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体视角研究社会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把握高等教育现象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把相关学科的研究范式用作方法和工具来分析、解读高等教育自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方法论,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综合性、选择性、实践性等鲜明的特征。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方法论本身的经验价值常常超过了研究所得到的某个具体特定的结论的价值。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于身体视角研究社会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于身体视角研究社会学论文 篇1:

社会学视阈中的身体研究视角述评

过去社会学将身体看成和肉体等同的物质存在,这种认识源自笛卡尔以来的身心分离的二元论哲学观,这种哲学观把身体看成和心灵没有关系的本质主义的存在。由于女性主义思想对本质主义女性观的批判以及后现代哲学家对传统身心关系的质疑,身心分离的二元论开始松动,身心互动成为观察身体问题的一个前提。在此前提下,对身体的研究出现了建构主义和反建构主义两种视角,两种视角围绕身体和社会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讨论,各有其理,但也都存在一定局限性。近些年国内身体社会学研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不足,主要的问题在于研究视角的单一化和缺乏开拓性,机械照搬建构主义的视角时忽视与研究问题的匹配性,对反建构主义视角重视不够。为避免在理论上陷入非此即彼的自由意志论或决定论的形而上学泥潭,可从社会结构的流变入手,以研究身体自主性的变化、社会如何为身体自主性提供可能性这两种视角,来开拓身体研究的领域并推动其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身体;建构主义;反建构主义;自由意志论;决定论

曾清林(1969—),女,南昌大学江右研究中心、南昌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身体哲学、身体社会学、身心灵问题;(江西南昌 330031)陈米欧(1969—),男,江西日报文体部主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江西南昌 330006)

我们对身体的传统认识源自传统中西方哲学中有关身心关系的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身体的含义体现在对“身”的哲学讨论之中,总的来说,身体的概念在汉语思想中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面的身体指肉体、躯体;第二层面的身体指受到情绪、情感、本能欲望的内在驱力作用的躯体,大致相当于西方哲学所讨论的理性的对立面——感性、欲望;第三层面的含义指身份,是受到社会文化的外在驱力作用的身体。汉语的原初思想首先认识到人是肉身实体,是肉体实践者,其次,它也认识到肉身实体是包含着实践驱力的实践者——躯体和身份。①

中国哲学对身体的看法经历了一个从身体一元论到身心分离的二元论的过程。虽然也有道家秉持身体本源论的贵身论立场,但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一直是以儒家身体观作为身体意识形态的主流。自从孟子提出“舍身取义”的观念开始,儒家思想开始将“心”看成高于“身”并且主宰“身”的本源,奠定了以心为本体的“心尊身卑”的身心观。儒家身心分离的身体观一直是中国身体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在西方,哲学传统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始,一直到笛卡尔,奠定了身心分离的二元论哲学观,精神、理性、灵魂等主宰下的自我被看成主体,身体则是和肉体、本能欲望等同的概念,且受到理性的支配,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就是理性成为主体本源的思想写照。因此,对某些哲学家来说,身体服从于科技占主要内容的世界伦理体系,是西方文明本身的一个明确特征。结果,这个身体/自然的可疑地位就是后苏格拉底理性主义世界的一部分,同技术和理性相关的身体的存在者问题可以看作西方哲学的问题。②

社会科学普遍接受了笛卡儿的遗产,在笛卡儿这里,身体和心灵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他的二元论认为,在身体和心灵之间没有互动,至少没有重要的互动。因此,这两个领域都是被各个不同的学科分别提出来的。“身体成为包括医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的主题,而心灵则成为人文科学或文化科学的主题,后来,这种分割成为社会科学基础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学从根本来说,只在信念和价值的层面上关注社会行为的意义。”③按照古典的观点来看,社会学关于社会行为者和社会行为的概念,主要是在笛卡儿主义的二元论框架中形成的。据此,社会学只在信念和价值层面关注行为的意义,而将身体看成是行为环境的一部分,身体在社会学领域成为一个不足挂齿的问题,导致了“身体的不在场”。

尽管这是社会学的一个突出问题,但是英国社会学家布莱恩•特纳(Bryan S Turner)认为,长期对身体缺乏社会学式的理解,对于医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社会领域,如情绪、性、体育、激情和衰老等,都会有一些关键性的影响。身心分离的二元论导致的结果是我们机械片面地看待身体和心灵,把身体看成一种本质主义的自然存在,把身体看成和心灵没有瓜葛甚至视身体为心灵的羁绊。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从文化和社会的视角看待身体的性、情绪、情感、激情等,探究它们怎样携带文化价值,传统生理意义上的身体怎样被文化植入和影响。同时我们也需要将信念和价值观这种传统意义上属于精神范畴的研究专题植入身体的视角,因为身体是它们最后得以落实的基础。

一、身心关系的变革以及身体成为独立的议题

如果说中国传统的身心观念一直由心尊身卑的儒家身体意识形态主宰的话,西方哲学对于身心分离的观念却经历了一个哲学上的反思与变革。这个变革主要是以尼采开创的对传统哲学理性主体性的批判为主。福柯在尼采的身体一元论的基础上,从身体出发,构造了以身体为中心的谱系学,彻底颠覆了意识和意识形态在历史上的主宰地位。福柯认为,传统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围绕身体管制身体的历史,所有的权力,都是以规训身体为目标建立起来的,传统的权力以一种物质力量的压抑方式对身体进行残酷折磨,而现代权力模式发生改变,它本质上从压抑式的变为一种生产式的,通过社会规范、政治措施来规劝和改造人,具体表现在权力以知识的方式接近和规训身体。

在西方,身体成为一个独立的议题,身体现象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身体社会学”、“身体政治”等概念的出现,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就社会背景来说,是消费社会的到来使得身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对休闲、个体表现和消费的强调,身体被当成一个重要的文化项目加以挖掘和利用。身体伦理的这种转向使得身体开始处于理论及政治上的突出位置。身体成为趣味和区分的一个基本特征,根据这种区分,对人的形式的管理成为文化资本或身体资本的主要方面。根据布迪厄的观点,中产阶级偏向苗条,工人阶级养成的身体则有意展示男性力量。男性和女性也以一系列的身体标记作为性别区分的界限,被文化不断地再生产和固定化。这样,身体作为一个区分标记、阶级差异的象征再现、性别区分领域,也作为一个潜能被引入时尚和消费社会中。

造成身体处于突出地位的原因,还有妇女运动的政治冲击、女性主义对父权制社会组织的批判,以及妇女在公共生活领域角色的转变。女性主义理论家们向性别差异的本质主义提出质疑,断言男女之间的差异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是偶然形成的,并不是天性和神的意志使然。“女性主义理论之所以对当代身体理论而言是根本性的,就是因为女性主义运动将生物、性别、性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化了。”④

在这些新的分析思维的主导下,过去一分为二的身心观开始打破,本质主义的身体观不再成为观察身体的主要基调。身体不再仅仅是被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的有机体,对身体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考察变成了当代身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与医学等诸多自然科学的研究路径不同,社会学视阈中的身体研究主要讨论身体的社会性,讨论身体的社会生产、身体的社会表征和话语、身体的社会史以及身体、文化和社会的复杂互动关系。

二、身体和社会谁是本原:身体社会学研究中的建构主义与反建构主义视角之争

在批判笛卡尔的二元分裂的身心关系、接受身心互动论的基础上,身体社会学对身体现象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本体论选择:基础主义和反基础主义。基础主义框架关注的是将身体理解成一个活生生的经验,或者是理解身体现象学,或者是理解生物存在条件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和宏观的人口组织,或者是理解社会的历史人口统计学如何对人的历史进程产生影响,或者是试图分析有机系统、文化框架和社会进程三者间的复杂互动。相反,反基础主义论点则将身体概念化为有关社会关系性质的话语,或者将身体理解成一个象征系统,或者试图理解身体实践如何成为一个更大社会结构的隐喻,或者将身体理解为知识和权力的某种社会建构,或者将身体看做社会话语的某个效应。简而言之,基础主义将身体理解为基础,主张从这个基础来理解社会,而反基础主义则将社会理解为本原,身体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和象征。

有关本体论的这些问题同社会学中的认识论问题是一致的。就认识论问题而言,主要的辩论发生在社会建构主义者和反建构主义者之间。对应基础主义的本体论,持反建构主义观点的人认为,身体独立于那些表征它的话语形式,身体与社会相比,是身体影响了社会制度的建构,身体是本体,他们关注“活生生的身体存在”;对应那些反基础主义的本体论,建构主义者认为,身体被话语实践社会性地建构,社会制度是本原,身体是社会制度的具体表征,他们关注的是话语以及身体如何成为话语的产物和社会的隐喻。

(一)建构主义视角评析

身体研究的建构主义视角以人类学传统、后结构主义和主流女性主义的思想为代表。

人类学虽在对社会身体和人体保持着科学兴趣上起着重要作用,但一般来说,人类学并无意去理解“活生生的身体”现象学:它更愿意将身体理解为社会分类表的一部分。人类学将身体看成社会的象征系统,身体是一个整体社会的隐喻,身体表面不仅仅是光滑的肌肤,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ous)指出,身体是一种有力的象征形式,文化中的主要规则、等级制度都记录在这个表面并通过身体这一具体语言得到强化。⑤

女性主义理论深受人类学研究传统影响,苏珊•波尔多(Susan Bordo)在《身体与女性气质的再现》一文中论述道,身体是被文化所规定的,文化价值对身体的想象都镌刻在身体上,所以身体不是文化价值的自然起源,身体本身就是文化塑造的。身体不仅是文化最直观的载体,它还是还原历史的途径。主流女权主义对男权的批判也倾向于将女性身体看成被动而驯服的客体和男权话语的产物,认为女性的身体是被男权文化规定的被动的存在。桑德拉•巴特基(Sandra Lee Bartky)认为,男性听话的身体和女性听话的身体是不一样的,女性是接受男性的话语而成为驯服和听话的身体的,而男权是通过对女性身体的规训而达到的。在媒体全球化的影响下,女性在现代的身体改造过程中仍然是缺乏主体意识。⑥

对身体社会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福柯的著作,福柯将身体看做话语权力的效应,认为身体是被知识生产的,身体是体现这种知识形式的实践的产物,这样,他的研究实际上拒绝了身体的确凿性,而这种确凿性对反建构主义来说恰恰是根本性的。福柯的研究关注的是身体如何被话语所生产,他的基本主题是社会科学和社会体制如何将身体和人口规范化。这个工作是基本性的,但是它不涉及身体的本质。因此,福柯的著作拒绝了普遍本体论思想,拒绝了任何将身体看做普遍主义的基础的企图。福柯的主要目的是解构西方思想中知识的神圣地位并揭示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中,福柯关心医学知识和实践如何生产身体,如何将身体挪进体制性网络内——而这个网络在微观层面上起作用并建立了医学权力。同样,在对监狱的研究中,福柯分析了被规训的驯服身体的出现,这种身体是监狱实践的产物。在性史的研究中,福柯考虑的是,19世纪性话语如何将性作为一个主题来生产,而性又如何成为政治斗争的对象。总之,福柯认为身体是被权力、文化、经济等确定的霸权规定的,身体是驯服而不确定的存在,是被动且没有自由的。

布迪厄对于身体讨论的贡献也功不可没。布莱恩•特纳认为他发展了很具隐蔽性的身体社会学,他将身体社会学作为他的习性和实践概念的一部分。在他的著作《区隔》中,他集中讨论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实践如何刻写在身体上面。布迪厄假定身体是由社会阶级力量形成和建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身体是权力的记号。另外,在《男性统治》一书中,他用人类学的类比法,从身体的角度研究了男人对女人超越历史的永久统治如何可能。他从身体的角度讨论了男性统治的条件,那就是统治者(男人)和被统治者(女人)双方均以一种看不见的暴力默认这种统治的合理性,这种统治的合理性以创造男性与女性身体的诸多二元对立的分界线为现实条件,这种分界与现存社会秩序相互配合相互加强,从古至今仍然没有多大本质的改变。他强调这种统治之所以超越历史长久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被统治者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内化了统治者的价值观念,并且由于这种统治是贯彻于身体实践的,因而具有永久性和继承性。

无论是人类学传统和女性主义传统,还是以福柯、布迪厄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传统,他们在身体问题上的认识取向是建构主义的,这种取向在身体与社会关系中把社会看成本原,身体则是社会的载体和表征,身体是作为社会的隐喻而不确定的被动的存在。笔者认为,因为建构主义代表后现代主义想解构有关身体的既定话语,从而将身体从传统范式中解放出来的初衷决定了其认识方向和价值取向。任何认识都有时代的基础与局限性,建构主义确有其社会根基,即传统社会所创造的社会特点以及传统权力对身体的规训特点。福柯在身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社会强大与身体的不确定性和被动性,出发点意在解构传统加诸在身体上的种种限制,这是迄今为止对身体的现实存在所做的最具革命性的颠覆论述。然而,建构主义的局限性在于忽视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中可能为身体带来的不同影响。福柯虽看到了权力对身体的永不停歇的规训以及权力在现代社会的种种变化形态,但他并没有进一步论述现代社会权力对身体的改造如何不同于传统社会,没有论述社会的转型对身体主体发展空间带来何种影响,身体在他那里变成一个一成不变的存在。布迪厄在论述女性的处境时认为现代社会对女性的影响本质上和传统社会相同,忽略了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及这种区别可能对女性身体带来的影响。他强调男权文化对女性的统治深种于女性的集体无意识,却忽视了女性的深层无意识同样是历史和文化建构的结果,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与文化无关的本质主义的本能与无意识,因而无意识虽然顽固,在社会结构和文化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改变。虽然传统是强大的,但如果把社会的力量推向极端,把身体看成一成不变的被动存在,就无法揭示现代社会出现的女性主体性的苏醒、越来越盛行的个人主义意识等诸多的身体现象,建构主义漠视了身体独立性的一面以及身体自主性随社会结构发生改变的事实。

(二)反建构主义视角评析

反建构主义的身体研究传统来自现象学传统、哲学人类学和一般性人类学,代表人物主要有格伦、伯格、海德格尔、梅洛-庞蒂、保罗•谢尔德和普莱斯勒等。他们在身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身体作为一元论的本体,社会是从身体出发而构建的,他们主要关注身体的生存体验。

保罗•谢尔德(Paul Schilder)在《人体的形象和外表》中集中描述和分析了他所谓的身体的“姿态模式”。他认为这是一个被建构的形象,并且和人体的生理特性和纯粹的感官性保持着间接关系。谢尔德认为,正常的身体意识具有构造性和习惯性。我们不应该将外在的身体形象看成同主观身体的内心意识无关的一个独立整体。“只有一个单元,这就是身体。有一个身体外观,还有一个填充这种身体的有重量的物质。但是,这个意义上而言的身体总是表面可见的,它不是感觉的产物,而感觉要得到它们的最终意义只有从身体这一单元出发,身体单元也即是我们经验的诸多基本单元之一。”⑦

梅洛-庞蒂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在《知觉现象学》中发展了一个精彩的肉身观点,以之来克服身心二元对立观点。在试图理解人的知觉过程中,梅洛-庞蒂认定,知觉总是从一个特殊地点或角度开始。正是从身体的“角度”出发,外向观察才得以开始,如果不承认这一身体理论,就不可能谈论人对世界的感知。我们对日常现实的感知取决于活生生的身体,即使一些更“高级”的知觉也一定和我们的(原始)身体遗产有关。身体是主动积极的,它是外向的,或者它被某种习惯所引导。根据胡塞尔的意向性现象学,梅洛-庞蒂断定,基本的意向性扎根于活生生的身体,这个身体则在作为一个化身的主体性之内。这样,知觉和身体活动即便被分离,也只能是人为假想的分离,因为基本的知觉形式(如看本身)包括了身体活动。正是通过哲学和心理学的探索,梅洛-庞蒂才用身体这个概念来宣称:一切“较高级”的脑力功能也是些肉体行为。身体不是自为的客体,它实际上是“一个自发的力量综合、一个身体空间性、一个身体整体和一个身体意向性,这样,它就根本不再像传统的思想学派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科学对象”。

保罗•谢尔德和梅洛-庞蒂都是想表达肉身是一种确定性的存在,并且试图从这个纯粹意义上的“身体遗产”的生理身体出发解释人和社会,身体是确定性的纯粹意义上的存在并且由它构建了人的行为和社会。

反建构主义从纯粹意义上的一元身体出发,在身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强调身体作为世界的本原,重视从生理意义上的人类本能出发解释人和社会,研究旨趣上强调身体本身的活生生的体验,强调了身体自主性的一面,补充了建构主义只关注体制化的客观身体而不关心活生生的身体存在体验的不足。然而,他们存在的问题是,作为他们建构身体的一个主要概念,他们所谓的生理意义上的身体本能实际上并不存在,身体的存在不能独立于任何社会建构之外,任何看似身体本能性的存在,都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的身体看似本能的很多现象实际上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找不到任何一种与文化和社会无关的人类体验,包括我们的身体本能。也就是说,他们构建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需要被质疑。

由此,身体研究本身也变成了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始终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研究取向,很多的纷争由此而起,身体本体论沿着基础主义和反基础主义而产生分化,身体的基本特征到底是由社会过程产生的(在此,身体不是一个单一整体或普遍现象),还是身体就是一个有机现实而独立于它的社会表征之外?在这个二元框架的取舍问题上,布莱恩•特纳的策略是认识论实用主义。他主张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与问题相适应的研究取向,在观念上采用兼容并包的态度。这是一种较为实用主义的态度,但我们认为特纳还是回避了问题本身,他没有正面回应建构主义和反建构主义提出的问题。

三、国内身体研究:有待探索的研究视角

身体受到当代中国学术界关注的历史极为短暂,主要是以20世纪90年代后期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一系列有关身体的译著为标志,学术界开始了对身体的研究。除了学术界受西方思想潮流影响所进行的推动之外,身体为中国学术界关注也有当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传播系统的发达以及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导致身体形象在传播中获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导致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中产阶级在中国的逐步形成使得“消费前卫”的观念获得了生根发芽的现实土壤。这一系列条件使得身体开始获得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国内目前对身体的研究分为三大块,一是翻译介绍西方有关身体的学术著作;二是对消费文化的批判与研究;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观的梳理与研究。众多学者对身体研究在国内的推进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但是总体来说国内身体研究还存在诸多遗憾和不足。其一,笔者认为一个主要的不足就是社会学领域里的研究较少;其二,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视角稍显单一化与缺乏创新性。国内身体研究在研究视角上大多采用建构主义的视角,有的研究机械照搬建构主义理论,缺少对问题本身与研究方法的匹配性的反思,反建构主义视角的运用则较为少见。

在身体的研究问题上,笔者强调身体的社会建构性应该作为观察身体问题的一个前提。正像我们在前面对反建构主义的肉身和本能概念提出的批评那样,并不存在一个与文化毫无干系的纯粹意义上的肉身和本能,讨论身体的任何问题都应该从承认身体的社会建构性这个前提出发。其次,在身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社会的力量固然强大,但也不能把社会和身体看成像建构主义所认为的那样,身体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被动的影子,完全是社会的象征与隐喻,相反,身体与社会一样有着各自的独立性,并且身体被动性的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象。因此,应该从身体与社会相互变化的关系中动态地把握身体与社会的各自位置,把双方都看成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动态现象。在这里,吉登斯的理论将会使我们有所启发。他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讨论了身体在晚期现代性背景下的命运。他指出晚期现代性背景下的时空分离和社会制度的抽离化,使得个人生活在一个和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从个人经验中脱离开来,被符号化为专家系统的专门技术领域。而由于专家系统和知识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多元化,怀疑和反思成为现代人的普遍精神。个体决策不像前现代社会那样个体依靠外在群体作为参照标准,而是普遍建立起内在参考机制,由自身的反思性不断对外界复杂的信息保持敏感性和反思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决策。这种怀疑和反思的精神使得晚期现代性之下的个人对自我的身体有了更多主动的谋划和反思,身体有了更多的主动性,身体主体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

具体到研究视角的取舍上,笔者建议从两个方面去突破。其一是从社会结构的流变入手研究身体自主性的变化,不把建构主义的视角当做标准答案,不把身体看成永远的被动性的存在⑧;其二从身体自主如何可能、社会如何提供可能性的视角切入。可围绕这两种视角来开拓身体研究纵深发展,以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自由意志论或决定论的形而上学泥潭。

注释:

①葛红兵《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②④转引自布莱恩•特纳“身体社会学导论”,见《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③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⑤沈奕裴《被建构的女性》,第15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⑥ 转引自沈奕裴《被建构的女性》,第151、15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⑦转引自布莱恩•特纳“身体社会学导论”,《后身体文化、权力与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⑧在社会结构如何导致身体自主性变化的问题上,台湾宁应斌做过很好的探索与创新,其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他的《“减肥瘦身”的女性主义标准答案错在哪里》一文中。

【责任编辑:彭 勃】

作者:曾清林 陈米欧

基于身体视角研究社会学论文 篇2:

作为方法论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解读

[摘要]在把握高等教育现象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把相关学科的研究范式用作方法和工具来分析、解读高等教育自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方法论,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综合性、选择性、实践性等鲜明的特征。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方法论本身的经验价值常常超过了研究所得到的某个具体特定的结论的价值。但是作为方法论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却由于对其性质认识不明确而导致了诸多误解、误用现象。从理解多学科研究的性质归属入手,基于高等教育中实践问题的解决将分散的各个学科的研究观点综合起来,关注学科间的选择性和相容性,强化理论研究的实践检验,加强多学科研究的队伍建设和组织制度建设等是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多学科研究 方法论 内涵 特征 价值 困境

1988年,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所著“Perspectives on higher education—eight disciplinary and comparative views”一书的中文版《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出版,其中伯顿·克拉克指出:“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如果我们手边没有进行这种研究的各种不同的分析观点,没有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组织理论等所提供的观察的方法,我们将不得不发明它们”。

2001年,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学者潘懋元先生主编了《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一书,指出:“高等教育学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可能就是多学科研究方法”。《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和《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积极发展。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关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探讨日渐深入,人们普遍认为多学科研究开辟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境界,是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取向。

一、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性质、内涵及特征

(一)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性质归属

关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性质,至今尚无定论,目前有研究视角说、研究方式说、具体的研究方法说等。但是笔者认为,多学科研究在性质上应归属于方法论,原因在于:

1 从概念分析来看

关于方法体系的理解,目前一般基于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方法论层面。米尔斯认为: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研究,它提供关于人们在从事研究时会做些什么的理论。方法论的性质是一般性的,通常不给研究人员提供具体步骤。方法论应该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是关于方法之所以成立的理论依据探讨,是为各种方法的具体运用以及对分析问题的方式、切入点和研究路径的总体说明和宏观指导。二是研究方式或研究路径层面。目前,人们比较公认的有两种路径,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三是具体方法层面,即在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方法途径,如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自然实验与实验室实验、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比较研究与历史研究、文献研究与实地研究。四是关于研究的规范与伦理,指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操作规范、规程。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将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等用作“武器”来分析、解读高等教育自身的现象和问题,是对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以及以不同学科研究范式表述及分析高等教育问题的方式、切入点和研究路径等进行的一般性的说明,即主要阐释的是研究方法中的理论基础问题,并不是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由此可见,就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概念分析而言,它不可能归属于方法体系中的后面三个层次,其本质特性与关于方法论的概念分析是相契合的,因此,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在性质上应属于一种方法论。

2 从多学科研究的缘起动机来看

从多学科研究在高等教育中被首次提出和运用开始,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就是以方法论来看待它的。在《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的中文版序中,伯顿·克拉克指出:“各门社会科学及其主要的专业所开展的广泛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工具,不管这个学科是历史学、经济学或政治学,还是其它社会科学,都给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方法”,译者前言中王承绪也明确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有关比较高等教育方法论的专著,为比较高等教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潘懋元先生对《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的评价也是:“这是一本高等教育方法论的专著,为多学科观点研究高等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可以说,将多学科研究作为方法论符合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初创的动机。

(二)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解读

关于多学科研究的内涵,潘懋元教授指出:“以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和内部关系规律为主线,尽可能以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价值和发展规律为研究重点。从各自学科的观点、方法考察高等教育,而不是以某门学科的理论代替高等教育理论”。可见,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指在把握高等教育现象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把相关学科的研究范式用作方法和工具来探讨高等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包括对高等教育中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学科范式进行研究,对同一问题运用不同的学科范式加以研究,以及基于各个学科范式分别研究之后的整合研究。

从研究性质看,多学科研究是对高等教育研究中具体方法选择、运用时一般性的说明和指导思想,是一种方法论;从研究目的看,多学科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目的是解决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建构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从研究主体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主体应该是一个有多元知识背景和学科背景的研究群体;从研究路径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宏观上应是从部分走向整体的研究,即从各个学科观点的分别研究之后走向多学科整合的研究。具体到对各个学科的分别研究,则首先立足于高等教育自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才寻求关系最密切、具有相容性的学科范畴,将之作为工具来解析高等教育问题的前因后果。

(三)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特征描述

1 多元性

不同的学科视角都有其独特性,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学科研究认为每一种研究范式都不是唯一重要的、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在相互补充、合作中不断提升各自的研究水平、丰富研究成果的关系。因此,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倡导多元性,具体表现在:(1)研究取向的多元性。各学科、各研究者都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倾向,对研究结果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来自社会学的研究者,其研究取向可能更侧重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方面的研究;来自经济学的研究者可能更关注高等教育中有关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来自政治学的研究者可能更倾向于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各门学科可以分别运用自己独有的范式解释其比较适宜的问题,深化高等教育研究。(2)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在多学科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倾向于借鉴和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历史的、心理的、人类学的、统计学的以及自然科学的方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又可以包括实验的和非实验的方法、定性的和定量的方法,还包括采取哲学层次的方法、科学主义的方法、解释学的方法以及批判理论的方法等。(3)研究主体的多元性。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不是高等教育专业理论工作者的特权,其他学科的研究者、高等教育实践领域的管理者、高校行政人员等都可以是多学科研究的主体。

2 综合性

综合性是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只有把多门学科观点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比较分析,才能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为针对同一问题运用不同的学科研究范式,而且表现为对已有的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做合目的性、合对象性的再造。多学科研究借鉴了多个学科的理论或方法,但不是多个“唯一独特方法”或学科研究范式的简单相加。基于各个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所追求的是片面的深刻,而真正的多学科研究是单科独立发展与多科学术对话相结合,是通过交流、沟通、协调各学科研究得来的不同结论以整合出创新性的、区别于各学科单一研究的综合的研究结论,是把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知识综合化以对高等教育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比较完整、深刻的解释的过程。

3 开放性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具有开放性,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不同的学科研究范式、不同的研究方法等都可以介入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它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各种学术思想、学术流派、学科观点、研究方法,包容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增进不同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学科互动、相互理解。此外,多学科研究还留给各学科和不同的研究者相当大的空间去思考、拓展,以达到对高等教育问题和现象的更深入的阐释和理解。通过多学科研究,在与其他学科互动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学也不仅仅只为自己摄取“营养”,它也不断地向外辐射出信息,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4 选择性

多学科研究具有显著的选择性。“面对来自西方国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思潮,它们自身的科学合理性如何,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与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有无根本的冲突,是我们必须审慎对待的前提性,问题,如果在起点上出现了偏差,后面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行愈远。”首先,高等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是它选择借鉴某一学科研究范式的基本立足点;其次,某一学科研究范式是否能引入到高等教育研究中,还取决于它的核心理论、世界观、方法论和研究逻辑等是否与高等教育学有相容性、理论假设前提是否适合于高等教育研究。再次,除了考虑理论和观点借鉴时的适宜性,对于选定的问题,还要选择契合的概念框架和陈述形式,它们也都会影响高等教育研究的最终结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对其他各个学科具有选择性,不是所有学科、所有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引入高等教育研究中的。

5 实践性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研究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对高等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展开研究,这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也反映了当代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教育政策、教育实践相互依存的趋势。服务实践和决策引领了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方向,为多学科研究的发展注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所以开展得如火如荼,跟它的实践性特征不无关系,因为若不能与教育实践、教育决策建立起相互依存的亲和关系,就很容易陷入“知识乌托邦”而一事无成。

二、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存在的合理性剖析

(一)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首先,社会科学发展的相通性要求进行多学科研究。社会科学之间本身是相通的,现在所谓的学科界限都是人为的结果。社会科学的相通性说明各个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重叠、交叉,而且任何一个学科或者知识领域都是在很多学科的滋养下才发展起来的。科学的发展史已经表明:“科学的进步主要途径是杂交而非专业化,大多数专家都并不处于所谓的学科的核心而是在外沿地带,与其它学科的专家保持着接触。他们在边境地区又借又贷。他们是杂交的专家学者”。高等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必然与其他学科有着相通性和复杂的交集,必然需要通过多学科研究来丰富学术积累,促进学科的进步。单一地就高等教育论高等教育,只能使该学科越来越贫瘠和荒芜。与此同时,社会科学的这种相通性也为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行性,如果没有学科之间的这种相通性,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无法进行的。

其次,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要求进行多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学是一门还不成熟的专门学科,这一性质强化了多学科研究的必要性。需要注意的是,笔者在这里之所以用“强化”一词,是想说明即便将来高等教育学成为独立的、成熟的学科,多学科研究仍是适用的,只是在高等教育学这一学科还不成熟时,尤其需要多学科研究。在高等教育为自己争取合法的独立学科地位的过程中,研究者完全可以借助其他成熟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来探讨高等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其研究成果或许可以帮助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正如迪尔凯姆所言:“毫无疑问,当一门学科正在产生的时候,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借鉴所有现成的科学,将这些学科中宝贵的经验弃之不用,显然是不明智的”。只有多学科的视角和研究成果汇聚一堂,共同审视和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高等教育的研究科学化、规范化,并使研究成果更有说服力和可行性,也才能使高等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再次,高等教育系统复杂的内外部关系要求进行多学科研究。一方面,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它的内部专业结构本身就是由多个不同的学科专业组成,培养着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它必须同各门学科交流信息,了解各门学科的最新进展,并及时将获得的各学科的信息转化为教育资源,以便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术视野,促使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的各个部门培养专门人才,它必须同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系统交流不断变化着的信息,受社会各有关系统制约并为之提供服务,以便在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中获得社会的支持并增强自身的活力,发挥自身的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和变革,随着科学知识的日益丰富,随着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兴起,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高等教育研究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面对高等教育这样复杂的内外部关系和多变的研究环境,单一学科的研究是极其有限的,从某一门学科的观点考察高等教育,只能看到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只有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审视、探索,才能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价值等。同时,高等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和其他学科的这种复杂的关系也为多学科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知识基础等可行性条件。

(二)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价值效用

首先,多学科研究通过提供新的概念与措辞,开发一系列前人未研究过的高等教育问题,从不同角度对高等教育问题给出新的解释,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沟通、碰撞及融合等,有效拓展了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域和学术视野,促进了学科交叉与融合;其次,多学科研究还能促使研究者改变单一的、静态的、线性的思维方法,吸收非线性的、多元的、整合的思维方式,使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再次,多学科研究通过综合不同学科的方法和观点,有助于各个研究者了解其他专业研究者的特殊贡献和观点,在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上看到自己所属学科的理论的不足,减少自以为是的观点,减少专家们的骄傲自大,提倡谦虚谨慎的学术研究风气,从而加强学科间的理解与宽容,有利于整个学术界包括高等教育学界中宽容、民主的学术环境的营造;同时,多学科研究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研究规范,逐步确立自己的学术标准和基本规范。最终,基于上述方法论价值,多学科研究不断提升着高等教育研究者面对复杂问题和多变的环境时的应变与解释能力,促进了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备,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对已有研究结论的辩驳

目前,学术界普遍担心高等教育中引人多学科研究会威胁高等教育学的主体地位,会导致高等教育学本身的学术独立性丧失:“高等教育受到异彩纷呈的多学科知识的诱惑而偏离高等教育研究的轨迹,甚至沦为多学科研究丛林中的‘迷途羔羊’”、“成为其它学科验证各自理论的活动领域,成为被别的学科‘占领’的、作为‘附属品’与‘殖民地’被肢解的、没有专业性与学术性的‘自由论坛’”。然而,纵观学科发展史即可发现,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是在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地改造和吸收而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的。没有哪门学科会因为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变成一盘散沙,分裂支离,或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属品。学科发展史业已证明:一个学科从兴起到确立其独立地位以及其后的发展史,集中表征为一部“形成各种理论流派与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并存”的历史,而不是一部“各种学派消亡与研究方法从多元归于一元”的历史。因此,很多研究者担心多学科研究会导致高等教育独立学科地位的丧失,这种忧虑完全是多余的。最主要的是,它目前只是一种“可能”,并非研究中已然存在的问题。

(二)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面临的现实困境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在实践中面临的真正的困境是由于对其性质与内涵认识不明确而导致的误解误用现象:

1 只见多学科的观点而不见多学科的方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现实是只见多学科的观点而不见多学科的方法。综合大量多学科研究的文章可见,很多研究本末倒置,完全忽略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研究规范等的借鉴和引用,而是倾向于仅仅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观点、概念,热衷于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引进很多新理论、新概念和新词汇,简单地借用其他学科的光环来粉饰自我,用很多晦涩难懂、貌似新潮的术语来堆砌文章以示高深。对其他学科观点的引用固然是多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应有之意,但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研究规范等的借鉴,却更加重要。与其让其他学科向高等教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忽略对方法的借鉴而仅限于引用理论和观点,这样的研究充其量只是扩充了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相关知识面,对高等教育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构建实际上毫无助益。

2 只见各学科的分解研究而不见深度综合

目前,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还普遍停留在多个单一学科的研究上,各学科研究者对高等教育问题的关注往往囿于自己的学科范围,学科间固有的界限使研究者较少关注其他学科学者的研究,从而使不同学科研究者对高等教育同一问题的研究各执一词、分散泛化、缺乏整合。另外,即便在同一学科内部,研究者也往往对自己并不专攻的领域缺乏关注和兴趣,因此同属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不同研究者之间往往也难以互相对话、彼此了解和相互借鉴。总之,多学科研究目前主要还是多个不同学科视角的拼凑,仅仅停留在从各学科发表各自的见解上,很少把多元化的研究旨趣和见解整合起来共同探讨高等教育问题,也未能通过多学科研究形成高度概括和关联的高等教育理论。

3 只见盲目套用而不见适切性分析

由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在引进、借鉴来自西方国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思潮的过程中,存在着全盘接受、直接搬用甚至食而不化、一知半解的问题。目前,在运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时,普遍表现出无视高等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具有各自独特的学科规范和研究逻辑而盲目套用的现象,生搬硬套地将所有不相关的学科理论和方法都引入高等教育研究中;把某些高等教育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简单、机械地拼凑或比较;忽视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而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解释高等教育现象,以其他学科的逻辑为基准为高等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寻找药方等等。但是,很少有研究者在借鉴和引用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式前首先分析它们与高等教育学是否有相容性。

4 只见理论分析而不见实践价值

基于各个学科对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做出的透彻的理论分析,如果不用以解决综合的高等教育实践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正如德国社会学家泰希勒所说的:“以学科一系为基础的临时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常把他们自己界定为经济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等。……以学科为基础的学者大多数都不很关心其研究与实践的相关性”。目前,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比较严重,现有的多学科研究在解决高等教育实践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不强。多学科研究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现象的认识,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论。但是,这些分析在用以解决综合的高等教育实践问题时却显得非常空泛,充斥着其他学科新名词、新概念、新术语的一些高等教育文章,其研究结论在实践价值方面却经不起推敲,研究者往往都是基于各个学科对高等教育某一问题发表一番看法,至于研究成果能否有助于高等教育中问题的真正解决,他们并不关心。

5 只见研究者单一的知识结构而不见多学科的知识背景

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者大多数都缺乏多学科的知识背景,研究队伍的知识结构都比较单一,学术视野偏狭,很难真正从方法论的高度进行多学科研究:由于受传统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局限,既有广阔的知识面又熟悉其他学科研究范式的研究者很少,从而导致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非常困难;分明的学科界限导致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很多研究者也没有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兴趣和意愿,他们更关注自己所属学科的观点和方法;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除本专业领域以外,很少要求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由此导致科班出身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者们太关注高等教育事实的收集和材料的罗列,实证研究充分,理性分析和逻辑梳理不足。而出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往往注重与自己所属专业相关的高等教育理论的构建,但这种构建却总是因缺乏对高等教育的感性认识及理论基础而常常陷于不切实际、空中楼阁等的尴尬之中。

6 只见对多学科研究的理论呼吁而不见对多学科研究的制度支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还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和呼吁上,大家都认识到了在高等教育中开展多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深远的价值效用,但在其制度建设和组织保障方面的研究却非常匮乏,高等教育实践工作和政策层面中也几乎没有针对多学科研究的组织、制度保障。就像世界上大多数高校一样,我国大学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单元仍然是学科、学系、专业,高等教育的资源分配、人员编制、考核评价等都主要以现有的系科、专业为根据。而多学科研究并没有稳定的组织单位和基本的制度规范,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者个人单打独斗,或仅仅是采取非正式合作的模式,或暂聚在不稳定和临时性的特定研究单位中。制度和组织基础的这种脆弱性进一步导致其资源匮乏,难以吸引大量的各学科的人才投入到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

四、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明确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性质与内涵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在实践中面临的上述诸多困境都是由于对其性质与内涵认识不明确而导致的误解误用。潘懋元先生明确指出,多学科研究是从各自学科的观点、方法考察高等教育,而不是以某门学科的理论代替高等教育理论。作为方法论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把相关学科的研究范式用作方法和工具来探讨高等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强调的是对其他学科中成熟的理论观点、研究路径和方法等整个研究范式的借鉴。研究者必须明确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这一方法论性质和内涵,才能避免只见多学科理论观点而不见多学科方法的倾向,在理解、把握其他学科研究范式的灵魂与实质的基础上既引进、移植其他学科的理论观点,又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将它们都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工具和手段,真正将多学科研究作为一种方法论来研究解决高等教育的现象和问题。

(二)基于高等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展开多学科研究

对待多学科研究不但要采取“拿来主义”,而且要时刻谨记“为我所用”,最终的目的是要将分散的各个学科的研究观点综合起来解决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基于高等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展开不同学科视野下的深入研究之后,还要汇集来自各学科对某一个高等教育问题的不同的观点,继而分析、比较、评价来自各个学科的观点,最终仍要结合高等教育的特定实践问题,在这些不同的观点中综合出最有利于高等教育问题解决的新的理论和主张。由此既可以避免多学科研究中“盲人摸象”式的缺陷,又能真正实现多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总之,多学科研究的展开要以高等教育中的实践问题为出发点;判断多学科研究的结论有无价值,也要以高等教育中实践问题的解决为评判标准,而不能纯粹从理论的高深与否来判断。

(三)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选择性和相容性

高等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在理论假设、逻辑、概念、方法等方面有各自独特的学科规范,在进行多学科研究时,必须注意理性选择,注意高等教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选择性和相容性。首先,明确高等教育的特定现象和问题,明确高等教育研究对象的特征,是学科选择的前提;其次,必须全面深刻地理解要借鉴的相关学科的研究范式,明确其发展史,分辨不同理论流派之间的差异与它们各自提出的背景,清楚该学科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选择和借鉴;再次,引入相关学科研究范式必须始终坚守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多学科研究范式的引入不是为了借来做招牌,关键是要审视基于哪个学科所取得的结论对高等教育实践的指导性更强,更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最后,引入相关学科研究范式还要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提升。以高等教育问题解决为目的对各个学科观点进行评价和比较以后,应该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将那些最适宜、最有效的学科概念、范畴、命题、方法系统进行重新组织,创造属于高等教育学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而真正从方法论的高度推进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四)推进高等教育研究者学科背景多样化

笔者抽取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几所高校高等教育学的20名博士生导师为例,他们都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界的领军人物,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研究他们的教育经历发现,20名教授中有15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教育履历,只有5名是教育学科班出身。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保障本学科的建设者与继承者的多学科性,其重大意义将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生培养中,可以考虑修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采取强制性措施要求研究生从事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工作或者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比如加学一两门社会科学,例如经济学、社会学和组织理论等。其次,可以吸引其他学科的学者与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充实多学科研究队伍。教师招聘中可以考虑其他学科研究者的加盟而不仅仅是单一地招聘高等教育学科班出身者;高等教育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应该向文、史、哲、经等各个学科敞开大门。再次,也可以考虑跟其他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使这些联合培养的青年学者,既是多学科交叉所塑造出来的人才,也是进一步从事多学科研究的主力军。最后,高等教育研究者要加强内省,增强责任意识。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学术视野,另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地规范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准确使用。

(五)加强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组织制度建设

多学科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和呼吁的阶段,它更需要高等教育研究的组织形式发生相应的变革,需要在机构设置、组织制度建设方面加以保障,唯有如此,多学科研究才能获得政策制度、经费设备、人员编制等方面的资源,才能吸引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参与其中,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多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目前可以考虑:第一,成立针对特定课题或研究项目的课题组,集合各相关学科的学者围绕某些紧要主题开展有限时间内比如1~2年的共同研究,合力解决高等教育中的重大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所进行的一些研究项目,就是以类似课题组的形式开展的。第二,高校或科研院所可以通过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来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从不同学科抽调研究者对高等教育问题联合攻关。跨学科研究中心最好是实体机构而非虚设。第三,相关的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学会要主动加强与其他学科协会的沟通联系,比如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可以尝试与管理学的各个专业协会建立联系等,积极主动地为多学科研究搭建交流平台,寻求合作契机。

(责任编辑:刘爽)

作者:包水梅

基于身体视角研究社会学论文 篇3:

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的“身体哲学”分析

Analysis of "body philosophy" of city marathon passion in China

LI Xiao-fang1,WU Qing-li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身体哲学”的视角对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跑步作为马拉松运动的身体运动形式,是一种简单的身体图示;马拉松运动给运动者提供“超越”情景,让人感受欲望与现实的统一;马拉松运动使运动者体会孤独的快感,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马拉松运动使运动者的“精神”和“肉体”归合;马拉松运动是一种“野蛮的文明”,是运动者身体的自我表达。城市马拉松运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健康中国”建设中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城市马拉松;马拉松热;身体;身体哲学

Key words: city marathon; marathon passion; body; body philosophy

城市马拉松是近年来国内外逐渐火热的一种社会体育现象,“马拉松热” 也成为了近几年我国体育研究最为鲜明的“关键词”之一,马拉松及跑步赛事有独特的特点:它是以城市马拉松赛命名的比赛项目,整合城市资源以城市为赛场,由专业运动员与业余选手同场竞技。我国城市马拉松赛已有30余年的历史:自1981年在北京举行首届城市国际马拉松赛以来,我国城市马拉松赛实现了巨大的转变,普及性及规模均大幅提高。2015年、2016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和参赛人数均实现了“爆发式”“井喷式”增长。仅2016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达到328场,比2015年增加了近1.5倍,是2011年22場赛事的近15倍[1]。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地域分布日趋广泛:在中国大陆已涵盖除西藏以外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城市。2017年4月21日,“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由中国田径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2],此举将马拉松上升至体育国家战略。城市马拉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还可以带动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城市文化传播的载体。2015年重庆国际马拉松直接拉动经济1.6亿元,产出效应为3.11亿元[3]。2015年厦门国际马拉松直接经济效益为2.07亿元,带动经济效益达2.55亿元。甘肃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大大提高了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 [4]。由以上看来,马拉松运动为举办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城市形象和整体实力,形成了一个从参赛个人、举办城市到国家战略的良性循环。因此剖析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的根源,将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身体哲学”视角的引入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哲学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是对普遍性进行研究的一个动态过程,永不终结。近年来哲学界有了“身体转向”,出现了“身体哲学”,认为人的身体既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西方代表人物主要有尼采、梅洛·庞蒂、施密茨,国内代表人物主要有发现了中国哲学独具“身体哲学”特色的张再林教授和开展“身体认知”研究的张之沧教授。身体哲学的研究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在现代生活中,身体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梅洛·庞蒂、施密茨是身体现象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梅洛·庞蒂曾经说过:“身体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总媒介。[5]”人的身体是人类存在的本质,身体的可流动性和开放性构成了人与人共存的基础,人们通过身体的体验和感受来认识未知的世界。身体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和归宿,一切社会活动都源于身体的在场和身体的“存在感”。古老的中国哲学也有类似的“身体哲学”观,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再林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讲的 “事必躬亲”、“安身立命”,认为“身”就是支撑起整个中国哲学体系的支点[6]。学者李传奇基于尼采的身体哲学和顾拜旦的奥林匹克哲学的比较,认为体育运动的魅力全在于“身体的觉醒与挺立”[7]。

对马拉松热现象的研究,也成为近几年科学研究的热点现象之一。有学者认为马拉松运动“符合现代人运动与习惯的文化再生”[8],国内马拉松赛事审批的放宽,现代城市马拉松比赛类型的多样化,运动特性在人群中的相互催化都导致了城市马拉松的热现象;有学者认为马拉松赛事具有“价值融合”[9]的功能,认为马拉松赛事实现了赛事自身价值属性与人们社会生活的有效融合。马拉松赛事的主体内容是马拉松运动,而马拉松运动的主体是进行跑步的人的身体。因此,作为运动主体的“人的身体”就构成了马拉松赛事的最基本元素。对于人类来说,身体是最为熟悉的对象,但是人们对它“运用自如却又有些琢磨不透”或者运动的人体并没有怀着主动意识去琢磨它。上世纪末,现象学派发出了“身体现象学承诺”: 认为以身体为主体的研究是体育科学最坚实的基础[10]。马拉松运动是一项极限运动,需要高度的身体参与和能量支出,对运动者的体力和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在马拉松运动的过程中,运动者不仅要经历身体的流畅、疲乏与酸痛,还要经历心理上的胆怯、困惑、畏惧与喜悦,双重的复杂体验编织着城市马拉松“最原初”的魅力。现在城市马拉松以及为城市马拉松赛备战的训练以及日常健身运动充斥着大多数城市的角角落落。因此,从运动的主体——“身体”视角来分析这一热门现象将更有意义。

2 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的原因分析——基于“身体哲学”的视角

2.1 跑步:简单的身体图式

梅洛·庞蒂将神经科学家Head的“身体图式”这一术语引入了知觉现象学,并将其作为身体的原初形态,认为身体图式既可以是原初的、简单的综合,也可以是新的、更复杂的综合[10]。身体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泛化、分化、动作自动化三个逐级递进的过程。然而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知易行难”,比如,我们可以非常熟悉如何判断乒乓球技术中的旋转球方向以及如何将其回击到对方区域,但却未必将技术成功做到。这是由身体图示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决定的,乒乓球运动等大多数体育运动技能都属于复杂的综合,而跑步接近于人类原初的综合,是一项“简单的身体图示”。

跑步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这项技能在一岁左右形成并且伴随人的一生。因此,跑步具有普世性,只要有双腿、双脚人人都可以跑步。从“娱神”角度出发,古希腊诞生了奥运会,跑步成为了一项体育技能,展示人强大的速度、耐力与坚韧。跑步作为一种“简单的身体图示”,具有普世性,还具有自由性。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状况,可以快跑也可以慢跑,可以集体跑也可以单独跑,可以在运动场跑步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山川大河间穿行,可以安静的跑也可以边听音乐边跑。只要有一双跑鞋,就可以轻松上路。正由于长跑运动的经济性、有效性、简单时尚性,60%以上的体育锻炼者采用这种健身方式。现代城市马拉松比赛里程的多样化:半程马拉松、10公里马拉松、5公里马拉松的增加,关门时间的延长,特色马拉松(轮椅马拉松、情侣马拉松、彩虹跑等)的出现,使得城市马拉松赛成为了一种万民狂欢盛宴,报名的低门槛特点更是给参赛者提供了跃跃欲试的动力。使得人们产生了一种只要有坚韧的毅力就可以完赛的愿望,进而通过训练逐渐实现自我的超越。

“简单的身体图示”接近于人类最原初的综合,使以“跑步”为主要形式的马拉松运动有了最稳固的技术基础,也为城市马拉松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最天然、最广大的群众的基础。

2.2 超越、被超越、自我超越:欲望与现实的统一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从哲学上讲,是一种对自然性的超越[11]。赖雄麟将这种超越分为三类:战胜自我的超越,对群的超越,全体人的超越。通俗一点讲就是超越自我、超越他人,体现竞技体育“拼搏”“竞争”的精神,这种精神决定了人类的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这也构成了竞技体育的身体哲学内涵。有学者认为:人的身体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人类通过一个个“个人”的现实存在而存在,逐渐成为超越自身、超越一切自然物的“万物之灵” [12]。從这个意义上讲,“超越”或者“渴望超越”就是人类的一种本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需求。身体是形成人类认知的强大主体,具有本能性反应、感应、聚集和整合的功能,运动的过程就是这一主题进行信息整合的过程。体育运动行为,为人类提供了无数次体验“超越”的情景,从而满足人的超越欲望。在体育运动中,身体的体验交织着欲望与现实的碰撞,身体的运动涤荡着运动者的心灵。

城市马拉松运动给人提供了超越、被超越、自我超越的情景,使运动者在运动时通过身体的感受,多次经历超越他人、被他人超越以及超越自我的体验。在运动中,人体感知心跳急剧加速与血液加速流淌的生命存在感,感知身体达到运动极限时人对于生存的渴望,感知被他人超越时人在社会中生存竞争的本质。经历了身体的体验之后,回归生活,人们往往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富足与失落,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在以追求大众健身为目标的城市马拉松运动中,人们总是欢快地、愉悦地、情绪激昂的表达着自己的热情、激情与精神气质。马拉松的魅力与乐趣正在于此,它表明了人们对另一种生活的渴望。马拉松运动有其自身的魅力,在运动中给运动者提供一种情景,使运动者扮演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因此,马拉松运动的体验是对平日生活的“中断”,跑步时,人世间的现实突然成为一种转瞬即逝的东西。在马拉松运动中,人们进入一个运用不同法则的世界,解除所有的顾虑,使自己成为自由和有主宰世界能力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马拉松运动本身就是对生活的超越,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由与主宰的能力映射到现实生活中,从而使人产生一种积极的生活观。马拉松运动成为连接人的欲望与现实的桥梁,因此,作用于人的心灵、建立积极的生活观成为了城市马拉松最强大的社会意义。

2.3 孤独的快感:与自己心灵的对话

城市马拉松运动逐渐发展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名片的马拉松运动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青春与活力,长跑、马拉松运动成为众多现代人的一种积极生活方式。将马拉松运动竞技运动形式实现生活化的转变更要归功于城市马拉松赛事项目类别多样化:半程马拉松、10公里马拉松、迷你马拉松等项目的设置极大地增加了普通长跑爱好者的参与面[13]。此外,亲子马拉松、情侣马拉松、彩虹跑等独具特色的马拉松运动新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民众参与性,实现了马拉松运动的独特价值。挖掘跑者故事成为城市马拉松媒体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马拉松官方网站也专门设置了“跑者社区”栏目,其中“跑者故事”是最激励人心、最接地气的版块,城市马拉松运动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跑步云端软件(比如咕咚运动、乐动力计步器、悦跑圈、虎扑跑步等)的盛行,也使广大跑者在平时的长跑训练中,以“网络跑记”的形式记录着自己的“跑者故事”。如果说中国马拉松官方网站上的“跑者故事”是让他者故事走进“我”的心灵,那么“网络跑记”就是跑者与自我心灵的对话。

跑步,是一种无需思索的、单调的双脚交替运动,长距离的跑步能否坚持在于身体的自我宣泄和运动者精神的突破,以及两者的相互调节。“每一位都有自己跑步的最佳理由 [14]。”曾经有一位跑者开始跑步的原因是失去了丈夫,整日抑郁至无法活下去,于是开始了跑步,之后的一年中,跑步伴随她走出了阴霾,继而她开始参加马拉松赛事,重获新生。在这位跑者的经历中,跑步的“最佳理由”实现了从身体的自我宣泄到运动者精神的突破,两者的相互调节给跑者“生命存在感” 的体验,从而激发了对生存的渴望,重获新生。这与马德浩的研究不谋而合,我们进行体育运动,更多的是为了“摆脱孤独感和忧伤的情绪”,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15]。”张之沧认为身体才是大理智,现实中被人们埋藏的就是身体的知觉和快感。从这个意义上讲,马拉松运动成为现代体育精神的一部分,体现了追求平等自由的文化特征。马拉松运动中对运动员个人意志的考验、个人能力的肯定以及长时间独立面对困境的挑战使得马拉松被视为是实现个人自我认知的过程。城市马拉松运动提供了“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广阔平台,从而提升运动者的精神世界、人生追求与价值追求。

2.4 从“炫耀”到享受“体验”:“肉体”与“精神”的归合

马拉松参赛门槛的降低,组别设置的多样化,任何人只要通过简单的审核条件都可以参与,这加大了商家助推马拉松运动的现象,其中明星參加城市马拉松赛成功塑造了城市马拉松赛的高端形象。马拉松运动一度被塑造成了 “高端炫酷”的生活方式,“装备党”的出现,印证了跑者的“炫耀”心理。当然也有跑者是因为看到了他人的“炫酷”装备或“炫酷”身材,才加入到跑步的行列中来。“装备党”中不排除盲目跟风者,但坚持下来的跑者都会从“炫耀”心理过渡到“享受体验”的阶段:经过持久的、科学的训练,真正让跑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理论认为“身体具备思维的特性,思想是一个有肉身的心灵[16]”,身体和心灵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关系,二者不可分割。我们的身体需要与内在灵魂互动,更需要在与世界交往中实现自身。体育运动是一种媒介,实现二者的交融:在运动中,我们感知自身的存在,同时感知世界的存在,我们的精神和身体达到完美的融合。张震在分析“我们懵懂而无目的运动何以成为有目标对象的意向性的运动 [7]”时,引入了胡赛尔的“肉体的感觉”和施密茨的“情绪震颤的存在”,认为:世界对“肉体”的刺激是使人“身体性”地主动认识世界的原动力,这种“刺激”是一种“负刺激”,使运动个体迫切想要获得或挣脱和解放;当这种负刺激使人的体力和体能挑战极限时,人们会产生一种“情绪震颤之后的快感”,从而使生命体走向积极的主动。李力研的“人的自然化”理论也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统一的重要性。以上的理论无不论证了一个事实:人是“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体,运动提供了一个敞开平台使二者达到完美的归合。马拉松运动是一项极限运动,运动者必须具备精神上和肉体上各种痛苦的忍耐力和较强的自控能力,因此马拉松运动是一种绝佳的“负刺激”。运动者在马拉松赛中战胜自己,完成比赛,进而可以养成自信而谦逊的精神。马拉松运动中自觉坚持下来的“装备党”,正是这一“身体哲学”理论的具体实践。

2.5 “野蛮的文明”:身体的自我表达

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的知觉现象学理论告诉我们:“身体不是先被给予我们,然后才被用于研究世界。相反,世界是作为身体性地先给予我们,同时身体在对世界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向我们揭示[17]。”换言之,身体是先于意识存在的,人们动觉活动觉知到身体作用对象才能产生知觉,胡塞尔将“运动的身体本身”称之为行为判断发生之前的“本体论形态” [18]。张璟将这种“本体论形态”称之为人的“非理性”因素,认为人们一旦自觉地尊重和发挥自身的非理性因素,人的发展才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12]。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身体哲学”就是“运动哲学”。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运动时,虽然身体会大汗淋漓,但心情上会非常愉悦。因为运动中的身体得到了释放,运动是身体的自我表达。心理学上的“高峰体验”和“流畅体验”也向我们表明了身体的“超越理解和反思自身的力量”。

从以上看来,我们能更深刻的理解体育的意义和重要性了。体育运动隐藏在身体本能之中,是人的一种“非理性”因素,表达着身体的自由,体育运动就是身体的生命哲学和行为哲学。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上世纪来中国讲学时,就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损害了学生的身体。近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逐年下滑,由此导致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学生精神状态萎靡,自杀现象不时出现。在中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与干预研究一度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一切现象进一步向我们警示: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不重视体育的现象,压抑了学生的身体,导致学生肉体与精神的分离。压抑了人的身体就是压抑了人的本性,生命力与身体竞争力无法得以体现与释放。在运动中,人的身体潜力得到爆发与升华,人类才能和谐全面的发展。现行教育体制要唤回人的本性,就不要“有意”或“无意”①剥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跑步可以被解读成个人以身体探索意志的过程,用人的生物性的积极一面来对抗人的文明性的消极的一面。这种对抗方式,被李力研糅合成“野蛮的文明” [19]。 因此,马拉松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既展现了体育的精神,也是身体哲学、生命哲学的一种体现,马拉松运动体现了对生命的负责与尊重。现代城市马拉松运动,整合城市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名片,为人们身体的自由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人们的跑马体验增加了诸多社会价值,使人类生活进一步走向完美。

3 结束语

城市马拉松赛事,由专业运动员和普通大众同台竞技,实现了精英体育与大众体育的统一,是精英体育大众化的成功典范。“身体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作为主体的“身体”在马拉松运动中得以宣泄与表达,展现了人们的“希望、激情、生命火种和信念”,实现了人的身体与精神的完美统一。马拉松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既展现了体育的精神,也是身体哲学、生命哲学的一种体现,马拉松运动体现了对生命的负责与尊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从而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我国,城市马拉松以及为备战马拉松赛的训练和锻炼已成为城市大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一,将在我国的“健康中国”建设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有意”:中小学课程中对体育课的不重视,体育课内外活动安排的不足、学校内体育场馆与设施的不足。“无意”:中小学学生的文化课压力和升学的压力太大,挤压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和业余时间,学生根本没时间进行系列的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2016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数据解读. [EB/OL]. http://sports.sohu.com/20170321/n484009712.shtml.

[2]中国田协联手央视启动“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EB/OL].http://www.athletics.org.cn/ 2017-04-21.

[3]李采丰,陈伟.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大型体育赛事经济效应分析———以重庆国际马拉松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2):32-37.

[4]中國城市缘何热恋马拉松 专家:切忌“一窝蜂”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6-01/15/c_128628394.html.

[5]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6]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历史[J].西北大学学报,2007,37(3):28-31.

[HJ1.95mm]

[7]李传奇,李海燕,张震.身体的觉醒与挺立——从尼采的身体哲学到顾拜旦的奥林匹克哲学[J].体育学刊,2017,24(3):1-5.

[8] 路毅.马拉松热的文化探源[J].体育文化导刊,2017(1):57-60,64.

[9]张晓琳. 我国马拉松赛事“热”现象的价值解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4):118-122.

[10]张震.“回到运动本身”的具身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5,36(5):74-83,111.

[11]赖雄麟,唐澍. 身体哲学视域下的竞技体育伦理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6):706-710.

[12] 张璟.身体哲学与“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开启[J].学术论坛,2016(3):20-24.

[13]吕秋爽. 国内“马拉松热”报道视角分析[J].中国记者,2017(2):62-64.

[14]安比·波夫特.初级跑者全书[M].易跑网编辑部(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15]马德浩.体育的身体之维:基于梅洛·庞蒂哲学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4):76-79,94.

[16]汤新星,孙湘明. 梅洛·庞蒂身体哲学视域下的体验设计[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5,18(2):57-60.

[17]HUSSERL E. Ideas Pertaining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and to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Third Book:Phenomenology and the Foundations of Sciences [M].Trans. Ted E, Klein, William E P. 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 1980:128.

[18] HUSSERL E. Analyses Concerning Passive and Active Synthesis:Lectures in Transcendental Logic [M].Trans. by Anthony Steinbock,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2001:22.

[19]易剑东,任慧涛.长跑、马拉松以及体育的哲学向往——从村上春树《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谈起[J].体育与科学,2014,35(6):14-20.

作者:李小芳 吴清莉

上一篇:规范高校档案的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