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立场理论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全文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立场,先对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进行概念阐述,进而分析其联系与差异,最后提出无障碍设计到通用设计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无立场理论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立场理论研究论文 篇1:

教育实践者“教育立场”意识的唤醒及意义

摘要: 在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学科立场”出现“内裂”与“外解”双重危机的时候,教育实践者的教育教学等行为也渐渐出现了偏离“教育立场”的危机,这样的危机如果不引起各方的重视会对我们教师专业化、教育质量、学生本体的发展等各方面都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唤醒教育实践者的“教育立场”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教育实践者 教育立场 教育性

一、前言

教育研究者关于教育研究“学科立场”的寻问及探究是在各种学科过于分化、盲目追求高程度专业化以及相近学科互相渗透的背景下出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学出现了“内裂”与“外解”的双重危机。“内裂”是教育学学科内部的自身分解,而“外解”的危机则是由于交叉学科对教育学的渗透而成,这种渗透是以教育学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观察教育现象的视角,但是教育有其自身的作用方式及运行规律,如果以交叉学科的立场去处理教育问题,往往就只注重了问题本身而忽略了其广泛的教育性。

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虽然是一个“多年煮不烂的老问题”,但是理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实践是毋庸置疑的。当教育学研究者在探究教育学学科立场问题的时候,教育实践者的行为或许已经深受“学科立场”的影响,离教育性越来越远。所以,关注教育实践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立场是有重大意义的。

需要说明的是,教育学研究的“学科立场”与教育实践的“教育立场”不是同一概念。叶澜将“学科立场”界定为:“由学科研究主体确立的,观察、认识、阐明与该学科建构与发展相关的一系列前提性问题的基本立足点。”[1]而教育实践的“教育立场”是指教育实践者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教育学学科研究立场对前提性问题的阐述形成的理论之上,让其行为符合广泛的教育性:

第一,教育学“学科立场”的探究必定涉及对教育现象中一些关键问题处理的立足点,从而形成一些正确的理论,教育实践者要吸收这些理论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符合教育意义的根据。

第二,广泛的教育性不是狭隘的教育性,它一方面是指“一个也不能少”的教育性,在实践行动中应当对每位学生负责;另一方面广泛教育性与狭隘的工具性相对应,即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要只为了问题的解决,而更应当注重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教育性。

二、教育问题与实践“教育立场”分析

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以及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在把握事实的前提下才能够取得有实际意义的成果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把握与分析教育现象同样是及时发现教育问题的重要前提与根本原则,那么就让我们从教育问题谈开去:

(一)教育教学管理、班级常规管理等管理现象与教育立场问题分析。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的常规管理过程中,教师正确的管理行为与言语同样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管理学尤其是企业管理理念风行的时代,它的一些理念已经逐渐移入到教育领域中形成教育管理学,但是仅仅理念的移入是不够的,符合教育立场的教育性是根本的,只有以教育性为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教育公平与质量才能有所保障。

如,班委设置的初衷、班委的选择与安排决定了管理学能否与教育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讲,设置班委就是为了辅助教师将班级管理运行好,但这只是客观效果,在主观上它应当是锻炼学生的一种方式,而不仅仅是为管理学生而采取的措施。结合广泛的教育性,每个学生都应当有当班委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有这样一种人生经历,在这样的经历中去历练自己,升华自己,提高自己。多一份经历,多一份成长,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教育目的意识。

(二)师生关系问题处理与教育立场问题分析。

在教育场域中有很多对关系要处理,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最关键的三对关系,它们的妥善处理有助于教育的和谐与融洽。当社会学以“主要用社会学理论解决各种教育问题”的姿态介入到教育领域中来的时候,就已经忽视了教育领域的特殊性。而“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营养主要来自社会学,而不是教育学”[2]的论述更加说明了教育社会学的立场偏向。

以校园中的师生关系为例,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与课堂外的师生关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系,单纯以社会学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关系是牵强附会的。社会学中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一般都是以利益为本位的,而教育领域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处理一定是以教育性为本位的,否则就是脱离教育立场,是教育领域中不应该出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三、关注教育实践者教育立场问题的意义

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的、教育方式都贯穿于教育实践者的教育过程中。能否真正让教育性贯彻始终,关注教育实践者的教育立场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注教育实践者的实践教育立场问题对于教育理论研究者而言是必要的,它为教育理论研究者研究教育学立场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靶向。

教育理论研究者之所以要研究教育问题归根到底仍是为了改善教育实践,减少教育实践中不和协的教育性的问题与现象,这是出发点。对于结果如何,那是一种价值考虑,它基于复杂的传统与关系之上,这有时也是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无奈。但研究总是对现实状态的深刻把握后的探索,了解教育实践者采取教育行为的立场问题才能够深刻揭示教育学科立场偏向的根由,才能够更准确地回答教育学研究的“学科立场”的偏向是由于教育实践者行为的选择偏向引发了交叉学科对教育学科的关注与渗透,还是由于教育理论研究者前瞻性意识的匮乏仅在教育实践者的行为选择过后才恍然大悟等问题。如教育实践者对课堂与学生的管理所采取的管理理念与行为,参照太多的管理学的理论而忽略了教育领域的特殊性。教育实践者的行为是理论研究者研究的现实依据,也是教育学理论研究者要重新寻问及探究的靶向,所以把握事实,只要能把失去了的实践者的教育立场找回来,重新构建一种有广泛教育性的符合教育学“学科内立场”的教育理论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者。

(二)关注教育实践者的实践教育立场问题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教师专业化而言是必需的。

教师的实践行为所选取的立场问题是教育智慧的因素之一。智慧是多方面的,但教育智慧的标准却是很高的,它不但要求教育实践者能够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机智地解决任何教育场域中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要求所采取的行为必须具有广泛的教育性。仍拿班级管理为例,一个成熟或专家型的教师不会仅仅为管理而管理,也就是说他不仅只用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应用于教育中,还要保证在管理过程中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受到心理或身体的伤害,并提供有利条件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复杂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应当注重自身的各种知识能力的积累,而且应当注意让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符合教育立场,这才是教师的“师”与“范”。也即说明了教师专业化的必然性。一个真正可以称得上是教师的人,并不是仅仅有了某些知识与能力就行,也并不是仅仅靠一纸资格证书就行了的。现代的教师不再是“一桶水对一碗水”那么简单,“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真正的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应当在任何教育场域中给他们一个适当的隐性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并成长。

(三)关注教育实践者的实践教育立场问题对于推进教育公平来讲是显效的。

教育实践者的实践符合教育立场,就是指其实践行为具有广泛的教育性,这种对每位学生都负责的原则是推进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保障。而就教育公平包含的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三者而言,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最关键的,亦是教育实践者能够操作的,而且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育结果的公平,而教育机会的均等则是教师权责之外的事情了。所以教育实践者教育立场意识的唤醒对于教育公平的推进有现实的意义。

(四)关注教育实践者的实践教育立场问题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的切实推行是必然的。

教师针对学生的每个实践行为都应当是符合教育立场的,而不应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形式与表面。素质教育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有很多违反教育性原则的行为。例如,为了凸显素质教育,某初中的英语课堂上放的是奥斯卡电影,而课后却是大量的练习题。且不论在课堂上放电影是不是素质教育真谛的体现,也不论奥斯卡电影学生们看不看得懂,这种“课堂轻松课后累”的问题是众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后留给学生们的。在表面看来,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但实质上将负担留在了课后。教师的这种做法无疑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但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伤害的是我们的教育,是我们的学生,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理论与实践是一对永远的矛盾,在教育领域中也不例外。既然“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实践的立场问题尤为重要。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任何脱离教育实践立场的教育行为不仅会让充满美好憧憬的教育理论化为泡影,也会使教育对象成为牺牲品。教育实践者的实践立场简而言之就是“教育性”,一切教育问题的处理只要以“教育性”为原则、为立场,就会让教育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叶澜.立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作者:李春迪

无立场理论研究论文 篇2:

论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的关系

【摘要】全文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立场,先对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进行概念阐述,进而分析其联系与差异,最后提出无障碍设计到通用设计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以人为本

一、无障碍设计概述

二战后,美国大量退役军人重返社会,为了消除其战争留下的各类损伤与后遗症带来的工作生活障碍,无障碍设计萌芽。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第一个无障碍标准在美国诞生。1974年,残疾人生活环境专家会议召开,联合国对无障碍设计的历史与未来前进发展方向做出了回顾与总结。此后,全世界的无障碍设计思潮风行,英国、日本等相继制订了无障碍设计相关法律法规。1985年,我国首次倡导无障碍设施广泛建设,召开了“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研究会”。

无障碍设计,最开始指的是消除对用户造成使用障碍的设计,此处的“用户”特指使用中有生理(非心理)障碍的群体。通常是服务于残障人士或失能者的日常生活与出行,针对他们的不便对应采取解决措施,使其享有城市“平等地位”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待遇,创造一个易接近的、亲切的、灵活的、安全又舒适的生活空间与环境,其实质是消除障碍。而现在“无障碍设计”概念的涵义不断扩展,旨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残障人士(包括残疾者、正常活动能力丧失与有障碍者)、妇女(尤指孕妇)、儿童、携带重物者及一切行动不便者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的空间,实现产品无障碍、建筑设施无障碍、道路无障碍、交通工具无障碍、信息与交流无障碍等。在“以人为本”口号呼声下,无障碍设计在广度与深度上不断发展,在各个领域与范畴里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残障群体十分庞大且位居世界第一,但无障碍设计各方面不够成熟,建设不够完善,故现代设计应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使环境更加亲切、合理、舒适、人性化,达到真正的“无障碍”。

二、通用设计概述

一开始,通用设计在欧美被叫做叫“广泛设计”。1987年,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初次被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Ronald L.Mace提出,后将定位通用设计发展为“全民设计”的方向。通用设计的核心是指能为所有人使用的设计,即所有设计在最大程度上考虑使用对象(包括健全人与非健全人在内的全人类)、使用方式(根据人不同生理与心理特征的使用条件)的基础上,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二次设计或特殊改良即可使用的环境、产品以及通讯。1990年中期,使用公平、使用灵活、使用简单直观、易感知性、可容错性、低消耗性、尺寸亲民的全民设计七项原则被提出。此后,设计不局限于受众的性别、年龄、体态、心理与生理等多方面条件限制,如何跳出失能者使用的限度,平等化、普适化地发展“全民设计”,是每一位设计师探求的最大程度化包容的兼用的设计意识形态。

三、关系

(一)联系

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要而演变发展来的设计,其目的都是使得人们的生产效率更高、交通出行更便利、生活工作更舒适以及社会交流更加畅通。一方面,两者都体现着浓烈的人文关怀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精神,尊重人的需求,力图削减社会差距,追求最大程度的平等,且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前进与革新。另一方面,无障碍设计是通用设计的基础,通用设计是无障碍设计的发展与完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又互相不可替代。

(二)差异

1.設计历史始源

二战后,美国大量退役军人重返社会,为了消除战争留下的各类损伤与后遗症带来的工作、生活障碍,无障碍设计开始萌芽。最开始,无障碍设计作为建筑设计领域内一种设计方式诞生。1930年代,丹麦、瑞典等国家建设专门的设施供残疾群体使用。1950年,在“无障碍空间设计”的发展基础上通用设计始出于日本及欧美。在20世纪70年代从“广泛(accessible)设计”发展为universal,即设计最大程度被每个人使用。从设计始源上无障碍设计产生早于通用设计,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通用设计的出现基于无障碍设计。

2.设计受众

根据无障碍的发展历史,其设计研究对象主要考虑的是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重物携带者,及一切行动不便者提供行动方便的群体,是专门化的特殊化的设计;而通用设计的受众则更广泛,面向所有人而非区别化健全与障碍群体,并且都能通过个人方式被使用,以便利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目标来研究。所以,通用设计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方式更加全面、细化。例如,建筑入口的坡道设计,不仅是设置给轮椅通过,更考虑到其他工具运输(如拉杆推车、拉杆拖箱)的便利,其实质是在设计过程中同时考虑不同人群其不同需求。

以上基于方便残疾人士的无障碍设计,后发展成普适大众的通用设计。简而言之,无障碍设计致力于消除障碍,通用设计侧重于提供便利。

3.应用领域

无障碍设计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设施的无障碍与环境的无障碍。主要应用于城市空间的建筑物(包括共用与居住等)、道路(包括各类道路、桥梁、地下通道等)、公共配套措施(包括交通工具、公共设施建设等)以及信息通讯与交流的无障碍等方面。例如,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及平台、坡道坡度、过道与门宽、扶手高度、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洗手间等设计方便残障人士使用与通行。此外,影视作品里的字幕与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盲文书籍等都能使视力、言语或听力有障碍的群体更加接近公共传媒。通用设计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不仅包括无障碍设计的公共设施、建筑等领域,还涉及产品设计。例如,获得红点奖的指环剃须刀,使用时只需套用在一根手指上,轻贴脸部通过弧形表面滚动刮胡子。同理,Nimble指套式切割刀利用顶端突出的陶瓷刀可轻松切割开启包裹或胶带。其灵感来源于帮助没有完整五指的人使用“剪刀”类工具,不仅残疾人使用十分便利,也普适于大众,简单、快捷且安全。故通用设计在各行各业,有形的无形的都存在着,其发展前景更宽阔,影响范围更广泛,对于建设更安全、合理、舒适、经济、人性化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4.发展程度

无障碍设计早于通用设计产生且发达国家无障碍设计发展相对成熟,尤其是世界一流的美国,不拘泥于设施无障碍将其引入教育领域,并建立完备的多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其科研事业的顺利进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无障碍设计,其相关法标准与规范不断革新与完善。例如,现如今我国大多城市干道、建筑等均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在各大公共场所,如商场、公园、景点等设置无障碍卫生间,人们的无障碍意识不断加强。国际上以欧洲、北美、日本为龙头建立了各类设计研究所。以美国为例,其通用住宅设计、数字信息领域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此外,还率先发展了通用教育。由于通用设计发展较晚、速度较慢,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不够充足,且通用设计与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相关,现如今我国对通用设计的法规保障还未建立,但其发展速度与前景十分可观。

四、从无障碍设计到通用设计

无障碍设计改善了残障人士等群体的生活方式与质量,消除了许多不便的障碍。但是无障碍设计区别于健康群体,只针对部分特殊群体,易让他们产生不良心理阴影,继而造成心理障碍。此时的“无障碍”似乎又变成了“障碍”设计。而通用设计面向所有人,从产品的尺度、操作方式考虑设计,秉持着使用公平、使用灵活、使用简单直观、易感知性、可容错性、低消耗性、尺寸亲民的七项原则,以此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平等和谐发展。以无障碍设计为基础,一方面补充与完善其局限于缺陷,另一方面满足所有群体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改变“无障碍设计”的“障碍”心理,从生理上、心理上全方位的“无障碍”,多角度发展完善人性化设计,全面走向“通用设计”。

五、总结

通用设计致力于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使得其带有“乌托邦式”的理想化色彩。换言之,其不可等同于“万能设计”,作为设计师,应该通过努力不断靠近这个美好的理想目标。

在科技化、专业化、国际化、人性化的社会里,设计更加重视因地制宜,强调细节与大局的同时把控,坚持“以人為本”的立场,平等化、普适化地发展“全民设计”。总而言之,无障碍设计和通用设计都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关于其应用,我们需要以科学的论证与调研,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设计,避免简单地照搬。相信不久的未来,我国的设计将迈向国际、迈向全人类。

参考文献:

[1]贾祝军. 无障碍设计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威廉·立德威尔,克里蒂娜·霍顿,吉尔·巴特勒.通用设计法则[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3]黄群. 无障碍通用设计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贝拉·马丁,布鲁斯·汉宁顿.通用设计方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5]王毅勃.浅谈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

[6]孙光.浅析无障碍设计[J].林业科技情报,2012.

[7]李歌歌.人性化设计观念与通用设计[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

[8]罗婧予.美国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启示[J].艺术科技,2013.

[9]马东明.通用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1.

[10]谢宏忠.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述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

作者:杨思佳

无立场理论研究论文 篇3:

总体性视域下论历史主体的嬗变

摘 要:卢卡奇总体性视域下的历史主体是无产阶级,其历史角色和根本立场体现其深刻内涵。无产阶级能够战胜资产阶级成为历史主体源于两个条件,即社会存在的差别和阶级意识的决裂,完成这嬗变过程需唤醒无产阶级意识,理解嬗变真谛;把握辩证法总体性,获取嬗变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保证嬗变实现。

关键词:历史主体;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总体性

历史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推动历史车轮的主体无疑是人。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已经指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力军。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阐发了这一观点并进行了延伸,他认为阶级才是主体,真正的历史主体是由无数一无所有但却充满新生力量的人组成的无产阶级。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重视历史主体的深刻内涵,继续凝聚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历史有内在的发展规律,但人始终是发展的主体,如何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推动历史前进而不是使其倒退,卢卡奇在其总体性视域下进行的探讨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作为历史主体的无产阶级的历史内涵

(一)无产阶级是历史总体的推动者

“无产阶级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只不过是揭示自己本身的存在的秘密,因为它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1]213卢卡奇引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原话来展开自己的观点,认为无产阶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担当着特殊的历史角色。无产阶级是推进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主体,它的基本立场就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构建起富有生命力的世界秩序。作为历史主体的无产阶级发挥着异于资产阶级的作用,这实际上是新式的主体—客体的同一。具体说来,主体是无产阶级自身,客体是旧有的世界制度;新式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实现了的历史主体,新式的客体是彻底推翻旧世界后建立起的新世界。无产阶级推翻旧的世界秩序的时候,也同样暴露出了自己存在的本质,即推翻旧有的世界秩序、宣告新世界的来临。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作为主体的自身实现与旧世界作为客体的彻底推翻是同一的。事实上,无产阶级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客观发展的目标,因为它是历史的总体发展的真正主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新生力量。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无产阶级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它必须不断地与资产阶级及其私有制度进行不断的斗争,以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并在这种阶级意识的基础上完成对社会本质的客观理解,对历史达到总体性的把握。卢卡奇指出无产阶级意识必须得到重视,因为如果没有无产阶级这种正确的自我认识的参与,任何高远的目标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或者只是保持着那种为人们所期待的可能性却难以真正实现。

(二)作为历史主体考察客观现实

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产物,不可避免带有资产阶级的一些毁灭性的残余,这表现为生活中各方面的“物化”。即便如此,无产阶级是社会历史的代表,它只有无条件地坚持客观现实性,才能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从而达到对社会和历史的正确认识。“具体地说: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就其直接性而言,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是‘同样的’。”[2]233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对任何人来说其直接性都是一样的。我们本可以从赤裸的直接现实性,达到真正的客观现实性。但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于经济地位和立场的不同,采用的特殊中介范畴必不相同,因而得出的客观现实性也不相同,对其认识也就各不相同。就资产阶级而言,其思想的根本问题是“自在之物”的问题,这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问题,因为它没有采取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立场所具有的制约性,尤其是没有看到社会存在对它的制约。这样,资产阶级产生了两个极端:一是认为从直接性到客观现实性,不过是一种主观的认识和评价,卢卡奇指出这实际上是把客观现实性冠以自在之物的特征;二是通过把这种评价看作是主观的判断,并声称自己并没有触及事实的本质,以表明自己其实是在一步步地逼近真正的事实,卢卡奇认为这又是一种掩人耳目的说辞。无产阶级的立场与资产阶级的立场无疑是正相对立的,其作为社会历史总体的代表,只有克服资产阶级的劣根性,才能把握到真正的历史总体,成为推进历史发展的新生力量,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成为历史主体的条件

(一)社会存在的差别决定无产阶级具有破坏力量

卢卡奇已经指出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主体,不仅推动着历史总体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分析和把握客观现实,形成科学的理论指导,实现对历史的总体把握。“这就是说,资产阶级在理论上必然囿于直接性之中,而资产阶级相反能超越这种直接性……主要反映了这两个阶级的社会存在的区别。”[2]251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由于社会存在的差别,在思想上发生了重大的决裂。第一,对资产阶级来说,历史主体和客体始终存在两种形式:在意识方面,作为认识主体的个人,对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把握能力是有限的,只能产生片面的理解;在现实方面,个体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却能够超出个体意识的限制,从而达到虚假主体所不能达到的自觉意识。我们可以看出,卢卡奇对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分析,实际已经揭露出资产阶级的二律背反,而这种二律背反体现出了历史主体与客体的辩证运动。但是,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仍然是一种外在的、静止的、凝滞的关系,其辩证法是一种不自觉的、僵化的方法。第二,对无产阶级来说,它的社会存在不像资产阶级那样始终存在双重形态的历史主体和客体,而是主客体的统一,但起初它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历史的真正主体。在较长时间里,无产阶级眼里的工人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都是客体,即便它会发生变化也不过是量的变化,并不是质的变化。这样,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在工人身上得到了更为直接的说明,不仅“物”被“人化”,“人”也被“物化”了,在这种相互转换的过程中,资产阶级积聚了一种针对物化结构的破坏力量。

(二)阶级意识的决裂促使无产阶级拥有新生力量

资产阶级的社会存在决定着它从直接性的角度来考察社会和历史,这不过是一种假积极、真旁观的意识和态度;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由商品包装的光怪陆离当中,不过是一种区别于农奴(限制于土地)的无限制的奴隶,是生活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的乞丐。无产阶级必须揭露资产阶级的意识和方法论的局限,从资产阶级的这种直接性当中解脱出来,从而掌握真正的历史力量,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一方面,“只有当工人意识到它自己是商品时,它才能意识到它的社会存在。”[2]257这是因为资产阶级单纯从直接性、从量变来理解当前的生活,无法解决如何从盲目达到自觉地认识社会存在,即如何从纯粹直接性发展到可认识的客观实在性这个难题。无产阶级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意识到自己本来是主体—客体的同一,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被迫分裂,被客体化为商品。另一方面,社会性的劳动能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只有通过这种劳动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总体的推进。无产阶级的社会存在是间接的,但是它的意识却是直接的,即存在是“属人”的,意识却是“属物”的,二者是辩证的关系。资产阶级眼里看到的都是物,但是无产阶级基于商品的自我认识,不仅看到了工人作为“本质的人”,还看到了工人作为“现在的物”。工人起初仅仅把自己放在客体的高度,没有放在主体的高度,所以它的意识只能是商品的自我意识。一旦工人认识到自己是个社会的人,不只是自然的人,商品拜物教的制度就解体了。所以,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成为历史主体的另一个关键条件就是达到阶级意识,从而与资产阶级发生彻底决裂,获取一种变革社会制度的新生力量。

三、如何促进无产阶级向历史主体实现真正嬗变

无产阶级在社会存在和阶级意识上与资产阶级发生决裂,获得针对资本主义物化结构的破坏力量和变革社会制度的新生力量,体现了“它有能力把整个社会看作是具体的、历史的总体;有能力把物化形式把握为人与人之间的过程;有能力积极地意识到发展的内在意义,并将其付诸实践。”[2]294这为促进无产阶级向历史主体实现真正嬗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一)唤醒无产阶级意识,理解嬗变真谛

无产阶级向历史主体实现什么样的嬗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嬗变?卢卡奇告诉我们,要理解嬗变的真谛,必须先唤醒无产阶级意识,因为只有在无产阶级意识中,隐藏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背后的非理性成分才会暴露出来。“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破坏性结构,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都必然遭遇这种直接现实性。在物化结构里,资产阶级看到的不是人,只是物,它无法深刻认识到是人与人的关系支撑了整个历史总体。资产阶级的直接性认识落后于客观的发展,仍囿于商品拜物教的泥潭之中,结果人的关系的产物变成一种僵硬的、不可摧毁的、永恒的东西。无产阶级必须克服资产阶级的这种矛盾性,“不断地、一再地努力通过与具体表现出的全部发展矛盾具体联系起来,通过认识到这些矛盾对于全部发展所具有的固有意义,从实践上打破存在的物化结构。”[2]295当无产阶级能够规划出促进社会与历史发展的具体步骤时,才真正达到阶级意识。达到了这种高度的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才能真正与资产阶级决裂。只有与资产阶级决裂,才能深刻理解向历史主体进行嬗变的真谛,即实现历史的主体—客体统一。那么,无产阶级在向历史主体嬗变之前,必须有进行这一历史变革的方向性指导,这首先体现在意识层面的觉醒。无产阶级作为统一了主体—客体的历史主体,不仅要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阶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也要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体,这样才能真正发现人的本质;还要看清当代世界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物化结构的客观性,以批判的态度揭露出社会发展衍生的各种矛盾,联系这些矛盾考察其对社会和历史的意义,才能真正接近现实,把握到历史总体,实现真正的角色嬗变,推进社会与历史的进一步发展。

(二)把握辩证法总体性,获取嬗变方法

无产阶级作为历史总体的主体—客体的同一,也是理论—实践的统一,这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卢卡奇认为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体并不是个人,而是阶级。无产阶级要理解向历史主体实现嬗变的真谛,必须唤醒自身的阶级意识,这就要求它把自己从个体的立场上升到阶级的立场,这样才能达到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意识的统一。无产阶级要担当好自己的历史角色,掌握向历史主体实现真正嬗变的方法,维护自身历史主体地位,就必须把自己作为主体—客体的总体来认识,必须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把历史当作一个总体来理解。但是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主体与历史总体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历史总体的全部内容都能被无产阶级纳入它的阶级意识当中,“重要的是要以总体为目标,也就是行动要实现自己在作为总体的过程中,我们在上面已经描述过的作用。”[2]296无产阶级作为历史总体的推动者,要向历史主体实现真正的嬗变,在把握历史发展的形势、体察社会的各事各物时,必须根据它们在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辩证法来把握其本质。卢卡奇还指出,社会事实原本就属于总体的范围,我们只有把它放在总体性的视域里进行考察,才能真实反映出它的本来面目和内在本质。也就是说,社会事实只有在总体中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现实,但是人们往往难以透视这一点。实际上,随着历史总体的不断发展,许多个别的因素已经被结合到整体当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个转变是在辩证法的总体性中得以实现的。按照卢卡奇的思路,历史总体和社会发展的真正主体不仅仅是个体,更明确的主体应该是阶级,在当代则发展为无产阶级,那么个体转向阶级并形成无产阶级的力量,也需要在辩证法的总体性当中得以实现。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把握了辩证法的总体性,也就掌握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能够从资产阶级的“量变”中挣脱出来,产生真正的“质变”,真正嬗变成历史主体。

(三)结合理论与实践,保证嬗变实现

如果无产阶级唤醒了自己的阶级意识并且把握了辩证法的总体性,就是在意识和方法上掌握向历史主体实现真正嬗变的武器,那么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真正发挥这一武器的作用?“归根到底,这个问题就是‘最终目标’和‘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也就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2]393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就是战胜资产阶级成为历史总体和社会发展的真正主体,这决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一是变革社会制度,不断克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桎梏,拆解资产阶级社会制造的物化结构;二是改善社会关系,取消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僵化的、不人道的直接性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社会交往关系。这一“运动”就是指把变革社会制度和改善社会关系付诸行动,把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形式进行现实的完成。虽然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能给无产阶级进行社会改造提供条件,但是社会改造这种无产阶级自身的行动是自由且不孤立、不僵化的,它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改变现实。卢卡奇已经告诉我们判断社会各事各物以及历史总体的发展趋势,必须在总体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法进行评价和把握,因为历史和社会的种种矛盾始终处于一种辩证运动的关系当中。那么,我们在判断一个行动是否可行或一种实践方式是否正确的时候,也必须将它纳入总体性的视域进行考察,判断它在总体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这需要兼顾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必须依靠无产阶级意识将行动步骤或实践方式上升到理论层面,从而形成最终目标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必须将最终目标实现于历史总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并在已形成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推进运动的开展。总之,无产阶级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向历史主体的嬗变,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总体的发展。

四、结语

卢卡奇总体性视域下对历史主体嬗变的探讨,对当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我国正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为保证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不断地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以指导社会新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上,全球化与我国社会全面转型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价值碰撞和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改革才能彻底消除私有制残余和各种资本主义物化结构,才能实现人民群众向历史主体完全嬗变,不断推进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作者:梁艳鸿

上一篇:邮政计算机网络论文下一篇:马克思逻辑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