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革命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强大信息生产力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探究这种新生产力产生的根本动力成为迫切的问题。本文以信息哲学为视角,深入挖掘了信息社会强大生产力的根本动因和底层逻辑。信息技术为万物的超级互联提供了平台,使得积聚的信息势能倾泻而出,释放出巨大能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信息技术革命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革命研究论文 篇1:

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持续创新发展,并将人们带入了大数据时代,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更加引人关注的则是这一背景给教育教学领域带来的变革。由此,为了高效实现当前的学科教学目标,必须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变革

1 信息化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1.1直观形象

信息化教学相比传统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优势。尤其在教授一些较为抽象、难理解的知识时,这种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借助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实现新颖生动的教学效果,让教学内容表现得更充实、更有吸引力,对学生产生更加丰富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了过去教师只能依靠板书加口述的固有教学模式,形象生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教师用语言和板书难以讲清楚的问题进行形象化的处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信息机化技术的运用,使得很多抽象的知识变得可见,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感受。

1.2内容丰富

信息化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形式单一。而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也减轻了教师板书负担,节约了课堂的宝贵时间,让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

1.3拓展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则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促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不断拓展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2 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教学方式的变革策略

2.1利用信息化教学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实施过程中,作为初中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对初中生进行基础性知识有效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性思维的培养。在我们传统的课堂上,只有老师讲课,学生听讲,久而久之,学生会缺乏自觉主动的思考问题的能力。然而信息化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依靠学生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探究,我们教师主要起着引导和指导作用,在课堂上将基本概念讲解透彻,然后让学生在信息化的帮助下学懂知识点,并挖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自主的学习能力。

2.2 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调动起来,增强教学的效果。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在讲解新课文时,为了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视频配合课文录音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2.3 巧用信息化教学培养理科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信息化充分展示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也是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认可,巧妙的将信息多样化教学方式利用到课堂中。学习需要灵活的应用知识,与之活跃思维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着重培养初中生理科思维,巧妙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使学生对于学科具有敏感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设计,以此提高课堂效率,达到高效课堂目的。

2.4 随堂录制视频,完善学生学习评价

综合观察分析以往学科教学情况可知,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大多学科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时,都习惯于以学生成绩为依据,即在完成具体教学任务后为学生出一套测验习题来让他们完成,然后根据学生的做题得分情况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发展性评价,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的当前阶段,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借助各种创新辅助手段优化完善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鉴于此,在具体为学生讲解某一课时知识内容时,任课教师就可以利用手机、摄像机等设备将整节课的实际教学情况实时录制下来,并将其传到计算机等视频观看设备上。这样在课下,教师就可以在计算机上反复观看并分析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从而对他们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这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3 结束语

综上,教育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根据初中教育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合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借助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赋予初中教学新的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途径,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信息化与各科目教学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施美芳.微课 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J].小学生(中旬刊),2021(03):109.

[2]吴亚男.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J].福建电腦,2021,37(02):180-181.

西华县皮营乡第一初级中学 河南省周口市 466600

作者:李新美

信息技术革命研究论文 篇2:

“信息势能”的哲学视野与时代革新

摘 要: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强大信息生产力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探究这种新生产力产生的根本动力成为迫切的问题。本文以信息哲学为视角,深入挖掘了信息社会强大生产力的根本动因和底层逻辑。信息技术为万物的超级互联提供了平台,使得积聚的信息势能倾泻而出,释放出巨大能量。

关键词:信息大生产; 信息势能; 信息生产力

信息技术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格局。“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的概念已经被广为接受,信息的分化带来了信息势差,由信息势差产生的信息势能导致了信息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是推动信息社会迅速前进的动力,也为传统社会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契机与进路。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一新的社会生产模式?本文遂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一、信息势能的哲学本质

“势能”概念一词最早出现在物理学中,是在“保守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按照权威物理学教材的定义“若力所做的功与受力质点所经历的路程无关,这种力就叫保守力”[1],进一步而言,勢能的定义为:“以保守力相互作用的系统之间存在着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1]”势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势能的变化会带来力的效应。类比这种对势能的描述,英国当代语言学家迈克尔·韩礼德(Michael Halliday)在1967年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信息势能”的理论。韩礼代从信息发送者的角度将信息划分为告知信息(given information)和新信息(new information),在他看来,人们在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彼此对焦点信息的认知层次和深度是不对称的。在实际交际的过程中,告知信息和新信息之间在某种情形下产生信息差,从而为语篇信息提供交际动力(communicative dynamism),进而形成信息势能(Information Potential Energy),最终促成了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 [2]。国内学者以靖继鹏博士为代表,则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将信息势能定义为强势信息和弱势信息之间的势差,信息因势差而流动,从而形成信息传播[3]。上述两种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通过信息流动定义信息势能有其可取之处,但信其所研究的信息存在的层次和范围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同时,在信息论的视域下,信息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经验的人际交往之间,还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宇宙万物中。信息的普遍存在性提醒人们,仅仅从语言和传播的视角来分析信息势能的存在范围是狭隘的和不充分的。如果要从更加整全的角度说明信息势能,我们需要跳出单一学科和日常生活经验对信息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认识信息和信息势能的本质。

按照邬焜教授《信息哲学》中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4]”信息的哲学形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以信息场和信息的同化异化为两种基本形式的“自在信息”;第二,作为主观间接存在初级阶段的“自为信息”(信息被感知和可回忆的存储);第三,作为主观间接存在高级阶段的“再生信息”(概象信息和符号信息),人类的精神、思维活动、语言表达、人际信息传播都属于“再生信息”的范畴,换言之,之前学者对信息势能的理解都限制在信息第三种“再生信息”的存在状态。在信息哲学看来,“自在信息”才是信息的原初状态,规定着信息产生的根本动力,自为和再生信息的产生和发展以自在信息为基础。因此,若要深刻理解信息势能的哲学本质,需还原到“自在信息”产生的机理。

信息本体论认为,“物体是通过自身辐射或反射中介场来完成相互作用的,而正是这个中介场,载负着反映物体自身存在的方式和状态的信息……信息是某物在自身异化它物过程中所显示着的某物自身的规定性,是某物在它物中的间接存在,也是在某物与它物的关系中所揭示出来的某物的规定性。[4]”从信息论的视角看,信息场一经产生,就展开了信息自身的运动。当某物辐射的信息在运动过程中作用于其他物质时,就会对它物产生影响,同时也就发生了信息的同化和异化(在此过程中质量、能量是信息的载体,质量和能量的同化异化其本质是质能分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也即信息的变化)。自然万物普遍实现着与其他存在物及其周围环境中信息的交换,信息的传递和相互作用将某一模式的信息转化为物质特定的结构或运动状态。

由此我们可以推理,自在信息的信息场和信息的同化和异化这两种形式激发了信息差异的内在动力,是理解信息势能得以产生的底层逻辑。信息差异带来了信息分化,系统内部或外部要素、构件之间特定情形的信息分化形成了信息势差,进而形成了信息势能。所以,就其哲学本质而言,在某一系统内部与外部相关要素之间,信息势能是由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传输的信息场以及信息的同化异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信息另外两个层次的存在形态,即自为信息和再生信息形成信息势能的过程也是如此。在自然界系统的演化过程中,自然物时刻辐射或发射着自在信息,只不过绝大多数信息并不为人所把握和感知,被人们所感知和记忆的信息也存在信息差异。自为信息进一步上升为再生信息,个体先天基因的差异性、后天成长环境的差异性让每个人处理信息的方式和模式都不尽相同,有的个体再生信息模式多元而丰富,有的个体的再生信息单一而贫瘠,于是在再生信息的层面产生了信息势差,一旦这种信息势差产生信息流动,就会形成信息势能。

二、信息势能外化为信息生产与信息生产力

(一)社会生产力的本质是信息生产力

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力作为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体的生产合力状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表达了三种不同层次的生产力过程: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生产力[5-6]。在信息哲学看来,人们传统观点认为的物质生产其实质是信息生产。一方面,根据物理学的质量(能量)守恒定律,人类无法创造或消灭物质,而只能改变现存物质的质能结构和分布状态。具体而言,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首先破坏物质旧有的结构和状态,进而建构人们目的性的物质存在方式。人们改造世界最终的目的不是一堆无规则原子的集合,而是物质的特定结构和秩序。从信息思维看,物质特定的结构与状态正是不同方式的信息编码,在此编码活动中所利用的物料仅是信息的载体,人们进行生产和创造的本质是新信息的生产和创造。[4]人类以物质为基础的生产实际上是复制、重组现有物质的结构和状态,预先在头脑中建构一种新的信息结构与模式,然后通过操作工具对物质材料实现主体目的信息的过程。

另一方面,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人类自身的生产是父母通过生育机制产生后代,但人之为人最本真的特征的是遗传信息和人类文明(尤其是语言文字、图像符号所代示的意义)的传承和习得。人类精神的生产实际上也是基于对经验世界和理性思维的整合,复制、重组、创造新观念信息的过程。进而,将新观念信息外化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人类的实践过程可以提炼为主体的目的信息通过技术性信息内化为物质材料结构信息的活动。因此,如果说物质生产的本质是信息生产,物质生产力的本质也应当是信息生产力,那么,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信息生产力与信息势能的关系。

(二)信息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是信息势能的外化

信息技术放大了社会不同部门间的信息鸿沟,导致了信息分化,而信息分化带来了信息势差、产生了信息势能。积聚的信息势能在当代万物便捷、超级互联的情形下倾泻而出,释放出巨大能量,信息势能的外化涌现了强大的信息生产力。那么,这种强大的信息势能是如何积累起来的呢?生产力要素包括三部分:劳动工具、劳动者和勞动对象[4]。但在信息社会,生产力的三个要素都被信息技术所提升,甚至发生质的飞跃。生产力要素的质的改变积聚了信息势能,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阐释。

首先,相对于传统时代效率低下、受制于物理时空限制的劳动工具,作为信息生产力内核要素的劳动工具则是以联网的智能机器集合为中心的智能系统。以近些年兴起的智能机器为例,智能机器通过灵敏的感应器、机动的触屏操作、机械手臂进行信息的高效接收、采集、储存,通过强大的人工智能学习算法、大数据挖掘和云计算进行时时的算法的迭代和优化。每学习一组数据,机器就自我更新换代一次,在源源不断电能的支持下,智能机器的大脑有着无限的学习和自我更新能力,最终机器将运算结果以人们预想的方式执行出来。强大的劳动工具可以自我创生新的信息模式,相对于传统机械性、简单模仿性的机器,产生了高度的信息分化和信息势差。

其次,信息时代的劳动者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和实践技能的操练,成为了具有较高科学常识、专业技能的知识创造者,不再是对传统知识和技能的简单模仿。信息劳动者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平台,可以实现对模拟对象的任意创新和改造,这种新的劳动工具使得劳动者可以无限试错、无限次创生新模式的可能,充分调动了人们思维的活跃性与精神的能动性,开启了劳动者大脑高度的信息分化。社会全体劳动者大脑的信息分化蕴含着解决问题、改造世界的无限多可能性,储存着信息势能。

再次,相对于传统社会,信息技术使得生产力的劳动对象范围更广、层次更深。受限于劳动工具的发展,传统社会只能改造宏观世界的部分对象,但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人们向宇观和微观世界进军成为现实。太空望远镜、卫星信息传输、电子显微镜、高精度机械臂、基因编辑、脑机接口等尖端信息科技的涌现允许人们在天体距离、宏观和纳米级世界进行操作,深化了人们改造物质结构和状态的层次、广度和深度,在劳动对象的维度积聚了信息势能。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革新了生产力的劳动工具、劳动者和对象,使得生产力三要素都积聚了巨大的信息分化和信息势能,同时伴随着连接万物的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涌现,打通了社会生产的信息流。在信息势能的内推下,强大的信息生产力外显出来,在信息时代呈现出崭新的社会大生产局面。

四、小结

本文分析了信息势能的哲学本质,根据信息哲学原理,自在信息场的空间传输和信息同化异化的时间传输形成了信息传播的内在动力。由信息差异带来了信息分化,系统内、外相互作用的双方在特定情形下形成了信息势差,进而产生信息势能,信息势能的外化衍生了信息生产力。信息生产作为人类实践的本质在新时代的信息社会开拓了崭新的发展局面。如此强大的信息势能为突破传统社会的困境提供了进路。作为惠及全民医疗的“医改难题”,在信息生产力的推动下实现了医疗信息资源的均衡布局。在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三医联动”的困难和风险在信息社会中会得到有效解决。信息生产力对县域医联体、分级诊疗建设、家庭医生签约、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推进国家“大健康”战略的顺利实施,减少因病致贫比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信息哲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18ZDA02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颖聪主编.大学物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40-41

[2]Halliday, M.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J]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67(3):199-244

[3]靖继鹏,吴正荆.信息社会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

[4]邬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和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6,50-51,342-343

[5]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

[6]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7]邬焜,李佩琼.科学革命:科学世界图景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3):41-46

作者:王恩

信息技术革命研究论文 篇3:

浅谈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国际政治的三个阶段

【内容摘要】以数字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正深刻影响国际政治。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来看,信息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在推动国际政治的变革。总体而言,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军事变革,间接影响二战后的国际政治;以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信息跨国界流动,引发“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主张与抗争;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和生产工具改变,从而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影响,进而推动国际政治变革。

【关 键 词】信息技术革命 国际政治 影响

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全面步入信息时代。以数字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席卷全球,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它通过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改革生产工具,从而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并进而影响国际政治领域。回顾信息技术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自计算机的诞生开始,信息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在推动国际政治的变革,并使国际政治呈现出不同的新特点。

一、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直至60年代末,其主要特点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及其应用于军事领域,进而间接影响二战后的国际政治。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的诞生意味着信息技术革命开始萌芽。1945年,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之后,它以平均每五年速度提高十倍,而体积和成本低十倍的态势发展,它将人类迅速引入一个以电子计算机为发展核心的信息技术时代。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及其广泛应用,使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它的出现被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开辟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发生重大的影响。

计算的出现是军事需求的结果,但它随后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并引发了军事武器革命。从计算机发展史来看,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期,计算机技术研发的目的、研发经费的投入等,其最初主要是为满足国防尖端研究部门与军事部门的使用需要: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的研制,是由美国军械部为弹道研究工作,拨款40万美元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用于研发;根据冯·诺伊曼思想设计的EDVAC是由美国国防部委托研制,并在美军阿伯丁靶场开始正常运转;最早制成的存储程序计算机SEAC与SWAC是由美国空军提供研制经费,研制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技术成熟程度;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研制的IAS是由军械部出钱,首先用于解决核武器方面的问题;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军事上专用的“旋风”计算机,是根据美国海军提出的要求研制,后来由美国空军用于SAGE防空系统,等等。因而最初的计算机大量应用于军事领域也就不足为奇。根据统计,1962年以前,美国根据军事机关订货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超过民用计算机的生产。例如1955年两家主要公司(IBM和“斯别利·兰德”)提供的民用机和程序总共一亿元,而为了军事目的的则总共三亿美元。在军事应用上,计算机一方面主要用于设计新型军事装备方面的科学计算,如模拟飞机工作,计算弹道轨迹、热核武器等复杂技术科学计算工作,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直接装入军事武器,以提高武器的性能。例如,1955年美国伯士·阿尔玛公司生产的第一台机载半导体计算机就装在洲际导弹“阿特拉斯”上。此外,计算机技术还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其它方面,如武装力量的大型系统管理。在五十年代初期,美国就比较广泛地在作出军事方面的决策时使用数学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用于实际军事行动,在美国作为过极为重要的决定,甚至包括政治的决定。在军事计划的拟订、局部对象(如海军舰艇)的战斗信息控制系统、多机联合准自动化控制系统(例如防空系统)等方面计算机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在科学计算方面,使用通用计算机部门的数量才急剧增加。

这一阶段,信息技术通过渗入军事领域而引发的军事武器革命,间接影响了国际政治各方面。传统理论认为,军事实力是衡量国家的重要标志,是世界秩序的三大支柱之一。军事武器的性质与水平决定战争的规模与结局形式,而战争则是国际政治的高级形式,对于国际战略的变动和调整表现突出。事实上,通用计算机为军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军事上最复杂技术系统的发展,包括热核武器、超音速轰炸机、洲际弹道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运载工具等等,这些新型军事武器的发展,对二战后的国际政治力量、国际政治格局、国际关系等各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以通讯卫星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其主要特征是通讯卫星技术的发展导致跨国界的信息流动,引发“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主张与抗争。

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为数字传输提供了一个更快捷、更广阔的途径。20世纪50年代末期,原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对国际政治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由于人造卫星具有巨大的政治象征意义,同时它在军事等各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因此,导致美苏的空间竞赛,两国纷纷研制和发射卫星,展开在空间领域的角逐。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就是由于其实现了国际间的通信及广播电视节目的相互交换,信息的拓展能力不断增强,范围不断扩大,对世界性的传播秩序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使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态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卫星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上开始出现关于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论争。尽管初期卫星技术主要用于电话与数据传输,但已引发世界各国对于信息跨国界自由流动导致威胁国家主权的担忧。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宰国际新闻传播与传播新秩序的现状,许多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建立新的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这一需求和行动在20世纪70年代体现出来。作为最具影响的国际组织联合国,1972年通过了实行限制跨国电视信号的规定。此后,还分别通过了《阿尔及尔宣言》(1973年)、《圣西荷会议宣言》(1976年)和《大众传媒宣言》(1978年)。197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研究传播问题国际委员会”)。1980年,该委员会出版了委员会报告《许多声音,一个世界》,支持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新闻事业,把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这一报告集中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同时,1976年7月,世界不结盟国家新闻部长会议首次提出了“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主张。鉴于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分布不衡的国际社会的现实来看,由于其实质是一种实现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因此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争论和努力将会持续,。

大部分国家对于信息出现跨国界流动状况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在随后国际政治舞台上发生的政治事件证实了这一点。通讯卫星在七十年代覆盖了全球,它使得信息很容易由一国迅速流入另一国。信息流入国的人们很容易通过短波收音机、电脑、传真机等迅速获得外部的信息。这使得原来由政府自上而下控制的信息的能力减弱,成本在显著增加。同时,其后果是国家的主权受到挑战。例如,1989年的罗马尼亚剧变前夕,罗马尼亚反对派人士在蒂米什瓦拉的游行群众与军警发生冲突以后,用医院太平间的尸体伪装成被屠杀者,举行烛光哀悼仪式,并借助西方国家的传播媒介在全世界扩散这一消息,从舆论上推动了局势的演变。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通讯卫星等全球通讯的急剧扩展,它形成的示范效益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比在前两波民主化中或者说比二十世纪任何其他一次的政治浪潮的重要性都大得多,它使得威权政府越难以对其精英和公众进行信息封锁,以防止他们知道发生在其他国家有关反对或推翻威权政府的斗争。

三、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直至现在,其主要特征是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信息技术带动信息资源渗入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深切改变人类社会,这种改变同时对国际政治产生全方位、更为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是当今信息网络化发展的主要体现,它是当前作为信息化核心信息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尽管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ARPANET)在1969年就出现,但直至1983年,阿帕网各站点通讯协议统一采用TCP/IP协议,才被很多人认为这是全球互联网诞生的标志。1989年,最早的互联网服务商出现,互联网开始面向社会,面向商业。如果说此时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力还比较有限的话,那么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最高发展于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将互联网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199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所组建的“国科网”(NSFNET)与美国国内当时较大的几家区域网络系统一举结成为其国内最大的“广域网”,标志着互联网的骨架宣告正式建成。其后,1993年美国提出建设“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NII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世界各国立刻纷纷追赶美国提出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时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在世界各国的推动下,互联网将位于不同国家的各自独立的电脑处理节点通过线路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用户最多的民用计算机网络。同时,由于网络具有开放与平等性、容量无限性、廉价性、简易性、传播双向性、隐蔽性等特性,它得以在全球迅速扩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互联网的发展,不但深刻影响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还对国际政治格局、国际关系、国际法等各方面产生影响。互联网使得世界政治出现新景象,它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快捷的通道,促进相互之间更加密切的联系和合作,缓解国际的冲突和对抗,共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

(一)非国家行为体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俱增。作为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个人都受到信息技术革命推动并迅速发展,在国际政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从而削弱所在国的国家主权,导致国家主权的让渡。

(二)信息霸权导致国家思想文化面临新困境。互联网使得越境信息流更加畅通无阻,而某些信息强国利用语言的便利条件,以其技术优势和强化文化为后盾,大肆推行其单一或极端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实行“文化殖民主义”。

(三)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争端增多。一些国家更是依靠其国家在信息领域的优势,形成了信息强权,从而控制信息的国际立法,排斥或削弱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发言权,并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固定为法律(上接第14页)优势,即以法律的形式固定这种优势。部分信息弱国为改变这一状况,势必不断抗争。

(四)信息网络对国家安全造成新冲击。信息安全成为新的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窃取政治经济军事情报、网络黑客行为、侵入或攻击信息系统、网络犯罪多样化等影响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基础。特别是网络出现非政府组织、网络恐怖主义、激进宗教势力、极端民族主义活动向黑客攻击的转变,并构成了新兴的全球力量体系,使国家的走向越来越多地受到它们的影响与制约。

(五)信息战成为战争的新形式。更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信息战为核心的军事革命在这一阶段达到更高水平。特别是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开始采取了大规模使用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使得信息战登上了国际政治和军事的舞台。此外,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形成,信息战越来越注重网络空间的作战。1999年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南联盟展开了全球的第一次信息网络战争。因此,在各种计算机网络正成为国家的战略命脉的同时,各国已逐渐认识到,信息战争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一种新形式。

(六)世界政治力量中,呈现“一超”的强化以及新力量的崛起。信息技术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提升国家综合国力重要推动力,从而影响国际政治力量的变化。美国利用其资金和人力的优势,抓住发展计算机技术和建设互联网络的契机,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逐渐恢复日本和西欧的经济优势,拉开了与它们的差距,把80年代被转移出去的国际政治权力重新转移回来,从而重新确立和巩固了它在当今世界的“一超”地位。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利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推动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形成国际政治的新力量。

纵观信息技术发展史,信息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会给国际政治带来新的特点。这种影响,从单纯的军事领域拓展至多领域影响,从间接影响转向直接影响。与前两次技术革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不同,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不仅仅技术变革,而且它还捎带更重要的信息资源变革,因此它不仅仅改变生产工具,还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革命对国际政治必然带来更深刻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苏]阿波京,梅斯特洛夫.计算机发展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陈厚云等.计算机发展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冯宋彻.科技革命与世界格局[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半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6]陈卫星.国际关系与全球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美]伽摩利珀.全球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蔡翠红.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9]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0]田作高等.信息革命与世界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作者:李伯聪

上一篇:甲鱼养殖技术研究论文下一篇:因材施教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