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优势理论

2022-06-30

第一篇:国际竞争优势理论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钻石理论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作者:刘学忠 崔茂森

论文关键词 钻石理论/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

论文来源 农村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竞争优势总体上有所减弱。农产品贸易的顺差减少,并从2004年开始出现逆差。加入WTO以后,中国要履行有关农产品的入世承诺,这将给中国农业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压力。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钻石理论,该理论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发展农产品贸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一、钻石理论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等10个国家的100多个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后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能否取得成功或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取决于4个关键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此外,波特认为机会和政府行为作为另外两个辅助因素影响着上述4个因素,也对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这六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完整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National Diamond)”体系,也就是著名的“钻石理论”。[1]

1.生产要素

可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初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半熟练和不熟练的劳动力等,这些要素不需要进行开发或仅需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拥有的。高级要素则是通过投资开发创造出来的,包括受过高水平教育的人力、现代化的电信通讯基础设施等。初级生产要素是高级生产要素的基础,但是一国想要经由生产要素建立起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后者的可获得性与精制程度也决定了经济主体能否获得较多比较利益的能力。

2.需求条件

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内需市场的大小对企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需求对一国企业和产品竞争优势的作用表现在:①老练的、挑剔的买主有助于产品高标准的设计、生产。②前瞻性的买方需求有助于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③ 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及独立的买主数量会对一国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相关产业是指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其发达和完善程度关系着主导产业的产品成本、品质和信息交流,从而影响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相关产业的产品有效率,主导产业才会有效率;相关产业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利于主导产业建立国际竞争优势。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组织结构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

合便形成了国家竞争优势。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对该国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重大影响。国内竞争的存在会对企业形成强大的压力,迫使企业去改进技术、进行创新和寻求更多的可持续竞争的来源,从而有利于该国竞争优势的形成。

此外,发展机遇和政府作用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起辅助作用。包括重大技术革新在内的一些机遇事件可能会打断事物的正常进程,使原来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失去竞争优势,落后国家的企业则可借此获得竞争优势,并后来居上。政府的作用也日益重要。政府可通过管理制度、法令与条例、金融、投资、税收等政策来影响该国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从而加速或者增加获得竞争优势的可能性。

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特点是:①在不完全竞争的前提下,提出了确认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方式的分析工具,用竞争优势取代比较优势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②是一种动态的比较利益理论,不仅考虑现实存在的利益对比,而且考虑潜在的利益对比,强调一国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的后天努力和进取精神,从而能够解释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并给后进国家争取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③进一步探讨了需求与需求结构对一国竞争优势的作用和影响。[2]

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整体竞争力:水平低,出口增长缓慢,竞争力薄弱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生产量第一大国,但中国农产品出口比例却一直很低。200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233.9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132.7%,但在世界排名中,仍居于美国、加拿大、巴西之后。从占有率上看,农产品出口额仅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94%,占农业总产值的5.3%,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12%;从人均出口额上看,中国农业劳动力平均的农产品出口额为76美元/人,与发达国家相差三四百倍,是世界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199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占中国出口总额比重为17.2%,之后各年除了1994年略有上升外,其余年份均呈下降态势。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幅度有限,而工业制成品大幅增长,占出口总额比重不断上升,1990至200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以年均6.2%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工业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则达到19.4%。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http//:)及中国统计数据库有关数据计算整理。

如果仅从“入世”以后看,中国农产品贸易状况如何呢?

从表1可以看出,“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呈现如下特点:

(1)农产品进出口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创历史最高水平。2002~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幅度分别为13%、18%、9.1%和17.9%,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达275.8亿美元。但是,在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的同时,农产品进口增长更快,200

3、2004年农产品进口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52%、48.1%,2004年进口额达到280.3亿美元。2005年由于对粮食进口进行了控制,进口额增速回落到2.4%。

(2)农产品出口额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到2005年仅占3.6%。其原因是农产品出口额增长幅度不大,而中国出口总额则由于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

(3)农产品进口额在中国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入世”前农产品进口额在中国

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但“入世”后,由2002年的4.22%上升到2004年的4.99%。其主要原因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如小麦、大豆等进口大幅攀升。2005年由于对粮食进口的控制,比重稍有下降。

(4)顺差逐年减少,并在2004年首次出现较大逆差。200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顺差为56.9亿美元,2003年减少为25亿美元,2004年逆差达到46亿美元(按WTO口径,即不含水产品,则接近84亿美元)。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加大农业开放力度,粮食进口大幅增长,是出现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2.结构竞争力:优势正在减弱,劣势正在加大

(1)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农产品出口长期依赖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较小的初级产品为主,初级农产品比重达到60%,加工产品仅有40%,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荷兰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分别为25%和75%。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品占其总生产量的90%以上,加工转化后产值增加2~3倍;而中国农产品的加工品只占其总生产量的25%左右,加工产值只增加30%左右。

(2)出口产品中,传统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正在逐步丧失其优势。中国的蔬菜、水果、水产品、畜产品等大类出口农产品具有劳动力成本或资源优势,但目前国际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和资本含量越来越高(譬如荷兰设施农业生产的蔬菜),劳动生产率也增长很快,中国的传统优势正在不断丧失。

(3)从资源禀赋来看,受国内资源的制约,土地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不具有优势。其中,属于典型土地密集型产品如小麦生产;食品中的乳品及蛋品、糖、糖制品及饲料(不包括未碾磨谷物)出口也不占优势。

(4)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虽然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一些产品的出口金额占世界市场的比重并未取得明显增长。以蔬菜为例,1995~2004年,中国蔬菜出口数量占世界市场同类产品出口总数比重由16.5%上升到21.2%,但出口金额占世界市场总额的比重却仅仅由16.7%提高到16.8%,只提高了0.1个百分点(根据FAO数据计算结果)。

3.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也称为贸易专业化系数(TSC),是指一国贸易进出口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公式为:TC指数=(行业出口值—进口值)/(行业出口值+进口值),其取值范围为-1至1。一般认为,当0.8≤TC<1时,该行业具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当0.5≤TC<0.8时,该行业具有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当0

可以看出:

(1)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0.33下降到2003年的0.06,2004年起农产品总体TC指数由正值转为负值,即进口额超过出口额。这说明尽管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竞争力不强。

(2)水产品、蔬菜及水果的TC指数全为正值,说明中国这几大类农产品有竞争力,但同时

可以明显地看到,两大类农产品的TC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中国这些传统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正在下降。

(3)畜产品的TC指数大部分年份为正值,从2003年开始转为负值,由竞争优势转为微弱的竞争劣势。当然这并不表明中国所有的畜产品都失去了竞争优势,中国活动物、肉及肉制品出口有一定的竞争力,乳品没有竞争力,而生皮及毛皮由于服装业的需要进口量较大(笔者将另文对此进行分析)。

(4)油籽及含油果实、动植物油脂及蜡两大类产品TC指数全为负值,而且逐年增大,分别由1997年的-0.

52、-0.45增大到2005年的-0.8

4、-0.85,其中动植物油脂及蜡2003年和2004年的指数甚至达到-0.93,说明其劣势正在逐年加大,由一般竞争劣势下降为明显的竞争劣势,基本上全是进口,表明其受外来竞争的冲击相当大,自身竞争力非常薄弱。

(5)谷物及制品除了2004年以外都为正值,但这并不表明中国的谷物都具有竞争优势,对此应作具体分析。F2QC06.JPG src="/pic/J4/J41463251433036.JPG" border=0>

数据来源:根据FAO统计数据计算整理。

由表3可以看出,中国小麦TC指数基本上为负值,2000年以前TC值在-0.7左右,说明具有较明显的竞争劣势,之后劣势有所减弱,甚至在2003年表现出微弱的竞争优势,2004年再度表现为明显的竞争劣势。玉米的TC指数变化较大,半数年份为正值,表现出较弱的竞争优势;半数年份为负值,表现出较弱的竞争劣势。有关研究表明,中国每公斤小麦生产成本是美国的

1.2倍,是阿根廷的1.4倍,是加拿大和法国的2倍多;每公斤玉米生产成本是美国和阿根廷的

1.1—1.2倍,是法国的2倍多。[3]

中国大米的TC指数基本上为正值,1999年以前TC值呈上升趋势,之后一路下滑到2003年的0.54,甚至在2004年表现出微弱的劣势(2004年粮食进口具有特殊性)。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大米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谷物进出口呈现出较强的波动性,进出口极不稳定。主要原因是受产量、价格和粮食安全政策的影响。

三、钻石理论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

中国农产品竞争力薄弱与对农业的定位和认识偏差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对农业、农产品贸易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扶持都不到位,即使在发展战略上,也往往是停留在口号上,得不到彻底执行。中国农业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农村发展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要加快农业的发展,培育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农产品贸易对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必须把发展农产品贸易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除了政府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以外,生产者、加工企业也要转变思想观念。首先要增强竞争意识。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转变思想观念是提高竞争力的先导。入世后竞争的范围由国内扩大到全球,竞争更加激烈。要清醒地看到这个严峻的挑战,增强竞争意识,否则就是死路一条。其二要发挥民族特色产品的比较优势,开辟无竞争对手的领域。特色就是竞争力。各地都应当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发展特色产品,打入无竞争领域。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的潜在优势,扩大特色农产品出口。其三是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树立新的竞争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优化进出口结构,提升和保持传统优势,挖掘潜在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不仅强调现实的利益对比,还强调潜在的利益对比。作为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型农产品要努力保持其优势,提升其竞争力。随着当前这些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要充分注重对高级生产要素的培养,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传统优势。同时更需要挖掘潜在的比较优势,只有大力发展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培育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3.挖掘内需,以高质量农产品的内需市场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影响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要加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使国民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以此提高生产者和加工企业的质量意识,通过高质量需求的扩大和结构升级,带动生产者和加工企业调整农产品结构,通过技术创新,着重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出口前景好的高附加值农产品,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政府要继续实施一系列政策,鼓励生产高质量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一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逐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网;二是继续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大农产品标准制订和推广应用的力度,引导农民、加工企业运用标准化技术生产农产品。

4.加大对相关和支撑产业的支持力度

农业的相关和支撑产业,如农药、化肥、农膜、农机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对这些行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这些行业的产品成本降下来,价格降低了,有利于农产品降低成本;这些行业的产品质量提高了,有利于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建立和完善创新机制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机遇瞬间即逝,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以及对新市场的开拓能力等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基础。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必须有一套可行的创新机制作为保障。首先,政府作为建立创新机制的牵头人,要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带动产学研联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国际合作,使企业在对外开放中学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其次,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主体,应有不畏风险的创新精神,通过创新化险为夷,化挑战为机遇,积极开拓市场,主动找寻强劲的竞争者与之公平竞争,主动挖掘国内不同层次居民和企业的需求,在竞争中占据主动,积极走向国际市场;要瞄准本行业科技发展前沿,抓住那些对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加大创新投入;在企业内部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市场发展趋势的管理规范,强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以保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6.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引导农业生产及加工向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在保持传统比较优势的同时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将培育高级生产要素作为长期不变的战略任务,持续不断地增加对农业教育、科研、开发等诸多高级要素的投入;要充分利用中国WTO框架下的“绿箱”、“黄箱”政策空间,建立起适应中国农产品出口发展要求的支持与保护体系。首先是增加出口农产品基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信息化、良种化、农业生态环境等的财政投入,加快出口基地的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

其次是制定刺激农产品出口政策,强化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的服务功能,政府要通过谈判争取与其他国家签订有利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协议,消除或减少农产品贸易壁垒。再次是加快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起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检验检疫、内贸、外贸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的,且政策透明、管理科学高效的农产品出口管理体制。最后是加快行业组织建设,包括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农产品出口协会的建设。

第二篇:竞争优势理论的特点

传统的以H-O理论基本上是一个静态的理论体系,缺乏动态的眼光分析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了克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在H-O理论的框架之外寻求新的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选择,目前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认为,一国的贸易优势并不象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宣称的那样简单地决定于一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利率、汇率,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国的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由于当代的国际竞争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和吸收,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日益超出单个企业或行业的范围,成为一个经济体内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国的价值观、文化、经济结构和历史都成为竞争优势产生的来源。

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模型(又称钻石模型)包括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country specific determinants)和两种外部力量。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包括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公司的战略、组织以及竞争。两种外部力量是随机事件和政府。

竞争优势理论的文献综述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关注的问题。对于竞争优势的研究经济管理学家们主要形成了外生论和内生论两条大途径,目前主流的理论学派有以下四种。

一、竞争优势内生论

1.基于资源的企业内部可持续成长理论

蓬茹斯(Penrose,1959)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影响因素和成长机制,建立起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认为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是决定企业成长的基础,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概括起来,潘罗斯理论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能力与资源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潘罗斯指出,企业是建立在一个管理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成长则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而这又决定于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经验。企业通过更完全、更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企业成长,同时企业的成长使得更多的管理能力得以释放,并面对新的未被利用的资源,从而推动企业新的成长。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便是通过管理能力的积累不断地挖掘未利用资源的无限过程,管理能力是企业成长速度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企业成长过快,超过了管理能力积累和企业特定知识获取的速度,那么企业运作的效率就会受到影响,企业成长也将陷入停滞。

(2)企业所拥有的特定资源所产生的超额能力(excesscapability)~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力。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除包括有形资产外,更重要的是还包括无形资源。资源(尤其是无形资源)的不可分割性导致企业产生超额能力。

(3)企业的多元化成长常常基于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特定专长。蓬茹斯指出,许多大企业多元化成长和扩张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于,它们高度依赖于专业化制造领域积累起来的能力和技术知识。这些能力和知识是企业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以各种隐含方式积累而成的,它们一方面在企业成长扩张的进程中不断演进,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成长的方向和路径。蓬茹斯同时强调了创新能力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性,认为产品和组织创新均是企业成长的推动因素,企业成长的重要一环是发现潜在的成长机会,二者均取决于创新能力。后来的一些学者(如Wemefet,1984;Teeee;Pisano and Shuen,1990;Peteraf,1993)对蓬茹斯的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资源基础论学派。伯格?沃纳菲尔特 (Wemefet)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束组成的集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尤其是一些异质性资源。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通过创新、变革和强化管理等手段积蓄、整合并促进资源增值进而追求企业持续成长的过程。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存在这样一个隐含的假设,即资源的效用是可以脱离人的活动而客观存在,该理论把竞争优势的源泉定义在具体的作为物的资源上,完全脱离了企业中人的因素,造成了资源与其配置者之间的分离。实际上,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源能够发挥多大的效用完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资源异质性的背后是人的异质性。

2.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Prahalad and Hamel,2001)为代表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理论对企业资源论做了进一步引申,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企业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能力体系,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多方面资源、技术和不同技能的有机组合;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来开拓产品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企业能力作为企业拥有的主要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一种动力机制。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集体学识,尤其是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以及整合众多技术流的能力;核心能力是分布于组织内部,以及跨越组织边界的特殊物质,在核心能力统领之下,许多根本不同的业务变成了可以协调一致的业务。一套强有力的核心能力的存在决定了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能产生出企业特有的生命线。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探寻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过程中,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强调了企业内部的资源、核心技术、技能等核心能力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性,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由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资源变成了资源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但显然它又忽视了不断变化的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同时,并未清晰地对除核心技术外

企业由哪些核心能力组成,每一核心能力又由什么构成作明确鉴定。

二、竞争优势外生论

在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中,曾经一度处于主流地位的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外生理论认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所在,竞争优势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主导力量。波特(Poter,1985)沿用产业经济学“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通过产业吸引力和产业定位的分析,提出产业发展前景和产业内五种竞争力决定产业吸引力。他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在位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供应商和购买者等五种竞争力量的整合。竞争优势的确立取决于竞争战略的选择,竞争战略就是在某一产业里寻求一个有利的竞争地位,即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各种影响力而建立一个有利可图和持之以恒的地位。竞争战略的选择则包括两个中心问题:一是进入有吸引力的产业;二是在选定的产业内形成相对位势。产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竞争规律的确立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战略的形成,竞争战略必须从对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中产生,竞争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这些规律,最理想的是将这些规律转换使其对企业有利。

三、知识基础理论

德姆塞茨(Demsetz,1988)的企业知识论是对企业能力理论的进一步引申。他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配置资源等创新活动的能力,从而最终在产出及市场中体现出竞争优势;同时,知识具有难以模仿性,它通过具有路径依赖性的积累过程才能获得并发挥作用,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下去;而由知识决定的认知学习能力是企业开发新的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野中郁次郎(1991)认为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尤其是一些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当前的知识存在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企业内各种资源效能发挥的差别都是由现有的知识所决定的;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从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各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从客观上说都完全是相同的,但由于企业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尽一致,所以它们所能发现的市场机会也不相同。企业知识论强调了知识对企业成长的作用,但尚未明晰知识与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尚未就知识对企业成长的经济学逻辑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该理论尚在发展之中。

四、小结

关于竞争优势的这几个流派的观点笔者认为,他们本质上是不矛盾的,它们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其持久性的问题。

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理论

围绕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中外理论界的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充分的阐述。1971年安德鲁斯构造的SWOT矩阵,可以看成是较早的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分析企业“能够做的(can do)”(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和“可能做的(might do)”(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匹配。虽然这个模型有许多缺陷,但该模型事实上确立了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作为竞争优势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此后经济学与管理学在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成因方面,形成了比较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外生论和比较关注内部条件的内生论两大流派。

一、竞争优势的外生论

外生论认为,企业是同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外部环境和市场结构决定的。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分析理论是竞争优势外生论的典型代表。迈克尔·波特以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为基础,把目光对准竞争对手,构建了包括(1)新进入者威胁;(2)顾客讨价还价能力;(3)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 (4)替代产品或者替代服务的威胁;(5)本产业现存企业之间的竞争等5种力量在内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型。他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5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不同而各异。波特认为现有产业组织结构特征或产业吸引力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惟一来源。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企业要获取有利的竞争位势就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战略,主要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因此,企业竞争优势表现在企业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异化优势,把企业竞争力归结为企业对所在产业市场结构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反应能力,强调企业的价格、成本、规模化生产效率的竞争,其核心是效率的竞争。

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开创了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先河,他认为合理的产业政策应致力于形成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结构环境。其勾勒的5种竞争力量对于企业制定自身战略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但波特的理论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波特的产业分析模式仍是将企业作为一个“黑箱”处理。认为产业内的企业是同质的,过分强调外部环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这常常诱使企业进入一些利润较高但缺乏运作经验或者与主业不相关的产业,导致企业战略上的盲目多元化。其次,波特将产业定位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可是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因为实证分析表明:产业中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主要不是外在的产业组织结构特征,而是企业内部资源禀斌差异(Rumelt,1984)。再者,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主次难分,忽视了核心能力问题。

二、竞争优势的内生论

内生论则认为企业是异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决定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差异,内生论认为行业对竞争力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只是全部影响的一部分。即使在缺乏吸引力的行业中,只要企业在长期积累中形成了独特的、不可模仿和替代的资源或能力,同样可以取得竞争优势。

内生论的主要理论是资源基础理论。Wernerfelt(1984)首先提出了“资源基础观点”一词。他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它以两个假设作为分析前提:(1)企业所拥有的战略资源是异质的(所以某些企业因为拥有其他企业所缺乏的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2)这些资源在企业之间不能完全流动,所以,异质性得以持续(也就是竞争优势得以持续)。Wernerfelt把资源定义为企业所半永久性拥有的 (有形和无形)的资产。如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高技能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而巴尼(Barney)则把资源定义为:“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之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等”。在这些资源中,对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进而对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的部分被定义为战略性资源。

内生论的另一重要理论是企业能力理论。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企业的能力差异。而企业能力上的差异则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企业能力理论中,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 (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他认为工业开展着无限多的活动,而这些活动需要由具备能力的组织来开展。其实能力理论与资源理论一样都是从企业内部出发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并且都是以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为研究主题。也正是这一原因,有的学者不区分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将两个理论通称为资源(能力)理论。但由于普拉哈拉德(C.K.Pahalad)与哈默(G.Hamel)的开拓性贡献,能力理论逐渐独立于资源理论,并且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在本质上表现为企业所特有的知识(学识),这些知识(学识)是以企业内部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正因为企业拥有独特的知识(学识),才使得企业具有了实现竞争优势的异质性资源。从战略管理角度看,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核心能力,企业才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才能在顾客心目中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只有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

资源能力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理论,它告诉我们应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而不是从企业外部条件来寻找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源,它的应用价值在于使管理者把目光集中于企业自身的力量上,帮助管理者识别那些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并建议他们从资源与能力的角度制定企业战略和进行决策。但企业资源能力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产品市场的同质性和稳定性为前提,没有考虑资源的价值取决于需求的变化;(2)基于“历史有效性”的假设,认为因果关系会自动达到稳定均衡,没有考虑演化的历史过程;(3)机械的企业观,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4)对企业的资源能力在竞争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所知甚少,等等。

三、竞争优势分析的理论新框架

企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产业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与外部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外部环境对企业管理的目标和内容,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则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基础,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基石。上述企业竞争优势的外生论和内生论对此分别进行了阐述。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成功地单独给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全部解释:没有战略资源、核心能力构筑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企业的定位和环境分析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同样,没有对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清晰的洞察,从面形成明确的企业发展主题,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就会无所适从,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实施也会偏离方向。为此有必要运用系统的、互动的思想将环境与定位、资源以及能力等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角度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框架。

整合分析框架的简要说明:

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整合分析框架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I外部环境模块;II资源模块;III能力模块;IV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

1.外部环境模块

由于企业特有的资源,特别是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其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刚性或者说“路径依赖”,因此需要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但今天环境问题的动态性、全球性、不确定性等给企业带来更多机会与威胁,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显然不能仅仅关注内部因素。尤其对于缺乏人力资源、缺乏企业家精神、缺乏核心能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而言,就不能仅仅限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建设问题,还要特别关注外部市场环境结构缺陷对提升竞争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外部环境不仅对企业战略的制定与成功实施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企业资源与能力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企业竞争优势问题分析时,外部环境分析与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的协同互动是最基本的思想。

2.资源模块

企业资源包括两类,一是可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二是从事经营的一般资源。所谓战略资源是那些符合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和不可模仿的,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租并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基础的资源。该模块的功能是企业资源集中识别和战略资源的培育。

应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主题,对比企业的资源存量,判断是否存在资源缺口。如果资源存量满足不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就应以兼并或战略联盟等形式从外部获取资源;如果能满足要求,则转下一环节,进行战略资源识别。如果企业资源能够产生经济租,则说明战略资源存在,自然转向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如果企业资源不能够产生经济租,则说明战略资源不存在,则要结合环境与战略的要求,培育企业的战略资源,再返回到存量资源与战略主题对比环节开始再循环。

3.能力模块

企业的能力包括能够建立竞争优势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企业从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一般性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那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交易和不可模仿性的,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租并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基础的能力。该模块的功能在于企业能力的集中识别和培育核心能力,判断是否存在能力缺口。如果能力存量满足不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则通过兼并、战略联盟等方式向外部获取能力;如果能力存量满足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就转到下一流程,进行核心能力的识别。如果企业能力能够产生经济租,表明核心能力存在,自然转向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如果企业能力不能够产生经济租,表明核心能力不存在,要结合环境与战略的要求,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再返回到存量能力与战略主题的对比环节开始再循环。

4.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

所谓战略资产是一个企业特有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是一个企业取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沃顿商学院的保罗·J.H.舒梅克在《动态竞争战略》一书中采用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分析法综合确定战略资产,包括战略性行业要素。本文定义的战略资产只是指企业内部的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即战略性资源与核心能力。企业根据整合后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即战略性资产,结合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制定并实施战略,从而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一旦形成竞争优势,由于环境与资源、能力的动态性,这种竞争优势也只能是动态的竞争优势。为了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目标,企业在执行战略实现竞争优势的经营过程中,需要不断对环境与内部资源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企业持续成长的资源能力缺口,然后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地补充资源与能力,从而为下一个资源、能力、战略、竞争优势的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晓春.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内涵、成果和趋势[J].经济管理,2004,(20).

[2]Porter,M.E.(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Ne w York:The Free Press.

[3]王核成,孟艳芬.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研究[J].科研管理,2004,(6).

[4]金碚.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孟雷.三种企业竞争优势观的整合研究[J].工业企业管理,2004,(10).

[6]罗元青.企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环境分析[J].经济管理,2004,(22).

[7]李海舰,聂辉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其战略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2002,(9).

[8]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2,(4).

[9]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10]于武,张晓文,韩培.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J].企业管理,2002,(12).

第三篇:关于竞争优势战略的理论综述

[摘要]企业如何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从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关于竞争优势来源的研究一般分成两种观点:一种是强调企业外部市场力的产业分析理论,一种是强调企业内源因素的企业能力理论。前者是以哈佛商学院的近克尔-波特所提出的产业分析的一般模式为代表,影响也最为深远;后者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能力基础理论”两个学派。文章对这些竞争优势战略理论进行综述,并作比较分析。

[关键词]竞争优势;资源;能力;核心能力

[作者简介]朱文峰,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竞争、营销管理,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8)11-0019-0003

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使组织别具一格和与众不同(罗宾斯和库尔特,2003,P.215)。企业如何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从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关于竞争优势来源的研究一般分成两种观点:一种是强调企业外部市场力的产业分析理论,一种是强调企业内源因素的企业能力理论。

一、产业分析理论

这一理论以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产业分析的一般模式为代表,影响也最为深远(史煜筠,2000)。

波特在其影响广泛的三部著作――《竞争战略:产业与竞争者分析技巧》(1980)、《竞争优势:创造与维持高绩效》(1985)和《国家竞争优势》(1990)中对企业战略相关的内外竞争环境,从企业内部活动成本、外部产业结构、地域产业集群等不同层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剖,构建了产业结构分析的战略框架。

波特理解竞争战略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产业,一种产业是生产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者的群体,它们彼此间直接竞争(周晓东和项保华,2003)。有些相关产业尽管它们服务的消费者是相同的,但生产的产品不同,它们各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或者说不同企业业绩差异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显示竞争的激烈程度与维持持久赢利的机会,表明产业吸引力,说明跨行业的业绩差异;另一个是企业定位,决定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也决定了企业的赢利能力是高于还是低于产业的平均水平。在产业结构并不理想、产业的平均赢利能力并不高的情况下,定位合适的企业仍然可能获得很高的投资收益率,这取决于企业的竞争优势战略。

波特认为企业拥有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低成本或差异性,这两种竞争优势的基本形式与企业寻求获取这种优势的活动范围相结合,就形成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中。集中战略有两种变形,即成本集中和差异化集中,如图1所示:

每一种基本战略都涉及通向竞争优势的迥然不同的途径以及为建立竞争优势采用战略目标范围来框定竞争类型的选择。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在多个产业细分的广阔范围内寻求优势,而集中战略在一个狭窄的单个细分中寻求成本优势(成本集中)或差异化(差异化集中)。

基本战略概念的深层含义是竞争优势为任何战略的核心所在,而创造竞争优势要求企业作出选择――如果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它必须选择它所要获取的竞争优势的类型以及活动于其中的范围。

波特在《竞争优势》中将影响与决定行业结构与企业战略的因素归结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认为这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元,并进一步认为价值创造活动受初始条件与管理决策的影响,而初始条件与管理决策又受到企业环境的影响。

宝贡敏(2004,P.132)认为:“企业价值链分析的核心思想是确认企业的优势与劣势的确切位置,通过进行价值链调整,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克服企业的竞争劣势。”

企业要素状况、企业战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竞争者、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政府、偶然事件等都能影响企业竞争的环境,推动竞争优势的创造。其中生产要素决定了在产业中竞争的必要投入,像劳动力、可耕种的土地、自然资源、资本和基础设施等都属于生产要素。不同要素在产业竞争中具有不同作用,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过于通用而不能在一些战略产业承担竞争优势的要素的作用。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是提升竞争优势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有竞争优势的要素能否发挥作用还取决于能否有效率地使用这些要素。仅仅是要素的可得性并不足以解释竞争的成功,拥有某些优势要素并不必然意味着具有竞争优势。很多先进和新兴产业在基础设施方面具有要素比较优势,有些产业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工人,全球化的企业还能通过在当地或其他国家购买优势要素而获得竞争优势。所以,有效率地调动要素的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关键。

波特的观点实质上是以经典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S-C-P)分析范式为基础来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他认为企业的市场绩效是所处的产业结构的函数,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再影响企业的市场绩效。战略的本质是选择,选择的结果形成相对位势,相对位势又带来超额回报。虽然波特的产业分析过于强调企业竞争的外部环境――产业结构和市场力量,而忽略了企业的特质,从而难以解释诸如“为什么同样处于有吸引力的产业,有的企业赢利而有的企业却亏损甚至破产?”等问题,但其竞争作用力框架对于系统考察竞争力如何在产业层次方面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决定不同产业的获利情况等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五种竞争力模型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框架,三种基本战略的分析也为企业在产业竞争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战略,从而确立竞争优势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二、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的出现缘于波特产业分析理论的局限和不足。根据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盈利率差异要小于产业之间的盈利率的差异。但事实上,许多经验研究表明,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盈利率差异要比不同产业之间的盈利率差异大得多。企业竞争优势除了来源于外部市场,在更大程度上还源于企业内部因素。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能力理论产生并迅速发展。这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能力基础理论”两个学派。

(一)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Wernerfelt(1984)发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第一次应用“资源”的概念来对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是企业战略资源基础理论最具影响力的经典论文。格兰特(R.M.Gromt)、杰伊?巴尼(J.B.Barney)等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促成了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产生,这一理论的战略管理思想建立在彭罗丝(E.Penrose)1959年提出的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基础上(陈耀,2002)。

按科利斯等(1998)的观点,企业资源分成三类:有形资源(如厂房、设备等)、无形资源(如商标专利权、积累性学识和经验等)和组织资源(在企业投入一产出过程中对人、财、物的复杂组合)(转引自史煜筠,2000)。

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建立强有力的资源优势远胜于拥有突出的市场位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它所具备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使用效率,企业自身的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尽管资源的开发过程倾向于使企业灵活性降低,资源基础理论仍然认为开发过程产生的独特资源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并使企业收益达到较高水平;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状况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从而导致它们运作效率和盈利率的高低和差别。

企业资源能够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因此,资源成为企业战略的实质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本质。

企业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资源中很多是企业生存必需的、能够在市场上购得的普通资源。Barney(1991)把资源定义为企业的资产、知识、信息、能力、特点和组织程序,把它们划分为财务、实物、人事和组织资源几个种类。Barney(1991)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如果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三个特性,那么它们对于竞争优势的创造与保持就显得十分重要:资源的价值是由可以得到的开发资源的机会决定的,这些机会有时会变化,使资源从有价值到无价值;关系到竞争的重要资源具有稀缺性,如果竞争者也具备了相同或相似的资源与能力,该企业就失去了竞争优势;竞争性重要资源的另一个标准是难以模仿。Barney(1991)认为,许多实物资源容易模仿,而基于团队工作、文化和组织程序的资源和能力则难以模仿。这些资源通常是由一段时间内企业自身复杂的历史和难以计数的小决策造成的,它们对特有能力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企业能力基础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战略的核心不再是企业产品与市场结构,而是其行为能力;战略的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异质性能力,这种能力是消费者将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企业能力基础论强调企业的管理实践重点应该由企业的外部条件转向企业的内部条件,认为“核心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与源泉,而核心能力的实质在于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独特性的智力资本。

企业能力基础理论学派认为能力是企业有效使用资源,并使其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能力与资源的能力,其本质是组织在某一方面的知识,是确定资源组合的生产力;企业能力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能力分工,认为企业中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确保企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更有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能力基础理论包括核心能力理论、基础能力理论、动力能力理论以及基于流程的能力理论等。这里主要概述一下核心能力理论。

战略管理中最普遍的核心能力定义由Prahal-ad和Harne(1990)提出:“就短期而言,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领域技术的能力(杜慕群,2003)。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具有价值性(能增加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减少威胁)、异质性(企业独一无二的,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不可模仿性(其他企业无法获得的)和难以替代性(没有战略性等价物)四个标准时,它们才成为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安景玲等(2003)在对两种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基础上,比较了两者的异同,认为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相同,都假设企业是异质的,企业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都从企业内部和内在发展出发来分析企业和市场。“持续竞争优势是两派的共同研究主题”。两派都认为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的建立是一种动态性机制。但两者研究的重点略有不同,在资源和能力对于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上,“资源学派强调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完全替代的战略资源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而能力学派则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学派将核心能力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而能力学派则强调对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能力是核心能力的一部分”。

在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关系上,堪培尔(Andrew Campbell)等(1995)认为,能力(capability)的概念比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更广阔些,它包括整个价值链(核心能力只体现在价值链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转引自夏清华,2002)。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力对消费者来说更可见,而核心能力对消费者来说是很少看得见的。因此,堪培尔等(1995)认为,最好的母公司应该比它的各个战略经营单位在面对竞争者方面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转引自夏清华,2002)。张延锋和李垣(2002)认为“资源构成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能力来源并附着于资源之上。”“有形与无形资产的相互作用产生能力,资源与能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组织的核心能力。”

李海舰和聂辉华(2002)在综合产业分析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景气一战略群组―核心能力”的一般分析范式,运用企业的“竞争优势空间”模型分析了不同的企业在不同情形下如何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

从上述关于竞争优势战略的理论研究来看,波特将产业组织经济学理论引入战略管理领域,强调了企业竞争的外部环境――产业(下转第18页)结构和市场力量的作用,利用产业结构和企业的市场位势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指出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聚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通用的三种基本战略,而企业价值链的差异及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及持续存在的根本原因,从而系统提出了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和可操作的分析工具。企业能力理论以企业“核心能力”为特征,企业核心能力被认为是企业的持久力量,把企业拥有的特殊资源和能力视为影响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的这种特殊能力表现为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产,而不是企业某个个人的私人财产。企业内部的能力培养与综合运用成为企业获取与保持竞争优势的最关键因素,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通过开发环境机会而增值并创造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又因为有价值资源和能力的历史性和复杂性而得以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企业能力理论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二百年前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再现,当年斯密的分工理论强调的是生产分工,而现在企业能力理论则强调企业的能力分工。

第四篇:探索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知识理论视角探析

以下论文,出自《中国管理科学》双月刊

探索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知识理论视角探析

作者: 时间:

内容摘要:

在企业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复杂性系统理论分析了基于知识的企业自知识能力的复杂性和运行机制,探求隐性扼杀企业自知识能力的有关因素,提出了培育企业自知识能力的系统方法。

关键词:知识;复杂性;自知识能力;持续竞争优势

正文:

竞争优势从何而来?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管理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系统(Nelson & Winter 1982;Sprender 1996;Demsets 1988,1998),并指出蕴藏在组织层次的群体知识构成了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企业知识理论过分强调知识功能却忽视了知识的主体——人的依附作用。为此,近些年来,技术能力(Meyer &Utterback 1994)、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Prahalad &Hamel 1990)以及核心能力(core capability)(Leonard-Barton 1992)频频出现于管理文献之中,这些围绕着“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的决策和活动形成了企业的能力体系(Eliasson 1990);由于将能力过于具体化,企业能力理论在不断得到丰富的同时反而削弱了核心能力的“核心”概念,特别是一些能力只能在企业的某个具体时期内产生竞争优势,随时间的推移反而有可能成为企业智障,如IBM在上世纪70年代把操作系统外包给微软公司,把CPU外包给INTEL公司,现在看来其决策有值得商榷之处。企业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系列经营的诀窍(Spender 1989),所以,其本质上是知识与技能。虽然不存在外延上统一的“企业核心能力”,但存在内涵上统一的核心能力,由于企业知识具有自组织性质(Allee 1997; Nonaka &Konno 1998) 以及受Teece (1998)的独特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的启示,笔者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知识系统(Collis 1994),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自知识能力①,当自知识能力在某一载体上超过知识自组织临界态(criticality)时即表现为具体的核心能力,其表现形式如:技术、组织平台、资源和竞争力等等。本文试图在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基于知识的核心能力,即自知识能力的复杂性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探求当前企业存在隐性扼杀企业自知识能力的因素,搭建企业自知识能力系统。

1.自知识能力的复杂性机制

成思危指出,复杂性系统本质上是指系统组分具有某种职能。无论是个体知识还是组织知识,都存在着流量知识与存量知识,知识流动的大小、速度和质量反映出自知识能力中的控制水平和适应力,存量知识的多少反映自组织能力中的稳定性强弱。自知识能力包括:知识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即强调运用已有的差异知识背景将外部知识最大限度地与组织知识存量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和丰富内外部知识的联结模式[4];内部学习能力,又称为知识转换能力(transformative capacity),是指一种基于企业内部创造的知识机会而持续地重新界定产品组合的能力,它强调知识的存储、激活和合成[5];协调能力,即对新旧知识存量进行控制、反馈、分类以及运用能力,是对知识涌现的把握。

1.1个体层面的分析

自组织理论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主要由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rtior)和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组成。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个体知识是组织知识的基础,个体的知识的产生,积累和运用是企业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由于个体知识来源于学习、整合和创造,因此个体能力对知识存量具有重要依存作用,知识的流量是知识增长的源泉。个体的非逻辑思维决定着知识流量的大小、速度与质量,心理学家研究认为非逻辑思维在创造的关键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直觉的内涵是指对问题的在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它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达到理解与感情产生共鸣时而表现为豁然贯通的一种顿悟式的理解,是经验知识、禀赋能力与情感的非线性交融,于涨落过程中的涌现;灵感是在创造过程中当思维活动从高度紧张状态下跌时,借助随机诱因所闪现出来的一种“峰值”跳跃,是新知识产生过程中的一种非线性思维活动。灵感引发是随机性的涨落所造成的,并伴有强烈的情感思维作用,是各种因素协同思考的线索凝聚于一点时知识的集中爆发;想象是思维在“边际搜索”把各种处于非平衡态的成分经过非平衡相变改造纳入新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完整形象。由于环境不断变化,知识的掌握是远离平衡态,因此个体在吸收、转换和综合知识的过程中显现出自组织性。

1.2组织层面的分析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知识体系,企业能力是企业知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展现,实质上是企业知识流量产生,知识自我进化的过程。因此在企业能力的建立过程中,企业首先是通过外界通道提供的吸收能力而组建起来,并通过企业内部通道将从市场上吸纳负熵形成组织知识,使系统组分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创造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溢出,在知识和能力层面上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核心知识和能力是企业内部组织成员共同作用和相互渗透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社会复杂性,它在整体上难以简单量化到个人或者还原为各部分之和,以及具有因果关系的模糊性(Keed & Defillcppi 1990;Lippman &Rumelt 1992)。在否定知识产生与能力增强过程间的线性关系后, Kline 等提出了创新的“链环一回路”模型[7],指出它们在不同阶段或环节之间存在着多样性的反馈性联系。企业知识系统中存在着知识不对称分布(Saviotti & Mani 1998),由于个体以及团队的异质性,因而在知识存量的大小、吸收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企业知识网络处于远离平衡态,知识的主体通过维持潜在的变化而抗拒平衡态(Metcalfe 2002),并且Metcalfe 进一步提出被主体的创造力驱使组织知识决不可能处于平衡态(2002);同时企业在认知上存在“观察渗透”、“边际搜索”以及“路径依赖”都决定企业知识与能力的分布不均衡性。在知识与能力演进、惯例的适应性调整或创新性变化中(Winter 1995)也伴随着涨落,从而导致核心能力演变。例如: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创造共同的语境(context),但共同的语境又会产生锁定(lock-in )效应,使组织知识主体激情与创新精神慢慢淡化,这就是典型的自知识能力系统中的“熵增”现象,但没有共同的语境,企业知识的自组织能力难以加强,同时内外的随机因素使会涨落放大,进而使整个组织崩溃。协同学认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任何新知识的涌现和涌现的过程(即能力)都是相互联系的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和相干效应,战略在本质上是涌现(emerge)出来的,而非设计出来的(Hamel 1998),新知识得以涌现来自于至少五个条件的系统:意图、自主权、创造性混乱、冗余和必要的多样性(野中郁次郎,竹内广隆 1999),这些条件很显然是由许多相互支持和补充的子系统支撑,并且决定系统演化进程是慢序参量。

企业知识产生的根源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强是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组分相互之间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形关系以及共同作用通过涨落与涨落过程中的涌现。从不稳定态向稳定态、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产生新知识和增强核心能力,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根源于内部长期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核心知识及自知识能力的差异。因此,企业的自知识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的核心竞争力,并根据其表现强弱可以划分渐进型、根本型、变革系统型和变更经济范式型。在市场竞争中,当自知识能力表现在企业具体竞争方面的载体上,并产生比较优势时就会产生通常意义所说的核心能力,即载体的核心竞争力。 2.自知识能力的隐性扼杀因素

从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分析,当今企业的竞争已超越了具体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间创新能力即企业存续创造力的竞争。它不仅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是获得范围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管理上采取促使组织趋于稳定的措施的长期存在,会阻碍自知识能力的成长与增强,企业中普遍存在扼杀自知识能力的隐性因素。

2.1企业文化因素

Bohm认为,若不是文化支持的“各种障碍,每个人的潜在创造力本可表现至远远超过一般认为可能的程度,企业自知识能力会异乎寻常的强大。在现有企业文化的无形约束下,管理者往往沉湎于已有的成绩或他们成功的技术和知识,当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时,即使存在另一种更符合顾客需要的创新技术和知识,他们也只是通过现有技术和知识,或者是通过改进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当企业中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他们害怕犯错误和创造性破坏,回避创造性摩擦,而弃之等。

2.2组织结构设计因素

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知识流,价值流的畅通和涌现,这里的组织结构主要指逻辑结构而非物理结构,我国的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着人浮于事,奖惩不明,不合理工作安排和岗位设置,甚至是为了解决人员工作而设岗位,根据Gresham的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没有创造力的人将驱逐有创造性的人,这样会造成人力资源的点浪费和群污染;现行的“组织再造”既是对过去策略的否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结构在过去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企业自知识能力,组织结构的逻辑结构越不合理,组织创新的阻力越大,制度化、程序化程度越多,组织的反应力越弱,对自知识能力的抑制力越强。

2.3分析性思维因素

今天的环境等越来越不稳定和难以预测,以不可预测的方式演变,得出不可预测的结果,哈耶克认为线性的思维方式在非线性空间显得毫无办法。在我国企业管理十分普遍存在以单向、终结性的思维去考虑双向、动态的问题,管理者往往是出于对结果的需要,结束了解释性思维对知识的探索,这样足以毁灭组织自知识能力产生。在总结自己过去所犯错误的原因时,SUN公司总裁麦克尼利认为主要是处理问题过早地下结论以及其导致的短期支出。任何的决策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尤其是决策者的心理和经验假设,这种假设往往使管理者局限于某种环境下牺牲全局利益,只考虑一定时期的收益最大化,这样不仅带来远期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扼杀企业自知识能力,如河南许继公司实施ERP的教训说明:决策中往往存在着战略性假设与策略性假设以及显性的假设与隐性的假设相矛盾不利于提升企业自知识能力。

2.4激励性体系因素

完善有效的激励体系有利于企业自知识能力增强,并提供有力的保障。违反战略性的规则进行激励,在表面上短期内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本质上却抑制企业创新能力。例如,在我国企业中创造者得到的奖励是鼓励创新和激发其创造力,但企业又普遍给予他们对所获奖励的捐赠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并且常常把这种行为与创新者的成果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基于这种奖励方式来激发员工创造力的动机渐渐地消失(厉以宁 2002)。同时,企业普遍认为创新是某个部门和某些人的特权,忽视了大多数具有潜在创造力的员工,造成激励体系的不平等。研究表明,企业中75%已经实现的创造性工作都是由普通人完成,显然企业自知识能力浪费是巨大的。 3.构建自知识能力系统

“企业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的观点现在已被企业广泛接受与传播,虽然不存在外延上统一的“企业核心能力”,但存在内涵上统一的核心能力,所以企业自知识能力是企业根本的核心能力。建立自知识能力系统会产生“无为而治”的管理至高境界,并且对突发的一般事件进行“冷处理”,由知识与能力的自组织系统内部进行吸纳。硅谷企业群发展的核心能力也是企业自知识能力,Choong - Moon Lee等人把硅谷的成功归结为它形成了特殊的优势要素,首先开放性因素:开放的经营环境和与工业密切相结合的研究型大学;其次非线性因素:很多的知识密集度和员工的高素质和高流动性都是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非线性来源;第三涨落因素: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环境;第四协同因素:有利的游戏规则,员工的高质量的生活、高素质以及专业化的基础设施;第五远离平衡态因素:不断进行适应环境变化和内部人员的高流动性。从硅谷成功案例中可知,尤其在知识型企业中,企业的自知识能力产生于知识与能力的自组织系统,并在企业中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1形成企业自知识能力系统的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是远离平衡态的非线形系统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化的自组织结构,其内部存在知识流和自知识能力,知识依赖于自知识能力,它们相互联系并决定着企业的可能状态和可能的演化方向。而耗散结构的三个基本条件的企业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形,因此组织设计应遵循开放性原则,即不仅仅由组织边界来衡量,允许物质和能量的进出,而且要求利用人员流动可以解决组织内部开放性。同时组织结构是使等级制度的事物组织和网络中的团队进行竞争,因为前者对自组织能力的积累应用有效,而后者可以增强自知识能力,适应于创造。不断调整岗位和目标以及战略,运用解释性思维和反馈机制。

3.2组建自组织团队

高层管理者为团队提供不确定的挑战,允许团队成员在给定的工作范围内自由地组合工作,成员在这样的组织能作出贡献并影响他人。

3.3鼓励多元文化的产生 不仅允许正式文化的存在,而且鼓励非正式文化的传播,同时不断引进先进文化与企业处于强文化的差异之中,从而倾听不同的声音。

3.4发展新的控制观 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存在各种冲突组织加以控制的一种形式—学习型组织,明确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深度会谈和自我反省,并且视环境动荡为组织发展的机会和动力源泉。鼓励公开质疑,使用领导魅力导向,防止破坏自知识能力系统。否则,管理者越忙,其效益不见好转,反而下降,这就说明不少企业家整天忙而效益节节下滑。 4.结束语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能自动生成(Dodgson & Bessant 1996),而是围绕着战略目标不断有意识地学习、超越、积累,在自组织系统中涌现出创新的结果,自知识能力系统的序参量—— 核心竞争力形成之后,必须不断提升(Miyazaki 1999),特别注重自知识能力的不断培育和壮大,否则会舍本逐末,就会可能转移而消失(Hamel & Prahalad 1994)某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可能转变为核心障碍(core rigidities)(Prahalad 1998)。

复杂性理论与知识管理结合起来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至于企业自知识能力的审计测度、识别以及实证分析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简介:

李 军 (1970- ),男,安徽省舒城县人,现为中国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潘安成 (1970- ),男,安徽省舒城县人,现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主要参考文献:

[1]Metcalfe S.J Knowledge of growth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J].Jourr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2(1):3-15 [2]王毅,陈劲,许庆瑞,企业核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 2000(3) [3]潘安成,刘红军 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自知识能力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02(10) [4]Cohen W.M & Levinthal D.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35):128-152 [5]Garud R & Nayyar P R Transfonmative capacity:continual stracturing by intertemporal technology transf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15):365-385 [6]Manson M.S Simplifying complexity :a review of complexity theory[J] Geoforum 2001(32):405-414 [7]Kline S.&N.Rosenberg.An overview of innovation [A] in The positive Sum Strategy[C]W.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86:275-305 [8]Choong-Moon Lee,et al The Silicon Valleg edge[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9] Utterback.J.M 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4 [10] Richard K Lester & Michad J Piore & Kamel M.Malek 解释性的管理:一般管理者能从设计中学到些什么[J]Havard Business Reiview Mar-Apr 1998 [11]刘洪 涌现与组织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4)

[12 ]Nelson.R.R. and S.G.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Exploring Source of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Theory Li Jun Pan ancheng (AnHui University,Heifei,230039) (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210096)

Abstract: Knowledge-based core capability is analysized with complexity theory on the basic of enterprise’s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theories, that is, self-knowledge capability’s complexity operative mechanism. The tacit factors of self-knowledge capability are exploited, and the way of constructing enterprise’s self-knowledge capability is pointed out. Key words: Knowledge; Complexity;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第五篇:发挥大港口优势 增强国际竞争力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过去五年,浙江交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800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44%。未来五年,浙江现代交通“五大建设”将再度提速:港口总吞吐量将达到11亿吨,公路总里程达到11.7万公里,新建100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货运站10个。

1月17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现代交通“五大建设”成就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浙江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等“五大建设”的新成就以及今后五年“五大建设”的新打算。新闻发布会后,本报第一时间联系省政府咨询委等有关专家,为您点评浙江现代交通五大建设,并通过记者手记、数据图表分析及百姓微评等形式,总结梳理自2012年初时任省长夏宝龙视察省交通运输厅工作,提出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现代交通五大建设发展思路后,浙江交通部门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今日刊发《2012精彩回眸·聚焦浙江现代交通五大建设》系列报道首篇之大港口篇。

海阔凭鱼跃

“浙江省有什么可以做成全世界和全国之最的?只有港口,港口可以发展成全国之最甚至世界之最。”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时,给浙江大港口建设描绘了最为宏大的蓝图。话犹在耳,浙江的大港口已经昂首走向世界。

浙江其他资源都十分紧缺,唯独港口条件得天独厚:有着全国最长的6646公里海岸线,可利用港口岸线长达761公里,而水深大于10米的港口深水岸线达471公里,居全国首位。浙江历届党委政府对大港口的重视也一以贯之,从2007年在全国率先作出了加快建设港航强省的战略决策,到2009年时任省委书记赵洪祝提出加快建设港航强省的五条意见,到201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开创了我国省级政府推动港口转型发展的首次探索,再到时任省长夏宝龙提出构建现代交通大物流体系,以及构建以宁波-舟山港、嘉兴港为主,温州、台州港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沿海港口发展格局,港航强省战略不断得到深化,港航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浙江的大港口建设犹如三级跳远,一路跳跃着前进。

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省完成港航建设投资140.5亿元,浙江的万吨级码头达到185个,完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9.25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73.3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4亿吨,继续雄踞世界海港首位,集装箱吞吐量1616.8万标箱。2008年开始,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率为28.2%,成为世界前30大集装箱港口的增幅“冠军”,跻身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六位行列。

目前,宁波-舟山港已拥有集装箱航线239条,其中远洋干线130条,连通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大浦口集装箱码头作为两港一体化首个合作项目,吞吐量实现连年翻番;乐清湾进港航道一期工程即将全面开工,温台两港资源整合初见成效;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更加喜人:宁波、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合计完成交易额突破2500亿元,宁波-舟山港正从传统的装卸港成功迈向现代物流贸易港。海洋经济,蓝色梦想,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是我国省级政府推动港口转型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一次有益探索,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大港口建设的巨大成就,为以外贸为主的浙江经济提供了基础保障。浙江港航系统以海一般壮阔的情怀,营造了浙江沿海港口的完美布局,实现了东方大港的基本梦想。

现如今,“海上浙江”更是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浙江省出口商品已遍布全球五大洲的22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以上的外贸物资通过港口转载。可以说,浙江省构建的“大港口”、“大航运”格局,正在撑起“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浙江的大港口建设正如起航的巨轮,面向广阔的蓝色国土,扬帆远航。

全省港航基础设施投资额

在浙江港航强省战略的指引下,浙江港航生产成绩斐然。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港航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大幅提高。全省港航五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亿元,每年突破100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前五年的2.2倍。这是浙江大港口建设交出的傲人成绩。

全省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省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73.3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16.8万标箱。2008年开始,宁波-舟山港实现了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箱的跨越,随后每年一个台阶,年均增长率为28.2%,成为世界前30大集装箱港口的增幅“冠军”,并跻身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六位行列。

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

2012年,全省完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9.25亿吨,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4亿吨,继续雄踞世界海港首位。

水路运输船舶运力发展情况

2012年底,浙江全省船舶运力规模突破2200万载重吨,居全国各省市区前列,较2007年增长87.7%。海运、内河船舶平均吨位分别是2007年的2.2倍、1.5倍。浙江港航的服务保障能力快速提升。

全省水路货物运输量

2012年底,全省完成水路货运量7.38亿吨,承担了我省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

■专家点评

扬帆起航正当时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刘亭

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最多的海岛、最优越的国际航道和锚地,处于我国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交汇点上最佳的区位条件———得天独厚的港航资源,历来是浙江作为一个沿海省份最大的优势所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港航资源的大开发、港航经济的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近10年来,浙江累计完成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750亿元,建成了北仑四期集装箱码头、岙山和大榭30万吨级原油和燃料油码头、六横煤炭中转基地等一大批大型化、专业化深水泊位,新增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能力6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千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自2010年起就稳居全球第一大港。

10年来,全省大力推进传统港航管理模式向现代化转变,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全省港航管理综合信息网,全行业已初步形成办公自动化、监管立体化、反应快速化、服务网络化和业务数字化的良好格局。10年来,全省港航管理法规体系日臻完善,安全运营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浙江港航以其先进的设施、骄人的业绩,跻身于全国港航大省的行列。

和快速发展的港航技术和管理相比,浙江还有待于继续向港航强省的奋斗目标迈进。港航资源是前提、港航设施是基础,但这些还不能算是港航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运行高度市场化、信息化和货币化的今天,只有将港航业的集疏运业务同商品交易、信息互联和金融创新深度融合,才能成倍地放大传统港航业的效能和收益,并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傲立群雄。正因为如此,浙江省才在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规划中,确立了“港航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形成较为完善的‘三位一体’(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体系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港航强省”的主要目标。

为此,要大力推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重要能源资源储运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贸易现代化水平和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要着力完善进港航道、锚地、疏港公路和重要枢纽等集疏运网络,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提高多式联运水平;要积极加快港航服务领域的金融创新,提升电子口岸系统,增强港航物流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记得2005年在向省委主要领导汇报“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成果时,我曾对大港口的再认识说过这样一段话:“对区域发展而言,港口不仅仅是港口,还意味着是联通全球的大市场、蕴藏丰富的大矿山、连片开发的大工业、四通八达的大物流。绵长的海岸带,兼具区位、基础条件以及水、土地资源等综合优势,已然成为全省生产力布局的主轴线。”省委省政府已相继作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港航强省”的重大决策,有国家战略举措的指引,有全省上下一致的共同努力,浙江的港航发展,扬帆起航正当时;浙江人的“强港梦”,终究会在我们的手中实现!

■百姓微评

●宁波市北仑区市民 于百青

宁波-舟山港和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我是一名宁波港的工人,看着一年又一年宁波-舟山港吞吐量越来越大,我们也打心眼里高兴。按理说,我的工作量会越来越大,但是随着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往往操作完一个箱子用不了几分钟。

工作效率高了,自然兜里的钱也就越来越鼓了,我们的生活随着宁波-舟山港的壮大而越变越好,有些国外才能买到的进口红酒在我们的保税区交易中心就能买到,我们不出国门就能买到超实惠的进口货,这也是宁波-舟山港港口贸易发展带给我们老百姓的“红利”。说起对港口的感情,感觉越来越深,越来越离不开了。

●嘉兴港美福仓储码头公司副总经理 赵泽斌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我对此特别关注。码头后方的企业可以通过港口远洋运输,实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这样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竞争力自然就强,依托港口发展的临港产业也可以提升一个层次。

例如,以前我们园区内的企业所需原材料进口都要通过上海洋山港,然后再将原材料转运到嘉兴,物流成本巨大。随着嘉兴港美福石化码头正式对外开放,由于可直接靠泊外轮进行接卸作业,平均每吨原材料可以节约运输成本100元左右,每年可节省物流成本1个多亿。最近园区内还有四五家企业在跟码头谈合作,希望接下来能通过嘉兴港进口原材料,这些都是港口撬动经济的力证。

●温州金融业职工 林泽国

记得2008年,温州集装箱对台直航正式开通,那时看到一周一班的集装箱船从台湾运过来,我们兴奋不已,因为从那以后可以吃到新鲜的台湾水果了。尽管价格不菲,但是偶尔吃一下也是一种享受,这些水果也是亲朋好友送礼的最佳物品之一。

现在随着航线发展鼓励措施的出台,对台直航的船舶也换大了,仓位增加了,台湾水果的价格也随之降了不少,它真正进入了普通老百姓家中,我们都可以吃到物美价廉的水果和食品。

不仅如此,台湾啤酒也进入了温州市场。如今我们喝着台湾酿制的啤酒,吃着台湾长出来的芒果和木瓜,那是一个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台州市民 罗琦

两年前我坐飞机去台湾,2012年我找到了一种新方式:乘“中远之星”客滚轮去台湾,回来后忍不住向亲朋推荐:乘坐“中远之星”,简直是享受星级酒店待遇。房间舒适自不必说,船舱内还有各种娱乐设施,吹海风、玩牌、喝茶„„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第二天清晨就能听到基隆港的鸣笛,可以说是提前享受台湾游的快乐旅途时光。

■相关链接

未来5年蓝图

围绕以宁波—舟山港(含嘉兴港)为主、温州港和台州港为辅的“一主两辅”港口发展格局,着力优化港口布局,整合港口资源,继续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港口与铁路、公路和水路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构建水陆配套、江海联运的集疏运体系。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60个,新增沿海港口吞吐能力2.4亿吨,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11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1800万标箱。

上一篇:港航专业实习总结下一篇:给孩子们列的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