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分析财务报表论文

2022-04-24

【摘要】国内外上市公司由于财务报表舞弊行为而倒闭的,屡见不鲜。2001年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地,接着是世通公司的倒闭。国内包括最早的“原野”、“琼民源”、“红光”、“郑百文”、“张家界”等,都是因为舞弊行为而走上不归之途。那么,上市公司为什么舞弊,有哪些动机呢?舞弊行为是否等同于盈余管理?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浅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上市公司分析财务报表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市公司分析财务报表论文 篇1:

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表的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作假的动因、手段及防范措施的分析,旨在有益于投资者在分析报表时获得更加真实的信息,从而为其投资决策做到正确的指导。

关键词:上市公司 虚假财务报表 分析

0 引言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投资者分析决策的重要材料和依据,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财务报表在反映公司的行业竞争及经营管理之外,公司的管理层处于维护公司形象、达到融资条件、转移利润及规避税收的目的,往往会对财务报表进行恶意的粉饰。从而影响了报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使许多投资者被虚饰的业绩所误导或不敢相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

1 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我国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大致有以下特点: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太过集中,同时社会公众股又高度分散。②上市公司的股票由于被分割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使得占2/3的非流通股的股东不关心股票价格的升跌。事实上上市公司考虑的只是如何去实现低成本的融资。

2 分析财务报表作假的动因

2.1 我国证券市场现存制度下的弊端

2.1.1 我国证券市场只有10多年的发展,由于前期发展的不成熟,导致上市公司的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很差,市场透明度低,从而造成证券市场的参与者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因此为上市公司从事欺诈、内部交易和暗箱操作等作假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1.2 相关部门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亟待加强: 监管部门往往不能及时发现企业的造假行为,同时监管手段也不到位,甚至出现审计人员的“合谋舞弊”现象。

2.2 具体的原因

2.2.1 为获得公司股票发行资格而粉饰会计报表:为了获得上市资格,提高企业信誉。不符合发行股票上市资格的企业往往会通过虚构交易事项,编造或者伪造会计凭证等资料从而达到上市的资格。

2.2.2 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操纵市场而粉饰会计报表: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了实现其自身利益,通常会和庄家联手进行幕后操作,进而对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进行操纵。

2.2.3 为了获得融资能力或者赚取较好的融资条件而粉饰报表:众所周知,任何人偏好把资金贷给财务及盈利较好的企业而对亏损企业的贷款进行限制,比如国家的贷款的五级分类,所以有些企业为了获得贷款或者在贷款过程中享受较好的待遇如利息较低等会恶意粉饰报表。会计报表作假的具体原因很多,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但可以肯定所有的动机都源于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3 粉饰报表的手段

下面将聚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张报表和报表附注逐一进行分析:

3.1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通过该表可使投资人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流动资金是否充足作出判断。

3.1.1 银行借款①企业如果每年的银行借款持续增、数额过大,且公司不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则可能暗示企业往年的业绩存在持续虚增的假象。②如果银行借款相对于公司的收入、利润偏大,说明企业可能将资金更多的占用在了存货及固定资产上,暗示其盈利能力及未来偿债能力存在粉饰的假象

3.1.2 应收账款:企业为了虚增销售收入的需要为虚列应收账款,从而虚增当前利润。

3.1.3 存货:如果企业存货增加的速度比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应付账款偏高,表明企业有可能在确认收入时没有结转营业成本。

3.1.4 累计折旧: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增高的同时而累计折旧却下降,表明企业用未足额的计提折旧虚增当期的经营利润。

3.1.5 固定资产:如果固定资产增长速度高于总资产增长速度,说明企业有可能存在将维护和修理费用资本化,而没有直接计入成本。

3.1.6 无形资产:①企业为了逃避营业税将转让无形资产的收入计入营业收入②将只有使用权的无形资产作为所有权资产进行记账,导致增大无形资产摊销,减少利润,从而减少所得税的缴纳。

3.2 利润表 利润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及分配情况的报表,是衡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主要尺度。

关联交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为存在,所谓关联方交易是指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视其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受同一方控制,也将其视为关联方。在这介绍一下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利润的手段。

3.2.1 增加收入:例如上市公司将产品销售给其子公司,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销售收入会因此增加,同时应收账款和利润也增加,总之上市公司并未对外实现销售,但是其自身已经合法的实现了销售,而虚增了收入。

3.2.2 资产转让:对于控股股东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其支持的主要手段是溢价收购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从而上市公司通过资产溢价转让,提高了当期收益。

3.2.3 委托投资:当上市公司进行风险较大的项目投资时,通常会选择将一部分现金转移给母公司,以母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从而将风险全部转移给母公司时却将投资的收益作为了其当年的利润。

3.2.4 利息费用:上市公司与其股东子公司之间存在大量的资金往来,通常情况是子公司占用上市公司的大量资金。如果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资金占用的费用巨大,则其收取的利息费用对当期利润影响巨大。同时利息费用的资本化也常被用来作为降低费用和提高利润的手段。

3.3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及现金净流量的报表。它主要说明公司本期現金的来源、去向以及现金余额的构成。

3.3.1 分析现金流量表通常会与利润表结合起来①如果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增加而经营活动中的实收现金却比以往低,则说明收入中多以应收账款入账。所以会存在企业在期末运用此手段增加销售,从而虚增收入。②如果净利润的增长速度突然高于现金流量净额的增长速度,则说明有可能存在虚增利润的现象。

3.2.2 分析现金股利的分配情况:对于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能够连续分配较好的现金股利,但对于存在虚假利润的上市公司,其账面虽好,但是不会经常分配现金利润。

3.2.3 虚增经营活动收入:比如有些上市公司将投资活动的收益计入主营业务而非计入到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中。因为主营业务是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主营业务突出、收入稳定是企业运营良好的重要标志。

3.4 报表附注 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报表附注提供了会计报表信息生成的依据,并提供了无法再报表上列示的定量和定性信息,为财务分析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础。

3.4.1 对重要事项的揭示:比如对公司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进行较详细的解释。一些上市公司会设立一些潜在的关联方,与公司进行交易来粉饰报表,并隐瞒这些关联关系及交易。

3.4.2 对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如某企业年初和年中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完全不同,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此变更须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但该企并来做出披露,用以掩盖其调低成本、虚增利润的不法企图。

4 会计报表作假的防范措施

4.1 实施的宏观措施

①紧跟经济步伐,完善会计准则。②加大惩处力度,增大企业违规成本。③加大惩处力度,增大企业违规成本。④利用社会舆论工具,加强公众监督。

4.2 实施的微观措施

4.2.1 投资者可以不必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企业的当期收益,而应在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进而决定是否投资,以免被企业短期虚假报表迷惑。

4.2.2 与同行业、同类型的其他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公司在其中的优劣及地位,借此判断该公司是否属于正常发展。

4.2.3 不要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要进行多元化的投资,以分散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4.2.4 运用综合分析法分析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真实的盈利质量和资产质量,防止单张报表分析带来的误导。

参考文献:

[1]陈丹萍.会计信息失真与企业经营风险防范[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张俊民.财务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美)杰夫.马杜拉.会计舞弊[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宋克杰

上市公司分析财务报表论文 篇2: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成因分析

【摘要】国内外上市公司由于财务报表舞弊行为而倒闭的,屡见不鲜。2001年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地,接着是世通公司的倒闭。国内包括最早的“原野”、“琼民源”、“红光”、“郑百文”、“张家界”等,都是因为舞弊行为而走上不归之途。那么,上市公司为什么舞弊,有哪些动机呢?舞弊行为是否等同于盈余管理?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浅述。

【关键词】舞弊行为动机盈余管理

一、舞弊成因分析

我国许多学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动机进行过研究,其中杜滨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刺激两方面着手,认为历史造成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有资本严重不足,公司管理制度安排不合理是我国上市公司舞弊发生的主要原因。阎晓辉从博弈论的角度论证了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动机,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是上市公司舞弊的主要原因。上市指标在我国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壳资源价值连城,受利益驱动,便产生舞弊行为。我国上市公司舞弊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取得上市资格。纵观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是息息相关的。20世纪80年代初,从短缺经济所造就的辉煌中走出的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营运资金短缺、利润率低下、产品结构不合理、来自进口商品的竞争压力,因此它们急需筹措大量资金以摆脱经营困境。而此时的银行业已被大量的呆账、坏账牢牢困住,无法施以援手。毫无疑问,证券市场的建立为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的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空间。根据我国的《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上市的公司在财务上还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发行股票前连续三年盈利、发行前净资产不小于总资产的30%、无形资产不高于净资产的20%,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等。然而很多有强烈上市融资动机的公司往往本身处于经营困难,盈利能力不佳的状况,上市是为了“圈钱”,获得不需还本款项。实际上,许多谋求上市的公司往往无法完全满足证监会规定的上市门槛。一些业绩并不十分好的,为了达到上市融资的目的,可能会通过财务欺诈手段,使之符合上市所需的财务上的要求。还有许多公司在上市前进行了大规模的上市改组,将一些劣质资产剥离出去,上市前三年的业绩就有可能并不是公司盈利能力的真实表现,而只是人为的模拟业绩,其中的水分非常大。另外,在考核各级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人成绩时,因把企业改制、融资作为重要的指标,这也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上市公司的虚假包装。

2、提高发行价格。新股发行公司除了千方百计获得上市资格达到“圈钱”的目的外,还存在着更多“圈钱”的强烈动机。一家公司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的多少取决于股票发行额度和股票的发行价格,股票发行额度是由证券主管部门确定的,要想“多圈钱”,就只有抬高股票的发行价格。通过表1可以看出,中国证监会历年对于上市公司确定发行价格的规定中,盈利能力都是决定股票发行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能取得较高的发行价格,上市公司总是会有虚报盈利能力的动机。

3、继续融资的需求。上市公司对货币资金的需求是持续的,因此,公司上市之后随着业务的拓展,规模的扩大,除了依靠自身的经营积累,更需要外界的资金补充。拥有配股资格并通过其募集资金的数额将相当巨大,很可能超过该公司初次发行股票的资金。由于配股价由各上市公司根据该公司的二级市场价格规定,不受发行市盈率的限制(相对首次发行股票而言)。而我国股票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又非常高,通常在40-50倍之间。这就使配股价可以相当的高,有些公司的配股价甚至逼近其二级市场股价。因而,上市公司莫不把配股作为“圈钱”的手段。另外中国证监会从1993年至1999年前后5次下发关于配股问题的规定,如表2所示,始终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作为控制参数决定一家公司是否具有配股资格。针对中国证监会的有关配股条件的限制,一些达不到净资产收益率要求的,但又有着强烈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就利用操纵利润来达到目的。

4、二级市场炒作。证券市场是展现公司形象的重要舞台,公司的盈利以及其他的利好消息都有助于吸引投资者提高价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上市公司往往通过盈余管理向市场传递绩优信息,达到改善二级市场形象的目的。此外,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不成熟阶段,二级市场投机盛行,一些市场主力在利益驱动下,按照“打压建仓”或“拉高出货”的需要游说上市公司在中报、年报中报高或报低利润,上市公司在“收益共享”的利益驱动下,往往也存有强烈的舞弊动机。

5、避免退市。我国《公司法》第157条、158条规定,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其暂停股票交易或退市: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公司有重大的违法行为;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2001年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的《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出现最近三年连续亏损情形,证券交易所应自公司发布年度公告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暂停其股票上市的决定;若暂停上市公司能在期限内披露暂停上市后的第一个半年度报告且显示盈利,可以申请恢复上市;否则证券交易所有权做出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在壳资源如此稀缺的条件下,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被暂停上市或退市,无论是对股东、经理还是对地方政府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因此,许多上市公司为了保全壳资源不被暂停上市或退市,宁愿在财务报表利润上作一些包装,也不愿意出现三年连续亏损被摘牌处理的情况。

二、舞弊与盈余管理的区别

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和盈余管理不能等同,盈余管理和舞弊行为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它们一般都可通过会计或实际商业活动的手段来完成,但盈余管理具有合法性、适当性和有益性。

1、盈余管理的合法性。盈余管理尽管可能涉嫌欺骗,但不至违规犯法,盈余管理是通过钻会计准则的空子或打擦边球来完成的。或许有人会认为盈余管理是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诱导报表使用者往企业希望的方向想,从而使股东和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也可能会有人说盈余管理和舞弊行为是一回事,因为它们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舞弊行为是企业通过无中生有的手段以达到虚构收入、虚增利润、转移不良资产等目的,比如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贿赂审计员等,由此造成的财务报表失真已超出会计法的允许范围;盈余管理则是企业灵活运用法规准则所赋予的会计选择权利对账面盈余进行调整,比如“保守会计”或“激进会计”的方法,是不在会计法禁止行为之列的。

2、盈余管理的合理性。盈余管理有在利益相关方重新分配财富的作用。盈余管理可能发生的财富转移包括从债权人和投资者转移到股东、从股东转移到企业经营者、从经济实力弱的企业转移到经济实力强的企业、以及从管理水平低的企业转移到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不少学者认为,当企业通过改变会计选择进行盈余管理并由此成功地避免了违反债务条款时,债权人的财富已被转移到股东的手里,从而使得债权人的利益受损,因为公司的实际风险比所披露的要大。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首先,盈余管理对公司税前的账面价值没有影响,所以对公司的风险程度也不会有显著影响。其次,财富移动是双向的。当企业通过会计准则所允许的会计调账而满足了债务条款时,一种双赢的局面出现了:企业由此避免了利益损失,债权人也因为企业最大限度地满足条款而使得他们获取的投资回报次数增大。舞弊行为却误导社会资源的分配,产生虚假的财务报表。虚假的财务报表夸大企业的偿付能力或缩小企业的实际风险程度,从而误使债权人加大贷款或推迟还贷期;通过掩盖不良的经营状况,虚假的财务报表有时可使企业用高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卖出他们的股票。从而使得社会资源从赢利或有实力的企业转移到亏损或无潜力的企业,导致社会资源的分配错误。

3、盈余管理的增值性。盈余管理是企业实施战略的工具之一,因为它可帮助经营者减少违反债务条款或失足配股门槛等风险,特别是由于出现了不可控的事项(例如原料价格突然发生变化)。若此时不做盈余管理使得企业满足债务条款和配股门槛,就会给企业造成高额的融资和交易成本。不少实证研究证明,具有平滑盈余企业的股票普遍比盈余波动大的企业股票的价格高。经过盈余管理的报表比未经盈余管理的报表可能更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潜在价值,这是因为盈余管理可以使账面盈余更准确地表示公司的实际价值,盈余管理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

三、结论

任何行为都存在着一定的动机,舞弊行为是上市公司为达到上市、继续融资、避免退市等动机而采取的一种违反法律、违反会计准则相关要求的行为,这种行为会误导投资人进行错误投资,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高风险的公司放贷,使社会资源进行错的配置。舞弊行为又不同于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税前利润进行的一种再分配,没有凭空捏造企业资产或债务。但是现实中,舞弊行为与盈余管理往往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在大多数人看来,盈余管理也属于舞弊行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盈余管理有其自身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益性。

【参考文献】

[1] 陈金桥:企业盈余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2] 高建平:财务报告舞弊与股权融资困境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6.

[3] 王青林:财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4] 曹鸣:中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机和成因的比较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

[5] 宁亚平:盈余管理本质探析[J].会计研究,2005(6).

作者:叶孙发

上市公司分析财务报表论文 篇3: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

[摘 要] 上市公司定期对外披露的众多信息中,财务报表一直都是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本文探索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以期能为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阅读分析

上市公司应根据有关法规定期公布经审计后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等。上市公司公布的各类财务报表和披露的内容中隐藏着许多信息,有些信息不能直观地从财务报表中看出,需要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信息使用者可通过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及附注,转化成有用的信息,并依此作出相关决策。上市公司的债权人、投资者和政府机构等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技巧,及时拎清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状态。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阅读

1.阅读的前提:充分搜集相关资料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上市公司各方面具体的情况,就要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上市公司的信息,如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巨潮资讯网、证券之星、东方财富网以及各类炒股软件。分析者通过以上信息媒体收集到上市公司近年来的财务数据和相关资料,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告书、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以及临时报告等资料。

2.阅读的起点:审计报告等相关信息

在收集完相关的资料之后,就要确定其是否准确可靠,这时候资料中的审计信息可以为分析者提供很大的帮助,其中包括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收费情况以及审计事务所是否变更等。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内容是非常多的,分析者要先阅读审计报告,合理判断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如果审计报告中存在毫无保留的标准意见,那么其资料可靠性比较强,企业中基本不存在经营风险;如果审计报告中存在毫无保留的非标准意见,那么证明资料可靠性强,但企业会存在一定的持续风险;而如果审计报告中存在保留意见,那么证明其资料可靠性较差,意见所提出的问题需要财务分析者重点阅读,并且还需要分析问题是否重要;如果审计报告中存在否定意见或者没有表示自己的意见,那么证明其资料并不可靠[1]。

3.阅读的基本内容:四张会计主表

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是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对外披露的内容。经过上一步的审计报告阅读完成之后,分析者就可以开始阅读四张会计主表,首先需要厘清四张会计主表之间的关系,判断分析资料是否可靠,尤其是有一些没有通过审计的报表,分析者要格外重视其阅读。接着在财务报表阅读的基础上,明确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根据可靠的数据了解和掌握上市公司的基本活动,即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以及投资活动的基本情况。

4.阅读的重点:会计报表附注

按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会计报表附注需要披露企业基本情况、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申明、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重大前期差错更正的说明、财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六项内容。报表分析者通过阅读会计报表附注,了解企业基本情况、报表编制基础以及会计政策等,明确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和调整,观察重要的报表项目说明,找出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以及其中有过交易的公司,掌握其报表合并变动情况。同时,报表分析者在阅读会计报表附注时,发现有比较重要的项目,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1.明确财务分析的目的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较多,他们都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些群体需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从中获取相关信息以便于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决定。但是不同使用者有着不同的分析目的,他们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因此,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分析者首先要明确自身分析的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析程序,充分收集相关的资料[2]。

2.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

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具体的分析方法是不相同的,从而得出的分析结果也是不同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

(1)静态比较法。

静态比较法就是将上市公司的各项财务数据除以其发行的普通股数,计算上市公司每股净利润、每股净资产和每股现金流量等指标。将上市公司当期的数据与历年数据或者预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对上市公司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股份情况等进行有效地总结和分析。静态比较法具有较大优势的同时也存在有一定的弊端,因为该方法只对表面运营状况进行总结,而对引起指标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及时、有效表达,也没有对公司整体业务情况及实际经营情况进行总结,利用个别数据分析评价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情况缺乏可信度和准确度。因此,采用静态比较法分析上市公司运营情况时,还应结合其他方法。

(2)纵向分析法

纵向分析法就是分析上市公司同一年度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其前提是要采用可比性形式编制会计报表,将报表中的某个重要项目(如资产总额或者销售收入)的数据作为100%,再计算报表中其他项目的余额占该重要项目金额的比重,揭示出各项目的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的意义。采用这种方法编制的会计报表的优势是可以实现规模不同的企业进行经营和财务状况对比。因为财务报表各项目的余额都转化成百分率的形式,即使企业规模存在较大悬殊,各报表项目之间仍然具有“可比性”。但是,不同企业进行比较的前提条件是他们必须属于同一行业,必须采用大致相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报表编制程序[3]。

3.进行同业分析

同业分析主要是指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要结合公司实际的行业背景,对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数据和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因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如行业发展、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等,如果闭关自守肯定不行,必须将上市公司内部相关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放在重要位置,明确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实际操作时,分析者要清晰了解分析对象所在的行业,对行业注意划分比较,分析行业中的平均数,然后判断出和平均水平有较大偏差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然后进行重点分析。

4.采用质量分析法和现场调查法

质量分析法是指分析者以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财务报告为基础,结合公司的基本运营状况,剖析公司经营发展趋势、项目的合理性和盈利性。一般来说,分析者要根据国家经济运行状况、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方向、企业分析来判断企业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行业发展情况以及上市公司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策略等都会影响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分析者不能仅仅依靠数据来判断,要结合多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和评价。

现场调查也是识别上市公司报告结果的一个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有很多的企业出现会计造假现象,很大程度表明了财务报表数据中的不真实性,现场调查就是为了提前将风险检查出来,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将现场调查工作落实到位,满足分析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要求。

总而言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上市公司经济业务多、数据庞大等都是阻拦分析者分析的原因,增加了阅读与分析的难度。为了切实保证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真实的分析和评价,分析者要通过合理的阅读、具体的分析以及准确的识别来完成这项工作。上市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优化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会计报表管理制度,为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豪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探讨[J].会计师,2019(03):14-15.

[2]谭诗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183-185.

[3]陈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案例研究——以A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财会学习,2018(32):211-212.

[作者單位]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

胡争艳,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教学,职称:中级,职务:教师。

项目来源: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改革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X19B107。

作者:胡争艳

上一篇: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论文下一篇:现代德育工作模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