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社区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学习型社会包含了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开放学习等学习理念。而继续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其教育对象、教育实践、教育空间、教育形式都存在巨大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继续教育成为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载体。从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出发,发现继续教育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价值,探讨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继续教育发展的策略,推动我国学习型社会向纵深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社区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社区教育论文 篇1:

宏观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关系

【摘要】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识,而宏观教育则是探究地区乃至国家的教育事业,讲求的是整个人生的教育。宏观教育注重学习者的自主性及创造性,注重将学习视为人生任何阶段为追求生活质量及提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愉快的活动。这也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宏观教育 终身学习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阶段,仅凭学校的教育就能够让人受益终生。然而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消耗量成倍增长,如果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仅仅依靠在学校学到的那些知识来应对当今社会所发生的一切,那将无法满足当代经济发展以及个人生活所需。因此,社会逐步产生了宏观教育的理念,人们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奋发向上的生活姿态。

在宏观教育研究方面,我国至今尚未对宏观教育作出明确的界定。但是也有专家学者将其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类。从一般角度上讲,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微观教育的研究对象是针对于某一个体或者是小群体,如老师、学生以及相关的教育管理人员等。然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需要用宏观教育进行归纳概括了,譬如研究一个地方的教育事业发展问题,或是研究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等。这些都可纳入宏观教育研究的范畴。

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样的时代局势,面对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谁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掌握最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谁就能占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抓住这一机遇,就要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这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迎接挑战的重要举措。

建设学习型社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广大人民所迫切希望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展,我国也日益融入全球大市场的跌宕起伏之中,我国的经济结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都面临着越来越紧迫的形势。因此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必须革新,每个公民也必须革新,并且每个公民都具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也促进了社会文化建设。然而,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国也出现了贪图享乐主义、享受物质追求等不良思想及行为倾向。这提醒我们,在不断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水平。显而易见,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宏观教育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作用

如何定义宏观教育?目前,国内尚无权威的说法。严格来讲,学校的教育始终是一种滞后的教育,它所进行的教育主要是将前人的经验进行汇总,再将其传授给学生,所注重的只是传授,而忽略了人生方面的教育。与此相反,宏观教育讲求的是整个人生的教育。对于知识学习者来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的发展进行相关的预测,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及方法方式。因此,宏观教育不同于相对滞后的学校教育,它更注重的是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创造性,它所具有的属性是超前的。在这方面,德国的宏观教育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德国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其懂得变通教育模式,知道何时将微观教育模式改变成宏观教育模式。这所体现出来的不仅是德国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宏观教育对于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将教育看成是大家的事,而不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德国宏观教育理念认为,全体社会成员都是教育的接收者和提供者,都必须享受相应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这样建立起来的具有宏观教育观念的学习型社会,不仅能够完成学校教师的任务,而且还能让在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们不跨出校门半步,就对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并不断鼓舞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教育工作,对教育进行投资,对整个社会的教育承担起应当承担的职责。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将各类企业、事业机构中的专业人才都纳入专业队伍、担当兼职教师的职务。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之处;不仅能够让学校向社会拓展,也能够让社会参与到办学当中来。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都非常有帮助。

开拓视野,放眼国际,建设国际化的教育阵地。宏观教育观念的树立可以改变以往的本土教育理念,将教育的视野不断拓宽。一方面,我国众多优秀人才可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远赴国外工作,发挥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也能够走出国门,主动占领国外市场。在宏观教育的背景下,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必定是国际化的。因此,对于我国来说,树立宏观教育这一理念能够让我国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从而积极推动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和发展。

对于宏观教育来说,不仅要能将教育投入到就业教育中去,而且还要让教育延伸到各类有学习需求的人。在学习型社会中,人们不会再将文凭作为学习的首要目的,相反,学习是为了追求生活质量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所进行的一项愉快的活动。因此,对高等学校以及社区学院的学校教育来说,一定要保证那些想要学习的人们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能够获得人性化的学习内容,要为他们提供更为便捷的教育服务,使他们在工作生活的任何地方都能进行所需要的学习。

在宏观教育背景下,任何人都有学习的机会,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阻扰。学习型社会必定要为每一个想要学习的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内容,以及建立起一个没有边界的、开放式的教育系统,通过组织培训班、讲习班,提供教育资源、学习信息等,为所有学习者全天候服务。

建立学习型社会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学习型社会要求人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教育时间方面,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硕士3年、博士3年是传统的教育计划;在空间上,校园内、课堂里是传统的教育形式;而且对入学年龄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但这些已经显然不符合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学习型社会要求,在教育时间上打破传统的教育限时制,在空间上超越传统的校内教育,使教育对象不受年龄限制,也就是说,树立宏观的教育时空观,突破教育时间的阶段性限制、空间封闭性以及对象的局限。

在时间上,宏观教育已经拓展到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职业教育、休闲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非正规教育等都在宏观教育的范畴之内。各级各类学校应将教育延伸到休闲时间中去。比如,以前的学习任务是不包括休闲教育的,然而在当今社会,我国每年的法定假日已高达百余天,人的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于休闲的,很多人都会利用这样的节假日进行旅游,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利用这些时间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各级各类学校还应当将教育拓展到老年人队伍当中去。在我国,已有很多城市出现了老龄化趋势,许多老年人想要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他们希望“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希望能够有继续学习的场所和机会。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空中学校,各类学校可以提供全天候的教育,任何人都可以寻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

在空间上,宏观教育应延伸到企业、单位、家庭及整个社会,而不是把教育、教学局限在校园里。学习型社会应该建立一个可以促进终身学习的教育系统,使其能够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作为学校,应当主动地去服务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主动占领市场,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学习型学校是构建学习型组织乃至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它将为教育者接受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建立学习型社会要充分利用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资源

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各级政府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宣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其次,可以制定出一套学习型城市的发展规划,将创建学习型社会纳入当地政府整体发展规划中去;再次,为本地居民提供便捷的学习条件,积极开发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社会化网络资源,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和学习场所的作用;最后,针对不同的重点群体提出不同的“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具体目标。比如,在企业重点开展员工岗位创新创效活动,其核心是项目管理;在农村重点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其核心是培养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在大学中开展各类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在中小学开展一些体验活动,从而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和实践技能。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100多万所,其中2000多所是高等院校。要加快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每所学校都要提供部分智力资源,主动参与社会教育、农村教育。各社区、企业、组织机构则可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区服务。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要将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及义务,必须要树立鲜明的教育理念,同时还需要制定出一套非常具体的措施。学校在放假期间,应当将图书馆向社会全体成员开放,使其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与社会进行分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开设的课程、讲座、培训班等,应当考虑让市民选修或旁听,对于课程考查合格的市民应当给予学分、证书或其他奖励,并可根据客观条件给市民提供具有弹性的教学制度。

学习型组织必定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依托

构建学习型组织还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细胞”,学习型社会必须通过多个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才能逐渐形成。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应当多建立学习型组织,比如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学校、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等,对这一类组织多动员、多指导,并引导社会各界对学习型社会和宏观教育保持长久的关注度和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注重使社会成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加深,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逐步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要积极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应当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民众为活动主体,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社区成员的协同努力,组织具有充分目的性的、有组织性的教育活动,实现满足民众自身学习需求、社区发展需要以及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目标。社区教育本身具有如下特征: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内容的具体性和丰富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非盈利性等。这使得发展社区教育必须从国情出发,立足于社区,着眼于社区成员的个体发展,在创建学习型个人的同时,创建学习型社区,并最终达到建成学习型社会的目的。

创建学习型社区,地方高校必须给予相应的支持。社区应当是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更应当是一个地区文明的摇篮。社区文化建设可以说是该社区居民精神思想的依托,具有非常深刻的意味。对社区来说,高校不仅能够供应其所需的各类文化资源,而且如果能将高校文化资源运用到极致,那么必定能够推动整个地区的文化发展。高校应当利用自己现有的教师队伍,对周围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培训,并利用高校图书馆内的图书资料和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来为附近居民提供相对比较丰富的优质信息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人才优势,不断为社区的文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此外,高校还可以考虑与社区合作,在社区内建立一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场所。这样不仅对大学生是一种锻炼,而且也可以为社区发展注入新的气息。总的来说,在建立学习型社会过程当中,高校所担当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对人类全面发展的一次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有助于人们通过终身学习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增强自我主体意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人们只有加强学习、完善自我,才能在面对世界性大转折、国内诸多变革以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之际,有效应对和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适应社会的发展,免遭被淘汰的命运。只有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增强适应社会的本领,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学习不仅是个人成长和成功的正确途径,更是促进一个企业、团体发展的正确途径。因此想要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创建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已进入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海量增加,这使得学习不仅成为一种可能,更成为一种必要。相关研究证明,人类如今所获取的知识相当于过去2000年的总和;到了2020年,人类的知识总量将会是现在的若干倍;到了2050年,当前的知识总量可能只是那时的百分之一。发展迅猛的新技术和不断衍生出来的新事物,使我们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旧事物已经被新事物迅速代替了。在这种情况下,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对新环境、新变化的适应能力,就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生存与竞争的根本。而这种能力无疑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因此,一个公民乃至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学会学习,构筑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早日实现小康目标的需要。在本世纪前二十年中,我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可以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为社会造就专业性的人才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国社会当前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大,并且这样的差距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知识的差距造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容回避的难点问题是怎样缩小差距,改善这种不均衡的特质。要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就要不断地要求人们去学习,不断地对知识进行革新,在推动个人进步的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综上所述,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必将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也是促进人们不断发展的一个理想方法。在学习型团队建设当中,必须将竞争与互助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从而将个人努力和集体努力很好地结合起来。(作者为山东省济宁市委党校副教授)

作者:杜爱华

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社区教育论文 篇2:

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继续教育发展新探

摘 要:学习型社会包含了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开放学习等学习理念。而继续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其教育对象、教育实践、教育空间、教育形式都存在巨大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继续教育成为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载体。从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出发,发现继续教育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价值,探讨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继续教育发展的策略,推动我国学习型社会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发展;策略;学习型社会

作者简介:宋雁,女,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后蕴含着继续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办学形式的灵活多样。同时,社会对继续教育教学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主导继续教育的理念,将从成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伴随人终身的智慧型人才的培养。这一理念无疑契合了我国当下学习型社会构建的思想,继续教育在此过程中面对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面对这样的形势,充分认识学习型社会的本质、了解继续教育发展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价值、找出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继续教育发展的策略变得至关重要,通过传承优秀和修补缺陷,使继续教育最大化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学习型社会概述

(一)学习型社会的概念

“学习型社会”概念最早是由赫钦斯在1968年提出来的。他指出,对所有成年男女,仅仅经常地为他们提供时间制的成人教育是不够的,还应该以学习者的成长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制定相关制度,促使学习目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自主转变观念和人人奔向成功的社会。[2]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杜威所说“一种特定的社会理想”——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学习型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颁发的《学会生存》,把“学习型社会”当成以后促进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准则,认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社会,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到达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3]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将教育与社会高度的融合起来,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又反作用于教育。而继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对象范围较广,其中包括青年、中青年、中年直到老年,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体部分;教育内容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形式遵循“以人为中心”。杜威说,因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而世界上又有各色各样的社会,所以教育批判与教育建设的标准,包含一种特定的社会理想。因此,继续教育是将学习型社会理念付诸实践的重要环节,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尽快促成继续教育、人和社会三维关系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发展。

(二)学习型社会中的继续教育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对社会各行各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学习能力的社会活动,其地位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学习型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与知识经济相伴而生的。[4]纵观人类历史,劳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将伴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学习型社会随着这股热潮应运而生。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里,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发展直接作用于继续教育的革新。社会通过继续教育对人进行再社会化,个人通过继续教育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二者相互促进推动发展。继续教育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其特质也有了深刻的变化。继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教育对象扩大化,在学习型社会中要求全民都参与学习,接受学习。使全体公民通过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科技发展的新方向,确立正确的价值观。(2)时间和空间上更加灵活。在学习型社会中,继续教育对学习的场所更加开放,学习的时间安排更加灵活。(3)形式从面对面传统授课方式变为师生互动的远程交流,直接连通了随时随地进行教学与接受教学的桥梁。

二、继续教育对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价值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人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如细胞是人身体中最基本的单位一样。人的发展就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任何人如果失去接受教育的积极性,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他就有可能难以胜任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当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使自身不断地接受再教育时,这样教育与社会的融合程度将越来越高。而继续教育其主旨就是“以人为本”,将那些渴望再学习的人接纳进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安排课程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继续教育不再固守传统的“以学历为标准”,将逐步转变为“以人的发展为准则”的教育宗旨,配合自身特有的灵活性为民众提供一个能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与修养,这种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时间的全民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

(二)“完善人性”的价值取向

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中,不能把人当成一种纯粹的技术性工具。认为提升了人的技能就是使人得到了全面发展,这不是继续教育对学习型社会构建的正确价值取向。当今社会功利性追求比比皆是,在这个过程中民众往往会迷失自我,在教育的道路上偏离人性化的发展。继续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应做到:(1)要进行人性的教育,坚持科学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技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2)不拘泥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将学校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协调起来;(3)摆脱功利性思想,坚持博雅教育,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人性”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升华,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精髓,继续教育能以教育的形式不断完善人性,使人不仅在技能上得到提升,在文化道德方面也得到了陶冶,只有人这个主体是稳固的,才能建设长久的学习型社会。[5]

(三)“终身教育”的价值取向

继续教育秉承的理念之一就是终身教育,而学习型社会要求社会具备提供终身教育的能力,从而,学习型社会的继续教育要致力于人潜能的终身开发,促进人们在学习型社会中养成终身学习习惯。而继续教育自身是具备提供终身教育的能力的,因为:(1)继续教育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调节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不同专业结构面临巨大的变革,继续教育可以将市场需求融入课程设置中,清晰的反映社会的需求。(2)继续教育的灵活性大。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接受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都对教育的组织形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而继续教育能很好地兼顾二者,特别是其中开设的远程网络教育极大地协调了工作与教育的时间冲突。

三、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继续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以高端培训专业化发展为基础

继续教育不是一味地专注于学历教育。随着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对高层次的继续教育需求增大。以学校为依托的继续教育应该从“学历教育”转变为“高端培训”。2013年,山东省“国培计划”就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培训,针对这些具备相当知识储备的人员就应该推进“高端培训”。在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技术能力与文化素质的提升。于是,可以依托大学校优秀的师资以及优质的校本课程,通过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理论修养、增强业务技能,通过“高端培训”走出一条继续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道路。[6]应逐步形成继续教育高端培训专业化理论研究,专业化团队建设,专业化师资建设,专业化市场开发,专业化课程设计,专业化教学管理。同时,培训也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宣传,这也符合学习型社会中让学校文化接触社会的思想,通过理论知识的培训指导社会实践。

(二)以社区文化生活培养为根本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社区文化生活教育无疑是接受继续教育的很好的组织形式。社区是人们除工作场所之外,闲暇时间度过的最多的地方,要对社区学习资源进行优化,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要不定期地请社区教育专家来做讲座,平时开设一些健康养身、绘画、书法、烹饪、礼仪等课程,其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一种平和的心态,使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放松。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人们学习技能是一个方面,而精神世界的培养也不容忽视,社会需要的是人性完善的人,社区文化生活教育恰好弥补了职业技术培训缺乏精神文化教育的缺陷,使继续教育的发展更加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三)以远程网络教育为依托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渴望再接受教育的人们在工作和教育上时间可能发生冲突,为了方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在继续教育中实施远程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远程网络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在工作之余不用到学校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教育就能在教师的导学、助学下促进人们的自主学习。同时,网络教育以社会需求对课程进行设置,如:会计、法律、美术设计、编辑等,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自主选择。远程网络教育具备一套完整的支持系统,能帮助学员及时查询学习科目、了解学习进程、完成学习考核。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要求继续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而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促进新兴教学方式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手机移动微型课程也将加入到继续教育当中,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一股中坚力量。

(四)组建国际间教育合作

我国有一部分继续教育是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业进修学校等来实施的。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社会需要大批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虽然已经掌握某一技能,但是,在工作中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再提升自己,获取不同的专业知识。学校作为提供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要拓宽办学方式,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对国内外优秀的继续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不仅仅只在一个国家进行。因此,继续教育应做以下努力:(1)根据市场的需求,输入我国急需但缺乏的课程,有助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国际化和专业化人才的培训;(2)吸引国际上的继续教育学院在我国设立分校,引进国际性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资源,以提升我国办学的现代化;(3)在国际合作中,要与长期合作伙伴建立互信关系和有效的质量保障管理机制。[6]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继续教育的发展不再局限在传统的国内学校,而是逐步迈向与国外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的合作,为我国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五)打造教育品牌延伸

面对市场化经济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继续教育领域应该加强教育的品牌延伸效应,这也是激发民众继续学习动机的一种方式。教育品牌延伸主要是借鉴市场营销中品牌管理的理念,把继续教育当成一种商品推荐给消费者或者是根据现有的品牌延伸到教育,让全民形成一种学习的时尚。[6]继续教育的品牌延伸主要有两个方面:(1)对于继续教育中受民众欢迎的课程可以推出一系列的延伸课程。如,对外汉语课程,可以再开展汉语语法特训班、全方位听讲精修班、汉语写作精修班,等等;(2)要面对生活中一些现有的品牌,包括电子产品品牌、电影电视剧品牌等人们在生活中所熟知的东西。由于这些品牌在民众心里已经有一定的地位,继续教育可以推出关于品牌的相关课程安排。通过教育品牌延伸满足人们对学习的需要,对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网.党的十六大报告[EB/OL].[2003-10-09].http://www.ce.cn/ztpd/xwzt/guonei/2003/sljsanzh/szqhbj/t20031009_1763196.shtml.

[2]Hutchins,R.The learning society[M].New York:Frederick A.Praeger Publishers,1968:13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3.

[4]黄日强,张霞.英国职业教育与学习型社会[J].外国教育研究,2005(4):75.

[5]陈廷柱.学习型社会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1.

[6]郑学益.继续教育在学习型社会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

[责任编辑 金莲顺]

作者:宋雁

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社区教育论文 篇3:

公共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价值

摘 要: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保障。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储存的基地、学术信息集聚的平台,是建设学习型社会重要的信息传输与知识服务的机构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无差别的对象服务、免费的知识服务、海量文献的提供,与学习型社会的全面性、终身性、社会性高度一致,通过丰富馆藏文献、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质量、打造品牌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把自身主动融入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特殊贡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学习型社会;措施与价值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与知识储存的基地、学术与信息集聚的平台,无疑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重要的信息传输与知识服务的重要机构之一。随着知识传播方式与承载平台的变化,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在正规教育模式中获取的知识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老化、落伍,只有通过不断的充电学习,才能跟得上知识爆炸、技术更新的步伐,才能够维持个体自身参与经济及社会生活的能力。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承与传播知识,承担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能够为终身学习这个过程提供更多有利的条件。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性质职能、拥有的社会文献信息方面,都能够显示出其在学习型社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情况及本质

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源自1968年,是由美國学者罗伯特·赫钦斯率先提出的。学习型社会的核心概念和具体内涵是指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即社会全体成员形成共同学习、不断学习的风气,个体成员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而社会为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建立了相应的配套机制和和完善的促进手段。

20世纪70年代,著名报告《学会生存》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并公开发表,正式提出了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此后很多的国家都在这一理念的倡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活动。

学习型社会的本质是人们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一种新型社会模式。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人类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和经济、文化、教育与技术的发展,只有把有时间限制的学校教育,延长为无时间限制的“终身教育”才能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所以必然要求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坚持终身学习,国家要有体制和机制促进保障全体民众的终身学习,为每个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体系,人们可以自主选择每个阶段所需的自我发展知识,真正的做到自主性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全面提高自身素养,享有美好、健康的生活。

我国自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以后,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学习化社会提出的根本动因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长足进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战略步骤的重大举措。不管是从当下的目标还是未来的发展看,学习化社会始终是社会改革发展的理想境界和目标追求。当前全体社会成员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

二、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公共图书馆的意义与价值

1.作为公共图书馆,它无差别的为全体社会公民服务,所提供的普遍均等服务显示了它知识服务与信息提供的广泛性和包容性。它是面向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成员,也就是说任何人无论民族、年龄、职业、宗教、社会地位,都享有在公共图书馆获取信息、进行学习、自我提升的权利。公共图书馆作为开放的知识服务与信息提供的公共设施,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基础的平台。

2.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免费的知识服务,极大地增强了它的吸引力和使用效率。公共图书馆完全免费为社会及所有个体的成员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与知识服务,承担着知识保存与传递、承载与扩散的社会责任,能够为学习型社会中的每个个体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必然受到大家的欢迎,也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内容及技术的支持。

3.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服务,为每一个人提供了知识汲取的渠道和终生学习的方法,能够保障人们吸收并内化个人知识,实现文化的传递以及知识的实践价值,有助于人们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最新形势,紧跟时代步伐,开拓了大家的视野,使全体公民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竞争和活动中去。

三、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公共图书馆的先发优势

1.公共图书馆提供的馆藏资源的全面性与学习型社会的“全面、持续、广泛”的特点相一致

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系统地收藏了目前为止人类所共同创造和积累、传承的各种相关文化知识信息,可谓博大精深,具有全面性。学习型社会中要求学习内容是没有特定边界、没有专业领域限制的,那么学习型社会中的“个人”就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公共信息资源系统中得到相关的知识服务,从而针对性地促进了学习型劳动者的知识与能力的提高。

2.公共图书馆的全程性教育特点与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性相一致

学习型社会的核心概念和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终身学习,由于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信息生产与存储变得日益丰富与便捷,各种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没有任何知识能够保持固化不动,学习将贯穿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图书馆与人们各个时期的教育息息相关,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补充与拓展,为每个个体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和知识摄取的渠道,为每个个体不断更新知识系统,充实自己提高能力提供了便利,真正成为一所不设门槛、随时可进入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3.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与学习型社会中学习的社会性是一致的

学习型社会是学习社会化与社会学习化的高度融合,社会呈现“时时为学习之机,处处为学习之所,人人为学习之人”的社会风气。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各阶层无差别开放,为所有的社会公众提供知识服务与信息支持,网络化的图书馆实现了实时的资源共享,图书馆的社会性得以充分体现,真正为学习的社会性提供了平台支持和技术后盾,为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四、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服务创新应采取的措施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各种服务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服务,运用多种形式,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努力开拓国民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1.丰富馆藏文献、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质量

公共图书馆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增加馆藏图书数目,同时建立网上图书馆,利用数字技术和电子存储,不断加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力度,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得读者提供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整合各自原有的文献资源和服务资源,建设自己的特色数据库。

2.宣传馆藏图书,打造品牌图书服务,吸引更多读者

公共图书馆的在岗馆员要随时深入社区、机关、单位或组织系列宣讲活动,积极吸引公众参与,介绍图书馆的功能、藏书与服务项目服务内容,让更多人了解图书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主动打造志愿者服务品牌,与社会各界志愿者联合创建“图书分享交流会”“职工书屋”“农家书屋”等,持续关注弱势群体,积极提供知识上门服务等活动,吸引更多读者,让图书发挥最大作用,使公共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3.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公共图书馆因应社会需求,必要时延长下班后的开馆时间,为上班工作的人提供学习便利。开设和运营“读者书吧”,为全体读者提供学习知识的园地、互动交流的平台,开辟情感交流休闲角。各图书馆之间应建立数据连接,实现公共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提升图书馆的利用率,建立“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以服务为宗旨,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塑造全新形象。

4.完善學科馆员制度,让图书情报咨询更有针对性

图书情报咨询部门应完善学科馆员制度,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建立一座桥梁。

五、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做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工作,这也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提供服务的特征,决定了它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支持公民获得教育权,引导公民成为“学会学习的人”,支持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未来在公共图书馆人的不断努力下,公共图书馆将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道路上,起到更强、更大的积极作用。

1.树立全新的图书馆管理理念

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可以适当的延长营业时间,同时也要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经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进而因袭更多的读者进来。由于当下图书馆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形式,不但时间安排不合理,入馆条件也十分苛刻,这让图书馆的藏书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公共图书馆除了要降低入馆条件外还要合理调整服务时间,让更多的读者可以进入图书馆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应想方设法改进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良好的阅读氛围。

2.完善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对于发展来说比不可少,其中馆藏图书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升、优质的服务等都是人们选择进入馆内阅读的首选条件,也就是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大环境作用下的发展所趋,也是读者对馆内的基础印象。对此,公共图书馆应该重视起来,在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能在馆内设施上多投入一些资金,增加读者来馆内阅读的愉悦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可以给读者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公共图书馆可以向政府申请资金来加强硬件设施,只有通过补充充足的资金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图书馆的文化、知识、信息传播功能,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但可以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发展,还能更好促进文化的交流提升。

3.实现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建设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实现图书馆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同时也要增加资金的投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电子阅览室等网络服务。此外,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扩大数字图书的数量来弥补营业时间有限的不足,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便利的网络图书阅读服务。同时也可以创建读者交流平台,增加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互动,实现资源的扩充与共享。

4.丰富教育形式

每个读者都有自身的知识需求,公共图书馆应该根据对当下知识的实际需求来补充馆中的读物,作为当下作为方便的电子阅读形式,公共图书馆也必须建立电子图书平台,尽量去满足读者的不容需求。为此,公共图书馆可以建立多元化的阅读形式,将影视资料与纸质图书进行有机结合。或者邀请专家开展讲座,让读者与专家可以近距离进行交流,同时将讲座整理成课件供读者随时查阅。此外,也可以组织一些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参与进来,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图书馆只有不断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才能形成共同提升的良好的局面。

六、结束语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所向,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性保障。学习型社会建立的目标是每个公民都成为学习者,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承担自己的责任。公共图书馆是知识保存与传播的平台,是信息整合与推送的基地,是当前构建学习型社会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起着难以取代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公共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把自己主动融入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优势,从而保证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雨露.基于公共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考[J].传媒论坛,2020

[2]王玉霞.浅谈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4

[3]李淑芬.谈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4

[4]崔晓耘.高校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J].科技展望,2016

[5]王新雨.试议公共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7

[6]刘海岩.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作用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7

[7]崔 乐.公共图书馆服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J].大庆社会科学,2017

[8]钟伟玲.公共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服务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

[9]倪 艳.开放学习型社会中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

[10]王 伟.打造第三文化空间——加快学习型社会公共图书馆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4

[11]蒋永福.图书馆学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徐冰娟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论文下一篇:绿色生态模式企业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