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销售结构变革论文

2022-04-18

[摘要]考察新中国建立以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变迁历史,分析经济结构中存在的偏差,我们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有优化趋势,但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反差愈发严重,需求结构也呈现投资需求比重不断增加的偏差。这些结构偏差的形成,一方面与建国以来片面的工业化建设思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产业销售结构变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产业销售结构变革论文 篇1:

试论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摘 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是一对重要的经济学术语。产业结构是社会生产大分工的必然产物之一,其变化和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向,而这种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必然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实现对产业结构的再次优化。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辩证分析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社会分工;GDP

一、前言

产业经济学中强调结构因素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其产业结构上的重大演变。基于产业经济学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预测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以及制定经济政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十分密切,产业结构变化可以推动经济总量持续稳定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对产业结构形成需求刺激,促使产业结构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在国家经济发展上,适度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研究

1.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

产业作为社会生产大分工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变革而演变发展。恩格斯时代之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产业的内涵不断扩展和外延,其内容不断被补充。目前产业的范畴包括了所有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部门在生产与流通领域的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其中包括物质生產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一切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我们所说的产业结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单从质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结构反映了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具体分布,揭示了产业主导部门不断更替的客观规律,以及内在结构效益等;二是广义产业结构理论,即从量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结构反映了国民经济中各种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每一个产业内部各因素的比例,以此构成产业关联理论。

2.产业结构变动的理论研究与探讨

贝恩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创始人,认为研究产业结构应建立在同一个产业的不同企业之间,通过对这些企业关系的研究来分析该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贝恩对产业结构研究提出了两个方向:一是要关注产业之间的技术联系,研究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二是要关注不同产业之间投入和产出的比例结构,重点分析这种比例结构的变化规律。罗斯托学者则主张从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关系上研究产业结构,他也认为产业结构变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各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技术层面的吸收转化能力上存在差异,造成不同产业增速的差异,进而改变产业结构;二是在某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来推动国家发展。笔者认为,我们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可以从国民人均收入的视角与分工和技术视角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英国学界从基于国民人均收入的视角认为,收入从农业、制造业、商业依次递增,收入差距驱使劳动力从农业向制造业和商业流动,该研究对劳动力的转移做出了形象准确的描述,但其未能深入分析人均国民收入变动和结构变动的关系。美国学界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大量数据资料,从部门产值结构对人均国民收入和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考察。通过建立一般均衡的结构变化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化中的主要变量进行考察,构建出GDP市场占有率模型,得到了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随着国民人均收入增加而引发的劳动力比重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影响。亚当斯密基于分工和技术视角,则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分工演化过程,即产业结构变化是产业分工演化的结果,他强调分工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获取规模经济利益,而分工降低了企业成本,因此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分工程度呈现正相关的趋势。

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1.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分析

目前我国对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相对较少,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对就业人口在产业结构分布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民人均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逐级向第二、三产业进行转移。美国经济学界也认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查阅资料,笔者认为美国学界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划分较为科学: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其中,前工业化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农业在该阶段占据统治地位,产品附加值大部分体现在农业上,因此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速缓慢;到了工业化阶段,主要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级,此时的经济中心开始从初级农业产品的生产专项制造行业,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要变化;后工业化阶段则呈现出各项生产要素投入的综合贡献减少的情况,伴随着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资本比重也开始下降,这些都是该阶段的显著特征。

2.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分析

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较多,具体包括生产要素、技术进步、国内及国际市场资源配置、劳动者生产技术熟练程度、消费者需求等。下面,从供给、需求、对外经济关系及制度和政策等四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

对于任何一个产业而言,供给都来源于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在生产中通过劳动力将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生产出社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学界在对生产进行研究时,通常利用总生产函数这一数学分析工具,以技术水平、劳动力、资本投入作为变量因素,对总产量进行综合表达。研究表明,在自然资源一定的情况下,社会总产量往往取决于劳动力、资本的投入以及技术水平等。劳动力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充足的劳动力能够直接促进产业发展,改良产业结构,而劳动力缺乏将会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本投入多,就会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提升。技术因素是对劳动力及资本等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障。

第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

整体上,需求因素包括个人消费、私人投资和政府需求。其中,个人消费的结构及总水平是由国民平均收入水平决定的,消费支出总体水平和消费结构又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投资是对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将会形成新的生产力,进一步增加供给能力,在产业结构和市场份额中起到催化剂作用。政府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经济的增长和人民收入的提高,这种需求反映在市场经济的每一个细节中。

第三,对外经济关系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

国际投资与贸易对供给和需求具有重要的影响,这说明对外经济关系也会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是突破区域资源限制的重要途径,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取得自身供给不足或不生产的产品,同时还有助于对外销售国内产品过大的产品。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国际贸易对于促进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生产专业化,影响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第四,制度和政策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内进行的,因此就必须建立在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上,符合必要的经济政策和規律。制度建设和政策的制定对经济发展的快慢和产业结构变化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探讨

现代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因此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产业结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国内学者樊元、惠树鹏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是引起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认为产业结构变动对地区经济增长趋势的拉动作用具有显著的长期性特征。周英章、蒋振声运用协整检验模型得出结论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显著原因,产业结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第二,经济增长对于产业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反作用。

国内研究者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该省经济增长对其省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辽宁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对经济增长进行响应和反馈,调整后的产业新结构又及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可以说,经济增长是推动辽宁省产业结构变革的重要原因。

第三,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互动作用。

白孝忠通过定性分析地区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总结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和世纪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经济总量的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转变,而总量增长又会改变产业结构。结果显示,当经济总量增长较高时,产业结构转变速度也快;而产业结构变化频率高时,经济总量的增速也较大。

对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同学者之间多有着诸多不同的见解,主要是因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指标不同,因此在结论上也会存在相应的不一致。通过对上述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实践经验,对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进行总结: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同样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产业结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对于我国而言,市场对资源配置上不能够充分发挥主导调节作用,国内产业结构变动基本上是政府决策调整的结果,因此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影响但不决定产业结构的变动。

五、结束语

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促使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尤其是在非均衡条件下的结构升级,必然对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结构的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提高,是解决经济结构矛盾、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的有效措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一方面要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均衡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的各种关系;一方面还要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俊豪.产业经济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刘志彪,安同良.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J].南京社会科学,2002(1).

[3]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

作者简介:何品帆(1973- ),男,四川南充,讲师,大学本科,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

作者:何品帆

产业销售结构变革论文 篇2:

结构偏差、转化机制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摘要] 考察新中国建立以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变迁历史,分析经济结构中存在的偏差,我们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有优化趋势,但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反差愈发严重,需求结构也呈现投资需求比重不断增加的偏差。这些结构偏差的形成,一方面与建国以来片面的工业化建设思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结构偏差在短期内虽然不会对经济增长速度构成影响,但最终会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纠正结构偏差,提高国民经济素质,要求转化机制,消除制度性约束,放开要素流动的限制,提高人力资本,发展科学技术,鼓励自主创新,调节收入分配。

[关键词]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需求结构;结构偏差;结构转化;国民经济素质;经济增长质量;机制转化

一、经济结构转化的历史考察

我国自建国以来对于经济增长的追求经历了从“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到“又快又好发展”再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历程,即从追求速度和数量转到追求质量和效益。科学评价建国60年来的经济增长质量,并为进一步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出建议成为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

结构转化可以视为新中国经济史的一条重要线索,甚至可以将结构转化视为经济发展的主题。在6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各产业部门齐全的新兴市场国家,从大多数工业品依赖进口到自主制造载人航天,这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结构变革和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下文主要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三方面对新中国结构转化过程进行历史考察。其中对经济结构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产业结构和二元经济结构,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而工业化又是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对这一问题的阐述,本文主要基于《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08》等资料,通过对有关数据的计算整理,以图表形式表征。图l反映了我国自建国以来产业结构变化的成就和趋势。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在波动中下降和第二、第三产业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这反映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同时,还应该看到,第一产业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就是1958—1961年,对应着大跃进和其后的经济困难时期,这说明结构调整要合乎经济规律,速度过

图2反映出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总体变化趋势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的稳步下降和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稳步上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新中国工业化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成就。

图3显示的是我国总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居民消费需求持续下降,政府支出基本稳定,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不断上升。从投资和消费比重的历史数据看,1952—1959年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比重下降,投资需求比重上升,其中1957—1959年居民消费需求的下降速度和投资需求的上升速度都很快,这反映出建国初期为了恢复工业生产能力而重积累轻消费的倾向;到了1960—1961年,投资消费比重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比重上升和投资需求比重下降,这是对上一阶段经济政策的调整,同时由于上一阶段的冒进,这一阶段成为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三年;1963—2007年,尽管时期跨度很大,经历了众多重大历史事件,但这一时期除个别年份居民消费需求比重略微上升外,总体趋势是居民消费需求下降和投资需求上升,其中投资需求在上升的趋势中波动性较强。与居民消费需求成反向变动的趋势。1994年的居民消费需求比重降至0.43,投资需求比重升至0.41,随后因经济“软着陆”,投资需求下降,至2004年,投资需求比重(0.43)开始超过居民消费需求比重(0.40),并延续至今。

二、经济结构偏差和形成机制

毋庸置疑,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重大成就,非农业比重大幅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福利保障得到全面优化,但仍需要准确分析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偏差及其形成机制。关于结构性偏差本文的观点是:

1、产业结构偏差目前依然比较严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根据国际经验提出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的问题,认为这是我国产业结构偏差的主要表现。郭克莎(1999)提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发展不协调造成了经济增长不协调的问题,第二产业得不到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持。从图1可以看到,虽然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偏高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呈上升趋势,且份额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向着协调的方向发展,前面学者所提出的第二产业比重畸高的问题正逐步得到改善,但与国际上其他国家比较依然存在第二产业比重畸高的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偏高,与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偏高。

对此,郭克莎(2001)认为我国工业比重过高,从理论上说是工业品的供给水平超过了人均收入水平和需求结构决定的正常需求水平。虽然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工业品消费比重一直很高并形成惯性,由此导致整个经济对工业品的需求比重也很高,但需求结构变动中物质产品需求比重下降而服务需求比重上升是经济发展的趋势。这种供需不协调的结构使得工业品相对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则使得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全社会效用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我国第二产业比重仍然偏高这种状况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

第一,从历史上看,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模式片面强调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忽视了服务业的发展。由于对服务业的重视不足,一方面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服务业发展不足,与社会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不相适应,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扩张。另一方面与工业发展相关的金融、科技创新和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发展不足,成为工业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要求各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如果各产业发展不协调,最终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拖累。同时,一些服务行业至今具有垄断性,只由国有企业运营,并因为所供给的产品具有一定短缺性质而借助这种短缺获取垄断利润。如果放开此类企业的进入壁垒,无疑将吸引大批民间资本进入,从而提供更丰富的服务。

第二,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尚没有达到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所描述的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OEM(Origin Entrus,ted Manufacture)阶段,从事简单的制造或加工,自主创新不足,尚不足以向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阶段转型。加上分工程度不足,专门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的产业尚没有得到

充分发展。

2、就业结构背后的二元经济偏差愈发明显

我国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虽然变动的方向一致,但有着不同的相对比重。结合图1、图2可以看到: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份额最高,第二产业最低,而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产值份额最高,第一产业产值份额最低。这意味着三次产业在劳动力的使用上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可以用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反映了劳动力向比较劳动生产率更高的第三产业流动,劳动力要素使用更加合理有效。但还应当看到,虽然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有趋同的趋势,但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反而在扩大,反映了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矛盾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扩大了,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仍然任重道远。

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首先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在稳步上升,这反映了技术水平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但还应当看到,劳动力配置扭曲现象在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数据中表现得愈发明显,其劳动生产率差距,尤其是第一产业与第

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便越大。

通过计算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我国劳动力配置的二元结构分割问题。这两个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二元对比系数=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该系数越接近于1,体现在生产率上二元结构偏差越小。这个系数一般小于1,电就是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二元反差系数=非农业产值比重-非农业就业比重,是非农业产值比与就业比之差的绝对值,该系数越接近于0,二元结构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异越小,劳动力要素配置越有效。

我们以第一产业代替农业,第二、第三产业代替非农业计算以上两组数据,结果如表3所示:

尽管在二元结构转化过程中,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减少,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增加的趋势,但是在产业结构转化的背后,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现象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越发明显。越来越严重的二元结构偏差不仅意味着劳动力配置效率低下,还意味着农业与非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不协调,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仍然任重道远。

造成这种二元经济偏差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非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先进的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并存是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特征,我国也不例外,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农业应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第二,由于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壁垒依然存在,农业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转移,达到均衡水平。这意味着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仍然任重道远,但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将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提供动力;第三,考虑到人力资本异质性,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差异会造成两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劳动力配置的扭曲,却反映了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问题,这就要求提高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以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或顺利进入非农业就业。

3、需求结构及其背后的收入分配偏差亟待优化

关于我国投资消费“倒挂”的研究成果很多,大都认为这种需求结构不合理,不具有可持续性,例如,吴敬琏(2008)指出,近30年来中国人消费绝对水平的提高速度居于世界前列,但由于投资增长速度更快,消费支出在GDP中的份额不断下降,目前我国消费和投资的比重已经大大偏离正常状态。从国际上来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大致是75:25,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投资有可能高一些。我国在“大跃进”期间投资率已达到30%以上。日本在高速增长时期,投资的比重也偏高,但最高水平没有超过35%。我国目前投资率偏高,消费比重偏低的现象类似于马克思分析过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偏差,造成了一系诸如产能过剩、最终需求不足等经济问题。无疑,需求结构不协调反映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一个方面,并将在未来成为限制经济增长的原因。刘树成等人(2005)分析了我国1980年代以来总需求波动的源泉,认为1992年开始了城市建设周期,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居民的高储蓄决定着投资规模。1998年以后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消费信贷刺激下,城市化建设周期进入加速期,投资主导着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且应该会持续到工业化基本完成以前。也就是说投资消费的这种偏差,一方面是因为居民高储蓄,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所处的工业化阶段。

我们认为,投资和消费比重“倒挂”反映了当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两难问题:一方面需要较高的投资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快速转化和经济高速增长,因此这种增长模式会持续到工业化和二元结构转化完成以前;另一方面,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虽然速度较快,但存在着质量上的偏差,表现为高投资率带来的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的不稳定。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之所以不断地在“过热”和“过冷”两种状态间交替,主要就是因为投资波动带动整体经济波动,形成经济周期性波动。

我国总需求结构偏差的原因还与居民的高储蓄习惯有关,高储蓄一般意味着高投资和低消费,但居民高储蓄并不是高投资低消费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偏低,因此,高投资的来源不仅有居民储蓄,还有企业净利润,这意味着高投资低消费这种“倒挂”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中的劳资“倒挂”。一国经济中的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低意味着投资比重较高,因为一般而言,劳动所得用于消费的边际倾向高于资本所得,而资本所有者大部分也是投资者,投资倾向会明显超过劳动者。这种收入结构偏差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便更加依赖于投资需求,但增加的投资最终转化为资本存量,这又使得资本存量相对于收人流量的比重提高,导致收入分配中利润在收入中的比重相对于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提高,消费需求相对于投资需求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三、结构偏差视角的经济增长质量解释

经济结构与经济素质、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经济结构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具体表现为:

1、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决定经济增长的效益

经济效益好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由技术水平高低所决定的要素产出效率,二是要素是否得到最优配置的配置效率。结构视角下的经济效益主要考察要素是否在各部门得到有效配置。

传统农业的份额不断减少,现代工业的份额

不断上升,在这个过程中生产率变化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全面生产率的提高,另一部分是更多要素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进入较高效率的工业部门就业所引起的生产率的增加和经济增长,这种理论也被称为“结构红利假说”。库兹涅茨(1999)认为,要素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充分转移,是获得人均产出的高增长率的重要原因。要素转移和结构转化电成为增长源泉核的分析重点。

要素在三次产业中充分转移并得到最优配置是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人为扭曲的产业结构反映了要素配置的低效,而要素自然流动形成的产业结构才是有效的。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反映了要素配置效率的高低,也反映了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

另外产业结构不协调与供需结构不协调有着紧密关系。若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则容易产生工业品相对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则使得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全社会效用水平的提高。

2、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需求结构是否协调决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我国总需求方面的特点是消费需求长期不足和投资需求短期波动过大,这极易造成短期内由于投资冲击导致的“过热”,和紧接着因为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导致的“过冷”这样的冷热交替。由于国内消费不足,外需为总需求的重要部分,在2005、2006、2007这三年中,净出口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4.1%、19.3%、19.7%。这意味着我国的宏观经济与国际需求紧密相连,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将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总需求结构不协调对应的是宏观经济不稳定,并最终影响经济平衡快速发展。

3、国民经济结构转化本身意味着经济的质变和效率增进

这种质变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和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二元结构转化,意味着经济增长进入不同阶段。

在二元结构下,经济增长最显著的特征是非平衡性,个别产业,个别地区得以优先发展,当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国民经济不协调现象,落后产业和落后地区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二元结构转换过程就是国民经济从非平衡、不协调状态到平衡、协调发展的过程。意味着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结构转化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同时,结构优化也是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与表现。

四、结构偏差的转化机制

结构的转化与优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线。随着结构性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之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实现结构优化,纠正结构偏差,提高国民经济素质,改进经济增长方式。

1、改变产业结构偏差需要发展服务业

尤其是为其他产业增长提供支持的科研创新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等产业。不同产业的就业效应不同,服务业较工业的就业效应更大。在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产业链不断拉长,产品制造环节创造的价值占总价值的比重越来越小,更多环节,如,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销售流通、售后服务等创造的价值占总价值的比重则越来越大,但这些环节都属于服务业范畴,所以发展服务业一方面可以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各产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拉长价值链,使企业获取更多价值增值,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同时由于服务业消耗资源少,环境污染低,所以服务业发达意味着单位GDP的能耗和污染更低。在我国对外贸易日益发达的今天,发展服务业还可以提升外贸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但是,发展服务业一方面要求开放相关领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如垄断性的通讯、金融等行业,另一方面要求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研发、设计等领域参与国际竞争。

2、消除劳动生产率二元反差

在打破劳动力转移限制的同时,应加强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培育,消除劳动生产率二元反差越来越大的现象。十七大报告从城乡统筹出发,提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劳动力转移限制来自多方面,有政策的、社会的、家庭的等等,公平就业的制度是必需的,但还不充分,进一步促进就业需要从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各种限制出发,搞好就业服务,减少后顾之忧。城乡劳动生产率二元反差除了制度性原因以外,还与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较低有重大关系,消除劳动生产率二元反差需要从长期着手,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

3、改变需求结构偏差是长期过程

我国目前既需要大量投资以提供就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还需要扩大居民消费,为生产的商品提供消费需求。因此需求结构偏差非短期内可以解决的。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需求结构矛盾的根本,应当作为当前经济政策的重点。

协调的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素质的重要体现,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偏差影响了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这其中的有些问题是发展中必然出现的,有些问题则是前期发展政策长期积累导致的。有些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自然消除,有些问题则需要适当的经济政策加以调节。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偏差一方面反映了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通过结构优化,我国经济增长规模和经济增长质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五、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发展成为新兴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增长领域存在着速度较快和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与我国历史上非平衡发展的政策倾向,和重积累轻消费的分配结构有关。在发展过程中,有些结构偏差正在得以解决,如产业结构中服务业不发达的问题;有些结构偏差却反而愈演愈烈,如农业与非农业生产率的二元反差,需求结构中投资消费比重的偏差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结构偏差愈演愈烈的趋势,消除现存的结构偏差。这一方面需要消除制度性的约束,使要素向收益高的产业部门自由流动,比如放开垄断性服务业的进入限制,消除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限制,另一方面需要发展科技,提高人力资本,提高服务业的研发能力,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而消除需求结构偏差则需要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只有当我国工业化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这时劳动力收入所占比重才会大于资本收入所占比重,投资比重过高的偏差也才会得到根本遏制。

[参考文献]

[1][2]周其仁,等,发展的主题——中国国民经济结构的变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3]郭克莎,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及调整思路[J],经济研究,1999,(9)

[4]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5]吴敬琏,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与出路[J],中国改革,2008,(2)

[6]刘树成,张平,张晓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7](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M],常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责任编辑:张 琦)

作者:邵 晓 任保平

产业销售结构变革论文 篇3:

关于OFDI对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文献综述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可以通过资源的跨国流动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外直接投资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将围绕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主题,对国内外主要学术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将理论研究文献分别从产品生命周期与比较优势理论、产业转移视角的理论、技术进步视角的理论和产业关联效应与内部化理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今后可以重点在不同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实践上做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OFDI);产业转移; 技术进步;结构优化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随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大多数学者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涵义逐渐达成共识,认为产业结构升级是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互动过程中,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状态逐渐演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产业结构协调和转换的矛盾运动实现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

DI)、吸引外商直接投资(IFDI)和扩大国际贸易等多种方式参与国际分工,承接或转移相关产业链,促进或加速国内产业结构不断演进与优化升级。对外直接投资将会对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路径和内在运行机制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理论研究。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其中理论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分析。

(1)产品生命周期与比较优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Ray

mond Vernon(1996)在其发表的论文《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把产品在市上的营销生命称作产品生命,认为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开发、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与标准化阶段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在于:节约成本、拓展销售市场、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为母公司节省资源以进行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从而不断推动母公司的技术进步与生产结构优化。日本学者小泽辉智(Teretomo Ozawa,1992)在“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理论”中指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阶梯形的等级结构,比较优势存在互补性,跨国投资选择的模式应能激发国家现有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并使其最大化。发展中国家以增强比较优势为基准,通过从劳动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向技术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转型,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李优树、杨环(2003)认为一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新的国际分工来强化自身旳竞争力,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带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尹忠明、李东坤(2015)基于不同的投资动机对OFDI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效率寻求性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一般在国内面临竞争力快速消失的困境——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母国不具有成本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土地成本更低的东道国,使母国能够集中国内有限资源、整合多种要素,着力于更具竞争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从而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产业转移视角的理论。W.A.Lewis(1978)对二战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研究,由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供给不足等原因,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发达国家为了降低成本以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了发达国家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32)提出了雁形产业发展模式,该理论阐释了日本经济通过外贸和替代性生产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波浪式发展的进程。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小岛清(1978)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也被称为“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模式”。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而这些产业恰恰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这样一方面能促进本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母国和东道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都具有积极作用。宋维佳(2008)认为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向海外转移国内的边际产业,这样不仅能使边际产业在母国顺利退出,而不至于造成社会和经济上的负面影响,同时能够获取海外投资收益,极大地促进母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多层次阶梯状的特点,制定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选择基准。他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产业应选择传统制造业这一类劳动密集型产业、成熟适用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来带动我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滕永平、朱文婷(2008)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下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问题,他们以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为基础,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的产业转移过程,并提出中国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向外转移国内的纺织、食品和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3)技术进步视角的理论。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效应影响路径如下:技术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内在动因。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变革等技术进步而实现对原有的产业部门的改造并且建立新兴产业部门,从而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Braconier(2001)通过对瑞典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东道国研发资本的存量和母国获取的技术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的关系。赵伟(2006)认为OFDI对母国的技术进步效应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各种效应中最值得关注的效应之一,并提出了OFDI对母国技术进步的四个机制,分别是研发费用分摊机制、研发成果反馈机制、逆向技术转移机制以及外围研发剥离机制。卢平(2009)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中观产业结构影响,认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的技术水平本身就处于较高水准,具备了技术创新的更多条件,海外分支机构获得的先进技术会向母国产生逆向溢出效应,能促进母国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4)产业关联效应与内部化理论。1976 年,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P.J.Buckley)和卡森(M.C.Casson)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对于跨国公司而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将外部市场内部化,更高效地获取技术等中间产品,进而更有利于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对母国产业升级也必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Salvador、Gorg和Strob(2005)通过对爱尔兰跨国企业OFDI进行案例研究,并结合其相关数据分析发现,企业OFDI能够扩大对国内市场中间投入品的需求,扩增的需求能够促使国内生产中间投入品的产业和相关产业发生结构的改变,从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赵伟、江东(2010)通过对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效应主要有三种:产业关联效应、产业转移效应和产业竞争效应。对于发达国家主要为产业转移与产业后向关联效应,对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主要为产业前向关联效应。王奕力(2015)分析了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现状,结合我国产业结构面临挑战升级的背景,认为正确选择投资产业可以产生产业集聚效应,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同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从而带动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由低级化向高级化演进。

(二)实证研究。(1)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结构升级有正面影响。Branstetter(2001)对日本向美国输出资本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许多日本跨国企业都将对外直接投资视作获取知识溢出的有效渠道,并且此过程也促进了日本企业知识的溢出。潘颖,刘辉煌(2010)以1990-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和产业结构层次系数的数据为样本,对我国OFDI与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短期内不能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而从长期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具有积极作用。冯春晓(2009)采用2003到2007年的数据,验证了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设计出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指标,并得出结论:我国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对外直接投资两者之间的联系是稳定的,并且后者会对前者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李逢春(2012)使用2003-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靠前的1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结论母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带动相关原材料、中间产品和设备的出口,获得国内产业发展的稀缺资源,这些可以通过产业内关联效应和产业间转移等效应,促进母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高丽峰(2013)选取美国1990-2001年对外直接投资各部门数据,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作为产业升级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求得样本年度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六大部门与产业升级的灰关联度。实证结果显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六大部门与产业升级的关联度均很高,可知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六大部门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作用较强的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石油业。王英、周蕾(2013)以2005-2011年全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OFDI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显著性和作用力度方面都比外商直接投资要大,市场导向型和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最显著的两大作用渠道。

(2)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结构有负面影响或影响不显著。Minoru(1990)、Abe(1992)、Blomstrom(1997)、Chen(1998)等的研究结论都认为,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引发了国内产业空心化的现象,并可能对其经济产生负面影响。Ishiyama(1999)通过对日本的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失业率上升和经济停滞与制造业资本的流出有关系。汪琦(2004)也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加剧了东道国与投资国间重合产业竞争,影响了投资国的就业水平、国际收支等,从而对投资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负面效应。樊纲(2007)认为,如果母国的新兴产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此时逐渐衰退的传统产业为了继续生存向更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就会使投资国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有可能造成产业空心化的局面,从而对母国的产业结构产生负面影响。范欢欢、王相宁(2006)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与第二产业结构比正相关,与第一、三产业无关。在与美、日、韩对外投资规模和产业结构的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能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结论。

三、结论及展望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与投资国产业结构调整间关系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较多。国外学者就OFDI的母国产业升级效应的研究成果颇丰,大部分学者研究的结论都支持一国的OFDI活动能够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是通过转移过剩产能、生产要素的移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关联效应等方式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少部分学者得出OFDI会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结论。

今后的研究应重点结合不同国家的OFDI和产业结构调整实践,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和检验。另外在研究OFDI对母国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实现路径是,要结合母国与东道国具体的政府政策和企业行为,着重分析在各种不同的投资环境下哪些因素起关键性作用,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

参考文献:

[1] Vernon.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80,1966,pp. 190-207

[2] Ozava Terutom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vol.1,1992,pp. 27-54

[3] Buckley.P.J. & M.C.Casson.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Macmillan Press,1976

[4] Kaname Akamatsu. A Histori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Developing Economics Preliminary Issue,vol.1,1962

[5] 李优树,杨环.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经济论坛,2003(2):76-77

[6] 尹忠明,李东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不同投资动机的探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37-41

[7] 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管理世界,2006(07):53-60

[8] 李逢春.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升级效应——来自中国省际面板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2(06):124-134

[9] 王英,周蕾.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19-124

[10] 潘颖,刘辉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0(02):102-104

[11] 汪琦.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国际贸易问题,2004,(05): 73-77

作者:张凡

上一篇:汽车保险常见问题论文下一篇:保险行业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