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之结合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文章论述了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探讨了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西医之结合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西医之结合研究论文 篇1:

对当代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思考与探讨

【摘要】 作为我国独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建立在中医学与西医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旨在将中、西医学两者的理论、方法、药物、诊断手段、治疗技术等中的精华,提炼整合、融汇贯通、相互补充,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本文从当代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由来、中西医学特点、优势、不足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优越性等方面思考和探讨中西医结合医学。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医; 西医

中西医不仅是两种医学技术,更是两种医学文化,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繁荣人类医疗事业,为人类医学科学的发展增添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新诊疗模式[1]。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已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门新医学。以下从当代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由来、中西医学特点、优势、不足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优越性等方面思考和探讨中西医结合医学。

1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由来

1.1 中西医学的碰撞引发社会各界对待中、西医学的不同态度 中、西医学的交流由来已久,有学者认为追根溯源应从唐朝孙思邈肇始,他吸纳古印度吠陀医学精华融入中医之中,将其“地、水、风、火”四气并入五行,并用中医理论解释之,可谓中西医结合之先驱[2]。随着明清“西学东渐”的盛行,中西医学的碰撞引发的中医有无存在之必要、能否发展、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等有关中医兴废的问题引起了医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3]。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对待中、西医学的态度分歧不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派别:(1)以余云蚰为代表的“废中崇西派”,主张废止中医,独尊西医。(2)以汪昂、王清任为代表的“接受西说派”认为中西医是两种互不相同而又相对独立的医学体系,主张中西医并存[2]。(3)以朱沛文、唐宗海、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医汇通派”认为:中西医两者各有优劣,主张两者应找到“交融点”,衷中参西、取长补短、融合汇通[3]。(4)丁福保、恽铁樵、陆渊雷等人则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主张[4]。

1.2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建和发展 近代的“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中西医团结合作,为现代“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经验[5]。而“中西医结合医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则始于1956年毛泽东同志“把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讲话。

1.2.1 1956年之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建时期 期间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纲领,涌现出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学术共同体,创建了《中西医结合杂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则于1982年将“中西医结合”设置为一级学科。

1.2.2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建设发展阶段 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中西医结合医学”设置为一门新学科,以“病证结合”为重要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也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国家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在中国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学交叉学科,通过对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科学思维、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的比较、分析、研究和应用, 吸收并整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实现在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等领域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目标[6]。

2 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面临的困境及优势

2.1 中医的特点 中医学“医哲交融”,以中国古代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为指导,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主线,以观物取象、外揣、类比、推演络绎等为具体研究方法,以精气血津液神、藏象、经络、个体体质、疾病的病因、发病、病机、防治等为研究内容,形成了“哲学思想-基础理论-临床实践”为一体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理念上讲求整体观念、天人相应、心身合一、形神相合等宏观医学观念,强调功能联系,注重宏观观察、整体研究和辨证施治。诊治上重定性和人体变化的相对值如阴阳、五行、气血、脉象、经络等抽象和无形指标,偏主观感性认识,属经验医学范畴。

2.2 中医面临的困境和优势 中医以动态平衡观为理论主线,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宏观、思辨,对人体结构、生理病理等微观认识不足,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7]。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医学在我国的主流医学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中医西化”、“中医理论和技术方法啃老守旧、创新不足”、“经验医学主观性强,缺乏标准规范”等实际问题的存在,也严重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整体观顺应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形势,符合当今医学发展潮流。中医学摄生保健、防病养生的独特理论和技术适应老龄化社会到来的需求,适应当今世界人口谱变化的需求。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医对机体整体性调节方法的独特优势在代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情志病等诸多病证上也不断展现。

2.3 西医的特点 西方医学以解剖、生理、病理、生化、免疫、微生物、药理等为基础理论,以还原论为核心,重视局部与微观观察,方法学上注重直观分解、实验测定、技术使用和定量分析,属实验医学范畴。

2.4 西医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 西医注重理化指标的检测,客观具体,因量化而直观。西医诊断对病名的定义和专指性较为严格,有利于临床医疗、科研与学术交流的开展[8]。西医研究考虑随机、双盲、大样本、对照、统计学意义等诸多因素,具有客观、标准、规范、严谨等特点,其诊治方法具有操作性强、可比性明确、标准化程度高,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优点,特别是在对特定病原微生物、癌症、某些急危重症等的诊治上优势明显。此外,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重组DNA、细胞克隆、干细胞移植等生物实验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现代西医学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然而,西医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度不够,重驱邪,而轻扶正,虽也有提高免疫力、补液支持营养等治疗手段,但在诊治疾病时长于对抗疗法(抗菌、抗病毒等)、替代疗法(激素替代等),而短于对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患者往往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机体本身的适应性调节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诊治上重程序性、规范化,对人性的关注度不够,社会、心理、环境因素与个体的联系与相互影响较为忽视,重治病而轻调养摄生防病延年。吸收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把“治病”转变为“治病人”,无疑将对西医的发展将起到积极深远的作用。

3 中、西医学结合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沿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定义,“中西医结合医学”指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产生的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关系等,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9]。作为我国独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医学,半个世纪来的实践证明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3.1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两种医学并存下的必然产物 中西医结合的形成和发展,是从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实际出发,从我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利益出发,是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的需求。中西医学根植于中西方文化,有着各自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尽管思维方式不同、理论体系不同,但各有其优势,且都为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中医是民族的根,而西医则是不可或缺的养料。在当今中国,虽然不乏“废止中医”的言论,但无论是政府决策部门、医学有识之士,还是广大老百姓,总的来说,是欢迎西医,也珍视中医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次调研中也显示:中医仍然被民众需要,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从来都占有一席之地[10]。

3.2 中西医结合医学成就显著,具有强大生命力 经过半个世纪来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蓬勃发展、医师队伍不断壮大、临床优势不断显现、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正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2011年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西医结合医学在防治疾病、保障公众健康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取得了显著成绩。诸多学者撰文,回顾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光辉成就[11-12]。如:新概念与新理论的提出(如“病证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证候研究(如症候的实质、分类、规范等)、四诊方法研究(如舌诊、脉诊研究等)、阴阳学说研究(如cAMP和cGMP相关与阴阳对立消长的研究、、体重的阴阳调控、补体与阿兹海默症的阴阳关系等)、针灸机制研究(如针麻原理、针刺镇痛脊髓机制、针刺治疗休克机制、电针足三里抑制胃气上逆机制等针刺机制研究、经络与肌电、声波、内脏相关性研究等)、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如中药制剂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刘耕陶院士从中药五味子中开发出联苯双酯和双环醇抗肝炎创新药研究、陈竺院士课题组和美国耶鲁大学郑永齐课题组在中药复方药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复方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方证对应等)等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则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打下了实践基础,在内、外、妇、儿、传染病等多个领域均开展了广泛、深入、卓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其中,陈可冀院士主持的“血瘀症与活血化瘀研究”、张亭栋等“癌灵1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及实验研究”、陈竺院士课题组的“复方黄黛片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Ⅱ期临床试验”;吴咸中院士首创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急腹症”、屠呦呦团队的青蒿素制剂抗疟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应对SARS、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研究等颇具代表性,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产生了极大的国际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疾病的临床疗效也不断得到众多临床工作者的肯定和关注[13-15]。而循证医学研究(临床研究质量评价、证据整理、临床路径的制定)等则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方法学拓展了思路。中西医结合医学标准化研究及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学科的创建、学术团体的成立、学术著作的涌现等等无不展示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强大生命力。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和患者费用,为维护人民健康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3 中西医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多样,前景广阔 如前所述,中、西医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而相互间的长短之处又互具弥补性,采取怎样的方式实现中、西医学的优势互补、强强结合,继而创造出共同的语言,是重要的课题。多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学者们尝试和探讨了诸多将两种医学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制定证的客观化标准时将现代医学生化学、免疫学、影像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手段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中药分析化学成分提纯西用、西药药性分析赋予中药特性,中西医诊疗方法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分阶段、主次、先后等单独或联合使用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必将创立更为丰富多彩的结合途径与方法[16]。

4 结语

尽管中西医结合医学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惑,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在中国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人类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身为华夏子孙有幸拥有中西医两套较为完整的医疗体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将促使研究者对两者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入探索。西医可以从我国传统医学中寻找理论智慧,而中医也将借鉴西医的科学成就,弥补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如普利高津所言:“西方科学和中国文化对整体性、协和性理解的很好的结合,将导致新的自然哲学和自然观”。同样,笔者有理由相信,中、西医学携手共进、优势结合,也必将为世界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开创新局面,为全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弓箭.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2]贾运滨,魏江磊.中西医结合之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479-481.

[3]张效霞.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并无本质的区别[J].中医研究,2005,18(6):2.

[4]李经沛,鄙良.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医学思潮[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46-147.

[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

[6]王文健,陈凯先.关于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6):837-838.

[7]廖锐,李德辉,马民,等.中西医结合的探讨与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6):1481-1483.

[8]宋远斌,孟卫东,莫春妍,等.中医与西医的比较与联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15-17.

[9]陈士奎.关于“中西医结合”基本概念的认识[J].医学与哲学,1998,19(12):621-625.

[10]高新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发布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全国医疗机构近六成有中医服务[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8):22.

[11]吕爱平,刘孟宇,张弛,等.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30年回顾[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1445-1458.

[12]陈德华.中西医结合成就卓越任重道远[N].中国中医药报,2013-10-11(3).

[13]赵磊,尹玉霞.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03-104.

[14]许成贵.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及抗肿瘤中药的发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141-142.

[15]付文生.浅析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34-35.

[16]尹常健,中西医结合——中国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J].天津中医药,2010,27(3):177-179.

(收稿日期:2014-04-21) (本文编辑:蔡元元)

作者:彭静

中西医之结合研究论文 篇2:

关于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研究

[摘要]文章论述了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探讨了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护理学 中西医结合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李明今(1969- ),女,延边大学护理学院教务科科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吉林 延吉 13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延边大学2006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模块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延大教发[2006]16号)

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艰巨任务。如何办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发挥中医护理优势,走出中西医结合护理之路,培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为此,我们启动了“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模块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以期明确中西医结合的高等护理发展方向,建设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一、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①分析了45所高等医药院校四年制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其中10所為高等中医护理教育。它们在课程设置上未能摆脱中医学教育模式,仍沿袭生物医学模式下医疗加护理的模式,而且两套护理理论与技术并行,中西医未能系统有效的结合,普遍存在着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课程设置是中医学教育模式的翻版,未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在35所高等护理教育院校中,20所开设了1~2门中医护理相关课程,学时27~144不等,平均为48学时;课程名称不一,有中医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学概论和针灸学;16所为专业必修课,2所为专业任选课,2所为专业基础课。可见,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发展迟缓,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中医护理学”课程门数单一,学时少,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上原因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有效地掌握中医护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这与社会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

2.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未得到充分重视,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学历层次较低,本科学历以下的教师占大多数。加之我国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导致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教师从事本科教学年限较短,教学经验相对不足②;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大多数来源于临床,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但学历层次低,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一部分师资来源于高等医学院校医疗专业毕业生或由医生改行担任护理教师,他们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对护理教育理念的认同感和价值取向,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医疗专业的压缩或翻版,教学内容不佳③。总之,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总体水平与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尚有一定距离。

3.教学手段、方法。目前,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手段、方法滞后,基本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较少采用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手段,缺乏学生主动参与。

4.实践教学。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由于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实训学时严重不足,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设备陈旧、落后,实训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队伍不稳定。这与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护理人才的目标相悖。

5.教材建设。尚未有一套完整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教材。中西医结合护理是近20年来逐步建立与形成的,其理论和实践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中西医护理课程教材的编写基本沿袭医疗+护理的模式,医疗内容偏多而中医护理内容零散、重复,缺乏实用性,未充分体现中医护理特色,无法满足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掌握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的需要。

二、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

1.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现状。目前在各类医院中医病房中的护士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据2003年一项中医护理人力调查显示,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人力情况基本相似,学历层次低④。由于护理人员编制不合理;护理工作价值不能有效体现,护理费低廉;护士外流现象严重;护理学术带头人稀少等方面的原因,加速了护理人力的紧缺。加之中医护理教育发展滞后,中医护理教育重西医轻中医,中西医护理未能系统、有效地结合,使得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力严重缺乏。

2.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首先,社会对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的需求决定了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增加。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社区护理的蓬勃发展,众多社区人群迫切需要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住院病人和社区居民希望了解中医护理技术,愿意接受中医护理和中医养生保健指导⑤。市场需求就是人才需求,社会对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的需求决定了社会将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次,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预示着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明确提出,随着我国护理事业迅猛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观念对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丰富了护理工作内涵。树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服务领域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有所发展。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应坚持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事业发展道路。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护理理念,重视养生保健、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情志护理。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廉、验”更适合于社区,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和优质的卫生服务。因此,随着我国集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社区将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三,加快发展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大趋势决定了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进一步规定:“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2003年11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揭示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原理,中西医结合学术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显著、设备配套、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基地,完善中西医结合技术标准规范,整体提高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以期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势在必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四,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培养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种的变迁,以及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中医护理优秀的整体护理观、辨证护理观和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优势日趋凸显出来,引起了国际护理界的高度重视。因此,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不仅要重视跨文化知识和结构,而且要开创中医西医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国际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我国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因此,加快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三、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我国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到2006年为止,高等中医护理教育院校不足20所,加之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在高等护理教育中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与国内外对中醫护理理论与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探讨如何依托发展较为成熟的现代高等护理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国际化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1.明确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理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应使学生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重新认识人、健康、环境和护理等四个护理主理念,在熟练掌握现代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前提下,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了解适度、够用的中医护理理论,掌握辩证施护方法,熟练操作“简、便、廉、验”的实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临床和社区护理质量。

2.建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我校发展较为完善的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统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设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

3.构建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立护理学专业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课程同步并进、系统融合的课程体系。(1)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了解适度、够用的中医护理相关理论,掌握辩证施护方法,熟练操作“简、便、廉、验”的实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护理质量。(2)课程模块。摆脱医学教育模式的束缚,顺应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需求,进行课程重组,避免重复,减少医学内容,突出中医护理特点,挖掘和提炼社区实用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将课程模块设立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思路与方法、社区实用中医护理技术、健康人群的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等五大模块。(3)课程设置。在不冲击西医护理教育正常进程的前提下,设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以专业选修课的方式开设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导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思路与方法、中医预测学、社区实用中医护理技术、中药与食疗学、中医养生学、中医临床护理学等七门课程。并且加强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依托学校护理实训基地,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理论与实训并重的中医护理实训教学体系,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中西医结合护理理论和技能。(4)教学运行方式。保证中医、西医护理课程同步,使学生早期接触中医护理,树立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为此,我校从第2学期开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课,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由于目前我校还无法实现专业方向的彻底分流,以及未引入导师制,因此,尚存在学生盲目选课和课程内容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护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在中西医结合护理途径和结合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运行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注释]

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629-673.

②沈勤,孙秋华,李玲.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护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医教育,2005,24(4):71-72.

③王士才.护理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路及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30-132.

④张雅丽.中医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展望[J].上海护理,2005,5(6):53.

⑤潘晓彦,陈燕.关于本科护理专业开设《中医护理学》课程的探讨[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3):86-87.

作者:李明今

中西医之结合研究论文 篇3: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摘要】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及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作为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振兴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贵阳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教育,增强其岗位胜任能力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教育的现状和需求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为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出建议和意见,旨在更好的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医学专门人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实践能力;思考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为我国培养具有高层次临床实践能力的医生队伍。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09年研究生扩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研究生数量日益俱增,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过程中难免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其中,医学临床实践能力就成为了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1]。因此,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不断的改革和更新,才能保证和不断提高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实践能力教育的需求和现状,为探索培养更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提供思路。

1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简单回顾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将医学学位区分为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试点工作开始于1998年[2,3],目的是为我国培养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的临床医师,不断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2009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4]要求在稳定招生人数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紧接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下达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5],要求在专业型研究生招生人数与学术性研究生各占50%。根据社会需求、国家政策、就业形势,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这对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和考核评价带来严峻的挑战。

2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发展的十余年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过程也逐步规范化。但是,各地区、各医学院校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不断摸索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如上海市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设为教育改革综合试点,对其培养模式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进行探索与尝试,而大多西部欠发达的地区医学院校主要是以理论学习和科室轮转途径完成整个培养过程(一般培养模式:0.5+2+0.5模式,具体为0.5年的理论学习,加2年的临床轮转实习,最后0.5年主要是进行实验、病例总结、毕业论文书写及论文答辩)。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贵阳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制订了相关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办法,但因为尚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规范及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2.1生源参差不齐贵州省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之一,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教学条件及教师资源和其他中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社会医疗卫生要求存在着较大需求,对医疗人才尤其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能力扎实的医疗人才需求较大。因此,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基于以上的实际情况,我院在吸引优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竞争中存在着较大的劣势,大多数优秀本科毕业的中西医临床医学生不会把我院作为研究生再教育的首选。因此,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相对局限于西部欠发达的地方二类、甚至是独立及专科医药院校。因而,我院研究生生源情况不一,入学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包括应届本科毕业生(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中医骨伤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中医全科专业等等),这部分学生没有医师执业资格,而且生源专业比较杂乱,而自身本科相关专业理论基础相对较扎实,但临床实践能力普遍较差,本科专业以外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有部分学生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医师执业资格,但理论相对较差;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在入学以前就没有从事医学临床工作,这部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参差不齐。由于生源的不尽相同,这增加了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管理和考核评价的难度。另外,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考核体系和现实培养差距较大。

2.2临床实践能力与培养目标不一致目前,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课学习、毕业条件、临床科室轮转、考核要求基本上是在原有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的基础相对延长了临床轮转的时间,课程设置也未能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因此,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最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没有准确的定位与认识。在临床轮转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与临床轮转发生冲突,导师不可能对其进行全程的监督与指导,从而无法掌握研究生的临床培养质量,无法对其进行针对性、有特色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2.3对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认识不足尽管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已开展了十余年,但部分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在认识上还存不足。有些导师和研究生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临床不太重视,有些则重视临床,对科研不太重视,这样都直接影响其培养质量。目前,国家虽然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然而,由于导师及轮转医院一般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水平相差不大,“国基”等相关课题、论文发表数量成为了评判医院重要指标,也是一些权威机构进行医院排名的指标。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研究生导师更倾向于招收科学学位的的研究生,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可以完成科研目标。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科研能力较低,目标培养注重临床实践能力,这就给研究生导师带教增加难度,且不能很好的完成科研,所以导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4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与相关法律存在冲突医学在进步,中医也一样在前进,中为西用,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西医各自的优势更好地服务患者才是医学的宗旨和目标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医师执业活动的法律。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后,对医师权益的保障以及执业的规范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临床实施中伴随一些问题的出现,让部分中西医结合医师陷入了执业困境,令其不能好好的学习和拥有就业大环境,使他们处境尴尬,引发对当前医学类别执业现状的一些深思。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一年后考核合格方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6],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不得参与相关医疗活动,这意味着应届本科直接考取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不能独立进行疾病诊断及相关操作,从而失去临床实践的机会,这和本科生临床实习没有多大区别,只能模拟相关实践操作培训。导致其临床实践能力难以按培养目标完成。目前,根据国家规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要求与目标基本一致,而两者都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很多的一致性,相关培养方式可以借鉴[7]。但由于国家主管部门不同以及相关制度问题,难以有效衔接,这也是影响其培养的因素之一。

2.5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体系缺乏科学的统一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和促进培养的有效手段[8],如何客观有效地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是保证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授予质量的关键。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办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等文件,但需要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办法。因此,各医药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种类繁多的考核指标体系,但其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其临床实践能力良莠不齐,而国家也缺乏相关有效的监督机制。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则是对其培养效果的最直接有效的评估方法,由于各个医学院校具体情况不同,故在对其考核形式、内容均差异较大,缺乏科学有效的统一,对其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够客观,医学院校之间的考核结果也没有相应的参考价值,很难为今后该地区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与改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反馈。

2.6我院临床实践能力模拟器材配置短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条件,但由于医疗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临床轮转阶段,要实际完成实践能力培训可能性极小,使得临床有些较大难度的操作不可能由轮转研究生完成,而这些过程又是完成其培养的必经过程。所以,临床能力培训与考核体系的建立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因为器械及模型价格高昂,加上我省经济条件较差,单纯依靠教学单位难以承担,而政府每年用于该方面教育上的经费投入远远无法满足其资金要求,严重制约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根据贵州省的地域特点、经济状况、研究生生源情况以及国内外相关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办法,积极研究探索符合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工作重心。

3.1岗前培训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临床实践培养过程中,应该承担的是住院医师的工作,成为临床一线的主要骨干力量,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大部分是来自县、乡级基层医院的医生或是没有临床经验的应届本科生,临床实践技能相对不足。因此,在进入临床以前应该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使其对临床有一个整体而统一的初步认识和规范的操作,从而使其在进入临床后能快速转变角色。

3.2医患沟通的培养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而医患沟通交流是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有着熟练沟通技巧的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疾病诊疗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如果医患沟通交流欠缺,不能和患者很好的交流,医患之间将会产生误解,从而影响疾病的诊疗和患者的康复。因此,医患沟通交流培训应该列入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课程。

3.3理论和临床实践培训相结合目前,贵阳中医学院对研究生理论学习主要是放在第一学期,而很多学生出于学分制度,会选择一些与临床关系不大的科目进行学习,导致部分学生理论知识得不到更好的补充。因此,我们可以将理论课程分散安排在第一、二学期晚上或者周末进行,而研究生可以提前进入临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临床实践的时间,为研究生把理论和临床实践学习相结合提供有利的条件。

3.4中西医临床技能相结合中西医结合临床是我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和一般的补充和替代医学不一样,祖国医学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整合中医与西医优点从而扩大了临床治疗范围。针对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师资的培训,将临床带教老师统一规范化、标准化,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完善中西医结合临床师资培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的建设,创建吸引高级中西医结合医学师资人才的机制,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3.5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能力培训及考核在临床轮转过程中,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当参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要求进行。制定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目标、内容及考核标准,借助学校附属医院培训平台和教学资源,共享信息,规范管理,切实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训质量。另外,要对研究生统一考核,确保培养质量。要求研究生在完成轮训计划后,由各临床科室负责组织从考核内容及标准等都全面统一进行出科临床技能操作考核。

3.6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确保培养工作的实施必须加强教学管理部门和教研室的建设,健全临床教学管理制度,规范临床带教工作,实施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加强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制度建设。

4总结

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健全主要集中在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规范相关培养流程等环节。因此,以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为依托,结合我省省情及我院的实际情况研究探索适合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增强其岗位胜任能力,这将是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总之,我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临床应用型医疗人才队伍,提高我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服务质量。然而,根据我省及我院的实际情况,要培养一支较强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务工作者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每位临床带教医师的共同努力,研究探索出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使我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加规范,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及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务工作者,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

[1]周健,田宝鹏,叶五梅.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与管理[J].中国医院,2008,12(8):32-33.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hbe.gov.cn/content.php?id=850.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5/201402/163523.html.1998-02-04.

[4]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lstcjob.com/News/ShowNews.aspID=3209.2009-10-30.

[5]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529/201007/91621.html.2008-03-2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EB/OL].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1/content_18970.htm.2005-08-01.

[7]高继明,吴海呜,赖雁妮.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并轨方案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育杂志,2012,32(1):125-128.

[8]吴昊,单珠凤,杜祥,等.临床医学研究生中期考核模式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99(6):19-21.

(收稿日期:2015.08.06)

作者:杨传经 徐寒松 陈永华 张帆 毛奇 郭茜 吴青

上一篇:本土酒店品牌建设论文下一篇:玉竹产业食品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