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论文

2022-04-23

摘要:时代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使更多人快速适应新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满足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一概念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闲暇教育是教会人们怎样休闲的教育,它既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又能帮助人们合理地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闲暇时间。以学习者为中心于个人和社会都有易,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不可多得的好方式。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论文 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质规定性及路径选择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的普遍性和大众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先进性和崇高性、建设性和规律性等本质规定,决定了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全面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规定性;路径选择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强调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文化基础和动力源泉。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初露之际,如何在以经济发展速度和成就影响世界的同时,以先进的文化与价值观影响世界,增强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和“文化力”,要求我们不能不也应当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一是我国正处于和平崛起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为和平崛起提供持续不断的精神动能和价值引导。随着中国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利益发生世界影响的大幅拓展,中国和平崛起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当我们的经济和综合国力尚处于落后状态时,我们的价值观不仅对自己即便对他国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这是正常的也是自然的。然而,当我们的经济和综合国力得到较大发展,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时,建设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内凝聚人心、实现共同目标和价值整合的需要,而且也是对外化解敌意、赢得支持和建树良好形象的需要。核心价值观既决定着我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也决定着世界各国人民如何看待我们,进而决定着我们和平嵋起的最后实现。中国的发展,不仅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很大的贡献,而且也受到世界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在这样一种情形下,不仅中国自己需要建构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且世界也希望中国能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透过核心价值观,世界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对世界的态度,以及将来中国振兴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精神文化名片或通行证,也是世界对中国的一种价值渴盼和价值期望。如果中国所构建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建构和谐世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观念,那么世界一些对中国发展持观望或怀疑态度的人们就会摒弃前嫌,为中国的崛起和发展而叫好,中国赢得和平发展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大。就此而论,中国和平崛起需要建构既合乎中国自身发展需要又合乎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世界对中国的价值渴盼和价值期望,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目标使然和内在必需。

二是我国正处于从初级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发展时期,需要以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和化解矛盾,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较好的精神文化支撑和道义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开始了从初级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伟大征程。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成功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历史性突破,这一切为以后的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许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明显增加。在这一阶段,既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需要我们正视矛盾,妥善解决各种利益关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建构正面现实和朝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极大地凝聚人心,形成社会的价值共识,而且可以有效地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协调各种关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道义支持。

三是我国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以便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基础上形成一元化的价值导向,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使我国社会出现了价值多元化的趋向,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出现、多种信仰并存,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激荡、交融,原有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建设和培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利益多元化并产生了人们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事实,需要也离不开道德建设的引导和价值观念的应然整合。如果没有对一些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人们在价值认识、价值评价和价值追求上都各行其是,势必陷入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泥坑,那么不仅整个社会不可能和谐,而且还会发生社会混乱。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体现于:当一种最根本的价值体系确立起来后,整个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才会产生,人们之间共同的约定才会形成,和谐社会构建才会化为真实可感和落到实处。相反,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信,念,一个时期的表面的经济繁荣可以出现,但绝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因为没有核心价值观支撑的经济就如同没有灵魂的人一样,是不可能使经济获得健康而永续的价值动因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是未来的经济,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和挺立,将给经济生活提供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的永续动力和价值提升。

四是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成就为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建设过程,才能最终达到系统完备,并逐渐社会化和大众化,真正成为人们自觉遵循的价值标准和终生为之献身的价值目标。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不是直观的立竿见影的,而是靠长期精神文化积淀和春风化雨般的浸润教化而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

成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57年都是在为建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准备,期间经历了正反两方面的摸索,三代领导人和全国人民均为此作出了努力。直到现在,可以说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念和战略部署,开启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征程。

总之,和平崛起、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都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可以说,时代已把我们推到一个不重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不能更好地前进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崇高使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须条件是社会的绝大多数人认可一些核心的价值观或核心的价值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不仅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而且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性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是非善恶荣辱的判断标准,是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共同认同,同时也是一种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境界。核心价值观以外的对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都是一般价值观或非核心价值观。多元的非核心价值观能增进社会关系的活力,统一的核心价值观能阻滞社会关系的恶化和分裂。在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有些价值观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及其与其他价值观念的关系,取决于其本质的规定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四个基本的规定性:

一是普遍性和大众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时代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是现实理性和走向未来的价值积淀,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没有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就会缺乏现实的基础和动力,更难有效地推进和发展。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作用的发挥一定要与现实相衔接,才有自身的内在意义,假定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以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为基础,并为人民大众所感知,所接受,这个核心价值观就只能存在于书斋或个别人的理想之中,而不是实践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它的成型和系统化,必将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进而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

二是民族性和继承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之上。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维系封建统治两千多年的核心价值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构建新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确信无疑的,但同时还应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历史久远的伟大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核心价值观都不可能完全由外来文化重塑,只能在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的发展。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能切断中华民族自身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当然,对于历史文化血脉和价值传统,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具民族特色和价值传统,虽然在内容上主要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但会吸收和保留以往民族价值观的一些内容和形式,这就是“古为今用”。同时又会根据新的内容和条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这就是“推陈出新”。

三是先进性与崇高性。所谓先进性,是指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有科学的依据和开放的结构,能够指导人们从事不间断的理论与制度创新。所谓崇高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激励人心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发展特性,而且它的价值观念包含着非常高尚和值得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核心价值观必须拥有崇高的精神因子。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文化的升华,因此只能是崇高的而非媚俗的,是优秀的而非世故的。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任何媚俗的和世故的东西都只能导致一个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衰败。作为支撑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理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而号召力只能建立于崇高之上,所有媚俗的和世故的东西,都不可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欲以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影响世界,或让世界接受的民族,惟有以崇高精神内涵才能产生道德优势与道德感召力。这也是我们要大力弘扬主旋律,建设先进文化的内在理由。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

四是建设性和规律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之上的一种价值创造和价值整合。一个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不是单纯依靠社会自发形成,而是要正确发现并揭示其内在发展规律,有赖于执政党和社会主流价值文化的建设。在一个多元的社会要形成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核心价值观,没有执政党的倡导和推动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必然有其执政的合理性,而且也会发现和形成执政规律,并将其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是民族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规律使然。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能脱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不能违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光华,因而必然成为合乎客观规律的目的性追求,体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这样的价值观才能真正进人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层面,稳定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走向,影响着社会的制度设计、规则制定和外部交往,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作用。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是普遍性和大众性、民

族性和继承性、先进性和崇高性、建设性和规律性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国家和人民长期秉承的一整套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它支撑和左右着我们民族、国家和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属于稳定的和相对永恒的精神文化系列,它从更深层次上影响着我们民族、国家和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路径和价值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尊重普遍性和大众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先进性和崇高性、建设性和规律性等基本要求,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全面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理论,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集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的最佳选择,也是我们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必须遵循的思维路径和价值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方针。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赋予人的全面发展以新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和学说都是围绕着如何使人摆脱剥削、压迫和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来展开的,他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视为无产阶级和人类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实际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只有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对支撑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价值理念进行理论创新,对和谐社会阶段的制度体系进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的和谐共进。“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它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与世界普世价值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开辟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体系的通途。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坚持和认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并将其视为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构成。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确立和培育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民主法制,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贯彻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树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的价值观念,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相对平衡的关系。这六大基本观念,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价值目标,无疑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重要资源。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弘扬和尊崇,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反对和贬斥,非常具体地为我们确立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究竟应该发展什么、反对什么的时代标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八荣八耻”是对当代中国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和对中国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精心塑造,是实现社会和谐必要的思想前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具体可行的价值目标。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关系的和谐主要表现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法律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等关系的和谐。实现这种和谐就要求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建立起具有共同价值认知的荣辱界限,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的思想前提。没有对法律、纪律的高度尊崇和对违法乱纪行为的鄙薄,就不会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公民的法律自觉;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负责和热爱,没有对劳动和艰苦奋斗的尊重以及对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的坚决抵制和批判,就难以建立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没有人民间的团结互助和诚实守信,损人利己和见利忘义的丑行就会泛滥成灾,也就根本不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没有崇尚科学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热情,就难以破除愚昧无知的偏见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就不会有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也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荣辱观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继承了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道德精华,同时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依托。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内蕴的六大价值观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全部事业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从理论上看,“为人民服务”所回答的正是一切价值观共有的核心问题,即“为什么人”的问题。在价值观中,“为什么人”涉及到价值体系主体和标准的确立问题。在任何价值观体系中,主体和标准问题都居于统率和决定的地位,其他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都由此确定。世界上各种对立价值观之间的根本区别,归根到底表现在究竟“为什么人”的差异上。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集中体现,反映着社会主义的精神价值和本质。与此相关,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为人民服务必须而且应当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精神和价值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需要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和目标指向落实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制度、体制、管理的程序和规范中去,成为它们本身的动力源泉、有效机制和客观效果,并成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探求和集中社会各界的智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将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校:李 彬)

作者简介:王泽应(1956-),男,湖南祁东人,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作者:王泽应

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论文 篇2:

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实施成人闲暇教育的有效策略

摘 要: 时代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使更多人快速适应新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满足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一概念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闲暇教育是教会人们怎样休闲的教育,它既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又能帮助人们合理地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闲暇时间。以学习者为中心于个人和社会都有易,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不可多得的好方式。本文以营造学习闲暇教育环境为中心,将闲暇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手段,以期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成人闲暇教育 开展策略

一、 学习型社会的内涵与实质

想要了解学习型社会的内涵与实质,首先得先梳理“学习型社会”发展历史,追根溯源来看,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当属美国的学者赫钦斯(R.H.Hutchins)。1968年,时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赫钦斯出版了一本名为《The Learning Society》的著作,翻译成中文就是《学习化社会》。自此以后,“学习化社会”这一概念逐渐流行于世界各国教育领域。在他看来,学习化社会就是“除了能够为每个人在其成年以后的每个阶段提供部分时间制的成人教育之外,还成功地实现了价值转换的社会。成功的价值转换即指学习、自我实现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已经变成了社会目标,并且所有社会制度均以这个目标为指向”①。他尤其批评了“教育投资理论”,认为以发展经济为目的而培养人才是教育的失误。教育是人性的生成而非人力的训练。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名为《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的报告,采纳了赫钦斯提出的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教育革新的“根本方向”,从而使得这个概念开始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报告中提出:“社会与教育的关系,在其性质方面,正在发生变化。一个社会既然赋予教育这样重要的地位和这样崇高的价值,那么这个社会就应该有一个它应有的名称——我们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在这份报告中,作者们提到“教育不再是从外部强加在学习者身上的东西,也不是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东西,教育必须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再次将学习重点放在促进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和个人发展中②。作者们反复表达的一种思想是“再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教育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学习环境的构建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相比赫钦斯的观点,国际教育委员会将这一概念融入更多实际问题,将这一理论赋予更多现实意义。

1986年,国际著名教育学者胡森出版了《再论学习型社会》一书。书中主要收录了胡森的一些主要论文,对学习型社会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论述了“终身教育”这一概念。他将“终身学习”看成继续教育的一个主题,通过继续教育应对高速发展的社会、急剧增长的城市人口和飞速进步的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的挑战。他指出:“知识爆炸的结果无须做出过多的说明③。然而,应该充分强调的是,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许多东西因为知识爆炸正变得过时。这种悲剧不仅由于时间的流逝,更由于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这种进步正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胡森看来,“今日的学校必须使青少年学生清晰地意识到,他们从学校生活中获得的理智财富并不足让他们使用一生,必须使他们意识到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这些论述从教育与社会关系角度出发对学习型社会概念进行了加深,并进一步提升了学习型社会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再次强调:“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不断适应变革的世界。”

这一概念的产生到逐步为人们和世界所认可的过程是这一概念逐步清晰化的过程,在笔者看来,学习型社会旨在构建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人参与到学习中,并将学习作为一项兴趣终身培养。在这一环境中学习形式得到了多种多样的开展,不再是单一的正规教学,而是形式多样的、多姿多彩的。

二、学习型社会对成人闲暇教育的诉求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们自发有效地学习,而学习内容则应当涉及生活方方面面,从学习文化知识、生存手段到学习享受生活,丰富精神世界应是构建学习型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在生产力急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适应社会转型,健全教育体系对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扩充教育功能,健全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生活方式的变革成为当下需要重视的问题。闲暇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利用闲暇时间,更好地丰富精神生活,使自己的兴趣得以发展,这与“自发而有效的学习”正好相吻合,而对成人的闲暇教育则更具有主动性和有效性。因此学习型社会需要开展闲暇教育,需要发展闲暇教育,需要通过闲暇教育实现目标。通过对闲暇教育的重視,一定能使我们的教育体系上升到全新的层次。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化生产逐步替代了手工生产,使得大量人力得以节省,人们的时间成本大大被缩短,可供人们自主利用的时间逐渐增多,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是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开始将关注点放在追求幸福,追求个体独立而自由地发展。通过规范闲暇教育,重视闲暇教育,使更多人获益于闲暇教育,有效帮助成人利用闲暇时间,完善个人生活质量,促进个人道德水平、素质的提高,通过个体带动家庭乃至其所在群体的发展。发展闲暇教育,小到影响个人,大到影响社会,使社会总体精神文明程度与道德文化水平得到发展,从而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性循环,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柱。

我国农村有不少闲散劳动力及农闲时节的青壮年劳力,往往因“闲得发慌”而从事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统计数据表明,美国职工拥有的闲暇时间最多,但很多人并不留恋“闲暇”,因为闲暇可能会为其带来更多的家庭矛盾。面对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不是为这些人制造更多的劳动活动,而是想办法教会他们如何与闲暇时光和谐共处。因此,有效利用闲暇时间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因闲暇造成的孤独,充实精神世界,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病,更深层次的可以减少家庭矛盾、避免犯罪,能够从更深层次提高社会公众的群体素质,将闲暇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遏制在摇篮里。

三、基于学习型社会有效开展成人闲暇教育的策略

通过开展闲暇教育能有效降低因闲暇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且闲暇教育的开展对构建学习型社会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基于学习型社会有效开展成人闲暇教育的方式方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针对成人这一有着独立思想的群体,不能强制他们学习,应当从细微之处入手,用社会环境感染他们,确切地说就是营造一种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闲暇教育环境。

1.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开展闲暇教育

利用公共资源开展闲暇教育是首当其冲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能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熟知的公共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影视剧等,如果合理地利用,就能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合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增强文化影响力,为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关机构可利用当下流行的数字化平台开展闲暇教育,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开展闲暇教育,扩大闲暇教育的覆盖面。除通过网络平台扩展学习群体外,还可推出更多闲暇教育内容供大众学习。

2.规范闲暇教育师资及内容

规范闲暇教育师资,丰富闲暇教育内容,为有求知欲望的人们提供更加规范且高效的学习环境。闲暇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是有独立意识且自愿学习的一类人,事实上以成人为主,因为成人能够做自己的决定,做自己意愿的主人,因此对成人的闲暇教育才是真正自愿且最富有成效的。但成人也是学习时最有思想的人群,针对成人的课程内容需要常做调整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要求,因此针对这样的人群不能采取传统直接灌输的教育方式,所以设置专门的师资队伍,研究并开展闲暇教育课程及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3.利用社区资源及社区组织开展闲暇教育

家庭教育是开展闲暇教育应当注重的领域,通过提升父母的文化素养及改善对闲暇活动的态度和方式,以扩大家庭物质环境中人文因素的影响力。因此重视家庭在开展闲暇教育中的作用是必要的,而如何重视、如何开展则可以通过社区居委会、街道办等基层社区组织落实。这些组织除进行宣传外,还可有计划地组织健康文明的社区闲暇活动,促进社区风气的养成。上海市在利用社区资源开展闲暇教育这一方面是先进的,且值得效仿,他们会为需要接受闲暇教育的人们提供种类丰富的教育资源,且主动联系闲暇人群,鼓励他们参与闲暇教育学习。其他城市可向发展好的城市借鉴经验,提高开展闲暇教育的效率,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步伐。

4.利用学校资源开展闲暇教育

开展闲暇教育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帮手,那就是学校,学校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起到主心骨的作用,不但能整合来自社会中的各种闲暇教育资源,还能通过学生获取家庭教育的一手动向,且拥有师资可以积极主动地开发自身课程和资源,可以说学校是开展闲暇教育的主体。将闲暇教育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闲暇教育的发展,起到通过侧面进行传播的作用,同时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开展艺术节、文化节等活动,这些活动都与闲暇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还可扩大学校教育影响力,让学校走入社会,以宣传闲暇教育为目的,组织各类课外和校外活动,渗透美育思想,激发成人学习潜力。

闲暇教育内容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若仔细思考,家庭、学校、社会很多资源都可成为开展闲暇教育的助手并服务于闲暇教育。因此合理地整合各渠道资源,构建一个完善的、高效的闲暇教育体系其可行性是非常高的,通过营造闲暇教育环境一定能够为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

注释:

①②③顾明远,石中英.学习型社会:以学习求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5-14.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石中英.学习型社会:以学习求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5-14.

[2]秦元芳.學习型社会呼唤闲暇教育[J].成人教育,2006(02):22-24.

[3]邱瑜.终身教育与闲暇教育关系初探[J].教书育人(高教),2003(06):8-9.

[4]屈家安,刘菲,郭胜利.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成人教育新发展[J].成人教育,2010,30(08):25-26.

[5]李树芳,李兆平.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122-124.

作者:刘笑含

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论文 篇3:

健全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成为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而社会保障对于消除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应当按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提供的条件和要求,确定社会保障建设的“度”,并合理界定、协调处理社会保障制度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各方主体利益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齐心协力共建适应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和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确立了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几个“更加”中,实际上非常重要的就是社会更加和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更加和谐’是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的主调”。“‘社会更加和谐’的关键是要在社会政策上为弱势群体提供制度性保障”。“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核心问题就是社会保障”,可以说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第一要务就是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保证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了维护社会安全运行,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稳定,对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面临生活困难时,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确保基本生活的权益,进而达到调适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关系着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状态,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健康发展。

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是社会存在的状态,是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均衡协调,是社会分化与整合的动态平衡。它包括社会结构协调合理,社会规范统一,社会整合适度,社会流动科学有序,社会公平正义等丰富内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建设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标志着社会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社会改革由片面无序到全面秩序;从单纯的经济增效到全面的利益调整;从个案问题应对到妥善处理整体化社会问题等等。其使命是将社会建成充满活力又平衡有序的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首先体现为在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且和谐相处。社会保障的实质在于国家和社会履行管理义务的职责,给予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其目的在于调适人们的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人与社会处于协调发展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的有序稳定协调发展。可见,社会保障作为满足人类需求、维护社会安全运行的一种机制,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调节社会关系、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促进社会公平以及稳定社会、生活秩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社会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认同,减少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稳定

普遍的社会认同与社会稳定正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在人的生命历程中难免有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残酷的竞争使一部分人因个人或社会原因生活处于难以维继状态。这部分人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穷困状态,最基本的权益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从而不认同这个社会,敌视社会,并力图改变这个社会,这会极大威胁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恰是政府与社会给予这部分人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支持与帮助,使他们获得基本生活权益,从而获得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有了生存保障,有了平等参与竞争机会,也就有了改变自身生存状态的可能。他们因此才能够认同这个社会。因此说,闪耀人性光芒,体现人文精神的社会保障能够消除弱势群体对社会的敌视。增强社会认同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方式,调节个人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它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公正,为社会和谐奠定了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当今社会竞争愈加剧烈。竞争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没有竞争社会就不能发展。在难以杜绝的竞争中总有一部分人处于劣势而被淘汰。但是,人不同于动物,在奉行适者生存的竞争原则的同时,还要坚守人道公正的原则。社会保障就在于体现社会公正原则,它修正了市场操纵的非人性,为市场机制下的弱势群体提供平等参与竞争所需要的生存发展条件。其作法是通过向高收入阶层征收社会保障基金,由此向贫困者提供资助。通过收入调节克服了社会分配不公,缩小了贫富差距,增进了社会和谐。

(三)社会保障通过调节个人收入,不但缩小了贫富差距,维护了社会公正

人们起码的生存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以正常平和的心态进行人际互动,社会才能形成安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外,社会保障能够使个人获得心理安全感。个人心理安全才能使整体社会心理稳定,整体社会心理稳定,社会系统才能稳定。当个人生存岌岌可危,安全感丧失,心态失衡,人际互动就会出现障碍。社会保障中的各种内容,如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抚恤等都起到了增进心理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与此同时,社会保障能够使人得到尊重,提高人的价值。以残障人员就业安置为例,残障人员就业安置是社会保障内容之一,安排残障人员就业,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多少人生存,更重要的是让社会和他们本人看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热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他们作为社会成员,个人的内在价值有权利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应该予以他们平等的参与社会创造的机会,去为社会为自己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最佳途径。社会保障不仅予以人基本生活权益,随着它的不断完善,将使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更加充满人性关怀。

(四)社会保障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均衡与协调。和谐不是停滞或僵化,和谐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和谐。因此说,社会发展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保障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而且将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社会保障的实现,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源;而经济发展需要社会保障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社会生产、生活才能安全有序,才能增进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全社会的经济增长。当然,社会发展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还需要精神生活的丰富。有了社会保障,人就有条件去发展经济活动之外的精神文化生活,才会更多地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人类才会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说,社会保障推动了社会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

大任务,指明了我国社会建设的方向。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建立并由政府主导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整合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城乡分割、区域封闭、身份限制等诸多特征。这种“多元化”的保障制度,使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原则受到了侵害,扩大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工人、干部、农民之间的差别,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相悖。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衔接。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要按照互助共济,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原则,加强社会保障的区域间协调,逐步建立地区的社会保障调剂基金,促进社会保险功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作好与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减少国家干部、企业职工以及农民工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待遇差别,以创造不同阶层和谐共处的良好的经济基础。要积极研究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互补充、共同保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解决好包括大病保险在内的各种风险的保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筹措社会保险基金,消化制度转轨成本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正在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过渡,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制度转轨成本。按照现行办法,政府试图把转轨成本转移给后代,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一代人为两代人养老的问题、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引起代际利益的冲突,也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险制度的要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偿还转轨成本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应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及早采取措施,多方面筹措资金,尽快补偿转轨成本,减轻后代人社会保障的压力。

(三)主动创造均等机会,强化社会保障功能

由事后补偿向事前预防转变,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趋势。比如由失业保险向就业保障转变,由医疗保险向疾病预防转变,由工伤保险向安全保护转变,由济贫向开发扶贫转变等。为社会成员创造平等机会,是顺应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的良策。一要向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政治、经济平等的基础。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制度,健全高等教育中的奖、贷、助学制度,保障社会成员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要为社会成员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要加强职业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加强职业介绍,重视职业培训;要建立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市场壁垒,保证劳动力的流动;要消除各种就业中的歧视性办法,实现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平等竞争。

作者:高 洁

上一篇:高校多媒体教学经济学论文下一篇:行政过错侵权法律适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