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优势理论实务论文

2022-04-18

摘要:20世纪6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兴起,研究内容主要是企业如何在市场中寻找有利的发展机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战略管理理论日渐成熟,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随着时代的改变,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仍在不断地完善与成熟。本文回顾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过程,并简要介绍了战略管理理论未来发展的趋势。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竞争优势理论实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竞争优势理论实务论文 篇1:

优势理论分析框架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选择

摘要:典型的优势理论目前主要有三种: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人们对三种典型的优势理论研究,都是为了国家、产业及企业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寻求新的竞争方式、获取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中国经济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借鉴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思想、吸收其精髓,而且更要走一条以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为指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路。

关键词:优势理论;知识产权优势;创新驱动

一、典型的优势理论:产生及演变

优势理论指的是研究国家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以何种优势在竞争中获胜的理论。典型的优势理论目前主要有三种: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知识产权优势理论。

1.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为自己的工业产品寻求全球贸易市场时期。它是基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理论产生的。在斯密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样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除了绝对成本理论外,还有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对绝对成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创立的。这一理论认为,世界上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商品交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李嘉图认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能够增加生产总额,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此“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李嘉图发展的比较优势成本理论,既是比较优势理论体系的基石,也是整个比较优势理论体系的核心。20世纪初,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依莱·赫克歇尔和伯尔蒂尔·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的产生源于各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和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利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俄林还特别指出,由于各国除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外,还有不同生产要素的赋予与供给,从而影响商品生产的成本。以此作为国际分工的理由,资本相对富裕的国家可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相对富裕的国家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赫克歇尔和俄林从新的角度说明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在国际贸易领域取代了李嘉图模型,把国际贸易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比较优势理论的最终形成。

从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看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商品,彼此都节省了劳动力,都得到了好处。但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苛刻的理论前提:只存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国家之间存在某种特征差异;各国的比较利益是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等。

2.优势理论在当代的演进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产业或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对这个理论的解释力提出质疑。20世纪80年代,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波特革命性地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比较理论,并据此奠定了竞争优势理论的重要地位。我国的海派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在本世纪初,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提出了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无论是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还是程恩富教授的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与创新,是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变化和新的竞争方式而发展了的优势理论。

企业与产业二者之间密不可分,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在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上展开,把企业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放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中来研究。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或国家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企业或国家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它源于技术、管理、品牌、劳动力成本等。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国家的竞争力在于其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能力。波特还特别指出,一国的竞争力取决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有生产力发展占有优势的国家才拥有真正的强有力的竞争力,竞争优势实质上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特定的产业竞争力,来自能汇集这个国家具有竞争优势的管理实务和组织模式,以及产业竞争优势。波特用钻石模型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有四个决定要素:生产要素——即天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波特的钻石架构下,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国家部分企业能够持续创新,并且锲而不舍地进行改善寻找更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克服变革与创新的实质性障碍进而获得成功。

在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程恩富教授提出了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是和比较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关系密切的一种新的优势发展理论,它不是简单的否定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而是相对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而言的第三种优势。所谓知识产权优势,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通过培育和发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优势,在创造、占有、转化和营运知识产权资源及其他生产要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并获取长远的、直接的利益。它避免了笼统的竞争优势的理论缺陷,而突出了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经济优势或竞争优势。它不仅体现在一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及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必须掌握自主研究、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标准体系,而且还体现在传统的民族产业或低端的产品部门,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也必须塑造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和名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端关键技术。

上述三种类型的优势理论的研究,都是为了国家、产业及企业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寻求新的竞争方式,获取新的可持续的竞争力。

二、不同优势理论的相互关系:替代或互补

我们在进行现代经济学研究时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同的优势理论?以往在考察各种优势理论及其争论时,经常将它们视为不可调和的,而较少意识到它们能够长期并存这一事实本身也蕴涵着理论相互之间具有互补性。实际上,各种的优势理论之间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相互替代关系,而是存在着一种复杂的相互补充关系。不同的优势理论,都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尽管现存的各种理论观察现实的视角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对于解释现实经济运行过程的某一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的优势理论之间的差别本质上乃是体现了某种“理论分工”。虽然我们不能否认一种新理论常常是为了取代某种旧有的理论而诞生的事实,但是在长期的相互竞争中能够保存下来的各种理论,必然具有互补性。不仅如此,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相互“沟通”和“调和”的。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知识产权理论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对立的或者相互替代的关系。实际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接近于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两个要素禀赋结构差别很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而竞争优势理论可以解释要素禀赋结构差别不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以及行业内的贸易现象。在现今的国际贸易行为中,一国能否实现其比较优势,最终取决于该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否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如果缺乏竞争优势,该国产品将被国际间的产品交换排除在外,其比较利益无从实现。而比较优势是相对于本国的资源和另一国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就不一定具有价格竞争力了,加上受到国际金融体制的影响及其他非价格因素(如产品质量、性能、款式、包装、运输费用、品牌偏好、文化内涵、售后服务、差异化等)的影响,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共同决定。对于在价格方面处于低成本的优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其非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太弱,虽然价格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也不会具有综合的竞争优势。

基于传统比较优势以及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观点,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成为对优势理论的一种新发展。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不仅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的理论局限性,而且克服了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所需条件因素苛刻的障碍,突出了核心技术和名牌的竞争优势或经济优势。知识产权优势并非同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完全对立,而是与它们既有共性又相互关联。知识产权优势不能脱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是在既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上的更核心层次的国家优势。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把核心技术作为获取优势的核心要素,不仅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做了发展和补充,而且还对优势成本理论中的关于要素成本方面做了深层次的发掘和探讨。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是一种可以有效地利用国际规则、国内外市场以及自然和知识两种要素资源,发掘人力资源潜能,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加快经济体制转轨、加速经济转型步伐,充分诠释科学发展观,促使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论。

三、优势理论的适用性考察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全球化资本融合和要素资本的流动加速的环境下并非完全落后,李嘉图作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忠实拥护者,于1817年在其创作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英国不但要从国外进口粮食,还需要大量的出口本国的工业品,以此来获取利益差,促进国内财富的增加。该理论经过赫克歇尔、俄林等继承和发展,延续了近两个世纪,目前仍然在世界经济贸易理论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且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准则和指导贸易进行的基石。但随着规模经济的引入、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该理论对现实的静态比较已经无法描述和分析当代产业竞争的变化了。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主要是根据发达国家,尤其是根据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他通过对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进行分析,测知该产业的竞争强度与获利潜力进而研究国际竞争力问题,但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以大工业国的资料为基础,仅仅分析了创新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问题,他没有回答小国或倚重农业、服务业或以天然资源为基础的国家如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故该理论缺乏更具普遍性的解释力。例如,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于欠发达国家和小国经济并不完全适用,而只是对于发达的大国经济更为适用。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许多产业目前的发展还仍旧处于起步或成长的萌芽阶段,并没有能力去满足苛刻、精致、高级的市场需求。而波特认为市场条件越苛刻,竞争越高级,产业的竞争力就越高。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隐含的前提是拥有充裕的资本,伴随便捷的信息沟通和广泛的科技交流,企业可以轻易获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条件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条件。

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注重知识产权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功效,强调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经济优势或竞争优势。在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竞争中,知识产权的竞争已经成为控制市场的主要手段,而且这种竞争将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愈演演烈。知识产权优势不仅体现在一国的高新产业及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必须掌握自主研究、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标准体系,而且还体现在传统的民族产业低端产品部门。以知识产权优势为主导的竞争优势,不仅可以涵盖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可以涉及劳动密集型产业。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知识产权优势,重点在于树立和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把重点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而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关键在于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制、开发和控制。依托关键技术的优势来促进产品的市场升级和扩张。企业长期成功的道路应是通过创新构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一国要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需要实现从比较优势到以知识产权为主导的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进而不但可以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还可以推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发展中大国虽然拥有廉价且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足够充裕的市场需求容量,但同时也面临资本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匮乏的不利情况,而且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体制因素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要依靠知识产权上的优势,知识产权的优势更能够促进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一国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优势日益成为发展中大国的经济支撑。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势理论的借鉴与启示

由上述分析可知,比较优势是一种静态优势,是由一国要素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共同决定的,可以认为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前提;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为现实综合作用优势的结果。只有最终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综合竞争优势。在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创造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优势。而知识产权需要以创新为导向加以驱动。知识产权能够保护创新的成果,创新则可以驱动知识产权优势的获得,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目前,中国在要素供给条件方面,存在着初级要素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但在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方面却比较薄弱;在需求条件方面,有市场大、需求增长迅速、需求层次差距大等优势,但消费需求层次不高,导致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在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方面,缺乏由庞大的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组成的产业集群的支持;在资本投资方面,鼓励持续的投资,以提升产业能力和生产率,将长期的个人社会回报给予最大化,但缺乏资本的整合能力。促进中国发展的全球战略驱动力应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向知识产权优势,而知识产权优势的积累和发挥作用则主要依赖于改革驱动和自主创新驱动。中国经济要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借鉴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思想,吸纳其精髓,而且更要走一条以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为指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发展”,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主要在于实施知识产权优势战略。

以知识产权优势为核心,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着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是一个国家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标志,是国家或企业的形象和灵魂。一般来说,品牌产品价格远远高于同类其他产品的价格,能够创造出更高的附加价值。知名品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产品竞争力的象征,也是一国经济优势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实施品牌战略,可以使企业由被动转为主动,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而要创建品牌,就必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因此,实施品牌战略,是提升国家和企业持久竞争力的基础。(2)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决定一国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目前,中国企业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多是靠引进外资和模仿获得的,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造成制成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这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障碍。所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摆脱对国外的技术和品牌的依赖,是中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首要任务。(3)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积极创造一种社会氛围、制度机制和法律保障,尤其是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需要受到社会和法律的应有保护。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来说,知识产权制度起到的是直接促进和保护的作用。现今,知识产权法制的不健全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减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完整规范的知识产权制度,不但会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行,使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得以推动,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而且还有助于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政府在保护国内知识产权的同时,还应按国际惯例办事,既要打击侵害国外知识产权的行为,又要防止国外知识产权方面的滥用。总之,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将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于创新发展上,是中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路的必然选择,也是走向世界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梁洪学

作者:邵彦敏 李锐

竞争优势理论实务论文 篇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

摘 要:20世纪6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兴起,研究内容主要是企业如何在市场中寻找有利的发展机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战略管理理论日渐成熟,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随着时代的改变,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仍在不断地完善与成熟。本文回顾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过程,并简要介绍了战略管理理论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嬗变过程;新趋势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成果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较为曲折的过程,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20世纪70年代得到发展,20世纪80年代受到冷落,20世纪90年代重新被重视,21世纪是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发展初期,主要与市场营销理论混杂在一起被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企业如何占领市场、开拓市场等问题。这个时期产生了很多的战略思想,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著作有Alfred D. Chandler 1962年发表的《战略与结构》,Kenneth R. Andrews等人1965年发表的《业务政策:教材与案例》,H. lgor Ansoff在1965年发表的《公司战略》,George A. Steiner 在1969年发表的《最高管理层规划》,这些著作开辟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先河。

20世纪70年代,以现代管理学之父Peter F. Drucker为主要代表,Drucker在1973年发表的《管理:任务、责任与实践》一书中,系统地纠正了战略管理理论的错误思想以及在实践中的错误观念,并深刻地剖析了战略的本质。

20世纪80年代,Michael E. Porter 的思想占主导地位,分别于1980年发表了《竞争战略》、1985年发表了《竞争优势》、1990年发表了《国家竞争优势》,提出了“五力模型”、三大竞争战略、价值链等重要战略理论,使得战略管理理论得到升华。

20世纪90年代,是百花争鸣的时代。Peter M. Senge在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G. Hamel & C.K. Prahalad 在1990年出版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ames F. Moore在1993年发表了 《竞争的衰亡》,Henry Mintzberg 1995年出版了《战略规划的兴衰》,Peter F. Drucker 在1998年出版了《德鲁克管理》,这些作品弥补了之前学长的不足,推动了战略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1世纪,是新发展的时代。Larry Bossidy & Ram Charan于2003年出版了《执行》,Gerry Johnson & Kevan Scholes 于2004年出版了《战略管理》,Joan Magretta & Nan Stone 于2008年出版了《什么是管理》,这些学者将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战略管理理论日趋走向成熟。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自产生以来,根据研究主题和出发点的变化,先后形成了四种管理范式。

1.“三安”范式

(1) 理论内容。“三安”范式强调资源配置,研究的核心是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合理匹配,主要工具有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安索夫矩阵。SWOT分析是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细致分析,识别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从而得出SO、WO、ST、WT四种战略,使企业能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选择合适的战略。波士顿矩阵是将企业的产品分为明星类产品、现金牛类产品、问号类产品、瘦狗类产品四种,根据四种产品制定不同的战略。安索夫矩阵通过产品、市场的组合,得出四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分别是产品和现有市场、现有产品和新市场、新产品和现有市场、新产品和新市场,针对这四种产品/市场组合,提供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多角化四种对应战略。

(2)局限性。虽然“三安”范式在研究企业战略时考虑了与外部环境的匹配,但是它具有一定的缺点:第一,研究过程中强调环境具有可预测性,而实际上环境往往是复杂多变的;第二,企业需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而现实中企业的目标通常是模糊不确定的,第三,强调企业在市场上是游戏规则的接受者,而不注重企业竞争优势的培养,也不注重创新。

2.环境适应范式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世界经济环境出现动荡,“三安”范式被打破,环境适应范式产生。该范式以环境的不确定性为研究基础,强调管理的“动态变化”。

(1)理论内容。主要代表思想有逻辑渐进主义、学习模型、适应进化论。

逻辑渐进主义是由J.B. Quinn提出,他认为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公司战略时,并不是一次性确定企业的战略,而是会自觉探索未来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正企业战略。

学习模型是由William Giles 通过对壳牌公司的研究而提出的,他指出战略制定过程是学习的过程。P. Senge 对该理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出企业需要通过学习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学习不仅仅是企业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而是要形成一种文化,使得企业具备随着环境变化而及时改变的能力。

适应进化论以A.D. Chandler & Henry Mintzberg观点为代表,Chandler认为企业战略应该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组织结构则随着企业战略的改变而改变。Mintzberg认为企业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时,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概况总结后即为企业的战略。

(2)管理分析工具及局限性。环境适应范式的工具主要有SMFA法和战略不确定性评估矩阵。SMFA法包括审视(Scanning)、预警(Monitoring)、预测(Forecasting)、评估(Assessing),强调动态变化。战略不确定性评估矩阵涵盖紧迫性和重要性两个维度,四个事件,用以对环境的评价。

该范式具有一定的缺点:第一,该范式生态类比色彩浓重,将企业战略看作是在某种环境下生存的一种动物,这将产生一种思想悖论;第二,该学派的战略思想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分析工具而变得操作性不强;第三,环境适应范式过于强调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却没有突出企业如何进行行业竞争、如何形成竞争优势、如何采取竞争对策等问题。

3.产业组织范式

20世纪70、80年代,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结构趋于集中化;相比经济、政治环境的力量,产业组织的力量更大;行业内的一些大企业逐渐垄断市场,出现了垄断竞争;产业呈现出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特点,进入壁垒加大;比较有吸引力的产业往往会造就企业的成功。在这些改变的推动下,很多学者的研究重点逐渐向“竞争”转变。

(1)理论内容。产业组织范式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将企业战略与行业环境联系起来,行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范围,进而决定企业未来的获利水平,企业需要获得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企业地位、盈利能力两个。

(2)管理分析模型及局限性。该范式下的主要管理分析模型有SCP、PIMS、波特的竞争战略三种。

SCP分析模型是由美国学者Joe S. Bain等人提出的,是一个既深入分析了具体环节、又构建了完整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的模型。其基本含义是市场结构影响企业的行为,企业不同的行为又影响着企业的绩效。

PIMS分析模型含义是指战略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这种模型通过多年对2000多家企业的研究发现,企业的经营绩效受到战略要素的影响很大,有80%可以由这些战略要素进行解释。

波特的竞争战略模型由著名的竞争三部曲组成,战略管理理论主要有:第一,五力模型,分析了行业中决定企业竞争规模的五种力量,包括现有竞争者、买方的议价能力、卖方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第二,三种战略思想,分别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战略思路,即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第三,价值链理论,将企业活动进行战略分解,这些活动构成了企业价值链。

该范式主要存在以下局限:第一,该范式认为市场集中度高可以给企业带来高利润,而这项观点受到一些学者的反驳,认为行业集中度高步是企业绩效好的原因,而是结果;第二,该范式将战略分析的重心放在了产业上,过于注重对行业的研究,而忽略了对企业内部因素的分析。

4.资源能力范式

资源能力范式注重考虑企业绩效受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认为企业独特的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1)理论内容。该理论假设企业资源具有异质性、稀缺性,理论框架是“资源-战略-绩效”,核心思想是解释了资源的差异带来的战略的不同,战略的不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源自企业内部的无形资产、知识技能等异质资源,企业之所以能够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资源不可以被模仿、很难被替代。

(2)战略管理理论及局限性。该范式下常见的管理理论有Peteraf的四种竞争战略、核心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软实力理论。

Peteraf的四种竞争战略包括资源异质性竞争战略、事前限制竞争战略、事后限制竞争战略、不完全流动性战略。该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人们无法准确估计企业的哪一种资源或者资源组合能够对企业的业绩有重要影响,也没有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且仅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而没有提供分析工具。

核心能力理论有知识论、资源论、能力论、要素论,知识论的主要代表是Hamel & Prahalad,二人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由提出,指出判断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是被市场认可、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难以被竞争者模仿;资源论的代表是Wernerfelt & Penrose ,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一种特殊资源;能力论则认为核心竞争力由企业的一些列能力组合而成;要素论则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的技术、组织、渠道等一些要素组成。

动态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有整合观、惯例观、资源观等,并提出了阶层分类模型、双重过程模型、组织学习模型等,分析路径是行业外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制定战略—执行战略—积累资源—获取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该理论主要认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源自动态能力,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创新思维,但是该理论使用的前提是外部环境被假设为动荡的,而一定时间内外部环境有可能是相对稳定的。

软实力理论由约瑟夫提出,后由一些学者进行探讨,指出企业的软实力资源主要包括人力、文化、信息、学习力等。软实力理论是一个能力框架,能够对现有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整合,更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但该理论发展还不成熟,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加剧烈,内部因素的战略优势也更加难以确定,市场导向的变化,使得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出现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全面化。由于企业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国内的竞争,还将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行业内,还有可能来自其他行业。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必须具有全球观,考虑其他行业的竞争威胁。因此,战略管理理论内容也将更加全面化。

第二,动态化。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市场竞争更加剧烈,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多端,这就要求战略管理理论要有动态的视角,不仅关注企业内部因素,还要时刻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并注重二者的结合。

第三,整合性。未来战略管理理论将对过去代表性的战略理论观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理论系统,充分满足不同企业对战略管理的不同需要。

参考文献:

[1]PhilipKotler,Roland Bergerand Nils Bickhoff.StrategyandStrtegicM

anagement:A FirstBasic Understanding[J].Business and Economics, 2010,5.

[2]王安琪.西方战略管理学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2014(02).

[3]吴俊江,周丹.战略管理的思想演进及发展[J].科技资讯,2006(24).

作者:王凯

竞争优势理论实务论文 篇3:

基于传染病模型的管理会计实务扩散过程研究

【摘 要】 推进管理会计的应用除了要研究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的具体内容外,还需要从实务扩散与变革角度研究企业选择和采纳管理会计的过程。企业选择、采纳、使用管理会计工具的过程,也是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内部扩散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部的扩散方式和变革机制。文章借鉴传染病模型,构建管理会计实务在组织内传播的扩散模型。模型将引入的新型管理会计实务看作病毒扩散源,企业内的支持者类似于病毒感染者,中立者相当于易感者,反对者相当于免疫者,研究三者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对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部扩散与实施过程的影响。通过对传染病模型的阈值条件与平衡点进行分析,得出管理会计实务企业内扩散的三种状态,并提出促进管理会计工具有效实施的组织措施。

【关键词】 管理会计实务; 传染病模型; 扩散速率; 扩散状态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服务企业经营、提升决策质量和创造价值的重要工具。财政部2014年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变革与发展。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实施重在应用,其价值也体现于应用。企业应用管理会计,也是新旧管理会计制度、方法和体系的转换与变革,表现为企业对新型管理会计工具的选择、采纳和吸收。从管理会计本身来看,这种应用和变革也体现为新型工具和实务在企业内部的扩散。因此,新常态下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除软件的购入和工具的引进之外,更应考虑企业引入的管理会计工具在新环境下的应用过程,亦即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内部的扩散过程。

管理会计工具的扩散与变革同时也是一个规则和惯例的制度化过程,其实现要通过组织内成员对变革的支持,以完成新型工具的引入、采纳、实施和整合等过程,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会计体系的變革。因此,管理会计应用与实施是一个主要由组织内行动者主体推动的变革过程[ 1 ]。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的扩散和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阻力,现代管理会计工具在许多企业的实施并不顺利,实施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 2 ]。为推进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深入理解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部的扩散机理与路径应该是管理会计变革研究的重要内容。如果将新型管理会计实务(工具)看作一种组织知识,组织知识在企业内的传播是以员工为媒介,不同类型员工的接受度不同便会影响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效果。笔者发现管理会计在员工之间的此种扩散过程类似于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感染(吸收)的过程。因此,可以借鉴病毒在人群中的扩散与传播,研究新型管理会计实务在组织内的传播与吸收过程。探讨企业内管理会计实务吸收机制,研究管理会计实务扩散路径,对于推动管理会计变革,创建管理会计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管理会计工具应用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

管理会计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企业经营效率提升和价值增值具有重要作用[ 3 ],以作业成本法(ABC)为代表的新型管理会计工具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了方法手段和价值引擎[ 4 ]。因此,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对于企业的价值增值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有关管理会计的研究,大多基于组织理论中的系统学派理论与权变学派理论,集中于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构建[ 5-7 ]、工具方法开发与应用[ 8-9 ],部分学者涉及管理会计应用与变革的研究[ 10-12 ]。

管理会计研究偏重于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开发、选择与使用,少有人研究有关管理会计工具的学习与应用过程。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内被吸收是会计工具发挥效用的前提和关键,故研究管理会计在企业内扩散与吸收过程对构建管理会计体系至关重要。管理会计工具的普及应用是企业与相关行动者主体(其他企业、高校、咨询机构、政府、行业协会等)之间通过管理会计知识的相互传播学习建构网络并创造新实务的应用过程。管理会计实务的传播与创新,尤其是在企业内部的传播与扩散,其实质是管理会计实务与经营业务相结合,被员工接受和学习的过程,而其被员工支持、采纳和接受的程度,直接影响其实施效果。目前,鲜有学者基于微观个体企业角度来探讨创新型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的实现路径及扩散过程。

(二)传染病模型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相关研究

传染病模型是由常微分方程所描述的用以刻画传染病传播和流行规律的数学模型[ 13 ]。传染病模型最早主要用于传染病本身(如SARS)的预测和防控领域,近年来,学者们发现许多群体性的社会行为和突发事件同样遵循与传染病传播类似的规律,因此传染病模型也被广泛用于创新扩散、网络舆情传播、金融风险扩散、知识转移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14 ]。目前国内学者运用传染病模型的社会学研究大多集中在风险感知过程[ 15 ]、隐性知识传播[ 16-17 ]、信息扩散[ 18-20 ]等领域。刘源[ 16 ]阐述了用传染病模型研究隐性知识传播机制的可行性,建立员工隐性知识传播的传染病模型,并选取案例企业模拟传播过程;宋波等[ 18 ]在传染病模型基础上,建立口碑效应作用下的品牌扩散传播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探讨品牌推广的手段及影响品牌传播的因素;马颖等[ 13 ]运用传染病模型研究食品行业突发事件风险感知传递的特征和过程,建立食品行业突发事件风险感知传递的传染病模型;王砚羽和谢伟[ 21 ]采用传染病模型探讨商业模式扩散机制,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模仿及国家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管理启示。

本文将传染病模型引进会计学研究中,试图构建符合管理会计实务扩散的新型模型,为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提供参考。另外,目前采用模型分析方法探讨管理会计变革过程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拓宽管理会计研究范式,为管理会计变革研究提供借鉴。因此,本文借用传染病扩散模型建构思路,在分析管理会计实务扩散特征的情形下,探究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的扩散路径,构建符合管理会计实务特征的扩散模型。

三、管理会计实务扩散的企业内群体分析

企业本质上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nexus-of-contracts),各利益相关者在参与企业治理结构的设计和业务运营的过程中通过隐性或显性的契约相互联结以协调各自行为,并维持各自利益,会计制度是这些契约最为重要的制度基础[ 22 ]。员工与企业以及员工之间的利益协调除了受束于各种雇佣契约外,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契约,而管理契约的执行以管理会计信息为基础。因此,管理会计制度在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也是员工绩效计量和价值分配的重要契约,对各类员工的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具体来说,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变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涉及人员调整、薪酬奖惩、部门精化及工作环境改变等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问题。新型管理会计实务的引入会打破企业原先稳定的“利益格局”,重新界定企业各类员工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对原先的业务关系、信息沟通和利益分配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变革的实施将会对员工产生一定的变革成本和收益。变革成本主要包括员工学习成本、信息提供成本、信息使用成本、因利益调整而带来的收益下降;变革收益则包括新型管理会计实务带来的工作量减少、决策水平提高带来收益的提高以及所获取的管理会计知识。

(一)企业员工对管理会计实务扩散的影响分析

企业员工受认知能力和企业环境的影响,对管理会计实务的认知成本不同,且其自身利益受到管理会计实务实施的影响不同。按照企业员工对管理会计实务扩散的支持与否,可以分为三类: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支持者类似于病毒感染者,对新型管理会计实务具有传播扩散作用;中立者相当于易感者,指对新型实务了解不充分的企业员工;反对者相当于免疫者,指新型实务引入使其净收益为负的员工群体。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的扩散过程中需要不断权衡三者的利益关系。企业高层管理者或外部咨询公司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他们通过对外部市场中已有管理会计实务的了解,在分析自身企业经营环境、业务特征和管理需求上,选择合适的管理会计工具引入企业。引入的新型管理会计工具类似于传染病中的病毒,只有被企业内的大多数员工接受,并与业务相结合,才能形成“感染”和“流行”,发挥管理效应。

支持者是指企业内部对管理会计实务的实施持赞同态度的员工。首先,这些员工对新型管理会计实务比较了解,因而学习成本较低;其次,支持者既是“管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是“管理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例如财务部门人员、业务部门负责人,其需要提供的业务数据相对较少,工作流程较变革前变化不大,因此,其承担的变革成本相对较小,而变革收益较大;最后,财务部门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在管理会计变革中的优异表现,获得相应的业绩和职位提升。因此,对于支持者而言,引进管理会计实务所引致的总成本较小,而总收益相对较大,其净收益为正。中立者是指管理会计引入所带来的成本与收益基本持平的企业员工,他们对新型实务的引入往往持中立态度。反对者则是因新型管理会计实务的引入,需要承担很大的学习成本、信息收集成本,同时收益还可能短期受损的员工,他们对新型实务的实施持抵制态度。流行病在人群中的扩散由四个核心元素组成,管理会计实务扩散系统与之类似,具体含义见表1。

传染病模型(SIR)主要用于表述区域内易感者(Susceptibles)、染病者(Infectives)、移出者(Removed)三类群体的转移过程,研究疾病扩散的临界条件及疾病扩散速率等问题,进而为传染病防控提供对策。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的扩散类似于传染病病毒在某个仓室(相对封闭区域)的传播,但其扩散路径与经典传染病模型的传播路径略有区别,管理会计实务的扩散遵循中立者→反对者→支持者的转化。笔者在构建管理会计实务企业内扩散的模型时,考虑到管理会计的特征,重新定义了传统SIR模型中的参数含义,因此本文中的S、I、R所代表的含义和传染病模型有一定区别。管理会计实务企业内扩散过程如图1所示,图1中相关变量在下文做出释义。

新型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内部的扩散类似于流行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通过对影响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扩散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构建符合管理会计实務传播特征的扩散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分析,可以得到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扩散的条件和影响实务扩散速率的因子,进而提出推进实务在企业内快速扩散的具体措施。管理会计实务能否在企业内扩散的决定因素是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在扩散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管理会计实务引入初期企业资源调整幅度较大,企业员工学习成本、信息收集成本较高且员工短期利益难以实现,因此实务扩散阻力大,扩散率较低;在实务引入中期,信息收集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企业内部对实务了解的员工已形成一定规模,员工的学习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个体成员的学习成本降低,企业员工已初步看到新型实务所带来的收益,实务扩散阻力下降,扩散速率提升;在实务引入后期,学习成本达到最低,由于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前期的数据收集及整理,新型管理会计工具对企业发展与决策所带来的收益明显,扩散进一步得到推进。以上分析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企业三类群体的数量动态变化。

(二)模型构建

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扩散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动态过程。本文分析管理会计在组织内的扩散特征,借鉴传染病模型分析机理,构建新型管理会计实务企业内扩散模型。为保证模型的科学适用性,提出以下假设:

(1)企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企业员工是该系统中的扩散节点,在管理会计实务扩散过程中,系统内的扩散节点总数保持恒定,即整个变革过程中企业员工数大致平衡,不涉及大规模的扩张、重组等导致的员工大幅度增加和减少情况。

(2)管理会计实务扩散的主体按照对管理会计实务的态度分为中立者S(t)、反对者R(t)和支持者I(t),设定节点总数为N,则有S(t)+I(t)+R(t)=N。

(3)在t时刻,三类员工群体在企业总员工N中占比分别为s(t)、i(t)、r(t),且满足关系式s(t)+i(t)+r(t)=1,初始时刻三类员工占比分别为s0、i0、r0。

根据假设,每天每个中立者有效接触反对者的概率为λs(t),因反对者占比为r(t),故中立者转变为反对者的概率为λs(t)r(t),单位时间内支持者和反对者向中立者转变的概率为?啄r(t)+?琢i(t),单位时间内中立者和反对者转变为支持者的概率为?滋r(t)+?酌s(t)。因此,最终三类群体的占比为:

■=-λr(t)s(t)-?酌s(t)+?啄r(t)+?琢i(t) (1)

■=λr(t)s(t)-?啄r(t)-?滋r(t) (2)

■=?滋r(t)+?酌s(t)-?琢i(t) (3)

通过以上分析,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扩散可以用模型表示为:

■=-λr(t)s(t)-?酌s(t)+?啄r(t)+?琢i(t)■=λr(t)s(t)-?啄r(t)-?滋r(t)■=?滋r(t)+?酌s(t)-?琢i(t)s(t)+i(t)+r(t)=1 (4)

模型中参数释义如下:

λ表示实务抵触概率,即在实务扩散过程中反对者增长速率。

?酌表示实务扩散概率,即在扩散过程中员工间的实务知识有效传染概率。

?滋表示抵触状态转向支持的概率,即免疫者转变为感染者的概率。

?啄表示抵触态度转为观望态度的概率,即免疫者转变为易感者的概率。

?琢表示支持状态转变为观望状态的概率。

(三)模型解的阈值与稳定性分析

由s(t)+r(t)+i(t)=1,将i(t)=1-s(t)-r(t)代入模型(4)中消去i(t),得到:

■=-λs(t)r(t)-?酌s(t)+?啄r(t)+?琢[(1-s(t)-r(t)]■=λs(t)r(t)-?啄r(t)-?滋r(t)

(5)

进而可求得模型(4)的平衡点为:

E0:s*=■r*=0i*=■

E+:s*=■r*=■i*=■

由传染病模型求解方法可以得到模型(4)的“基本再生数”R0=■。当R0>1时,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扩散失败;当R0<1时,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能够扩散,支持者数量I(t)将单调递增趋向于固定值。R0=1是区分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扩散与否的阈值。

以上分析是对传染病模型的阈值和平衡点求解。由定理可知:若R0≥1,扩散失败平衡点E+(s*,r*,i*)不稳定,平衡点E0(s*,0,i*)全局渐近稳定,但不具有现实意义;若R0<1,扩散失败平衡点E0不稳定,扩散平衡点E+(s*,r*,i*)全局渐近稳定。

回归管理会计实务特征来看,基本再生数是指企业群体中反对者的一个数量变化绝对值。当R0>1时,说明企业内部反对者群体是呈递增的趋势,抵触率λ值偏大,管理会计实务无法在员工中得到有效传播;R0=1是模型的阈值,是实务扩散的最基本条件;当R0<1时,企业内新型实务的反对者呈先递增后递减趋势,而支持者呈现出先慢速递增后快速递增的态势,但新型实务在企业内实施效果受?酌值影响。

笔者认为稳定状态下,当企业内中立者和支持者群体占比高于50%,就表明管理会计实务能够在企业内广泛传播,且能够达到一个全局渐近稳定的状态。即:s*+i*>50%,由平衡点解可以得到:

s*+i*=■+■>1/2

即?酌>■;令■=k

通过对?酌值的讨论,能够明确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扩散的现状,?酌值的大小影响着扩散速率的大小,决定着实务最终在企业内部的效用。从平衡点E+(s*,r*,i*)可以看出平衡点r*、i*均是关于参数?琢、λ、?滋、?啄、?酌的函数。

(四)管理会计实务扩散的路径分析

当R0>1,即■>1时为管理会计实务企业内扩散的第一种状态,即扩散失败。原因是λ值较大且?啄、?滋值较小,λ值较大说明企业内反对者员工在迅速扩增。此时,管理会计实务企业内扩散达不到阈值条件,说明新型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没有實施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前期工作不到位,在实务引入后有大量观望者转变为实务的反对者,且在反对者增多后,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态势的发展。

当R0<1,即■<1时为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扩散的第二种状态,即实务能够在企业内得到运用。由上文分析可知R0=1是实务扩散与否的阈值条件,当R0<1时说明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是被接受的。实务被接受并不代表新型实务能够在企业内产生最大效用,实务的实施效用受平衡点位置影响,平衡点的位置说明扩散模型最终收敛的状态,决定着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的扩散效用。具体分以下两种情况:

(1)R0<1,?酌

(2)R0<1,?酌>k。此种情况表明实务被企业所接受,且能够充分发挥实务功效,服务企业价值增值。?酌值越大,表明管理会计实务支持者占比越大,实务越能够得到充分实施,相应的由新型实务带来的收益越大。

通过确定的λ、?滋、?啄值能够明确实务能否在企业内扩散,然后通过确定的?酌值得出新型实务是否适合在企业内推广。管理会计实务企业内扩散如图2所示。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借鉴传染病模型,分析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的扩散过程和影响因素,构建企业内管理会计实务扩散模型。根据模型的阈值和平衡点分析,当R0>1,λ>?啄+?滋时,相当于传染病模型中的感染者全部清除,免疫者最终充满仓室。管理会计变革的反对者会逐渐增加,并成为企业内部的主流,而支持者则逐步减少,并最终退化为零,管理会计实务对员工的感染为零。因此,若要提升感染者的水平,需要减少λ,增大?啄和?滋,增加?酌值。提出以下建议:

(1)搭建企业内部学习平台,降低员工的学习成本,提高其变革收益。R0>1意味着企业员工对新型实务不够了解,需要加强学习培训。在变革初期,许多员工尤其是业务部门员工对将要实施的管理会计实务了解不够,学习成本高,同时由于在實施初期需要其配合提供基础数据,增加许多额外工作量,变革发动者对因项目实施可能给企业以及员工个人所带来的收益解释不够。这就会导致中立者向反对者转化的比率λ增大,支持者与一般员工之间形成隔离,业务与财务分割,形成病毒(管理会计实务)与易感人群(中立者)、感染者(支持者)与易感人群(中立者)之间的隔离,进而形成大量员工对管理会计实务产生免疫排斥效应,新型管理会计实务难以有效推进。因此,需要在企业内部搭建学习平台,加强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推动非财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提升其从管理会计角度对自身业务的认识和管理能力水平,降低改革反对者的形成基础。

(2)强化企业内外部沟通机制。增大?啄和?滋,提高反对者向中立者和支持者转化的比率,需要加强企业的内外部沟通机制。员工内部的有效沟通能够降低新型实务引入所带来的学习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成本。一种新型的管理会计工具往往牵涉企业内部各部门利益,需要各部门联动才能有效推进管理会计工具改革,因此增强企业内部沟通机制,做到业财有机融合是推进实务扩散的重要举措。企业外部的有效沟通主要是指企业与咨询服务机构的沟通。管理会计咨询服务是促进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企业与管理会计咨询公司、注册会计师行业、会计软件公司等的联系沟通,能够使企业及时掌握管理会计先进工具,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强化企业内外部沟通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员工学习成本,弱化支持者、反对者和中立者之间的认知屏障,促使更多的中立者和反对者转变为支持者,更有助于管理会计工具的变革。

(3)建立完备的信息共享系统。?酌>k是提高管理会计实务在企业内流行水平的重要条件。?酌值较高意味着中立者向支持者转变速率高,此时企业最应加强信息体系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以坚实的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结合管理需要、经营业务和会计要求,灵活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为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服务,并且有助于实务反对者对新型实务进行全面学习认识。通过信息共享系统能够降低新型实务扩散时的信息收集成本和信息使用成本,提高管理层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 殷俊明,何伟霞,王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管理会计变革研究[J].财务研究,2017(3):45-53.

[2] 周琳,潘飞,刘燕军,等.管理会计变革与创新的实地研究[J].会计研究,2012(3):85-95.

[3] 冯巧根.供给侧改革与激励机制创新[J].会计之友,2016(7):128-133.

[4] 殷俊明,王跃堂.基于价值链的集成成本管理系统[J].华东经济管理,2011(9):127-130.

[5] 于增彪,桑向阳.为什么业务流程管理总是败多胜少:一个管理会计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4(6):48-56.

[6] 王斌,顾惠忠.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会计研究,2014(1):13-20.

[7] 潘飞,许宇鹏.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7(11):7-10.

[8] 欧佩玉,王平心.作业分析法及其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的应用[J].会计研究,2000(2):46-51.

[9] 田高良,赵宏祥,李君艳.清单管理嵌入管理体系探索[J].会计研究,2015(4):55-61.

[10] 戴璐,支晓强.企业引进管理会计方法的排斥效应、后续变革与影响因素:基于国有企业情景的案例调查[J].南开管理评论,2015(2):103-114.

[11] ALCOUFEE S, BERLAND N, LEVANT Y. The role of actor-networks in the diffusion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novation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getary control, GP method and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France[J]. Psychological Reports,2008,94(1):227-390.

[12] 汤谷良,戴天婧.中央企业EVA评价制度实施效果的理论解释[J].会计研究,2015(9):35-43.

[13] 马颖,张园园,宋文广.食品行业突发事件风险感知的传染病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13(9):123-130.

[14] 张发,李璐,宣慧玉.传染病传播模型综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9):1736-1744.

[15] 马颖,丁周敏,张园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模仿传染行为研究[J].科研管理,2015(6):168-176.

[16] 刘源.“传染病模型”在隐性知识传播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168-171.

[17] 张生太,李涛,段兴民.组织内部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4(4):28-32.

[18] 宋波,徐飞,刘娴.基于传染病模型的口碑对品牌传播的作用机理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12(1):57-65.

[19] 刘巧玲,李劲,肖人彬.基于参数反演的网络舆情传播趋势预测:以新浪微博为例[J].计算机应用,2017(5):1419-1423.

[20] 沈超,朱庆华,沈洪洲.网络谣言传播群体态度演变研究[J].现代图书馆情报技术,2016(6):37-45.

[21] 王砚羽,谢伟.基于传染病模型的商业模式扩散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5(7):10-18.

[22] 刘建秋.企业契约联结的结构与运行:一个分析框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4):68-72.

作者:殷俊明 王军 江丽君

上一篇:虫草素药理学分析论文下一篇:电力营销分析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