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计划预立医疗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医务人员对生前预嘱的认知及态度,为生前预嘱的推广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方便抽样选择115名医务人员,采用一般调查表和生前预嘱相关问卷进行调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主计划预立医疗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主计划预立医疗论文 篇1:

生前预嘱的制度探索与公证保障

摘 要:生前预嘱是指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当事人自愿签署的表明当自己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时,采取何种或者不采取何种治疗方案的文件。生前预嘱以及生前预嘱公证在我国都是新生事物,目前在我国并没有得到立法层面的认可,即没有法律保障生前预嘱的执行力。生前预嘱是一份单方声明文件,是一种提前行使自己的医疗自主权的方式。生前预嘱的首要意义在于保障人们的医疗自主权,且生前预嘱概念的引入可以转变大众对死亡认知,进而可以起到尊重患者本人意愿、避免患者家属之间以及患者家属与医务工作者之间矛盾纠纷的作用。

关键词:生前预嘱;公证;意思自治

生前预嘱(Living Will)也被称为预先医疗指示(Advance Medical Directives)、预立指示(Advance Directives),是指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当事人自愿签署的表明当自己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时,采取何种或者不采取何种治疗方案的文件。①生前预嘱的提出引发了当代人对于死亡的权利和人的尊严等问题的思考,其内涵体现了对个体自由意志的维护。生前预嘱的受众主要是老年群体以及重病患者,其通过生前预嘱,当事人可以依据自己价值观念对医疗方案进行选择,维护自己的自由意志以及人格尊严。生前预嘱以及生前预嘱公证在我国都是新生事物,目前国内民众的了解程度较低。本文拟从公证活动视角对生前预嘱在中国推广的可行性以及意义进行分析。

(一)生前预嘱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生前预嘱”与“安乐死”一词常常被人们混淆,但实际上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生前预嘱强调的是当事人对自己的临终医疗护理选择的自主性,比如是否使用鼻胃饲管、静脉注射液体、心肺复苏术、呼吸机、透析等治疗措施,其目的不是加速死亡,不是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而是让订立生前预嘱的当事人有尊严地、安详地走完人生旅程。而安乐死强调的是在生命末期状态下,患者因无法忍受疾病以及治疗过程带来的痛苦,而选择在医生的协助下通过注射试剂或口服药物的方式非自然死亡。②安乐死所指向的人群一定是已经身患重症、生命垂危的病患。生前预嘱与安乐死的目的是不同的,生前预嘱所遵循的是客观理性地面对自然规律,自然地、从容地迎接死亡。而安乐死涉及积极致死行为,是对生命的一种人为干預。从民众的心理接受程度考量,生前预嘱比较不会引发民众的反感情绪,安乐死常常遭受民众的反对和质疑。

“生前预嘱”与“遗嘱”不同。生前预嘱的内容指向的是人在世的时候,更确切第说是临近生命尾声的时候自己的医疗安排。而遗嘱的内容是对自己去世后事项的安排,主要是对自己的财产的处分。两者在生效时间和内容上都是不一样的。在公证实务中,我们常常遇到老年人在咨询立遗嘱时,提出要在遗嘱中写明在自己病重时,子女不要送他们进重症监护室,不要进行插管子治疗等等问题。这不仅反应出很多老年人常常混淆这两个概念,也揭示出老年人群对生前预嘱有着切实的需求。

(二)域外生前预嘱发展概况

生前预嘱的概念最早由一位美国律师Luis Kutner提出。1969年Luis Kutner在《印第安纳州法律评论》上发表一篇文章,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就如同人们有权利依据自己的意愿在生前安排自己的财产的处置一样,人们也有权利提前对在自己无法自主时采取何种医疗护理进行安排。③1976年8月,美国加州通过了《自然死亡法案》,该法案规定患者有权利依据自己的意愿不采用生命支持系统。这是生前预嘱首次被赋予法律效力。目前,全美有35个州颁布了“自然死亡法”,明确了人们有通过自愿签署“生前预嘱”选择自己在病危的时候是否采取生命支持系统救治,以及采取何种治疗方案的权利。1986年德国颁布了《临死协助法案》,规定了患者可以依据其真实意愿中断或控制治疗。④1997年新加坡出台了《预先医疗指示法令》规定了对于复原没有希望的处于生命末期的病人可以订立预先医疗指示,拒绝特殊的维持生命治疗,自然接受死亡。⑤1998年英国立法机关推行包含生前预嘱的欧洲大会人权法案。2005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出台心智能力法案。此后,欧洲其他国家以及加拿大部分地区也相继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支持生前预嘱。目前全球已有很多政府出台有关生前预嘱法律法规支持人们通过签订生前预嘱的方式,对自己病危时的治疗方案进行提前安排,生前预嘱获得了广泛的接受与认可。
二、生前预嘱在我国的推广概况

在我国,生前预嘱的概念虽然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已经得到国内一部分人群的关注,我国民间出现了推广生前预嘱的公益组织。2006年一个名为“选择与尊严”的公益网站在我国成立,该网站的宗旨是帮助人们订立生前预嘱。2013年6月,中国第一个推广生前预嘱的民间组织“生前预嘱协会”在北京成立。生前预嘱协会的宗旨是向公众推广“尊严死”的理念:在生命邻近尾声的时候,不采取生命支持设备抢救,选择有尊严的离开,这也是一种权利。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凌峰教授、香港医管局主席胡定旭委员以及全国政协委员陶斯亮曾在“两会”期间呼吁为“生前预嘱”立法。但遗憾的是,至今我国并没有关于“生前预嘱”的专门立法。

对于一些处于生命末期的人们来说,选择依靠各种维持生命的仪器生活可能比直面死亡更加可怕。依靠生命支持技术维持生命体征不仅会给患者家属带来经济上的巨大负担,也会给患者本身带来无法言表的肉体上的痛苦以及精神上的绝望。拒绝过度治疗,拒绝毫无质量的人生是一部分老年人,特别是身患绝症的老年人的心愿。生前预嘱的意义就在于为这些老人提供一个机会表达自己希望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旅行的愿望。
三、生前预嘱与公证

生前预嘱因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已经在我国公证实务领域崭露头角。患者有行使医疗自主权的权利,从一定的程度上看,生前预嘱就是一种提前行使医疗自主权的方式。虽然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并没有关于生前预嘱的相关规定,更没出台有关法律为生前预嘱的可执行性提供依据。但表达此类愿望理应是每个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应有的权利。人们在追求生命的长度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生命的质量,选择直面死亡,有尊严的离开,其实是对自己尊严的一种捍卫。虽然目前我国公民对生前预嘱是比较陌生的,但有人做过调查研究,当人们通过介绍了解生前预嘱概念后,很多人表示愿意接受生前预嘱。⑥这说明了,民众对生前预嘱的需求是切实存在的。生前预嘱作为当事人的一种真实的主观意愿,应当得到当事人的亲人、朋友、医疗工作人员乃至整个社会的尊重与认同。

公证虽然不是生前预嘱的成立要件,但由于公证活动自身的证明功用,能为生前预嘱功能的发挥增加保障。《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除有足以推翻的反证,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公证证明可以解决文书形成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问题,为文书获取更高的公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方面的机能都会衰退,身患疾病、需要依靠他人照顾的可能性比年轻人高,所以老年人最有订立生前预嘱的需求。公证机构可以为老年人的这种愿望进行公证,证明老年人在订立这份生前预嘱时头脑神志是清醒的,意识表达是真实自愿的。

生前预嘱公证在我国公证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生前预嘱,并没有统一的范本,但通常认为,生前预嘱的内容主要是选择自己处在生命尽头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方案。当事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自己的安排,比如自己日后不进重症监护室、不切管治疗、不过度治疗等内容。订立生前预嘱前,当事人应当事先充分了解相关的医疗方案,与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沟通,以便日后自己的意愿能够得到实现。

实践中,有当事人在其生前预嘱中记载希望在自己去世后,子女们能够和睦相处、相互扶持等与自己养老医疗并无关系的温情话语,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子女的希冀。当事人可以在生前预嘱中阐述对自己的后事如遗体处理、丧事、追悼会等如何办理的愿景,比如后事从简、不设灵堂等。甚至可以在生前预嘱中留下自己对亲人、朋友的安慰之言。

基于目前的立法环境和人文现状,公证处在受理生前预嘱公证的时候,必须告知当事人这份文件的性质和效力。生前预嘱在我国没有被立法认可,生前预嘱是否能切实履行受到当事人家人的接受程度、医生的诊断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制约。因为生前预嘱是自己的单方声明,只是自己意愿的一种书面记载,所以如果日后发生子女或医疗机构并没有按照当事人的意思執行的情况,并没有生前预嘱的追责机制。生前预嘱因为是单方声明,所以立预嘱人也可以随时撤销自己的生前预嘱,无需他人同意。
四、生前预嘱公证在我国推广的意义

生前预嘱在我国没有得到立法层面的认可,但推广生前预嘱公证对我国民众,特别是老年群体具有深刻意义。生前预嘱的首要意义在于保障人们的医疗自主权。“倡导生前预嘱是一项体恤民生的做法,维护了人对临终保持尊严方式的选择权利”。⑦生前预嘱是一份当事人在自己有决定能力的情况下订立的表明将来自己失去决定能力时是否接受生命救治的法律文件。其本质是当事人知情同意权的一种延伸。生命末期依赖生命支持系统支撑生命,不仅不能给患者带来福利,还会让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这样维持生命的做法,对生命本身而言,毫无质量。使用生命支持系统本身也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消耗。生前预嘱给民众提供了一个参与自身末期医疗计划的机会,免除无意义的医疗治疗所带来的身心伤害。对“尊严死”的提倡,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明文程度。对死亡的态度是对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的缩影。生前预嘱体现了根植在人们心中对善终的期待。

生前预嘱概念的引入可以转变大众对死亡的认识,可以起到尊重患者本人意愿以及避免患者家属之间、患者家属与医务工作者之矛盾纠纷的作用。生前预嘱的使用,可以帮助当事人的家属更平和的接受当事人自己的医疗救治意愿,从一定程度上起到化解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的作用。生前预嘱也可以起到缓解医生工作的压力,缓和医患矛盾。医疗伦理的首要原则应当是尊重患者本人的意志。⑧生前预嘱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改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困境。
[ 注     释 ]

①韦宝平,杨东升.生前预嘱的法理阐释[J].金陵法律评论,2013(2):48-62.

②[EB/OL].https: // baike. baidu. com/ item/ %E5%AE %89%E4 %B9%90 %E6%AD%BB,2019-3-31.

③Luis Kutner,The Living Will.A Proposal[J].Indiana Law Journal,1969,Volume54.

④曾德荣,范以桃,刘鑫.生命预嘱制度建构初探[J].中国卫生法制,2014(1):8-14.

⑤韦宝平,杨东升.生前预嘱的法理阐释[J].金陵法律评论,2013(2):48-62.

⑥何萍,徐建萍.社区居民对生前预嘱态度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6(6):4-7.

⑦何萍,徐建萍.社区居民对生前预嘱态度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6(6):4-7.

⑧吴迪.美国成年病人放弃治疗机制对于中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法制,2013(5):4-8.

作者:陈慧珺

自主计划预立医疗论文 篇2:

上海某医院医务人员对生前预嘱认知态度的现况调查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医务人员对生前预嘱的认知及态度,为生前预嘱的推广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方便抽样选择115名医务人员,采用一般调查表和生前预嘱相关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15人中81人(71.7%)听说过生前预嘱,21人(18.6%)接受过相关培训;114人(99.1%)希望自己参与制定自己临终时的医疗决策;有超过40%的人选择在肿瘤晚期、生命末期剧烈疼痛时、植物人状态、不可逆的昏迷状态时选择拒绝生命支持,其中在生命末期剧烈疼痛时和不可逆的昏迷状态时的人最多均为60.9%。结论:医务人员对于生前预嘱的知晓度明显提高,但认知不够完善,还需加强宣传教育;医务人员对于生前预嘱普及的积极性高,可以通过医务人员进行生前预嘱的推广,从而进一步提高民众对生前预嘱的认知。

【关键词】医务人员  生前预嘱   认知态度

近年来,随着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优逝理念的推广,生前预嘱也逐渐被部分人员所知晓。生前预嘱是指人们事先,也就是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选择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性文件[1]。生前预嘱可以明确表达本人是否接受舒缓医疗的意愿,尊重患者的自主决定权,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到目前为止,包括医务人员在内人们对于生前预嘱的认知尚不完善[2-5],而通过医护合作共同与患者讨论生前预嘱、提供签署生前预嘱所需的相关医疗信息,是促进生前预嘱推广实施的有效措施之一[6],因此了解醫务人员对于生前预嘱的认知十分重要。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对生前预嘱的认知及推广态度情况,为以后的研究进一步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2018年在上海某三甲医院工作的115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已取得执业资格证的医务人员;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实习生、进修生、轮转护士;调查当日不在岗或不愿意配合调查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生前预嘱相关问卷:采用谈学灵等人[7]研制的关于生前预嘱的相关问卷,内容包括是否听说过生前预嘱,对临终决策的态度、各种情况下对生命支持的态度及对生前预嘱概念的认知情况。由 5 名专家对问卷的内容进行评估,其内容效度分别为0.9、0.92;重测信度分别为0.85、0.81。生前预嘱概念认知量表,包括9个问题,每个问题设“是”、“否”、“不知道”三个选项,总分0分-9分,其克朗巴哈系数为0.86。一般资料调查表通过文献检索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称、学历、婚姻、宗教信仰等。

1.2.2调查方法 采取现场发放并回收问卷的方式。问卷的发放及收取均由研究者独自完成,填写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向调查对象详细说明调查的目的和填写方法。调查对象匿名填写,完成后统一回收。共发放问卷115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描述

2  结果

2.1  医务人员的一般资料  年龄:20-40岁;性别:男26人,女89人;职业:医生54人,护士61人;教育程度:中专3人,大专44人,本科18人,硕士研究生40人,博士研究生10人;职称:护士47人,护师12人,主管护师2人,住院医生29人,主治医生23人,副主任医师2人;工作年限:1~3年47人,4~6年23人,>6年17人;婚姻情况:未婚65人,已婚50人。其中多数调查者为汉族、无宗教信仰,其比例分别为96.5%、93.0%。

2.2  医务人员对于生前预嘱的认知  在115名被调查的医务人员中,有81人(71.7%)听说过生前预嘱,只有21人(18.6%)接受过类似的培训,在生前预嘱的概念认知量表中,满分9分,最高分8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为5.6分。

2.3  医务人员对于临终医疗决策的态度  ①对临终医疗决策的态度:在被调查的115名医务人员中有114人(99.1%)选择自己参与决定自己的临终决策,经卡方检验得出此决定与医务人员的职称有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1。②对预立医疗代理决策人的态度:在115名被调查的医务人员中有56人(48.7%)愿意选择一位自己的直系亲属(伴侣、子女或父母)作为预立医疗代理决策人,有59人(51.3%)不愿将自己的医疗决策权委托给他人。经卡方检验得出这与研究对象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果见表2。

2.4  医务人员对于推广生前预嘱的态度  在115名被调查的医务人员中,人们更愿意通过讲课、培训的方式去了解它,更想去了解生前预嘱的主要内容,人们希望在年老体健时在家里签署这份文件,更多的人觉得推广这个理念需要每一个人去努力。具体见表3。

3  讨论

3.1  医务人员对于生前预嘱的概念认知缺乏  本次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对生前预嘱的知晓率为71.7%,远高于陶鑫[4]、朱鸣雷[8]、张蓉蓉[9]等人对普通人群的调查,也高于谈学灵[7]对于医务人员的研究。这可能是因为本次调查的人群均为医务人员,他们对于生前预嘱中各个名词的理解都更为深刻,平日对于此方面的信息关注较普通人更多,也可能因为此次调查的样本过于局限,与样本所处地区为一线城市,医疗水平较为先进,对于生前预嘱等新兴事物的信息更多有关,这也间接说明人们对于生前预嘱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此次调查医务人员对生前预嘱概念的认知量表得分平均分仅为5.6分,完全正确的为0人,和谈学灵等[7]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生前预嘱虽然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人们对于生前预嘱的具体内容仍然比较陌生,仍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提高。这可能是因为生前预嘱进入人们视野的时间短,相关法律没有健全,人们对于此的重视程度不够。

3.2  医务人员对于参与临终医疗决策的态度更为积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希望自己参与临终医疗决策的有99.1%与郭欣颖等[10]人的研究结果(98.5%)一致,在指定医疗决策代理人方面有48.7%的人愿意选择一位直系亲属作为自己的医疗代理决策人,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在韩国终末期癌症病人对生前预嘱的接受度较高,但多数都由家属来完成填写,很少有病人可以为自己临终阶段的治疗、护理做决定[11]。经卡方检验得知与被调查人的年龄、职业、职称有显著关系,而本次调查发现有47%的人更愿意自己和家属及医生共同商量作出临终的医疗决策,生命是可贵的,在面对生死的问题时,尤其是每天面对生死的医务人员,他们更明白生命的脆弱,更为珍惜生命,对待生死可能较常人更为慎重,尤其是工作时间长的人,而医生对于疾病的认知可能较与护士更为深刻。

3.3  医务人员对于推广生前预嘱态度积极  本次调查发现,人们还是更愿意通过讲课、培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学习它,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也有很多年轻人更喜欢通过微信等方式去学习。现“选择与尊严”组织也已经开通微信平台,望使更多的人了解生前预嘱的有关观念。人们希望在年老体健时在家里签署这份文件,可能因为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在年轻时对死亡会本能的产生逃避的心理,而中国素来有“落叶归根”的说法,中国人对于家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可能家会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放松,安全的环境。而对于推广的人选,根据国外及港台经验,医务人员是开展和推广生前预嘱的主力军[12]。因为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较高,而医务人员对于生前遗嘱的相关概念及医学名词的理解较深,由医务人员向患者传达相关理念可能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但本次调查显示,60%医务人员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推广这个理念,这可能是因为医务人员认可这个理念,迫切希望可以被大众认可。

生前预嘱是一个被广大医务人员逐渐认可的观念,它可以明确表达患者本人的意愿,缓解医患矛盾,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生前预嘱已逐渐进入医务人员的视野,可以提高医務人员的认知,通过医务人员向患者普及生前预嘱的有关概念,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生前预嘱中各个医疗名词的含义,尊严死亡教育,也更有利于患者选择尊严死亡。

参考文献:

[1] 崔静,周玲君,赵继军.生前预嘱的产生和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2(9):860—861.

[2] 朱鸣雷,刘晓红,刘亚玲等.北京地区对于生前预嘱态度的初步调查[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11(11):847-848.

[3]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 调查问卷[EB/OL].(2013-6-25) [2016-10-13].

[4] 陶鑫,金 兰.北京市某社区人群“生前预嘱”理念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4):41054109.

[5] 何萍,徐建萍.社区居民对生前预嘱态度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6):4-7.

[6] Golan O G. Advance Directives for End-of-life Care[J]. Harefuah, 2009,148(4):248-249.

[7] 谈学灵,赵宝玉,曹晓容等.医务人员对预先指示的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7,38(12B):88-92.

[8] 朱鸣雷,刘晓红,刘亚玲等.北京地区对于生前预嘱态度的初步调查[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11):847-848.

[9] 张蓉蓉,姜叙诚.社区老年人生前预嘱认知和态度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2017,17(3):192-194.

[10] 郭欣颖,赵艳伟,王绯等.医务人员对于生前预嘱态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4):1381-1382.

[11] Bong Han Kong,Ho Jung An,Hyun Seon Kim el a1.Experience of advance directives in hospice centre[J].Korean Med Sci,2015,30:151-154.

[12] 邓仁丽,陈柳柳,史宝欣等.中国文化背景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9):1117-1120.

基金项目:2018年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护理科研基金

基金编号:18HL002

通讯作者:曹梅利,E-mail:13918823600@163.com

作者:李晓莹 周林 曹梅利

自主计划预立医疗论文 篇3:

探讨如何基于数据共享构建健康服务平台

摘要:在国家新医改颁发之后,全国各地医疗系统都在努力通过流程再造、多业务系统协同,异构数据交换、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搭建一个智能化、集约化的区域健康服务平台,提升市民在医疗服务中的获得感。虽然在技术手段上可以实现,但是随着技术升级与更新,其迟滞性也十分明显,所以必须要通过整合各类医疗资源,将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实现相关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如此在今后的技术升级下,依然可以在短暂时间内实现健康服务平台的适用。以多市为例,相关服务优化了多市医疗服务流程,有效解决了“三长一短”等问题。平台建设思路、实现方法得到了国家 12320 管理中心的认可,被6个省复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所以,在不同地区应该在基于大数据共享的区域健康服务平台下进行建设,这样才能为公众提供全流程、多途径的自主健康管理机制的综合服务。

关键词:医疗健康大数据;区域健康服务平台;健康管理;信息共享

1 区域健康服务平台建设

1.1区域健康服务平台主要建设内容

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实现医疗卫生数据资源化的重要载体,现阶段的健康服务内容多数都是跨地区、多政策、多内容的特点,在不同政策下的不同健康服务内容的兑现必须依赖于混合式的平台构建,强大的混合式平台就需要有全面的信息数据库进行共享。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共享平臺必须是智能化的,即具有自动信息整合功能,因为目前而言,健康服务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比如异地就医等,异地医保直报等,这些都是需要完善的信息整和平台去完成。

1.2区域健康服务平台技术优势

(1)异源异构数据采集。依托“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的基础,实现诊疗数据和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自动感知和采集建立医院临床信息的标准化;依托公共卫生数据采集系 统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的可靠性和可利用性的评估模型,提高公共卫生信息的准确性。(2)区域健康服务平台的建设涵盖医疗健康大 数据的采集、存储、监测、分析以及安全与隐私保护 等多种服务。通过对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数据挖掘,确 定医疗资源合理性,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方案,并为跟踪效果评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数据的监测 进行舆情分析,提高突发传染病、疫情监测的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以个人医疗健康大数据为支撑,健康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有效、连续的诊疗 记录为市民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健康医疗服务。(3)区域健康服务平台通过对各级医疗资源平台的数据整合,实现了区域居民健康档案在医院、社 区之间的共享以及基于健康档案的“双向转诊服 务”,并提供医疗质量指导(处方审核、慢性病异常干 预、健康指导)、医疗服务支撑(药品配送、社区医院 专家坐诊)等业务,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 服务和分级诊疗的建设,促进新医改的落地。 (4)多渠道服务模式创新。多渠道的服务模式是目前健康服务平台构建最大的难点,比如从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网页,门户网站,电信服务等多个平台实现挂号、预约等健康服务,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保证各个平台的信息即使共享,实现统一服务端口信号发布,虽然多平台给予群众很大方便,但是在时间上对于系统构建的要求极高。

2 区域健康服务平台设计

2.1 总体设计思路

(1)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区域健康服务平台 是“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向“医疗卫生全方位服务”模 式的转变,形成了“五位一体”立体化服务格局(如图 1 所示)

(2)区域健康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全市各类医疗资源,包括慢病管理、疾控、血液、药品及其他行业资源,将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实现相关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公众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包括预约挂号、自助医疗智能服务、医检结果调阅、个人健康档案查询、自我健康管理、专家在线互动等一体化的健康服务功能,实现平台用户的统一管理及基于“医疗一账通”的支付应用,并提供第三方接入的统一管理功能。

2.2 基于 12320 的区域健康服务体系

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医疗健康数据的互通互联,多市卫生信息中心在智慧医疗整体框架下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统一流程、统一服务的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公众健康服务体系,构建集预防、医疗、保健、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健康服务平台。该平台同时整合了全市卫生、疾控、血液、药品及其他行业等信息资源,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区域健康服务平台通过优化医疗机构布局,推动功能整合和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能力、电子健康档案应用水平提高以及家庭签约医生实施等工作。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差别化的医保支付和价格政策,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基本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打造成一个统一高效、标准规范、资源共享的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和综合应用于一体的公众健康服务体系。

3 区域健康服务平台建设成效

3.1 服务创新

(1)统一的预约诊疗平台。区域健康服务平台将预约挂号、体检预约、检验检查预约、社区康复预约统一纳入到预约诊疗平台,并发布了该平台统一标准数据交换接口规范。

(2)统一支付体系。区域健康服务平台利用“医疗一账通”支付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多市居民一人一账户,医疗机构统一账户,银行卡、微信、支付宝、易付宝等于一体的聚合支付结算、跨院结算等功能。(3)实名认证体系。区域健康服务平台居民主索引建立完成,与多市公安系统人口库、银行用户库、通信运营商用户库整合,实现了集信息查询、信息验证、信息互补为一体的实名认证服务,有效地推动了实名制就医。

(3)“一站式”区域公众健康服务。

在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支撑下,区域健康服务平台通过多市卫生健康门户、微信公众号、手机 App 以及医院端的自助智能终端等多种方式,为公众提供预约服务、居民健康档案查阅、居民医检报告、血液信息查询、自助医疗智能服务、信息查询、专家在线咨询、政策法规及健康资讯等的“一站式”公众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公开数据显示,现阶段,年服务居民11亿余人次。

4 总结和展望

本课题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区域健康服务平台构建了与现代医疗卫生服务流程相吻合的、规范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模式。区域健康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涵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records,EHR)的调阅、预约挂号、自助医疗服务、120医疗救援指挥、电子病历管理调阅、远程诊疗、区域医检结果共享、个人健康管理以及区域医疗卫生综合管理等内容。区域健康服务平台集成了 100 TB 以上健康医疗资源大数据,并具备为百万级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通过实现区域内卫生信息的互通和共享,为市民提供了便捷可达的医疗卫生服务[9]。为进一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新需求,区域健康服务平台将加强与新型信息化技术整合应用。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医疗健康大数据探索平台与金融机构、商业保险、生物制药、体育健身以及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整合民政、人社、药监以及保险等优质资源,探索健康服务数据监测、预警、评估的新模式,构建“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区域健康服务平台”生态体系,不断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模式及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有效、智能、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景龙,肖雪葵,孙丹,陈磊.基于大数据构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1):181-182.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9.31.181.

[2]郭鑫鑫,王海燕.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数据众包的健康数据共享平台商业模式构建[J].管理评论,2019,31(07):56-64.DOI:10.14120/j.cnki.cn11-5057/f.2019.07.003.

项目来源: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秦地闲草-大健康移动互联网工作室。项目编号:DX2021076。

作者:郝晋强 李楠 刘娜英 杨若朦

上一篇:高职高专口腔医学论文下一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