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校园文化论文

2022-04-15

[摘要]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国家、社会和高等院校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必然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职能和要求。文章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服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技创新与校园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科技创新与校园文化论文 篇1:

基于课外科技活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结合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探索,应该围绕三方面工作展开: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枸建校、市、国家三级课外科技活动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管理机制。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外科技活动;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文献标志码:A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学生个体学习兴趣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学校的组织引导和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以学生自主钻研为主的实践教学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团结协作,可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契机,就如何通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没有强制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自愿参加,要组织好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搞好这项活动的基础。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广大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课外科技活动,在行动上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提高了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1 针对有些学生对课外科技活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有的认为只要课程学好了就行;有的存在畏难情绪,不愿意参加;还有些学生存在畏惧心理,对何谓创新、如何创新心中没底,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学校积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如形势与政策课、课外活动、报刊和海报、学校广播、网络教学平台等)来宣传课外科技活动,解读学校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制定的各项支持政策,介绍课外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所起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和新思想,让广大学生对课外科技活动有深入的了解,从而高度重视课外科技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動性。

2 组织学生成立各种校内学习型组织,如电子协会、计算机协会、自动化协会、技师协会、数学协会、英语协会等学生社团,聘请师德高尚、创新意识浓厚、教学科研水平高的教师为名誉会长,对协会的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习团体是科技制作活动的主力军,学校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学生学习协会,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此项工作,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加入,为日后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充足的后备军。各种学习型组织以“发扬求是学风,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科技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为宗旨,通过学术报告、学术沙龙、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增加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让大家找到与自己研究兴趣相同的伙伴,逐渐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各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为学生新思想、新观念的培植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能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兴趣爱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技创新潜能。

3 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和创新系列活动,截至2011年,学校已举办了八届大学生科技节和五届大学生创新系列活动。大学生科技节倡导科技创新、敢于竞争、大胆实践的校园风气,通过组织近年来学校学生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校外竞赛获奖作品、科技节系列活动的宣传展示,邀请专家开展系列科普讲座和报告会,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学术氛围,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的热情。创新系列活动包括创新论坛和创新设计与制作,通过举办创新系列活动,点燃学生的创新智慧,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引导教师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用智慧和学识启迪学生,用行为感染学生;建设创新型校园文化,着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良好氛围,探索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之路。

二、构建校、市、国家三级课外科技活动体系

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将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课外科技活动有机结合,定期开展有相当规模的科技创新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或地方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竞赛,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就业率在新升本科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目前,学校已构建了校、市、国家三级课外科技活动体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 校内大学生科技活动。校内大学生科技活动包括科技竞赛和科技发明制作。大学生科技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的舞台。为了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提高学校大学生科技竞赛的水平,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还制定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每年定期举办的科技竞赛有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数控加工竞赛、广告设计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多媒体制作竞赛、PPT设计大赛和机器人大赛等。

此外,为了激励广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对选题科学合理、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可行、具有一定创意的大学生科技项目(科技小作品、实验小装置或模型、具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各类应用软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科技发明制作类单项经费为2000元。学生只需填写中请书,向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中心、部)申请,学院(中心、部)根据学校的申报条件及要求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项目报实验实训管理处,由实验实训管理处组织专家评审后予以立项。项目结题后,学生将获得相应创新学分,指导教师可获得相应的教学工作量。

2 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上海市教委启动了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坚持以“鼓励创新、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开展,并采用自主申请、专家评审、择优资助的方式立项,每个项目原则上资助1万元,可上下浮动40%。其内容可包括各类科技创新、实验设备和管理的创新、实验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社会活动和社会热点等思想和方法的创新。为此,学校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专项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工作组,积极申报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仅2011年就申报了130个学生创新项目。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形成了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了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鼓励、资助和指导学生参加上海市的各类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上海市第二届大学生创新活动论坛中,徐(王+真)等同学的“2010上海世博会琉璃水晶纪念品创新设计”作品获十佳“我最喜爱的项目”第三名,许文浩等同学的“基于太阳能智能压缩垃圾箱的城市垃圾源头减量化的研究”被评为“最佳实践”项目;在第二十五届上海市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中,王婕同学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中,学校获得上海赛区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在第九届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上海)中,学校参选作品“带计算功能自定位高度尺”获三等奖。

3 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以2011年为例,学校学生参加了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大学生创业、机器人大赛、广告设计等各类全国大学科技竞赛十几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体现了学校学生在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较强的竞争实力。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学校学生获得本科组全国一等奖一项,专科组全国二等奖二项;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学生获得了专科组和本科组全国二等奖各一项;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上,唐哲同学设计的《聚焦环保》获平面类一等奖;在2011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学校参加六个项目的竞赛,一举获得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三个;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学校学生勇夺全国一等奖;在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上,学校获得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在2011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学校学生学设计的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管理机制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项长期连续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倘若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机制,将无法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学校建立了一套独立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以保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长期健康地开展。

1 领导重视,各方紧密配合。领导重视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关键。学校领导一直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把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与科技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此,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校领导为组长,实验实训管理处、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团委、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学校的各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负责活动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研究大学生创新教育重大问题,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管委会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作为组长的教学副校长亲自主持召开会议,讨论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重大问题,如项目经费管理、过程管理、实验室使用、学院工作组职能等,力求统一认识、明确分工。管委会成员亲自参加项目评审会和交流会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顺利实施。

在学校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各学院(教学部、中心)成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教学副院长、学生工作副书记、骨干教师、教学秘书等组成,负责本学院(教学部、中心)学生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教学副院长负责学术指导和指导教师管理,学生工作副书记负责学生的发动、组织和管理。教务管理人员和学生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形成党政重视、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

2 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深入、持续发展,学校在2008年专门成立了实验实训管理处,其作为学校大学生科技活动的主要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先后制定了《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管理办法》、《大学生竞赛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活动实施条例》、《实验室开放与仪器设备共享的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课外科技活动的正常开展。

同时,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组成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和评审委员会、负责全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和评审工作,构建从项目申请、评审、实施、结题的全过程项目管理体系。立项和评审过程接受监督并向全校公开,保证参与的学生都能够有一个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环境。立项批准后,应按项目研究需要,合理使用经费,每笔经费的使用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共同签字,经实验实训管理处审核登记后,按学校财务处的相关规定报销。在项目执行周期内,学院(教学部、中心)必须每年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并报实验实训管理处,实验实训管理处将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抽查。项目完成后,应填写《上海第--K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结题报告》并撰写小论文,已完成的项目由实验实训管理处组织专家进行鉴定验收,对--优秀的创新成果予以展示和奖励,并组织作品参加全国、省、市的科技竞赛。

3 制定政策激励师生积极参与。良好的激励机制是维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正常开展的关键,学校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投身科技创新实践的积极性,调动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指导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在科技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学生方面,学校先后出台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创新学分管理条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奖励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教师方面,学校专门制订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师指导大学生竞赛活动的激励办法》,对优秀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并且将其作为教师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的考核指标。此外,组织承办校内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参与校外科技竞赛活动的获奖情况也作为年终学院(教学部、中心)考核的依据之一。这些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指导学生的热情,推动了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的蓬勃开展。

实践证明,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和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锻炼和提高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对推动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杨亮涛 祖英利

科技创新与校园文化论文 篇2:

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思考

[摘要]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国家、社会和高等院校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必然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职能和要求。文章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服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 大学生 就业创业

[作者简介]施险峰(1972- ),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南通2260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服务广大大学生就业创业和成长成才,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必要性

高校团组织应该适应时代需求,贴近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前沿,加强机制建设,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其创业精神、就业能力,推动创业实践,构建创业平台,完善创业体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落到实处。

(一)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加上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除了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需要自身综合素质的锤炼和提高,特别是就业创业竞争力的提高。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既是对共青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需要。

(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的需要

当前,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人单位越来越青睐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常的创新理念、敏锐的创新思维、基本的创新技能和优秀创新人格的优秀人才。未来更多潜在的或前人未涉足的新型岗位会不断涌现,而这些岗位必须由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来开拓。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是高校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需要

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在当今的中国,不论是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还是各界青年,都渴望自己能走上成功的就业创业之路。青年时代是一个人最具有创造、创新、拼搏和敢于冒险精神的时期,而这种创造、创新、拼搏和敢于冒险的精神,正是成功就业者和积极创业者所必需的素质。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是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内容,更是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人生价值的需要。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势

(一)组织优势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青年大学生所信赖和拥护的组织,在青年学生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青团组织可以发挥自己强大的组织优势,把青年学生团结在团组织周围,针对就业创业方面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给予帮助,提供服务。高校团组织有着完备的组织体系,从团支部到分团委再到校团委,每一个层面的组织都比较完善。利用共青团具有的凝聚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特点,做好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这是高校共青团的组织优势。

(二)资源优势

现在高校团工作的社会化运作机制越来越明显,这使得团组织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高校团组织通过各行各业团组织、青联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的桥梁作用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搭好人脉,在搜集招聘信息、推荐实习就业岗位等方面占了很大优势。比如,笔者所在南通大学团委积极主动地与地方团市委合作,努力推进共青团区域整体化建设,开展社区岗位体验、挂职锻炼等。南通大学团委还加大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鼓励大学生走出去校园,走进用人单位。将实践基地与就业实习基地合二为一,用人单位和大学生都受益无穷。

(三)载体优势

高校团组织工作的载体十分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职业规划大赛、文化艺术节、职场模拟大赛、名师讲座等活动,都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载体。南通大学每年均提出将社会实践与学生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工作思路。2008年全校共有21480名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近千名同学在南通六县三区企事业单位、街道和农村挂职锻炼。电子信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学院组织十多支就业创业实践小分队,深入近千家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用人需求,为学生有效成功就业与创业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三、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内容及途径

(一)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1.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发挥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传统优势,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团课、辩论赛、演讲比赛、社会实践、大学生讲堂、企业家高校论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帮助学生掌握政策,熟悉情况,更新理念,准确定位。共青团要突破简单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开辟一种适时的、内容充实的,包括观念疏导、职业教育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到求职及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以综合素质、诚信敬业、沟通能力、发展潜力等为切入点,努力促使学生及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准确定位,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3.用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先进的文化,积极影响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弘扬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唱响主旋律,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位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积极影响大学生,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二)积极开展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1.积极开展以拓展学生素质为主旨的各类活动,为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竞争力提供平台。共青团要立足职业发展对能力素质的要求,开展各类竞赛活动,通过科技节、创业计划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平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创业意识和择业技能。笔者所在南通大学共青团组织经常邀请青年创业典型和著名企业家来校讲学,创办青年创业论坛。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副秘书长查德荣访问南通大学时,就开展“名家大讲堂”、建立KAB创业教育学校等合作项目与学校达成了合作意向。2008年9月,南通大学大学生就创业协会联合南通市妇联、市女企业家协会等部门共同开展SYB培训,学校165名女大学生与33名女企业家成功结对。通过开展JOB训练营、“职场风向标”等活动,引导并带领学生深入企业,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2.以社会实践为纽带,为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竞争力提供载体。作为共青团组织,要坚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紧密结合,力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每年寒、暑假,要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安排学生就业实习,使学生能更近距离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特别是对专业素质的要求。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学业、就业、创业、事业”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业训练,锻炼其执行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将来有效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以挂职锻炼为媒介,培养和壮大优秀大学生群体,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牵线搭桥。高校共青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以培养优秀大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引导,让他们开阔视野,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动手能力。要发挥共青团组织联系面广的优势,动员各级青联、青年企业家协会、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力量,联系企事业单位,有效实施“挂职锻炼”行动计划,增加大学生的职业经历,并能以此为平台,实现就业创业。

(三)融创业教育于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

1.以科技竞赛为依托,提高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同时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夯实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加强其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关键。要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创业能力,青团组织应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主体,以文体活动为载体,以科技竞赛为依托,充分发展“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科技论坛、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等为基本内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积极培养其创新能力,完成科技创新作品向创业设计计划的转变,使不同专业和不同特长的学生均可为将来的创业积累有益经验。

2.搭建实践训练平台,培养就业创业实战能力。实施创业教育要通过增加投入和改善软硬环境,搭建坚实的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平台。(1)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共青团组织主动与企业联姻,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创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基地,让学生的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2)共青团组织牵头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以项目化的运作手段,保证学生实践训练活动的开展。(3)通过勤工助学帮助学生增加创业体验,熟悉社会环境,为学生提供提高创业能力、参与创业实践的平台,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劳动者和成功的创业者。笔者所在南通大学共青团组织一贯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创业教育,提出“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出台了具体措施和方案。校团代会上通过了《南通大学大学生创业行动计划(暂行)》,指导学生开展各项创业教育活动。2008年,还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

3.深化创业教育的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求职者,更应该是主动的职业创造者。共青团组织要鼓励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并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在校园里营造一个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通过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观念,用创业教育思想把各种教育结合起来,尤其是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构建合理的、多元化的知识系统,使知识具有足够的覆盖面和深度。要变过去单纯的就业指导为新的就业与创业教育,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指导。还要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心理,使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本领。

四、结束语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引领创新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手段,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在发挥共青团优势,整合利用资源,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大学生尽快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上多做贡献,为永葆共青团组织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维,曹英楠.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0).

[2]刘燕.发挥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职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孟益宏.创业教育,高校共青团的时代责任[J].陕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1).

作者:施险峰

科技创新与校园文化论文 篇3:

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当今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将来能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就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才观。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重点。

关键词:高素质;创新精神;创新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1]。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以“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学理念为主导,将因材施教与强化培养相结合,对会计本科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会计学院加强学科建设,实行专业导师指导,结合课内理论课外实践的培养模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交流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通过这项教学实践,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而且对全校的本科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有力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一、创造与时俱进的实践历程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强化质量立校意识,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2]。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力资源的供给侧,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决定我们站在怎样的制高点上[3]。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科技人才,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对在校本科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整,重视理论教学研究的同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学院各个专业均有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加强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

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就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我院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将理论型会计人才转型为应用型会计人才。近些年,高校会计人才的转型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调整不合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相脱节;会计专业实践内容比较单一等。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指导下的理论型向专业应用型转型是实现本科生创新创业人才战略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要想真正实现应用型转型,就要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4]。整个教学过程需要一套完整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为了向企事业单位输送合格的毕业生,就要建设校企、校政间实践平台。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就要顺应创新教育理念的改革,使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理论框架和初步形成的创新意识下,深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实务类工作的实训项目。

二、培养创新人才体系结构的组成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密切协调和有机结合。哈尔滨商业大学充分发挥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通过在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环境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已经初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构建“125”式培养模式框架

哈商大会计学院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专业素质的培养。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做到“125”,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五条途径。“一个中心”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习、实践、科研、创新能力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把握住教师和学生,“五条途径”即抓好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实行学生学习激励机制(各种奖学金)、教师奖励机制和学生科研奖励机制。无论是“理财”“ERP”沙盘“点钞”等专业竞赛,还是学院运动会、迎新晚会和舞蹈大赛等大型校园活动,都已经成为学院品牌活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哈商大会计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學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重大提升,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一批优秀的高层次研究与创新人才。

(二)加强本科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本科教学与科研教学共同发展

高等学校的知名教授能够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有效的教学经验融入教学内容当中。具有科研成果和丰富经验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为了保证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加强以教授为核心、以优秀教师为骨干的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采用激励和奖励相结合政策,鼓励博士生导师、知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

会计学院目前拥有由高层次教师(其中教授和副教授37人,占66.66%;博士及在读博士教师16人,占26.23%;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7人,占93.44%)组成的,结构合理、业务技能与科研能力强、教学质量高、精力充沛、相对稳定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促使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个整体,学院采取多项教改激励政策,鼓励大批教授承担创新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

(三)注重本科生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参与,使学生能够体会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过程,学生通过在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也能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创新的意识。

1.实行课程学分与创新学分结合制,激励学生开展科研及创新实践。针对学生大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发明创造、各类学术竞赛获奖、一定等级的社会实践以及经过学校专家鉴定的学生优秀科研成果,通过一定的方式和程序认定为创新学分作为选修课程学分。在研究生推荐免试过程中,哈商大会计学院以学生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和学术与竞赛加分两部分来衡量学业考评总成绩。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学生大学期间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

2.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哈商大会计学院实施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科研奖励办法,并为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搭建了良好平台。会计学院学生成立了科技创新委员会,以“科研能力培训,创新思维培养”为宗旨,科技创新为基本要求,努力打造一个具有浓厚科学创新的学习平台。科技创新委员会的职责是针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创新、研究。在科创组织里,老师支持学生开展自拟题目或参与老师科研的项目研究,同学们可以自由探索和尝试,培养了在校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并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关科技创新的活动,每年国家、省以及学院都会组织“挑战杯”“互联网+”“电子商务竞赛”等竞赛活动,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学到如何做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还可培养科学、严谨、求实、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可使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顺利衔接起来,能让学生迅速掌握学科前沿知识。

(四)积极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营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同文化氛围紧密连接的。浓厚的学术氛围,不但能使学生接受更广阔、更前沿的科技信息,而且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为此,哈尔滨商业大学始终把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哈商大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校作学术报告、学术交流,强化了创新人才的素质培养;并不定期开展学术节系列学术活动,目前为止,哈商大已经举办了十一届学术节系列学术活动,其中会计学院定期承办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学生年会,得到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喜爱。不断引导学生开展很多学术沙龙、科研小组和协会等学术社团活动,使不同专业学生可以在一起学习和探讨有关学科的前沿学术课题。

(五)积极推进本科生实习基地建设,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我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对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之间的衔接、产学研合作双赢、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都具有推动作用。哈商大会计学院建立了校友录,密切联系企业家校友,建立了一批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将已经签署的实习基地进一步深化,争取实际运行的实习基地能够满足会计学本科生实训需要。拓宽校企合作,校企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企业在学校设立全真实验室;积极探索实习实训基地新的合作模式和范围,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努力形成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多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辅导学生编写完成创新创业计划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竞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院巩固现有的就业基地,积极拓展新的就业渠道。初步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分年级生涯发展指导体系,有效地开展普遍指导,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指导。坚持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上有所创新,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更高层面上发展学生的个人潜能,为在校本科生实习,就业、创业搭建平台。

(六)大力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开阔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通过拓展与国际著名学府的学术交流和联合办学的渠道,推进国际化进程,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国际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著名大学合作,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了ACCA、CGA和CPA等国际合作专业,引进国外優质教学资源、教学理念及管理模式,力争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中外合作专业教学成果突出,国际化特色鲜明,会计学院也是ACCA、CGA在黑龙江省的唯一考试基地,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通过国际学府联合办学,不仅带动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组成、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等改革,而且也形成了以点带面、校院互动、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大大地促进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

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院通过在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环境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坚持会计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特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知识复合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对创新人才的本科培养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鼓励创新的宽松环境,尽快形成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瞿振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2).

[3]刘延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J].科协论坛,2017(3).

[4]潘云鹤,路甬祥,韩祯祥,吕维雪,吴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

作者:陆黎敏 张春明

上一篇:机械波物理教学设计论文下一篇:我国检察一体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