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关节炎研究论文

2022-05-01

[摘要]目的通过对骨性关节炎患者施予膝关节处定期注射透明质酸钠并予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方药—补虚通络方治疗骨性关节炎,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于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与单独使用透明质酸钠相比,补虚通络方与透明质酸钠联合治疗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在4周的观察期内,总有效率高于单独使用透明质酸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关节炎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西医结合治疗关节炎研究论文 篇1: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后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取自我院羅患类风湿关节炎,介入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值2019年12月期间,对共128例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原则分为两组,抽取64例病患应用西药进行单独治疗为对照组与抽取64例病患应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所得疗效、所测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经观察治疗前组间SHS评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SHS评分较对照组所得结果均有更低的显示(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组患者不良反应率17.19%较观察组所得结果3.13%具有更高的显示(P<0.05)。结论:对羅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发病部位的活动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较佳的治疗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性;有效性

类风湿关节炎在骨科慢性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情的发展可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功能丧失及关节变形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影响。在临床的治疗中,常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显著,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对患者进行中西药联合治疗[1]。本次将针对羅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取自我院羅患类风湿关节炎,介入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值2019年12月期间,对共128例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原则分为两组,抽取64例病患应用西药进行单独治疗为对照组与抽取64例病患应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4:30,均位于44-78岁年龄段之间,所测中位数为(61.21±3.28)岁,病程为1-13个月,所测总位数为(5.98±1.51)个月;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8:26,均位于43-78岁年龄段之间,所测中位数为(60.78±3.99)岁,病程为1-13个月,所测总位数为(5.62±1.29)个月。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后,其结果显示具有均衡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片,每周一次,每次剂量为10mg;在每晚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每次剂量为100mg。

观察组:西药治疗与对照组一致。另口服除湿祛风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其药方药材包括络石藤、陈皮、海桐皮、胆南星、黄芪、枸杞子、千年健及白芍均15g,桑寄生20g,银花藤30g,当归、独活与蛰虫分别12g,附子9g,蜈蚣3g。将其进行煎煮,每日口服一次,每次剂量为100mL。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三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1)组间治疗前后SHS评分所得结果对比。(2)组间治疗后不良反应所得结果对比。

1.4统计分析

实验测得结果以SPSS22.0录入评测。计量指标指以(x±s)的形式表述,经t值对结果检验;计数指标在表示时用(%)形式,经卡方值对结果检验,检验值为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组间治疗前后SHS评分所得结果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手与腕骨侵蚀SHS评分分别为(66.23±15.02)分、(66.61±15.21)分,手腕关节间隙狭窄SHS评分分别为(49.87±11.28)分、(49.29±10.99)分;经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手与腕骨侵蚀SHS评分分别为(49.29±11.89)分、(32.27±10.19)分,手腕关节间隙狭窄SHS评分分别为(38.92±8.64)分、(25.19±6.72)分。经观察治疗前组间SHS评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SHS评分较对照组所得结果均有更低的显示(P<0.05)。

2.2组间治疗后不良反应所得结果对比

对照组经治疗后有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7.19%,其中包括胃肠道不适6例、恶心呕吐5例;观察组经治疗后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率为3.13%,其中包括胃肠道不适1例、恶心呕吐1例。经治疗后,对照组组患者不良反应率17.19%较观察组所得结果3.13%具有更高的显示(P<0.05)。

3討论

临床中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全身免疫系统疾病,使患者的关节被侵蚀,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导致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功能丧失。相关资料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发展,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在医学上对该疾病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1]。临床治疗中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为主。甲氨蝶呤片进入体内后使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得到抑制,从而嘧啶核苷酸等物质的合成得到控制,从而延缓病情发展[2]。在中医中,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痿痹”等范畴中,因此治疗原则为活血、除湿祛风及温阳养阴为主,本方中黄芩、独活及银花藤药品可除湿祛风;当归及蜈蚣等药物具有活血的作用;黄芪与枸杞子等药物具有温阳养阴之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HS评分及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均有更低的显示(P<0.05),提示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互补的作用,可增强治疗疗效,控制病情的发展,使患者的关节活动得到有效的缓解,且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羅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发病部位的活动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较佳的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 盛正和,刘溯章,曾健,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06):70-75.

[2] 白增春.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9,11(04):172-175.

[3] 盛正和,刘溯章,曾健,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广西中医药,2019,42(02):6-9.

作者:翟建波

中西医结合治疗关节炎研究论文 篇2: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骨性关节炎患者施予膝关节处定期注射透明质酸钠并予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方药—补虚通络方治疗骨性关节炎,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于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结论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与单独使用透明质酸钠相比,补虚通络方与透明质酸钠联合治疗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在4周的观察期内,总有效率高于单独使用透明质酸钠。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方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明显改善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的主要症状。

关键词:透明质酸 活血通络法 膝骨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1 概述

骨性关节炎 ( Osteoarthir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周围形成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进行性骨性关节炎,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高达8.3%,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将2001~2010年定名为“骨与关节10年”,这一世界范围内活动,表明了研究和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简称KOA),是一种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常见疾病。目前对该病发生机理尚未完全认识,因此,对本病的治疗也有局限性。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又名玻璃酸,分子单元结构为:

使用时常将它转化为钠盐(Sodium Hyaluranate,SH),是一种酸性粘多糖,1934年美国Meyer等首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该物质。透明质酸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在机体内显示出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润滑关节,防止软骨基质的进一步丢失、减轻由于关节运动及软组织滑动产生摩擦引起的疼痛,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关节液渗出等功效。

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2.1 西医诊断标准

病例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规定如下:(1) 膝关节痛在就诊的前一个月内≥14天;(2) 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响声;(3) X线片示膝关节骨端边缘有骨赘形成;(4) 膝关节周围有肿胀;(5) 膝关节晨僵 ≤分钟;(6) 年龄>40岁 。

具备(1)、(3)或(1)、(2)、(4)、(5)、(6)即可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

2.2 中医证候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995年1月1日)“骨痹”的分型诊断标准拟订如下:肝肾亏虚 ,癖血阻络证;

主证:关节肿胀、隐隐作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膝软无力,俯仰转侧不利。关节畸形,活动受限。

次症:面色晦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潮热,盗汗,口干,腰酸背痛,关节肿胀处可有硬结或癖斑。

舌脉:舌暗红,或有疲斑,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或细涩。

2.3 纳入标准

(1)年龄在40~75 岁;(2)西医诊断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者;(3)中医辨证属于肝肾亏虚、癖血阻络证者;(4)X线证实为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

3 分组与治疗方法

3.1 临床分组

选取自2005年9月~2006年4月,本院风湿科病房及门诊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2人。按1: 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

3.2 药物及服用方法

治疗组:予口服补虚通络方,所用中药为标准饮片,其具体制法均采用韩国制造煎煮机煎制。服法:每日1剂,早晚两次口服,疗程为1个月;同时采用膝关节簇周外侧下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施沛特)注射液 2m1,每周1次,共1个月。

对照组 :仅采用膝关节簇周外侧下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施沛特)注射液 2m1,每周1次,共1个月。

3.3 观察指标:

3.3.1 疗效性指标:

制定《膝骨性关节炎中医症状评定表》该表主要观察指标为膝关节性关节炎的主要症状、体征(包括疼痛、肿胀、功能受限)和次要症状、体征(包括压痛、腰膝酸软、耳鸣、潮热盗汗、口干)以及舌、脉的变化。记录治疗前后病情轻重程度之积分变化。

3.3.2 安全性指标:

一般体检项目(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尿、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

3.3.3 中西医症状疗效评定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疗效评定标准,分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四级以及YANG1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方法。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治疗前后的疗效指数。公式如下:

疗效指数(n)= 治疗前评分 - 治疗后评分 / 治疗前评分 × 100%

临床控制:疗效指数(n) ≥ 80

显效:疗效指数(n) 80% ≥ n > 50%

有效:疗效指数(n) 50% ≥ n > 30%

无效:疗效指数(n)> n < 30%

3.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临床研究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P < 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补虚通络方+透明质酸钠组)和对照组(仅使用透明质酸钠组)治疗骨性关节炎均有疗效。其中,治疗组控显率为82.0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控显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93.33%。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在控显率方面有明显差异,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骨性关节炎各个症状、体征以及总体疗效上,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补虚通络方加透明质酸钠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在4周的观察期内,总有效率高于单独使用透明质酸钠,尤其是在疼痛、压痛等主要症状及体征和腰膝酸软及潮热盗汗等兼证的改善上均优于单独使用透明质酸钠,这说明,补虚通络方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明显改善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的主要症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肝肾不足的状态,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保护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 Yang SS, Nisonson B Atrhroscopic surgeryof the knee in the geriatric patient.C lin rthop,1995,316:50.

[2] 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571~573.

[3] 杨晓红.透明质酸预防外科术后粘连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8,19(4);205~20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张西龙 何学艺 桑 斗 司道继

中西医结合治疗关节炎研究论文 篇3: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摘 要】 归纳近几年来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从中医辨证论治、分期论治、经验方、中医外治法,西医临床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等单独、联合用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三方面分析,为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 脊柱炎,强直性;病因病机;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慢性炎症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常引发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AS的患病率高,约占我国总人口的0.32%[1],男女患病比约为3∶1,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其中女性发病缓慢且病情较轻[2]。AS患者约有30%的致残率,也会因此丧失劳动力,影响生活质量[3]。

AS的现代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但流行病学资料显示,HLA-B27在A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在我国普通人中HLA-B27阳性率为6%~8%,AS患者的阳性率在95%左右[4]。Chung等[5]研究发现,HLA-B27阳性者患AS的风险是阴性者的200~300倍。另外,本病还具有家族遗传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级亲属是AS患者,HLA-B27阳性的个体患病风险是无家族史的HLA-B27阳性的6~16倍[6]。

目前中西医根据不同的科学理论,运用不同的方法治疗AS,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近几年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以给予更多的思考和治疗方法。

1 中医对AS的认识及治疗

AS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根据中医学理论应属“大偻”“龟背”“竹节风”等范畴。现代医家大都认为本病的病机为素体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亏少,受外来风寒湿侵袭或湿而化热[7-8],一般来说,AS早期以实证或虚实夹杂证为多见,中后期则转为虚证[9]。焦树德[10]认为,AS的病机主要是肾虚督空,阳气开阖失常,寒邪乘虚外侵致病。冯兴华[11]认为,肾虚是AS发病的主要病机,风、寒、湿、热、瘀血等邪侵袭人体,阻滞经络、筋脉、骨节是AS发病的诱因。总体讲AS的病机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1.1 辨证论治 现代医家大都认为AS的病机是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正虚辨证以肝肾督脉亏虚为主,邪实辨证以外感风寒湿,湿而化热为主,终致痰瘀阻络,腰背脊柱关节疼痛、僵硬及强直。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与同病异治理论相结合,临床上治疗AS取得良好疗效。冯兴华等[12]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临床病例总结,将肾虚瘀阻证和湿热瘀阻证作为AS的基本证型。①肾虚瘀阻证以温阳补肾、祛瘀通络为法,方用补肾强脊汤加减,药用淫羊藿、骨碎补、菟丝子、怀牛膝、杜仲、续断、枸杞子、羌活、丹参、川芎、赤芍、当归等;②湿热瘀阻证以清热除湿、祛瘀通络为法,方用清热强脊汤加减,药用苦参、金银花、黄柏、苍术、莪术、羌活、土茯苓、续断、川牛膝、丹参、川芎、萆薢等。治疗AS患者24周后,ASAS20的达标率为86.7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5.47%。徐鹏刚[13]总结王素芝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将AS辨证为肾虚督寒血瘀证,湿热伤肾血瘀证,肝肾两虚、痰瘀阻络证。①肾虚督寒血瘀證以补肾强督、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法,方用补肾温督化瘀汤加减,药用制附片、淫羊藿、狗脊、杜仲、青风藤、片姜黄、独活、土鳖虫、鸡血藤、细辛、蜈蚣、肉桂、炙甘草等;②湿热伤肾血瘀证以补肾化瘀、清热祛湿通络为法,方用清热补肾化瘀汤加减,药用苍术、炒黄柏、川牛膝、知母、杜仲、豨莶草、薏苡仁、虎杖、忍冬藤、片姜黄、狗脊、鸡血藤、地龙、秦艽、地鳖虫、蜈蚣等;③肝肾两虚、痰瘀阻络证以平补肝肾、化痰瘀为法,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1.2 分期治疗 AS分为活动期与缓解期治疗,以分证型及以治本、治标2种形式;也有分早、中、晚3期分证型治疗的,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将证型与分期结合治疗AS。房定亚[14]依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将AS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活动期辨证为湿热瘀滞,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用加味四妙勇安汤;缓解期辨证为肾虚督空,治宜补肾疏督,方用补肾疏督汤加减。陶锡东[15]将AS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认为AS应治本和治标分期治疗,活动期治标,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拟解毒通络汤;缓解期应治本,治宜益气补肾、逐瘀化痰通督,拟扶正通督汤。赵永刚等[16]根据173例AS患者的病情进展,提出分早、中、晚

3期进行治疗,早期湿热蕴结型,治以除湿通络、清热散结为法;中期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为法;后期阳虚瘀阻型,治以补肾壮阳、活血通络为法,3期均配合手法、拔罐、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有效率92.5%。

1.3 单方、验方治疗 在AS的治疗中,很多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总结出了有效的单方、经验方。张俊莉等[17]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AS患者58例,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调整方药,药用独活、桑寄生、川续断、秦艽、当归、川芎各12 g,青风藤30 g,杜仲、川牛膝各15 g,狗脊、生薏苡仁、白芍各20 g,甘草6 g,治疗总有效率为89.10%。焦树德[18]根据AS的特点辨证,自拟补肾强督治尪汤,药用熟地黄、淫羊藿、狗脊、附子(制)、鹿角胶、川续断、骨碎补、羌活、独活、桂枝、赤芍、白芍、知母、地龙、防风、麻黄、干姜、牛膝、炙穿山甲、制草乌头、杜仲、白僵蚕,治疗总有效率为98.7%。另外中医药单味药物,如青风藤碱、雷公藤提取物为代表,白芍总苷、马钱子等也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但缺乏明确的系统性样本研究。

1.4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包括中医药物的外用,针灸、拔罐、针刀、牵引和推拿等技术。在疾病活动期,应用中西医药物配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能较快改善局部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叶文芳等[19]综述中医外治法临床研究,包括中药熏蒸、膏药、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塌渍、中药外洗、穴位注射、药浴等,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崇桂琴[20]运用督灸治疗AS患者3000例,总有效率可达约97%,明显缓解率可达约65%。

2 西医治疗

2.1 常用药物 临床中治疗AS的常用西药:

①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其药物机制是抑制还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产生抗炎的功效,可较快缓解患者的腰背痛及由其他附着点炎引起的疼痛,改善关节肿痛及晨僵,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21],但是对于疾病发展进程无有效的阻断作用[22],应与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联合应用。常用NSAIDs有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等,另外临床上应注意NSAIDs对胃肠道及肝、肾功能的影响。②DMARDs,临床上常用的有柳氮磺吡啶(SASP)、甲氨碟岭(MTX)、来氟米特(LEF)、沙利度胺(thalidomide)等,DMARDs能延缓病情,改善关节肿痛、僵硬症状,降低炎症水平,减轻关节破坏,但对增强脊柱关节活动度、改善疾病预后均缺乏证据[23-24];③生物制剂:针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生物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英夫利昔(infliximab)、依那西普(etanercept)如益塞普。在临床中应用生物制剂能较快地改善症状,但是其价格较贵,缺乏长期有效的临床观察数据,另外,应注意生物制剂的严重副作用[23]。④糖皮质激素(CS)在关节炎症不能被NSAIDs所控制时使用,不作为常规治疗,以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2 西药联合用药 目前国内研究多主张NSAIDs与DMARDs联合应用。郭琼[25]在研究中提到,近几年国际上有对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AS的系统研究,表明沙利度胺治疗AS有效,对于早期诊断的AS患者,采用沙利度胺及NSAIDs联合治疗,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达到显著疗效的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1,3,6,12个月时分别为10.5%、25%、658%、65%,但同时会伴随有口干、头昏、便秘、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翟佳羽等[26]对MTX和柳氮磺吡啶治疗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MTX改善髋关节评分较柳氮磺吡啶更显著,而柳氮磺吡啶改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较MTX更敏感。因此对于患者的用药,应以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主,选择适合病情阶段的药物,必要时联合应用,最大化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减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整体辨证论治扶助正气,固本培元,增强营卫防御外邪的能力,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西医药则是针对疾病的靶细胞治疗,能较快地改善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活动进展,但是同时会影响正常或者有益的细胞遭到破坏及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可减轻毒副作用的发生。王芳[27]以通痹汤为基础方,将

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西药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通痹汤合吲哚美辛肠溶片,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和布洛芬,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AS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整体功能及降低ESR、CRP等炎症水平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曾维贵[28]以藤虫花子复脊汤为基础方,将92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MTX及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藤虫花子复脊汤,结果显示,治疗组改善疼痛指数分级、血清ESR、CRP、免疫球蛋白IgA、补体C3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AS具有明显优势。

4 小 结

AS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缠绵、顽固,在临床上难以完全治愈,可造成脊柱关节强直、破坏,因此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阻止病情演变发展,减少致残的关键。回顾近几年中医对AS的认识及治疗进展,目前中医药在治疗AS方面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思路和方法也有更多的探索和发现,借助现代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试验及数据分析,总结出很多临床行之有效的中医药方法,且副作用少。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每位医家的经验体会不同,在辨证分型上缺少客观性指标,在定性、定量上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在实验研究方面,仍缺乏可靠、准确的动物模型等。西医主要是对癥治疗,服用药物种类多,药量大,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大。相信随着西医学生物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加规范统一,会找到更多有效的治疗AS的方法,阻止病情发展,改善疾病预后,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参考文献

[1] 吴东海,王国春,马丽,等.临床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8-269.

[2] 王文奕,纪清.强直性脊柱炎康复综合治疗研究进

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报,2013,15(10):204-209.

[3] Barlow JH,Wright CC,Williams B,et al.Work disability among people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Arthritis Rheum,2001,45(5):424-429.

[4] 柳约坚,李娟.强直性脊柱炎骨病变特点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6):757-759.

[5] Chung HY,Machado P,van der Heijde D,et al.HLA-B27 positive patients differ from HLA-B27 negative patients in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imaging:results from the DESIR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recent onset axial spondyloarthritis[J].Ann Rheum Dis,2011,70(11):1930-1936.

[6] Khan MA,mathiyu A,Sorrention R,et al.The pathogenetic role of HLA-B27 and its subtypes[J].Autoimmun Rev,2007,6(3):183-189.

[7] 张建英,王海军,滕佳林.强直性脊柱炎病机与辨证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60-161.

[8] 王义军.胡荫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2):1102-1103.

[9] 曾石坤.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10] 焦树德.大偻(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探讨(下)[J].江苏屮医药,2003,24(2):1.

[11] 梁慧英,冯兴华.冯兴华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认识的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9):2012-2014.

[12] 冯兴华,姜泉,刘宏潇,等.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0):1309-1314.

[13] 徐鹏刚.王素芝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总结[J].中医药导报,2015,21(23):96-98.

[14] 王鑫.房定亚运用补肾疏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探微[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7):1-2.

[15] 陶锡东.标本分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6例临床观

察[J].屮国屮医骨伤科杂志,2004,12(6):34-36.

[16] 赵永刚,陈义华,孙维梅,等.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辨证施治临床研究[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1,3(5):3-5.

[17] 张俊莉,赵峰,陈爱琳,等.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8例[J].陕西中医,2005,26(6):498-499.

[18] 焦树德.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经验[J].河北中医,2004,26(10):725-726.

[19] 叶文芳,刘健,曹云祥,等.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9):37-40.

[20] 崇桂琴.神奇的督灸疗法:谈督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J].中国民间疗法杂志,2008,16(3):3-4.

[21] 赵丽珂,黄慈波.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治疗进展[J].臨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1):14-18.

[22] Son JH,Cha SW.Anti-TNF-alpha therapy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J].Clin Orthop Surg,2010,2(1):28-33.

[23] Reed MR,Taylor AL.Tumour necrosis factor inhibitor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J].Intern Med J,2008,38(10):781-789.

[24] Chen J,Liu C.Is sulfasalazine effective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 Rheumatol,2006,33(4):722-731.

[25] 郭琼.沙利度胺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J].云南医药,2016,37(2):219-221.

[26] 翟佳羽,吕青,赵敏菁,等.甲氨蝶呤和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1):42-54.

[27] 王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265-266.

[28] 曾维贵.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

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31-33.

收稿日期:2017-03-06;修回日期:2017-06-13

作者:杨少祥 郑福增 孟庆良 张仲博 周子朋 范围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劳动化思想发展论文下一篇:开心教育的自主性艺术活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