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论文

2022-04-19

摘要:政府采购作为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被许多国家采用并制度化,我国也通过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但由于我国采购制度建立时间晚,经验不足,导致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本文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和存在问题入手,结合国外的一些制度实践,提出了一些规范化的对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论文 篇1:

论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 要: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自《政府采购法》2002年颁布以后,伴随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基本建立,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仍然存在三大主要问题,我国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法律制度,对我国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政府采购;法律制度;GPA

一、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现状

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政府采购法》,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它填补了我国政府采购在高层次立法上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法制轨道。我国政府采购正式步入了法律阶段以后,短短的十几年内,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基本建立,走过了西方200多年才走过的路。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章三个层次,法律方面有《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两部法律;法规主要是《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还有大量的地方性的法规;规章方面,主要有《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和《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其他法律法规,如《合同法》、《预算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其中有关于政府采购的法律条款,也属于政府采购的法律体系。我国政府采购基本上形成了以《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在《政府采购法》以及其他法律的保障下,我国政府采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的政府采购规模还只有1009.6亿元,2011年就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2012年达到13977.7亿元,11年间增长了十三倍;基本形成了以集中采购为主、以分散采购为辅的采购模式,2003年集中采购占采购总额的79%,其中政府集中采购占62%,部门集中采购占17%,分散采购只占21%。2011年集中采购占采购总额的86%,其中政府集中采购占66%,部门集中采购占20%,分散采购下降到14%。10年来,集中采购模式始终占据着主导的位置,以集中采购为主分散采购为辅的采购模式一直在有序的运行着。公开招标成为最主要的招标方式,2002年,公开招标规模485亿元,占采购总规模的48%,此后不断上涨,2012年,公开招标规模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1713.3亿元,占采购总规模的83.8%;货物类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工程类比重不断上升,服务类比重稳中有升;节约大量财政资金,十一年来共节约8500多亿元,平均每年的资金节约率超过了11%;政策功能效果显著,“十一五”期间节能环保产品的采购金额达到2726亿元。①2011年全国节能、节水产品政府采购金额为910.6亿元,全国环保产品采购金额为739.8亿元。2012年全国节能、节水产品采购规模1280.7亿元,全国环保产品采购规模939.6亿元,相比2011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幅度。②

二、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虽然已经基本建立,但是毕竟我国政府采购起步很晚,相较于西方经过200多年发展完善的法律制度,尤其是那些GPA框架下的成熟的法律制度,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仍然三大基本问题:体系不健全、体系内两部主要法律不协调、核心法律不完善。

(一)法律体系不健全,实施细则尚未颁布

《政府采购法》作为规范政府采购的基本法律,它只是对政府采购做了一些基本的、简单的、原则性的规定,不够详细具体,需要有实施细则来配套实施,通过实施细则来具体的解释基本法的某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是《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至今仍然没有出台。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受GPA谈判的影响,《政府采购法》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质。我国于2001年12月加入WTO的时候,承诺尽快启动加入GPA的谈判,2002年6月份我国就颁布了《政府采购法》,这无疑就决定了《政府采购法》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质。倘若我国很快启动加入GPA的谈判,并且顺利的加入了GPA,就没有必要马上制定实施条例,待加入GPA后,可根据GPA规则制定《政府采购法》。

第二,政府采购的社会政策难获共识。政府采购可以在支持本国产品、扶持中小企业、节能环保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牵涉面广、涉及金额巨大,在社会上很难达成共识。

第三,《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之间存在不协调,影响了《实施条例》的出台。

第四,《政府采购法》本身面临修改。如果说在《政府采购法》实施的最初几年,是因为它具有过渡性质才没有制定《实施条例》,那么,在实施了11年之后,《实施条例》还是没有颁布,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政府采购法》在经历了11年之后,出现了诸如采购范围、集中采购中心的性质定位、功能定位、质疑投诉等等的问题,且其本身也面临着修改。《实施条例》还没有出台,《政府采购法》本身又面临着修改,也只能够边修改《政府采购法》边制定实施条例了。

(二)《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不协调

《政府采购法》是我国政府采购的基本法律规范,它规定的采购对象包括货物、工程和服务。第四条还规定:“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可是,《招标投标法》实际上是先于《政府采购法》于1999年8月30出台的。依照新法优于旧法和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法律适用原则,我国政府采购货物、工程、服务的活动都应该适用《政府采购法》,而《政府采购法》第四条的特别规定,又确定了政府工程采购进行招投标的,就应该适用《招标投标法》,这就难免会有矛盾和不协调之处了。

第一,从立法模式上看,我国采取的是两法并立的模式,《政府采购法》属于实体法,《招标投标法》属于程序法,两部法律共同构成了我国政府采购的基本法律制度,这在世界上是非常少见的,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的。

第二,《招标投标法》第三条规定,只要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进行招标。而《政府采购法》第四条意味着:政府采购工程是不进行招标投标的,还是要适用《政府采购法》,这很不协调。

第三,《政府采购法》第二条规定了政府采购的资金标准,要使用财政性资金依法采购,而《招标投标法》规定的资金标准是使用国有资金或者国家融资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招标,两法的资金标准不一致。

第四,《政府采购法》第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部门。”《招标投标法》第七条规定:“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对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监管部门的不一致,导致政府采购活动监管混乱:货物服务采购由财政部门监管,工程采购由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工程采购基本上游离于政府采购范围之外。

(三)《政府采购法》不符合加入GPA的标准

我国在2014年1月已经向WTO提交了加入GPA的第五份出价清单,却迟迟没有获准加入GPA。原因是政府采购市场是一块极大的蛋糕,我国《政府采购法》存在许多与GPA规则不相符的地方,我国政府与GPA现有成员国谈判时的几次出价都未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第一,采购范围上的差异。主体范围上,GPA规定的采购实体是通过成员国提交的附录1的三个附件所详细列明的,包括中央实体、次中央实体和其他实体,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采购实体是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与GPA规定的主体相比我国政府采购主体范围不够详细。采购实体(也就是附件1)是我国加入GPA谈判的焦点问题。客体范围上,GPA规定的采购对象包括货物、服务、工程以及货物或服务的任何组合,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采购对象也是货物、服务和工程,但是又规定工程采购适用《招标投标法》,使工程游离于政府采购范围之外。资金范围上,GPA并没有对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做限制,只要是为了政府而进行的采购就是政府采购,我国《政府采购法》却明确规定了资金来源必须是财政性资金。

第二,采购限额的差异。GPA对中央政府采购实体规定了统一的门槛价,货物和服务都是130万特别提款权,工程为500万特别提款权,对次中央实体和其他实体没有规定统一的门槛价,通过与成员国之间的谈判来确定。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七条也规定了限额标准,但实际上我国并没有对限额标准做具体的规定,造成各地采购限额标准过低,不利于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内企业。

第三,采购方式的差异。GPA规定了三种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选择性招标和限制性招标。除了八种适用限制性招标的,其余都应该采用公开招标或者选择性招标。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采购方式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但我国很长时间没有出台非公开招标没的管理办法,造成非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管理的混乱,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功能的发挥。

第四,争端解决机制的差异。GPA的争端解决机制主要体现在第18条《国内审查程序》和第20条《磋商和争端解决》。我国《政府采购法》第六章质疑与投诉也对争端的解决做了专门的规定,乍看起来我国的争端解决机制和GPA规则差不多,但问题是我国的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是财政部门,它充当着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并不是完全独立于采购实体之外的公正的行政机关,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性。

三、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健全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国外比较成熟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一般都采用基本法和其实施细则相结合的法律体系。比如韩国的《政府合同法》和《政府合同法实施细则》;美国虽然没有统一的政府采购法,但是却有统一的政府采购条例《联邦采购条例》,国防采购遵循《武器装备采购法》,民用采购遵循《联邦财产和管理服务法》,都统一执行《联邦采购条例》的规定。我国《政府采购法》2002年颁布至今,已经过去10年有余,需要尽快出台《实施条例》,以便为政府采购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

(二)衔接好《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的关系

如何协调《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的关系,笔者以为,关键还是要处理好两部法律的衔接之处。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处理办法:其一,修改《招标投标法》中关于工程招标与《政府采购法》相关条款不一致的地方,工程招标既要适用《招标投标法》,也要适用《政府采购法》相关条款的规定,构建以《政府采购法》为主体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其二,将政府工程招标采购从《招标投标法》中独立出来,纳入到《政府采购法》中,将《招标投标法》从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调整出去,构建以《政府采购法》为唯一核心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三)修改完善《政府采购法》

第一,明确界定财政性资金、本国货物等重要概念,明确界定财政性资金的标准,或者干脆不再限制资金来源。本国货物也就是国货的界定标准则就更为重要了,因为它关系到保护国内产业的问题,对此可以采用国际上最普遍适用的办法——价值比率法,并且可以适当提高价值比率的标准。

第二,适当扩大采购范围。为适应GPA规则,要明确政府采购实体,详细规定那些实体属于政府采购实体。将一部分非经营性质的国有企业纳入到政府采购范围之内,但不能一刀切地把所有国有企业都纳入到采购范围之内,这是我国GPA谈判必须力争的地方。统一政府采购的监管,不再将工程采购与货物和服务采购监管分开,重新将工程采购纳入到政府采购范围。

第三,明确规定采购限额标准。政府应该明确采购限额的标准,按照国际惯例,一般是地方的门槛价要高于中央的门槛价,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标准,以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内企业。

第四,规范政府采购方式。虽然我国规定了具体的五种采购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使用条件,但是非公开招标方式易于暗箱操作,而且长期以来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工作中出现了大量的腐败问题。建议按照GPA规定的三种方式来规范我国的政府采购方式,以确保我国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公开。

第五,完善争端解决机制。适应GPA规则,建立专门的独立的政府采购委员会,专门负责政府采购事项中争端的解决,切实保护采购各方的合法利益。

政府采购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社会经济诸多方便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政府采购基本法《政府采购法》的实施条例,至今尚未出台,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我国应该着力协调《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的关系,修改完善《政府采购法》,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努力构建符合GPA规则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于历年政府采购年鉴.

②数据来源于财政部公开的数据.

参考文献:

〔1〕朱最新.刍论GPA视角下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完善[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4).

〔2〕叶波.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J].国际展望,2012,(1).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杨杰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论文 篇2:

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要:政府采购作为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被许多国家采用并制度化,我国也通过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但由于我国采购制度建立时间晚,经验不足,导致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本文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和存在问题入手,结合国外的一些制度实践,提出了一些规范化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完善

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采购制度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而建立的。1995年上海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将财政资金的设备购买纳入采购范围,并实行招标制度。1997年深圳采用邀请招标及服务竞争的方式,选择了两家保险公司作为公务保险服务,同时也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成为第一个关于政府采购内容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此后很多省也在进行着适合自己特点的制度尝试,到1999年,全国已经有28个省级单位建立了政府采购的相关机构,这为后来的政府采购制度的立法奠定了基础。2002年颁布的《政府采购法》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真正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现代意义上的采购工作也开始全面推行。

伴随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政府采购逐渐呈现出规模的扩大化和活动的规范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制度的实际运行中不断显现出很多问题。首先,行政效率低下。政府的采购审批环节过多,程序复杂,延长了不必要的采购周期;政府对采购招标管理过多,部门间争抢各自利益,对责任互相推诿,职能和权限难以协调,降低了政府采购效率。其次,竞争机制缺乏。政府在一些项目的采购上不经招投标而直接采购,如科研项目和外国贷款项目等;还规定了外国供应商不可投标的领域,此外对招标的地域范围也进行了不合理界定。再次,权力寻租现象严重。由于政府采购必然伴随着交易,所以采购中的丑闻屡见不鲜。在以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贪腐案件为代表的经济犯罪中,权钱交易和团伙作案的特点明显,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和影响进行权利寻租,牺牲社会利益来换取个人财富。最后,采购工作人员素质较低。我国采购制度起步晚、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造成工作人员的理论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较低,而且往往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经济管理、公共关系等知识,最终影响采购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国外相关国家的制度实践

在国外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中,美国和英国的采购制度具有代表性,因其相对完善和成熟,也成为其他国家借鉴的模本。整体看来,法治化管理和监督机制它们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主要特点。

美国在1861年就通过一项联邦法案,成为了美国政府采购立法的基础。在不断的实践中,美国逐渐建立了管理范围全面的政府采购制度,其大致包括:1.招标制度。为规范招标管理,统一单据和格式;定位招标管理人和操作人并促进部门间配合。2.作业标准化制度。政府采购不仅要按照有关法律规章进行,而且也要按照采购细则执行每一步程序。3.供应商审查制度。国家标准局规定对企业的审查项目,通过项目分析和评估,对合格者归类建档并对外发布。4.审查监督制度。通过对采购部门在采购程序、数量、成本及其他财务事项的审查,对采购进行监督。5.交货追查制度。一方面通过采购档案对采购部门的采购流程、工作范围以及作业情况进行核查,另一方面核查采购合同的履行状况。

英国的采购制度历史悠久,早在1782年就成立了“文具公用局”。制度实践方面,专门机构、预算控制、个人责任和议会监控等制度保证了采购支出的“物尽其用”。专门机构以特有的采购程序和制度负责采购政府所需;政府部门在预算范围内对自己的采购决定负责,多余支出必须向议会负责;各部门所有支出都要有议会的授权,且各部门都有会计对公共财政进行管理和负责。英国的政府机构通过供应商之间有效的的竞争,使采购做到真正的“物有所值”。在竞争准入上,允许所有供应商参与竞争;根据合同项目复杂度确定竞争形式,但所有形式都以竞争性为基础,较复杂的采用协商和招投标结合的形式,极为复杂的采用协商谈判的形式。

三、完善制度的规范化对策

1.建立体系化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依赖于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所以应对采购机构的性质以及机构间关系有明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合并、裁撤原有采购机构,建立新的体系化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从中央到地方统一实行采购中心的“采管分离”制度,明确责任划分,起到互相监督的效果。减少各个主体之间责任不清,缺位越位等现象的发生,避免政府采购工作部门带来的冲突和摩擦。2.完善招投标中的竞争机制。实行严格的招标和投标制度,使采购整个过程都在公众的监督之下,防止出现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对于招标对象主体,应该从法律的层次上,明确不同类型性质的政府采购行为的限制和禁止。比如在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相关项目,实行国内招标;涉及吸引外资技术等项目,实行优先外资招标的方式。改变政府和各个部门在政府采购上随意制定相关文件,限制招标的条件,破坏公平竞争秩序。引导市场和企业适应贸易规则,参与国际竞争。3.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将整个采购活动置于阳光之下,才能遏制采购中的不法行为。应将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与个人监督结合起来,增加监督渠道。在信息时代,也可以将整个采购过程通过网上进行,任何公众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查询,降低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提高了采购过程的公正公开。4.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政府采购是一项涉及法律、财政、商业等众多领域复合型工作,因此,政府采购人员必须具备各个专业的知识能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采购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考核、培训,使其有能力胜任整个具体管理和操作过程的工作。还应加强职业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廉洁自律的能力,真正成为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公正、合理地支配采购资金。

参考文献:

[1]焦富民.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张照东.政府釆购制度比较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3]马海涛.政府釆购政策功能探析[J].中国政府采购,2006,(1).

[4]詹静涛.国外推行政府采购的主要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不[J].求是,2005,(10).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均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作者:程遥 刘子龙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论文 篇3:

论我国政府采购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要]《政府采购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确立,特别是对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的基本定位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一成就未能消除政府采购合同制度具体规则的设计缺陷而产生的消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政府采购合同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合同责任界定权义配置监管制度

随着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的颁布,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法律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时至今日其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政府采购腐败问题屡屡曝光,政府采购产品的使用人对政府采购也颇有微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基本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政府采购合同法律制度在系统性和科学性上的设计弊端使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践行效果与制度建立的目标之间存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政府采购合同法律制度的缺陷

《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这一基本定位是《政府采购法》起草过程中的重大成就之一,这为我国政府采购合同法律制度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如果不能切实按照合同法的原理和精神,系统科学地去设计政府采购合同法律制度的具体规则,那么“平等主体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只能是一句口号。从合同的产生到结束,一份合同要经过订立、生效、履行、变动和终止的生命历程。由于政府采购行为的特殊性,其订立过程比普通的民商事合同复杂,合同订立程序方面的问题因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法律规制的相对独立性而从政府采购合同法律规制中分离出来。所以,在政府采购法律框架下,采购合同的法律规制针对的就是除合同订立程序之外的采购合同的生效、履行、变动和终止这些方面的问题。

第一,合同成立生效时间不确定而催生了责任界定的模糊地带。按照我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中标、成交通知书对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均具有法律效力。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采购人改变中标、成交结果的,或者中标、成交供应商放弃中标、成交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政府采购法》中没有对于合同成立生效的时间作出明确规定,也没有明确上述“法律效力”为何种效力,“法律责任”为何种责任。因此,从《政府采购法》中无法得知政府采购合同确切的成立生效时间,以至于在实践中无法确定在双方当事人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文本之前,任何一方当事人的不当行为应当界定为合同生效之前的缔约过失行为还是合同生效之后的违约行为,进而无法确定违反义务的当事人应当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因为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两种责任承担方式相差甚大,缔约过失责任偏蕾于救济受害一方当事人的实际损失,而违约责任则偏重于救济受害一方当事人通过履行合同可预期获得的合理利益。若责任界定模糊地带继续留存,势必影响政府采购合同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

第二,合同权义配置不舍理而削弱了竞争机制的公平基础。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和实践中的做法,在政府采购合同中采购人的权利主要包括:要求供应商提交履约保证金;决定部分转让、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在法定范围内追加合同标的及相应金额;组织对供应商履约的验收等。对应的供应商义务主要为:提交履约保证金;依采购人的决定部分转让、变更、中止和终止合同;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提供合同标的并接受验收;按合同约定的期限、规格等保证合同标的质量等。供应商仅有的主要权利即要求采购人付款,面对应的采购人的主要义务——支付合同价款却几乎没有任何时间及方式的条件限制。政府采购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配置比重相差悬殊,使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供应商即使作为法律所宣称的平等主体也根本无法有效主张自己的合法权利。一味地强调政府采购的公益性而忽视供应商的合法权利,只能使政府采购制度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公平基础,以致于损毁政府采购的制度价值。

第三,合同变动及终止条件不明确而强化了采购人滥用权利的天然优势。政府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部分转让、变更、中止或终止的决定权均在采购人一方。而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对合同部分转让的适用条件未作任何规定,对合同变更、中止或终止的适用条件也只笼统地表述为“政府采购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在政府采购制度中,采购人本就占据天然的优势:其一,基于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使采购人在合同中拥有诸多特殊权利,而少有履行义务的限制;其二,供应商承担责任过重,一旦被确定违约,往往将承担民事与行政双重责任;其三,虽然同样作为合同主体,但供应商对于多数采购人合同之外的行政主体身份心有所忌;其四,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不健全,采购人行使合同权利多数只需要备案而无须审批,增加了采购人行使权利的任意性。这些优势已经使采购人傲立于政府采购的整个过程,再由于政府采购合同变动及终止的适用条件不明确,作为合同主体的供应商即使试图去主张其合同权利也无法拿出明确的法律依据,致使采购人滥用权利更加有恃无恐。

 我国政府采购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明确合同的成立生效时间并调整相应的责任承担。如果将政府采购合同成立生效时间确定为中标、成交通知书到达中标、成交供应商的时间,就要规定中标、成交通知书到达的合理期限。就政府采购而言,由于参与投标的供应商不会在其投标文件中载明要求采购方答复的期限(即承诺期限)。那么就应当适用合同法的特别规定,即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要约中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这种情形下规定承诺的合理期限即中标、成交通知书到达的合理期限至关重要。相应地,在合理期限过后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中任何一方拒绝与另一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行为将被视为违约行为,须承担违约责任,采购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不签订合同的违约金数额以及迟延履行的违约金数额。如果将政府采购合同成立生效时间确定为政府采购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文本上签字盖章的时间,那么在合同签订之前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中任何一方拒绝与另一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行为被视为缔约过失行为,须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相应地,采购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成交、中标供应商不签订合同的缔约过失责任,如投标保证金。在这种情形下,投标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就成为了关键。

第二,规定合同必备条款并丰富合同文本种类。应当规范政府采购合同必备条款,对政府采购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义配置以及合同变更、中止或终止的适用条件作出更加明确的。科学合理的规定,对采购人的权利进行适当限制,适当补充供应商的权利,尤其是要明确规定采购人单方行使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权利的适用条件以及供应商提出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的适用情形,以此维护

供应商基于合同平等主体身份的合法权利并降低采购人滥用权利的风险。相应地,对于采购人的义务也应适当增加和强化,特别是要明确规定采购人对于供应商履约的配合事项以及采购人的付款期限、方式等付款条件,应当将审批或备案规定为采购人一方的法定义务,在规定付款条件时将有关因素如时间考虑在内即可,使采购人无法以需要审批或备案等理由拖延履行甚至不履行其合同义务。同时,可以根据政府采购合同标的种类的不同,分别规定适合对应种类采购合同的必备条款和相应的文本格式。

 第三,进一步健全合同监管制度并尝试设立“采购合同官”。根据《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运行规程暂行规定》(2000年10月颁布仍有效)的规定,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针对政府采购合同实施监督的主要方式是批准、审核和备案,共四项。涉及批准的一项:合同变更时金额超过预算额度;涉及审核的一项:支付采购资金的拨款申请书及有关文件;涉及备案的两项:签订合同和中止合同。显而易见,这仅有的四项监管措施不仅根本无法保障政府采购合同的顺利履行,而且无不透露出放任采购人滥用权利的强烈信号。而在合同验收问题上的致命缺陷和监管缺位,更助长了采购人一手遮天的胆量。《政府采购运行规程暂行规定》中规定合同履行的质量验收,原则上应当由第三方负责,即国家认可的专业质量检测机构。但《政府采购法》却规定:“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组织对供应商履约的验收。大型或者复杂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邀请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参加验收工作。”由于后者无论从颁布时间还是法的效力位阶都优于前者,所以关于政府采购合同验收的规定可以说是立法上的一次巨大倒退。《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竟然改变了验收主体的中立性这一基本原则,且更不必说验收标准、验收程序等的立法空白了。立法机关不妨借鉴一下美国的“采购合同官制度”。根据美国联邦采购规程的规定,每个政府采购事项都规定有首席合同官和专属合同官,供应商可以知道具体是谁及其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这样能够缩小监督的范围,使监督对象更加明确、监督内容更加具体,极大地压缩了腐败因素的渗透空间,最大程度地实现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和高效。(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WTO法律研究所)

作者:李佳薇

上一篇:机械安全风险评价论文下一篇:实践教学的国际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