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22

摘要:职业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程改革处于核心地位。职业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导向,培养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人才为标准,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因而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课程也必须充分适应这一教育要求。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论文 篇1: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想法

摘 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创新教育思想在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必然性。

关键词:探索精神 创新意识 多样性 实用性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和智慧为主导的时代,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创新教育思想在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必要性。但是,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与课程改革价值观相悖的诸多问题:

1.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了认识以外的目的,忽视了人的多种需要与整体人格的成长,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人的丰富多样的生命内涵,以致原本应该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情感与灵性的自然流露。

2.教学内容太忠于教材,而缺少创新性、情境性、灵活性。

3.教学形式因为太讲究规范与模式而约束了个体生命表达的多样性。教学方法上有太多居高临下的灌输与说教,而缺少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达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4.建筑专业本身的危险性与多样性也进一步限制了学生参与工程的完整性。

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无疑会阻碍课程改革的实施,而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教学只注重知识传递的价值取向,建立新的教学价值观:

一、强调知识教育目的的重新定位

过去强调“双基”,只满足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的程度。现在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并且要求其能够理解和运用,并且能将所学知识与其他知识有机地、系统地联系起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一定要具备完整的知识,但是要注重将知识完整地联系起来、综合起来。这种方式的训练和习惯的养成,慢慢形成定势,学生就会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要将知识当成一种载体、一个桥梁、一种工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一定不要停留在知识的简单传授上。例如,在“建筑力学”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我第一节课就帮助学生一起学习课程目录,要求学生明白力学研究的是什么,它在建筑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主要知识点在哪里,然后在后面的授课过程中,我结合“建筑结构”等课程,通过实际问题的展出,引导学生合理的,灵活的运用“建筑力学”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了知识体系,使专业知识系统化而非独立化。

二、提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多样性、实用性,引导创新意识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产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前提就是兴趣,它也是获取新知识的起点,是学习的原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能使人积极地思考,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首先就要从教材着手,提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实用性。对于那些繁杂的,在实际工作中遇不到的,理论性的一些研究推导应该删掉,我们的学生不是科学的研究者和理论的推导者,他们是实际的操作者,知识的应用者。所以改变教材的相关形式和内容,使各课程相互连接,具有实际的意义性。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课程类型的多样化,除必修课外,还要有选修课、活动课,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甚至,我们也可以尝试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课程,打破年级的界限,学生达到一定的级别,就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三、重视教学方式、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让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探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获取知识、技能、技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教学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学习、积累知识的广阔天地。对于建筑课程,学生刚刚接触都很陌生,“建筑力学”这门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灵活的受力分析,多样的解题方法,繁杂的计算过程,均彰显出这门课程的难度。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课程也就难上加难,学生也在内心增加了对课程的畏惧心理,要学好就不容易了。因而,教师需要利用有启发性地问题吸引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探求性。比如讲到静定多跨梁的内力图绘制时,我先让学生画了多种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图,然后让学生结合房屋构造的实际联想到在建筑结构中梁并不都是单根的,它们总是通过铰链等连接件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梁一旦通过铰链联系起来后受力情况有了怎样的变化呢?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时刻面临问题,从而一步步靠近教学的目的。但也不能为问而问,问题过于平淡,会让学生感觉无趣,当然问题也不能过难,没有学生能答出也是毫无意义的。课前设置问题时要精心准备,使之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发现的快乐。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引导下探求知识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肯尼斯·胡佛认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巴尔扎克也说:“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教育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师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探究越来越深,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到激发而越来越强烈,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也不断发展提高。在互动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

四、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和知识理念的更新

学科课程中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的结合渗透和更新是相关重要的。教力学的老师,只懂得一些受力图的绘制,构建强度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对实际构件的计算简图的转化,结构的计算内容一无所知,就无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无法绘声绘色地将教材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体验。例如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课程的结合就是建筑课程改革其中的一个方面。知识就像小河里的水流,一直在连绵不断地更新、替代、发展。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教师的知识更新就成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只有自身深入到了第一线,有了先进的知识体系,才能给学生带来先进的知识理念。所以,注重教师的社会实践,加强教师的对外学习,不断地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是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教育课程改革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研究探索。作为一名在职在岗的年轻专业教师,结合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在实际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发表见解,提出疑问,保护他们探求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建筑部

作者:李小燕

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论文 篇2: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摘要:职业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程改革处于核心地位。职业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导向,培养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人才为标准,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因而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课程也必须充分适应这一教育要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想法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020

一、传统职业教育的特点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使得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只能获得相对独立的、单一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一起,缺乏形成综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因此,职业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能够为学生提供就业需求。俗话说:“就业是民生之本。”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情况不太乐观。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如何在金融危机下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呢?那就得先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三、职业教育课程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譬如,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专家开发制定了一系列课程的教学大纲,而大纲采用了模块结构,实行“一纲多本”,引进了教材编写出版竞争机制,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寻求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既体现了大纲的通用性,又体现了大纲的灵活性。

但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及目的比较单一,仅仅指某专业或某工种应达到的某种要求。课程即使作了些改革,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本质上并没有太多改变。学生一般都是根据指导教师的安排,按部就班地完成相应的练习,这种方法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占据的主导地位,禁锢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使得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想象空间,久而久之,学生都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导致了学生缺乏创新的能力。

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想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是一名专业课教师,在任教的这几年里,我觉得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还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一般都是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教学的,好多知识点是学生平常不怎么接触到的。比如,我在上《机械加工基础》这门课时,由于学校安排的车工实训比较晚,而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却在书本上很早地就涉及了。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我在讲解三爪卡盘与四爪卡盘时,由于车工工场有学生在进行实习,为了安全起见,我没有把学生直接带入工场,只是依据书上的文字及配套的图形进行解释,刚开始我以为学生都能明白二者的区别,可事实恰恰相反。在知识点讲解不久后,我对学生进行了一阶段学习的摸底工作,我把三爪卡盘与四爪卡盘的区别以问答题的形式进行检查。从批卷的情况来看,只有一位学生将这一问题按照书上的文字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了。事后我了解了一下,这位学生反映不是太明白两者的区别,考试能够将此题写完整,是“死记硬背”的结果。而其余学生则反映根本就不明白,所以就没能做出答案。后来,我用中午的时间,把学生分批带入车工工场,自己一边演示两者的运动情况,一边作着相应的介绍。随后让学生在没有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尝试着操作这些卡盘,并让学生在操作完之后,复述自己的观察结果。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知识点的掌握也比较牢固。从以上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理论与实践一定要相互结合,一旦脱节,就会影响知识点的掌握。如果我们能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从传统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想上大学,都想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现实中往往是残酷的。我以前在中考的时候,也梦想着自己能够和别人一样踏入普通高中的大门,继续进行学习,但事实却很残酷。我离普通高中的分数线只差了一分,因此,要交三万元钱,由于家庭经济不允许,我选择了职业高中,我也曾颓废过。后来,班主任的一席话点醒了我:“即来之,则安之。”于是,我开始振作,在三年的学习中,我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不断强化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三年后我由于成绩优秀考取了一所师范大学,有了当初的选择才有了我今天的工作。这说明学习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条件和兴趣的教育,有道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困难就成了全社会都在关心的问题。好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未取得自身的最佳发展,失业者有之,平庸者有之,而职校生却往往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原因就是因为社会上技能型人才大量紧缺,而近年来的职业教育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实施的,只有练好自身的基本功,将来在社会上才有一席之地。

(三)大胆、合理地开发校本教材

我国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整个教材建设还是相对缓慢的。而每所学校的专业开设情况不一样,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所面临的就业市场也不相同,所以在教材的应用上也存在着差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合理地开发校本教材。这样有利于职业教育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更好地结合。我们学校就根据本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了相应的校本教材。比如,教师在使用的《机械CAD》校本教材时,由于此教材针对性强,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点,知识的系统性就更强了。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多样的竞争性活动

学校除常规教学活动外,还应该根据本校的特点开设相应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我校就开展了车工兴趣小组、钳工兴趣小组、机械CAD兴趣小组、电子CAD兴趣小组等教学活动。同时也把学生带入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相应的能力培养。同时还需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通过比赛,学生可以了解现阶段的技能水平,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现在已是信息时代,我们应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的更轻松。

(六)让教师下企业

职业学校要想很好地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键。由于教师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使得自身的专业操作能力得到了限制,为了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教师必须先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要想与社会接轨,那就必须有企业工作或锻炼的经历。

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职业学校能否培养出具有“实用性”的人才,课程改革者是关键。当每一次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时,都会推动我们的职业教育向前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课程改革还有待提高。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人才,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

参考文献:

[1]马幼祥.机械加工基础[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2]杨进.论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责编 田彩霞)

作者:陈丽明

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论文 篇3:

关于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           要]  语文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但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语文存在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似乎学不学都无所谓,成绩更是无关紧要。这种想法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针对这些情况,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改革开始被提上日程。就如何进行职业语文教学改革,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些看法。

[关    键   词]  语文课程;职业教育;思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各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促使职业教育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学,语文教学也开始逐步受到社会重视。如何进行改革,改革走向哪个方向,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几个问题成为每个职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旧的教书匠到新的教育家

所谓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教授学生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学校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教学质量,都是贯彻“教师教、学生学”的思想,利用“一刀切”和“齐步走”等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他们固守着一套老旧的传统观念,架空式地分析教材,生搬硬套,成为“为教而教”的机器人,毫无美感和艺术可言。这虽然看起来是对学生负责,但实际上却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巨大创伤,压抑了他们智力和思维的发展,违背了教育最初的目的。而真正的教师应该成为那种可以搞科研的专家型教师,不仅能够教会学生知识,还能够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能对外延伸、联系生活,教会学生相关的边缘知识。只有成为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顺应时代的潮流,完成时代赋予的责任,从一个旧时代被淘汰的教书匠转变为一个新时代艺术性的教育家。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课堂灌输型到引导激发型

“学而不思则罔”,说的是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采取“保姆式”的教育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事无巨细”,大到文章思想,小到文章中的字词句标点,都是教师将它们“嚼碎了”“揉烂了”再喂给学生吃。让學生丝毫没有选择权和发言权,更不用说思考和质疑的权利,学生成为一个机械的、不需要思想的记忆机器,这种学习方法完全压抑了学生的思考性和探究性,阻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显现。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一定要破除这种旧的模式,省去这种机械式传输的过程,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在课上进行讨论和研究,使学生各种思维的火花进行碰撞,进而迸发出新的思维和创新。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个人都当教师,为其他学生讲课,进而提升他们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促进思维意识的创新。

(三)教学思想的转变:从机械的模仿到创新型思维

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对外面客观世界作出反应,而不是单纯机械的复制。这也注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自身认知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被加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规律和方法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脑、口、手等方式获取知识,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这几种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也正是学生自己本身进行反复实践所能够取得的。就像游泳,教师在教会学生基本的游泳技巧之后,直接将学生推下水,让他们自己在水里摸索经验,掌握其中的要领进而学会游泳,而教师则时刻把握情况,实时进行指导就可以了。

二、加强教学两个优化

(一)优化反馈体系

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教学系统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教与学的过程,一个是教学反馈的过程,但是他们的主体是一样的,都是学生。针对它们的不同特征,教师应遵循分层次教学的原则,即“好学生学得全,中等生学得好,差生学得会”的原则,决不能再使用“大锅饭”的方式,让学生再受“平均主义”的伤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和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让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压力,有动力,进而激发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按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如学习能力优秀,喜欢语文这个学科的,将他们编为A组,而学习能力一般,对语文学科也不是很感兴趣的学生,将他们划为B组,而学习能力偏弱,或不喜欢这个学科的学生,将他们分为C组,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指导和要求。如对处在A层次的学生,在备课以及授课的时候,我都侧重于对他们学习方法的传授,让他们能够自行学会这篇文章的字词句和其中的意思,并且通过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对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林冲和次要人物陆谦、富安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知道他们冲突的原因以及背后的隐喻,而对处在B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备课和讲课的时候,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独立地掌握文章中的字词句,并且可以流利地将文章诵读下来,而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授的时候,从诸多的教学方法中找出一个他们喜欢的、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积极指引和帮助他们将课文中涉及的字词句学会,并且指导他们将课文读下来。

(二)优化评价体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取“一刀切”,以“成绩论英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学校的标准则是升学率,于是考试成了唯一证明能力的方式,而分数也成为学生存在价值的体现。这样错误的认识不仅加重了教学双方的心理负担,还违背了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所以,教师和学校以及社会应该摒弃这种思想,刹住这股风气,放弃这种唯分数定天下的错误认识,逐步转向“哪个教师对学生指导得好,谁将问题讲得透彻以及谁的学生学习效果最好”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

除了对教师的评价进行改革之外,教师也要对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如对思维敏捷,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将知识学会的学生来说,教师在肯定他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时候,还要对他进行告诫,为他提供更有前瞻性的目标,告诉学生:在不远的前方,有更优秀的人在等着你;而对那些很努力,学习效果也很好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表扬,肯定他们的努力成果,让他们持续努力,向着“前方的人”看齐,而对那些努力了很久,但是似乎没有什么明显效果的学生,教师要时刻关怀,对他们的哪怕一点进步和努力都进行多方位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进而重建信心,以更昂扬的姿态去努力,去学习。

三、做到教学两个体现

(一)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师教学还要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事情或者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投身到相关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或者利用一些图片、视频、多媒体等方式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喜欢的情境里完成学习,获得收获,还可以用一些引人眼球的导入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将精力集中到课堂中,总之,只要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都可以。

例如,在教授学生“西安这座城”这节课的时候,我在上课伊始,直接为学生播放了一首范炜和程渤智的“西安人的歌”,伴随着富有地域特色的嗓音,我将一幅西安城的地图拿了出来,指着地图中的西安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去过西安城吗?觉得西安有什么特色?”听到我的问话,学生很快来了兴趣,纷纷诉说着自己对西安的认识,我对学生的认识进行了肯定,接着打开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提前准备好的视频,只见视频中先是出现了一个古旧的高塔,顺著高塔往下看,夕阳的余晖正洒在古老的城墙之上,城墙不远处的一个宅子门口,一个简易的棚子下面,两个年轻人正在吃着泡馍,他们望着不远处鳞次栉比的大楼,正在微笑着说些什么……悠扬的歌声,清晰的画面,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很快随着歌声“融入”了西安城的夕阳。随着视频的结束,他们的思绪也慢慢地回到了课堂,只是脸上还有一种向往。看到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上,我让学生打开书,开始为学生讲述相关知识。

(二)体现教学的自主创新性

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还要体会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创新性,例如,在教授学生“夺状元枪挑小梁王,反武场放走岳鹏举”这节课的时候,我一改之前穿着正装讲课的习惯,而是穿着一袭青色布衫走进了教室,看到我的风格大变,学生很快安静了下来,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将板擦往桌子上一拍,大声喊道:“各位客官,老朽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岳飞的故事,话说那还是北宋末年,当时中原混乱……”抑扬顿挫的声调,伴随着时而微笑,时而发怒的表情,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金戈铁马的场景中,他们仿佛正站在比武的擂台之上,正有对手朝着自己攻过来……这样利用说书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文章的兴趣,还提升了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在课程改革中,还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创新性,如学生可以自行制作文学字典,也就是学生把自己学过的文章题目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下来,如以a开头的文章就放在a的页面上,并配好相应的图画。以此类推,直到将整个教材的文章都整理一遍。

总之,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提升自己的认识和专业素养,用更科学和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古晓君.凤凰浴火亘古新:新课堂中语文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马莉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

[3]曾桦.关于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商,2014(2).

[4]师庆荣,邵幼平.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作者:麻莉

上一篇:幼儿园保育工作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贫困大学生现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