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指标解读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改革与开放,我国保险业发展突飞猛进,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引入平衡计分卡探寻科学合理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平衡计分卡(BSC)的原理及优势,对我国保险公司绩效现状进行评价。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财务指标解读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财务指标解读论文 篇1: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诊疗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是国内外诊疗机构业绩评价的重要方法,可以兼顾诊疗机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协调发展。通过对诊疗机构性质、利益相关者、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分析,探索诊疗机构业绩评价的关注点,从而推动诊疗机构的持续发展,不断提升诊疗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创设和谐的医患关系。平衡记分卡评价体系打破传统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在诊疗机构业绩评价方面具有较大的适用性。这一绩效评价构成指标覆盖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个方面,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平衡计分卡已经发展为战略管理工具,可以在诊疗机构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挥作用。

一、诊疗利益相关者

现代社会中,诊疗机构有三种类型:营利性的私人企业使用私人资源提供的私人服务;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使用社会资源提供的社会服务;公共组织机构使用公共权力与公共资源提供的公共服务。资金来源的性质决定着诊疗机构的社会属性,现阶段国内诊疗机构主要是社会机构和公共机构,以追求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体现着社会组织同特定社会群体以及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私人诊疗机构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体现着私人与特定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

诊疗产品和服务品质依赖于合理的绩效管理,这归根结底要取决于诊疗机构的出资人、特定社会群体和医护人员等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实现,平衡记分卡可以为协调多方利益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支持,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根据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它既包括财务指标评价,又包括顾客角度、内部经营流程、学习成长三个非财务指标,实现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进行战略决策,通过指标考核推动个体选择与诊疗机构的战略导向相一致。

二、财务指标评价

诊疗机构财务目标的实现通常与营运能力有关,其衡量指标有劳务收入、劳务支出等,也可能是相关指标的相对量变化。由于诊疗产品和服务的结算性质,现金流量指标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药品、材料和仪器设备等是主要的医疗机构资产,医护人员是诊疗机构的宝贵资源并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诊疗绩效评价要兼顾多方利益,从时间上就是利益相关者的短期和长期利益的博弈。诊疗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要实现持续性质量保证,离不开持续的资金供应;为此诊疗机构运营管理的绩效评价要关注财务指标的收益性,但是相比而言,社会机构和公共机构诊疗提供者收益预期应该低于私人机构诊疗提供者。

三、非财务指标评价

特定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实现是衡量和确保诊疗机构持续发展的指标,这通常包括特定社会群体满意度、保持率、获得率,以及在目标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特定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是创建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和支撑,利益诉求的多样性离不开差异化的诊疗产品和服务,从价格层面、性能方面和体验度方面都应该有一定的差别化。从长期来看特定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依赖于诊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诊疗机构必须从业务层面和整体层面以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为核心,在药品器械材料采购环节、转移环节和使用环节都要有医学质量控制点,避免过度医疗。在诊疗流程层面上,诊疗机构要确认本机构擅长的关键内部流程,理顺挂号、诊断和治疗等环节,以给特定社会群体提供价值为目标,借助互联网技术塑造新型诊疗流程并挖掘其内在价值,以吸引和留住特定利益群体。诊疗机构要按照平衡计分卡的设计要求,在学习成长层面上通过制度设计培育和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能力水平,这是确立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

四、指标关联度分析

财务指标、需求方指标和营运流程指标会揭示诊疗机构的实际能力与未来持续成长能力之间的差距,为此诊疗机构必须关注和投资医护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挖掘人力资本潜能,优化组织程序,学习成长指标关注专业技术人才在诊疗机构工作的满意度和保持率,这些都是平衡记分卡学习成长层面追求的目标。诊疗机构的业绩评价是重要指标或重要因素的集合,分析和解读指标联系性是绩效评价成功的关键。实体现金流是诊疗机构有关平衡记分卡的财务指标,这一指标的影响因素可能是营运资产和营运收入同时增加的结果,而这二者是特定社会群体的满意度带来的结果。诊疗人次增加导致收入增加,但由于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可能引发额外投入;通过对特地社会群体偏好的分析显示,特定社会群体比较重视时间要素这个指标,因此等待时间的缩短会带来更高的社会满意度,减少营运负荷,减少额外资产投入,避免出现收入和投入的倒挂。时间指标通过缩短营运周期和质量控制来实现,从而实现诊疗机构持续发展。

五、結语

诊疗机构通过平衡计分卡实施业绩评价,可以平衡诊疗机构管理层和业务层的利益冲突,避免了单一指标考核的片面性,实现了业绩评价的多元化管理。同时平衡计分卡可以避免诊疗机构以财务量化指标以偏概全忽视长期成长性因素的投资,实现诊疗机构良性发展,提高其自身诊疗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能力。(第一作者单位为青岛滨海学院商学院;第二作者单位为那曲军分区政治部)

作者:刘平?刘鑫

财务指标解读论文 篇2: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保险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改革与开放,我国保险业发展突飞猛进,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引入平衡计分卡探寻科学合理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平衡计分卡(BSC)的原理及优势,对我国保险公司绩效现状进行评价。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保险 绩效

0 引言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改革与开放,我国保险业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进一步的增长,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也进一步提升,保费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率,但是我国保险公司也面临诸多压力,这就要求我国保险公司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经营绩效。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引入平衡计分卡探寻科学合理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平衡计分卡(BSC)的原理及优势

平衡计分卡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全球范围得到推广使用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是“平衡”。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

平衡计分卡是以战略为核心,通过进行战略思考和资源优化配置,把个人和企业积极性联系起来以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的体系。实践中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存,消除了单一财务指标考核的局限性,有利于企业通过财务非财务视角保持对企业短期业绩和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的关注,真正达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并重,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平衡。

2 我国保险公司绩效评价现状

保险业是特殊的行业。保险是一种无形产品;保险合同的解读需要消费者一定的金融与法律知识,容易导致信息劣势。其实在消费者心中,影响投保行为的主要因素还是保险公司的形象和服务,认为买保险就是买服务。这就要求保险公司要将无形的服务有形化,所以要提高我国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完善现有的市场体系外,还应从外部和内部进行调整和改革,加强监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还必须运用更加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和反馈。

目前国内保险企业的绩效管理大多停留在以财务性指标为主的层面,主要由财务指标构成。非财务指标所占比重很小;也有一些公司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体系。但是大多数客户关系管理缺乏明确的考核依据,在管理过程中如果不将财务、顾客、核心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指标之间的关联度比较低,就不会产生持续优异的业绩,最终会妨碍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3 我國保险公司有效运用平衡计分卡的途径

3.1 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无论平衡计分卡的意义如何,没有明确的公司发展战略,绩效评价就无从谈起。

3.2 运用平衡计分卡将发展战略分解为一系列衡量指标。

3.2.1 财务绩效与公司战略联系起来。提高财务绩效是保险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险公司应采取各项措施提高收益、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降低风险,将财务目标分解为各项财务指标,并与企业经营战略联系起来。

3.2.2 千方百计提高客户满意度。保险公司必须从改变经营观念,以顾客为导向,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和增加市场份额,必须要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实现,平衡计分卡运用这些指标就能够从客户方面对企业实力进行系统评价,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变为以客户和市场为依据的具体目标。

3.2.3 内部流程方面注重创新和服务。保险公司,尤其是一些国有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很复杂,无法有效面对需求变化,因此内部流程的改进应该主要集中于创新产品、对客户及时、有效地提供服务。另外要加强监管,例如在薪酬结构方面,应建立与绩效考核相对应的绩效工资和年终奖金。

学习与成长应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衡计分卡选择一些重要因素,例如员工贡献率、员工满意度调查、代理人业务资料、员工培训记录、员工问卷调查、人才发展、策略资讯科技可用率等对员工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余琪,杨志坚.浅论平衡计分卡在民办高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07).

[2]刘家瑛.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2(26).

[3]王景波,刘立娟.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煤炭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1(10).

作者:何琳

财务指标解读论文 篇3: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缺陷

摘 要:在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竞争日趋激励的今天,上市公司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财务分析对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科学的决策非常重要。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在财务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各种财务指标的分析,上市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可以更准确的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及风险状况。虽然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关注这些指标时,我们也发现这些分析指标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缺陷,同时, 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缺陷做了详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使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完善。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指标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报表数据转换成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帮助报表使用者更进一步的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进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一、上市公司重要盈利财务指标的解读

盈利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上市公司与其他形式的企业相比有着自己特殊之处,在每股收益、市盈率、股票获利率、股利支付率、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股利、市净率、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盈利能力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这几项指标一直受到证券市场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证券信息机构也是按照这三项指标高低定期公布上市公司排行榜。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中,每股收益表明每股普通股本年度获得的净利润,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相对客观、直接的比率指标,但它不反映股票所含的风险,每股收益的大小受公司所获净利润、股利分配政策、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股净资产是股东权益与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总数的比值,该指标反映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成本。净资产收益率是指公司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

二、上市公司重要盈利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中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在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几项指标是否能真实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关键在于上市公司是否有利润操作的行为,这与指标本身存在的缺陷息息相关。

三、盈利能力指标中存在的缺陷

在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中,常用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基本上都是对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报表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中除了以上所述的几项重要指标外,还有许多分析指标,如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这些指标不能反映出公司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只能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量”,不能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通常,公司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显然,运用这些不能反映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的财务指标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是不全面的。上市公司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获得配股资格及出于避税的目的而进行利润操纵,粉饰会计报表,使得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失真,导致所运用的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缺乏正确性和科学性。

四、营运能力财务指标存在的缺陷

营运能力指标是财务分析体系中重要的一项指标,营运能力指标主要有总资产产值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及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这些指标在财务分析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应收账款周转率作为企业营运能力指标之一,在财务分析中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没有考虑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时间及风险状况,不能准确地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的收回进度;二是实际经营活动中销售具有季节性,各个季度的销售情况都不一样,其赊销情况也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当赊销业务量各年相差较大时,仅通过该指标是不能对跨年度的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进行联系的反映;三是由于实际经营活动中往往不能及时提供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化情况,该指标只有在年末根据本年的销售额和应收账看的平均占用额计算得出。此外,与应收账款周转率一样,存货周转率作为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存货运营效率的综合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存货周转率受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很大,企业的不同时期或是不同的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可能不相同,在分析存货周转率时,该指标就会因存货计价方法的不一致而缺乏可比性。另外,企业管理层为了改善资产报酬率,就会对存货周转率进行调整,降低存货水平和周转期,这样该指标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存货营运效率。

五、改善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存在着种种缺陷,这就要求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财务分析者应该考虑到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分析得出客观真实的财务信息。对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者来说,通过企业的财务指标获得上市公司的真实的财务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体系进行改善就显得很重要必要。本文就改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体系的建议归集为以下几点:

1.上市公司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一是不应仅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数据进行分析,还应该集合现金流量表来分析比较,不应仅局限于静态的角度看问题,更应该从动态的眼光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二是应该将近三年的财务数据结合起来,注意有关数据的勾稽关系和产生不正常变化的指标,重点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三是对财务指标进行统一的定义,增强财务指标的可比性,统一计算指标的口径,这样对比分析才有意义;四是要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使二者在财务分析中发挥相互作用,全面反映公司的具体情况。

2.建议用主营业务收入代替净收益进行重新计算。通过对净资产和净收益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每股净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财务指标的决策相关性。

3.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時,注重分析各项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要充分认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属性,集合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角度分析比较。此外,还要对财务分析方法进行改进。

4.从会计法规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定,加强社会监督,防止内部人对财务数据的人为操纵,特别是对于关联交易的有关信息应该及时而准确的披露。

参考文献:

[1]余凯.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问题研究.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J)2008年第7期.

[2]王靖楠.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研究.当代经济(J)2007年第5期.

[3]王彦忠.浅谈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理论研究(J)2008年总第62期.

作者:陈天才

上一篇:药品营销策划论文下一篇:碳交易服务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