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2022-04-23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推动科技进步,以提高产业素质和结构优化升级,高素质人才的不断涌现及其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是其根本保证。江苏应该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及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新机制,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实现江苏经济完美转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政府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府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篇1:

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互动研究

内容提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以及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决定经济发展前景。河南省作为我国内陆新兴的经济大省,经济发展空间和环境决定产业呈“二三一”的结构特点。通过河南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以及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分析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以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进而为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策略。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互动研究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经济中长期经济学的应用促进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伴随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后期创新系统方法的运用,产业结构调整等理论也相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注重各个产业之间关联度以及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创新技术和服务业的完善引入产业动态分析中,并以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河南省经济发展同样也走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当前中原区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

库兹涅茨曾指出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一个总量发展的过程,而是部门变化与总量变化互相依托的,只有将它们同时纳入总量结构框架中才能够恰到好处的平衡。事实上,在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经济增长的表现只能作为内部结构转变的一个剖断面,尤其是对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而言,随着各项收入增长带来的贸易、需求、生产要素等结构方面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最直接的则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尤其是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环境及其产业结构特点分析

河南省是我国内陆地区心腹地带,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我国重点经济发展区域的开发基地。河南省位于我国纵横陆路交通系统交汇处,是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同时,也是继我国发展“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发展区后的又一个新起之秀。该区域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最为密集地区,经济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区域中趋向定位于重点交通和物流集散中心、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地、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基地。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农业生产大省、经济大省,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升级在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新型的服务产业和科技产业对于提升和拉动河南省经济发展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省内城市经济群看,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在经济区域发展中对边缘经济区域的交通、商业物流、金融服务等行业具有持续带动作用。对外经济区域中,对加强和促进毗邻经济地区发展能够起到互动发展、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对于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和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准显著提升,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带,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结构特点。农业仍旧在第一产业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工业是拉动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和采掘工业的比重较大,具有技术含量的加工工业则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但与周边的东部省份和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从内部的产业结构来看,河南省自主创新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则趋向饱和状态。所以,发展河南省内陆新兴经济大省,对于国家实施中部城市崛起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经济发展环境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是河南省建设经济大省最为重要的任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是取得经济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从河南省历年的统计年鉴来看,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一)产业之间比例不协调

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是较大。因此,河南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是经济收入的主体部分,而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第二、三产业则相对落后,与周边的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份相比则差距更大。

(二)资源条件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

从河南省产业内部结构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型为主,尤其是煤炭、冶金、建材等原材料的加工产业比重较大,而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环保产业仍处于待开发状态,特别是对具有高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自“十二五”以来,矿物制造业、金属冶炼业、化学加工业、电力供应业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3.1%,但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其人均占有资源量偏低,这对河南省GDP的整体提高将起到极大的制约作用。

(三)产业结构引导经济增长消耗能源大

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一直是等同或略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但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来的则是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自“十二五”期间,河南省GDP每增加万元,消耗能源就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倍,用水量高于全国4倍,而对于废弃物和废水的利用率却不足45%,同期低于发达国家资源利用率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这种产业结构引导下GDP增长取而代之的是资源高消耗,这就意味着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多以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所消耗资源指标过高而取代。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分析

从2011年最近季度经济统计数据看,河南省面临重大的经济发展机遇,经济上继续保持着较快发展趋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势头。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产业投资贡献率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显著提升。

(一)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产业贡献率是指各个产业部门的增加值所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即总经济增长率的上涨幅度。河南省近一个季度以来产业生产总值呈现了“一二三”格局,根据河南省统计数据来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投资额为2 469.27亿元。经济增长速度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回落了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加快发展,全省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了37.6%,投资额为93.83亿元。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上一年同期,增长了57.0个百分点。全省第二产业投资同期增长26.5%,投资额为1296.67亿元,经济增长速度同期回落了6.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相对缓慢,产业投资同期增长了23.5%,投资额为1 078.77亿元,经济增长速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了4.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投资贡献率明显高于二、三产业,对于农业大省而言,第一产业投资仍然较为强劲,而对于起主导作用的第二产业投资则出现了回落趋势,第三产业的上升幅度很小且投资与同期相比较低。就这一季度产业产值而言,第一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二、三产业则出现回落的趋势,这一季度第一产业平均贡献率最高。虽然第二产业在河南省经济产值中比重较大,但就河南省目前经济状况而言第二产业平均贡献率将在同期高于第三产业。

从经济数据显示来看,产业结构中各个产业之间的平衡与否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显著,虽然近些年第一产业在河南省的经济增长影响过程已经有了明显的回落现象,相比之下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从河南省近几年统计数据结果分析,全省产业贡献率中第二产业的波峰阶段恰好对应第三产业的波谷时期。基于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基础资源所限,任何一个产业占有资源较多都将会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负面影响。就目前发展态势来看,第一产业仍保持往年投资额度,第二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对于河南省经济增长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相反,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有的比重则偏低,甚至贡献率呈现了负值发展态势。但是,从纵横角度分析河南省的经济环境以及外部经济发展区域对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需求来看,经济市场环境更需要强劲有力具备高新技术产权和自主研发能力的第三产业来刺激河南省的经济增长。

(二)主导产业投入和产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追求目标是为了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各个产业之间关联度高且协调发展的互动区域经济系统。主导产业是指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能够快速带动经济发展,在周围经济区域呈现较强的关联性,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出贡献高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就像火车头,是组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先决条件,因此,选择合理的主导产业是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部分。

根据河南省产业结构布局和经济发展趋势看,正确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选择河南省主导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近年来的数据资料进行详尽分析,不仅能够找到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点,同时,对于解决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也具有很强的实践作用。通过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连锁效应、扩散效应以及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来总体评判主导产业对经济整体增长的拉动效应。

从经济数据结果看,河南省产业结构影响力较大的是基础矿工业、原材料采集业、交通运输业等,这些产业部门每增加一个经济单位就会影响相关产业的附加值。产业结构从技术系数角度分析,农业占有偏低的位置,相对于能源开发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言,更需要高科技来支撑。从劳动力投入产出结构看,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加工制造业、公共管理以及教育事业投入劳动力系数偏大。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的空间。

从产业结构中投入产出视角剖析,伴随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主导产业选择更加偏向目前的第二产业的资源能源产业,同时,也在逐步迈向具有改革和创新动力的第三产业,这一发展趋势表明,河南省的经济虽然保持高速发展但并没有带来高效能转换,促进经济向高能源、低消耗、高效率、重节约的集约型产业发展。其本质原因是,经济发展换来的产业高投入并没有给经济带来高增长,这样的结果不是高科技、高创新带来高产出的结果。从产业拉动率和贡献率结果看,河南省经济增长带来的高投入产业结构是“二三一”特征,而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更应该向“三二一”产业结构发展,足以表明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并没有很好地拉动和促进产业结构有效调整和升级,相反,同比例的产业投入和产出反而更多地集中在第二产业中。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而言,第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并不能把全省的经济带向更高的发展空间。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业结构面临的现状分析

1.先进农业示范园初显模型

伴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准的提高,消费水平也显著提升,这也促使农业结构改革步伐加快。农业作为河南省主要产业收入来源,停留于过去粗放型经营的农业产业结构已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而,现阶段政府部门已加大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具有高生产率、高附加值的现代都市休闲生态农业已经初显规模。尤其是无污染、无公害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已提上日程。

2.主体工业产业地位保持稳定

河南省第二产业已经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尤其是煤炭产业和金属冶炼产业一直在市场中占有稳固地位,而其他行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则相对偏低。

3.公共服务业不断完善

河南省产业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已逐步展开。食品加工业、交通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平均产值稳步推进。如在航空港、莆田等地已建立多个现代物流集散中心,并形成专业化的批发、储备、配送等配套服务。

4.产业结构比例趋向优化

河南省产业在经历了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后,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经过上述分析,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保持着两种发展关系,一是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产业结构目前的“二三一”状态不能很好地促进当前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第一产业占有大部分比例,而且严重阻碍河南省目前的经济发展。第二产业虽然是地方经济的主要支柱,但工业背后更多的是资源过度消耗。第三产业发展强劲有力但发展空间和机会不足。二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促进第二产业向产业聚集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很好地向“三二一”产业结构优化,足以表明河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形成很好的良性互动关系。

1.要素禀赋决定产业结构升级

要素禀赋即资源禀赋,是一个城市占有资源的情况,河南省产业结构特点决定资源禀赋条件优化成果。要素禀赋的条件是以开发当地自然资源为基础,一般意义上是指以能源、矿产资源为基础原料的产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是以该区域一定的资源条件实现经济增长的,其中原材料是构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资源禀赋条件的不同,最终会形成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分工不同,从而形成不同城市之间生产力的竞争。区域中的资源禀赋条件越丰富,该区域内以资源发展起来的产业部门就会越多。由于资源空间布局的不均衡性,资源相对集聚区域就会决定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方向,并形成以该区域资源为集聚的主导产业区,即产业区域优势结构。

河南省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丰富,能源、矿产、水资源十分丰富,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但就目前的产业结构而言,河南省产业资源的开发需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匹配,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基于河南省产业资源现有条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二三一”产业结构布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家强制力和意志力的集中体现,正是因为资源禀赋和国家政策的双重导向决定了河南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2.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和转换

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条件,经济增长过程如果运用了高科技新兴产业就会创造出高于平均经济增长率的价值,而这个高科技新兴产业是需要技术创新条件来支撑的,因而经济增长中依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需要技术创新是一致的。因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就会提高人均GDP,促进人们的消费购买力度,这种消费需求的浮动就会刺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同时,人均GDP提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产业供给环境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产生一定的影响。

基于河南省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来源于集中性的生产投入,但更多地依靠能源资源条件,而对于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技术创新则是缺位的,主要是因为河南省经济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引导产业结构有效调整,同时也是因为具备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没有在河南省得到合理的推广和发展,从而不能为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长效持久的经济原动力,也不能引起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和转换的高效能。

五、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快速增长策略分析

根据“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总的趋势,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因而,稳定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策略对河南省良性有效的经济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农业生产集约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市场和供应渠道起着重要作用。但河南省目前农业生产比重过大、生产劳动率较低,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前进的步伐。因而,在有限资源内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是当前较为重要的任务。

农业生产集约化是指集农业生产、销售、加工于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在产供销线路上形成一体化、链条式经营结构,通过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将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以科技服务于农业,也是农业生产走向更先进更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传统低效的农业产业结构更需要积极经营特色农业生产,保证农民在粮食生产增收的情况下,促进更加合理的农业产业服务和技术创新,这就需要依据河南省现有的经济条件加强发展生态农业,将农业传统经营方式与现代高科技术联合起来,用现代化的农业经营管理来发展河南省的农业,从而引导农民提高生产积极性,实现农业、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二)优化工业生产结构,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产业是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但目前产业结构的突出性矛盾严重阻碍了工业的调整升级,积极提高工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事实表明,我们应该加快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物科技工程、绿色光电信息,提升工业发展技术水平,并将这种高新技术应用到丰富能源资源上。河南省工业的发展更需要具有先进的有实力的企业做好带头引导作用,来更好地促进工业体系之间的结构升级,进而增加产业的高附加值和创新力度,形成产业集聚区的良性互动。

另外,在河南省资源丰富地区积极发展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密集型产业,在农村、中小城镇发展适宜的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对于吸纳教育水平低下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在政府允许范围内,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加入工业发展阵营,提升第二产业中农民的就业空间,在增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与当前的产业结构协调一致。

(三)加强和提升第三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近些年来,河南省第三产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内部结构水平和发展比重偏低,因而适当提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和市场竞争能力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需要不断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这是进入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

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应该立足本地现有条件,不断进行第三产业结构优化,扩大产业调整力度和规模,提升产品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以及第三产业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和竞争力,保证第三产业发展在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过程中合理优化,创新产业内部机制,推动产业经济发展。同时,加强河南省第三产业的智力支持和保障,为具有高创新、高科技、高管理能力的人才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人才储备体系,这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3]吴冰.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1

[4]韩晓娜.产业结构演进与新疆经济增长的特征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财经大学,2010

[5]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12(2):68—72

[6]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7]朱涛.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政策选择[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2):1—4

[8]娄源钊,郑州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8):295—296

责编:林月

作者:张利勇

政府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篇2:

江苏产业结构升级与人才体系调整

摘 要: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推动科技进步,以提高产业素质和结构优化升级,高素质人才的不断涌现及其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是其根本保证。江苏应该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及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新机制,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实现江苏经济完美转型。

关键词:江苏省;产业结构;人才体系;互动研究

作者简介:滕永乐(1985-),男,山东青岛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学。

一、引言

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体系优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表明,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高级化的过程,是不断地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和社会各个部门的过程。[1]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努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是目前江苏迈入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阶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艰巨任务。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科学技术变革、要素集聚、需求变动、发展战略转变与国内外形势变动等,其中人才要素结构状况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体系状况既是决定科学技术变革的主导力量,也是要素集聚的重要内容。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确立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即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江苏在面临新形势、新问题与新任务的情况下,需要努力达到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体系优化协调互动,既使人才体系更符合产业能级提升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同时,通过人才体系的优化来主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受经济社会状况、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世界经济变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能级提升表现出新的特点。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轨迹显示:现代中国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中国的产业结构还处于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变的过程。[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冲击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工业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增长方式,改变工业增长过分依靠出口拉动的发展模式,走以内需拉动为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危机的爆发又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机遇,即发达国家开始加速向新兴市场国家的产业转移。因此,如何有效地整合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江苏产业结构与人才体系的基本情况

(一)江苏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江苏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二、三产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促进了江苏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十五”以来,江苏产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产业方针得到进一步落实。江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全面优化升级调,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更加巩固。2001-2009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分别增长14.9%和13.5%。200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4∶54.1∶39.5;新兴行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6%、30%、22%和21%,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39.4%,比上两年分别提高0.9个和2.3个百分点。江苏工业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日益明晰,以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其中电子行业已成为江苏第一大支柱行业,有力地促进了江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是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调强第一产业发展能力,调优第二产业结构,调高第三产业比重,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专业化和深加工,不断提高增加值率,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淘汰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推进技术改造。实行产业政策与能源政策相配套、相协调。

但是,江苏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三产占GDP比重呈现缓慢增长趋势,服务业增速相对缓慢,与“十一五”计划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在2004年基础上实现倍增的预期目标有明显的差距。服务业由于其经营范围广,业务门路多,能够容纳大量劳动力。而服务业自身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不仅限制了江苏省经济结构转型,也导致就业压力日益显著。

二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新兴产业层次偏低,总体上还存在“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突出矛盾,不少企业虽然属于新兴产业领域,但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以创新驱动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尚未真正形成,迫切需要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上率先取得突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国产化设备质量、性能及技术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尚有差距,很多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设备依赖进口。

(二)江苏人才体系的基本情况

新世纪以来,江苏进一步加快构筑“人才资源高地”,人才体系优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才资源总量不断上升。按照“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统计标准,2009年全省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760万人,比2008年增加37.08万人,增长5.1%。学历分布结构与上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拥有研究生学位的占1.7%,有大学本科的占24%,大学专科占35%.2009年专业技术技术人员队伍总量继续增长达到141.61万。

二是人才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从三次产业的就业增长看,第三产业承担着提供就业的重要职能。2009年末,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1173.33万人,比2008年底减少49.33万人,就业份额由2008年底的26.3%下降到25.1%,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由2008年底的1655万人增加到2009年底的1668.85万人,增加13.85万人,就业份额由35.6%上升到35.7%,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由2008年底的1771.23万人增加到2009年底的1832.46万人,增加61.23万人,就业份额由38.1%上升到2008年底的39.2%,上升1.1个百分点。比较而言,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有所削弱,但第三产业仍保持着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态势,吸纳了81.6%的新增劳动力和由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就业方面的作用更加彰显。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江苏的人才资源在数量、层次、文化程度与以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初步形成人才集聚优势。但是按照未来一段时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江苏产业结构调整与能级提升的要求,人才资源实力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尚存在明显的差距,其中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产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极其匮乏。同时,人才资源开发体制仍有一定的政府主导色彩,而且投入明显不足;人才资源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资源的竞争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人才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等问题。

二、产业结构升级和人才体系优化的互动研究

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明确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近年来,产业结构同人才体系的关系同样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罗文标等认为人才体系受产业结构的制约,人才体系的调整要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需要相适应的人才体系[3]。目前,江苏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转型的趋势与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的多国实证研究的结论吻合,江苏产业转型进入加速期,具有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典型特征。而且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化导向已经明确,即未来产业发展将朝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产业和复合型产业等方向调整。但江苏的人才体系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人才体系转型大大滞后于产业结构转型,尚不能给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调整以足够的支持。所以,目前的人才体系必须进行优化调整。

(一)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

人才是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要素之一,人才是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在一定程度上,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处于主动地位,要求人才体系与之相适应,即人才规模及结构要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首先体现在数量上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各个产业、各个部门在总体产业中所占比例的转换,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和现代化的推进过程,本质上是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必然要求人才体系作相应地调整,以提供充分的智力和技术支持。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大量的人才和一般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部门的就业份额急剧减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江苏经济发展的路径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不论是总量还是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都呈逐年递减,第二产业容纳就业人数经过一段时间增加后,其就业份额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服务业在吸纳就业人才的数量上则是一直上升,其未来发展前景仍十分广阔。在这一阶段,江苏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是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既是知识密集度增大的过程,也是人才体系优化的过程。人才既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知识的应用者,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关键在人才,关键是要发挥人才作为战略资源的能动性作用。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也需要大批人才利用现代技术给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江苏在融入国际分工时开始越来越偏离劳动力成本较低这个比较优势,走上了资本替代劳动的技术发展路径。使得一方面降低生产过程中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率,另一方面,资本深化导致企业对人力资本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缺乏技能的一般性人力资本无法在产业升级中发挥作用。因此,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是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人才供给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

人才需求也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反作用。科学合理的人才体系可以加快经济的发展,人才素质的提高也能加速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主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人才的有效供给有助于提高产业转换速度。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而结构调整的核心就是产业转型,产业转型是保持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由失去竞争优势的成熟产业或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或成长产业转移的过程,而产业转型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状况,人才资源量大、供给效率高将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转换到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提供智力保证。第二,人才体系的不断优化,形成大量的技术人才;技术人才不断开发出新兴技术;利用这些新技术又设计开发出新产品,这其中包括全新开发的产品,和在已有产品基础上对性能、功能有本质改观的新产品;新产品可以引导、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并满足这些新需求;同时,新产品的生产会形成新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在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是市场需求的变动,而是人才体系的优化。第三,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加速产业转移与扩散进程。无论是产业扩散还是产业转移过程,都伴随着人才在各产业间或不同地区的流动与配置,产业转移的同时伴随着人才资源的转移。而合理的人才资源产业配置将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传统利润率产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并有助于国内优势产业向国际转移和扩散,市场的自发配置功能使高素质人才向国内优势产业积聚,而且优势产业也有条件为人才提供各种配套措施来激励高素质人才。

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速度和方式,最直接地依赖于其资源禀赋条件,特别是要看它能否恰到好处地将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资本要素,充分发挥其优势。其中人力要素转换——从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最本质、最深层、最关键的环节。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一般是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前面“从创新到扩散”从质量的变化到数量结构的变化有一个时间的滞后过程,这个过程就伴随着某个产业从朝阳产业成长为成熟产业,技术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对生产结构产生变化的要求,但人才的数量结构和层次结构却很难同时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滞后的特征。

三、江苏产业结构和人才体系调整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总体思路

面对江苏省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调整趋势,人才体系亟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任务。江苏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由合理化转向高度化,即朝着高技术、高层次和复合型产业方向发展和调整。江苏今后一个时期,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突破口,加快建立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集中力量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重点新兴产业发展,突出科技创新,靠智力、靠科技创造财富,而不是依靠体力。这些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然而,目前江苏的人才储备现状还难以满足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除了人才总量规模不足外,人才体系不相适应的问题更加突出。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专业领域的领军式人才、新兴产业领域的人才、金融服务专业人才等,尤其匮乏。因此,我们要以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升级为契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的目标,抓紧制定和实施区域人才开发规划,加大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

(二)对策建议

1.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人才体系持续优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调整教育结构,努力使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应相一致。首先,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结合江苏省主导产业,适应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大批信息技术、新兴材料、新能源、海洋开发技术以等所需要的高新技术人才,提高江苏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其次,通过教育和职业培训,扩大中下层次服务人才规模。发展现代服务业还需要大量的中下层次的服务人才。许多服务产品都是当地提供,而中下层次的服务人才往往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这样,本地培养、熟悉本地风俗习惯的服务人才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增加中下层次服务人才应主要通过当地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途径解决。扩大中下层次服务人才规模不仅是江苏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现实需要,也是体现高、中、下层次协调的人才体系优化原则。

2.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强化人才高地建设

引进人才与引进技术不一样,引进技术是一次性的、暂时的,而引进人才是根本性的、持久性的。只要环境适宜、留得住人才,那么,不管是引进的还是本地培养的,在江苏的人才就是江苏的人才;如果环境不适宜,不要说引进人才难,就是本地培养的人才也会外流。引进人才见效快,对于优化人才体系立竿见影,而自己培养不确定性很大,见效慢。在优化人才体系方面,完全可以更多地甚至主要依靠人才引进的路径。因此,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当创新引进模式,深入推进国内外人才集聚工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顶尖人才、高知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员。充分利用政府、国际组织间的交流合作渠道和民间渠道,扩大与海外行业协会、专业团体等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海外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

3.完善创新创业制度和政策,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

创新吸引人才政策,加强人才需求调控。进一步修改完善吸引优秀人才来江苏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着力引进高层次和急需人才。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完善人才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人才统计和人才需求的分析研究,根据产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引进人才总量。定期发布人才资源发展和人才需求报告,公布各类人才市场需求、人工成本、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标准等,通过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和人才市场价格信息,引导人才流向,调整人才分布与结构。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状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引进人才专业目录,明确规定紧缺、优先、控制专业,促进高级人才向优势产业集聚。

参考文献:

[1]Colin Clark.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London: Macmillan, 1940.

[2]李金华.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σ收敛性与空间集聚格局[J].财贸经济2004(2).

[3]罗文标,黄照升.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互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

[4]佟亚丽.开发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的人才资源[J].前瞻与思考,2005(43).

[5]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一般规律研究[J].商业研究,2008(2).

责任编辑:浩 宇

作者:滕永乐

政府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篇3: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机制选择研究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一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中国来讲如何选择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系到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速度与质量,根据世界上典型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文章进行了一定分析,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选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机制选择;发达国家;政策建议

产业结构作为一国经济结构的骨架其调整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讲,一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8年,中国GDP达到300670亿元,约合43292.39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产业结构比例仍有进一步调整优化升级的空间:2008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49:40,与世界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存在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现象。而一国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选择不外乎三种:市场机制主导型、政府机制主导型、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相互作用型。对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道道路上如何选择产业结构调整机制是一项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问题。

一、国外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

(一)美国

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且十分崇尚自由的国家,主张用市场机制来管理经济以及进行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反对政府过多采用微观的产业政策来干预其产业结构调整。其政府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产业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微观与宏观经济环境,从而保证市场机制的高效平稳运行,即使运用产业政策也十分谨慎,防止被支持的产业对政府形成过分依赖。在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其政府的的参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营造良好的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方面。微观上主要是通过颁布一些相关的法律来为产业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如1887年的《州际法》、1914年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34年饿《证券法》以及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等。宏观上主要是采用一些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目的也主要是为缓解经济周期周期给经济活动带来不利影响,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健康的宏观经济环境。如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福特、卡特执政时期的新经济政策,以及20世纪80年代里根、布什执政时期采用的混合经济政策等。

其次,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基础作用。美国政府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源动力。特别是第三次世界科学技术革命以后,更是加大了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与投入。如1993年克林顿政府发表政策声明《技术为经济增长服务:建设经济实力的新方针》后,更进一步确立了科学技术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增加以及国防改善方面的基础地位与作用。

(二)德国

德国是一个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也是世界上地区经济发展最均衡的国家之一。二战后德国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经济发展缓慢,但在不到半个世纪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德国政府与市场的完美结合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德认为政府虽应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但市场配置资源仍为主要配置方式。政府只负责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创造强大的保障,并不刻意去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去人为地鼓励一引起行业的发展或是刻意阻碍另外一些行业的发展。德国政府与市场的完美结合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从创造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方面。微观上高度重视法律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认为法律手段不仅在克服市场机制调节中出现的如垄断、不公平竞争等方面有卓越的效果,还可以保障秩序、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等方面有着特别的作用。如1967年《部门和地区结构政策的基本原则》、1995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法》等都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宏观上积极运用财政、税收、货币和补贴等手段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如财政政策方面:在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来直接影响社会总消费与供给的同时,也强调运用预算、计划等方式引导市场的消费与供给。德国制定了财政五年计划,大量的年度预算计划以及中央总体经济规划和年度总体规划等。在税收方面通过调整税种、税目、税率和税基等影响或引导投资与消费来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在货币政策方面强调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性对调整产业结构与经济的基础作用,并在必要的时候及时颁布货币政策来防止或减少通货膨胀或紧缩现象的发生,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在补贴方面,德国政府对重点行业和企业实行大额的经济补贴与政策优惠。如对新联邦区的五个州每年都会支付100亿马克的财政补贴,而这些对于德国老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收到了史无前例的效果。

其次,重视科学技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德国科技研发的主要特点为政府支付绝大部分的科研资金,特别对那些能与如生物技术、遗传工程、信息和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新兴企业进行较大力度的支持。如1972年至1980年先后对工商领域的3.5万个新投资项目进行了890亿马克的经济补贴。

(三)日本

日本是最早致力于产业政策制定的国家,政府对全国的经济实际控制在五成以上,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有着绝对的主导权。而这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谜底。日本政府对如何高效配置资源方面以及如何避免出现老牌工业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挫折方面进行了深度思考。并且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要求,适时适度的制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从四个阶段来分析日本政府在其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首先,在经济恢复发展时期,日本政府采用了一系列的产业复兴政策,如在实行“倾斜生产方式”同时还将新兴的成长型产业,加工工业,出口导向产业以及如石油化工、合成材料、机械和电子等支柱产业作为扶持的重点。

其次,在其经济调整时期,日本政府建立了“官民协商体制”和制度化的“审议制度”,并采取了各种行政性和财政金融政策来促进生产集中,周时还制定相关产业政策重点扶持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和石油化工等产业作为国际竞争的重点产业。

再次,在经济平衡增长与调整时期,针对国际收支顺着持续增大而产生的贸易摩擦,同时也为应对两次全球范围石油危机恶性通化膨胀,其产业政策也发生了调整,如更加注重政府对主导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并将以尖端技术为核心的“密集型产业”如电子计算机、飞机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对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最后,在新时期经济发展阶段中,提出了“创造性知识密集型”产业政策,对本国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以适应全球经济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如实行的“重视技术研究开发费补助金制度”,“国产新技术工业化贷款制度”,同时还设立了心地善良的开发银行,对引进国外新技术的企业进行优先低息贷款等等。而这些产业政策的实施使得日本的高新技术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对失去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结论

在对以上三个国家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无论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机制主导型国家,还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机制主导型国家,都不是单纯的选择一种方式进行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最后都似乎走到了像德国一样主张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的调整模式上业,力求在本国产业结构调整中找到政府与市场的“完美结合点”,从而加速本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过程,从而最终推动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可以物理学里的力的作用来模拟一下,如图1、图2所示:

图1、图2中每一个横向坐标都代表市场,每一个纵向坐标都代表政府,市场1=市场2,政府1=政府2;角1>角2,可以明显看出政府与市场的合力F1<F2。也就是说在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只有寻求到最能产生最大“合力”的角度时,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而科学技术无疑也是推动这一合力加大的重要因素。

三、政策建议

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与产业结构现状,同时吸取各国的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共性规律来更好更快的完成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明确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即政府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必不可少,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仍要发挥基础作用。

首先,政府应明确自己的地位与职责。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不健全,所以中国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是“船长”的角色而非“水手”。政府应从宏观角度来维护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作用,防止仅靠市场机制自身调节产业结构、经济时出现的功能缺陷问题。政府干预要以不破坏市场调节为前提,从努力为市场机制营造宏观政策环境,审时度势,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来配合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调整,以达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的目的。

其次,政府应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好坏决定一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的大小,并最终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政府应发挥好在经济社会中的宏观指导职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中国产业整体科技实力;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使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升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率,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带头示范作用,力争使中国走在世界发达强国之列。

参考文献:

1、杨艳秋.浅议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及角色定位[J].保山师专学报,2009(3).

2、陈丽华.论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政府经济职能[J].中共福建省委学校学报,2001(12).

3、幸晓维.浅谈美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统计与预测,2001(109).

4、吴汉洪.美国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6).

5、牛正兰.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借鉴[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5).

6、王玉静.战后日本政府实施经济职能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8(1).

7、王俞莹.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借鉴[J].技术与市场,2007(3).

8、张宏武.时临云.日本的产业政策及其借鉴[J].软科学,2008(4).

9、黄丽华,张丽兵.德国鲁尔老工业区基地改造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6).

10、邵明朝.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与政府经济政策:德国经验一瞥[J].中国经贸导刊,2003(22).

11、孙际开.日本、德国的产业政策比较[J].亚太经济比较研究,1996(6).

12、马莉莉.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比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2).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高松华

上一篇:加强高校教学法律基础论文下一篇:电商企业成本网络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