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地球日益連成一个地球经济村,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方面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贸易国际融资业务开展得越来越多,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业务往来愈发地频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论文 篇1:

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贸易经济迅猛发展,贸易融资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重点业务。本文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贸易融资经验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融资;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很快,贸易融资作为国际结算的派生业务,已逐步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重要范畴。银行发展基本客户、增加结算、创造利润和提升综合竞争力都日益依靠贸易融资这一重要手段。同时,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局势的不断变幻,贸易融资方式也将呈现出亘古未有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专业化,其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地增加。

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起步相对较晚,业务操作管理较粗放,缺乏风险管理的经验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导致其存在一系列问题。探讨借鉴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经验,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规范发展就是本文的研究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

1.对贸易融资业务的理解存在偏差

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加深了对贸易融资业务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但对其提高银行盈利能力、优化信贷资产质量及可能产生的风险认识却还不够。贸易融资经常被理解为从客户押信用证或出借单据那赚取融资利息、手续费和开拓国际结算市场的途径,对利用贸易融资业务诈骗也缺乏警惕。

2.缺乏高素质的业务人才

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实践相对起步晚,只有极少数专业贸易融资人才,且主要在管理层中。这个特点进一步减少了银行与客户的业务沟通,缩窄了对客户营销的渠道,贸融业务拓展带来阻力。

3.银行内部管理防范体系不够健全

现今我国商业银行处理贸易融资金业务,操作独立,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资源共享。要想提高贸易融资业务操作效率,防范各种内部风险,必须拥有一个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科学地规范和监督每一个业务流程。

4.规范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不够完善

在我国的金融法律上,目前关于贸易融资业务的专业术语和处理方式还没有得到相关论证,缺乏界定清晰的法律标准。比方在金融法律上还没有规定银行在押汇业务中对货物单据与货物的权利。显然,缺乏金融法律的规范,一旦出现纠纷,贸易融资业务面临较大的风险。

三、解决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问题的相关对策

1.借鉴西方经验创新贸易融资业务

(1)将辛迪加组织形式与福费廷业务相结合。对于金额较大的包买票据协议,可考虑几家包买商用辛迪加形式,共同提供贸易融资,旨在对分散风险和加强信用额度的限制。

(2)在交易市场上提供可变利率融资。为应对利率变化,少许包买商最先在包买票据上提供可变利率融资这种方式,但只是限于交易市场进行。银行在发行市场一般不提供可变利率融资,因为这会违背出口商需做包买票据业务的主要目的。

(3)约请多家银行风险参与。初级包买商为了消除业务的风险性,通常会约请一家或者几家银行对自己打算叙做或者已经叙做的包买票据业务提供风险担保,这叫做风险参与。风险参与实质等同于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单,以使初级包买商享有双重保障。

(4)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开发贸融系统实现数据可视化。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势,以电子监管技术代替部分或者全部人工监管,有效规避现场监管人员的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可与大型公共仓库建立合作联盟,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打造符合安全监管要求的货押业务大数据公共平台,加快实现全电子化办公和管理,争取达到数据可视化的效果。

2.加强产品政策层面的业务优化

(1)存货类业务。商业银行在确保押品真实、货权可控的基础上,可适当简化监管操作。对于个性化押品,在确保回购渠道的基础上,可进行个性化审批支持。另外,可考虑引入物联网技术,构建物流监控信息数据库,支持探索基于仓储物流大数据的存货融资业务。

(2)预付类业务。要积极优化业务模式,借鉴同业间产品和业务方案设计和风控理念,结合客户需求,进行适应性改造,集成一套完善的预付类业务整体解决方案,以满足借款人在采购环节的多样化需求。针对优质核心企业,借助其提供的数据信息支持,可适度简化风控措施。

(3)应收类业务。要大力推进商业保理业务,重点围绕优质核心企业开展应收类业务;积极探索在医疗卫生等行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拓展对优质市级平台的工程保理业务。

3.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1)落实全面风险管理战略,严防系统性风险。可从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强集约化、专业化、网络和标准化的风险管理;②要坚持进行全流程风险管理,兼顾资本管理和价值管理;③要有主动经营管理的理念,综合看待金融风险,严防发生系统性风险。

(2)理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吸引人才。商业银行应加快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专业团队建设,落实各级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人员职责、职级以及人员配置要求;总行针对确定的风险管理方案要推进落实到各支行贸易融资风险组织架构建设中;要提供较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吸引充实贸易融资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立符合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要求的风险团队。

(3)做好贷后资产质量管理工作,防止发生重大风险。主要通过厘清贸易融资操作平台的职能、系统开发建设、人员考核等方面,加强贸易融资业务的操作规范性和服务效率,做到对贸易融资操作环节的风险早发现、早预警,重点防范重大恶性风险案例的发生。

另外,也要做好对影响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信息的提示工作,针对客户可能的违约要及时预警信息,并向上级分管机构进行风险提示,防止风险扩散。

参考文献:

[1]郑海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与分析[J].时代金融,2014.

[2]吕香茹.商业银行贸易融资[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牛慧.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4]宋炳方.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作者:杜奕璇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论文 篇2:

商业银行贸易国际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地球日益連成一个地球经济村,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方面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贸易国际融资业务开展得越来越多,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业务往来愈发地频繁。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而国内的商业银行贸易国际融资业务却开展的越来越火热,使得业务量不断增大,但是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国际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这篇文章将就如何加强商业银行的国际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来提出一些国际金融贸易的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措施。希望可以对商业银行在国际融资业务方面的工作起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商业银行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风险管理及控制 策略

一、引言

贸易国际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它具体是指商业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还可以指在办理进口开证业务时,利用国外代理行提供的融资额度和融资条件,延长信用证项下付款期限的融资方式。贸易国际融资业务的特点是短期性、高流动性以及重复性。在国际贸易中,规范的金融工具为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业银行贸易国际金融融资业务尤其注重操作控制,这样能够使得国际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因为国际融资贸易区别于一般的普通信贷业务,它是集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为一身的。因此它对出口企业和商业银行都有着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国际融资贸易业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融资业务方面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还是沿用了一些传统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这种传统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套用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和控制中会产生一些很突出的问题,使得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效果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金融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商业银行贸易国际金融融资业务的额度授信管理模式缺乏个性化

总的来说,现如今我国的商业银行采用的是统一的额度授信管理模式,一般的商业银行确定企业的授信额度都是通过企业的资信状况和财务管理状况来决定。而现如今,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统一的额度授信管理模式的弊端不断地暴露,因为这些中小型企业的规模小。此外,业务处理的速度慢,额度授信的大小确定后要很久才可以进行额度授信,而这一方面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效率低下。

(二)商业银行贸易国际金融融资业务操作过程存在不足

商业银行贸易国际金融融资业务操作过程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缺乏风险意识。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国际贸易融资中风险意识相对缺乏,对贸易融资的前期调查不全面,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没有深入了解,从而导致了团队整体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较低。除此之外,由于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在操作过程中难以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措施;第二,管理上缺乏针对性。在贸易融资业务的贷后管理上,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比较系统的实时监控贸易流程的贷后体系。在传统的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模式下,银行对企业违约下的第一还款来源难以掌控。同时,服务项目相对单一,难以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融资市场环境,难以有针对性的实时掌握贸易融资的数据,更不用说对业务流程的掌握了;第三,缺乏创新。目前,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将大量工作放在了对于产品的营销和业务量上,却忽视了风险的大小。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环境不断地变化,客户的要求和需要也不断变化,使得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中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三、国内商业银行贸易国际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一些措施

(一)有针对性地改善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流程

不恰当的业务操作往往给管理和控制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商业银行要不断积累经验,吸取之前的教训,通过“交流”完善自身的操作流程。这种“交流”是建立在各个经办行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之上的。这种沟通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风险。而对内,更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避免信息的闭塞,形成高效的风险管理及控制的运作团队,以肩负企业利益,每一个员工都要做到认真工作,有责任心,不推卸责任,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此外,在严格遵守贸易融资审批的制度下,还要减少审批层次,迅速解决业务中的风险问题,提高业务效率以及进出口商的满意度。只有这样,才可使得商业银行贸易国际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及控制操作更加轻松。

(二)建立完善的贷后管理体系,完善额度授信管理模式

在商业银行贸易国际融资业务过程中,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体系以及额度授信管理模式事关重要。因此,银行要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以此来确定授信额度;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对企业贷后进行管理,时刻关注企业的贸易状况,评估企业的实际能力。但商业银行必须要认识到,企业的授信额度具有时效性,它只能代表企业那一时期的实力,商业银行不能把它作为整个过程的授信额度,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来具体确定,实现额度授信管理模式的灵活性。总言之,只有建立完善的贷后管理体系,完善额度授信管理模式,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国际金融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三)强化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意识和控制意识

我们都知道,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可以确保其资产的安全。安全性是商业银行获取李锐的重要保障,因此银行必须要了解整个贸易的上中下游结构,了解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交易过程的材料是否具有真实性。此外,还要加强对期限的管理,防止因融资期限错配而导致的客户的采购、生产、销售的周期与融资期限不符,造成的欠款,给还款带来巨大的风险。还要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通过对他们的考核和培训,加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从而加强内部的管理,培养出高水平与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四、结束语

国际融资贸易是区别于一般的普通信贷业务的业务,它是集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为一身的。它对出口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融资业务方面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还是停留在以前,没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有所改变,使得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和控制中会产生一些很突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人员必须要及时采取行动,加强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朱童.商业银行贸易国际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5,(05):2-3.

[2]蔡蕾.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现状及发展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5,(01):22-23.

[3]孙舒平.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9):44.

[4]包红霞.江西省商业银行完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J].商,2012,(13):169-170.

作者:张镧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论文 篇3:

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

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对进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是企业在贸易过程中运用各种贸易手段和金融工具增加现金流量的融资方式。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进出口企业对于贸易融资的需求急剧扩大,贸易融资也为推动中国外贸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再度成为市场热点。有关贸易融资的新产品、新理念层出不穷,各家银行纷纷将贸易融资作为优先发展的业务。

银行需要发展贸易融资业务

传统的贸易融资产品主要包括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进口代付、国际保理、福费廷以及各类保函等。近些年来,为满足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通过控制货物流、订单流、投保中信保、结合国内票据等创新型产品层出不穷,例如物流融资、订单融资、信保融资、进出口一票通、应收账款池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与规避汇率风险相关的金融衍生品组合及理财产品成为贸易融资的增值服务,受到进出口企业的青睐。对于银行来讲,贸易融资作为与贸易紧密结合的一种融资类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贷款的特殊性。

有助于银行控制风险。由于贸易项下融资时,企业有着清晰的贸易背景,利用贸易本身的现金流偿还银行融资,银行贷出的资金并不进入企业的生产过程,因此贸易融资具有自偿性、还款来源确定的特点,贷后管理相对简单,即使客户无力履约赎单或还款,银行在掌握货权的情况下仍可通过处理货物来归还贷款或减少损失。

有助于减少风险资本占用,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巴塞尔协议将“有货物自行清偿的跟单信用证”的风险系数确定为一般信贷业务的0.2;中国银监会规定,与贸易相关的短期或有负债的风险资本占用为20%,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风险资本为零。据信息咨询机构LTPTrade分析,贸易融资收入波动性小,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较高,其夏普比高达3.1%,是具有较高股东价值潜力的银行业务。也就是说,考虑到融资过程中可能附加的银行信用、保险信用等因素,部分贸易融资产品的银行风险资产权重普遍低于一般贷款,占用银行风险资产少,属于风险节约型产品。

有助于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长期以来流动资金贷款不流动,用途难跟踪,存在突出的风险隐患。而贸易融资期限通常比较短,资金周转快,流动性强,风险相对可控。特别是在融资规模受到约束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通过发展贸易融资,逐步替代、压缩流动资金贷款,可使信贷结构更为合理,降低总体风险。

有助于提高银行收益。贸易融资建立在国际结算的基础上,是国际结算业务的延伸,可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交易链各环节提供配套融资服务,丰富信贷产品体系,提升综合竞争力。该业务在前期属于中间业务,银行从中获得手续费收入、汇兑收益;在后期属于资产业务,银行从中获得利差收入。因此,该业务可有效带动国际结算、衍生产品、理财等业务发展,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高综合回报。在相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下,多重收益提高了银行的盈利水平。

有助于依托交易链的延伸拓展客户群,开拓新的信贷市场。贸易融资不仅考察企业本身,还考察上下游交易对手,对交易链进行整体分析,可以发现更多业务机会,为具有稳定供销关系的客户群提供配套服务,形成链条式、网络式市场开发,具有市场营销的乘数扩大效应。通常来说,传统信贷业务高速增长中往往遭遇“天花板”效应,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资源有限,市场分割基本定型,面临信贷资金需要寻找出路问题。而贸易活动频繁发生,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融资机会,且这一领域远未形成充分竞争,是发展信贷业务的新市场。

有助于帮助银行及时进入和退出业务。贸易融资与交易过程结合紧密,关注经营细节,对信息的掌握更全面和深入,能为银行直接或间接带来资讯信息,如本地或海外某市场情况,各种产品的行销行情,不同行业的经营趋势及授信客户的经营状况等。它对市场和风险更敏感,既有利于发现业务机会,也可在出现不利情况时及时退出。

贸易融资的上述特点不仅驱动银行从事贸易融资业务,而且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讲,贸易融资比一般贷款容易获得,特别是中小企业,因此企业也倾向于使用贸易融资产品。

国内银行贸易融资的现状

在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初期,各家银行为打破业务分工而把国际结算业务作为主要争夺目标之一,却忽视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近年来,国内各家银行在开展这一业务方面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贸易融资业务市场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在进入中国以后也把开展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之一,从而使这一业务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各家中外资银行纷纷推出新的产品和营销模式。

产品方面。如今的进出口企业更加关注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能否便利其整个交易过程、扩大信息来源、减少相关风险,出口商希望更快地得到付款,进口商希望更好地管理存货。企业对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服务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的交易支付和现金流量控制的需求,发展到对资金利用率及财务管理增值功能的需求。这种变化意味着对现金流、贸易流、物流、信息流的趋同管理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有些新的贸易融资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例如中国银行的进口汇利达、出口全益达;民生银行的应收账款池、物流融资、TSU、收付宝等。

营销模式方面。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运作机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框架下形成的,因此在经营方面,无论是在内部机制还是业务做法上,尚无法完全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外部环境。贸易融资业务的规范化仍处于完善之中,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尤其是风险防范体系不够完善。而股份制银行由于体制灵活,在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建立较为科学的经营模式方面,较国有银行有明显的优势,在争揽贸易融资市场份额方面显得更加主动。典型的是民生银行,不仅成立贸易金融部,专门从事贸易融资业务,而且引入事业部制的运作模式,通过垂直管理建立灵活、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也应看到,贸易融资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例如:

对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有些银行仍然将主要精力停留在传统信贷业务上,导致贸易融资业务被边缘化。客户有资金需求时也习惯于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对于贸易融资的功能和特点不了解,加大了银行营销贸易融资业务的难度。

缺乏专业化经营的重要保障。花旗、汇丰等国际领先银行均以事业部形式设立贸易融资部门,专门负责该项业务的营销推动、业务管理等工作。而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仍然把贸易融资业务定位在依附于公司业务的产品线条,营销、产品、风险审查、政策管理等分散在多个部门,业务主线不明确,职能边界不清晰,流程环节多,难以形成合力和整体竞争力,也不能满足贸易融资专业化服务和时效性要求。体制不顺成为制约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

授信管理与贸易融资特点不吻合。传统授信方法以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为基础核定授信额度,而贸易型企业具有净资产少、负债率高、经营现金流量较大的特点,按现行办法无法测算授信额度或授信额度很小,不能满足融资需求。在业务准入上以信用等级为主要标准,对资信状况一般的客户要求提供抵押担保,使大量净资产较少,但贸易关系可靠、物流和现金流稳定的客户被拒之门外。

产品创新难以跟上需求的步伐。目前国际贸易结算的非单证化趋势显著,而国内银行的贸易融资大都集中于信用证项下融资产品,对于汇款结算的配套融资风险难以把控,品种也相对较少,大量贸易融资需求未能满足。供应链融资也主要集中于单一环节,整合化服务方案的可操作性较差。贸易链中货物及资金流动数据实时传递和动态分析的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将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充分匹配起来。

业务流程与贸易融资特点不匹配。目前,大多数银行都按照一般信贷业务流程处理贸易融资,每一笔业务都要从支行到分行逐级上报,每一层级又分别经不同部门的审批,环节多、链条长,不能适应贸易融资业务频率高、时效性强的特点。

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国际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融资业务也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了促进贸易融资业务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贸易,为银行创造更高的收益,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对贸易融资的管理。

找准定位。各家银行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如果立足于发展贸易融资,就应该将贸易融资提升至战略高度,将其作为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区分责权利,并在人财物上给予倾斜,从体制上为业务发展提供原动力。

建立合适的专项授信评审体制。根据贸易融资产品的特性,改进评审观念,创新评审方法。对根据企业财务状况无法核定授信额度或单笔贸易额较大而授信额度不足的,在确保交易债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按照单笔业务风险值核定(调增)专项授信额度。调整贸易融资业务准入,强调交易条件(包括交易对手、交易商品、合作关系和履约记录等),适当弱化企业资信要求。对能有效控制交易项下物权或应收账款的贸易融资业务,可不要求客户另行提供保证金或担保。

简化业务流程,获得规模效应。一是单证集中处理,组建全国或区域性单证中心,运用影像工作流等技术,将各分支机构的单证进行集中处理,实现标准化操作和专业化管理,提高审单质量和效率;二是强化内部运营管理,简化业务操作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使得部门之间的沟通制度化,合作更加顺畅。

建立安全和快捷的电子交易技术平台。国际贸易和贸易融资领域一个令人关注的发展趋势是电子网络技术的应用。现在,提供贸易融资和贸易结算服务的银行不但要有序开发、整合全方位的内部业务应用系统,而且必须能够接受、使用外部电子网络应用系统,并且能够很好地与有关各方合作。为供应商、贸易商、物流公司等供应链参与者搭建共享信息的安全技术平台,为单证无纸化传输及贸易信息传递提供便利,为客户提供网上贸易融资服务。

加快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根据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不断研发出适应企业需求的新产品、新模式。将融资类产品与结算、资金产品、风险管理工具等进行组合,为企业量身定做“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引进贸易融资专业人才,直接充实到相应岗位上,帮、带其他业务人员;另一方面,对从事贸易融资业务的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及操作人员不定期地进行贸易融资产品、政策、流程等方面的培训,提升素质,更新知识。建立从业人员资质认证制度,经培训、考核具备相应资格才能上岗,规范从业秩序,保障业务运行的高质量。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

作者:刘 嘉

上一篇:粮食安全的农产品贸易论文下一篇: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