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

2022-04-22

[摘要]广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种植业比重偏大,渔业优势未充分发挥,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调整优化广西农村产业结构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 篇1:

云南省边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获得和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查阅相关统计数据来分析云南省边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指出一些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 云南边境 农村

一、云南省边境地区概况

云南省边境地区基本属于农村,共25个县,占全省129个县的19.37%,国土面积9.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3.47%。25个边境县中22个县属民族自治地方,17个县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至2013年末,边境25个县农业人口约占边境总人口的80%。是典型的集民族和贫困的农村地区。有国家级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8个、边境通道90条、边民互市点103个。

二、云南省边境农村产业结构现状

(一)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三大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层次之间及产业各层次内部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鉴于边境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实际,本文所指产业结构主要是指以下三个层次,即第一个层次: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二个层次:农业内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三个层次: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经济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产业结构的变迁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当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攀升。当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时,就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时,必须坚持以市场导向为主,兼顾政策导向,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最终目的。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和变化趋势并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发挥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同时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云南省边境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近几年来,边境地区的农村经济有长足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第一产业比重缓慢下降。2006年边境25个县第一产业在社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38.4%降到32%。第二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1年的20%增到29%。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37%上升到39%;第一产业内部改变了过去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局面,形成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共同发展的多元结构。种植业比重缓慢下降,但仍居于主要地位。尤其是所走访的麻栗坡县边境村寨则更是以种植业为主,以种植业为生。只兼业养少量家畜;种植业内部以粮食种植为主,但比重在逐步下降,经济作物比重在持续增加。

三、云南省边境地区农村劳动力结构及收入构成

劳动力是产业部门的首要组成要素,其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仍占主要地位。据对潞西市三台山乡邦外村的调查,2006年乡村从业人数为990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875人,占88%,第二產业20人,占2%,第三产业95人,占10%。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大,农业仍然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06年边境25个县农民收入构成中,农业收入占94%,如麻栗坡县董干镇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41元,总收入为456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3%。

四、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

云南省边境地区第一产业占有大量的劳动力,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却只有三分之一,说明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力利用不充分。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率最高,劳动力占比不到10%,却对生产总值有四分之一的贡献,第三产业劳动力占20%,对生产总值有40%的贡献。如2006年边境地区生产总值为3626125万元,第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34%;第二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27%;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39%。2006年边境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占71%,第二产业占9.5%,第三产业占19.5%。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劳动力的流动应从生产率低的农业向生产率高的第二、三产业转移。

(二)科技创新薄弱

由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随着资本的不断增加,资本对于产出的贡献越来越小,产出很难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存在一个马歇尔例外,通过科技创新所获得的技术知识的增加会提高资本的收益,使得产出不断增加。

边境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薄弱,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加之农民素质不高,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使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受到限制。农业生产依然主要依靠经验,生产的增长主要靠投入简单劳动力。农产品加工企业多为初级产品加工,精深加工企业少。麻栗坡县2002年引种小粒咖啡,味道好,但本土不会加工,只能卖原材料。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附加值低,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抵御风险的能力低。

(三)劳动力素质较低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读书无用论”的传统小农思想根深蒂固。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壮年劳动力“离农”现象突出。农业劳动力有老年化、素质低等趋势,具体表现在:

第一,文化程度低。2006年边境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为4.5年,拉祜族、佤族等民族受教育年限仅为3年,仅沿边乡镇文盲、半文盲人口有29万多人,占当地农村总人口的14.9%。据对麻栗坡县荒田村的典型调查,2008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5.5年,其中大专生2人,高中生11人,中专生9人。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2个大专生毕业后都失业了,在外面打工,日子过得很艰苦,致使读书无用论在村中更加盛行。大多小学毕业就辍学,有的在家种地,有的外出打工。另外农村教师工资偏低,初中教师每月工资仅1200元,很难留住和吸引优秀教师。

第二,老年化严重。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边境地区农村劳动力中,老年化现象突出。所调研的麻栗坡县董干镇2006年劳动力资源数为25561人,其中超过劳动年龄(60岁)参加劳动的人数为1332人,占劳动力资源数的5.2%,如果把超龄劳动年龄定为50岁,无疑这个比例将会更大。边境地区劳动力的老年化使得劳动力素质下降。

(四)自然环境破坏严重

一是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食物增加需求,毁林开荒严重,造成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沙漠化加快。如麻栗坡县荒田村由于人多地少,以前6个人的地现在14个人分,粮食不够吃,村民不得不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开荒种地很普遍,几乎到了开荒的极限,没地方砍柴,只能去越南砍。

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和水资源受到污染。如位于麻栗坡县中越边境的荒田村、岩洞坪村、竜嘎村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不能蓄水,土壤贫瘠,砂石多。需对农作物施大量化肥才能维持产量,对化肥的依赖很严重。长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作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影響农作物的长势。此外,化肥的涨价更是给严重依赖化肥的农民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是农作物种植单一,导致土地退化。2004年边境地区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0.66:0.34。边境地区主要种粮食,作物品种单一,缺乏变化。以上提及的中越边境三个村子由于缺水,三个村主要种植玉米,主食玉米饭。单一作物的种植不利于土壤养分的保持,容易导致土地退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

四是林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林地的不可持续发展。林地是生态系统的支柱,蕴藏着多样的动植物资源,这些资源在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中起关键作用,是农业生产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水库和调节器。云南边境地区由于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的比率不合理使得林地不可持续经营。麻栗坡县国家级天保口岸附近山上的树被砍了,都种成了橡胶树,这样大面积的种橡胶树不利于防风固沙,含养水土,生态环境显得极其脆弱。

五是工业和生活垃圾污染严重。土地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是自然的依托和载体,具有生态环境的功能。近几年由于工业的外部不经济,土地受工业三废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资源也深受其害。边境地区农村工业装备技术落后,大多是高能耗,高排放、资源性产品的企业,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更大。此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适当,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生活废弃物随手一扔,堆积成山,臭气弥漫,地膜等塑料制品漫天乱飞。

五、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由于边境各县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边境地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延伸优势农产品产业链

边境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的种养收入占农民收入的70%以上,来自第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较低,龙头企业少、小、弱,且多为初级原材料加工企业,带动力和竞争力不足。而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对于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加快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变,延长产业链,增加优势农产品附加价值。制糖产业是这一方面比较成功的例子。瑞丽市、潞西县、耿马县、勐海县、龙陵县有种甘蔗的传统,有发展制糖产业的广阔原材料,制糖企业众多,其中耿马糖厂日处理甘蔗能力达5000吨,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制糖企业之一。加工企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当地就业机会的增多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使劳动力从效率低下的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

(二)处理好农林牧渔业之间的关系

在保持种植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保护并修复好林业,大力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畜牧业。林业应抓好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快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调整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的比例,主要是增加防护林和材林面积。另一方面,控制林木采伐量,保护水源林、防护林;畜牧业在抓好生猪的同时,应加强牧草场建设,发展食草动物如牛羊的规模化饲养。从改良畜禽品种、疫病防治、建设草场和饲料加工着手,逐步建立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体系。

(三)处理好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关系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调整经济作物的品种和布局,积极发展甘蔗、茶叶、水果、油料等优势产业,使边境地区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14年边境地区粮食和经济作物面积比调整为45%:55%较为合适,粮食种植面积为443250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541750公顷。在市场需求的原则和基础上,不同县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四)扩大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劳务输出

在边境地区加快建立农村科技推广培训体系,进行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积极开展成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培训和推广一批成熟可靠、容易掌握、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适用技术,让边境地区的每个青壮年劳动力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由于边境地区70%以上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隐性失业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劳务输出,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对继续务农的劳动力也应进行技术培训,以提高劳动者技能。

边境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大多是小学,劳动技能单一,职业技能欠缺,大多都未经过系统的培训。严重地阻碍了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大部分劳动力只能从事体力劳动,难以进入较高层次岗位,因此就业不稳定,收入低,流动性大。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后才能输出,否则劳务输出缺乏持久的动力。

(五)发展边境贸易产业

云南边境25个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边疆线长4060公里,其中,中缅边界为1997公里,中老边界710公里,中越边界云南段1353公里。有着天然的边贸区位优势。边境地区口岸体系包括8个国家一类口岸:畹町、瑞丽、河口、勐腊、景洪、思茅、金水河、麻栗坡,8个二类口岸:片马、腾冲、盈江、章风、南伞、孟定、孟连、打洛,以及90余个通道互市点等。从总体上看,已形成西、中、东三路较为集中的对外通道和口岸群体,构成了云南在地域上全方位向周边三国开放的基本格局,其中,西路以瑞丽、畹町为主,中路以勐腊为主,东路以河口为主。

由于和云南边境接壤的周边三个国家经济比较落后,主要出口农产品、矿产品、林产品等初级产品,进口机械设备等工业制成品。因此,边境贸易有着极强的互补性,云南边境地区应当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出口工业制成品。同时广泛参与东南亚、南亚区域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加快边境地区经济发展。

腾冲县、瑞丽市、耿马县、景洪市、勐腊县、金平县、河口县、麻栗坡县都属国家级口岸县,边境贸易较为发达。应立足边境这一天然的区位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优势。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制定有利于原材料进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海关政策,充分利用周边国家丰富且廉价的自然资源,缓解国内生态压力,积极向周边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带动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云南民族地区“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文献》2007年12月第1版第471页.

[2]2005年云南省民族地区经济工作手册.

[3]2007年云南省民族地区经济工作手册.

[4]对农户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访谈.

作者简介:安平平,女,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经济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产业经济学;张择,男,中国人民银行富民县支行,硕士研究生,副主任科员。

作者:安平平 张择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 篇2:

广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摘 要]广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种植业比重偏大,渔业优势未充分发挥,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调整优化广西农村产业结构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产业结构;广西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樊怡菁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 篇3:

西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

摘要:西藏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制约,农村产业结构发展进程迟缓,严重制约了西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章通过分析加快西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了提升西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关键词:西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1 加快西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1.1 加快西藏农村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进入到“十二五”发展规划期后,当地在农村产业综合能力方面有所提升,打破了长期以来困扰当地经济发展的局面,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但是,从全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来看,西藏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不科学,农业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渐渐显现出来,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加快西藏农村地区产业的结构调整,对推动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生产效能的需要

随着西藏地区的对外开放以及农业的不断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能已经成为实现农牧民增收以及农业增效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农业科技使用等多方面的原因,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较为明显。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64元,而农牧民则为4904元,差距明显。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仅增加农牧民收入,还能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能。

2 提升西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2.1 转变当地农牧民的思想观念,提升科技文化素质

当地农牧民在进行农牧业生产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生产技术,这样不仅产量低,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还不能将劳动成果转化成好的经济效能。所以,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主管部门应该深入到田间地头、农牧民家中,向其宣讲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其增加收入、实现小康的重要意义,让广大的农民能在思想上得以根本转变,进而能积极配合提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此外,还需要大力提升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养。一般来讲,人力资源结构方面的调整是实现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力。在西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大力提升当地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养,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九年义务制教育,提升教学质量,采取适度集中的形式,创建医疗与教育一体的农民之家。充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推动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在农村青壮年中开展就业前职业培训、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等系列教育培训活动,使他们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以及实用的技能方法,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向高层次产业结构创造必要的条件,实现有序性的产业结构调整。

2.2 打造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2.2.1 打造区域优势农业产业 西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海拔高,年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比较大,长年降水量少。在西藏独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了许多富有高原特点的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实际上为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要根据西藏农村发展的实际,积极建设适合的自然保护区与经济开发区,下大力气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主导产业,切实发挥好交通、资源、能源、科技以及地域等多个方面的优势。采取发展设施农业的现代新型技术产业,将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创建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开发区,并充分利用好农业科技方面的实力,重点发展生物技术作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且要进一步加快产品研发步伐,加大在设施栽培、农产品加工、工厂化育苗、畜牧品种改良、高新技术引进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力度,以实现新的突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研发高技术农业新品种。此外,还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出发,积极进行结构方面的调整,并建立区位优势与区域特色,创建符合当地农村特色的优质产品,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专业化生产区、产业聚集带,大力提升农产品的专业化、商品化以及集约化水平。

2.2.2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首先,大力发展富有当地特色的农副产品产业,为加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西藏农村地区的资源丰富,并且有一些富有当地特色的畜产品、土产品与农产品,这为加工制造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根据面向市场的基本需要,切实发挥好当地的人文优势、区位优势、经济优势以及自然优势等,大力发展特色的农业区域布局以及产业带,创建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品与特色产品。在农业种植中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种植业发展方面,积极改善当地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构建高产田,不断发展粮食作物,并且调整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种植比例,适当的增加经济类作物。在畜牧业调整方面,可以适当提升大牲畜的存栏量,进一步提升农牧民的市场意识,根据市场规律来控制出栏率。

其次,依托高新技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当地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既能大大推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并且能最大程度地增加广大农牧民的收入。西藏农村地区工业占产业总产值的比例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畜牧产品的加工相对来讲非常落后。所以,应该将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当成是产业化发展的措施来抓。在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的整个过程中,要突出当地的特色产业,从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出发,充分运用好当地的资源优势,扶持产业集群,将种植、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符合实际的主导产业,并适当延长产业链,大大提升农产品的整体附加值。还要注意将科研与创新始终贯穿在农畜产品产业化的每个环节内,逐渐形成产业研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积极加大对农业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的支持力度,并且根据当地实际,创建适宜当地农牧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径。

2.3 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适当提升劳务输出水平

2.3.1 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 西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传统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但是可以充分利用其独有的民俗文化、牧业、自然山川景色等来发展旅游服务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需要充分考虑到牧区经济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还要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发展旅游服务产业不失为好的策略。通过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可以充分带动交通运输、饮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商业、电力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此,需要借助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党委开展的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的大好时机,将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观光旅游服务等落实到位,规划好旅游项目,加快旅游服务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打好旅游富民这套组合拳。另外,为了实现西藏农村旅游服务产业新跨越,可以在旅游业管理、旅游项目内容设定、旅游服务宣讲、旅游服务水平等多个方面做好配套服务建设,全力支持当地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发展富有西藏地域色彩的旅游产业。

2.3.2 适当提升劳务输出水平 从西藏农牧区的劳务输出潜能来看,当地农村的富余劳动力相对较多,如果这些劳动力得不到很好的利用的话,就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当地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及时转移出去,就能为当地农牧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并且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调整就业结构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劳务输出,采取一切有效的方式让农牧民走出去。可以结合当前西藏农村的发展实际,借着对口援藏的机会,联系好对口支援的相关省市与单位,采用企业订单模式,在经过短期的文化、技能、技术、职业培训后,让农牧民的技能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品质等能实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经过相关职业技能考核,让农牧民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进而有效提升广大农牧民的综合劳动技能,确保农牧民劳务输出的有效转移。

3 小结

总之,加快西藏农村地区的产业调整,是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相一致的,尤其是当前西藏农村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之后几十年的发展,在各个方面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为此,就需要采取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适当提升劳务输出水平,转变当地农民的思想观念,提升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打造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等措施,加快西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敏,刘天平,杨晓梅.西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J].西藏农业科技,2009(04).

[2] 王娜.西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及关联性分析[J].西藏发展论坛,2010(04).

[3] 郭晓东.试论西藏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J].西藏发展论坛,2006(02).

[4] 杨晓梅.如何提高西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本领[J].西藏农业科技,2008(03).

作者简介:马春艳,女,回族,甘肃临夏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作者:马春艳

上一篇:兽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论文下一篇:上涨空间投资风险因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