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中作出贡献,是当前我国的一项战略决策。本文在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到新农村建设一线的对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 篇1:

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逐步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 ,并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申“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应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本课题分析了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性建议。

一、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现状

为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

(一)明确市场定位

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山东省联社制定了《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意见》,要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树立“我为新农村建设服好务,新农村建设搞好我受益”的观念,确立了“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即:地处农村的农村信用社新增农业贷款占比不得低于60%;地处城区或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信用社用于发放农户、个体工商户、居民消费等类个人零售贷款的比重不得低于60%。

(二)突出支持重点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以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标,围绕农业规模化、优势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机械化、中小企业、服务业和农村消费等重点支持对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据统计,2008年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累计向包括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果品、禽畜、水产品、林产品在内的八大优势产业发放贷款599.09亿元,支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52.52亿元,累计发放农业机械化贷款42.1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优势产品和基地的建设,提高了山东省农业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做实支农基础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从事关信用社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对做好小额信用贷款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努力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资金需求。为适应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对资金的大额需求,农村信用社在提高小额信用贷款额度的基础上,推行了“村大联保体”贷款,进一步扩大授信额度,更好满足农户大额资金需求。截至2008年,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余额1626.63亿元,覆盖面26.15%,农户贷款满足率达75.84%。

(四)创新金融服务

根据农户资金需求的新变化和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新需求,推出了三个方面的金融创新:一是拓展了农户、个体工商户、住房、汽车等消费贷款业务,大力推行仓单质押、存货质押、票据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二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扩大代收代付范围,积极推行代理保险业务,推出多功能借记卡等先进的理财工具,开办了“齐鲁惠农一本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终端取款和“齐鲁乡情卡”业务,解决了财政涉农补贴难到位问题和农民工汇取款难问题。三是探索实行了经营权抵押、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养殖水面使用权抵押、经济林权抵押以及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户担保等方式,在一些地方还开发了信用村大联保体模式,努力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

二、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改革仍未到位

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不合理,产权主体虚置,难以落实“谁投资、谁受益、谁出问题谁负责”的产权约束制度。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三会”制度难以有效实施 ,“内部人控制”问题较为严重。经营机制转换缓慢,还未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灵活、高效、科学的经营机制。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省联社在发挥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省联社既是代表省级政府管理信用社的平台,又是管理服务型的金融机构,还是基层社的联合经济组织,集三种职能于一身。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得以省联社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存在着难以回避的制度缺陷,客观上造成省联社角色定位模糊、履职错位等问题。改革不到位成为农村信用社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作用的发挥。

(二)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供给提出新的要求,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化和多样化特点。农民小额贷款的需求明显下降,大额贷款需求增长;个体工商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社等农村经济组织资金需求旺盛,且在投资、理财、保险、信息、咨询等方面产生了大量现代金融服务。但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品种少,担保方式单一,信贷投向调整迟缓,信贷投放不足;中间业务发展缓慢,农村需要的一些新兴中间业务基本上尚未涉足;信息科技建设滞后,结算渠道不畅,支付结算方式仍以传统结算为主,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信用卡、票据等先进工具的应用覆盖率还很低;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不能办理国际贸易结算和融资,满足不了外向型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利率定价管理粗放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定价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是受体制机制不健全、人员素质低、技术力量弱等条件的限制,还未建立起灵活、高效、科学的贷款定价机制,定价机制比较简单,主要是在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尽管实行了差别化利率管理,但多数农村信用社缺乏市场意识,没有真正从市场实际出发,制定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差别利率定价制度,贷款定价主观随意性大,缺乏科学性,基本上没有体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扶优限劣、区别对待、综合评价等原则。而且,较高的贷款利率水平加重了农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组织的财务负担,抑制了资金有效需求,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发展。

(四)风险抵补能力不足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贷款抵押担保主体缺失,风险抵补能力不足,影响了农户、农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贷款的取得。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宅基地是其主要财产,现行法律规定它们不能用作抵押,农户其它家庭财产、机器设备有限,因而难以提供有效的担保物品。从农村经济组织看,农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般处于创业期或成长期,规模不大,资产价值不高,可供抵押担保的物品不多。而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又非常看重和强调抵押担保,这种对立的矛盾造成了农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的尴尬局面。

(五)资产财务状况未有根本好转

近年来,通过改革和政策扶持,农村信用社的整体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差、财务包袱重等问题,仍然困扰着自身改革发展,也制约了其支持新农村建设作用的充分发挥。全省农村信用社还有历年亏损挂账,拨备缺口较大,资本金不足,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效益较低。资本金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基础,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农村信用社的生命。如此严峻的资产财务状况,不仅使农村信用社经营中蕴藏着极大的风险,也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实力。

(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目前,城乡金融发展还很不协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一是经济环境差。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不确定因素。二是法制和信用环境缺失。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突出。现行法律体系中缺乏关于农村金融、合作金融法等专门法律规范,现有的《刑法》、《企业破产法》对银行债权保护不利的规定也亟待修订。信用文化缺失,法律意识淡薄,故意逃废债、骗取贷款等情况屡禁不止,政府行政干预农村金融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不到位。大量的农户和农村企业信用信息还没有纳入全国的征信系统,现有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债务人约束力极其有限,对贷款所蕴涵的风险不能进行实时监测。

三、做好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对策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强化内部管理,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和办社宗旨,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建设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主体,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股权结构。针对股权流动性大、股本结构分散导致的资源配置低效等问题,合理设计股权结构,逐步取消资格股,减少股东数量,扩大股东的平均持股数量,增强股东的出资人意识,提高股东行使权力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不同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规范社员代表大会权力的行使。理顺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关系,建立有效管理、相互制衡的运作机制。探索建立独立理事和外部监事制度,全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弱化“内部人控制”。三是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资本为约束的业务经营机制、内部控制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四是探索管理体制改革新路子。可考虑以市场为导向,在省联社的基础上整合城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组建省级银行机构。省级银行对其它县级联社参股、控股,建立起省级银行与县级法人之间的资本与经济纽带,省级银行凭借出资人权利来履行管理职责。

(二)突出支持重点,加大信贷投入

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农村信用社要围“生产发展”这个中心,结合自身实际,突出信贷支持重点,确立信贷新投向。一是增加农业信贷投入,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支持种养业大户扩大生产规模,推动农业传统产业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强其经济辐射能力,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支持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基地建设,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支持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支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继续做好“支持万家小企业培育活动”,促进产业前景好、企业管理优良、产品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三是面向农村经济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重点支持农田水利、交通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设施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就业,积极稳妥地开办出国劳务贷款、农民打工或自主创业贷款、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贫困家庭子女中小学教育小额贷款、农民培训小额贷款。开发农村消费市场,试办购车贷款、住房修建贷款、旅游贷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三)加快金融创新,提供有效金融支持

增强金融创新意识,实施创新战略,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一是拓展、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拓展小额信用贷款,将贷款对象延伸到个体工商户 ,具体包括传统种养大户、订单农业户、小型加工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延伸贷款期限。紧跟农村金融实际需要,创新信用联保贷款业务,积极开办村大联保体贷款、市场联盟贷款、企业信用联盟贷款,提高授信额度,简化办贷程序,更好地满足信贷需求。开办订单农业贷款、项目贷款、银团(社团)贷款等信贷业务品种,满足大额信贷需求。加快中间业务发展。大力发展银行卡等现代化支付工具,广泛开展各类代收代付业务,探索债券投资、网上货币市场买卖、委托理财、信息咨询等新的金融服务方式。二是创新担保方式。适应现代担保制度从信用担保向物的担保,从不动产担保向动产担保和权利担保转变的趋势,积极推广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积极探索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抵押、生产资料动产抵押、经营权抵押、养殖水面使用权抵押、经济林权抵押、票据质押等新的担保方式。结合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开发农地金融。三是创新信贷管理。尽快完善信贷机制,建立健全授权授信制度,合理确定基层信用社贷款权力,调动其贷款营销积极性。完善贷款考核制度,转变贷款“零风险”观念,确立科学合理的贷款风险“问责制”和“免责制”,提高信贷人员贷款营销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内部管理,夯实经营基础

农村信用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在全面加强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做文章。一是建立健全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约束机制。逐步引入并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强化资本对风险和效益的约束。二是有效防范风险。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在注重业务发展的同时,强化风险防范。三是进一步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加强合规建设,增强合规意识,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信贷队伍建设,适应业务发展新要求。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和核销力度,化解不良资产存量。

(五)改善金融生态,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继续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户、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将各类金融机构的涉农信贷信息全部纳入征信系统,逐步实现征信系统在农村地区的全覆盖。继续推进“信用工程”建设,以“三信”评定活动为载体全面规范开展农村经济主体信用评价工作。积极推动农村中小企业参与信用评级,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水平。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培养农民信用意识,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 刘西顺)

作者: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课题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 篇2: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摘要 :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中作出贡献,是当前我国的一项战略决策。本文在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到新农村建设一线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新农村建设 对策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针。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目前有60%以上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足5%。显然,建设新农村光靠农民本身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因此,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有力措施,是实现双赢的一项战略决策。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高校毕业生

虽然我国的改革始于农村,但在随后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村被边缘化了,广大农村的建设远远落后于社会整体建设和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知识和人才,信息闭塞。据统计,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贫困县。前些年,我们经常听到因病致穷、因病返穷的说法,现在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明显的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象。不仅读大学的费用对于收入低微的农民来说成了天文数字,就是为了使孩子获得高考的资格和能力所必需支付的中小学教育费用,也成为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在文盲半文盲大量存在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只能停留在传统的、原始的耕作状态,科技含量极底(据测算,“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转化成果普及率低仅为35%,也就是说成果转化后有2/3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更谈不上农民对市场信息、成本、价格、信贷以及政策的及时把握,导致经营决策盲从,无法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广大农民渴望知识、人才的同时,如果有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和知识分子愿意为农村建设服务的话,不但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且还能使自己的所学有了用武之地。带着知识、技术来到农村的高校毕业生,不可能成为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回流,只是起一个影响、组织和辐射的作用,是鱼饵,是酵母,真正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民自己,在这种功能定位下,大学生要做的是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去动员、培训、指导农民,使他们成为技术能手,法律政策高手,协助当地能人用知识、技术使农村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走产、学、研一条龙的发展道路,为广大群众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事实上,也只有有了知识和人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工业化才有可能在改善投融资体制、清晰产权属性、扩大企业规模、优化治理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规避市场风险、加强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才有可能把分散的、重复的食品加工业、餐饮业、旅游业等有组织的规模化、专业化地整合起来,在相关乡镇集约式地布局农产品加工的大工业,就地取材、就地消费,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绿色经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发展上,而且体现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即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上。精神文明对于经济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的人才匮乏,使得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得以长期存在,封建迷信思想长期滋生蔓延,科学的精神和先进的理念无法尽快在人们的大脑中打上烙印,传统的文化精髓无法得到有效的提炼和继承,影响了科学精神的发展和先进理念的传承,更使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受到了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既要靠经济的振兴,又要依靠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具有先进理念的人才,而高校毕业生经过国家正规的培养和党的多年教育,不仅具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党和人民需要的先进的理念,他们对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目前新农村建设急切需要的人才。

另外,新农村建设中的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政治模式传统,管理体制落后,效率低下。目前,许多农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处理事务多靠经验和关系,还热衷于拉帮结派、倾轧覆权,搞小圈子。各发各令、争权推事的“内耗”状况怎样消除?农村民主到底怎样抵制家族意识、金钱引诱、恶人威胁?怎样改变农民表达诉求、主张利益的“上访”“聚众”方式,更多地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这就需要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村干部队伍。

选任大学生村官是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之举。该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村的有机举措,为农村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今天人才匮乏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对于农村来说,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十分重要。农村管理亟需注入更多的知识元素,大学生作为知识型人才,具有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的特点。传统的简单粗放式的村干部管理方式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走进农村,能够提高农村的干部素质。在管理方式上走出新思路,探索出新方法,有利于更好地为农民谋求福利,维护农民的权益。同时,大学生还能把所掌握的各种高科技推广到农业中,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带领农民走上更为宽广的致富之路。

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成为一种引导村民进行合法合理的利益表达的力量。政治层面的村民自治至少让村庄按照民主的程序履行了选举,然而,自治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单独村庄的农民历来缺乏利益表达的机制和渠道,加之现在农民的权利意识正在不断增强,所以必须有一个合法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来舒缓——这种“自下而上”显得非常必要。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也是对农民权利意识和自我实现增强的现状进行的一种适时反映。那么由大学生加入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引导农民进行合法合理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当村官不仅提供了提升村庄治理水平的可能,而且,如果发展得当,还可以为基层民主提供丰富、健康的动力支持农民利益表达的良性发展。

二、实现高校毕业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近年来,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给人感觉是我国现在大学生多了;而另一方面在广大基层,尤其是农村又需要大量人才,因此,为了让千千万万的大学生在农村开辟广阔的就业新天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笔者认为:

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配套措施,并提供资金支持。目前中办、国办已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央和八部委启动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这些说明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已十分重视,并开始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同时,我们认为政策措施应着重在: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务、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而实行优惠;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等。

全社会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并筹集一定的资金设立新农村建设就业基金。全社会要为高校毕业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高校毕业生在城镇就业和在农村就业都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贡献,都能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没有贵贱之分。同时,可通过接受捐款的方式设立“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基金”,支持在农村就业急需资金支持的高校毕业生。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走向农村工作的领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它的重要意义,要切实转变部分领导干部在人才问题上无所作为的态度,及时解决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各地农村人才引进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特点,进行分区规划和分类指导。

高校毕业生要着眼于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现在有一种社会现象,比如我们的名牌学校毕业生要是没有进党政机关,没有到大中型企业,就会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这是教育的失误。按照这种习惯思维,大学生应该是学而优则仕,先是进机关,苦苦等待机会,然后给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学业有成;或者是到外资企业,挣上一把大钱,然后过一把大款瘾。如果没有按这个“路线图”发展,就是怀才不遇,就是大材小用,就是没有走正路。这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封建的就业观,其错误就在于把就业本身当“目的”,殊不知,在哪儿就业,就什么业,只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手段。因此,这种落后的观点不仅大学生自己要克服,而且其家长和社会都要摒弃。

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进行创新。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是面对人才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因此,要在国家战略作出历史性调整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进行适当的调整,包括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春. 择业观教育与毕业生职业价值的实现[J]. 思想教育研究,2005:7 ,58-60.

[2]吴贻玉等. 双向互赢: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43-45.

作者:马于强 罗云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 篇3:

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制研究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国一项崭新的事业,它需要冲破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束缚,需要打破传统体制、机制的羁绊,因此,在建设实践中需要建立持久、可靠、有效的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机制。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

1 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1)保证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正确导向作用。农民的弱质性、农业的天然弱质性和农村在经济发展上的弱势地位,导致工农和城乡发展的不协调,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靠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改变,必须通过农村改革与建设来改善,且只能依靠政府出面倡导与推动。

(2)提供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撑。新农村建设进程提供资金支撑,是政府主导作用中最重要的内容。目前山东省农村社会事业还不算发达,农村义务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社会保障等亟需政府扶持。政府应对农村的道路、供排水、通讯、广播电视、校舍、卫生院等基础设施,以村为单元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农民建立大病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贫困救助制度。

(3)提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组织保障作用。政府主导,并非要政府大包大揽,最终还是要靠农民自己来建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稳妥地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其次要辅助农民明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最后,要搞好试点示范,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2 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1)加强教育引导,积极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首先,要要组织干部深入村组和农户,向广大农民群众宣讲好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优惠政策。其次,要在实际工作中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切实把发展自主权交给农民。只有搞好教育引导,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民的主体意识才会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不断增强。

(2)运用政策激励,激发群众的“进取”意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深得农民的拥护,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很多扶持政策含金量高,农民群众期望度也高,落实好每一项政策都能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在制定出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时,要善于运用有限的扶持资金,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对建设新农村积极性高、各项工作开展快的村,政府给予重点扶持;对响应号召快,行动积极的农户,政府给予一定奖补。要将扶持产业发展、支持民居改造、加强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的政策细化落实到项目上。

(3)抓好典型示范,激发群众的“思齐”意识。通过典型示范,可以使农民实实在在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身边其它农户发展产业、改变面貌、提高生活质量的历程,从而引发农民群众的“思齐”意识,增强其建设家园的紧迫感。选择一批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农民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作试点,逐步向一般村扩展。在试点工作中,要集中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突出特色,注重实效,不断积累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引导广大群众学着走、比着干,带动其他农户整体推进。

3 充分发挥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大力推进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大力推进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将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增强创新能力。从山东省实际出发,瞄准世界农业高技术发展前沿,重点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与分子农业、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生态农业和节能减排、农产品精细加工等技术。加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的实施,深入探索跨区域实施重大农业科技工程的经验,为调整农业结构、保障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提供支撑。

(2)加快农村民生科技进步。面向农村民生需求,加快农村民生科技进步,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科技支撑。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以农民健康、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康居工程、农民就业创业为重点,加强关键技术开发和集成应用。重点培养一批乡土科技人才,鼓励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业,带动农民就业。

(3)建立健全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调动科技人员和农民两个积极性,建立健全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当前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继续推广农业专家大院、星火110、农村科技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把农村科技服务的对象从偏重个体农民向农民、农村中小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并重拓展,把服务领域从偏重农业向农村产业、民生等并重拓展加强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开发,推动统一全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公益性号码,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

作者:宣 莹

上一篇:我国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论文下一篇:煤矿纪检监察科学发展观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