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英语媒体发展论文

2022-04-19

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澎湃新闻”运作的英语媒体网站“第六声”(SixthTone),于2016年上线运行。作为中国第一家全数字英文媒体,“第六声”诞生于中国对外传播的新时代:一方面,互联网及其催生的新媒体,至少从技术和理论上有助于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传播格局;另一方面,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迅速攀升,让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陆英语媒体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陆英语媒体发展论文 篇1:

我国英语报纸媒体与外国媒体的竞争与合作

【摘要】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英语报纸媒体面临着来自国外大型传媒集团的竞争压力。我们与国外媒体要采取既合作又竞争的方式,即借鉴国外媒体在对外传播上的先进经验发展自身,又要敢于与他们争夺国际话语权。

国内发展:利用政策优势与进入中国境内的外国媒体友好竞争

我国对外国报纸一直采取限制的政策来保护国内报业生态的平衡和发展。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处长董伊薇强调:到目前为止,除包括《大公报》、香港《文汇报》等几种特批报纸外,其他外国报纸刊物不能在国内发行。目前,在国内能发行的出版物一般是一些国际杂志跟中方企业合资出版的中文版。外国报纸进入中国大陆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宾馆、机场等涉外场所售卖的报纸,一般都由中国香港的销售代理机构订阅。私人订阅的外国报纸,也仅限于一些教育和学术机构,由中国进出口公司统一进口。二是外国报纸媒体通过创办中文网站获得国内的受众资源。因此,我国英语报纸媒体与外国媒体在国内的竞争主要在涉外场所以及网络上。

首先,我国英语报纸媒体可以与涉外的宾馆、酒店、机场等机构建立联系,通过酒店管理人员了解外国受众的起居习惯、阅读方式、信息需求等,通过夹带附送的方式把我国的英语报纸送到外国受众手中。

其次,我国英语报纸要利用时效性优势占据主动。例如,上海希尔顿饭店每天在大堂及餐厅内都会摆出当天的国外报纸,例如《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据饭店品牌经理宋海晓介绍,希尔顿饭店的外国报纸一般通过在香港订阅、报社驻匕海办事处赠送两种方式获得。由于运输时间长等原因,报纸达到酒店的时间一般在晚上8点多,算是在国内涉外酒店中非常及时的了。时效性是报纸的生命,中国的英语报纸更具有地理优势和时间优势,如果能在外国报纸上架之前早早就摆放在大厅或送到客人房间,就能顺利获得一部分想及时获得最新国际消息的外国受众。

再次,我国英语报纸媒体要加快报网融合的步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由于纸质媒体受到我國新闻出版总署的政策限制,外国报纸媒体主要通过建立对应网站来打入市场。2012年6月28日,美国《纽约时报》推出中文网。这是继BBC中文网(1999年11月18日)、共同网(2001年)、《华尔街日报》(2002年1月)、《金融时报》(2006年)、福布斯中文网(2010年5月10日)、彭博社《新闻周刊》和彭博社中文网等国际重要媒体,开通中文版网站之后,又一家进入中国传媒圈的美国主流媒体。由于使用语言不同,我国英语报纸媒体与这些外国中文网站的竞争主要在于品牌知名度和中国受众上。英语报纸媒体要加快网络版的建设,形成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合力,线上线下相互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

虽然外国传媒集团还没有直接在中国投资兴办英语报纸,但已通过与中方的合作开始从文化、娱乐等领域逐步进军中国市场。如在北京出版的“Beiiing screen”,“city weekend”和“Metro”;以及在上海出版的“Shanghai Talk”和“That’sShanghai”等。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表示: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程度,加强与外国新闻出版界的合作,外国的有关公司、集团在中国发展的机会会越来越多。为了应对外国传媒集团进入中国英语报纸市场的这个必然趋势,我国英语报纸媒体可以利用其副刊或集团旗下的杂志与外国传媒集团进行合作,利用外国传媒集团庞大的产品库补充自身的数据资源;利用外国传媒集团的品牌优势和办报经验壮大自己在本土的影响力;针对其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适当引进国外的资本进行合资或参股办报办刊。

国外发展:与当地的外国媒体密切合作,以实现“落地入户”为根本目标

“走出去”是我国英语报纸媒体的最终使命和根本任务。根据2006-2010年全国外宣工作规划精神,《中国日报》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从而跻身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媒体集团行列。我国英语报纸媒体在实行“走出去”的战略时,要与外国媒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资源的交换传递,实现优势互补。

首先,加紧与“亚洲新闻联盟”成员国的合作。该联盟成立于1999年3月,由亚洲19个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的21家主流报纸组成,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由多国报纸组成的新闻联盟。《中国日报》是该联盟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唯一成员媒体。《中国日报》可以通过新闻报道、节目交流、稿件共享、人员互访等形式与成员国密切合作,共同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为了进一步推动亚洲新闻联盟的发展,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在《中国日报》举办的2010年亚洲新闻联盟年会上提出:我国政府新闻部门和媒体,要充分发挥组织作用,不断提高亚洲媒体交流合作成效,积极顺应媒体发展潮流,共同努力争取在亚洲的话语权,积极传播并壮大亚洲声音。

其次,采取“资讯本土化,传播国际化”的手段。外国传媒媒体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众多的传播人才和最新的传播技术。西方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外国受众需要的报道技巧。而我国英语报纸媒体,在海外的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法与外国传媒集团发达国家媒体抗衡的。因此,在现阶段的海外发展战略中,我国英语报纸要利用外国媒体的传播渠道,采取“资讯本土化,传播国际化”的手段,提升自己的海外影响力,以真正实现“落地人户”的目标。如青岛市与美国《国际日报》合作,在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出版发行英文版《今日青岛》(《OingdaoWeekly》),至今已累计发行100期,成为扩大青岛世界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又如《上海日报》利用先进的技术,开拓了丰富的发行渠道:第一,与亚马逊网站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合作,真正实现在北美发行的零成本落地,目前已有超过3000人次订阅了该报的数字版。第二,与总部荷兰的PEPC公司和加拿大的NewspaperDirect公司合作,利用其互联网自助售报系统,成功进入外国各大城市的国际机场、高级宾馆、旅游景点和商务中心。外国读者只要投入硬币就能打印当天的《上海日报》,大大节约了报社的发行资源和成本。

再次,通过与外国媒体互换新闻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由于我国英语新闻媒体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问题,不仅缺乏境外的发行渠道,而且没有人力物力实现大规模的境外新闻采写。因此,利用自采的本地新闻与国外新闻资源互换的方式是节约报社采编成本的最有效方式。

《上海日报》与全球最大的财经新闻资讯公司“彭博资讯公司”(BloombergInformation Network)进行合作,通过交换新闻资源的方式实现优势的互补。彭博每天传输约五十条左右由《上海日报》记者自采的上海本地新闻,并通过其在世界各地的终端机传输给其全球近20多万客户。作为交换,《上海日报》可以免费使用彭博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信息,为其国际金融新闻的采写节约了成本。《上海日报》的方式值得其他英语新闻媒体共同借鉴。这不但可以成功输送出本地新闻,达到外宣的目的;还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改善报社的经营状况。

我国英语报纸媒体与外国媒体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主动融入国际传播体系,在广泛的竞争与合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报纸的发展营造出健康和谐的环境。

大陆英语媒体发展论文 篇2:

“普通人报道”的多维度探索

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澎湃新闻”运作的英语媒体网站“第六声”(Sixth Tone),于2016年上线运行。作为中国第一家全数字英文媒体,“第六声”诞生于中国对外传播的新时代:一方面,互联网及其催生的新媒体,至少从技术和理论上有助于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传播格局;另一方面,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迅速攀升,让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肩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第六声”积极尝试体制、机制、内容等多维度的创新,探索“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①,力求做出具有创造力、感召力与公信力的中国对外传播报道,建立起一套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对外话语体系。具体到内容上,“第六声”的创新重点,是侧重“普通人报道”,通过展现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引导国际社会以平和眼光看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与成就、经历与挑战。

一、“第六声”为何主打“普通人报道”

“第六声”网站之所以侧重“普通人报道”,首先,是基于一种“投其所好”的策略。皆因外国读者尤其是西方读者,这些年已经熟悉了“普通人报道”或“人情味报道”这种体式,并且形成了这种阅读偏好。

“普通人报道”,属于特写化新闻,或者说“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西方“新新闻主义”的浪潮中,背景为西方新闻媒体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较之“硬新闻”,“人情味报道”更能吸引读者,因此可以为媒体赢得更多订阅与广告收入;另外,这种新闻的生产成本相对较少,因此在“开源”外还有“节流”的作用。②无论如何,经过多年熏陶,西方读者已经习惯于这种报道的话语和框架。

其次,“普通人报道”为外国读者提供了一种理解中国的便捷途径。事实是,尽管国力的攀升已经让中国在世界上有了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总体而言,国外尤其是西方世界,对于中国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的无知。因此,要想让西方读者了解和理解中国,必须降低信息的解析难度。而普通人的故事,显然比复杂或宏观的论述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再次,这类报道可以通过介绍中国普通人的经历和观点,让报道具有情感和人性,具有可以超越国界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穿透力和冲击力,从而避开中西意识形态的鸿沟,与国际读者形成有效的沟通。

此外,这一报道偏向也是一种“自知之明”基础上的求生策略。“第六声”团队不大(不到50人),经费有限,无论新闻运作的成本还是经验皆无法与传统外宣媒体比肩,在中国重大政经类新闻的操作报道上也难以和海外强势媒体匹敌。“第六声”创始主编魏星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就曾表示,“第六声”并不想与《华尔街日报》那样的主流英语媒体、或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那样的中国官方媒体竞争,而要找到一个特殊的视角。③这个“特殊视角”,在实践中就具体表现为对普通人报道的专注。

二、“第六声”对“普通人报道”的多维度探索

特写:以人物报道为抓手。“第六声”的新闻板块分为两类,一类是“要闻”(RISING TONE),主要报道全中国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时效性强,篇幅较短;另一类是“特写”(DEEP TONE),内容为切入当代中国核心问题的报道,时效性较弱,篇幅普遍较长。很自然的,第六声的“普通人报道”集中在“特写”栏目。

这些报道采用的西方传媒常规化的“人情味报道模式”④,即选取一个或两个典型人物或事例,将其作为切口进行具体细节的采访和描写,以此来展现这一群体或系列事件的全貌;而文中出现的典型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以“第六声”上线以来几篇赢得强烈反响和好评的报道为例——《When You Are Old, Chinese, and Gay》(《当中国同性恋老了》)一文⑤,描述了两个中国老年同性恋者。他们两位分别代表了该群体对于生活的两种态度——安静而独立地生活;或是勇敢地发出声音让社会听见。文章通过描述二者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和态度,让读者了解中国同性恋问题现状,还同时涉及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老年问题;《The Man Restoring Eastern China’s Iconic Circular Homes》(《這个人正在重建中国东部标志性的土楼建筑》)一文⑥,记录了林炉生重建土楼的缘由和经过,辅之以对土楼建筑细腻的描摹,通过对一个有志于凭一己之力保护土楼的青年的描绘,引申出中国传统建筑文物的保护现状。

即使在触及宏大题材的时候,“第六声”依然偏爱以普通人报道为抓手。举例来说,在纪念香港回归20年的日子里,网站发表了一篇人物深度特写:《The Man Who Swam to Hong Kong》(《那个游到香港的男人》)⑦,文中的主角陈克治,是一个每天清晨都会去香港红大环山以南海湾游泳的老人;他在1973年的时候与女友一起从深圳游到了对岸的香港,从此艰辛劳作,渐渐从三餐无着奋斗到了小有所成。在这个动人的故事后,是清晰的思想观点:大陆人也好,香港人也好,大家都想获得更美好的生活,并愿意为了理想而不懈奋斗。

而当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传出时,“第六声”发表了长篇通讯《Xiongan Poets’Society Fights to Protect Literature of the Lake》(《雄安诗人社群为保护白洋淀文学而斗争》)⑧,介绍了当地的业余诗人和文人为保护白洋淀文化所做的努力,并在抽丝剥茧中展现出关键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

总之,“第六声”对于普通人的特写报道,是以个体的经验和观点带出宏大的社会事件,在陈述、解释的同时汇入感情与人性的元素,在字里行间编织出一种戏剧性的吸引力,以求外国读者较容易地感同身受,并进一步理解中国。

专栏:挖掘“素人”写手。一般而言,媒体的专栏,是学者、评论家等个人从各自领域视野中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见解和分享,其专业色彩较浓,并以评论为常见文体。但“第六声”的专栏有所不同:为了强化网站的普通人报道,“第六声”的专栏(BROAD TONE)除了邀请专家、学者撰写文章,还特辟一个平台,让各行各业的中国人直接发声。他们中,有成日忙碌的街头小贩,有靠家具收纳赚钱的“专业整理师”,有生活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航天人……也就是说,“第六声”的专栏在发掘与寻找芸芸众生中的“素人作者”。不难想象,比起专家学者或职业写手,这些素人作者的文采不够华美,观点也通常不够深刻。但是,由于“第六声”是英语外宣媒体,那些“弱势”并不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转换为某种“优势”:文章文采一般、较少典故和修辞,却为英语翻译提供了方便;而朴素、平白的观点阐释,恰恰迎合了对中国缺乏深刻理解的外国读者的需求。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素人作者那种平易近人的叙述方式,也更容易击中外国读者的心灵。

舉例来说,当Alpha Go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全球媒体都在感叹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纪元的时候,“第六声”邀请到钟文靖——一位不算太有名的中国职业围棋选手,让他来说说Alpha Go带给职业围棋界以及他个人的冲击⑨;在“我是女科学家”成为全球社交网络热点的时候,我们让一位本科、硕士都是文科却“文转理”成功的普林斯顿宇宙学博士后,讲述她克服“女生学不好理工科”偏见的心路历程⑩。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经历,构成了一个真实的、丰富的、立体的、复杂的当代中国。

视频:新媒体时代的必需。“第六声”对于普通中国人的报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载体,就是短视频。作为一个新媒体网站,“第六声”对于视觉信息有着与生俱来的重视,多用图像和视频,更利用短视频这种融合了文字、图像和美工编辑的新型视频形式,展示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相比于单调的文字和静态的图片,短视频无论是对于人物细节的刻画、还是对人物活动的记录,都更为直观生动,包含的信息也更为丰富。正因如此,“短视频”在短短几年内就已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媒体传播形态。在移动化、碎片化的内容消费场域中,越来越多的受众,不再乐意阅读一篇长篇累牍的文字报道,但很愿意去观赏一段短小而有趣的视频。特别是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当下,一个短视频上亿点击量时刻都在发生着。

“第六声”的视频团队,着重选择那些个体的、容易引发共鸣的当代中国故事,然后用简洁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视觉方式将之呈现出来。具体到操作层面,首先,是把视频长度控制在3分钟以内,大部分视频是1-2分钟;其次,是突出强化字幕的叙述能力,通过大字幕和高光字体的方式来突出重点,基本在5-10秒钟就把故事背景交代清楚;最后,是选择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为此特意购买了音乐版权库,并把大量时间放在音乐上,希望可以通过这一具有普遍性的元素来吸引国际读者。

目前,“第六声”的短视频一般有两种运用方式。一是配合特写报道,成为视觉化补充内容。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个游到香港的男人》一文中就插入了短视频,让读者直观地看到老人在香港海域中游泳的身姿。而在某些特写报道中,短视频的精彩程度甚至超过了文字,比如《无名氏模特一天换衣五百件》(Meet the No-Name Models Wearing 500 Dresses a Day)11,如果没有视频的呈现,那人们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这些模特飞一般的换装速度与机械式的造型变化;再如《游戏战场上的中国“红军”》(‘Red Army’ Defends China on the Virtual Battlefield)12,再生动的文字,也无法像视频那样,呈现出那些游戏玩家在“战斗”时的有趣与劲爆。

二是单独呈现。一般而言,这样的视频故事并不需要太多的文字描述及背景介绍,仅凭视觉语言就能讲述清楚。这些短视频在网站发布的同时,还会被单独投放在社交网络上,通过社交驱动扩大媒体的知名度。比如,短视频故事《单亲出租车母亲带小孩》,在Facebook一共获得了200万点击量,1000多条回复,获得了极大的互动效果。

三、问题与挑战

可以说,对普通中国人的聚焦与报道,是“第六声”在探索“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过程中,迄今为止最为明显的成功。当然,这种探索还在起步的阶段,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具体到特写栏目,一位撰写普通人故事的作者,不仅需要做所有新闻记者做的事情,并且要做得更多:撰稿人不仅要成为一个观察者,还需要具有对文化和社会复杂万象的洞察力;撰稿人不仅是一个记录者,还要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就对“第六声”寻找和进一步培养合适的记者和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专栏平台,问题主要来自“素人作者”与专业编辑之间的平衡。对于“第六声”的专栏编辑来说,挑战不仅仅是寻找到更多更好的“素人作者”,还要在以专业素养修改编辑文章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那些作者文字与观点的质朴、自然、原汁原味。具体到视频呈现,人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视频制作的艰苦性与专业性。目前,“第六声”的视频团队人员不多,几乎每个人都在超负荷地工作。

未来,“第六声”应该给予视频团队更多的重视,在招聘更多员工的同时,保证他们与文字记者编辑拥有同等的、在某些时候甚至更高的话语权。而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说,第六声网站的普通人报道,应既能基于中国国情、准确而合理地解释中国现象,又符合外国受众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争取做到,在贴近外国受众叙事方式的同时,展现中国自己的价值理念和立场主张。

「注释」

①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3-08/21/c_132648439.htm.

②Mark Boukes, Hajo G. Boomgaarden, Marjolein Moorman, and Claes H. de Vreese,“Political News with a Personal Touch: How Human Interest Framing Indirectly Affects Policy Attitudes”,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 92(1),2015, p122.

③Bethany Allen-Ebrahimian,“China,Explained”,Foreign Policy,June 3,2016,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6/03/china-explained-sixth-toneischinas-latest-party-approved-outlet-humanizing-news/.

④Steen Steensen“,The Featurization of Journalism”,Nordicom Review,Vol. 32, No 2, 2011, pp. 49-61.

⑤http://www.sixthtone.com/news/1771/When%20You%20Are%20Old,%20 Chinese,%20and%20Gay.

⑥http://www.sixthtone.com/news/1963/The%20Man%20Restoring%20 Eastern%20China%C2%8D’s%20Iconic%20Circular%20Homes.

⑦http://www.sixthtone.com/news/1000406/The%20Man%20Who%20 Swam%20to%20Hong%20Kong.

⑧http://www.sixthtone.com/news/1000046/Xiongan%20Poets’%20Society%20 Fights%20to%20Protect%20Literature%20of%20the%20Lake.

⑨http://www.sixthtone.com/news/1186/‘Weiqi’%20Players%20Go%20 With%20the%20Flow.

⑩http://www.sixthtone.com/news/1000573/How%20I%20Defied%20 Expectations%20to%20Become%20a%20Female%20Scientist.

11http://www.sixthtone.com/news/1000195/Meet%20the%20No-Name%20 Models%20Wearing%20500%20Dresses%20a%20Day.

12http://www.sixthtone.com/news/2186/‘Red%20Army’%20Defends%20 China%20on%20the%20Virtual%20Battlefield.

作者:吴海云

大陆英语媒体发展论文 篇3:

非洲传媒生态视角下中国对非传播力研究

【内容摘要】 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形态正引领非洲传媒的发展趋势,但广播电视媒体仍是非洲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形式。自2012年以来,中国媒体在非洲的发展引起了全世界关注。但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媒体在非洲的影响力仍然很弱。目前,中国对非洲的传播存在以下问题:官方色彩浓厚,市场化程度不足,话语生产主体单一,应急性话语居多,渠道建设不均衡。在新形势下,中国对非洲传播应全面更新理念,更加有效地配合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实现自身的传播目标。

【关 键 词】 非洲传媒;非洲舆论格局;中国对非传播

在当今复杂多变、博弈激烈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在积极寻求与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而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中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2013年,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俄罗斯和非洲三国为目的地,郑重宣布中国永远做非洲国家的可靠朋友、真诚伙伴,并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指明了中非关系的發展方向。当前,中非双方正携手开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但是彼此了解尚有不足,存在一定的认知模糊甚至误解。因此,中非媒体需要合力为中非友好起到沟通、交流、引导的作用,促进互利合作,捍卫共同利益,主导中非舆论,在中非关系发展以及国际事务管理中发挥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

本文综合梳理了英文、法文、中文三种语言的文献,结合两位研究者曾在非洲多个国家的实地调研,针对非洲独特的传媒生态环境,给出提升中国对非洲传播能力的建议。

一、非洲传媒生态的形成与特点

非洲的平面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具有历史延续性,同时也在对过去殖民历史的否定基础上自我发展。正是殖民时代的媒体和言论自由匮乏,才有了后殖民时代非洲媒体的多姿多彩,各种民族和种族文化传统得以融入现代传播技术里。

非洲媒体起步较晚,第一份报纸于1797年诞生在埃及,随后,1800年在南非、1801年在塞拉利昂出现了报纸。自1930年起,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对非洲实施殖民统治的宗主国先后开通对非广播,苏、美、日、中等国家媒体随后陆续进入非洲大陆,改变了非洲原有的媒体格局。

独立以后的非洲国家,虽然本土、私有媒体的地位得到了巩固,但是新的民族国家政府延续了殖民时期对媒体的严格管控。在1960~1980年的后殖民时代,非洲媒体基本作为政府喉舌存在,国家希望媒体成为建设国家和发展的工具,发挥社会动员、启蒙民众的作用,视所有批评报道和负面新闻为威胁。在这一期间,发展传播学和发展新闻学成为媒体研究领域的显学。20世纪90年代,公民社会的兴起和民主化风潮带来了非洲的第二次媒体自由化和媒体多元化。在发达国家的支持下,民主、媒体自由、限制政府首脑权力等追求从需要、口号到行动、效果,促进非洲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①

1990年后,私营报纸数量在几乎所有非洲国家都有了快速的增长。2005年,大部分国家陆续放开广播电视私有化,这一时期,多数国家对接收卫星电视并没有相应的规定和管制,② 私营电台和国际广电媒体得以在很多非洲国家落地,南非、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赞比亚、纳米比亚、塞内加尔和博茨瓦纳都是广播电视领域私有化的领跑者。该时期,非洲自由民主主义的政治理念与非洲社会发展之间冲突加剧,政府和媒体各执一词,认为对方对落后的传播政策现状负有主要责任。有学者认为,很多政府还没有找到在“允许发表事实和观点”和“保护个人不受诽谤”之间的平衡。①

冷战后, 国际格局与非洲形势均迎来显著变化,非洲的地缘重要性凸显,因此世界各国重新评估自身实力和对非关系,调整、更新对非政策。媒体作为舆论塑造者、民意影响者, 出于配合本国最新对非洲政策的需要,必须随之转型甚至重新进行战略部署。有学者统计,截至2008年,英国广播公司在非洲和中东地区设有落地频率133个,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在非洲有关国家设有79个落地调频电台。英国广播公司还通过开展联合项目和合作制作节目的方式,在尼日利亚、埃及、南非、索马里、苏丹、埃塞俄比亚、加纳、尼日尔等非洲国家增强节目的亲和力和贴近性。② 近年来,商业化和私营媒体给非洲媒体带来了新元素,然而非洲媒体缺少资源和人力、经常遭遇政府和利益集团干涉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不过,传播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却使得非洲媒体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

据2006年“非洲媒体发展倡议”(African Media Development Initiative: Research Summary Report)对撒哈拉以南非洲17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广播依然是非洲占主导地位的大众传媒,电视的普及率仍然远远不足,而报纸等平面媒体则主要集中在城市消费者当中。③ 囿于原有媒体基础和整体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报刊业在非洲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仅以尼日利亚和南非为例,当前尼日利亚有上百种杂志,报纸20余种;④ 南非定期出版的报刊数量居非洲之首,共20多种全国性日报、周报以及200多种省和地方性报纸,600多种各种类型的杂志。⑤

广播电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各国仍然是增量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形式,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十年内,网络媒体尚无法形成对广播电视的强烈冲击。随着用电问题的解决、收音机和电视机的逐渐普及,以及非洲本土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程度的提升和设备的更新,非洲的广播电视业甚至可能出现与全球趋势不同的另类发展特点,在其他各国广播电视渐失媒体主流地位的当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⑥未来十年,从发展形态看,广电媒体在非洲的基本发展趋势可能由主要覆盖城市转向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由模拟时代转型进入数字时代。这一转型意味着增量空间的释放以及有线电视和数字广播电视的进一步发展。①

尽管当前互联网在非洲还不太发达,但这一新媒体形式的确呈现出引领非洲传媒业发展的态势。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已经成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普及速度最快的地区,预计在202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终端市场。② 随着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近年来逐渐崛起为世界重要的新兴经济体,非洲的通讯事业可能获得补偿式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甚至可能出现网络跨代际发展:即随着智能手机在非洲产销量增大和价格降低,部分非洲国家和地区可能直接跨域或缩短固定互联网时代,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据尼日利亚《抨击报》2017年7月29日报道,尼日利亚互联网用户达到9100万,增速位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八。③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2016年11月22日发布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2016(ICT Development Index 2016)显示,非洲手机用户数已达7亿,平均每100个非洲人中就有76个人拥有一部手机,与固定电话的100:1.1形成鲜明对比,也比十年前(2007年)的百人中23.5人持机率增长了2倍。④ 非洲地区由于用户基数小并享有后发优势,非洲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普及速度将继续领先全球其他地区。⑤

整体来看,非洲的媒体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一方面顺应国际渗透与融合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保持着传统媒体生命力仍然旺盛的非洲特色。部分非洲国家,尤其是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家,在本国政治经济发展和外来媒体集团的联合推动下,将逐步实现媒介集团化、区域化甚至全球化发展。从经营及所有制角度和监管规定看,随着非洲各国媒体监管机构的设立和管理职能的完善,公私并存、产业化经营、多形式合作将为中国媒体的对非传播提供契机;而非洲媒体自身也将依托非洲政治地位提升和经济复兴实现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边缘地带逐渐向传播中心的靠拢。

二、非洲舆论格局与中国形象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显示,非洲媒体的新闻来源主要是西方媒体。①随着中非贸易的深入和中国媒体“走出去”政策的实施,以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内罗毕调频台开播、2010年中央电视台在内罗毕成立非洲頻道、2011年新华社与肯尼亚网络运营商合作推出手机新闻服务为标志,中国媒体逐步参与形塑非洲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然而,西方媒体主导非洲舆论格局的整体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010年,民间独立调查研究机构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发布了报告《非洲人看中非关系:判断大众观点与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决定因素》,显示受访的非洲人持有与西方受众极为相似的观点,即认为非洲进口的中国产品越多,可能给非洲带来越大的负面影响。② 2014年,南非道德研究所(Ethics Institute of South Africa)在非洲15个国家开展了一项问卷调研,了解非洲人对中国在非洲的商业活动的看法。③ 结果表明受访者对中国在非洲投资的看法整体呈负面,尽管他们看到中国在非洲投资给非洲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对于中国缺乏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中国产品的质量、中国企业可能参与的腐败和非法活动以及他们与当地雇员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刻板印象。

2015年,中国外文局委托南非EBS Advisory在科特迪瓦、肯尼亚、加蓬和南非四个非洲国家开展调查,有效调查样本量为951人,覆盖了西部、东部、中部和南部非洲,目的是从整体、宏观的视角去了解更具代表性的非洲人对中国的看法。④ 结果显示,52.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在本国的商业存在对他们国家有长期的有利影响,但12.9%的人表示有长期的负面影响。中国企业在非洲仍然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本地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不遵守雇佣法规和行业标准,这些看法继续主导着非洲人对中国在非洲事务的印象。对于中国在非洲商业活动中该如何改善与非洲人信任关系的问题,在10个类别的选项中,大部分受访者选择了改善劳工权利和社区关系、改善公平贸易关系、改善产品安全标准、遵守环境法和增加透明度。

四个国家的受访者对中国在本国主要影响力的观点基本一致,有60.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本国的主要影响在经济方面,其次是外交(14%),政治排第三(10.3%),第四是军事(8.9%),文化影响力显示为最弱,仅有6.1%的受访者选择此项。被问到中国在本国投资的原因时,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希望获得原材料(42.3%)或对获取本土市场有兴趣(35%),除此之外,16.7%的人认为中国想获取非洲的廉价劳动力,仅有6%的人认为是由于非洲政府提供的投资优惠。①

有研究认为中国很关注自己的国际形象,特别是西方国家比如美国对其的看法,以及新兴市场对其商业活动的评价;② 有学者建议不应该简单概括非洲人民对中国在非洲活动的观点,因为这些观点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媒体、道听途说和与中国商业互动的程度等。③ 例如南非道德研究所在2014年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南非人和尼日利亚人对于中国在非洲商业活动的看法要比肯尼亚人持有的看法更加负面,同时南非人的观点在所有15个受调查的非洲国家中是最为负面的。研究者推测这种差异的背后存在许多不同的原因,具体来说,中国在南非的事务已经发展了数十载,而南非人把中国生意视作对本土制造行业、特别是纺织行业的一种威胁。④ 中国外文局2015年的调查证明,受访者对中国、中国商业活动和中国人的观点很大程度上被媒体和道听途说影响。41%的受访者表示媒体是他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35%的人靠道听途说,仅有7.9%、5.7%和2.4%的人分别表示中国朋友、同事和雇主是他们的主要信息源。受访者表示他们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获取中国相关新闻,电视是最流行的渠道(37%),随后是互联网(26.9%)、社交媒体(14.8%)、报纸(9.5%)和电台(7.7%),罕有人通过杂志和书本来了解中国。被问及媒体信息可信度时,34.4%的调查者认为媒体渠道提供了对中国准确的新闻报道,15.4%的人认为媒体报道是不真实的,高达50.5%的人不确定媒体对中国报道的真实程度。⑤

三、中国媒体在非发展被解读为三种话语范式

自2012年以来,中国媒体在非洲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相关报道、评论和分析见诸几乎所有西方主流媒体。BBC、CNN、《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卫报》等媒体都曾经多次报道,在国际关系、媒体研究和地区研究学界也出现大量研究报告,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总体说来,这些关于“中国媒体在非洲”的话语可以分为三种话语范式:新殖民主义的解读,实用主义的解读和逆信息流的解读。

英国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Jack Straw)在2006年2月访问尼日利亚时, 批评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中国在复制150年前英国在非洲的所作所为,并称中国是与该地区的贫困、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相同的“问题”,是非洲面临的十大挑战之一。① 世界银行前任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 (Paul Wolfowitz)、美国前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Hillary Clinton)等精英人士在此范式下继续构建新殖民主义话语。新殖民主义话语对中国的批评刻意将中国的负面个案与别国正面个案相比较,不但缺乏比较分析的客观视角,而且刻意脱离世界体系来评论中国的政策与举措,割裂事件的成因与效果。新殖民主义话语分析体现了西方精英面对中国的“战略竞争”所体现的国家利益观、道德优越感以及零和博弈思维。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的学者David B?NAZ?RAF、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SAIIA)的吴玉珊把中国媒体在非洲发展作为中国对全球发起的魅力攻势(charm offensive)来解读,认为这是中国出于实用主义目的,是中国试图在非洲大陆赢得人心,并构造有利商业环境的诸多努力之一。② 中国媒体来到非洲的目的,是作为中国在非洲硬实力的补充,并对中国在非洲的各种活动进行正面宣传和包装,以非洲观众能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推广中国价值和中国文化。③

当前国际传播语境下,美国、英国主导的西方媒体以信息娱乐影响力、新闻和时政信息中心源发力形成绝对全球影响力,因此形成“主导媒体流”。以印度电影、拉美电视剧为代表的私营以及得到国家支持的文化产业,以及欧洲新闻电视台、法国电视5台、半岛电视台、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和中国CCTV-9等形成在商业环境里营运跨国文化产业流的“从属流”(Subaltern flow)。此外,还有凤凰卫视、泛阿拉伯电视网络、韩国文化广播公司等为代表的“地缘—文化流”,主要服务于海外移民群体(Diasporas)。这种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而形成的“东方化和南南流动”,改变了全球媒体从西方到全球的单向流动。①尽管西方主导信息流动的主流趋势仍在,但将中国媒体在非洲的发展归入全球范围的反向信息流运动中,是一个更可接受的说法;是一个从全球传播的角度,体现中国媒体从国际传媒信息流的“边缘”走向“中心”,建构针对西方主流媒体霸权的“逆向信息流”解读。

中国外文局2015年的调查表明,中国媒体在非洲的影响力仍然很弱。有28.8%的人表示他们在了解中国相关的新闻报道时不会接触任何中国媒体,即使最被熟悉的中国媒体——中国中央电视台,也仅有26.4%的受访者声称曾经看过。②

四、中国对非传播的国家战略设想

2006年1月12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明确了在新形势下与非洲各国全方位加强联系的原则,全面阐述了发展中非关系的意见,强调中国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中非友好传统,与非洲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份纲领性文件也为中国对非洲传播工作确定了基调。目前中国对非洲的传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官方色彩过于浓厚,市场化程度不足,话语生产主体单一以及应急性话语居多。在新形势下,中国对非洲传播工作应全面更新理念,更加有效地配合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并实现自身的宣传任务。

(一)进行综合布局,破解新殖民主义话语范式

新殖民主义的话语产生主要围绕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经济发展,尤其是与资源相关的领域。目前,中国在非洲新殖民主义的话语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西方媒体在非洲享有信息源、话语权优势,着意设置涉华议程、议题,引领舆论。二是随着非洲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非洲国家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非洲各国的政治、经济领导层与发达国家的联系较以前增多,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努力强化与非洲的关系,因此双方同时警觉并试图分析中国在非洲的出现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三是受到殖民地遗留下来的语言、饮食、服饰等文化因素影响,以及更多非洲人得到去西方受教育的机会,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在非洲进一步扩大。更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非洲青年精英阶层中,具有欧美国家留学经历的越来越多,其中,西方发达国家友好态度明显。

西方对“中国在非洲新殖民主义”的议题设置,主要在以下三个框架下:第一,指责中国进入非洲是为了掠夺非洲资源。声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需要巨大的能源来满足国内需求,因此中国对非洲不断加大投入是基于对石油、有色金属等战略资源的需要,并且在开采资源的过程中忽视当地的环境保护,忽视对当地民众基本权益的保护。这实际上是“中国能源威胁论”在非洲的新版本。第二,指责中国以廉价商品占领非洲市场。认为中国的廉价商品,特别是纺织品对非洲国家的大幅度出口增长,严重冲击了当地的纺织业发展,造成了当地大量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危害了当地的经济主权。第三,指责中国忽视非洲国家的民主发展和人权保护,在援助过程中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做法,冲击了西方国家在非洲长期推动民主、人权事业的努力,助长了非洲专制和腐败的盛行。①

目前,中国企业在非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加速了进入非洲的步伐;非洲局部地区安全形势仍不乐观,中国企业投资面临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非洲各国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对于单一资源开发逐渐有排斥心理,而中国企业在具有非洲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举措方面都有所欠缺;中国除了传统友好和经济合作之外,需要发展加强中非关系的新纽带,②并且做好舆论风险规避与效果预见分析,从源头上杜绝主观犯错的可能。

从政府行为上,中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做出了破解“中国在非洲新殖民主义”的努力,包括对非洲援助不附加任何条件,是目前向非洲派出维和人員最多的国家之一,先后与40多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与23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鼓励和保障投资协定》,与29个非洲国家签订了《混委会协定》等。对此,媒体要相应放大政策效果,形成正面舆论场域。

从国际传播上,首先要避免中国在非洲的发展行为给西方媒体和政客提供可供歪曲和误读的“原材料”。从顶层设计入手,要对中非关系中出现的典型性问题,建立预警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避免将小的摩擦激化成不可逆转的大矛盾,避免将经济问题激化为影响双方关系的政治问题,提升在非洲的企业、组织和个体的行为规范和利益共享理念。

第二,要加强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建设,弱化经济、金融等硬实力发展带来的冲击。中非文化交流应该从政治层面、官方层面、经营层面推进到媒体层面、民间层面,以求在双方观念、情感与文明理念上发生真正意义的沟通。中国要特别注重在非洲已有的积累,如患难与共的政治形象、平等待人的外交形象、互利双赢的经济形象、亲和友善的文化形象和日益凸显的“发展典范”形象。在此基础上,中国需要进一步利用好已有的中非政府间文化交流渠道和平台,加强对非的公共外交,利用好民间力量, 加强利益共享基础上的文化交流活动。塑造好经济发展之外的大国气概、中国梦—非洲梦共通性等软性形象。

第三,要在求同存异的框架下加强同非洲外部相关国家的合作,构建利益相关共同体。非洲大陆某些既有问题单靠非洲国家自己、单靠西方的帮助或中国的援助都难以圆满解决,因此存在中西非三方合作基础,可以建立欧盟委员会委员路易·米歇尔(Louis Michel)所称的“开放的三角伙伴关系”。① 当前发达国家中也存有大量持客观态度甚至鼓励中非关系发展的友好人士,从他们立场表达中国非但没有在非洲搞所谓“新殖民主义”,反而正是由于中非关系的不断健康发展,避免了非洲成为“新殖民主义”的牺牲品,是更有说服力的反制方法。

(二)更新媒体战略,外宣与市场化并重

目前,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媒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家主流媒体,如前文提到的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与非洲》等,以进行国际传播为主要业务,资金以国家投入为主。另一类是私营媒体,以媒体经营为主,代表企业有华为、中兴、四达时代等。

当前,非洲传媒正处于集团化、多元化、跨国化经营的进程中,并呈现以下四个显著特点。一是非洲私营传媒逐渐因体制灵活、发展迅速而呈现超越国有传媒的趋势;二是非洲传媒业基础较好的国家如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加纳等国在集团化、多元化、跨国化经营方面依然保有优势;三是后发优势使得非洲传媒发展直接进入数字化阶段;四是传媒集团发展壮大左右政府传媒政策的制定实施。①

面对非洲的媒体环境,中国媒体在非洲发展也应随之进行战略调整。一方面要拓宽媒体合作范式,另一方面外宣媒体与市场化媒体齐头并进。在加强与非洲媒体合作方面,以前的范式主要是内容和渠道的合作或者人员培训,更多关注的是“落地”。新形势下,金融与投资合作也要提上日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与南非纳斯帕斯集团(Naspers)下属的MIH合作,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联合收购独立传媒集团股份等方式,表明了在政策允许下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从以“落地”为目的发展到以“运营”为目的。

非洲目前留给私营媒体的发展机遇主要集中在通信、卫星电视等领域。中兴公司、华为公司、四达时代正是抓住了非洲国家完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在非洲迅速崛起。但是,目前官方媒体和市场化媒体之间缺乏合作,发展目标单一。中国通信企业为非洲国家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通讯基础设施,有助于建立一个与中国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标准相一致的信息传送格局,这无疑有助于中国媒体内容产品与非洲国家的数字化播出系统相对接。四达时代计划到2017年底实现入股50家非洲主流媒体、发展DTT用户240万、DTH用户60万,实现非洲用户总数突破1000万的目标,① 为传播中国声音搭建便利的平台。从未来发展看,外宣与市场化媒体要双轨并进,并积极寻找并轨契机,实现传播与市场共赢性发展。

(三)增强顶层设计,构建中国对非传播话语体系

中国形象在非洲的塑造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场“自塑”与“他塑”的话语博弈。非洲大陆语言种类繁多,总数在800种至1500种左右,占世界语言的三分之一左右。世界各国传播媒介比较重视的是英语、法语(40多个国家和地区)、阿拉伯语(20多个国家和地区)、斯瓦希里语、豪萨语和祖鲁语等。②目前中国媒体具备多语种传播优势的以国际台为首,其他媒体多集中在英语、法语、阿拉伯语等语种上,并且内容生产方面未必以非洲为对象。

构建对非传播话语体系首先要消除语言障碍,建设通晓通用语及非通用语的记者和编辑队伍。其次要进行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培训,使媒体工作者能够规避误解,有效沟通。第三要扩大话语主体群体,除对非传播媒体和国家领导人、驻非各国使领馆等核心力量外,将学界、在非企业、NGO、援非医疗队、援非技术专家等纳入发声队伍,尤其是亲华、友华外国人,形成多主体、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主体。第四要改变对非洲报道话语风格,避免“以我为主”,减少“纯正面报道”,不回避摩擦、矛盾与文化差异,多采访非洲本土人士和关注中非问题的学者,通过他们让读者看到中国给非洲带来的变化。在媒体内容方面,减少宏观叙事,更多以小见大讲述具体故事。第五要建立对非传播合作机制,宏观上媒体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领域相同步,形成发力于国内、完善于非洲的宏观沟通机制;微观上驻非媒体部门之间要协调合作,在传播中互通、互补。

(四)拓展媒体影响力,开展公共服务与活动

在对非传播中,媒体除发挥传播力外,还应通过组织活动、成立慈善机构、共建社区等来扩大影响力;传递中非共享价值观,如卫生、教育、减少贫困等,① 丰富对非洲传播的本土特色、文化色彩和人文理念。

开展公共服务和活动既可以作为传播的内容,本身也是公共外交,同时可以增进与受众的关系。以下几种方式都适合在非洲开展:一是与非洲媒体合作组织大型多媒体实地采访,如维和、疾病防治、饮用水净化、教育普及等,沿途借助当地媒体,主动设置新闻议程,呈现中非合作友好的现实图景。二是对媒体管制严重、信息流动不畅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专业记者和公民记者培训,鼓励发展社区媒体,提供建设社区媒体的基础设施,这些都将成为亲华、友华的声音来源。三是合作开展非洲当地的社会调查研究,针对非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获取一手数据,形成有针对性的报告,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有效融入到对策建议中,引领社会舆论。四是积极开展与高校、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的合作,通过对与中国和非洲相关议题的研究、商讨、报道,呈现问题的真相以及可行的解决建议。五是开展受众调查,了解受众需求,为未来对非传播策略、方法和政策提供參考;同时传达“中国媒体”贴近非洲社会与经济发展实际的愿望。

(五)细分非洲传播市场,强化新媒体布局

媒体技术决定传播途径,参与非洲的媒体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提升中国在非传播能力的重要手段。非洲各国在传播技术发展上进度不一,偏远和欠发达地区以口头传播为主;多数国家广播、电视媒体优势犹在;而80%的人已经与西方一样通过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使用快捷的社交新媒体。中国应针对非洲各国不同情况,通过购买、技术合作等方式,构建印刷、广电数字化到互联网基础建设与中国相通的传播技术标准和设备体系,从而为未来的对非传播铺设通道。从现状来看,中国传统媒体布局非洲多,而新媒体布局少。虽然中国媒体涉足对非洲的网络广播、手机电视、手机报、户外大屏等业务,但其覆盖程度仍无法满足非洲各国对新媒体传播的需求。因此,中国对非传播媒体应强化对非洲的新媒体布局。

当前对非传播能力建设就是要在前期有利的建设基础上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规模与效益并重转变。① 细分非洲媒体市场、精准传播首先要界定重点国家,进而深入重点国家的重点机构、重点人员,这样可以使得有限的内容资源更富有针对性。同时,非洲存在“有国无界”的特殊现象,即族群跨国共居、语言多国共用,因此细分非洲国家受众时可以打破国家边界,对区域性的组织机构,如NGO、学术团体、艺术团体、记者组织等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传播。

(责任编辑:林凌)

作者:黄廓 李树波

上一篇:成教学院校园文化论文下一篇:无线通讯技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