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证券监管策略探讨论文

2022-04-22

[摘要]绿色证券制度是证券监管制度与环境保护制度的交融。绿色证券制度的推出,有力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保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意义非常重大。目前,我国绿色证券制度体系主要是由环保核查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环境绩效评估制度构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改善证券监管策略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改善证券监管策略探讨论文 篇1:

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探讨

摘 要: 会计工作的依据就是会计政策,会计工作的改变需要会计政策的支持,因此选会计政策对会计工作有决定性的作用。选用合适的会计政策可以保证会计工作的真實,本文就是在遵守会计政策的前提下,对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政策 会计准则 会计工作 选择问题

企业的会计工作依赖于会计政策的支持,选择什么样的会计政策直接决定着财务信息的披露以及会计模式。目前我国的会计政策选择具有很大的选择权。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内涵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定义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及企业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这个定义包括了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统一的原则与方法。二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我国政府部门制定原则中的一种或者数种,以此促进企业的会计工作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明确地得出的结论是: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只能是选择、执行、采用会计政策的主体。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经济市场的发展促使企业重视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采取何种会计政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会计发展,决定企业的财务生存。

1.经济成本因素

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是实现盈利,而盈利的途径之一就是节省生产成本,对此企业的会计选择政策也必然朝着有利于节省企业成本的政策方面发展,当然如果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成本如果超过其所带来的收益,这一政策的选择就不经济,且毫不必要。如果某些会计政策选择的成本过高,就会造成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缩小。

2.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因素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于会计工作模式以及工作内容形式都有着关键的作用,而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选择会计政策的意识,他们在进行会计工作时能够做到公正公平,强调对社会、对企业负责,同时还要会计人员掌握有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出全面的分析与权衡,积极参与筹资、投资、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预测和决策,选择合理、合法、切实可行的会计政策。

三、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后果分析

1.选择的动机。

(1)规避市场管制动机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还是非常重视的,我国的资本市场体制还不是很健全,有的企业为了规避政府的监管,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措施进行规避,而选择会计政策就成为企业规避政府监管的有效手段。

(2)隐性的分红动机

企业管理者的收入直接与企业的利润相挂钩,因此企业为了提高利润增加其个人收入,他们就会选择有利于增加利润的会计政策,目前我国经理年薪制度还不完善,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个人目的他们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操纵企业利润,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经营者可能会选择虚增利润的会计政策。

2.会计政策选择的后果。

(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会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影响,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政策选择在两个环节易于引起会计信息合法性失真,一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环节,二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环节。许多项目的会计处理都掺杂人为的估计和选择,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对同一会计事项选择的处理方法都各不相同,这样会加剧会计信息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的局面,并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不利影响。

(2)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其首选影响管理者,然后就会影响企业的投资者。这是由于会计政策的变化,管理者很有可能改变企业的实际经营策略,从而可能影响公司价值。总之,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虽然不会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但会影响企业价值及其股票价格。

四、会计政策选择行为不规范的原因

1.会计政策自身的不完备性。

会计准则、制度自身不完备性,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对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进行制约。

2.操作领域的不规范性。

在这些不规范的会计选择中,滥用会计政策的现象极为普遍。目前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不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会计政策。

(2)随意变更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在同一事项或交易的会计处理中,人们通常很难判断哪一种会计政策能够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于是一些企业就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这一特征,不按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五、规范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

我国应参照国际惯例的趋势,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

2.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

应适当分散股权,将政府持有国家股为主的股权结构变为以法人持股为主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模式,改善企业治理结构。一是改善董事会结构,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二是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力度,在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引入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三是尽快推进国有股及法人股流通,切合实际改变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的现象。

3.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管力度。

由于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的稀缺资源仍然主要依据政府对上市公司“报表业绩”进行配置,上市公司在无法通过“实质业绩”实现“报表业绩”时,丧失资源配置的资格。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特别是巨额亏损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1.田拴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探讨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06期

2.孙楠,张莹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探讨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年第15期

3.林荫荷.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探析《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8期

作者:靳丽娜

改善证券监管策略探讨论文 篇2:

我国绿色证券制度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 要]绿色证券制度是证券监管制度与环境保护制度的交融。绿色证券制度的推出,有力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保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意义非常重大。目前,我国绿色证券制度体系主要是由环保核查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环境绩效评估制度构成。我国绿色证券制度的实施主要是政府部门行政推动的结果,在企业自身自觉性和法律效力上具有很大的不足,从而造成了其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因此,要尽快制定出操作性强、执行力度大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填补法律上的空白,建立和完善绩优环保企业的上市激励制度、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制度、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以及运用绩效管理理论完善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制度,从而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绿色证券制度。

[关键词]绿色证券 问题 对策建议

一、绿色证券的基本内涵及发展概述

1.绿色证券的基本内涵

所谓“绿色证券”,学术界目前尚未对其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其最初的形成实质上仅仅是我国环保与证券相结合的一项政策,主要是指公司发行证券之前必须经过环保核查。其内容是指根据国家环保和证券主管部门的规定,重污染行业的生产经营公司,在上市融资和上市后的再融资等证券发行过程中,应当经由环保部门对该公司的环境表现进行专门核查,环保核查不过关的公司不能上市或再融资。随着环保“一票否决”政策的推广和强化,与之相关的环境信息披露、环境绩效评估也逐渐成为公司公开发行证券以及上市公司持续信息披露的要求,并纳入绿色证券的内涵,发展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绿色证券制度是环境保护制度与证券监管制度的交融。它要求政府部门在监管证券市场时引入环境保护的理念与方法,将市场主体的环境信息作为衡量其在证券市场表现的重要指标。同时,要求环境保护部门借助证券监管的渠道以履行其环境监管职责,督促市场主体切实履行其环保义务和责任。换言之,绿色证券可以说是环保主管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对拟上市企业实施环保审查、对已上市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估并向利益相关者披露企业环境绩效内容,从而加强上市公司环境监管,调控社会募集资金投向,并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和实施手段的总称。

绿色证券推行之前,环保部门陆续与银监会、保监会联合推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两项政策,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以及绿色金融体系的初步框架。“绿色信贷”重在源头把关,对重污染企业釜底抽薪,限制其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间接来源;“绿色保险”通过强制高风险企业购买保险,旨在革除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利、政府买单、群众受害”的积弊;绿色证券对企图上市融资的企业设置环境准入门槛,通过调控社会募集资金投向来遏制企业过度扩张,并利用环境绩效评估及环境信息披露,加强对公司上市后经营行为监管。

2.绿色证券在国内外的发展概述

绿色证券制度最早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背景下,在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提出来的。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的凸显,发达国家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其社会责任,并有意地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企业自身形象,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通过立法或者标准,规范上市公司年报环境信息的披露,要求上市公司进行环境绩效报告。例如,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于1993 年开始要求上市公司从环境会计的角度,对自身的环境表现进行实质性报告。继美国开始实施绿色证券政策之后,英国、日本、挪威、欧盟等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进行了多种证券市场绿色化的尝试和探索。

相比发达国家,中国证券市场的“绿色化”起步较晚,始于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关于做好上市公司环保情况核查工作的通知》。随后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陆续发布了相关政策,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2003年,又出台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自此开展了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工作。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环保情况核查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对存在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发生过重大污染事件、主要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或者核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公司,不予通过或暂缓通过上市环保核查。该《规定》对核查对象、核查内容和要求、核查程序作了具体的规定。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以及《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工作指南》,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了环保核查工作。此外,该《通知》还规定了环保核查结论的公示制度,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地方各级政府也陆续开展了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2008年1月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要求“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的,申请文件中应当提供原国家环保总局的核查意见;未取得环保核查意见的,不受理申请。”此通知被社会各界称作“绿色证券制度”并备受重视。2008年2月28日,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的绿色证券制度的正式建立,并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绿色证券存在的问题

1.环保核查部门衔接及监管不力

首先,关于核查信息公开的问题,《规定》未作要求,而《通知》仅规定了对环保总局进行核查的结论予以公示,对于由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查的信息是否也应当进行公示,该《通知》未作明确规定。其次, 由于大部分企业的环保核查由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而申请上市的企业多是地方的利税大户,省级环保部门是否会迫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压力而做出有失公允的核查结论,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再次,目前的环保核查是由环境保护部门一家进行,如何保证其核查结论的公信力尤为重要。对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涉及到证券市场主体的准入资格问题,对于企业能否顺利上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上市是市场行为,环保行政部门作为行政机构,其行政权力对市场行为的介入是否适当的问题,尚需探讨。最后,环保行政部门的核查意见对企业的利益具有重大的实质性影响,因此,如何救济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若企业对于环保部门的核查意见不服,是否可按照《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寻求救济,目前的环保核查政策尚未解决这一问题。

2.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

通过对国外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可以看出,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要是上市公司和一些大型企业。信息披露内容具有多样性,但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信息披露的形式多样,但以环境报告书为主。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主要还是依赖企业的主动性和自愿性。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会计执业组织在信息披露中的作用明显。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比我国,可以发现我国绿色证券信息披露目前上存在一些问题:

(1)信息披露内容不规范、不全面。目前我国已开始有环境披露制度,但主要集中在申请上市的企业或重污染企业,并且通过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还非常不规范不全面,所披露信息主要为企业环保认证、环境风险、财务信息等,其中包括关于环保投资、资源利用、税收优惠等,而尚缺乏关于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效果、环保负债及收益等公众关心的重要信息。

(2)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标准。信息披露内容不规范、不全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2003年起,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要求力度加大,并先后出台了《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及《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等进行了要求,但对公开是否强制、哪些企业哪些情况下可自愿公开、哪些企业哪些情况下须强制性公开以及公开的内容等并未做细致的规定,导致目前企业信息披露仍不统一规范,且实用性较差。

(3)信息披露形式较为单一。虽然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公开办法中规定了“自愿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可以将其环境信息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方式,或者通过公布企业年度环境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但在实践中,企业大都通过企业网站或公司年报等形式公布信息,报刊、多媒体等方式应用极少。

(4)披露信息内容陈旧,连续性不强。通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很多企业的披露信息不够及时,或信息内容已过时很久,并不能体现本年度或本季度的环保信息;同时披露信息缺乏连续性,因此也就达不到通过信息披露帮助公众及股民了解企业环境保护实施情况并决定是否选择这家企业进行购股投资等的目的。

(5)缺少对公开披露的环境信息的鉴证。萧淑芳等在对1000家公司的年度报告的分析过程中发现,在审计报告中完全没有涉及到环境披露方面的内容,而在报告的其他地方也没有发现对上市公司发布的环境信息的鉴证。这点反映了我国环境信息披露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须加强对环境信息质量的鉴证。

3.持续改进机制欠缺

2003年,我国出台《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对重污染企业申请上市和再融资两个环节提出了环保核查的要求和规定,但对于上市或融资后的时段却是一块空白,并没有环境保护持续改进的机制,环境绩效评估只是在国际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国内并未形成制度化的机制,推广并不普遍。

(1)欠缺适于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诸多国际组织都将一些先进的环境管理手段应用于中国,以帮助中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环境绩效评估就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环境管理手段之一,以评估环境政策实施后的环境效果。亚洲开发银行(ADB)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先后在中国的云南省和国家层面就环境绩效开展了评估。2007年12月,亚行又启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战略框架(Ⅲ)项目,该项目将在“压力——驱动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下进一步推动次区域的环境绩效评估,并在中国将评估区域扩展到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但就我国而言,目前并未有一套适于中国国情的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持续改进评价体系。

(2)欠缺上市公司持续改进评价机制。2005年,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导致100吨左右的苯类污染物进入了松花江水体,造成严重水环境安全事故。2011年初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灭火使用的500多吨泡沫及20吨干粉再加上泄漏的原油污染了至少数百平方公里海域。由此可见,上市公司不仅在申请上市和再融资两个时段,而且在上市或再融资后的环境情况对环境和社会也十分重要,诸如此类环境污染事件一旦发生,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重大且长期的影响。建立对各个时段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持续评价和改进的机制,才是避免重污染企业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出现环境问题,推动其不断在节能减排上做出新成绩的有效途径。而上述事件的发生,正说明了目前重污染企业上市后的环境保护持续改进机制尚有所欠缺,通过环保核查后的评价和改进机制十分必要。

三、完善我国绿色证券制度的对策建议

由于绿色证券主要是政府部门行政推动的结果,目前尚处于政策性探索阶段,其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面临许多问题,正确认识并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运用绿色经济杠杆,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经济结构的良好转型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转变。

1.完善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制度

目前,国家对上市公司在申请上市和再融资两个时段要求进行环保核查,但证监部门的人员对环保知识了解很少,环保部门拿出的核查报告对企业能否申请上市或再融资成功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此重要环节亦缺少监督管理。因此,可以设立环保核查监管部门,并对证监人员进行一定的环保培训,对于重污染企业的主要污染物防治、排放标准、治理措施等做到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协助环保部门完成环保核查,同时对环保部门起到监督的作用。

2.建立基于动态评价的绿色证券持续改进机制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同时也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重大事故。因此,对上市公司的环境效益把好关是防治重大环境污染发生的有效措施。然而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仅针对申请上市和再融资两个环节,缺少上市后其他时段的环境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

3.完善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对于督促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和防范环境风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环境保护总部副部长潘岳的说法,2007年之后要重点推进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加大公司上市后的环境监测。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主体,以证监会发布的一系列关于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准则为具体规范的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基本框架,以及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 、定期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和临时报告(重大事项报告)三部分组成的信息披露制度。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一信息披露制度中尚未专门包含环境信息的披露。国家环保总局2008年2月2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上市公司重大环境事件的临时报告制度,对重大环境事件予以明确界定,这一临时报告制度也应纳入到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中。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会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应当要求企业(主要是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定期编报企业环境报告,专门披露上市公司在报告期间内的环境信息,其报告内容可参考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报告制度。此外,还可借鉴上市公司的其他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在按照要求公开其财务报告的同时,披露其在该报告期间内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重大事项。环境监管部门应当加强与证券监管部门的进一步合作,环保部门应及时向证监会通报并向社会公开上市公司受到环境行政处罚及其执行的情况,公开严重超标或超总量排放污染物、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以及建设项目环评严重违法的上市公司名单,由证监会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对未按规定公开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名单,也应及时、准确地通报中国证监会,由中国证监会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

4.建立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制度

所谓绩效,一般理解为成绩、成效,指从过程、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输出结果,并能用来进行评估与目标、标准、过去的结果等进行比较。绿色证券要求上市公司加强自身建设,培养普遍的社会责任感,在严格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同时,努力做好环境绩效评估工作,以减少利益相关者的投资风险。我国环境绩效评估制度的建立应当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组织研究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选择比较成熟的板块或高耗能、重污染行业适时开展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试点。要在试点上市公司中,运用绩效管理的理论,对其进行全面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个闭环的管理流程,主要环节为绩效计划——绩效评估——绩效诊断与反馈——绩效再计划。证监部门和环保部门要通过与上市公司持续开放的沟通,使上市公司达到绿色证券的要求,并推动管理部门和上市公司做出有效的行动以保证绿色证券的目标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绿色证券在我国已经初具雏形。但是,由于目前尚处于政策性探索阶段,距离构建起成熟的制度还很遥远。当前环保行政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最需要做的,应当是尽快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制度,不断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绿色证券制度。

参考文献:

[1]别智.“绿色证券”——污染减排的助推器.环境经济,2008年第5期

[2]张澄澄.关于推行绿色证券的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9期

[3]阳露昭,张金智.建立我国绿色证券法律制度研究.学术交流,2008年第11期

[4]陈植雄,彭敏玲,曹裕.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的现实意义及策略探析.金融经济, 2007年第12期

[5]焦若静.美国、日本两国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世界环境, 2001年第3期

[6]黄勇.绿色证券促企业环境友好——国际经验为中国环境经济政策实施提供借鉴.中国环境报, 2008年2月29日

[7]孙喜平.上市公司环境治理的现状与对策.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8]葛兆强.循环经济、环境金融与金融创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9]闫天池,张庆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导向:现状评析与质量改进.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0]黄琳.浅析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财会,2009年第6期

[11]杨莉.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12月(中旬刊)

[12]王珍义等.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2006年年报业绩前50名的公司为例.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2期

[13]徐建荣.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财金研究,2009年第13期

[14]王珍义等.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基于纺织业的实证.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4期

[15]唐久芳,李鹏飞.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化工行业的经验数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

[16]钱水苗,郭蔚冉.论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完善.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第7期

[17]季建邦.论绿色证券制度的完善.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7期

[18]蔡芳.环境保护的金融手段研究——以绿色信贷为例.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6月

[19]孟耀.绿色投资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12月

[20]任郁楠.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四川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3月

[21]曹颖,曹东. 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环境管理, Vol.400/2008.7B

作者:张文鑫 包景岭 常文韬

改善证券监管策略探讨论文 篇3:

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

摘要: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演化博弈理论,通过对终极控制人与监管者成本收益函数的合理设计,从三个层次研究双方的博弈关系。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对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监管,不能片面地重罚终极控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和给予终极控制人过多的控制权收益,而是必须综合考虑监督者的监管频率和监管者的监管水平。演化博弈研究结果表明:博弈双方进行演化博弈时在三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终极控制人行动的净成本、市场环境、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股权比例,都显著影响到终极控制人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博弈;监督

Game Analysis for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Opportunistic Behavior Supervising

GONG Zhi-wen, CHEN Jin-long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21,China)

Key words: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opportunism; game theory;supervising

一、引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它们大多处于企业集团之中,经营战略受一个终极控制人(通常被国家或家庭控制)控制。因而,上市公司有特殊的股权结构特征和性质,各治理主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同时也存在共同利益。一方面,终极控制人①与监管者②之间的目标存在显著差异,“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和国有股所有者缺位必然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终极控制人不仅决定上市公司的运营方式和战略决策,而且利用金字塔式持股、交叉持股和双重股权结构等方式导致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两权分离使得终极控制人有动机通过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和贷款担保等“隧道挖掘”手段,以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为代价谋取控制权私利。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终极控制人的市场操纵动机明显增强,控制权私利问题更为凸显。加之我国证券市场法律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终极控制人常常利用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进行利益输送。因此,上市公司表现出明显的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特征。另一方面,在后股改时期,终极控制人利益也受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从而与中小股东利益区域一致,希望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监督经理人管理,追求战略协同效应,通过提升公司价值达到提升自身价值的目标。同时,监管者(特别是其中的机构投资者)为维护自身的利益,有动力去监督上市公司经营,通过积极行为改变公司治理,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因此,终极控制人又表现为出战略协同的动机。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终极控制人行为的研究,大体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说”,一派是“掏空说”,绝大部分文献赞成“掏空说”,并且多从实证的角度展开研究。La Porta等(1999) [1]提出了终极控制权理论,即上市公司直接大股东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才是上市公司行为的决策者。Johnson(2000)等[2]首次使用“掏空”( tunneling)一词来描述控股股东转移公司资源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大股东凭借其控制权地位侵害中小股东的行为[3-5]。相对于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Johnson等[6] (2000b)、La Porta等[7](2002)用静态模型方法,Shleifer and Wolfenzon[8](2002)则用动态模型方法,分别对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占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冲突的研究开展较晚,且多为定性分析或实证研究,还缺少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大多数研究皆为基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主要通过分析股权制衡、关联交易、股权交易以及从控股股东金字塔结构控制方式等方面,研究控股股东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探讨大小股东的冲突和支持[9-19]。这些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投融资决策时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还是战略协同行为,可以看作是终极控制人与监管者博弈的结果。本文通过建立监管者与终极控制人的博弈模型,分析其不同的均衡结果,探讨终极控制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抑制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和多个层次解析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同时探讨了遏制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对策与启示。

二、 终极控制人与监管者的静态博弈模型

博弈论可以比较深刻地反映博弈双方的决策过程,通常用作政策制定和政策分析的有力工具。本文建立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监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讨论终极控制人如何做出是采用“机会主义行为”还是采取“战略协同”决策。事实上,尽管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终极控制人和监管者对策略空间和支付基本还是透明的,从参与方采取行动的逻辑顺序看,终极控制人决策在前,监管者在后,但监管者并不清楚终极控制人是否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所以本文可以将该博弈界定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一)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终极控制人可以利用私有信息,通过公开市场交易获利和积极监督管理层,增加企业价值,实现终极控制人与监管者的双赢,因此,终极控制人可能采取“战略协同”策略,即制定集团战略、监督企业管理者,增加企业价值,从而最大化自身效用。但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和法律监管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终极控制人可能采取“机会主义”策略,即对上市公司进行侵占和无效资本配置,损害监管者的利益。与之对应,监管者也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花费成本对终极控制人进行监督(采取“监督”策略) ,包括配合集团战略、对终极控制人侵占和无效配置资本行为进行监督,或者不监督(采取“不监督”策略),即背离集团战略、各种利己行为和采取“搭便车”行为。本文对博弈模型做如下假设:

1.博弈双方均为风险中立者。

2.终极控制人指具有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终极股东。监管者包括上市中除终极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外的其他股东、债券持有人以及证券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

3. 终极控制人采取“战略协同”策略,实施对管理层的监督,提高企业价值时,应该得到一定的补偿,即合理的控制权收益。

4.终极控制人采取“机会主义”策略,对上市公司侵占之后,除了侵占损失部分外,由于利益相关方各未能协同一致,上市公司有一个价值折损(负协同效应)Rb。

x为监管者监管还是不监管的临界点,而y为终极控制人采取机会主义策略还是战略协同策略的临界点。当x大于临界点时,监管者监管的收益大于成本,监管者选择监管;当x小于临界点时,监管者监管的收益小于成本,监管者选择不监管。当y小于临界点时,终极控制人采取机会主义策略的收益大于成本,终极控制人采取机会主义策略;当y大于临界点时,终极控制人采取机会主义策略的收益小于成本,终极控制人采取战略协同策略。

(二)基于模型的终极控制人行为策略分析

三、 终极控制人与监管者的静态扩展博弈模型

(一)模型的建立及求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在上述模型中,假设监管者的监督一定能够有效防止终极控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事实上,该项假设不一定是必然结果。因此,将此假设改为“监管者的监督能够有效防止终极控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为y1”。则终极控制人与监管者采取不同战略下的收益矩阵如表2所示。

(二)基于模型的终极控制人行为策略分析

模型二的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解表明,模型一得结论仍然成立。同时表明: y1越高(监管者监管的能力越强),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x就越低,监管者监管的概率也越低,也就是说,监管者监管的能力越强,越容易发现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终极控制人侵占的概率就越低,监管者可以适当减少监管的次数。因此,加大监管者的监管能力,可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四、终极控制人与监管者的演化博弈模型

传统的博弈论认为,博弈的参与方都是理性的,事实上由于博弈方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完全,博弈方不可能在每一次博弈中找到最优的均衡点,而进化博弈论放松了理性行为的假定,因此,本文尝试基于上述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的博弈支付矩阵,进一步探讨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管。

在博弈初始阶段,假设监管者选择监管的可能性为x,监管者选择不监管可能性为(1-x)。终极控制人选择战略协同的可能性为y,终极控制人选择机会主义的可能性为(1-y)。

(一) 监管者群体监督的复制动态方程及求解

监管者监管和不监管的期望收益与平均收益分别为:

五、结论与启示

1.终极控制人和监管者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表明,在短期内,加大诉讼赔偿罚金和控制权收益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从长期看,综合考虑监管者的相对固定的监管频率,采取合理的诉讼赔偿罚金和控制权收益,寻找均衡点,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2.终极控制人和监管者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扩展博弈模型放松的“监管者监管一定成功”的假设,分析结果表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的结论仍然成立。同时表明,为了有效遏制终极控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监管者的监督成本,提高其监管者监管水平,增强其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举措。

3.终极控制人与监管者的演化博弈模型,放宽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结果表明,博弈的初始状态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均衡结果,博弈双方初始对各自策略的选择比例会影响策略的选择,从而影响各自的收益,在三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监督者和终极控制人两个群体也可能由于诸如政治、经济、文化和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没有稳定演化策略。

4.上述三个模型同时表明,终极控制人策略的选择,受终极控制人采取机会主义和战略协同行为的成本影响,而成本同时受诸如市场环境、终极控制人本身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以及终极控制人的股权比例等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市场环境越好,终极控制人的股权比例越大,终极控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成本越大,战略协同行为成本越小,终极控制人的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减小;终极控制人本身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终极控制人的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加大。

5.政策启示: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由于上市公司形成的历史原因,终极控制人与上市公司存在千丝万缕的依存关系,终极控制人有强烈的机会主义动机和机会做出有损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为此,应进一步强化终极控制人的责任,完善对中小股东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注释:

① 终极控制人指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终极股东,即上市公司直接大股东背后的实际控制人。

② 监管者包括上市公司中除终极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外的其他股东、债券持有人以及证券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

参考文献:

[1]La Porta, R., F.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Finance, 1999(54): 471-517.

[2] Johnson S,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et al. Tunneling[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0,90(2): 22-27.

[3] Shleifer, A., Vishny, R.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Journal of Finance, 1997(52):737-783

[4] Claessens, S., Djankov, S., Fan, J., Larry, L. 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ers, Journal of Finance, 2002(57): 2741-2771.

[5] Baek, J. -S., Kang, J. -K., Lee, I. Business Groups and Tunneling: Evidence from Private Securities Offerings by Korean Chaebols. Journal of Finance, 2006(5): 2415-2449.

[6] La Porta, R., F. Lopez-de-Silanes, A. Shleifer, R. Vishny.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2002(3):1147-1170.

[7] Johnson, Simon, Peter Boone, Alasdair Breach, and Eric Friedma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8):141-186.

[8] Shleifer, Andrei, and Robert W. Vishny. Large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86(94): 461-488.

[9] 黄渝祥,孙艳,邵颖红,王树娟.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 2003(9): 1 102-110.

[10]刘芍佳,孙霈,刘乃全.《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 经济研究,2003(3):51-93.

[11]陈信元,汪辉.股东制衡与公司价值:模型及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11): 102-110.

[12]朱红军,汪辉. “股权制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吗?——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 2004(10): 114-123.

[13]宋力,韩亮亮.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 2005(1): 30-34.

[14]唐清泉,罗党论,王莉.大股东隧道挖掘与制衡力量[J].中国会计评论,2005(1): 63-86.

[15]江伟.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5(2):77-85.

[16]徐莉萍,辛宁,陈工孟.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J].经济研究, 2006(1): 90-99.

[17]宋小保,刘星.大股东侵占与外部监督的进化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2009(5):589-595.

[18]唐跃军,李维安.大股东对治理机制的选择偏好研究—基于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 [J]. 金融研究,2009(6):72-85.

[19]窦炜,刘星.所有权集中下的企业控制权配置与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兼论大股东的监督抑或合谋[J].中国软科学,2009(9):107-117.

(责任编辑:石树文)

作者:龚志文 陈金龙

上一篇:体育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论文下一篇:民营企业营销策略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