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主体间关系探析论文

2022-04-28

摘要: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构建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而地方政府间的府际关系建设则有利于经济区一体化的发展,加强府际关系合作是中原经济区的现实选择。从领导学的视角来看中原经济区府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沟通、激励、统一和危机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意识、组织、制度和执行是构建中原经济区良好府际关系的必要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等教育主体间关系探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等教育主体间关系探析论文 篇1:

狂欢的课堂: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教学

【摘要】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如何可能互相了解彼此行动的意义?文章认为以主体间性为价值基础的对话教学不仅能够在理解、沟通、移情的基础上生成知识、共享价值和文化,而且能够不断改善学生理性面对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行动能力。

【关键词】主体间性;对话;对话教学

【收稿日期】20150920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主体间性维度下课堂教学中的对话”,项目批准号为GJXH2013271,主持人:吕洁

【作者简介】吕洁(1977—),女,河北灵寿人,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韩芳(1978—),女,河北南宫人,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一、何为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又称交互主体性,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提出的,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和深化。主体间性代表着主体间的共存,是当代哲学继主体、主体性之后的又一个研究范畴,它主要研究或规范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

在主体间性的创始者胡塞尔那里,主体间性仅仅具有认知论的含义,而后经过海德格尔的诠释,主体间性具有了哲学本体论的含义,胡塞尔发现,每一个主体身上皆有他者的意识,所有主体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里。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主体间性被众多的哲学流派所引用、诠释,继胡塞尔之后,舒茨、哈贝马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发展和创造。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性是人与人在交往行为中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和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与共识,[1]在交往行为中,人与人之间是互为主体的;以伽达默尔思想为代表的当代哲学诠释学以全新的方式对主体间性进行了考察并解释:主体在互动行为中,服从于维持和扩展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可能行动的一般性规则。

二、以主体间性为价值基础的对话教学的内涵教育的主体问题是构建教育理论的一个出发点,但是,在人类教育理论发展史中,关于“谁是教育主体”的问题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概括起来,主要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应当被视为教育的主体;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积极性,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文本”多主体教学模式。

从上述对教育主体的认识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对教育主体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化和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单独突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逐步转变为重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主体地位。[2]以主体间性作为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基础的教育理念指出,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是互为主体的,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教的对象与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则成为学的客体与对象,[3]两者辩证统一,方可达到认识客观世界和提升主观世界的教学目的。

(一)关于对话的界定

对话理论的奠基人马丁·布伯认为,对话包含着去认可他者价值的努力——将“他”视为一种结果,而不是将其作为获得目的的方式和手段,从而打破了近代以来所形成的以“我”为中心观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性哲学观;[4]何丽君认为对话是一种言语活动,是话语双方的不断言说与倾听;蒋成把对话概括为“我说话时能听到你的声音,在你的声音里也有我的言说”,[5]更深层次地看,对话是一种意识或一种关系状态;[6]辜筠芳指出,理想的对话要求主体之间是平等的,且对话没有特定的假设甚至没有事先设定的对话目标。教学实践中,师生双方的理解要依靠对话,以主体间性作为价值基础的对话是师生之间达成默契、形成“意义溪流”的黏合剂,是师生之间通过认真倾听与真实表达而进行交流以达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教育实践活动。[7]

(二)关于对话质量及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对话的有效性,张秀红提出,有效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中或自发的讨论中,有效对话的特点在于交流中相互平等、沟通中相互理解、合作中共享、存异中创造;[8]陆青春则认为有效对话的基点在文本,即有效对话的基础在于潜心文本、有效对话的话题构建要来源于文本、有效对话的过程展开要始终紧扣文本、有效对话的方向引领要尊重文本。[9]

(三)对话教学的内涵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围绕教师设定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以教师为主导的“传递式教学”,而对话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学活动中不同主体之间的辩证统一性与互构性,即教师与学生是互为主体的。据此,对话教学的特征和内涵如下:

1对话教学以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为基础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关系存在,杜威说过,“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形象地揭示了教学的关系性,即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的,而教师和学生是互为主体的。

2对话教学尊重差异

一方面,差异是构成对话教学的条件。正是因为人们在信仰、观点、经验、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人们之间才有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必要性,而对话教学恰好可以创造这样一种机会;另一方面,尊重差异不是走向相对主义,主体间在对话的基础上分享别人的观点,与此同时自己的观点被重新审视并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3对话教学意味着重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对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和地位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受笛卡尔主体哲学思想的影响,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师主体论,即教师是课堂中的主体;杜威则与此相反,他认为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提出了学生主体论;双主体论,即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10]前两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第三种观点则割裂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打破诸如以上的角色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关系,[11]两者交汇为互相适应、互相发展的角色机制。

三、主体间性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主体间性不是主体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比主体性更为深层的先验结构, 是对主体性理论的反思与超越。[12]教学活动也是一种交往行为和交往过程,因此,主体间性也是内含于教育交往行为和交往活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如何可能互相了解彼此行动的意义?通过教学活动中真实发生的案例,我将呈现自己对于该问题的阶段性思考和心得。

我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教学范式改革听课活动时,曾经记录下一段有趣的师生互动。当时一位教师正坐在教室前方,和全班学生探讨有关社会分层的问题。教师在介绍了社会分层的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之后,提出了核心议题:如何看待中国的贫富差距?一些比较活泼的学生便七嘴八舌地抢着表达他们对于该问题观点。

教师对全班学生说:“贫富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很重要的政治社会问题。请同学们用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或事件来分析这一问题。”

学生甲马上抢着说:“我国目前的确存在贫富差距,但是贫富差距还不够大、不够危险! ”

坐在他旁边的学生乙立刻不以为然地说:“还不够大啊?我觉得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非常悬殊了,有损于社会公平和正义!”

学生丙也符合道:“我也觉得够大了,现在不是都有那什么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了吗?对了,还有土豪。”

教师说:“如何解决或缩小贫富差距呢?刚才我曾提到过改革现有的财政税收机制是个办法。”

学生丁说道:“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教师说:“嗯,很好!但是,我国贫富差距除了城乡之间,不同地区、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悬殊……”

学生乙马上抢着说:“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可以减少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学生丁又补充说:“打破行业垄断可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这段师生互动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典型例子。虽然教师和学生们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但由于他们之间经验、阅历及价值观的不同,他们却看见不同的世界,所以他们反应的方式也不同。通过相关社会问题的讨论,教师试图帮助学生们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单这样一个教学互动就可以激起许多有意思的问题:一个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否因此而进步了?或者更进一步讲,他的价值观是否因此而改变了?另外,教师在互动过程中,是怎样感觉到学生进步的?这位教师在互动过程中会不会让自己的能力也得到提升?教师的价值观是否会因为学生间的争辩而发生动摇或改变?

透过上面的教学案例我们看到,对话教学开辟了教学的主体间性领域,体现了对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以主体间性为价值基础的对话教学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主体交互性

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单个的人为基础,而是以相互理解为指向的。因此,不管是在教学的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交互性都是一个重要方面,即教师和学生同为教育的主体。从形式上来看,教学中的师生双方总是在不停地交换着教学状态和角色,比如在上面的互动中,老师和学生都在不断地交换着自己的角色,有时是老师在讲,有时是学生在讲,老师会改变学生,学生也会影响老师,从内容上来说,交往双方所持有的价值、观点、知识、思想,也在交往中传递和生成。师生之间在这种交往中相互理解,并不断重构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

(二)平等性

首先,交往活动中的双方应当相互尊重对方的信仰、爱好、价值及人格,尤其是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认知及情感表达,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其次,教师和学生在学识、认知上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表达和言说的权利,提倡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如上述案例中,学生甲关于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现象的表述,虽然引起了学生乙针锋相对的反驳,但教师只是倾听,并没有强迫学生与自己达成一致意见。

(三)对话角色的可互换性

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再拥有特权。两者关系也不再是塑造与被塑造、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等主体间的对话关系。这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得以彰显。

(四)从传递知识到生成知识

对话教学中,知识不再是教师以独白的方式灌输给学生的静态的书本内容,而是通过语言媒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通过理解不断改善他们理性面对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行动能力。[13]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而是在于学习者能基于对知识的深刻领会而采取合理的行动。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并分析某种社会现象,且在共同语境的框架内进行讨论和争辩,而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问题的提出者,通过提问及相互之间的交流,他们可以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建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题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3.

[2]田志超,刘巍,何磊.“主体间性”教育与对话教学[J].工会论坛,2007,(6):92.

[3]冯向东.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1987,(1):58.

[4]米靖.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5,(3):21.

[5][13]蒋成.从主体性独白到主体间性对话:阅读教学对话的理论与实践[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82.

[6]何丽君,何丽霞.走进对话教学:理论和实践[J].教育学术月刊,2009,(2):106.

[7]王天平.论对话教学低效性的病理与纠偏[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10.

[8]张秀红.基于现象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研究[J].教育科学,2010,(1):19—20.

[9]陆青春.课堂“有效对话”的基点在文本[J].当代教育科学,2006,(22):28—30.

[10][11]朱德全,王梅.对话教学的模式与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3):85.

[12]李晓红.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教学与意义生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0.

Carnival in Classroom: Dialogue Teaching under the Intersubjective Dimension

LV Jie, HAN Fa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Key words】intersubjectivity; dialogue; dialogue teaching

(编辑/樊霄鹏)2015第12期(总第347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12 2015Total No.347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5.12.019

作者:吕洁 韩芳

高等教育主体间关系探析论文 篇2:

领导学视角的中原经济区府际关系的构建

摘要: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构建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而地方政府间的府际关系建设则有利于经济区一体化的发展,加强府际关系合作是中原经济区的现实选择。从领导学的视角来看中原经济区府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沟通、激励、统一和危机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意识、组织、制度和执行是构建中原经济区良好府际关系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领导学;中原经济区;府际关系

自20世纪早期苏格兰城市规划和教育家格迪斯(P.Geddes)提出Megaloplis和Conurbation两个概念以来,城市连线或连片发展的现象就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主题Ⅲ。无论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经济联系,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的中原地区,都是一个山水相连、血缘相亲、经济相连、使命相近的经济区域。发展中原经济区,关键是加强河南与周边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府际合作,降低行政成本和减少“搭便车”行为,以加快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提高经济区的整体实力。而公共管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不同于经济学家,他们更关注于跨行政区划治理中不同政府间围绕公共产品供给所出现的过度竞争,涉及跨行政区划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政策的供给以及跨行政区划的公共资源的利用。促进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合作,应该成为协调地方政府间利益矛盾,走出“公用地灾难”和“囚徒博弈困境”的必然选择。因此,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就是加强府际关系,以促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发展。本文将基于领导学的视角对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府际关系进行分析。

一、加强府际合作是构建中原经济区的现实选择

2010年9月,《建设中原经济区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构想》公布,该构想定义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连接周边,支撑中部,北依环渤海,南承珠三角,东接长三角,西连大西北,具有自身特点、客观存在的区域。无论从历史演进角度,还是从现实经济联系看,中原经济区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这个经济区域地处中国的心脏腹地,与环渤海、长三角、海西、珠三角等经济区遥相呼应。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并推动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中原经济区就是加强河南及周边城市之间的地方合作,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实现资源要素的正常流动。而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关系,形成并促进了府际合作的政策网络体系。政策网络体系的合作,正是基于各地在资源、信息、目标、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一致性。

1 资源互补的选择。中原经济区涉及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和安徽等省,由于所拥有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劣势不尽相同。根据资源禀赋理论和分工理论,各个城市具有不同的资源特点,为了使得资源效用最大化,就要通过府际合作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如郑州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开封拥有厚重的旅游文化资源,焦作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洛阳则是国家重工业中心,这些城市如果只利用本身的资源,无疑将会限制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成本。而实行区域合作就可以取长补短,利用比较优势可以使资源要素得到优化。同时,通过府际合作,落后城市可以学习发达城市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共同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公共物品的供给也可以实现均衡,比如治理环境污染,就依赖于各个地方的合作,而不是单个地方唱“独角戏”。

2 信息沟通的选择。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由于地区间比较利益的客观存在,生产要素会从报酬较低的地区流向较高的地区,所以,市场经济必然会冲破分散、狭隘和封闭的经济格局,把各个城市区域联系起来。各地方政府首先由于其“经济人”性质,考虑到其自身的利益,当出现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时,就会封锁信息,阻碍信息的公开;其次出于“政治人”的考虑,地方政府领导的晋升竞争主要是经济指标的竞争,出于自身的领导绩效的考虑,也要对一些信息进行封锁而采取不正当竞争。由于地方政府的层级制和政策网络体系的存在,沟通渠道出现障碍,政府间府际关系产生信息不对称,影响地方间的合作。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但由于地方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各地盲目发展不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一些类似的产业集群,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比如各地近来竞相建设动漫基地、服装产业基地的现象。尤其是处于中部地区的城市群,为了吸引投资,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和地方保护政策,使得资源配置失效,出现“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只要能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协商机制,降低交易费用,在一个相对规模较小的组织中,实现集体行动应该是可能的。

3 囚徒困境的选择。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在“囚徒困境”的研究中,曾经揭示了互惠互利原则的巨大力量。结果认为:如果双方都选择不合作的方式并努力追求个人回报的最大化,最后必然是两败俱伤。反之,如果双方选择合作的方式就会实现双赢。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地方政府间关系,原先各自为政、分割的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由过去的恶性竞争转向现今的理性合作。构建中原经济区,就要各地方政府根据博弈理论的最优策略加强合作,实现经济区内的地方效益最大化。

4 实现“三化”发展目标的选择。中原经济区涵盖的地域具有相同的文化、历史与地域特点,各城市之间都有强烈发展的愿望与需求。随着东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海西经济区,西北成渝经济区、天水经济区,中部“长株潭”和“武汉城市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处于我国中部的中原地区被边缘化。为了加快实现中部崛起,促进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河南提出中原经济区走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以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三化”科学协调发展的愿景之路。只要按照“三化”战略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各地相互合作,加快资源的流动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就能促进中部崛起。地方政府为了实现“三化”的愿景目标,实现各地的经济崛起,就要加强府际合作,确立各地自己的“三化”发展目标发展地方经济。由于各地领导者为了当地政府的利益与自身的绩效,往往制定有利于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而与整个经济区的战略不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根据其他经济区发展的经验,各地要制定与中原经济区一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样才能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要素,减少公共物品的供给,避免出现“公用地灾难”。

二、影响府际关系的领导学分析

府际管理意味着治道思维的变革。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关键就是加强政府间的府际合作,即政府间积极合作,及时寻求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 沟通。城市群作为一个由众多相同等级或不同等级的城市政府紧密联系的集合体,其内部各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群整体优势的发挥都需要加强府际关系的协调。区域协调

发展就是要形成相互依赖的发展格局。由于一定区域拥有稀缺资源控制权,而另外的区域缺乏相应的资源,这就形成合作的动机。而加强府际关系的协调,就要发挥领导的沟通职能。霍夫斯泰德认为,一种管理思想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由于行政层级的限制,不同层级的政府还依赖于行政文化,领导者还具有不同的行政级别,不同级别的领导有着“官级”的心理,高级别官员不善于与级别低的官员交流与沟通,由此容易出现行政壁垒。比如省辖市与县级市的合作,被认为处在不一个层次的,而且有些还不属于一个省管辖,这样就出现了府际合作的沟通障碍。地区之间客观存在交通收费、通信不一个区号等原因,增加了沟通的成本。比如郑汴一体化提了多年,但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同城”还停留在概念中。由于当前的地域限制,城市“行政人”的限制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一些地方保护的思维,府际合作出现障碍,地方领导之间的沟通机制则不顺畅,阻碍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因此,加强政府间的府际合作就要进行积极的沟通。比如,建立经济区发展论坛、定期会晤等沟通平台,以促进领导沟通的积极开展。

2 激励。由于地域和行政区划的原因,当前的政府绩效评估主要考核地方GDP,考核结果与领导政绩挂钩并为领导的晋升提供依据。因此,领导者自然以“经济人”的身份出现,他们的政策制定主要围绕如何增长GDP,如何提高领导效能,并且在招商引资、政策制定等方面也采取地方保护措施。在涉及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公共产品方面,地方政府领导都寄希望于中央和省级的投资,而不想由本地区在公共资源方面进行投资,更缺乏府际的合作,这种现象无疑阻碍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种悖论源于激励制度不合理,因为领导晋升单一地考核经济指标,缺乏其他的激励措施。在构建中原经济区过程中,河南省应改革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增加区域发展的指标以及“三化”的指标,以此激励地方之间的府际合作。

3 统一。由于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涉及周边城市的跨区域战略。为了增强区域凝聚力,各地应按照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三化”战略,进行统一规划,避免各自为政。根据资源禀赋理论,各地要在整个经济区的统一发展的大战略下,进行各自的规划布局,以使得要素正常流动。不能画地为牢,仅从地方利益出发,这样会间接束缚自身的发展。各地应该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政府间的关系网络中加强府际合作。比如开封的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在中原城市群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它们在该市的制造业中却排名不靠前;而在开封制造业排名第一位的纺织业在中原城市群的制造业中却占比重很小(4.72%)。这反映出各城市原来在进行工业发展战略定位时,没有从中原城市群的整体规模生产分工的角度进行布局。如果各城市各自为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发展条件近似,那么很可能出现产业结构雷同,相互争夺极为有限的经济资源,由各自为政发展为各自为战的不良后果。因此,构建中原经济区应该在统一的规划之下,各城市应根据比较优势、合理分工的原则,按照产业内在的有机联系,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促进建立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体系。

4 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区域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表现为“地区竞争优势”的竞争。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多困难,比如产业集群的建设、产学研的协调、高~-技术人才的匮乏、资金的短缺等危机,可能影响经济区的健康快速发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或者各地方之间的矛盾或问题,就呼唤敢于应对危机,善于解决府际关系矛盾的魅力型领导。魅力型的领导风格被认为是可以有效地激励下属,而且敢冒风险,勇于创新的新型领导方式。这就需要地方领导转变领导方式,敢于面对府际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化干戈为玉帛,实现1+1>2的效果。

三、建立府际关系的领导保障

1 意识。加强府际关系的合作,就要领导者强化府际合作的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和行政环境中,如果地方政府拥有强大的政府间关系网络,就能开拓出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需要各地方政府达成共识,加强与关系网络内各城市的交流合作。区域经济发展证明:只有地方政府间开展广泛的合作,才能获得发展,取得竞争优势;否则,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或恶性竞争,只能增大政府成本。对于构建中原经济区,首先地方领导要将其放在突出位置,增强全局意识,认识到府际合作的重要性。其次,构建府际合作的文化氛围。由于历史和地域的缘由,各地都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还由于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日益与地方经济发展直接挂钩,这不利于府际关系的构建。各地方领导者要树立一盘棋的理念,摒弃狭隘的地方主义,建立以郑州为中心城市的合作网络,加快推进郑汴融城、郑洛融城,西北建立以三门峡为中心的黄三角区域,以此促进经济区一体化的发展。再次,领导者要不断解放思想。各地领导要树立前瞻意识,放眼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在规划、公共物品的供给上要有前瞻性,眼光不能短视,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发展与环境、技术的变化。比如在交通建设方面,就要从长远考虑建设城际轻轨;郑州在建设地铁时可以充分考虑把地铁延伸至荥阳、中牟、开封,这样可以缩短城市距离。

2 组织。国外经验表明,成功的区域间政府合作模式既保留独立城市的自治政府,又组建大都市区的联合政府或类似性质的行政管理机构,使其具有专项职能,实行双层次的行政管理机制和组织机构。中原经济区可以借鉴这种组织结构。一是设立专门组织。加强中原经济区府际合作,就要建立日常的议事制度和组织常设机构,组织机构领导由副省长担任,下设日常办公机构,定期对府际关系协调、分析,及时解决经济区建设出现的问题与公共物品的供给,并保证日常工作经费,费用则直接列入省级预算。二是设立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可以脱离于地方政府的利益,可以参与经济区的公共管理事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 制度。从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看,西欧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制度安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构建中原经济区,关键在于加强府际关系的构建,核心就是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制定《中原经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统筹各地发展的方向,避免各地恶性竞争。对各地产业集群进行充分论证,规划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或《条例》。其次,根据中原的特点,制定出坚持不牺牲农业为代价,充分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制度约束。再次,中原经济区要制定一系列的协调制度、人才流动、社会保障、科技政策等制度,这样可以促进资源要素的正常流动。例如,中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有向郑州集聚的强烈内在需求,这样可以形成智力硅谷。但是,限于有关政府部门甚至是个别领导人的干预,这类区位迁移的计划基本上都是胎死腹中。基于这些人为的因素,就要制定制度,以制度作为保障,促进要素的正常流动。

4 执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把构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在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关键在于政策与制度的执行与落实。一是各级领导要做好表率。各地领导要认真落实府际合作既定的事项,及时对合作事项进行分解,抓好工作的落实。各地严格按照确立的十二五规划发展地方经济,认真落实规划所确定的内容。对于地方政府之间议定的事项,各个地方应该认真地执行。比如,在区域交通建设中,各地要符合经济区的整体规划,避免“溢出效应”,保证各自都能得到好处,而不能只顾自身利益,忽视其他地方的利益。二是搞好督查。在执行过程中,区域办要认真搞好督查,严格落实既定政策。三是公众的积极参与。构建中原经济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在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广泛听取民意,比如对环境的治理、交通的建设,接受媒体的监督等,以集思广益。四是构建公共基础设施。如建立府际沟通的数字平台,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各地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交流沟通、解决问题,统一通信区号,以降低合作的成本。

参考文献:

[1]苗长虹,王海江.中国城市群发展态势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4):11-14.

[2]喻新安.构建中原经济区正当其时[J].党的生活,2010,(9):7-8.

[3]任宗哲.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合作机制构建刍论[J].西北大学学报,2010,(1):111-115.

[4]曼库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荣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5]杨宏山.府际关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董幼鸿,等.地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李建庄.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路径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9,(6):177-179.

[8]傅永超、徐晓林.府际管理理论与长珠潭城市群政府合作机制[J].公共管理学报,2007,(2):24-28.

[9]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J].南开经济研究,2002,(3):54-56.

责任编辑 姚佐军

作者:张志杰

高等教育主体间关系探析论文 篇3:

基于公关视角的新型高职师生关系构建研究

摘 要: 以“礼”和“道”为核心内容的传统高校师生关系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大学生的自主发展。构建新型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对于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公关能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根据高职师生关系特点,从公共关系视角探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解决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型师生关系 公关视角

传统师生以儒家核心文化为代表,强调“师道尊严”。但价值多元化的发展及高校学生由纯粹教育资源的享受者变成资源的购买者,使得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冲击。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其人文素质相对较差,自我思考意识薄弱,在当下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更呈现出复杂性与特殊性。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更多地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公关技能的培养则显得不足。从公关角度构建新型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传统观念中的师生解析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师道”精神的风范和“万世师表”的典范,树立了尊师重道的观念。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中,教师位于“天地君亲师”的行列,是知识的代表,拥有崇高无比的地位。这种“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伦理思想千百年来,已经深入国人心中。在这种传统教育伦理思想影响下,师生双方在相互的人际关系中自然而然呈现出“教师为主、学生为次”的地位。对师生关系有“师生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训导,父子关系、师生关系成了两种具有同等分量的代际关系,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天地君亲师”,更是将教师的位置在纲常上固定下来。在这种传统文化浓厚积淀的背景下,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均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类比。教师成为“礼”和“道”的化身,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条明显的鸿沟不可逾越。师生关系成为一种严格的具有等级色彩的不平等的关系。同时,由于封建社会的宗亲思想以及两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又使得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与接收的关系,更成为重要的人际交往的手段。“拜师”与认“门生”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公关手段。

在传统师生关系中,师生关系具有不平等性与功利性。这种不平等性和功利性一方面忽视了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有太多的限制,不给学生太多表现的机会,同时对学生独特的想法也进行了太多的批判和挑剔,让他们很难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师生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公关手段,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与功利性,使得师生关系不再单纯。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传统师生关系在开始解体的同时,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构建。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由于学生主体意识淡薄,人文素质较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一方面体现为对教师的盲从性,另一方面体现为叛逆性。这种矛盾性使得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更为复杂,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形成较大的制约。

二、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

价值上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师生间应有的状态。而从实际来看,师生间却并没达到这种理想的关系状态,不和谐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恶化趋势。归纳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1.师生角色间冲突或失败。

师生角色间冲突是指师生间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由于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对于学生的理论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则显得欠缺,对于教师的规范性要求也不够。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或者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强,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不满,进而使得学生内心里不尊重教师,甚至反感教师,这种不尊重或者反感表现为学生消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不愿意与教师交流或者沟通;或者由于教师的要求过于严格,导致学生实际的心理抵触和表面的顺从;或者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认真,导致教师的不满,进而使得教师内心里排斥学生;学生反感教师的说教,教师反感学生的被动、消极、不明事理、无责任感、功利等。师生角色的冲突,导致师生之间各自应有的角色失败,师生关系恶化。

2.盲从性与叛逆性共存,师生关系呈现矛盾性。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较差,人文素质较低,自我主体意识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和思考能力不足。加上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为主、学生为次”的师生人际关系模式在高职院校并没有得到改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技能的传授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师生在其人际交往中主次鲜明。这种主次鲜明的师生人际关系,使得高职学生对于教师形成盲目的服从性,忽略了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是在层层考试选拔中被“筛选”下来的差生,表现出一些自卑心理。这种自卑促使其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关注,但是却不愿正视自身的不足与缺点,内在表现为自我中心,外在表现为对于学校及教师的管理呈现叛逆性。这种盲从性与叛逆性使得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显现矛盾性。

3.学生误解导致师生关系淡漠。

随着高等教育的竞争加剧,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提高竞争力,在强调自身是教育机构的同时,更强调自身也是个服务机构。在这种风气下,部分学生对于师生关系简单理解为雇佣型,即知识买卖的关系。学生认为,自己花钱上大学,是消费者,就应该被服务,学校有义务保证自己顺利完成学业,因此出现要求教师提分、缩小考试范围等不合理的要求。还有的学生在学期初末或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礼,以求考试及格或者推优入党等。这种误解的直接后果就是师生关系淡漠,教师缺乏对学生思想等方面的指导,学生缺乏对教师的信任。而学生则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注重结果而不注重提高,从而严重地影响了高职教育的水平。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为了生源及利益的需要,对学生管理相对较松,甚至放纵,使得老师想管又不能放手管,进而懒得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师生关系淡漠。

4.名义师生关系,没有现代公关意识。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现代公关关系的重要方面。对于师生而言,用现代公关思维处理师生关系,不仅仅有益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人际资源整合途径。但当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呈现名义上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基于角色而存在的临时关系。由于学生选择了某所学校、某个专业、某门课程,而与老师之间建立了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看似直接,而实际上由于师生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二者间的关系只是处于一种松散的、甚至是毫无关联的状态,从而使得这种关系实质上表现为一种名义的、表面的关系。当学生毕业后,这种角色将不复存在,关系自然解体。而现代公关理念则强调,关系维护应面向未来,将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社会人际关系进行长远的规划,使得这种关系成为师生双方的人脉渠道,从而拓宽人际交往范围。

三、现代公关视角下的新型高职师生关系特征

1.以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为前提。

传统的师生关系以专制为特征,在现代公共关系中,主体地位的平等,相互尊重是处理好公关的前提。因此,构建新型高职师生关系,应以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为前提。

首先,民主平等、相互尊重能够增强高职学生自信心,有效改善师生关系的对立情绪。毋庸讳言,相对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上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对此,教师应该承认学生的人文性与发展性。这是民主平等的基础。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人文性,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主体看待;不管学生存在什么样的缺点和不足,都承认他们是完整的个体,他目前的一切变化都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因特定的群体生活而产生的。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就是要承认学生的发展性,承认每个学生都有由其独立要求而发展出来的特定发展意识,蕴藏着独有的创新潜能。有了这种观念,教师就不会对学生感到绝望,就会有耐心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特长,就会有信心去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成材。同时,承认了学生的人文性和发展性,教师也更容易接受全面的人才观和当代人才多样性的观点,并以此去激发学生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也使双方相互接受,有效舒缓了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

其次,民主平等、相互尊重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改变当下高职师生之间淡漠的关系,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其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自我学习能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受”的地位。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现代公关中,加强目标对象的沟通交流是公关实施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公关效果的有效方式。遵循民主平等的基本准则,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学生也平等对待教师,在教学管理上师生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让学生成为各种活动的真正主人,从而增强师生间的亲和度和心理融洽度,以更为积极、自信的心态进行师生交往,有效改变了师生之间的淡漠关系。

2.注重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提升。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知识视野面较窄,从而看待问题的视角往往比较单一,比较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偏执,进而在人际关系交往上形成一定的障碍。新型高职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一是塑造高职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增加个人魅力。对大学生来说,良好的个人形象无疑是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砝码,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注重高职学生内外个人形象的塑造,打造人际交往名片。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平等对话机制之上,良好的个人形象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进一步的平等交往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帮助学生树立自我营销意识。公共关系学中的“营销”观念则要求无论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宣传自己,使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大学生树立自我营销意识,就是展示自我,主动拓宽交际圈。由于在现实中,教师在师生中的相对主动局面并不能完全消除,树立自我营销意识使学生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从而促使师生之间建立其更为深入和广泛的人际关系。

3.强调角色的规范性,摒弃师生关系的功利性与实用性。

现代公共关系认为,对于公关对象进行角色定位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前提。新型师生关系强调规范性,即师生双方的角色各自回归到应有的定位上。教师回归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学生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学习、尊重教师。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一方面基于对自身职业道德的规范性和认同,另一方面基于对知识的尊重。而学生对于教师的尊重,同样出于对教师人格和劳动成果的尊重。这里的规范性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现代教学规律,将知识有效传达给学生;强调学生在感恩的同时,尊师重教,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这也是现代教育理念中所强调的教学相长,注重关系主体间的相互学习。同时,强调角色的规范性,就是要摒弃传统师生关系中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使师生关系回归到原有的纯洁。

4.积极创新,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所结成的人际关系,不仅指向当前,而且着眼长远,指向未来”。在传统思想观念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仅仅是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服务,只具暂时性的。师生关系只是“授”与“受”的关系,缺乏教育性,学生一旦升学或走上社会,这种关系便结束,师生之间各不相干。师生关系的未来性要求师生之间所结成的人际关系应该面向未来,突出未来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生之间僵化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注重学生对教师产生的“反向社会化”的作用,认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使教师受到教育。

四、新型高职师生关系构建对策

新型高职师生关系的构建在于认知高职师生关系特点的基础上,基于现代公关理念,从师生角色定位上、现行考核机制上、学生人际关系能力培养等多方面入手。

1.完善考核机制。

完善考核机制,这是促成教学相长的制度保障。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而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首先,考核机制要体现出高职高专的特色,对教师的考核要侧重于师德,要把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作为考核的一个指标,从而促使教师改变常规的观念,增强责任感;其次,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职业操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学生和职业,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职业观;最后,加强双师型师资培养,规范教学行为。

2.注重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转变教师潜意识中的师生交往传统观念。

注重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这在高职教育中尤为重要。当前高职院校面临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忙于抓生源、找资金、扩专业、建校园,强调硬环境的建设,应付没完没了的检查。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相对放松,对生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更少关注。教师职业道德淡薄,对学生漠不关心。在师生关系处理上,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伦理思想在每一位教师的潜意识中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影响;再加上现实社会中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教师在教育和管理中的特殊作用,师生之间的交往处于一种不对等的状态。努力为教师打造合理有度的工作平台,使得教师在整个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中牢固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定位。同时,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自觉转变自身潜意识中的师生交往传统观念。通过观念的转变,使“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转变为“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

3.加强公共关系教育,增强学生在师生人际交往中的主体意识。

加强高职学生公关关系教育,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形象,增强大学生自我营销的信心,不仅仅是当代公关的题中要义,更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手段。提高学生在师生人际交往中的主体意识,就要求师生双方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必须换位思考对方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遵循人际交往和谐发展的规律,采取双方都乐于接受的交往方式,这样,才能切实做到增强学生在师生交往中的主体意识。这种重视学生在师生人际交往中主体意识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学生自觉、主动、真诚地与教师交往,建立适宜的交往模式。这样,就调动了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自觉为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努力。

基于现代公关视角的新型高职师生关系,对于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高职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养公关能力具有深远意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杨思燕.影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的因素及其对策[J].大众商务,2010.12.

[2]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屈勇.基于角色理论视角的高校师生关系失调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1.06.

[4]吴利敏.新型高校师生关系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11.

[5]周亮梅,罗运阔,杜侦.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与世界,2010.11.

[6]马玉娇,景庆虹.公共关系教育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功能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0.8.

作者:牛艳莉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落实三生教育论文下一篇:计算机防范下的网络通信论文