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2022-06-28

第一篇: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扬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五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地方病防治

· 139 ·

第五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及地方病防治

综 述

1973~1996年,扬州市肠道传染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在疾病谱中位次明显后移。传染病死因顺位已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第1位降到了第10位(表5-1)。由于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以及内分泌代谢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已成为全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为适应疾病模式的变化,1997年4月1日扬州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扬州市及各县(市)先后建立了慢性病防治组织和专业人员队伍,开展各项慢性病的基线调查、病因死亡调查等一系列调查、研究活动(表5-

2、5-3),基本掌握扬州市疾病死亡谱的现状、期望寿命、主要慢性病的流行因素,为启动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采取各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给疫区人民健康、生活和生产带来危害,影响经济建设和民族兴旺。新中国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制定的关于农业问题两个文件中,就提出了要防治地方病。扬州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地方病监测,主要病种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监测结果表明扬州市流行强度一般。

第一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状况及防治措施

1982~1995年,国家卫生部和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在仪征市开展疾病监测试点工作(1996年因监测点调整,仪征点工作未再延续);1984~1996年扬州市和兴化县卫生防疫站合作在兴化县沈

、大垛、陶庄3个乡(镇)的10万人口中,开展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四病”为主要内容的疾病监测,并试行“慢四病”的诊断报病等工作;其他各县(市、区)也分别设立了10万人口左

· 140 ·

《扬州卫生防疫续志》

右的“慢四病”县级监测点。后因经费无保证,监测点工作先后停止。 表5-1 70、80、90年代扬州市病、伤死亡谱前10位死因比较(注)

第三次(1994~1996)

第二次(1984~1986)

疾病分类 死亡率 构成比 顺

死亡率

构成比 顺

第一次(1973~1975) 死亡率

构成比 (%) 20.31 8.14 6.81 14.34 12.85 8.43 0.55 5.21 0.14 6.30 6.03

顺 位 1 5 6 2 3 4 10 8 15 7 9 (/10万) (%) 位 (/10万) (%) 位 (/10万)

恶性肿瘤 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 呼吸系统病 外伤中毒及意外 消化系统病 泌尿生殖系统病 肺结核

内分泌营养缺乏和代谢病 传染病 新生儿病 238.56 35.43 1 110.66 16.44 2 101.44 15.07 3 65.35 63.42 28.39 6.63 5.90 4.84 4.64 3.45

9.71 4 9.42 5 4.22 6 0.99 7 0.88 8 0.72 9 0.69 10 0.51 13

191.58 96.13 85.88 49.36 56.54 31.51 4.87 17.57 1.15 10.74 4.05

31.79 16.01 14.30 8.22 9.41 5.25 0.86 2.93 0.19 1.79 0.79

1 2 3 5 4 6 9 7 14 8 10

136.46 54.71 45.76 96.37 86.29 57.05 3.72 34.98 0.95 42.35 31.27

注:第一次回顾性普查(江苏省统一部署)为1973~1975年3年扬州地区的死因情况。第二次由潘惠、史鉴、李峰等根据省统一要求,采用整群分层抽样,调查1984~1986年3年22个样点的情况。抽查样点是:泰兴、泰县、江都、兴化、高邮、邗江6个县中在第一次普查发现的恶性肿瘤高发乡和1个一般乡;仪征、靖江、宝应和扬州郊区各抽1个恶性肿瘤高发乡,以及广陵区4个、泰州市2个街道办事处。第三次调查,由朱茂炳、史鉴、叶桦、陈志华等参照第一次和第二次调查要求,设计调查方案,经扬州市卫生局、公安局批准并下发联合通知,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在各县(市、区)(不含泰州市)进行慢性病死亡原因抽样调查,并于1998年完成。

第五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地方病防治

· 141 ·

表5-2 扬州市各县(市、区)卫生防疫站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组织及试点工作情况

县(市) 年份 宝应县 防治组织

建立时间 人数

(年、月) (人) 1997.1

2000.3

7(含

5 4 4 4

试点单位

及试点人数 黄浦、黄塍计0.5

望直港镇2.8万人

山阳镇2万人

黄塍乡0.1万人

山阳镇5万人、望直港镇6万人、黄塍乡2.8万人、小官庄镇3.0万人

高邮市

1998.4

三垛、八桥、菱塘、临泽、车逻5乡(镇)11万人

1999.2

伯勤、司徒、三垛、平胜、横泾5乡(镇)2万人

2000

全市

1、建立慢病防治组织体系;

2、制订防治规划;

3、开展业务培训;

4、抓试点工作,进行专题调查

江都市

1999.3

嘶马、杨庄

开展了“高血压、糖尿病、急性脑血管病调查”;举办两次义诊活动(九·三学社扬州支部、江都政协医卫专家组参加)。

仪征市 组

2002.2

新城镇2万人

死因监测 2000 慢性病防治领导小1999 慢性病防治科 1999 慢性病防治科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线调查(患病率、死亡率、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等)

冠心病、脑卒中危险因素1:1配比病例对照调查 1998 防疫科慢病防治组

试点工作开展

的内容或项目 “慢三病”调查试点

慢病基线调查

慢病基线调查

慢病基线调查

恶性肿瘤的报告 1997 防疫科慢病组

兼职) 万人

2000 慢性病防治科

2001 2001 2002

· 142 ·

《扬州卫生防疫续志》

表5-3 扬州市各县(市)卫生防疫站慢性传染性疾病防治调研、培训情况

县(市) 时 间 地 点 (年、月)

高邮市防疫站

培训或调研内容 慢性病基线调查方法

1998.10 高邮市防疫站 ~1999.2

慢性病调查方案及质控方案(含现场操作)

宝应县招待所

慢性病防治工作动员与培训

2000.6 宝应县望直港镇

慢性病基线调查

镇防保所全体及村卫生室长

2001.7 宝应县山阳镇

慢性病基线调查

镇防保所全体及村卫生室长

“三病”调查的内容(血压、血糖、体重、三围的测量方法)

2000.10 江都市小纪中心

卫生院

“三病”调查的内容(血压、血糖、体重、三围的测量方法)

邗江县 1997

邗江县霍桥乡

“三病”调查方法

乡村医生及校医

25

邗江县卫生局 卫生防疫站

1997 邗江县甘泉乡

“三病”调查方法

乡村医生及校医

31

邗江县卫生局 卫生防疫站

泰兴市防疫站

泰兴市居民1991~1995年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

乡(镇)医院防保组长

52

泰兴市防疫站

专业小分队成员

30

江都市卫生局 卫生防疫站

专业小分队成员

30

江都市卫生局 卫生防疫站 30

宝应县防疫站 30

参加对象 乡(镇)防保组长及调查员、资料员 接受调查乡(镇)的防保组长、临床医生、资料员

乡(镇)防保所长

40

宝应县卫生局 卫生防疫站 宝应县防疫站 20 参加

人数 80

组织单位 高邮市卫生局 卫生防疫站 高邮市防疫站 高邮市 1998.4 宝应县 2000.4 江都市 1997.10 江都市卫生局

泰兴市 1996.9~11

第五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地方病防治

· 143 ·

2002年,扬州市的人均寿命从20世纪70年代的68.93岁增加到了2002年的72岁,人口老龄化已非常明显。因此,1998年完成的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与前两次的调查情况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除仍居“死因”的前三位外,其死亡率急骤升高,分别达238.56/10万、110.66/10万和101.44/10万(80年代的第二次调查则分别为191.98/10万、96.13/10万和85.88/10万)。传染病的位次已从80年代的第8位退到第10位,死亡率也下降至4.64/10万(表5-1)。各种“死因”顺序中,排列最前的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构成合计达66.94%(构成比分别为35.43%、16.44%和15.07%)。加上内分泌代谢病等为主要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扬州市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

1996年12月9日,扬州市卫生防疫站正式组建慢性病控制科;1997年宝应县卫生防疫站在防疫科内增设了“慢病”组;1999年,高邮市、江都市卫生防疫站“慢病”科先后挂牌,附设在防疫科内,由防疫科长兼任“慢病”科科长;2000年,宝应县单独建立了慢性病控制科;邗江县、仪征市、广陵区、郊区、新城区也先后在防病(疫)科内明确了专(兼)职人员负责慢性病防治工作,至2002年止,扬州市及各县(市、区)卫生防疫站慢性病专业防治网络已初步形成。1999~2000年,各县(市)均确定了

1、2个两万人口以上的慢性病防治综合试点见(表5-2)。经反复调研并经市、县两级卫生局批准,确定在宝应县建立5万人口的市级综合防治试点,并于2000年正式启动。2000年3月29日,扬州市卫生局下发《扬州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试点方案讨论稿》(扬卫防[2000]21号),2000年4月,市、县两级共同制定了宝应县望直港镇慢性病防治市级试点工作方案,8月在望直港镇蛤拖村进行小样本试点村调查,后扩至全镇,对近5万人进行问卷调查。2001年1月,宝应县卫生防疫站又增设了山阳镇试点,基线问卷调查21600余人,体检7480余人,年底基本完成微机录入和社区诊断框架。望直港镇于2001年11月完成近6万人问卷调查和11600余人体检。2002年宝应县卫生防疫站完成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形成社区诊断报告初稿。

1997年8月11日,扬州市卫生局与扬州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慢性病及其它原因死亡调查的通知》,开展继1976年和1987年之后的第三次“死因”调查,掌握了30年来扬州市人口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为制定慢性病防制措施提供了依据。2000年10月8日,扬州市卫生防疫站召开“扬州市30年居民病伤死因研究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揭示扬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状况和人口死因位次及慢性

· 144 ·

《扬州卫生防疫续志》

病对人们健康的威胁。

1999年12月,江苏省卫生厅在太仓市召开江苏省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会议后,2000年4月5日扬州市卫生局召开了各县(市、区)卫生局长、防保科长和卫生防疫站长会议,传达“太仓会议”精神,并进行业务培训。5月8日,扬州市卫生局下发《扬州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方案》通知,进一步规范和实施慢病社区综合防治试点工作。

2000年10月,江都市在小纪镇召开有镇党委、市卫生局领导及小纪、宗村、华阳等卫生院院长、防保人员、村卫生室医生和村民主任参加的慢性病调查试点工作会议(兼培训),江都市慢病防治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2002年10月27~30日,扬州市卫生局、扬州市卫生防疫站举办《流行病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调查资料分析》培训班,各县(市、区)卫生防疫站、部分乡(镇)慢性病防治专业人员接受培训。

自1996年慢性病防治工作启动后,各级卫生防疫站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每年10月8日“全国高血压病日”全市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在《扬州晚报》撰写科普文章并出版高血压病防治专栏。至2002年全市共发放高血压病防治宣传材料近万份,仅2001年即达7000多份,并与扬州市东关社区联合开展社区高血压病防治宣传活动,使慢性病防治进入社区试点。2001年5月,扬州市专门组织市及部分县(市)慢性病防治专业人员前往苏州、太仓等地参观、学习高血压病、糖尿病社区防治工作经验,5月29~31日,扬州市卫生局举办高血压病防治培训班,组织各县(市、区)人民医院、卫生防疫站及部分乡(镇)医务人员,学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导》,了解高血压防治动态,高血压社区防治要求,推动社区防治工作。2001年扬州市卫生防疫站加入全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引进社区高血压防治微机管理系统(NAH)。经扬州市物价局批准收费标准后,扬州市卫生防疫站高血压门诊于当年10月启动。

第二节 地方病状况及防治措施

一、碘缺乏病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

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碘缺乏的危害,青少年可致甲状腺肿大、发育迟缓;成年人会体能下降,孕妇会导致胎儿流产、早产、死产

第五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地方病防治

· 145 ·

和先天畸形等。碘缺乏对胎儿和婴儿的危害尤为严重,表现为脑发育障碍造成儿童智力损害,群体智力下降。

1983年调查资料表明,扬州市属环境缺碘地区,扬州市学龄儿童因缺碘所致的甲状腺代偿性肿大率为13%,人群中尿碘含量明显低下,平均值低于100微克/克肌酐的正常值。碘缺乏病对扬州市人民危害较为普遍和明显。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中国在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危害。1995年底,扬州市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和重点人群服用碘油丸综合防治措施。经5年的工作,于1999年11月完成了市级消除碘缺乏病自查自评工作,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2000年3月24日,扬州市人民政府血地防领导小组向江苏省人民政府血地防领导小组申请,对扬州市进行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考评,同年10月8~10日经省专家考核组考评验收,确认扬州市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

1983年前,扬州市没有确切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记载。1983年扬州市首次进行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情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共调查11个县(市、区)的49个乡,在123338名居民中查出甲状腺肿大者13151人,平均肿大率为10.70%(青少年甲状腺肿大率为13.00%,居民甲状腺肿大率为2.00%),其中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3446人,平均患病率为2.80%;尿碘中位数在100微克/克肌酐以下。该次调查确定5个县17个乡为甲状腺肿病区乡。病区乡人群尿碘范围在25~50微克/克肌酐。

1986年扬州市开展第二次调查,共调查180个乡,每个乡调查7~14岁中小学生500人左右,共调查105811人,平均甲状腺肿大率为14.20%,此次调查确定47个乡为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乡。

1995年底扬州市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重点人群服用碘油丸的综合防治措施后,扬州市人群碘营养水平有显著的改善,至2002年,儿童甲状腺肿大率2.10%。儿童尿碘中位数为331微克/克肌酐(铈砷催化法),新生儿TSH中位数为3.38微单位/毫升。

扬州市碘缺乏病防治始于1983年。1983~2002年的防治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3~1994年)为地方性甲状腺肿防治阶段。1983年采用“5.5”布点调查和1986年第二次调查累计发现,扬州市有因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病区乡64个。1987~1994年,对病区乡的7~14岁中、小学生开展单纯口服碘油丸补碘工作,共补碘125万人(次),对患甲状腺肿大的青少年起到了治疗作用,但不能明显

· 146 ·

《扬州卫生防疫续志》

改变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状况。第二阶段为碘缺乏病防治阶段。1993年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后,1994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江苏省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行动规划》,1995年2月扬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扬州市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危害实施方案》,1995年底由政府组织的食盐加碘干预措施在全市实施。第三阶段从2001年起全市进入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阶段。

【碘盐供应】

1995年底,扬州市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碘盐由各级盐务局、盐业公司组织生产供应;卫生部门负责对生产、供应各方面实施卫生监督,确保碘盐质量。从1995年底至2002年,扬州市累计供应碘盐16.84万吨。1996年以来碘盐合格率及合格碘盐覆盖率逐步提高,至2002年底全市碘盐覆盖率达到95.00%以上,碘盐生产、批发合格率达到100%,居民户盐合格率达到98.79%。

【强化补碘,为重点人群纠正碘缺乏】 1995年,扬州市教委和民政部门配合,在扬州市开展重点人群即中小学生、婴幼儿、新婚育龄妇女和哺乳期妇女口服碘油丸强化补碘,从1995年至2002年,全市学龄儿童少年补服碘油丸达245.70万人次,新婚育龄妇女(2002年改为已婚育龄妇女)及孕妇补服达8.76万人次,0~2岁婴幼儿补服碘油丸13.20万人次。199

5、1996年碘油丸剂量为:成人全年一次口服0.20克,儿童全年一次口服0.10克。随着扬州市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覆盖率的提高,从1997年起调整补服碘油丸剂量,至2002年碘油丸补碘剂量为:成人全年一次口服0.10克,儿童全年一次口服0.05克。

【健康教育】 从1995年起,每年5月5日以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为契机,广泛开展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扬州市卫生与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教育部门每年安排中小学生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课,卫生部门每年为学校提供健康教育教材十多万份,开展中小学校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育。并通过在校学生,进行家庭宣传,使家庭成员得以知晓。在大众传播方面:各地采用文艺、黑板报、宣传栏、广播专题报道、电视专访、知识竞赛评比、设宣传点、出动流动宣传车和举办宣传周等各种大众传媒形式,开展健教宣传。1995~2002年扬州市共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26.80万份,宣传画784条(套),广播、刊登科普文章213篇,出黑板报、宣传栏3222块(次)。通过多年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全市居民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养成自觉购买、食用碘盐,抵制非碘盐、劣质盐的良好行为。

【碘盐监督监测】 根据江苏省《建立江苏省碘盐监测网络的实施意见》,扬州

第五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地方病防治

· 147 ·

市建立了碘盐监督监测网络。扬州市及各县(市、区)从1996年起,以血防队伍为基础,组建专业地方病防治队伍,逐步配备市、县(市、区)和乡(镇)各级碘盐监督监测专业人员。明确各卫生防疫(血防)站(所)的血防科为碘缺乏病防治职能科室,配备检验设备和监督执法工具;全市增补14名食品卫生碘盐监督员,负责本地区碘缺乏病防治和碘盐监督监测工作。1996~2001年,全市监测网络共监测碘盐1048批,其中监测盐业批发347批,合格313批。碘盐批发合格率从1996年的80.00%上升到2001年的100%;监测居民户碘盐193批,合格187批,合格率从1996年的79.10%上升到2001年的100%。

2002年扬州市共监测加工、批发行业碘盐60批,碘盐批发合格率为100%,监测居民户碘盐1824份,碘盐合格率为98.79%。

1996年始,扬州市每年进行大规模市场检查,由市血地办组织、协调,卫生部门会同盐业、公安、质量技术监督、新闻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队。至1999年,共查处碘盐市场违法案件602起,没收私盐、劣质盐和非碘盐791.04吨。2000年和2002年,扬州市各地共组织食盐专项打假活动36次,其中大规模统一行动8次,出动执法人员422人(次),车辆108台(次),检查食盐批发点109个(次),商店512家(次),卤食加工点、摊点256个(次),宾馆、饭店109家(次),共查获劣质盐约19吨;卫生部门依法处罚储运、使用非碘盐的违法案件56起,处罚79人,教育157人。2000年11月下旬,扬州市联合执法队历时一周,对广陵、郊区和邗江县内14家规模较大的卤食加工点进行突击检查,共查获私盐5吨,其中在郊区一卤食加工点,当场查获私盐1.4吨。2000年底和2001年,市联合检查队还对卤菜加工业最集中的乡(镇)进行多次突击检查。高邮市共联合组织检查四次,历时7天,以农村及边远、边界地区为重点,深入乡村各零售点、批发部、食品加工厂,检查10多个乡(镇),查获私盐3.42吨。宝应县自2000年先后组织“秋季联合执法活动”、“食盐市场打假活动”和“食盐市场大扫荡活动”三次大规模检查,没收盐产品152公斤。江都市开展食盐市场大扫荡,重点检查8个乡(镇)11个行政村120个批发点、零售商店,卤食摊点100余个,工厂、学校、宾馆、饭店40余家,共查获私盐、非碘盐7.25吨。打击储运、使用非碘盐的违法活动,净化了碘盐销售市场。

2000年开展食盐专项打假活动时,各地新闻部门积极参与,派出记者全程采访、专题报道:扬州电视台《记者观察》栏目播出《关注你身边的“盐”》为主题的专题

· 148 ·

《扬州卫生防疫续志》

报道;《扬州日报》刊登《追踪“盐枭”》热点新闻。各县(市)新闻部门也就当地打假情况作出了相应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碘缺乏病病情监测】 1997年,扬州市开展干预措施实施后的第一次疾病监测,按“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采用整群按比例概率抽样调查法(PPS),调查30个点,1200名学生。调查结果: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8.50%,B超法为3.20%,尿碘中位数为184.10微克/克肌酐。1999年进行第二次监测,调查发现儿童甲状腺触诊肿大率已从防治前的18.50%降至2.50%,尿碘中位数已从1995年的70.56微克/克肌酐上升至300微克/克肌酐。2001年扬州市开展第三次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儿童甲状腺触诊肿大率为2.10%,尿碘中位数为331微克/克肌酐。表明扬州市实施补碘干预措施5年后,人群碘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碘缺乏病危害程度逐年降低,防治效果明显(表5-4)。

【防治效果评估】

碘缺乏病防治干预措施一旦实施,就必须对其生物学、社会学影响作阶段性评估。根据国家和省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扬州市于1998年2月制定了《扬州市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考评方案》。1998~2000年分别对所辖5县(市)2区的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进行评估。1998年完成对宝应、邗江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考评;1999年完成对高邮、江都、仪征三市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考评;2000年完成扬州城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考评。考评结果表明扬州市5个县(市)2个区碘盐覆盖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水平均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2000年10月经江苏省专家考核组的考评验收,确认扬州市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

二、地方性氟中毒监测

1983年10~12月,扬州市全面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监测工作,按“五五”布点法,共采集水样263份,测定结果,水中氟化物含量均低于1微克/升国家生活饮用水氟化物含量的上限值。全市共对63700名7~15岁在学儿童进行了氟斑牙患病情况的调查,检出有氟斑牙者1549人,氟斑牙患病率为2.40%。1997年调查发现宝应县黄浦乡刘上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7.00%。

表5-4 1995~2002年扬州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情况(注)

总 总人 消除 消除 供碘 销售碘盐数量

特需人群附加补碘油制剂 甲状 克 病情监测

居民户碘盐 年 县

县人 盐县 总 其中 新婚育龄妇女

0~2岁儿童

3~14岁儿童 腺肿 丁 8~10岁儿童 定量监测

数 口数 县数 数 数 计 合格 总数 补碘 总数 补碘 总数 补碘 数 病 检查 检出甲 尿碘中 检查

合格 份

油数

油数

油数

数 人数 肿 数 位数 份数

份数 (个) (万人) (个) (万人) (个) (吨) (吨)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ug/L) (份) (份) 1995 12* 936.45 0 0 12 387.80 387.80 126528 12527 279089 30414 1426217 897990 1646283 0 1200 211 70.58 0 0 1996 12* 941.55 0 0 12 27898 26390 126873 28558 249416 43289 1396252 640382 321099 0 4800 662 0

1535

1347 1997 7 445.01 0 0

7 21505 21204 76472 7764 96123 11504 601469 438213 65268 0 1200 88 170.22 2125 2111 1998 7 446.27 2 147.10 7 24466 24026 34867 5689 95791 1474 631349

0

24307

0 800 28 0 500 500 1999 7 446.41 5 397.02 7 21076 21076 47746 7701 101874 10379 549993 201287 10714 0 4829 58 300 2515 2507 2000 7 446.63 7 446.63 7 22858 22858 35582 11006 106121 13830 417524 188428 9634 0 1630 12 0 475 471 2001 7 447.37 7 447.37 7 26700 26700 22532 6067 90507 8597 550945 172624 18790 0 1200 25 331 1607 1538 2002 7 457.07 7 457.07

23825 23825 449243~ 8489# 55121 12416

0

0

19861

0

80

0

0

1824

1802 注:*含泰州市;~已婚育妇女总人数;#已婚育龄妇女补碘油人数

第五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地方病防治 · 149 ·

· 150 ·

《扬州卫生防疫续志》

三、地方性砷中毒监测

1984年4月、8月水源水丰水期和枯水期间,扬州市对各类水源中的砷含量进行监测,丰水期共检测211个点,其中Ⅰ类(≤0.04毫克/升)153个点,Ⅱ类(≤0.05毫克/升)55个点,Ⅲ类(>0.05毫克/升)3个点;枯水期共检测211个点,其中Ⅰ类69个点,Ⅱ类

140个点,Ⅲ类1个点,Ⅳ类1个点。

第二篇:中心2016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总结

2016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在区疾控的指导下,在中心的领导下,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卫生部《关于做好全国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宜昌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和随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了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取的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心下设A、B两个区,下辖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17个村、8个社区、10个柑桔场,区域面积3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0118人,其中城镇人口:64292人,农村人口55826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做好培训,为更好地做好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我们对中心(A、B区),团队、社区站、村卫生室公共卫生人员开展了高血压、2型糖尿病防治管理规范的培训工作,为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高血压、2型糖尿病防治的宣传工作,我们通过“全国高血压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杂志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高血压糖糖尿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

3、推行了门诊患者首诊测血压工作,要求临床医生对首次

就诊者常规进行血压测量,以提高血压患者的发现率。

4、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较为规范的管理,根据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服务规范,中心(A、B区),团队、社区站、村卫生室采取集中访随、门诊与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进行了随访,截至目前为止中心现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9086人(管理率达到49.5%);认真执行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高高血压的筛查率,要求各医务人员认真为每一位首诊就诊患者测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以利调查随访管理,为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24297人次。新筛查登记462人,今年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体检5860人,随访24954人次。登记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2230人(管理率达到23.55%)。新筛查登记184人,今年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1428人,随访6001人次,空腹测血糖6001人次。

5、开展督导检查,今年我中心采取集中督导检查,对中心(A、B区),团队、社区站、村卫生室开展了多次督导检查,通过检查规范了高血压糖尿病的随访,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慢病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因而领导重视是做好现阶段的工作的关键。为做好我区慢病防治工作,中心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文件,成立了慢病管理服务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对团队、社区站、村卫生室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开展了就业上岗培训,通过培训为做慢病防治工作打下了基- 23

二○一六年八月十六日

第三篇: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

防治传染性疫病应急预案

为进步做好传染性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切实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疫情反复,实现可持续控制。根据《密云县防治传染性疫病应急预案》,结合我工地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传染性疫病防治管理方法》认真总结我工地防治传染性疫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以保证今冬、明春我工地“零感染”为目标,全面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传染性疫病”工作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我公司的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

二、 组织机构

(一)、工地启动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的预防“传染性疫病”领导小组,加强传染病防治的日常检查管理。根据公司防治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批示和建筑业疫情情况,定期召开防治会议,安排布置本工地的防“传染病”工作。

(二)、岗位职责 (1)、各分包单位必须成立防传染病组织。分包单位经理、基层单位负责人为防传染病直接负责人,并做到责任到班组,到具体人员。 (2)、负责日常工地发热民工监测和上报工作。根据上级批示启动应急预案。对出现的发热民工要立即送入工地隔离室,在报公司和建委的同时与县医院发热门诊联系,并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防控工作。 (3)、负责监督检查工地食堂、宿舍、厕所等地的传染性疫病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死角。 (4)、负责工地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工作,及时将上级防传染病相关批示精神传达到班组,保持工地民工的人心稳定。

三、 日常工作措施

(一)、建立本系统发热病人监测网络制度,严格执行建委,关于防止非典性肺炎病情反弹实施方案》规定中要求的发热病人监测网络及监测信息上报流程。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性疫病人或疑似病人都应当及时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二)、建筑工地实行规范管理。改善民工居住条件,取消大联铺,每间宿舍不得超 过15人,每人不低于3平米面积。对所有新招用人员实行健康体检制度,取得健康凭证后方可办理手续。

(三)、加强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严格施工现场各项卫生标准,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弥补漏洞,消除隐患。

四、 疫情应急响应

疫情应急响应共分为

一、

二、三级,由市政府和北京防传染性疫病肺炎联合工作小组决定启动,变更和结束应急响应。

(一)、三级响应时,工地防非传染病小组全面负责本工地防“传染病”工作。

(二)、三级响应时,工地防“传染性疫病”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工地防范与指挥直辖市工作。向公司防治“传染病”领导小组报告工作。完成公司防“传染性疫病”指挥部交办的工作任务。

疫情发生时对工地发病人员实施必要的隔离控制措施,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配合公司防治“传染性疫病”指挥部派出的督导组和专业部门共同对工地和民工生活区、宿舍、进行体温监测,定期消毒及其它防控措施。工地设立专职卫生负责人,负责体温 监测,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三)、二级响应时,工地防“传染病”领导小组受防治“传染性疫病”,承担指挥部交办的各项任务。组织指挥本工地重点地区的封闭隔离防控工作。在坚持三级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对所有发生疫情的民工实施隔离控制措施。根据县应急预案要求,本工地发现1例输入性病例或原发病例引起3例以上续发病例时,由工地报公司批准,采取封闭隔离控制措施。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出,设专人对工地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发现疫情时工地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隔离控制工作。

未发生疫情人员外出要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对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定时进行清理消毒。定时定人测量体温,发现异常立即根据上报流程向公司、建委和县疾病防治部门报告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督促防控措施全部落实到位。

(三)、一级响应时,工地防“传染性疾病”领导小组在公司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和县传染性疾病指挥部领导下工作,除实施隔离控制的疫情外,其它人员均应正常工作、生产和生活。各项防控措施在坚持二级疫情的基础上,适时采取下列措施: (1)、认真贯彻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北京防止传染性疾病工作的决定》和县委县的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和检查各项防控措施。配合公司及县疫病控制中心做好对疫情地点和场所的隔离控制;做好后勤保障和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对传染性疫病确诊及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控制工作。

(2)每个人均有义务和责任及时报告传染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情况,发现可疑发烧病人立即向建委或县疫病控制中心报告。发生疫情工地的民工,必须服从有关部门采取隔离控制措施。 (3)本工地实行封闭管理。工地与往地分开的,对施工现场和民工宿舍进行检查;对民工宿舍、食堂、厕所逐一定时、定点消毒。做到不擅自停工、停业和遗散民工。

五、要工地要预防为主、属地管理,分级控制的原则积极,宣传普及传染性疫病防治知识、提高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组织健全,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确保防传染性疫病的顺利进行。按照本预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并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对履行职责不力,造成失误的要追究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中国建工集团双兴建筑责任有限公司

第四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35号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已于2003年5月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吴仪二○○三年五月十二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管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负责,依靠科学,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卫生部对全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任务。

第五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健康教育和法制宣传,清洁环境,提高群众防治意识,发动社会力量群防群控,切断传播途径。

第六条按照国家规定,对参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参加防治工作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参与防治工作发生疾病、残疾、死亡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第七条卫生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开展地区之间、医疗机构之间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防治经验的交流;积极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鼓励、支持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二章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以下简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人员发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必须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第十一条 卫生部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情况,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军队卫生主管部门通报。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接到通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应当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第十二条 卫生部及时、如实向社会公布疫情;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如实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农村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疫情信息网络。

第三章预防与控制

第十四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进行监测与预警;

(二)对疫情报告进行汇总、分析、评估;

(三)对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四)对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医学观察措施;

(五)对医疗机构的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六)对疫点进行隔离控制和消毒;

(七)对医疗机构外死亡的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尸体进行消毒处理;

(八)对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

(九)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和医学咨询服务;

(十)依据有关规定实施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必要时,向集中收治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医疗机构派驻人员,协助医疗机构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第十五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从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科学研究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对从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科学研究的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根据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第十六条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对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当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第十八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报请当地政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时,应当立即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一)及时到达现场, 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

(二)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

(三)对医疗机构外被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卫生处理。

第二十条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以及密切接触者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拒绝配合的,请公安机关按照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协助。

第二十一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死亡后,尸体处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八条的有关规定和卫生部、民政部《关于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遗体处理和丧葬活动的紧急通知》的规定,立即消毒、就地火化。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要时可以对尸体进行解剖查验。

第二十二条交通工具上发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以及国境口岸和入出境人员、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需要采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控制措施的,按照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医疗救治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定专门的医疗机构负责收治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指定专门机构和车辆负责转运工作,并建立安全的转诊制度。

收治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隔离、消毒条件,配备必要的救治设备;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分开隔离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卫生行政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建设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定医疗机构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室,负责收治可疑发热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卫生院应当根据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设立发热病人隔离观察室, 发现可疑发热病人时,及时通知县级医疗机构派专门技术人员诊断或者转诊。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医疗救治设施的改造和建设。

第二十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地段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及时、如实报告疫情;

(二)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任务,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治疗水平;

(三)对医疗机构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排泄物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

(四)负责对医疗机构内死亡的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尸体进行消毒处理;

(五)对医护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

(六)宣传疾病防治科学知识;

(七)依据有关规定开展其他防治工作。

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执行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使用有效防护用品,防止医务人员感染。

医务人员应当增强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意识,接受专门的业务培训,遵守操作常规,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第二十八条对流动人口中的病人、疑似病人应当按照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原则,及时送当地指定的专门收治病人和疑似病人的医疗机构治疗。

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收治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实行先收治、后结算的办法,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费用为由拒收病人。对农民(含进城务工农民)和城镇困难群众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实行免费医疗,所发生救治费用由政府负担,具体办法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医疗机构购进医疗防护用品、药品和医用器械,必须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渠道和办法进行,确保质量和安全。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卫生部对全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进行督察、指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进行督察、指导。

第三十二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对下列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一)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报告;

(二)医疗机构、留验站(所)的隔离、消毒、防护和医疗废弃物处理;

(三)公共场所的消毒;

(四)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疫点的环境消毒;

(五)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消毒产品、 防护用品的质量;

(六)依法开展其他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十三条卫生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建立领导、协调机构,组建预防控制专家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组织和协调技术攻关。

卫生部组织制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规范。

第三十四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和医疗救治队伍,加强对农村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严重地区的疫情控制、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村地区控制疫情的能力和诊断、治疗水平。第三十五条卫生部根据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协调卫生资源,调集医疗卫生人员参加防治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指定医疗机构承担医疗救治任务,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参加防治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其主要负责人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

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疫情的;

(二)在防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

(三)对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督察、指导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的。

第三十七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由有关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对有关医疗卫生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纪律处分,并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吊销执业证书;造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疫情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

(二)拒绝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三)未按照规定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

(四)拒绝接诊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

(五)未按照规定履行监测职责的。

第三十八条有关单位和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严重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不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的;

(二)造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或者致病性微生物扩散的;

(三)生产、经营、使用消毒产品、隔离防护用品等不符合规定与标准,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扩散或者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扩散的;

(四)拒绝、阻碍或者不配合现场调查、资料收集、采样检验以及监督检查的;

(五)拒绝执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六)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故意传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造成他人感染的。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医疗卫生机构参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向农村地区传播和蔓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订《农村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一、预防控制原则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采取以控制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建立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中心,以县级医院、乡卫生院和村级组织为依托,以村为基础的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体系。重点加强对外来人员(包括外出返乡的民工、学生、经商等人员和外来流动人员等)的管理和监测,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2、分散接诊、安全转运、分类隔离、集中救治、加强防护,真正做到早隔离、早治疗,尽最大可能降低病死率,防范医务人员感染。

二、疫情监测和报告

(一)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相结合,以村为基础的疫情监测报告体系。

1、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报告点,发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必须立即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报病网络中设立若干个疾病监测点,以保证报病质量。

2、疫情监测和报告

村委会负责组织本村疫情监测和报告,对外来人员的搜索、访视和信息上报工作。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紧急情况随时报告。已发生疫情的地区,村委会要组织乡村医生、村组干部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采取多种方式了解掌握村民有关情况,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

(1)乡村医生和计划生育人员要每日逐户访视村民,了解有无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不明原因呼吸道症状的病人,了解有无外来人员进入本村。发现有来自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地区的外来人员进入本村,应立即通知村委会,由村委会对其采取医学观察措施。

(2)当日未发现可疑病例,应每日向乡镇卫生院和乡政府做零报告,并逐级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发现可疑患者时,应立即报告乡镇卫生院和乡政府。乡镇卫生院要立即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4)对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首诊医生应该马上填写《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卡》及时报医院有关部门。城镇应在6小时以内,农村在应12小时以内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指定开设发热门诊的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以及指定的县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定点医院,必要时可由进驻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协助完成病例报告。

(5)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报告后,要立即实施“疫情调查与控制”措施,并立即通过“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逐级上报。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报。

(二)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和监测

1、加强对外来人员,特别是来自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地区的外来人员的管理和监测,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坚决做到“就地预防,就地隔离,就地治疗”。

(1)应采取坚决有效措施,劝阻和控制疫情较重地区的农民工和学生返乡。如有个别学生或民工返乡,高校和用工单位要及时与其原籍的有关部门联系,通报返乡人员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返乡时间、是否有疑似病症等相关线索,以便对其进行健康状况追踪。

(2)以村为单位,逐一登记来自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地区的外来人员,加强监测,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对于前阶段未进行登记管理的,应立即组织力量对已从流行地区返乡并仍在疫病潜伏期内(14天以内)的人员进行逐个排查,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

(3)各县(市)在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港口、码头等交通站点设立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时交通卫生检疫站(点),要抽调相应人员为来自或经停疫情发生地区的长途汽车、列车、船舶和飞机到站(港)的返乡人员实施卫生检疫措施,查验《健康申报卡》,检测体温,进行流行病学及医学询问。

(4)对有发热等症状者,应立即留验,并通知当地疫情处理机构派专用救护车将其转送指定地点隔离观察。对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由到达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和报告,同时通报其出发地卫生行政部门。

(5)对无症状者,各医学检查登记点应通知其家庭所在地乡镇政府,由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对其实施医学观察。

2、外来人员的医学观察

(1)所有近期(14日内)来自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地区的外来人员(包括短期外出归来者)应由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对其实施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该人员离开公共交通工具(或到家)之日起的连续14天时间。

(2)被医学观察者可以在农田等人口不密集地方工作和活动,但应避免与包括其家人在内的其他人员密切交往(包括密闭环境内开会、娱乐等)。观察期间禁止他们参加集体性活动,特别是赶集(墟、场)。

(3)乡村医生、计划生育人员要负责每日对每位被医学观察者测量体温,连续测量14天,并予以记录。一旦发现发热和疑似病症相关线索,应立即报告乡镇卫生院采取措施,就地实行隔离,并指导家人做好个人防护。

(4)如被医学观察者家中或其借居的家中有正在本村(乡、县)上学的子女,应立即通知学校进行晨检。

(5)如发现病例或疑似病例,要按照前述规定进行报告。

三、疫情调查与控制

(一) 核实诊断,安全转运病人

1、县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迅速组织疾病控制人员和医疗人员核实诊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通知县级指定专门机构派专用救护车将病人或疑似病人转运到指定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要指导乡村医生和村干部对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卫生部门和卫生部报告。

2、对外来人员中的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其发病时间与离开出发地的时间间隔在14天之内的,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其出发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病例出发地辖区内疾病控制机构负责应对其在出发地的密切接触者及时追踪、隔离和医学观察,并将有关情况上报。

(二)病例个案调查

1、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指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驻指定开设发热门诊的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以及指定的县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定点医院,同医疗机构接诊医师、防保人员共同开展工作,负责临床诊断的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要求,逐项填写“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包括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2、每个病例的调查原则上要由两人共同完成。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时,尽可能由病人自己回答调查者所提的问题,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并如实提供病人相关诊疗资料。如病人因病情较重或已死亡,无法实施对病人的直接调查时,应通过其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人了解情况,完成调查。

3、病例调查时,要认真、详细地了解和记录患者发病后到过的地方、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和与其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的有关情况。

4、疑似病例确诊、病人痊愈出院或死亡时,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要将病人的诊断、转归情况报告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要登记姓名、病历编号、国标码、住院号资料,纳入当地疫情报告系统。必要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进行随访调查。

5、调查完毕后,应该在24小时以内将调查内容通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个案调查报告管理信息系统”逐级上报。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将调查表报至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6、调查时要注意的问题

(1)对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调查时,调查员要按照医务人员接触诊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个人防护的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2)调查时要尽量减少对临床诊疗活动的干扰。

(三)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1、接触者的追踪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要求,及时开展对病例接触者的追踪和调查,逐项填写“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及时将调查内容录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个案调查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传输和逐级上报。

2、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和隔离。

(1)如发现密切接触者已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可疑症状时,应立即通知指定机构派专用救护车将其接入定点医院隔离诊治,并按病例开展个案调查。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根据调查获得的与病例接触的方式、频度、场合、场所等详细情况和已经明确的该疾病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的有关知识,对接触者受到感染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一般的接触者,要告知注意事项,如有不适,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对密切接触者要隔离和医学观察14天(从与病例最后接触之日算起)。

3、接触者信息的通报。

(1)如病例发病后有旅行史,要将病人乘坐过的交通工具的日期、航班、车次、车厢、船舱等详细情况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媒体发布对有关班次交通工具乘客的医学观察和追踪调查的信息公告,以便及时发现疫情,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2)各地卫生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患病期间乘坐交通工具的详细情况通报途经和到达省份的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开展疫情控制和追踪调查工作,同时要将有关情况报告卫生部。

(3)如发现输入病例,由到达地按规定报告疫情,并进行调查处理。同时,疫情发现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其流行病学资料直接通知病例来源地的相应机构,由来源地负责追踪和调查其密切接触者,采取相应措施。

(4)如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已离开疫情发现地,由疫情发现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接通知其目的地的相应机构,由到达地负责追踪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发现符合诊断标准的,由到达地按规定报告疫情,进行调查处理。

(四)疫点的终末消毒

1、疫点

疫点是指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所在地点,一般是指患者生活、工作的场所。

2、对疫点的终末消毒和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和尸体的处理

(1)对于体积较小的房屋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时,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即每立方米用过氧乙酸1克),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密闭熏蒸2小时,再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

(2)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按每立方米20ml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3)空调系统应停止使用,整个供风设备和送风管路用有效氯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4)对地面、墙壁、电梯表面等进行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可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g/平方米~300ml/平方米,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平方米。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平方米~300ml/平方米,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5)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家同意后焚烧。

(6)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生活污水等进行消毒。

(7)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克或有效氯为2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克或有效氯为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有效氯为5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8)病人尸体:对病人的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一律就近就地火化,不得乱埋乱葬。

(9)其余各种污染对象的消毒可参考《中国疾控中心关于公共场所、学校、托幼机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性消毒措施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进行。

(五)一旦某个村庄、乡镇出现严重疫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采取相应措施。

已发生疫情的地区应尽量避免大型群众集会、婚丧嫁娶等大规模聚餐等活动,对人口相对密集的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集贸市场等场所要保持空气流通,做好环境和公共设施的预防性消毒。

四、医疗救治

(一)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建设和医护人员培训

1、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指定若干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每个地(市)要指定一所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医院,作为专门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已发生疫情的地区,要抓紧指定一所县级医院并尽快改造或新建病区,配备基本设备和相应技术人员。

2、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接诊和定点医院要制定预案,准备床位、人员、设备、药品和隔离措施,做好一切准备,尽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条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合理调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抢救所需的卫生资源(包括人力、设备和药品等),对接诊和定点医院提供必要的支持。

3、指定设立发热门诊的医院要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指定为定点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医院要设立专门病区。室内与室外自然风通风对流,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如排气扇)。使用单机空调的消毒按照《关于做好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的紧急通知》(建办电[2003]13号)有关规定执行。

4、坚持首诊负责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转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转运工作应当按照《关于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转运工作的通知》执行。

5、医务人员要加强学习,掌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时发现病人;要学习、掌握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和措施。

(二)医院感染控制原则

1、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严格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执行。

2、留观病人、疑似病人一人一室;重症病人应当收治在专门重症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

3、医院要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各部门要密切协作,确保消毒隔离措施和防护设施落实到位。要定期做好消毒监测,保证消毒效果。

4、医院普通诊室和其它病区要注意环境卫生、通风换气,做好消毒、清洁工作。

(三)病例救治

1、严格按照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和推荐治疗方案及出院参考标准对病例进行诊断、治疗。

2、对急危重症患者要及时组织会诊和抢救,提高救治质量,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必要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求技术和设备支援。

3、医院要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增强医务人员体质,避免过度劳累。

4、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一支由省、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师、护士、医技和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农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医疗救治队伍。临床医师中应配有呼吸科和重症监护科的医师,能独立处置呼吸衰竭重症病人。公共卫生人员应包括流行病学技术人员、消毒防疫人员等,能够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社会人群监测和公共场所消毒。配备必需的消毒药械、急救医疗器械、药品、个人防护用品和救护车,指导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疫情处理和医疗救治。

五、经常性预防

(一)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科普宣传,使群众了解此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劝导群众发现自己或家人发热,要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二)各地结合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因地制宜地在农村地区开展以整治内外环境、消除垃圾污物、做好饮用水源和人、畜粪便卫生管理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

(三)要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共用毛巾和牙刷等洗盥用具;经常保持户内通风换气,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六、分类指导原则

根据有无外来人员、是否发现病例或疑似病例、是否造成本地续发感染等因素对农村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分类指导,并开展以下不同内容的防治工作。

1、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相结合,以村为基础的疫情监测体系;

2、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和监测;

3、外来人员的医学观察;

4、核实诊断,安全转运病人;

5、病例个案调查;

6、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7、疫点的终末消毒;

8、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建设和医护人员培训;

9、控制医院感染;

10、病例救治;

11、经常性预防;

12、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果断措施,实行封闭隔离。隔离期限为自疫点终末消毒后14天。

上一篇:儿子婚礼父亲致词下一篇:辅导期一般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