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产品的包装设计论文

2022-04-28

【摘要】“互联网+”推动电商平台保健食品火热销售,而保健食品的包装设计又因为它网络平台销售模式改变,也有了设计时的一些特殊要求。本文注重分析了电商平台销售保健食品包装设计的思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营销产品的包装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营销产品的包装设计论文 篇1:

试述以样板间为例探讨交互设计在室内空间中的应

【摘要】目前国内的交互设计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交互性的设计理念已经开始被设计师所熟知,并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人精神层面的关注将成为未来交互设计发展的关键:从理性转向感性,从品质转向体验,从产品转向服务,最终实现人性的全面解放。在当今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开发商和用户采用交互设计的模式共同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空间关系,旨在提高室内环境体验性,空间的合理分配,对于国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以样板间为例,如何将交互设计理念融入到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

引言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对当今设计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的创新不仅给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还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在这个科技扮演重要角色的时代,交互设计将艺术与生活、科技与时尚交融在一起。起初室内空间的设计只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的设计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更多的是在追求情感交流,对空间的精神寄托。

一、交互设计概述

1.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分为逻辑设计、界面设计及用户体验三个层次。交互设计思想已渗透到生活诸多方面,如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个人智能电子终端设计。三星公司创建了健全的购买体验体系以增加用户粘性,小米科技通過用户心理研究,用限制性网络营销策略获取用户购买规律。目前,国内已有高校、企业、设计机构基于自身实力、市场需求进行交互设计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 交互设计与室内空间的关系

交互设计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对于增进人与空间的协调性、体验性、交流性有着重要意义。室内空间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功能分区彼此紧密相连,在设计的过程中,交互设计贯穿始终,而且交互设计在每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首先,要充分考虑与室内空间的交互作用。把人与空间的互动性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寻求在生活中有更多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营造出各方面都满意的室内环境。其次,从公众的角度审视它的功能性。将交互设计运用到室内空间满足了用户的交互需求,更合理的使用功能,并将这种全新的体验与感受模式付诸实践使之成为可能。室内设计追求宜人的生活空间,交互设计强调人与空间的协调性,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交互体验的过程中,要寻找事物本身的特征、规律和内在关联,以完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

二、当今样板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样板间是一个楼盘的“门面”,样板间的设计水平体现着整个楼盘的形象与档次,如果样板间没有给顾客留下一个很好地印象,那么也就不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好的样板间设计可以把楼盘的特色全方位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消费者在够房时提供参考。然而许多样板间并没有起到“模范”作用,在样板间的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

1.缺少互动,容易产生距离感

当今的样板间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给消费者留下一种中看不中用的感觉,这反而导致消费者对样板间产生距离感。开发商希望借助样板间的美感展示户型乃至整个楼盘的优势,消费者希望通过样板间来考察房子的功能性,所以在设计中既要兼顾两者的特性又要做出适当取舍。好的样板间应具有归属感,能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身处其中不受拘束,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就像是在自己家中一样。

2. 生搬硬套,风格色调不统一

目前,样板间设计有模式化的倾向,设计出来的空间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缺少新意。由于设计者对房产项目的理解不深入,对于楼盘价值特征和产品特色表现的过于模糊,无法弥补在设计语言上的缺陷,所以只能“生搬硬套”。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来的样板间也就没有风格可言了,生硬的设计理念,突兀的造型手段,夸张的色彩搭配,设计出来的作品缺乏感染力,结果往往是顾客在有限的时间里看到了一个眼花缭乱空间却没有想买下来的冲动。从“交互”的角度看样板间的搭建是在进行一种“行为塑造”,通过样板间观察顾客在这个环境中的体验行为,带有“组装”意味的设计形式显然是行不通的。

三、交互设计在室内空间中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设计界交互设计是一个的新兴研究领域,多种学科交叉探索,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在这里,主要从样板间设计的互动性开始谈论,包括数字化技术的使用、情感化的表达和持久性的交互体验,从而论证交互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

1.数字化技术在样板间中的应用

数字化时代改变了传统设计的形式,视觉表达形式可看做是沟通设计方案的最基本方法之一。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感官模拟表现交互设计的理念,这种创意带来了新的视觉形式,将虚拟世界变得触手可及。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结合计算机提供的虚拟环境模型库,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居住空间,并通过肢体语言感知虚拟环境中的任何物体,最终完成人与空间的交互行为。整个过程实现了操作的便利化,使用的可视化、趣味化。

例如,设计师可以在样板间中再营造一个虚拟空间,模拟一场家庭聚会,让用户在虚拟与现实当中来回穿梭。用户是客人的角色,把房主设计成虚拟人物,在继承传统真人的亲切热情,沟通顺畅等特点的同时,它结合了数字化信息数据库的搜索功能,所以虚拟房主的作用变得更加高效,并能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

从进入样板间开始,通过用户和虚拟房主之间语言和动作实现交互设计,满足了用户的交流互动体验,为用户与样板间创建了互动平台,使样板间更具吸引性、易用性。

2.“情感化交互设计”在样板间中的应用

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传递的是一种思想,情感化交互设计在精神层面上体现的是对人性的体贴和关怀,它以一种轻松的表达形式使用户情感自然的流露,展现出对生活的认识和憧憬。在空间环境中注入情感元素,拉近彼此的距离,为用户提供可以愉悦身心的场所,激发对生活的热爱,让生活更加精彩。

室内设计始终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具体到样板间的设计就要考虑如何打动用户。样板间面对庞大的消费群体,样板间的设计风格不会被所有人接受,注重情感化设计就成了关键。室内空间的真正意义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不仅仅是体现在物质层面,现阶段样板间设计正朝着情感互动层面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精神层面,对空间充满情感寄托。走进样板间时,如果用户与空间环境在情感上形成共鸣,在心理感受上会带来一种归属感,符合集体审美观,并为接下来的销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营造“持久性”的交互体验

营造“持久性”的交互体验需要对细节的关注,所谓的细节包含了设计所有的元素,比如材料、形式、颜色、质地、布局等。交互设计是行为塑造的过程,如何在短时间内让用户爱上这个空间至关重要。这需要满足以下三点:第一,交互要有代入感:第二,对于所要完成的任务而言,交互要足够复杂,以便促使用户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第三:交互具有高度的可感知性。[2]并在可用性层面上实现升华的设计才能给人们产生深刻的共鸣,并带来持久的回味。

四、结语

室内空间设计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当代文化思潮以及科技领域的新成果催生出新的室内空间设计理念与方法。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引入“交互设计”的理念,有助于优化人与室内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各功能分区的有效利用。交互设计的核心是用户,而用户研究的关键是构建用户行为和认知模型,最终找到适合不同对象的设计方法论并通过具体设计实践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美]Jon Kolko著 方舟译.交互设计沉思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吴洋

网络营销产品的包装设计论文 篇2:

基于电商平台销售的保健食品包装设计思路

【摘 要】“互联网+”推动电商平台保健食品火热销售,而保健食品的包装设计又因为它网络平台销售模式改变,也有了设计时的一些特殊要求。本文注重分析了电商平台销售保健食品包装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 保健食品 包装设计

目前中国的保健食品市场正在快速的发展,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保健食品销售额从2010年的900亿再到2012年的2600亿,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30%,预计到2016年,我国保健品的销售额将达到5000亿左右,而现在在我国大力推动“互联网+”网络经济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将在这一过程中加速保健食品行业快速发展。其中,对保健食品电商包装设计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

保健食品包装设计要把产品的的设计风格与品牌的理念完美结合,展现出设计艺术的效果,同时呈现保健品本身的价值。不仅如此,保健品包装设计还需要结合网络电商平台视觉营销特点,将保健品包装设计的创意点发挥到极致,将艺术与市场因素结合,从而取得广告效应,获得营销方面的成功。下面我们就基于电商平台销售的保健食品包装设计思路进行探讨.

1 融入沟通

从整合营销传播理念的角度看,健康食品包装是产品推广中不可替代的媒介。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平台购买产品,消费者对产品感兴趣,可最终购买,视觉营销尤为重要。作为最后一个包装和消费者沟通,企业需要传达的含义,通过包装的产品,而且还通过包装和消费者完成最后一步的沟通。

2 形象展示

健康食品包装设计按照健康食品管理法和相关的政策法规,还考虑了企业形象的展示,提高了设计质量,获得了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先进的包装为老人和儿童的食品安全设计的安全盖;口服液配备了准确的测量,方便杯,并在包装上醒目提示。所有这些在消费者健康食品安全信息,而且还与消费者心理认同的作用。生产企业应在设计新产品,在包装的旧产品的变化应该是广泛的市场研究,条件可以要求做形象设计公司广告。

随着国际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健康食品包装设计要求尽可能达到国际水平,具有识别全球的能力。但是,包装设计不能为了全球化和全球化,任何包装设计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产品本身的特点。包装只带有地方色彩以及展示产品本身的特性会有所不同,在柜台,货架上充满视觉冲击力。因此,包装设计的核心是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只要这一原则,在包装设计过程中不会失去方向。

3 盯准目标

保健食品网络销售无需医生处方可直接购买。什么样的消费者购买,这一品牌的健康食品,主要取决于五个因素:广告,有效性,价格,包装和商店的声誉评价。目前,网上销售的产品是相同的,因此,如果只有名字,等于别人做的婚纱,不利于建立品牌形象。因此,它是必要的,以促进健康食品名称和品牌名称,以公众的认识。本产品的包装设计与这2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3.1 产品包装设计融入情感交流

现在,互动式的个性化营销已逐渐成为市场营销的主流模式,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对产品的包装设计更高。在高同质化的健康食品网络的今天,产品的包装也有“相同的形式”的现象。消费者关心的是健康食品包装的不只是图片,而且也看到了包装是否反映了对人的尊重,无论它是否具有亲和力,无论是在设计的目标群体,以反映的味道和生活方式。和那些很好地听到或看到一个更高级别的包装,自然青睐。从这一点上看,健康食品包装实际上承担着心理治疗的责任,它应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达到效果的效果。

3.2 产品包装展示企业形象

其实,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化为企业整体形象的概念,企业形象的必要性,可以通过包装设计的方式来表达。作为一个独特的标识,包装可以实现这一点。在保健食品销售网络,通过包装设计表达企业形象,不仅有利于企业形象的传播,而且也减少了企业在广告中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加强消费者对社会的认同和品牌的认同,从而实现深层次的沟通。

面对巨大的互联网市场,保健食品公司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包装设计师只有提供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过硬的设计质量,卓越的设计服务,才能更好的帮助网络销售保健食品公司赢得市场。保健品包装设计行业也将为人们所重视,成为一种新兴产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丽.我国保健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2,No.22719:84-85.

[2]张大鲁,吴钰.包装设计基础与创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年11月.

[3]徐振宇,李冰倩,王跃.论“全产业链”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中粮集团为例[J].商业时代,2014(09).

[4]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3)[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12).

[5]李芳.影响企业电子商务成功的网站因素研究[J].中国商贸,2014(34).

[6]洪涛,张传林,李春晓.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研究(下)[J].商业时代,2014(17).

作者:武晶晶

网络营销产品的包装设计论文 篇3:

人工智能对视觉传达设计实践的影响

摘 要: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下,对综合性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分析人工智能设计给视觉设计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当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如何迎接挑战、合理改革课程体系以适应这个发展迅猛的新时代。

关键词:AI;智能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视觉设计教育

麒麟社在2016年愚人节造了一条假新闻《设计师的末日?谷歌研发出平面设计人工智能AlphaGd》使不少设计师感到危机,而国内阿里集团在UCAN2017年度设计师大会中正式公开发布“鹿班”系统,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设计系统,“鹿班”系统的诞生并非偶然。在阿里公司旗下淘宝网的每年“双十一”活动中,高达4亿张的海报设计与1.7亿个Banner的庞大需求量促进了“鹿班”系统的出现。而近来很火的类似“创客贴”“图帮主”等多个线上设计平台,直接使“人人都是设计师”成为可能,里面海量的模板和元素,可在线自动调节尺寸和更换元素,新媒体运营人员可以兼顾设计,小公司也可以利用图片表达自己,使得设计没有门槛。

类似的这种技术运用——人工智能初级形态大家并不陌生,虽然大多数设计师骄傲地认为创意性工作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不得不承认,随着商业社会高度发展,企业对图片设计的需求增多,其特点是快速、高效、紧跟热点、易用等,人工智能在设计中的运用——智能设计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在设计方面的成本。在商业活动中,如果还坚持传统的设计,人工智能设计工具势必会取代部分设计师。对此,当代设计师应如何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设计教育又应如何改革?

1 视觉传达设计与人工智能设计

视觉传达,顾名思义是视觉和传达,用视觉符号向大众传达某种信息。视觉符号多指人肉眼可分辨的带有识别性的所有视觉画面,比如文字、绘画、图标、界面等。而传达则是一个信息传送的过程,是通过符号、文字、图片向信息的接收者传送需要表达的信息的过程。视觉设计师的工作,是对视觉效果进行整理和优化,并准确传递信息。视觉传达设计师工作范围很广,包括标志设计、VI设计、海报设计、版式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UI设计、多媒体设计、品牌策划与创意等。[1]

人工智能,即大众俗称的AI。人工智能是用技术的手段研究和开发、模拟人类智能的科学。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如互联网、医疗、金融、制造业等,我们目前生活中最熟悉的指纹解锁、人脸识别、图片验证、智能家居便是人工智能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运用,人工智能在改善生活的同时也会取代一些低端岗位。人工智能设计是利用技术的手段模拟设计师的思考过程,以海报设计为例,从搜集素材—判断调性—确定板式—修改定稿,首先利用大数据搜集海量素材,参考当下最流行的设计板式,其次确定一些定量和可变量部分,设计万变不离其宗,在线操作批量生成。

设计与艺术的区别在于其商业性,视觉传达设计承载着信息性、经济性和艺术性。[2]人工智能设计和设计师设计相比,人工智能设计只是简单地罗列已有设计形式,用机械化的计算方式进行图片排列,面对简单重复的设计需求,人类无法同计算机相比。但在新兴领域的设计及一些有特色的文化属性设计、创意设计中,目前人工智能显然还不能够满足需要。

2 设计载体的改变

无论是危言耸听的AlphaGd,还是阿里集团的“鹿班”设计系统,或是类似创客贴的在线设计操作平台,无不挑战着传统的视觉设计工作,在互联网多媒体时代的影响下,视觉设计变得更加智能化、多元化,新技术解放了平面的视觉设计,在技术的制约下发展出新的设计形式。

视觉设计早期经历了商业美术、工艺美术、印刷美术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几个阶段,最终成为广泛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利用视觉符号来表现并且传达信息的设计。[3]在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的载体有了革命性的改变,视觉设计不仅仅是在平面中设计,还是在各种各样的载体中设计,高速发展的现代商业社会越来越要求设计的迅速、及时、低成本、易用、广泛传播。

从早期视觉设计师在纸上大展身手到现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各种智能机器上面的界面交互设计,从小小的苹果表、谷歌眼镜到汽车操作系统、新媒体广告甚至自动化生产界面,都需要用到设计的力量,向大众更好地传达信息。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仅要会操作软件,更要熟悉不同载体的技术原理、人机交互,还有新兴信息化社会中广告投放渠道的特点等。不同的载体对设计的要求不同,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设计上面,在多种职业中也有体现,比如电商不仅仅是卖货,也要懂得网络营销。

3 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不同

3.1 设计师工作原理分解

很多设计师的设计构思其实都是基于已有案例形式和设计技法的总结和重组,真正前所未见的创新是很少的。要真正创新,需要不断的尝试和经验积累,他们可以引领一个设计潮流并最终将这种创新变为一种普遍性的设计形式。设计师在拿到一个新的设计项目时,会分析竞争产品,结合设计对象属性,總结SWOT,列出问题所在并对其改进,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迸发灵感,反复锤炼,最终通过视觉符号表达出来,传达给大众,然后在观者反馈后进一步优化精进下一个项目。在《三体》中,外星人在科技上遥遥领先,却不能取代人类哲学、诗歌的美好,而设计师自有的文化底蕴、美感素养和对人性的把握是优势,设计师不是工具,更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

另外一种有效率的工作模式是,建立设计师自有的模块数据库,总结归类多年设计经验,把一部分设计工作模块化、技术化,类似于建立一个设计规范。另一部分工作创意化,就需要设计师本身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表达能力。

3.2 人工智能设计的利与弊

2019年“双十一”期间,“鹿班”面向集团电商场景输送了10亿规模的图片。随着模版越来越丰富和设计的易用性、普遍性提高,对设计师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给从业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毕竟低级版本的设计人人都会做了,而要体现设计价值,就要做人工智能做不到的。人工智能设计门槛低、成本低且快速,取代的是技术型低端美工,而不能取代设计师本身的想法,这就要求设计师深挖某个行业、某个产品,求新求变,了解其载体、商业模式、使用场景,才能形成好的设计。

除此之外,利用现代技术,商业设计的具体效果是可以监测的,比如线上埋点分析。埋点分析是网站分析常用的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在互联网上可监测分析点击率、转化率、设计元素的易用性等,也可以主动记录用户对不同设计的反馈,回馈的结果可以用来改善商业设计,以实现最优设计方案。

3.3 对设计师专业要求更加多元化

世界多元化、载体多样化、文化多样化必然对设计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要求设计师不仅要掌握软件、具备美感能力,而且要培养创意思维、懂新时代技术、懂文案创作、懂商业模式、懂新媒体传播,要在这个行业中深度发展,必须成为多面手,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坚持独立思考,做好的设计。

好的设计师首先是懂创新,其次是足够了解市场。设计师应当是一个“手艺人”,专业方面的知识要多元化,要做行业的引领者,而不是追随者。以UI设计为例,视觉设计师不再只需要简单地画图,而要懂得人机交互知识,使使用场景更多元化、智能化,从用户行为角度提升设计使用感,甚至到一定程度,设计师可以胜任产品经理、品牌经理的角色。

4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中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启发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授课以美学基础、技术培训和创意引导课程为主,怎样将传统的设计课程教学与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如何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是值得教育者思考的。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而在设计教育行业,我们也应该提倡这种融合——“智能+设计”的教育模式,要懂“为什么做”,才能更好地实现“怎么做”。要培养学生思想观念上的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洞察力,使学生主动深层次思考,不能使高校设计教育落后于时代,而应该考虑文化、社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跟上时代、引领时代。

4.1 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素养课程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根据新时代对设计的需求特点,与人工智能设计拉开距离,形成设计师独有的核心竞争力,要学习我们国家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代表了一个国家独有的气质,从文化中滋养出创意,传统文化不是狭隘的元素运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是设计师无限的素材宝库。[4]我们在输出设计人才的同时也是在输出自有的民族文化,现今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设计师,无不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进行创作。学习并理解书法、国画、民族工艺、经史子集等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可以培养新一代设计师的民族自信心,为走向世界的国际化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4.2 学习设计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知识

视觉设计不是简单地做漂亮的图,设计是要为人类改善生活、表达美好。设计师需要对设计对象有基础的了解,了解各种设计载体,利用多方位理论知识支撑设计概念来改善产品使用感或给予人美的感受,需要帮助艺术出身的学生树立理性思维,为将来的实践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结合设计原理、设计需求的源头,为解决问题而设计,不做无用的“艺术作品”,不做过度的设计。艺术生文化功底普遍薄弱,有必要多读书培养理论基础。在新技术极其丰富的当下,只有兼具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才能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

4.3 培养商业思维,增设相关课程

设计与艺术的最大区别就是服务于商业,不能一味强调设计结果,更应该注意创意的土壤培养,最能体现设计的价值大概就是在商业中产生良好的结果。了解商业模式、市场营销、大众传播等设计相关知识,不能让学生闭门造车,要勇于打破边界、跨界学习。企业不是对设计不了解的“土老帽”,设计师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商业与设计的结合,利用设计提升商业价值。要定位企业品牌,应当了解该企业的战略愿景,以最合适的视觉形象形成品牌效应,通过营销传播,将设计作品展示出来,再得到市场反馈,进而推进商业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4.4 和社会企业合作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句话最能体现一个创造性活动需要的土壤、需要经历的阶段。设计不能与社会脱节,更不能纸上谈兵,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实践案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在挫折中成长,在实践中蜕变,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只有在企业实践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创意想法才能落地生根。学校和企业合作,甚至可以开设设计研究课题,类似BAT互联网大厂都设置了自己独有的UED进行设计实践和研究,一方面从设计角度帮助企业,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5 参加国内外设计比赛

鼓励并组织学生多参加国内外一些大型设计比赛,多关注业内知名设计论坛,知晓最新业界信息,如4A论坛、大学生广告节、金点设计奖、工艺设计大赛、IDC Awards国际设计大赛等多个赛事。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不受商业束缚,“脑洞”大開,锻炼创意思维;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比赛这个窗口,可以开阔眼界,看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设计师的水平,学习和借鉴好的作品。而且作为设计团队参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重在参与,不骄不躁,目的不在于获奖,而是用心产成一个优秀作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季然,杨敏.阿里“鹿班”系统的出现对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影响[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04):84-86.

[2] 胡丽丽.基于人工智能AlphaGd视角下的平面设计探析[J].艺术研究,2017(03):184-185.

[3] 洪凌超.移动互联网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特点研究[J].科技传播,2013(04):217-223.

[4] 贺蕾. AI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合理化设置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26.

作者简介:付婷(1988—),女,硕士研究生,高级视觉设计经理,视觉传达设计工作11年,曾在南都新媒体、搜狐等多个公司任职,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付婷

上一篇:EDA技术下的电子设计论文下一篇:企业新员工培训安全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