联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其是一种高效防治的疫苗。

2.2 药物治疗

对病毒的防治,不仅要依赖一定的疫苗预防,而且还应需要一定的药物辅助,进而才能不断的提高猪的生存率。其中,常见的治疗猪病毒性腹泻的药有:碳酸氢钠加生理盐水、肠道抗病毒药物等。通过采用一定的药物治疗的方法,可有效的减轻病变症状,进而不断的降低病毒的感染率与死亡率,以此来有效的增强产品的食用质量。

2.3 综合防治

为了全面的防治病毒性腹泻的传染,相应的饲养员就应首先制定合理的防疫卫生制度,以此来保持养殖场的卫生干净,从而从根本上杜绝病毒的侵入。此外,饲养员还应不断的加大對平时卫生的管理与预防,以此来有效的减少病毒的传播。此外,养殖场还应经常保持通风和控制温度,从而为猪的生长维持一个较为干净的生长环境。对于猪食用的饲料,饲养员应对其进行严格的把关,进而有效的避免带有病毒性的饲料流入猪的身体,从而导致猪的感染。

人们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而不断的研究与分析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猪肉的食用质量以及有效的促进养殖业的快速稳定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猪常易感染的三种腹泻性病毒,从疫苗预防、药物治疗以及综合防治等三个方面来给予有效的防治方法,进而不断的降低猪的患病率,提高猪肉的食用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建民.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探讨[J].新农村(黑龙江),2014,(14):188-188.

[2]鲜忠志.冬季猪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治[J].畜禽业,2014,(11):13-14.

[3]马建文,高向贵,葛建强等.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11):105-106.

作者:陈慧

上一篇:RSS信息服务系统设计论文下一篇:当地成分要求经济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